语文味影响深广的主客观原因
语文课的“味”在哪里
语文课的“味”在哪里教了十几年书,总感觉老师上语文课大多没啥“味”,学生听语文课也没啥“劲”。
之所以这样,尽管不能单方面地归责于教师,因为在升学考试成为衡量教学质量高低、教师好坏优劣的试金石的今天,有血有肉、有情有趣的语文课只能被上成机械的应试课。
只有实现语文课从为升学而教到为提高学生素质而教的真正转变,才会有语文课的语文味广阔天地。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理性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那么如何令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令学生听起来“有劲”,而去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我以为语文课起码应有做到以下“四味”。
一是语言味。
语文课,就应有浓厚的语言味。
语言味应是语文课的主味、本味。
汉语言有着如此长远的历史,任何关于语言的变迁,声调的转变,语音轻重的不同,词语的选用,文体的运用等,都能带来一段美妙的故事,都有丰富的内涵,需要师生共同关注文本,需要通过阅读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来沉淀知识,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挖掘文本习得知识,获得情感体验。
这样才是真实本色的语文课。
一堂无语言味的语文课,就易成为政治课、常识课、鉴赏课、故事课,或别的什么课。
它不再是展现语言以及语文课的美妙,而是单纯的从它表现的思想意义出发。
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过:“有的离开了语文科的特点单讲政治,把语文课讲成了政治课。
有的忽视了语言的教学,过多讲授文学理论,把语文功课讲成了文学概论之类的功课。
有的没有预先规定教学重点,碰到什么讲什么,不管对理解课文有没有必要,在语文课里讲了很多有关地理、历史和自然科学的知识。
”可见,要使语文课富有“语言味”,教师就要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有足够的认识,对语文新课标要有真正的领悟。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还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这些要求,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上出语文教学的特点来。
而这“特点”,笔者把它称之为“语文味”——语文教学要有情感,要有美感,要有语感。
【关键词】语文味情感美感语感语文味是指语文教学要有“情感,美感,语感”。
语文教学能给学生一种“立体的形象”,那将是给了学生极大的精神享受。
这“立体的形象”就是情感,美感,语感完美的和谐与高度的统一。
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蕴涵着情感,美感,语感。
因此,语文教学要突出这一特点,上出“语文味”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欣赏品评、体验领悟到一种情感,一种美感,一种语感,获得立体的形象。
1语文教学要有“情感”注重情感的体验是《语文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语文课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品评这种情感,如果学生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就不能对文章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景物、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不能对表现这些内容的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对课文情感的体验、感悟是至关重要的。
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溶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
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教学情感亦一样。
教学情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伴随着对文本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之情产生情感“共鸣”,那么,这教学活动便是干瘪空洞,枯燥无味的躯壳。
“情感”是否“共鸣”,是教学情感,乃至教学活动的关键。
教师讲课冷冰冰,似三九天之冰雪;像机器人一样虽有声而无情,虽有行而无内涵。
这无激情的教学,必然得不到有激情的听课。
这样的教学活动,台上台下死水一潭,教学效果必然不尽人意。
谈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李
三、若干相关问题的厘清
1、语文味随着年级的递升而变化。 2、语文味与课型有着直接的关系。 3、语文味不是纯粹的语言文字训练。 4、语文味不是纯粹的文学鉴赏。
王崧舟先生在《好课三味》中 这样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 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 “写味”,“品词品句、咬文 嚼字”的“品味”。
5.语文味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 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来获得; 6.语文味是文本、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 等教学要素在动态中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整 体美; 7.语文味是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 谐统一; 8.语文味理论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需要特别关注的三个因素: 1、它是师生在课堂互动中呈现出来的, 是动态的; 2、它所呈现的是学科指标,具有鲜明的 学科特点; 3、它给人的是一种直观感受,往往需要
理解的主要途径是读,“读书百遍其义自 见”,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语文课堂是 书声朗朗的,没进校园就能听到书声,朗 读有三重境界:初读,读懂词句段的意思, 疏通文意,读得正确,从整体上把握内容。 精读,读出词句段间意义的结合,读出情 感,读出段与段的联系。诵读,读出文本 的情趣,领悟主旨,读得声情并茂。
现场体验或形象再现。
(四)语文味的构成要素
1、文本个性——语文味的散发原点 2、教学设计——语文味的实施路径 3、咀嚼词句——语文味的分子释放 4、教师言语——语文味的强力助剂
5、课堂生成——语文味的游动点缀
第一个设计:
A小鸟去寻找好朋友树,为什么找不到? (树被砍了) B没有找到后,它问了哪些东西?(树根、 大门、火柴、灯火) C它们有什么对话?(学生一一朗读对话) D从这些行为和对话中可以看出小鸟的什么 品质?(对友情的执着)
语文味: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语文味: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魅力作者:田甜来源:《学子》2017年第15期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最高境界就是“有味”,即“语文味”。
语文味指的是在小学语文具体教学过程中,以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为前提条件,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现如今,小学语文的教学逐渐的回归文本,语文课堂应该如何组织才能教出语文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味;教学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对于语文教学,教师要能够注意挖掘语文的美学意蕴,带领学生对优秀文本作品进行品读,多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进而通过不同方式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下面就谈一谈让小学语文课堂散发浓浓语文味的几种方法。
一、以“读”为基,彰显“语文味”语文课堂之中是否存在蕴味,朗读则是其彰显魅力的武器,有效的朗读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而且在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要能够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情感,进而掌握语言运用的精髓。
例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文章时,因为文章内容中包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所以是很著名的文包诗的一篇文章。
小学生对于诗词的把握还不够透彻,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夹杂着诗人背井离乡,适逢佳节,思念亲人的一种真切的情感,要想让这个阶段的学生品味到其中的蕴味,还是较为困难的,所以学生朗读时的语气总是把握不好。
因此,教师就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适时地帮助学生找到一根可以读好这首诗的“拐杖”。
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让学生思考一下自己平时不在父母身边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用一个语气词进行表达。
有很多学生都说可以用“哎”这个语气词来表达。
之后,让学生将“哎”这个语气词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情感进行融合,再进行读一读。
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味”
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我认为,“语文味”首先要求教师有语文意识。
有了语文意识才能用语文方式去引领学生、教学语文,方能品出浓浓的“语文味”来。
一、语文意识——语文教师必需的意识语文意识是用语文的头脑来思考语文教学现象,用语文的手段来解决语文问题,用语文的标准来评价语文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之前先走进课文,在课文中尽情地领悟“语文味”,然后,有方法地引导学生将“读”“品”“写”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性、美好的情操和作者深邃的思想。
这样,“语文味”就浓了。
如,教学《第一场雪》时,要指导学生体会雪后的美景,教师应读得投入、动情、令人陶醉,让人仿佛看到了北国粉妆玉砌的美丽世界。
有了感情范读,学生就能体会到雪后的美。
由此可见,语文课回归“语文味”需要语文教师敏锐的语文意识。
二、语文方式——语文教学的根本方式有了语文意识,教师就应当进一步采用语文方式建构课堂,组织教学。
所谓语文方式,就是教师与学生在鲜活生动的语文实践过程中,在听、说、读、写中去亲近语文,感悟语文。
现在,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大量借助多媒体。
学生看课文中重点段落的录像,看课文中的故事,但那是“看懂”的,而不是“读懂”的。
看懂不能代替读懂,就因为它不是采用语文的方式。
只有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得成功喜悦,才是语文之美对心灵的润泽。
这个过程,其实就伴随着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
三、回归“语文味”语文是人类生命真情的高歌低吟,只有对语文语言的细细咀嚼和品味才能体悟出其中的耐人寻味之处。
让课堂荡起芬芳的“语文味”
让课堂荡起芬芳的“语文味”1. 引言1.1 语文味的重要性语文味是指语文这门学科所独有的特质和氛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气质。
在当今社会,语文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语文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和根基。
只有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语文味,才能真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味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语文教育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具备应对未来社会竞争的能力。
语文味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语文味的存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情感和认知能力。
在当今社会,让课堂荡起芬芳的“语文味”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到语文味的独特魅力,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1.2 课堂中缺少语文味的现实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很多课堂中都存在着缺少语文味的现实。
许多学生对于语文课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任务。
课堂上,教师可能更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对语文的情感体验和品味。
学生们往往只是机械地背诵课文和做题目,对于文字的意境和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现代社会中,外部信息的冲击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也使得学生们更倾向于追逐时尚和热门文化,对于传统的文学作品和语文知识不感兴趣。
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中缺少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去感受文字的魅力和韵味,导致了学生对语文的认知停留在表面,难以真正体会到语文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和思想冲击。
如何让课堂荡起芬芳的“语文味”,成为当前语文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 正文2.1 如何让课堂充满语文味要让课堂充满语文味,首先要着重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分组合作学习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语文知识在实践中得以体现。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案例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趣味性。
浅谈语文课的“语文味儿”
【摘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这本来应该成为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
然而种种原因造成了“语文课”的错位和失落。
“语文味”正是当下被普遍接受的检验语文教学是否“纯正”有无“偏航”的“标准试剂”和“航向标尺”。
内蒙古扎赉特旗巴岱中心学校瞿昊随着课程改革和学科课程研究的深入,回归学科本位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追求。
边界意识是课程研究的重要范畴,语文的边界,就是标志语文领地的特征,是区别于社会、品德、科学、历史等其他学科的显著种差。
于是“语文味”这一带有本土特点的概念应运而生。
然而,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语文味”的课堂是如何生成的?等等,这些问题不是简单和轻松就能解决的。
笔者通过拜读的几篇关于“语文味儿”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何为“语文味儿”?(一)、“语文味儿”的定义“语文味儿”不是一个容易界定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个说不清的概念,甚至可以说它是一个不需要说清的概念。
这首先是因为“味”或“味儿”不是一个容易说清甚至不需要说清的的概念。
“味”或“味儿”本指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如“味道”、“滋味”、“津津有味”。
“味”或“味儿”还指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如“气味”、“香味儿”。
无论是味觉之味还是嗅觉之味,都是一个具体的感性概念,也基本上是可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
中国古典美学家对“味儿”或“滋味”这一概念进行了创造性转化。
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的重要范畴,“味儿”或“滋味”的基本涵义是指“意味”或“趣味”。
作为生物学上的“味儿”是可以有具体的解释的,但作为美学范畴的“味儿”则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
说它具体,是因为在审美过程中,一讲到“味儿”或“滋味”时,要讲的对象一定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高度,一般层次的东西是够不上用“味儿”或“滋味”来谈论的。
说它抽象,是因为在审美过程中,一讲到“味儿”或“滋味”,那么要讲的对象就比较模糊;一讲“味儿”或“滋味”,便进入了一种模糊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比较高的境界。
论文--语文课语文味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最近这几年,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承载的非语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从天文地理到思想品德,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并且冠以美丽的说法——综合、渗透、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一而足。
似乎学生一学语文,便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可唯一不能解决的恐怕就是语文本身。
尤其是新课程给出了评价的三个维度,“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后,许多老师往往更多地把目光聚集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一最高曾面的评判,忽视了学习主体的实际状况,忽视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新课程,其实是打着人文精神的名,行着思想说教的实,把人文精神与思想教育简单地划上等号。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架空文本型——有的老师在草草地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之后,就深挖教材中的微言大义,诱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走向教参中的答案,然后再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由课文所引申出的思想内容的正确、崇高、神圣,最后老师和学生再来一次思想的升华,达到一节课的圆满结束。
目标僵化型——有的干脆在出示教学目标时,有意无意地暗示学生“学习什么什么精神、体会什么什么感情”,在“主题先行”的框架下,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
好像孙悟空再怎么跳,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还是在老师的划定的圈子里翻翻跟头罢了。
人为孤立型——有的甚至专门为“人文”而“人文”,把“人”与“文”割裂开来,不是把语言文字的熏陶渐染与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处理得水乳交融,而是把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孤立地划成截然不同的几块,语言文字本身魅力的含英咀华却抛在了九霄云外。
这与过去的架空分析其实是一脉相传的。
大概是受旧时“工具论”影响颇甚,而今非得来个矫枉过正不可。
一、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思维和表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要读出语文味
语文课要读出语文味韦忠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文”字。
文就是要有文采,有文采就是美。
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求美。
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但是我们目前又不能不看到,不少语文课堂不再有滋有味,“语文味儿”诗意地栖息了。
笔者认为,当前语文课堂中语文味的缺失,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就内容分析内容,过多地在理解文章内容上下工夫。
2.把阅读教学上成常识课。
3.多媒体运用不恰当。
4.不加选择过多地引进资料。
5.为拓展而拓展。
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呢?一、导语要有情味记得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可见,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随美妙音律的涓涓细流,流进学生的心田;一句精辟独到的导语,定能扣人心弦,发人深省,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它们如磁石,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上课伊始石破天惊,先声夺人,让学生一听倾心,整节课也因此高崖泻水,汹涌澎湃。
如果我们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比为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那好的导语就是打开这知识宝库的开篇钥匙。
因此,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含蓄的导语,要舍得在每堂新课的导语设计上下功夫。
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灵魂,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没有情感的教学就等于没有明媚的春光。
好的导语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诗意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着浓浓的情味,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
听着教师优美的语言是一种享受,在这种美的语言熏陶下,学生的情感才会丰富起来,语言才会优美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中_语文味_缺失现象寻因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缺失现象寻因及对策摘要:我们在课堂调研时发现,不少语文教师由于课程意识不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把握失衡;语文意识淡薄,教学中大量非语文的手段占领课堂;教师自身语文素养不高,难以用自身的素养去陶冶学生,造成语文课上“语文味”的缺失。
我们思考后认为,要想让“语文味”回归,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课程意识,用语文的头脑去面对每一篇课文;加强语文意识,用语文的手段去组织每一节语文课;加强语文素养,用自身的素养去陶冶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语文味课程意识语文意识语文手段语文素养“语文味”这一概念,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非语文”、“泛语文”、“串味”、“变味”等现象提出的,体现的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本性和本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而且必须坚守自己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只有二者兼顾,和谐统一,语文课才能上出“语文味”,才能上出真正的语文课。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语文人的深思。
为此,我们在去年九月申报了泰州市第六期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探索与实践。
按照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组主持人和核心成员,深入到全校各个年级的语文课堂,调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味”缺失的现状。
本文将就具体案例,将语文课堂上呈现出来的“语文味”缺失的现状做一简要归纳,并从中寻找出如下几个原因:一、教师的课程意识不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把握失衡,表现在课堂上重内容理解,轻言语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但是,不少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不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把握失衡。
要么抓了工具性丢了人文性,要么抓了人文性又丢了工具性。
新课改下语文课应有“语文味”
新课改下语文课应有“语文味”摘要:走进语文,便是“语文味”的境界。
教师“腹有诗书气自雄”是上出“语文味”课的基础。
学生唯有读,唯有想,唯有悟,才能走进语文。
提高学生对言语对象的思维参与能力,熟知和运用母语,用文本的语句交流感受和体验。
本文分析语文课缺失语文味的原因,阐述“语文味”的课堂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味;语文教学前言“语文味”是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一种语文课所独具的气氛和美感。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其所展现出来的语文味不但可以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个性,还可以使课堂充满活泼欢快的情调,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更强烈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使师生都获得发展。
但目前很多初中语文课的课堂,语文味已经弱化到几乎消失,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越来越低,他们完全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语文课的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差。
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就像是一个人没有了灵魂。
语文味就是语文课的灵魂,把灵魂找回来,语文课才能变得立体、饱满,才能展现出语文课特有的魅力。
1 语文课缺失语文味的原因1.1 部分教材的选编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语文的学习越来越富于综合性,“大语文”的理念得到了重视和推崇。
语文学科更强调联系社会的发展,强调与其他课程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这样涵盖的面大了,其中的语文味自然就被削弱了。
因此,教材编排上“大语文”的泛化教育理念,更加容易使语文课缺失语文味。
1.2 部分语文教师的素质导致语文味的缺失有些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还不是特别清楚,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文章的欣赏和感悟。
他们的语文课结构很简单,只是带领学生一起把文章的篇章结构弄清楚。
其实,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仅仅只是语文课上教读课文的一部分,教学中还要把握一篇文章的情感态度、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
如果这些被忽略了的话,那么一堂语文课就名不副实了。
1.3 滥用多媒体教学导致语文味的缺失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不能过分依赖,有时直观的画面不一定就敌得过更有意境和想象空间的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味影响深广的主客观原因-中学语文论文语文味影响深广的主客观原因钱冰山名师魏振廷认为:“语文味是本世纪最初十年,对我国语文界影响最大的教学理念。
”也有老师认为:“语文味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教学理念。
”我们认为,在本世纪最初十五年的中国语文界,语文味是影响最大的教学理念之一。
语文味教学流派走过的道路,是一条曲径通幽,摇曳生姿的路。
2001年程少堂老师在语文界首次提出语文味学术理念,并开始了语文味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2006年8月23日,程少堂60万字的教育理论专著《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出版,深圳《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晶报》《特区教育》或发表书评,或进行专访,在深圳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
2006年9月4日,深圳《晶报》用整版篇幅发表了对程少堂的专访《我想创立深圳语文教学流派》。
2006年10月24日,《南方都市报》“深圳杂志”版在“本土教育家程少堂”的标题下,用两个版的篇幅,对语文味理念、语文味教学流派,进行了深度报道。
2007年,《程少堂讲语文》入选于漪领衔主编、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名师讲语文”丛书,该丛书遴选全国20位新生代语文名师,每人著述一本,每本25万字,程少堂是华南地区入选该丛书的唯一名师。
《教育文摘周报》等多家报刊将程少堂作为封面人物作深度报道。
2009年教育部《中国教师报》《基础教育》杂志社举办“建国六十周年专题活动——从课堂里走出的100位教育家”评选活动,程少堂入选。
《南方都市报》用十数版大篇幅推出“深圳教育发展白皮书”,其中发表题目为《朱清时、章必功、程少堂等名字让深圳的教育具备改革锐气,生动如诗》的长篇报道,文章首段指出:“他们都以卓越的方式在深圳教育史簿上留名。
”2014年,全国中语会评选首届十大学术领军人物,程少堂入选。
语文味教学思想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十余年里,渐成星火燎原之势呢?一、语文味教学思想反映了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决定了语文学习要先从语言文字入手,继而分析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情感以及锻炼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基本思维。
语文教育当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的教学模式,就是主张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文章领会、文学欣赏,继而达到文化开掘之价值推送的目的。
语文味教学既强调一篇课文的有机整体性,又要将一篇课文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维度进行观照。
四个维度中,语言是基点和中心点,文章是重点,文学是美点,文化是亮点。
语文味倡导的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维度对文本进行全息观照的教学思想,准确地反映了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它将中国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二、语文味教学思想与新课改语文教改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虽然语文味理念诞生之时,新课标还没有面世,虽然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历史,从来就不是一个以丧失自身理论的主体性、逻辑性来印证乃至迎合新课标教学思想的历史,但是二者之间仍在许多地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强调工具性与文人性的统一,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看作教学的灵魂。
语文味教学思想强调语文教学过程要充满着人性的温情、人格的体察、人情的关怀、人道的滋养和张扬,强调师生的思维与心境共同享受人文情怀的浸润濡染,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自己的经历对话,与现实和历史对话,与古今中外对话,因而往往具有很强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它为新课标指引下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开放性和丰富性。
换句话说,语文味教学法能够使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掌握并运用语文知识,从而获得品德修养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
这与新课改所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是相契合的,它既具有自身的创新性,又与教学改革的方向保持高度的一致。
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一个普遍问题: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形成信息势能,即没有为知识与技能从教师向学生的流动提供动力。
语文味教学则提供了这种动力。
这种动力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教学信息的全面收集(信息的宽度),二是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信息的深度),三是教师独有的智慧与创见。
因此,语文味教学思想便成为解决语文教学问题的一个突破口,该思想受到欢迎是必然的。
三、语文味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联在中国传统审美理论中,所有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与诗有关系。
诗的最高境界是“有味”,即“诗味”。
它的基本涵义是“意味”或“趣味”。
由于”味”或”滋味”范畴反映了汉语言文学的审美个性,中国古典美学家将“味”这一概念创造性地转化成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
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认为,“味”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归宿点和立足点①。
四川大学皮朝刚教授认为,“味”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②。
语文味理论也是对中国古典美学中“味”或“滋味”范畴的创造性转化。
程少堂开始提出语文味一词时,并没有想到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味”或“滋味”理论。
但当他把语文味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时,便很快受到传统“味”美学理论对语文味理论的启发:语文教学本身也是一门艺术,所以它的最高境界也可以说是“有味”,那就是语文味。
在实践探索中,程少堂进一步将语文味上升为文人语文。
文人语文的提出借鉴了中国美术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概念——文人画,其核心点是强调文人身份、文人趣味和主体精神的张扬。
文人语文标志着语文味更倾向于人文性、文化性、内涵性的理解,更希望通过文人语文的价值追求,让语文老师成为一个有如中国文人般有内涵、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人,并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着世界眼光、中国情怀、中国表达的“小文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之道”对语文味也有影响。
《周易·系辞上》有句名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如果我们用阴阳观来考量语文味理论,那么文人语文就是语文味理论的深化,是为阴;而其后提出的语文味教学法,则是语文味教学思想的实践化表达,是为阳。
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就是在这一阴一阳的互动中推进,捆绑中提升。
因此,程少堂认为,语文味是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归宿点和立足点。
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有可能建立具有中国特征的,而与现有的移植西方的体系可以对举互补的汉语文教育美学新体系。
因而,其作为新的语文美学体系,生命力甫一开始就自然而然地勃发。
四、语文味作为学术概念既高雅之至,又平俗之极,而且具有特殊的包容性程少堂认为:“所谓语文味,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既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这一内涵丰富的语文味学术概念,通俗的表达就是:“在扎实的基础上,把语文课上得有趣些,有味儿些,好玩儿些,也就是美些。
”这一雅俗共赏的表述,正是语文味教学真正的追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真实体现,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它自尊,但不唯我独尊。
正如有的老师所说,它是个高度抽象的美学词语、哲学理念,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品味语文味道的平台、而这一平台又有着极为自由的施展空间,可以使你尽情张扬个人语文教育个性,体会出自己的“个味”来,因而是开放大气的,是极具人情味、人性化的提法,从这里面,我们很难解读出权威、垄断、霸气、小气这样的意思。
语文味教学思想的天空下,只能是百家争鸣、百味齐放的盛景。
正是这样的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气质于一身的语文味,才能似王谢堂前燕般,翩然飞入寻常百姓家。
五、语文味教学思想具有理论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的特点2002年4月11日,程少堂在深圳中学主讲了语文味教学流派的发轫之作——《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全市大型公开课,这堂课以及它的实录在全国语文界均产生巨大影响。
成都七中教师母红梅曾在网上评价这堂课称:“这堂课影响十分巨大,甚至因此形成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派’。
”著名语文教育研究专家王荣生教授在其主编的高中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走进课堂——高中语文(必修)新课程课例评析》一书中,对这节课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程少堂的“《荷花淀》课例教学是别开生面的,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力量是巨大的,对教学改革的突破不再是一般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是‘教学内容的创生’。
……执教者程少堂老师致力于打破对《荷花淀》解读的常规范式,从文化的视角来解读《荷花淀》,独具慧眼,有所开掘,有所发现,并且,把它们化为课程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生动深入的演绎和妙趣横生的展开。
这堂课,充分体现教师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学理念。
在这堂课中,课文《荷花淀》在程老师那里只是教学的一个‘脚本’、一种‘道具’、一个隐喻,教学内容主要是由教师开发出来的。
正是由于教学内容来自于教师的开发,渗透着教师的独特感悟、生命体验,因而教学的过程成为教师生命激活、情感荡漾、心灵放飞的过程,也由于教师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入与融入,激发并带动了学生,教师与学生一起进入到一种心智活跃、激情勃发的亢奋状态,于是,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师生情感交融、智慧展开的过程。
教师是课程资源,学生也是课程资源,这一点在这一堂课中得到生动展示。
”③《荷花淀》一课在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非常重大。
这堂课的成功极大地丰富了语文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同时保证了语文味教学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
十多年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之路之所以是一条摇曳生姿之路,正是因为这条道路本身,具备了走过去就会绿草如茵、风景如画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特质——即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教学实践出发,将自己从实践中得来的教学思想与一线教师和同行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来调整、修正、补充、深化、丰富自己的理论思考,进而又将相对成熟的理论思考成果运用于自己未来的公开课教学实践。
通过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反复打磨提升,将自己的理论思考、研究和教学实践进行协同式或捆绑式推进。
在漫长的16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中,语文味教学思想创立者程少堂不仅讲出了以《荷花淀》为代表的一系列产生广泛影响的公开课,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发明了一系列新的语文教学(美学)理论的学术概念。
主要有:语文味、文人语文、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作品、教学主题、价值推送、教学选点、表现性教学、再现性教学等等。
从而使语文味教学思想具有了既是实践体系也是理论体系的鲜明特征。
理论和实践的双翼翩然舒展,语文味教学思想自然就在中国语文教学的浩瀚天空逍遥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