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的病例分析
小儿肾病综合征病例模板
![小儿肾病综合征病例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e4c5c2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f.png)
小儿肾病综合征病例模板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肾脏疾病,其特征为肾炎症状和蛋白尿。
下面是一个关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病例模板:案例患者:小明,男,8岁。
主诉:尿液发黄,水肿。
病史:小明在一个月前开始尿液发黄,同时伴有水肿现象。
父母带他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尿液中有大量的蛋白质,并进行了肾脏B超检查,结果显示肾脏正常。
当地医生初步诊断他患有小儿肾病综合征,并建议他转诊到专业的肾脏病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现状:小明除了尿液发黄和水肿外,没有其他明显不适。
他的食欲、睡眠和精神状态都良好,没有明显的发热现象。
他的父母都没有类似疾病的家族史。
体格检查:小明的体温、呼吸和心率都正常。
他的血压稍高,为120/80 mmHg。
他的脸部、眼睑和下肢等部位有明显的水肿现象。
肚子略微鼓胀,但没有明显的压痛。
心肺听诊没有异常。
实验室检查:小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尿液检查:-尿液颜色:黄色-尿比重:1.020-尿蛋白:3+(+,++,+++)-尿红细胞:正常-尿白细胞:正常-尿沉渣检查:无结晶,无管型血液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正常。
-尿素氮:7.6 mmol/L-肌酐:78 μmol/L-血尿酸:290 μmol/L-血清白蛋白:28 g/L-血清总蛋白:50 g/L肾功能评估:-血清白蛋白/尿蛋白比值:9.33-血清IgG:18.3 g/L-血清C3:1.28 g/L肾活检:小明被建议进行肾脏活检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辅助检查:小明进行了肾脏B超检查,结果显示其肾脏大小、形态和位置均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根据小明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小儿肾病综合征。
治疗方案:小明被建议入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治疗方案包括以下措施:1.控制病情:低盐饮食、适量休息以减轻水肿。
2.药物治疗:使用激素来减轻肾炎症状和蛋白尿。
3.监测和评估:进行定期的尿液检查、血常规、肾功能评估等检查,以了解病情的变化。
临床生理学肾病综合征案例分析
![临床生理学肾病综合征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9f85a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e.png)
临床生理学肾病综合征案例分析近年来,肾病综合征作为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在临床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它是一种进展迅速的肾小球肾炎,主要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等表现为特征。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的病例,进行肾病综合征的分析,以期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该案例中的患者为一名25岁男性,首次就诊时主要症状为水肿和发热,其全身情况正常,无任何明显疼痛。
检查发现患者外周水肿明显,尤其是眼睑水肿,并伴有蛋白尿。
分析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考虑到这是一种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损伤有关。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屏障由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组成。
当这些组成部分发生结构或功能异常时,就会出现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导致蛋白尿的出现。
其中,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可引起滤过膜通透性改变,基膜损伤可导致内皮细胞与基膜的分离,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异常可以影响蛋白再吸收。
对于本案例中的患者,进一步检查发现,他的肾小球功能较正常人有明显下降,并且肾小球滤过率过低。
根据这些检查结果,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肾活检,最终确诊为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肾病综合征类型之一,其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的局灶或弥漫性增厚。
其病因尚不明确,但免疫因素在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膜性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蛋白尿、保护肾脏功能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这位患者,我们首先采取了控制症状和减轻水肿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低盐饮食、适度休息、使用利尿药等。
然后,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确定了一种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针对膜性肾病的治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抗炎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滤过膜的通透性,减轻蛋白尿的程度。
二是对病因的干预治疗,例如根据肾活检结果选择性治疗。
在本案例中,我们为患者开展了激素治疗,并密切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病例分析:肾病综合征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肾病综合征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22b239fab069dc5122010a.png)
血糖、肝功等未见异常。 ? 入院诊断:肾病综合征
初始药物治疗方案
治疗目的
药物
护肾
芦黄参花胶囊 0.9g,3/日
降尿蛋白
替米沙坦片 80m,g 1/日
降脂
阿托伐他汀钙片 20m,g 1/晚
碱化尿液
碳酸氢钠片 1g,3/日
关注点: ?1. 蛋白尿的治疗 ?2. 肾活检术围手术期药物的应用 ?3. 免疫和炎症反应的治疗
泼尼松:不适用于肝功能不全患者 。
? 长效激素
– 生物半衰期长,HPA轴抑制作用长而强,不宜长期使用
患者的最终药物治疗方案
泼尼松20m、g 3/日
3-20
碳酸钙D3片600mg晚/
磷酸铝凝胶20g、3/日
2周后加用环磷酰胺 泼尼松减量至45mg日/
隔晨给药法 : 每隔一日,早晨 7-8时给药1次
小结
2. 给予3天抗生素、止血药
关注2-肾活检术围手术期药物的应用
3-12 入院第二天
行肾活检穿刺术 静滴青霉素钠粉针400w、u 2/日 肌注维生素K1注射液10m、g 2/日
3-15 入院第五天
入3院3-第-11九99天
停用青霉素钠粉针、维生素K1 加用黄芪注射液6ml/日改善微循环
预防血栓
病理结果:膜性肾病Ⅱ期 加用肝素钙注射液7500u日/ 抗凝
关注1-蛋白尿的治疗
指南首推: ACEI或ARB
降低肾小球内压 影响肾小球基底膜对大分子的通透性 有效控制血压
ACEI类:干咳、血管性水肿副作用大
ARB类药物的比较
对症给予替米沙坦80m、g 1/日治疗
注意
? 禁用于胆汁淤积、胆道梗阻或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 ? 监测血钾水平,防止发生高钾血症
一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例分析
![一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3edba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f.png)
一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例分析发布时间:2021-06-08T07:05:51.08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4月4期作者:汪汝渊[导读] 目的:了解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的方案、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预防,探索肾病综合征的相关治疗进展。
方法:通过病例分析结合文献检索分析肾病综合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预防。
结果: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感染、骨质疏松症、消化性溃疡、库欣综合征等[3]。
汪汝渊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650021【摘要】目的:了解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的方案、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预防,探索肾病综合征的相关治疗进展。
方法:通过病例分析结合文献检索分析肾病综合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预防。
结果: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感染、骨质疏松症、消化性溃疡、库欣综合征等[3]。
细胞毒类药物环磷酰胺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肝损伤、胃肠道反应、脱发与性腺抑制(可致不育)。
环孢素作为肾病综合征的二线用药,新型的免疫抑制药物霉酚酸酯、来氟米特、他克莫司等为肾综患者带来新的福音。
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治疗,对FSGS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降尿蛋白作用,尿蛋白作为FSG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尿蛋白,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应用过程中关注不良反应及预防,实行用药监护,探索新的治疗方案。
病例简介患者杨男性,25岁,62kg。
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泡沫尿,小便颜色变深,呈茶色,眼睑、颜面及双下肢浮肿,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口服“醋酸泼尼松片60mg,qd”治疗,病情好转。
泼尼松片逐渐减量并于2017年9月停用。
2017年12月无明显诱因感上诉症状再发加重,伴有腹胀。
至我院行肾穿刺活检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性肾炎”,于2017年12月20日予口服“泼尼松60mg,qd”,2018年1月8日行“环磷酰胺”第一次冲击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
临床生理学肾病综合征案例分析
![临床生理学肾病综合征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3e1cf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f.png)
临床生理学肾病综合征案例分析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以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水肿为典型表现的疾病。
它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病理改变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而引起的。
临床生理学是对身体系统疾病发展和功能异常的研究。
本文将以一个实际的案例为例,分析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生理学特点。
案例描述:患者X,男性,45岁,主诉腿部水肿一个月。
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史,家族无肾脏疾病史。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双下肢水肿明显,蜘蛛痣分布于腹部,血压正常。
分析和讨论:根据患者主诉和体格检查结果,可以怀疑患者患有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膜的异常,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大量丢失。
因此,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
低蛋白血症是由于大量蛋白质流失到尿液中,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进而导致水肿的形成。
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的渗透压维持一定比例,防止液体从血管内向组织间隙转移。
然而,在肾病综合征中,蛋白质的流失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的渗透压降低,因而引起液体在血管与组织间隙之间的不平衡。
该液体转移进入组织间隙,导致水肿的发生。
在这个案例中,患者的腿部水肿明显,属于外周水肿的一种表现。
外周水肿主要是由于肾病综合征引起的低蛋白血症所致。
尤其是在蛋白质丢失较多的情况下,水分容易从血管中流出,积聚在组织间隙,造成水肿。
另外,患者体格检查还发现腹部蜘蛛痣。
蜘蛛痣是皮肤血管扩张的一种表现,常见于肝功能异常。
在肾病综合征的案例中,蜘蛛痣的出现提示了患者可能伴有肝病。
临床生理学的研究不仅涉及到疾病的病理机制,还包括了功能异常。
在肾病综合征的案例中,肾小球滤过膜的异常导致了大量蛋白质的丢失,引起低蛋白血症和水肿。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具有选择性地将小分子物质(如水、盐等)滤过到尿液中,同时阻止较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的滤过。
在肾病综合征中,滤过膜的屏障功能受损,导致蛋白质的漏出。
这可能是由于滤过膜的结构异常或免疫反应的介导。
总结: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病理改变导致的一组症状。
一例肾病综合征的病例分析
![一例肾病综合征的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9893a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d.png)
一例肾病综合征的病例分析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疾病。
下面我们将分析一个病例,了解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患者,男性,35岁,主诉持续出现双下肢水肿2周,无其他明显不适。
首先,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
了解是否有家族性肾病、心脏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史,也会问询患者是否有近期感染史、药物使用史等。
此外,医生还会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等。
接下来,医生会进行身体检查。
首先,观察患者的外貌,是否有明显的水肿现象,检查双下肢是否存在压痛。
然后,医生会测量患者的体重、血压、腹围等指标,以判断患者的水肿程度和全身情况。
随后,医生会进行实验室检查。
首先,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蛋白尿,并进一步评估蛋白尿的程度。
此外,医生还会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和凝血功能的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
核心的诊断标准是尿蛋白/肌酐比值大于3.5g/g,或尿蛋白排泄量大于3.5g/24小时,或尿蛋白24小时尿排泄率大于50mg/kg,同时伴有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和水肿等。
根据上述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诊断该患者患有肾病综合征。
接下来,医生会进一步明确病因。
常见的病因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膜性肾病、系膜增生型肾炎等)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等)。
为了确定病因,医生通常会进行肾脏活检,通过显微镜下观察肾小球的病变情况,进一步确定诊断。
在治疗方面,首先需要控制病因,如果有感染或基础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此外,调整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以减轻水肿症状。
对于低蛋白血症,通常需要补充蛋白质,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
因为高脂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所以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还需要饮食调节,合理控制血脂。
根据病因的不同,还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例如,对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对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需要根据基础疾病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例肾病综合征的病例分析
![一例肾病综合征的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1f665258fafab069dc0238.png)
带教医生:辛雨 带教药师:孙滢 孙飞龙
汇报人:张雅君 2014-03-06
目录
疾病介绍 病例简介
小结
肾病综合征:
疾病定义:肾病综合征(NS)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 群。
凡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的疾病或病理 变化均可引起肾病综合征。
临床表现:①大量蛋白尿:>3.5g/日; ②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③水肿; ④高脂血症。
并发症:
①感染④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
治疗原则
1.休息,低盐低脂饮食。 2.对症治疗:利尿,降压,降脂,抗凝等 3.病因治疗: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4.防止并发症
60mg/日 100mg,3/日
20mg/晚 0.5g,3/日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10ml/日
静脉滴注
10ug/日 5000iu,2/日 50mg,3/日
40mg/日
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
口服 口服
激素使用的三大原则及疗程
1.起始足量: 泼尼松(pred)1mg/kg,晨起顿服疗程8-12W;
2.缓慢减量: 足量治疗后要每1-2W减1片(5mg)泼尼松,当减
用药变化
血清钙2.10mmol/L 血清磷1.97mmol/L
血清钾2.91mmol/L
心率:105次/分
加用口服 碳酸钙D3片/日, 骨化三醇胶丸 0.25ug/日
口服氯化钾缓 释片1.0g,3/ 日同时给予葡 萄糖氯化钠 500ml+氯化钾 注射液10ml
口服酒石酸美 托洛尔片 6.25mg/12小 时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分析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7ed75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6.png)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分析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由肝脏合成,并在体内起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广泛,被用于多个医学领域,如肾病、烧伤、手术等。
本文将对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人血白蛋白在肾病治疗中的应用肾病是一类常见的慢性疾病,伴随着肾脏功能的受损,患者体内的白蛋白丢失增加。
通过给予人血白蛋白制剂进行补充,可以维持患者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水肿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人血白蛋白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烧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创伤,患者烧伤表面大量渗漏液,导致体内血浆蛋白丢失。
人血白蛋白制剂的应用可以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渗漏液的流失,促进烧伤患者创面的愈合。
此外,人血白蛋白还能携带抗生素和营养物质,促进伤口愈合和患者康复。
三、人血白蛋白在手术中的应用在某些手术中,可能由于麻醉药物的使用或手术本身而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等并发症。
给予人血白蛋白制剂可以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四、人血白蛋白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虽然人血白蛋白在临床应用中有诸多好处,但我们也需要了解其潜在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人血白蛋白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感染风险以及钠负荷,因此在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
结论人血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药物,在肾病、烧伤和手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补充血浆胶体渗透压,人血白蛋白制剂能够减轻水肿症状、促进伤口愈合,并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然而,在使用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确保安全使用。
综上所述,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病例分析肾病综合征
![病例分析肾病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960bafe103d8ce2f01662360.png)
肾病综合征病史1.病史摘要:王××,女,34岁。
主诉:泡沫尿3月伴眼睑及下肢浮肿一周。
患者3月前发现尿中有泡沫,未引起重视,未到医院就诊。
一周来发现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并进行性加重伴乏力,到某医院门诊就诊,化验尿常规及肾功能后,拟诊为“肾病综合征”,予泼尼松每天50毫克口服利尿剂等药物治疗,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发病以来,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关节酸痛、口腔溃疡、面部或全身皮疹、骨骼疼痛等表现;精神、睡眠和饮食稍差,大便正常,体重增加约3Kg。
即往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肝炎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及外伤史。
2.病史分析:(1)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浮肿和高脂血症(“三高一低”)是肾病综合征的四大典型临床表现。
诊断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血浆白蛋白<30g/L是必备条件。
(2)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要侧重下列疾病的鉴别:出现大量蛋白尿的同时伴有关节酸痛、口腔溃疡、面部红斑或血管炎等表现,应明确是否SLE引起的狼疮性肾炎;出现四肢皮肤出血点,需考虑紫癜性肾炎;伴有长期血糖升高,则需考虑糖尿病肾病;尿中有轻链排出伴骨痛,需考虑骨髓瘤性肾病;原有乙型肝炎病史,需注意乙肝相关性肾炎可能。
(3)病史特点:①泡沫尿和浮肿。
②大量蛋白尿。
③临床上无SLE、糖尿病、过敏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肝炎等病史。
体格检查1.结果:T 36.5℃,P 92次/分,R 20次/分,Bp 110/65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表情自如,自动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和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睑结膜无苍白;左肺呼吸音清晰,右下肺呼吸动度减弱、触诊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呼吸音稍低,左肺呼吸音叩诊呈清、呼吸音清晰,双肺未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92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杂音;腹部呈蛙状,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胸部、腹部及四肢皮肤浮肿明显、呈凹陷性、下肢浮肿一直延及大腿,可触及双侧足背动脉。
李明权治疗肾病综合征蛋白尿验案1例
![李明权治疗肾病综合征蛋白尿验案1例](https://img.taocdn.com/s3/m/577d141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0.png)
肾病综合征(NS)是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 g/d)、 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 g/L)、水肿、高脂血症为主要 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类型复杂,发病率较高,一 般预后较差,是现代医学中的难治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 (如激素治疗及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 状等有较好的效果,但副作用大,停药后容易复发。肾病综 合征可归属于中医水肿、虚劳等范畴。肾病综合征多有先 天不足,与久病、劳累有关,或外邪侵袭,导致湿热、瘀血内 阻,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李教授认为肾病综合征患 者临床治疗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辨病的前提下进行辨 证论治,并重视临床症状的不同遣方用药,以达到病、证、症 兼顾。考虑到肾病综合征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要坚持守 方治疗。其补肾活血、利湿清热经验方中以黄芪、当归、金 樱子、芡实、山楂等补脾肾之虚,以培补先后天之本;水蛭、 僵蚕、蝉蜕、莪术等活血化瘀,以消大量蛋白尿;柴胡、黄芩、 白花蛇舌草、积雪草以清热利湿;薏苡仁、茯苓、益母草以利 水渗湿消肿。该方使脾肾得补,则精气自生;瘀血得去,则 运化畅通,切中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故能使蛋白消,症 状平,疗效显著。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d7c23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b.png)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一、概述人血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制品,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人血白蛋白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通过对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的调查与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依据。
人血白蛋白是由人体血液中提取的一种多功能蛋白质,具有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运输物质等生理功能。
在临床上人血白蛋白主要用于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对人血白蛋白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肝病、肾病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然而目前人血白蛋白在临床上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一方面由于人血白蛋白的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其价格较为昂贵,部分患者难以承受。
另一方面人血白蛋白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因此有必要对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合理、科学的用药建议。
A.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血白蛋白作为临床应用广泛的生物制品,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研究逐渐增多,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对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对于提高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水平,促进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有效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的调查与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当前人血白蛋白在不同疾病领域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用药建议。
同时本研究还将对人血白蛋白的质量控制、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人血白蛋白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此外本研究还将对人血白蛋白的价格、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通过对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的全面调查与分析,有助于推动我国人血白蛋白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高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肾内一病例分析-高美晴
![肾内一病例分析-高美晴](https://img.taocdn.com/s3/m/a73639190b4e767f5acfce8f.png)
2011级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高美晴肾内一病例分析患者xx,男,76岁,以“发现浮肿近一个月”为主诉入院。
近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眼睑浮肿,后发展至双手及双下肢,休息后不能缓解。
故于半月前至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按“浮肿待查”收住院,查得24小时蛋白尿10.75g,血白蛋白20g/L,给予降尿蛋白、利尿治疗,并给予血栓通、低分子肝素抗凝,抗感染、解痉平喘。
开始利尿效果好,每日尿量1900ml,后效果不佳约600ml/天,浮肿逐渐加重。
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科门诊,按“肾病综合征,COPD肺心病”收住。
目前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于2015年1月30日行肾穿刺术。
查体:T 36.0℃ P 76次/分 R 19次/分 BP 120/80mmHg专科检查:腰骶部及双下肢浮肿辅助检查:血常规:RBC4.49×10^12/L HB127ɡ/L WBC17.4×109/L 白蛋白20g/L肾功功能:尿素19.49mmol/L 肌酐520umol/L 尿酸360uml/LCT示:腹水:左侧肾上腺增粗最终诊断: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 COPD1.主要的护理问题有哪些?答:(1)体液过多与低蛋白血症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大量蛋白尿、摄入减少及吸收障碍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营养不良有关。
(5)潜在并发症:血尿、感染、腰痛(6)焦虑/恐惧与病期长、反复发作,全身浮肿有关2.可采取那些护理措施?在这里主要讲述肾穿刺术术前术后的护理1)术前的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及家属对此项检查没有足够的认识,存在紧张恐惧心理,术前应加强疏导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肾活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介绍肾脏的生理结构及肾穿刺活检术的目的、利弊,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解除心理压力。
(2)术前训练:①指导患者俯卧位练习憋气,嘱患者吸气后憋住,约30秒再呼出。
营养干预纠正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一例
![营养干预纠正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一例](https://img.taocdn.com/s3/m/4d11df741eb91a37f1115c69.png)
右,其中优质蛋白占2/3以上。建议患者坚持鸡蛋白3个/d, 2两瘦肉或鱼肉(饮食摄入约30 g),在此基础上给予低蛋 白型肠内营养剂120 evd补充能量,乳清蛋白粉50 eva予 以升高白蛋白,能量给予量约7
524
kJ/d。患者从3月20
日起自行服用低蛋白型肠内营养剂平均180 evd,乳清蛋白 粉平均80 evd,平均实际摄入能量约8
史垡蝤压萱差盘查!!!!生!!月笠望鲞筮!翅g!i!塑!』!!婴!!!!垦!迪塑盟!!巫!i业:望!!!坐!笪!Q!i:!!!:垫:№:鱼
・病例报告・
营养干预纠正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一例
王萌 孙剑 曾娜袁金忠
刘敏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营养干预;低蛋白血症
【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635X(2015)06—0382—02
T,Wang X,et a1.C-reactive protein and al-
of all-cause and
(收稿日期:2015.07—15)
predictors
cardiovasular mortality in
万方数据
建议在补足每天能量的基础上采用优质高蛋白饮食。蛋白 质摄人量=0.8~1.0 evkg+24 h尿蛋白丢失量,即84 g左
DOI:10.3760/cma.j.issn.1674—635X.2015.06.011
周知,蛋白质摄入量会影响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量,故 若患者未进行透析,则需给予低蛋白饮食。具体蛋白质给 予量还未有定论,有学者认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每日热 量达146.4 kJ/kg(35 keal/kg)的前提下,蛋白质人量以
500 ml/24 675
一例肾病综合征的病例分析
![一例肾病综合征的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1ed8ba58f5f61fb6366674.png)
5.45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比较
分类 短效 中效
药物
对受体的 亲和力
水盐代 谢比值
糖代谢 比值
抗炎比 值
等效剂 量(mg)
生物半 衰期 (min)
氢化松可给治的药疗时疗间程::1 每 可天能早造上成18H.0AamP轴或抑隔制天1.0的服最用小的1治.0疗
20
90
泼尼松间短期期内可0.以05停药(100-.615 d) 3.5
我院呼吸科行肺动脉增强CT提示:
血白细胞13.3×109/L(4-10),
肺栓塞。予以口服华法林7.5mg/日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3%(50%-70%), 抗凝治疗,1月15日出院后停用。
血红蛋白176g/L, 血小板196×109/L;
住院期间化验24小时尿蛋白定量 16.8g,诊断肾病综合征。
1.肾病综合征复发;2.静脉窦 血栓溶栓术后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2.0秒,
凝血酶时间21.3秒(16-18s),
纤维蛋白原8.36g/L
肾病综合征
• 疾病定义:肾病综合征(NS)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 候群。
• 疾病诊断:①尿蛋白大于3.5g/d ②血浆白蛋白小于30g/L ③水肿 ④血脂升高 (注:前两项为诊断必需项)
药理作用
药物名称
初始用药
剂量
给药方式
免疫抑制
泼尼松片 泼尼松片
10mg 7.5mg
保肾,降白低下之白丘一蛋脑,百作它令为的胶生激囊物素节合律成性分的泌中都枢以
1g
24h为一个周期,呈节律性改 保护胃黏变膜(25埃-3索0美g/拉d,唑应钠激粉时针250-300 40mg
2024二季度人血白蛋白专项点评
![2024二季度人血白蛋白专项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b9166ef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d.png)
2024二季度人血白蛋白专项点评实施方案:随机抽取2024年4月-2024年6月使用人血白蛋白科室出院病例50份点评方法及点评标准:《处方管理办法》(2007年)、《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2010年)、《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规范》(2023年)、《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点评要点:人血白蛋白的使用适应症、遴选药品、用药剂型或给药途径、用法用量、溶媒、联合用药、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重复给药等不适宜项目点评结果:1.2.主要存在问题:1.适应症不适宜此次抽取50份病例中有15份病例存在适应症不适宜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血白蛋白用药指征不明显。
如病例0000041390,患者男,84岁,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支气管肺炎、膀胱恶性肿瘤等,5.24入院后予人血白蛋白营养支持,患者5.23 ALB 28.8g/L,医保限制人血白蛋白用于限抢救、重症或因肝硬化、癌症引起胸腹水的患者,且白蛋白低于30g/L,又因人血白蛋白分解后所含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不均衡,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缺乏最为严重,并不能满足机体组织蛋白质的合成,营养价值低,因此,使用人血白蛋白的指征不明显。
如病例0000090966,患者男,74岁,诊断为腹痛:消化道肿瘤?不全性肠梗阻?高血压,4.17行“腹腔镜根治性有伴结肠癌切除术+腹腔恶性肿瘤特殊治疗”,4.19 ALB 28.6g/L,予人血白蛋白纠正蛋白。
又如病例0000038423,患者男,88岁,诊断为乙状结肠恶性肿瘤、慢性胃炎、胃息肉、直肠息肉等,5.24 ALB 31.9g/L,术前5.29予人血白蛋白,使用人血白蛋白前3d未复查白蛋白水平。
2.用法、用量不适宜的此次抽取50份病例中有3份病例存在用法用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未及时评估ALB,长时间使用人血白蛋白。
如病例0000006810,患者女,87岁,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等,5.8CT示肝硬化、脾大,门静脉增粗,腹水,ALB28.9g/L,予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5.14复查ALB 36.3g/L,持续使用人血白蛋白至5.17,未再复查ALB。
白蛋白治疗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对比观察
![白蛋白治疗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对比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f0405dc0740be1e650e9ae6.png)
白蛋白治疗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对比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S)低蛋白血症白蛋白应用与否小时尿蛋白定量、尿β-微球蛋白(β-MG)、血浆白蛋白的变化。
方法:回顾分析5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两组对比白蛋白输注组小时尿蛋白早期呈上升趋势(P<.1)随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5);白蛋白输注组尿β-MG较非白蛋白输注组高(P<.5);血浆白蛋白水平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5)。
结论:NS患者使用白蛋白治疗会使尿白蛋白排出增多增加肾小球滤过、加重近曲小管重吸收负荷引起小管上皮损伤不缩短病程且增加病人经济负担不能常规使用。
关键词白蛋白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资料与方法1996~7年住院资料完整的激素敏感型NS病例56例除外乙肝相关性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及有肾功能衰竭、高血压、严重感染病例。
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6岁平均6.5±17.7岁原发性肾综6例、狼疮性肾炎6例、IgA肾病8例、紫癜性肾炎例、淀粉样变性肾病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淋巴瘤1例。
全部患者晨起中段尿尿蛋白定性(+~+)平均尿蛋白>.5g/小时(1.97±.1g/小时)血清白蛋白均.5)。
尿β-MG比较:白蛋白治疗组尿β-MG均有所上升(P<.5)而非白蛋白治疗组无显著变化(P>.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
血清白蛋白比较: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
讨论研究表明低白蛋白血症在水肿形成中并非总是决定因素它还受到体内抗水肿的因素制约和原发性钠潴留影响。
肾功能正常一般低蛋白血症不会造成血容量减少及继发性钠潴留故NS仅少部分患者血容量下降低分子佑旋糖酐有扩容、抗凝作用而输注白蛋白作为NS起始治疗有很好的利尿作用但不能有效提高血浆蛋白浓度因在输入后~8小时全部由尿液排出体外。
我院上述两组NS患者血清白蛋白比较亦证实了这点。
大量蛋白尿是NS早期的重要特點而尿蛋白是造成肾小管间质损伤的重要因素。
1例慢性肾炎患者使用白蛋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报告
![1例慢性肾炎患者使用白蛋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ad651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5.png)
1例慢性肾炎患者使用白蛋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报告
潘小兰
【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7(000)0S1
【摘要】1例慢性肾炎患者使用白蛋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报告广东省梅县人民医
院潘小兰(梅县514011)目前在肝硬变、肝炎、肾病、癌症及身体极度衰竭、营养状况差的病人应用血浆、蛋白制品对改善症状,延长生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也有少数病者使用血浆、蛋白制品后引起过敏...
【总页数】1页(P174-174)
【作者】潘小兰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1
【相关文献】
1.接种狂犬疫苗引起严重过敏反应1例报告 [J], 栾淑玉;倪坤;李莉
2.静滴多西他赛引起严重过敏反应1例报告 [J], 高迎文;高文武;林丽华
3.静滴多西他赛引起严重过敏反应1例报告 [J], 高迎文;高文武;林丽华
4.接种狂犬疫苗引起严重过敏反应1例报告 [J], 栾淑玉;倪坤;李莉
5.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引起严重过敏反应2例报告 [J], 许炳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白蛋白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体会
![血清白蛋白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a292a1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6f.png)
血清白蛋白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体会
任海丹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
【年(卷),期】2004(028)002
【摘要】我院1997~2003年收治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103例,符合原发性综合征诊断标准:1)除外继发性病因和遗传性疾病;2)尿蛋白>3.5g/d;3)血浆白蛋白<30g/L;4)水肿或血脂升高。
其中,6例静脉输人血清白蛋白;2例因全身浮肿,血浆白蛋白<15/L,静脉注射速尿不能达到利尿消肿之效果。
【总页数】1页(P139-139)
【作者】任海丹
【作者单位】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
【相关文献】
1.他克莫司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J], 周淑华
2.探讨sPD-1和sPD-L1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吕治安; 王娟妮; 杨艳艳
3.他克莫司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J], 靳琰
4.电脑肾病治疗仪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J], 纪丽丽
5.基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观念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张琴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的病例分析胡丽玲肾病综合征(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水肿为特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
水肿本身对机体有一定危害,当患者应用利尿剂治疗水肿困难时,可考虑应用人血白蛋白(HSA)静脉点滴[1]。
但自1940年开始应用HSA制剂以来,有关HSA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我国在HSA应用上仍存在许多误区,临床滥用和不规范使用现象相当普遍,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讨论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HSA 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一.病例简介患者,女性,18岁,因“颜面及全身水肿2周”入院。
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及全身水肿,颜面水肿清晨重,下午缓解。
在外院查血白蛋白18.5 g/L,总胆固醇14 mmol/L,甘油三酯3.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10.03 mmol/L,尿常规示白蛋白3+,经治疗后无明显缓解,门诊以“肾病综合征”收治。
既往无特殊病史,有头孢过敏史。
查体:BP 122/80 mmHg, R 20bpm, T 36.4℃,P 78bpm,颜面及双下肢水肿。
入院后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入院后主要的辅查结果:血清白蛋白 13.5 g/L,24小时尿量400 ml,尿蛋白8432 mg/24h。
患者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严重,尿量少,间断给予托拉塞米利尿,尿量无明显增多,反复使用三次均效果不佳,患者血清白蛋白13.5 g/L,考虑水容量不足导致利尿效果不佳,间断给予20%的HSA 10g静脉滴注,100 ml生理盐水冲管后,立即静脉滴注足量(100 mg)的呋噻米,患者尿量明显增加。
二.分析与讨论肾病水肿的治疗,至今为止没有较为规范的治疗方案。
查阅相关文献可发现许多报道肾病水肿的治疗方法、结论富有争议,特别是HSA的应用争议颇多。
全世界范围内,除1995年美国UHC推荐的HSA使用指南外,再无其他官方颁布或学术界公开发表的指南供药物参考,因此临床医师在实际使用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2,3]。
本文根据患者病情,结合相关文献及指南,就HSA联合利尿剂治疗肾病水肿作以下分析与讨论。
1. 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HSA的利与弊80 年代初 Alexander 对临床不适当应用 HSA 进行的调查报告, 使人们对不适当应用 HSA 带来的负效应倍加重视[1]。
HSA在输入后24~48小时内即全部由尿液排出体外,由此,增加了肾小球滤过及近曲小管蛋白重吸收的负担。
动物实验证明过多输入HSA可引起肾小球上皮细胞损伤,即“蛋白超负荷肾病”[4]。
临床上有观察发现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反复应用静注HSA,导致肾脏功能损伤加重,疾病难以控制[5]。
而且严重肾病综合征时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肺间质积液,输入HSA过快、过多,增加血容量过快,引起肺毛细血管压上升,易出现肺水肿。
近年亦有临床研究认为 HSA 可对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并认为HSA可延迟 NS 病人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并使复发的危险性增加[5,6]。
但是,当患者低血清白蛋白导致机体处于低充盈状态时,应用利尿治疗水肿是困难而且危险的,此时需考虑联合应用HSA和利尿剂治疗。
有作者认为联合应用白蛋白和利尿剂可增加后者分泌至肾小管,增强肾脏排水排钠的作用,并且对肾功能不造成损害[7-9]。
我国学者在静脉输注HSA对肾病综合征的正负临床效应观察中指出,小剂量的HSA与利尿剂合用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应[10]。
因此,为了避免HSA带来的弊并收获最大的利,我们要严格掌握其使用的适应征、使用方法,并注意进行药学监护。
2. 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HSA的适应证美国《白蛋白临床应用指南》中指出,目前认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只有以下情况可给予白蛋白治疗:①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者(血清白蛋白≤20 g/L);②血容量不足合并低蛋白血症者;③全身严重浮肿,尿量偏少且利尿效果不理想。
该患者严重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13.5 g/L),全身浮肿,少尿,反复单独使用利尿剂无效,考虑其利尿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是血容量不足,患者具备使用HSA利尿的适应证。
3. HSA的使用方法国家药品管理局颁布的人血白蛋白使用说明书中指出在治疗肾病白蛋白缺乏症时,可每日注射本品5~10 g。
有报道指出[10]人血白蛋白治疗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对临床过程产生的正性或负性效应主要取决于人血白蛋白的使用剂量及时间,大剂量弊多利少,而小剂量则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提示人血白蛋白治疗对微小病变肾综合征临床过程以10 g·d-1为宜,使用方法以小量、间断为佳;大剂量人血白蛋白可能会加重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凝状态,对此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该患者间断给予HSA 10g/d至尿量正常,使用合理。
霍平等[11]于1993年11月~1995年11月对需同时输入HSA及速尿的32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进行前瞻性对比观察。
结果表明:先输速尿后输人血白蛋白,可以减少蛋白的丢失,延长白蛋白在体内的存留时间,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使机体体液调节进入良性循环,促进疾病早日缓解,同时减少蛋白质的滤出,减轻肾小球的高滤过,尽可能减少哪怕是一过性的肾小球损伤,以避免因尿中蛋白含量过高导致继发性肾小管间质损伤。
但是该文献较为陈旧,也有作者认为静脉滴注HSA接着立即静脉滴注足量的利尿剂,可获得良好的利尿效果,而国内外对HSA与利尿剂的使用顺序少有报道,因此,两者的使用顺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来揭示。
该患者的使用顺序是先静滴HAS,冲管后立即静滴足量利尿剂,其合理性暂时不予评价。
三.总结与体会HSA在临床中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比如HSA的使用剂量、疗程以及与其它药物的使用顺序都未作出明确的规定。
有关HSA与利尿剂合用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的文献报道较少,且大部分较为陈旧。
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只可能做到相对的合理用药,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使用其发挥最大的疗效。
临床药师在该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参与制定HAS的使用时机、剂量、药学监护等方案,对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对于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符合HAS的治疗指征,并把握住时机,HAS的使用则能为患者的病情带来益处。
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时,以每日注射本品10 g 为宜,剂量不宜过大,否则可能会带来负性效应;当其与利尿剂一起合用时,两者的使用顺利是否会影响治疗效果,目前尚无定论。
该患者有使用HSA的适应证,使用过程中,用法用量基本合理,使用后未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依从性较好。
2.患者使用HAS时,临床药师对其进行了以下药学监护:①因患者有过敏史,在其首次使用HAS时,临床药师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了观察,患者没有出现发热、过敏等反应,虽然由HSA所引发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较低,但其中1/3是致命的;②输液前仔细检查HSA的质量,没有变色、浑浊等现象,HSA开瓶暴露不可超过4 小时,最好随配随用,用剩的药物都应严禁使用,在输液操作中还应轻取轻放,减少泡沫的产生,避免白蛋白的损失;③HSA可与葡萄糖液或盐水一同输注,但不宜与含有蛋白质水解物或乙醇的溶液混合输注,因混合后可致蛋白沉淀;④控制HAS的输注速度,每分钟不超过2 mL。
3.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需注意患者的尿量,利尿不应过快、过猛,患者体重以每日下降0.5~1.0 kg为宜,以免血液浓缩形成血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利尿药物和HSA不宜持续使用,当患者尿量增多时,可暂停使用,观察患者自然尿量,评估激素起效情况。
参考文献[1] Alexander MR, Alexander B, Mustion AL, et al. Therapeutic use of albumin: 2. [J].JAMA. 1982,247(6): 831-833.[2] 肖婷予,王斌.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3):1035-1038.[3] 刘喜红,易著文,陈丹,等.肾病综合征水肿治疗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2):139-143.[4] Weening JJ, Van Guldener C, Daha MR, et al. The pathophysiology of protein-overload proteinuria [J]. J Pathol, 1987, 129[5] Yoshimura A, Ideura T, Iwasaki S, et al. Aggravation of minmal change nephritic syndrome by administration of human albumin [J].Clin nephrol, 1992,37(3): 109-114[6] 张道友, 叶任高, 李幼姬, 等. 静注人体白蛋白对肾病综合征的不利影响. 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6, 12(3): 144-146.[7] Mees DEJ. Does it make sense to administer albumin to the patient with nephrotic edema [J].NephrolDialTransplant, 1996,11: 1224-1226. [8] Elwell RJ, Spencer AP, Eisele G. Combined furosemide and human albumin treatment for diuretic-resistant edema[J]. Ann Pharmacother, 2003, 37: 695-700.[9] Ghafari A, Mehdizadeh A, Alavi-darazam I, et al. Co-administrationof albumin-furosemide in patients with the nephritic syndrome [J]. Saudi J Kidney Dis Transpl, 2011, 22(3): 471-475.[10] 郑红光,杨志蕃,关欣.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对肾病综合征的正负临床效应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1):25[11] 霍平,郑红光,何丽萍.人血白蛋白和速尿输液顺序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