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这样的老师》PPT课件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案教案:主题:一个这样的老师年级:初中学科:语文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故事《一个这样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思维,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好老师应具备的特质和重要性。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使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一些老师的形象和行为。
2.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谈论自己对一个好老师的看法,并讨论什么样的老师对他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阅读故事(15分钟):1.向学生介绍故事《一个这样的老师》,简要概述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2.学生阅读故事,并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和记下他们觉得有意思或重要的地方。
讨论故事(15分钟):1.学生们分享他们标记和记下的内容,并进行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并探讨他们对这个老师的感受和评价。
3.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表达的主题和价值观。
拓展思考(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思考和探讨什么样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2.学生在小组中共享他们的想法,并提供具体的例子和证据支持他们的观点。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好老师应具备的特质和重要性。
总结(5分钟):1.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讨论结果。
2.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和讨论,强调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学生珍惜和感激身边的好老师。
评估: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参与度,并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发言质量。
教学步骤(续):应用活动(15分钟):1.教师给学生分发一份作文任务,要求他们写一篇关于自己遇到的一个好老师的作文。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思考和写作。
3.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互评和讨论。
评估(10分钟):1.教师进行学生作文的评估,主要关注学生对一个好老师特质的描述和观点的论述是否合理和有逻辑。
2.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方式。
展示和分享(10分钟):1.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作文作品,并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
2019-2020年语文六年级下册[一个这样的老师]北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十八篇
2019-2020年语文六年级下册[一个这样的老师]北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十八篇第1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写出反义词。
博学—______ 惊呆—______ 气恼—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问答题】阅读课文《一个这样的老师》选段,回答。
“很简单,”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jiǎoxiá)的光芒,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
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
”狡黠是什么意思?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了?【答案】:【解析】:第5题【问答题】阅读课文《一个这样的老师》,回答问题。
“噢,没有人知道。
”怀特森老师笑了笑,“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
”说着,他从讲桌里拿出一件动物头骨,向我们解释起这种动物的特征来。
讲完,他把头骨交给前排的同学,让大家轮流观察一下。
我们饶有兴趣地传看,记笔记,有的同学还画了图。
我心中暗想,这回我遇到一位博学的老师了。
冰川期,你们知道冰川期是什么时期吗?【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课外阅读。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作者用哪些词语描绘了葡萄的颜色?【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仔细阅读《一个这样的老师》,回答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答案】:【解析】:第8题【语言表达】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惊奇②博学【答案】:【解析】:第9题【语言表达】缩句。
①你们竟一点儿也没有起疑心。
②怀特森老师摆摆手。
【答案】:【解析】:第10题【语言表达】解释下列词语。
①狡黠②编造【答案】:【解析】:第11题【语言表达】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4.6 10以内数加与减 挖红薯
探索新知
妹妹想和哥哥的
一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多2个 3 +2=5
妹妹再挖2个就和哥 哥一样多了。
探索新知
奇思是这样想的,你能看懂吗?
哥哥比妹妹多2个
5-1= 43 + 1 = 45 - 1 = 3 + 1
2=1+1,再把这两 个1分别给哥哥和 妹妹
哥哥给妹妹一个就 一样多了。
探索新知
1.
(1)比一比,谁的多?接着画一画,填一填。(填“多”或“少” 多 少
探索新知
(2)松鼠弟弟想和哥哥的松果一样多,你有什么办法?画 一画,填一填,并列出算式。
2 2
15
15
1
11
当堂练习 源于“”的应用提升练
1. 每个苹果一样重, 天平怎样才能平衡? 方法一:左边添加 4 个苹果 1 + 4 = 5 方法二:右边减少 4 个苹果 5 - 1 = 4 方法三:右边给左边 2 个苹果 1 + 2 = 5 - 2
4 10以内数加与减
第 8 课 时 挖红薯
北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课件
新课导入
观察下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两个小朋友在 挖红薯。男孩 挖了5个,女孩 挖了3个。
探索新知
探究点 运用移多补少法解决实际问题
比一比,谁的
多?我想和哥哥 的 一样多!
用 代表 。
我挖了5个。
有剩余
3个
哥哥挖的 多, 妹妹挖的少。
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
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
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
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 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无 论中学 生还 是小 学生, 他们 对自己 喜欢 的老 师都会 有一些 普遍 认同的 标准, 诸如 尊重和 理解学 生, 宽容、 不伤害 学 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 、有耐 心、不 轻易发 脾气等 。 教师 要放 下架子 ,把学 生放 在心上 。“蹲 下身 子和学 生说话 ,走下 讲台给 学生讲 课”;关 心学生 情感体 验,让 学生感 受 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 ,努力 做学生 喜欢的 老师。 教 师要学 会宽 容, 宽容学 生的 错误和 过失 ,宽 容学生 一时没 有取 得很大 的进步 。苏 霍姆林 斯基说 过: 有时宽 容引起 的 道德震 动,比 惩罚 更强 烈。每 当想 起叶圣 陶先 生的 话:你 这糊涂 的先 生,在 你教鞭 下有 瓦特, 在你的 冷眼 里有牛 顿,在 你 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 加感受 到自己 职责的 神圣和 一言一 行的重 要。 善 待每一 个学 生, 做学生 喜欢 的老师 ,师 生双 方才会 有愉快 的情 感体验 。一个 教师 ,只有 当他受 到学 生喜爱 时,才 能 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 简介 新课标 的全名 叫做 《义 务教育 课程 方案和 课程 标准 (2022 年版) 》, 文件包 括义务 教育 课程方 案和16 个课 程标准 (2022 年 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 连劳动 、道德 这些, 也有非 常详细 的课程 标准。 现行义 务教育 课程 标准 ,是201 1年 制定的 ,离 现在已 经十 多年了 ;而 课程方 案最早 ,要 追溯到 2001年 ,已 经二十 多年没 更 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 实情况 更新。 所以这 次新标 准的 实施 ,首先 是对 老课标 的一 次升 级完善 。另外 ,在 双减的 大背景 下颁 布,也 能体现 出, 国家对 未来教 育 改革方向的规划。 课程方 案课程 标准 是啥 ?课程 方案 是对某 一学 科课 程的总 体设计 ,或 者说, 是对教 学过 程的计 划安排 。简 单说, 每个年 级 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 么讲, 课程方 案就是 依据。 课程标 准是规 定某 一学 科的课 程性 质、课 程目 标、 内容目 标、实 施建 议的教 学指导 性文 件,也 就是说 ,它 规定了 ,老师 上 课都要讲什么内容。 课程方 案和课 程标 准, 就像是 一面 旗帜, 学校 里所 有具体 的课程 设计 ,都要 朝它无 限靠 近。所 以,这 份文 件的出 台,其 实 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 我们孩 子成长 的走向 。 各门课 程基于 培养 目标 ,将党 的教 育方针 具体 化细 化为学 生核心 素养 发展要 求,明 确本 课程应 着力培 养的 正确价 值观、 必 备品格 和关键 能力 。进 一步优 化了 课程设 置, 九年 一体化 设计, 注重 幼小衔 接、小 学初 中衔接 ,独立 设置 劳动课 程。与 时 俱进, 更新课 程内 容, 改进课 程内 容组织 与呈 现形 式,注 重学科 内知 识关联 、学科 间关 联。结 合课程 内容 ,依据 核心素 养 发展水 平,提 出学 业质 量标准 ,引 导和帮 助教 师把 握教学 深度与 广度 。通过 增加学 业要 求、教 学提示 、评 价案例 等,增 强 了指导性。 教育部 将组织 宣传 解读 、培训 等工 作,指 导地 方和 学校细 化课程 实施 要求, 部署教 材修 订工作 ,启动 一批 课程改 革项目 , 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精品-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7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老师教我们跳舞;③老师带我们 观察蜜蜂;④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老师写字;⑥老师排除 我和同学之间的小纠纷;⑦我梦里寻师。
(2)【语句理解,满分3分】第(2)自然段中的"从来不"与后一 句中的"仅仅"是否矛盾,作者这样用词究竟是为了表现什么?
不矛盾。因为"仅仅有一次"这一次也并没有真的打骂我们, 与"从来"相符合,体现了蔡老师关爱学生,疼爱学生,温柔 善良的品质,所以并不矛盾。
(3)【理解文章主旨,满分4分】文章结尾处写道:"什么时候, 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表面是说我想什么时候可以再见见我的蔡老师,深层 含义是孩子爱老师竟到了难分难舍的地步,作者实在压抑不 住自己的感情,便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了对蔡老师的思念 之情。
活动三:关注关键语句,领悟再塑之意
课文聚焦于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教导下,从黑暗与绝望中 重新获得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的过程,请你结合文中的语句,多 角度感悟文章表达的意图。
主旨
文章通过海伦·凯勒 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 下逐渐学会识字、认 识事物,展现了教育 的巨大力量。它告诉 我们,教育能够改变 一个人的命运,赋予 他们新的生命和可能 性。
好几个星期以来,我被愤怒与痛苦深深攫住, 苦苦折磨,而随着这种激烈的斗争而来的,则是极 度的消沉与无助。
你是否有过在海上被浓雾包围的经历?那些似乎可以触摸 得到的白色的黑暗将你吞噬,而那艘大船则无比焦急而紧张地 摸索着向岸边行进,能依靠的只有测深锤和测深绳,你呢,心 脏剧烈地跳着,等待着什么。
教师职业理想PPT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5
导入思考
❖ 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二坪村18年如一日 地教师育人靠的是什么?
❖ 你认为教师职业理想对一个教师来说重要吗?
.
6
一、教师职业理想的含义
❖ 定义:所谓教师职业理想,是指教师个体对 教师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既包括对将来所从 事的教师职业的追求,也包括对做一个什么 样理想教师的追求。
.
7
二、教师职业理想的作用
❖ (一)教师的职业理想是献身教育工作的根 本动力
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首先要 有崇高的职业理想,有很高的工作主动性和 积极性。
没有对教育事业的正确理解就不可能产 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也就失去了从事教育 事业的根本动力。
.
8
用格言来铭记于心
❖ 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
.
11
❖ 2、要正确看待苦与乐
教师职业艰苦且清贫,但教师职业充实 又幸福。有人认为,作为教师至少有三重收 获: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 的感情;三是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
可见,只要教师把这份平凡的工作看作是一 个宏大的世界,耐得住清贫,甘于奉献,就 一定能够体会到为师的乐趣。
.
12
链接
❖ 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
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 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 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 刚强,不想挫折弯腰的教师。
.
14
【最新】课件-教师的成长PPT
一、引言
(一)对本课题的思考 教育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带领另一个(或一群)
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教育是一段经历, 教师和学生在其中彼此引领,共同趋近于人生的 完美境界。
想到未必知道,知道未必悟到,悟到未必做 到。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 上和在什么意义上自我解放出来。
4、最好的人生目标,不是最远大那个,而是最有可 能实现那个。
(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敬业乐教,安贫乐道,坚守住自 己的一方精神家园
1、教师读书的三种境界 “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读书是没有止境的。 读书对老师来说,应有三种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 江雪”。此为读书第一境。读书要静心,守住心灵宁静, 不怕孤独,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要有“板凳一坐十年冷” 的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第二境也。读 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读进去。读进去才会沉醉其中,这 样才会人书融为一体,这是一种“物我为一”的读书境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为第三境。书有如巍峨 高山,绵延不尽,当你读到一定程度,你就可以高屋建瓴, 对事物认识也就更加深入、透彻。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专 业结构不断丰富、专业层次不断演进、专业技能 不断拓展和专业水准不断提升的过程和结果。
2、人生、幸福、幸福人生
人生:人的生存和生活;人的一生。
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 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 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 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 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
(2)通过呼吸、发声技巧训练,能正确发声,体现口 语表达的准确性和示范性。
(3)学好现代汉语语法,掌握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 (词法)及组词成句的规则(句法),体现语言的规范性。
《教师专业发展》PPT课件
教师成长的五大支柱____研究篇:
讲座提纲:
一、我们专业成长路上的职业倦怠 二、我们专业成长路上的行动范式 三、我们专业成长路上的温馨提示
对于学校来说,三角形的底部就是教师,中间是学 生,最上面就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只有100%投入的 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会有社会对教育的 100%满意。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一方面我们需 要关注学生,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关注教师,毕竟只有 当我们的教师能够以饱满的精神,专业的态度来对待我 们的工作时,才能真正为社会培育出所需要的人才。
教师成长的五大支柱____认真篇:
认 真 篇 启 示
学会认真,严谨务 实,养成克尽职守,精 益求精的习惯,做教人 求真的真人。
教师成长的五大支柱____学习篇:
学会学习的含义: 学会学习就是学会掌握最适 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通过探 索,独立地进行有效的学习。
《读书周刊》评出的全国十大读
书人物他们对读书的诠释:
教师成长的五大支柱____认真篇:
认 真 的 外 显
见微知著——真诚育人
精雕细刻——课堂教学
完善细节——人格感召
教师成长的五大支柱____认真篇:
案 有一位年轻的教师异地献课,在授课的阶梯教 例 室坐满了上课的学生以及慕名而来的观摩教师,大 展 家都想一睹这位年轻优秀教师的风采。上课铃响起, 示 从观众席上站起一位相貌平平、腋下夹着讲义的教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PPT
2、“三家”
(1)专家:课堂教学很棒,并有专业造诣 “最好的教师”首先应该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他当然必须要有出色而且深受
学生欢迎的教学艺术,但还不能仅止于此,他还应有教学以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一技之长, 使教师对学生产生一种不断进取的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作用,也使教师本人对学生保持着 一种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
“爱心与童心”,是李老师的事业真谛,是李老师永不言败的 最后一道防线。他认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 润童心,离开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托尔斯泰说过:“在 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 爱护别人”,所以我们所有老师一定也要像李老师那样,不能吝啬 我们的爱,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 举,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1、“三心” (2)爱心
爱心就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依恋。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依 恋之情”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正是因为这种依恋, 李老师在博士毕业后放弃了教科室相对轻松的工作,还是回到了学 校,回到了学生的身边,也正是因为学生对李老师的依恋,也才会 有火车站一大帮学生送李老师去读书时边哭边追着火车和老师说再 见的情景。
李老师对教育的强烈责任心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他的对学生和教 育的爱心。有许多青年教师问他,当班主任疲倦了怎么办,他的回 答是:感受学生的爱,为了学生的爱,尽自己的责任;李老师觉得 为了对得起学生对他的爱,他无论怎样对学生好都是应该的,是在 还学生的债。
三、“最好的教师”应有的情怀
李镇西老师说最好的教师也需要成 为“三家”:“专家、思想家、心理学 家”。
1、“三心” (3)责任心
责任心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李老师把教育当作了他的生命中 的一部分,他的演讲不是在说教育,而是在享受最美好的生活。他 不用干涩的“学院式词汇”,而把几十年的教学历程展现在我们眼 前,看着那车站依依惜别的动人画面,听着他把教过的孩子的名字、 特点、情况等等,如数家珍般地说出,感受着他重新开始写班主任 日记时的欢欣,他对于一学期63万字记录的溢于言表的得意,我终 于明白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学生对教育有着怎样的一颗赤 子之心,他和孩子们一起在成长……
《一个这样的老师》课文原文阅读
《一个这样的老师》课文原文阅读[语文S版第十一册课文]24一个这样的老师怀特森先生教我们六年级的科学课。
第一节课上,他问我们:“谁知道一种叫做凯蒂旺普斯的动物?”同学们面面相觑(qù),就连生物比赛得过奖的比利也都惊奇地瞪大了眼睛。
“噢,没有人知道。
”怀特森老师笑了笑,“那是一种夜行兽,在冰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迹了。
”说着,他从讲桌里拿出一件动物头骨,向我们解释起这种动物的特征来。
讲完,他把头骨交给前排的同学,让大家轮流观察一下。
我们饶有兴趣地传看,记笔记,有的同学还画了图。
我心中暗想,这回我遇到一位博学的老师了。
第二天,怀特森老师对上次讲的内容进行了测验,我胸有成竹地答好了卷子,交给老师。
可是,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却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旁边都打着大大的红叉!怎么同事?我完完全全是按照老师讲的写的呀!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
我瞧瞧周围的同学,似乎每一个同学都不及格,比利正气恼地捶桌子呢。
这是怎么回事呢?“很简单,”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jiǎoxiá)的光芒,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
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
”“从来没有过?那你那天拿的头骨是怎么回事?”比利问。
“那件头骨嘛,”怀特森老师笑了,“不过是马的头骨罢了。
”“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抿(mǐn)住嘴唇,控制着自己不嚷出来。
教室里响起了不满的议论声。
怀特森老师摆摆手,让大家平静下来:“难道你们没有想过吗?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根本不存在的现象,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儿也没有起疑心,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
”怀特森老师说试卷上的分数是要登记在成绩册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
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儿什么。
上怀特森老师的课,每一节都是不寻常的探索。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课件(共40张PPT)
老师指导
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1.先熟读23个声母,再区别形近声母b-d、p-q、f-t、m-n。 2.将24个韵母分组读。单韵母6个,复韵母8个,特殊韵母1 个,前鼻韵母5个,后鼻韵母4个。 3.对16个整体认读音节要整体识记,还要和韵母区分开来 记。读熟以后说一下自己的名字,指出其中的声母、韵母和整 体认读音节。
圈一圈
下面这些同学的名字里,哪些是整体认读音 节?圈出来吧!
lín jiā yè chén yǔ bó zhāng chí wáng zǐ mǐn yī
老师指导
读一读,说一说。
火车
马车
车
qì
汽车
上车 坐车
车站
xiāng
车厢
老师指导
这是一些带有“车”字的词语。 “火车、马车、汽车”是车的种类;“上 车、坐车”表示与车有关的动作;“车站、车 厢”是与车有关的不同事物(停车的地点和车的 部件)。先读一读这些词语,然后试着再组几个 这样的词语。
读一读
试着读读下面的音节。
pí xié
wéi jīn jiě mèi
tiē chuāng huā shuǐ niú chuí liǔ
xiǎo huī tù
qiū fēng chuī
用拼音
秋游的时候,你想带些什么?
○mào zi ○ píng guǒ ○ miàn bāo ○ bǐng gān ○ wàng yuǎn jìng
向大人请教,再将短文朗读几遍,努力读通、读顺。 2.听读。 (1)先请大人给自己读一遍短文,然后借助拼音自己再读一遍。 (2)找出大人读得好的地方,虚心地请大人给自己讲一讲,或者跟着大人的
示范读几遍,直到读通、读顺。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PPT课件
缺乏相互独立
缺乏交流沟通
缺乏共同解决问 题的能力
社会
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 剥夺个性的发展
环境
角色模糊 人际应激 职业发展 家庭与工作 技术应激
噪音污染 空气污染 过度拥挤
工作
教师的角色错位
原本的教师角色:
组织者 交流者 激发者 管理者 改革者、指导者、示范者、 心理辅导员、
无能
同龄群体 领导榜样
朋友、配偶、竞争合作伙伴
忠诚自信
爱与友谊
不确定感
杂乱泛爱
7 25-65 8 65以上
生育对自我关注 自我调整对绝望
同事家庭成员 全体人类
关心他人与创 新
智慧
自私自利 绝望与无意义感
幼儿为什么会“自私” ?
经典实验:三座山
3——6岁,幼儿期:自我发展之“第一逆反期”
1.第一逆反期的发展性特点:
小学阶段 6——12岁
①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②想象、思维的特点。 ③情感的特点。 ④意志的特点。 ⑤性格的特点。
中学阶段(12---18岁)
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
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 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 关怀。
内心世界逐 渐复杂,有 的事情不想 跟家长交流
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同一性 ,即心理社会同一感。
作为教师,您思考过这些问题吗
1. 我为什么当老师? 2. 我想当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3. 我怎么才能成为这样的老师? ……
教师的职业认同——成为幸福教师的关键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思考
心理健康的“灰色带”
完全健康 心理困扰 心理障碍 精神疾病
低层次的心理健康: 没有心理疾病
高层次的心理健康: 积极发展的心态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课件
点拨: 本题考查对生字的理解和分类。除“嘴”外,其余字
均与声音有关。
(2) 啃 吞 咬 嚼 啼 理由:这组中只有“__啼_____”是与__叫__唤_____的动 作有关的字,其余都是与___吃______的动作有关的 字。
点拨: 本题考查对生字的理解和分类。除“啼”外,其余字
均与吃的动作有关。
点拨: 本题考查字形。观察示例可知,先去掉这个字的偏旁
写出新字,再根据新字组词;然后给新字加偏旁组成另一 个新字,再用这个新字组词即可。
三 词句段运用。 1. 用横线画出每组中不同类的字,并填空。 (1) 嘴 嗡 啪 哗 嘟 理由:这组中只有“_嘴_____”是表示人体部位 的字, 其余是表示 声__音_________的字。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畅游了童 话王国,交流了读童话故事的心得; 参观了口字国,掌握了汉字“偏旁 表义”的构字规律。
同学们,我们的旅程就要结 束了,你们已经顺利抵达终点, 这是一个快乐的童话世界—— 《安徒生童话》乐园。看,这里 有历经磨难的丑小鸭,坚定的锡 兵,还有善良的拇指姑娘……一 个个扣人心弦的童话故事正等着 大家呢?还等什么,尽情探索吧!
点拨: 本题考查对童话体裁的认识。童话虽充满了丰富的想
象,但是也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故D 错误。
二 识字加油站。 照样子,运用减一减和加一加的方法,写出新字并组词。 例:伸→ 申 (申请) → 神 (精神) 忆→ __乙_____( 乙方 ) → __亿_____ ( 一亿 ) 试→ __式_____ (方式 ) → __拭_____ ( 拭去 ) 踪→ __宗_____ ( 祖宗 ) → __棕_____ ( 棕色 ) 价→ __介_____ ( 介绍 ) → __界_____ ( 世界 ) 哮→ __孝_____ ( 孝顺 ) → __教_____ ( 教室 )
第10课《往事依依》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02 互动学习 · (四)认读课文,积累词语
cháng yáng
miǎo
lòu
重
点 字
徜
徉 浩 渺 雕镂
音
zhūn
谆谆
02 互动学习 · (四)认读课文,积累词语
1.徜徉: 安闲自在地步行。 重 2.浩渺:水面辽阔无边。 点 词 3.雕镂:雕刻。 语 4.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
5.鸦雀无声: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非常安 静。比喻没有人敢开口或众人缄口不言。
02 互动学习 · (六)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2.课文最后一节的作用?(结构上、内容上) 【答案】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题。 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02 互动学习 · (六)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3.第二段中作者所说的“形象思维的作用”具体指的是 什么?
【答案】看《评注图像水浒传》所形成的生 动的形象。 4.找出第4段中引用的诗句。作者在引用时有什么特点? 【答案】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反映了四季鲜明
4.给文章划分层次,怎么分? 第1段: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对几件往事的回忆。
第2~6段:回忆几件影响深远的往事。
第7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表达对往事的感激 之情。
第二课时
02 互动学习 · (六)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1.课文第一节的作用?(结构上、内容上)。
【答案】结构上:总领全文,扣题; 内容上: 交代叙事内容;奠定本文感情基调。
01 新课导入 ·(二)学海导航,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1. 积累“徜徉”“历历在目”等词语。 2. 说说题目的含义、作用。 3. 概括文中所写的事件。重点 4.划分文章的脉络层次。难点
02 互动学习 · (三)拓展视野,前置补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 重其事地讲?为什么还要考试? 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一股 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 抿住嘴唇,控制着自己不嚷出 来。教室里响起了不满的议论 声。
“很简单,”怀特森老师眼里 闪过狡黠的光芒,解释道,“有 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 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你 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 然就不能得分了。”
我认为: 怀特森老师是一个(
)的老师。
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尽管社会是这样的现实和残酷,但我们还是必须往下走。 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梦想,但如果其中一个不断搅扰着你,剩下的就仅仅是行动了。 尽可能的开心地活每一天,就好比今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
“难道你们自己没有想过吗? 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 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 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根本不存 在的现象,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 名字,你们竟一点儿也没有起疑 心,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
逐渐的,我们懂得了,书本 上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 正确的,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 确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 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 误,而且应当有坚持真理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