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课题分类
论文、教研科研项目及成果分类表
![论文、教研科研项目及成果分类表](https://img.taocdn.com/s3/m/043f8932f111f18583d05a8e.png)
主题词:高校 教师 专业技术 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办公室2009年4月17日印发
主动公开 共印300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经费100万元以上)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
863计划课题(经费100万元以上)
973课题(经费100万元以上)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经费100万元以上)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
二类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标杆的科研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部主任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
863课题(经费30万元以上)
973课题(经费30万元以上)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项目、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在省文化厅主办的省艺术节、创作比赛、专业比赛中获一等奖1项以上
在文化部主办的比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项以上
国家级音乐协会为其举办过高水平的个人专场音乐会1场以上
二类
担任省运动会或省大学生运动会单项裁判长(主裁判)
在省文化厅和省美术协会联合主办的大展中获银奖1次以上
入选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协会联合主办的大展1次以上
国家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托专项课题(经费40万元以上)
企业以产学研合作方式委托研发类课题(其中到校经费中研究经费达到50万元以上)
中小学教育科研微型课题选题方向参考
![中小学教育科研微型课题选题方向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ef2a793327284b73f2425054.png)
教育科研微型课题选题方向参考说明:这些题目,只是作为方向的参考。
具体的选题,一定要结合到研究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境,把问题明确化和具体化。
也可根据研研究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确定研究方向及课题。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以学生自我觉醒和行为改善的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系列建设研究2.青少年自我表现心理及教育实践研究3.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研究4.中学生良好公共卫生习惯养成研究5.运用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反思的实践研究6.改善学生言行不一的实践研究7.改善中学生文明用语行为的实践研究8.改善学生“三姿”(坐姿、走姿、站姿)的实践研究9.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改善研究10.家校合力的德育渠道建设实践研究11.品格良好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行为特征分析12.帮助初(高)一新生度过迷惘期的实践研究13.班级阅读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研究14.班级阅读激励性评价及效果研究15.发挥班级团组织作用的实践探索16.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研究17.实践主体教育思想,优化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18.中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实践研究19.学生中“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利弊及正确引导的研究20.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成因及正确引导研究121.班主任激发学生自我教育主动性的案例研究22.创建特色班级的实践研究23.高(初)三考生备考心理辅导研究25.学习困难学生成因及题预防与矫正实践研究26.抓住教育契机进行良好心理辅导的个案研究27.预防校园暴力行为的心理问题研究28.中学生评语的内容和方式改革实践研究二、高效课堂教学研究1.小组学习异质分组实践研究2.小组合作中的学困生帮扶策略研究3.合作学习过程监控研究4.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研究5.课堂教学中实施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提问、讨论、竞赛、游戏、评价、实验、练习、展示、观察)的实践研究6.小组合作中互动关系的研究7.课堂教学讨论形式与策略研究8.课堂教学讨论激励机制的研究9.课堂提问的策略方式研究10.学生课堂提问的不同表现及其心理特征研究11.针对不同学生的课堂提问技巧研究12.预习的不同类型对于高效课堂的意义研究13.课堂教学中实施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14.(某)学科“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研究15.课后作业的形式、分层、作业量、讲评与成绩的关系研究16.课堂练习设计分类、实施策略与实效性研究17.学生错误答题习惯类型及矫正措施研究18.学生答题技能技巧的训练研究219.学习两极分化问题成因的研究20.预防学习两极分化的策略研究2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研究22.优秀学生学习动机的结构研究23.(某)学科学习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24.(某)学科学习的误区和成功策略研究25.中学各科作业设计多样化、科学化的实践研究26.改变作业批改方式、提高作业批改效率的实践研究27.学生各学科错题集的开发与使用的实践研究28.激励性评语的研究三、学科教学研究(一)语文学科1.初中课外文言诗文阅读材料的选择2.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策略研究3.(某一类型)文本教学内容的选择的案例研究4.课堂教学教师有效追问的策略的个案研究5.作文讲评中学生例文的选择标准研究6.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研究7.语文阅读教学中价值性知识的研究8.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匹配性研究9.高中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二)数学学科1.中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2.数学课程新增教学内容训练体系建构的实践与研究3.几何画板辅助教学案例设计研究4.课堂教学设计中提问策略的案例研究35.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案例研究6.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7.数学单元学业评价案例研究8.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案例研究(三)英语学科1.初中英语不同课型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2.Post-task环节有效性设计的实践与研究3.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系列)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实践研究4.合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研究5.提高初中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6.(某学段)学生单词记忆中的问题、成因及解决策略研究7.高中英语报刊阅读的实践与研究8.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语境导入的设计与研究9.英语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10.高中英语Group Work有效性研究12.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指导策略的研究(四)思品政治学科1.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方式的实践与研究2.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运用视频资料的研究4.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研究5.提高学生课前时事演讲效率的实践研究6.思想政治课思辨性问题的设计研究7.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合理“使用教材”的案例研究8.思想政治课板书与PPT关系的处理方法研究9.思想政治课试题的编制和题型选择研究410.思想政治课中时事资源与教材的整合研究11.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主动发言的实践研究12.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景—问题探究”教学法的实践研究13.哲学常识教育应对高考文综测试的策略研究(五)历史学科1.学案导学法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2.初(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研究3.中学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4.中学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课例研究5.历史课堂教学选择史料的实践与研究6.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研究7.运用历史漫画进行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六)地理学科1.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习惯的培养研究2.初中学生地名识记与积累的指导研究3.地理教学中创设激趣情境的实践研究4.高中地理综合分析题的命题研究5.高中地理思辨性教学的案例研究6.地理教材的图像系统研究(呈现形式、图文比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7.充实教材内容,实现本土化地理教学内容研究8.乡土地理教学研究9.“板书、板画、板图(三板艺术)”在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独特作用研究10.提高学生有效记忆地理知识的研究11.学生学习地图知识的缄默知识研究(七)物理学科1.情景与物理概念相关性的研究52.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配的课堂练习研究3.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有效形式研究4.初中物理复习课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研究5.物理导学案编制的原则、模式研究6.物理导学案中学生活动的设计与研究7.物理课堂小实验改进与创新的实践与研究8.课堂例题、练习与课后作业的相关性研究9.中学物理教育中的概念形成、规律掌握研究10.高中女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分析与消解研究11.物理课堂教学的结尾设计实践研究12.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情境设计研究13.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特点与应用研究14.高中物理实验中转换法的研究15.高中物理公式教学研究(八)化学学科1.中学化学基本概念系列(如理论、元素化合物、实验、有机化学、计算)的教学设计研究2.初(高)三化学单元复习教学目标的设计研究3.以化学实验为抓手,提高初(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实践与研究4.中学化学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研究5.学化学课堂练习(或作业)的设计研究6.以“问题”为教学切入口,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7.信息技术(如ChemLab、ChemSkech、ChemOffice等)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9.基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创新性(拓展)实验的研究10.初(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学案的设计案例研究6(九)生命科学1.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命科学信息能力的研究2.新课程背景下生命科学实验室建设的需求分析与研究3.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实践研究4.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实践研究5.“概念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6.“问题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7.中学生物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8.高中生物图示教学实践研究9.提高学生对生物坐标曲线解题能力的实践研究10.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实验设计实践研究11.中学生物实验中的思维技能训练研究(十)音乐学科1.新课程背景下乐器进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不同学段、乐器)2.中学唱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3.乡土音乐进课堂的实践研究4.舞蹈律动在音乐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5.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的研究6.中学音乐教学的故事导入模式研究7.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器乐教学研究(十一)体育学科1.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的实践研究2.适应“男孩教育”的体育项目开发研究3.体育教学中开发“有效”体育器材的研究4.针对学生现状合理布置体育活动的研究5.充分发挥器材功能,提高体育教学或体育运动效能实践研究76.中学体育运动会活动设计、实施及评价研究(可就其中之一进行研究)7.中学运动会规则、内容等指向教育目标的改革研究(可就其中之一进行研究)8.中学一条龙课余运动训练体系实践研究9.学校艺术节活动设计案例研究10.艺体教育与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研究11.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保障及实效性研究12.课间操跑操的整齐性改进实践研究13.器械体操教学安全措施与办法研究14.体育课堂教学运动负荷评价研究15.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承受挫折、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等良好心理品质的方法研究16.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过程评价研究(十二)美术学科1.美术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的教育艺术探究2.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案例解读3.发挥多媒体直观效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4.美术作业评价激励性功能的案例研究5.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实践研究。
2024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目录
![2024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966cf31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0.png)
准确
一、基础教育课题
1.课程内容与教学效果研究
2.优化中小学生学习环境及学习习惯的研究
3.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4.教学反思及效果研究
5.学校评估体系及其效果研究
6.学生学习动机研究
7.教学技术研究
8.学习模式与效果研究
9.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10.教学方法与设计研究
11.学校管理系统及实施情况研究
12.学生能力培养及考核评价措施研究
13.教育管理与研究
二、高等教育课题
1.教学质量与教学研究
2.高等教育课程及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3.高等教育技能培养研究
4.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研究
5.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6.高等教育质量监督与改进研究
7.学位评价制度及其实施研究
8.教师专业发展及发展政策研究
9.科研管理与成果评价研究
10.高等教育资源开发与有效利用研究
11.学历体系与招生准入研究
12.网络教育开发与实施研究
13.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
三、教育政策课题
1.教育经费分配与使用研究
2.教育发展政策与措施研究
3.中小学教育政策研究
4.学校自治政策研究。
中小学教师科研课题选择与设计
![中小学教师科研课题选择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e2fa580242a8956aece474.png)
3、从国际、国内教育和社会发展 的大趋势中寻找挂钩点
(1)具有前瞻性 (2)实践起点高 (3)社会影响大
4、从当代教育理论和其他科学理 论中寻找支撑点
(1)理论具有深刻性和普遍适用 性,能较好指导实践;
(2)易构建有深度或系统的实践 体系。
课题名称——(研究什么问题)
1、课题名称应该准确表现出研究的重点
• 2、对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有突出体现
• 探讨课题准备“做什么”的过程,必须以 一定的科学理论和客观事实为依据,提出 对研究的总体构想或阐明研究的重要观点。 其中,科学理论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研究内容中正确表达课题的指导思想和 理论观点,是研究者科学态度、学术水平 和研究能力的具体体现。
几年或十几年后,我们把自己平时积累的获奖证书、 论文稿装订成册,肯定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3、激活脑细胞的需要 经常读一些优秀的科研论文,经常思考教育教学
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撰一些科研论文,我们大脑中部分 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可以被有效地激活。
4、提升学校知名度的需要 老师获奖论文数量多了,档次提升了,在一定程
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 个字。如:利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研究。
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 刻的印象。
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的基本框架
(重点:文献综述与研究内容的界定)
一、问题的提出 这部分主要说明研究课题的设想从何而来,
• 6、文献综述所引述文献应有所选择,尽量 是量要文献。
• 8、文献综述应建立在大量的文献检索、查 询与阅读的基础上,做到资料翔实,避免内 容干瘪。
•
•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南通教科研课题
![南通教科研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bffd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f.png)
有关“教科研”的课题
教科研课题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旨在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有关“教科研”的课题如下:
1.课程与教材研究:研究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育资源的开发,以提高课程和教材的质
量和适应性。
2.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缺点,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的学科、
学生和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3.学生发展研究:研究学生的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规律,探讨如何根
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教育教学活动。
4.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在线教育、移动学习、虚拟现实等,
探讨如何利用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5.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
平和创新能力。
6.教育评价与质量监控研究:研究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标准,探讨如何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
监控体系,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7.教育公平与资源配置研究:研究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探讨如何缩小城乡、
区域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8.教育政策与法规研究:研究教育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探讨如何保障教育的公正、
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9.跨文化教育研究: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探讨如何促进跨文化交
流和理解,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10.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研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创新实践,探讨如何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
和进步。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分类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33386893b3567ec112d8a4b.png)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分类一、教育理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理论体系研究(可从基础教育各学段的目的、任务、功能和教育体制等角度选题)2.区域基础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可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如何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和国家、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教育发展做出战略部署等角度选题)3.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研究(可从教育投入、学校布局、教师培养、课程开发等角度选题)4.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优化公平、效率、质量三者之间关系的策略研究5.地方政府办学体制改革的分阶段目标、阻力和应对策略研究6.完善现代教育体系,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阶段性目标设置与实施策略研究7.区域教育供给适切性及效能问题的研究8.地方政府实现教育管理职能转变中所面临的有利因素、困境及对策研究9.当代教育新理论、新思想、新流派对基础教育实践影响的研究10.基础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从课程发展、教育管理、教育质量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等角度选题)11.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投入政策的区域比较研究(基础教育质量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间)12.中学阶段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13.学科教育史和学科教育思想史研究14.地方教育史、教育志的研究15.各学段课程衔接和学段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16.各学科教学理论比较研究二、基础教育发展17.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关键指标体系与监测机制研究18.区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阶段性目标、关键任务及实施方案研究19.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在区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战略研究20.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教师、学生、家长教育观念影响的研究21.城镇化发展与基础教育结构调整战略研究22.弱势群体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问题研究23.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和乡土教材的实践研究24.特色学校建设模式与发展现状研究25.学校文化建设现状调查、问题诊断与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26.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实践研究27.示校发挥辐射作用的机制研究28.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研究三、农村教育29.农村中小学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的调查研究30.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研究31.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在职学习、流动状况和补充机制、后勤保障等)32.“三教统筹”发展问题的研究33.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问题研究34.农村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现状研究35.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36.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37.实施“两免一补”和资助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实践研究38.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39.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与控辍策略研究40.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共建现状与促进、提升机制研究四、教育管理41.教育行政机关与教育科研机构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与组织文化建设研究42.教育系统的社会监督机制和自律机制研究43.区域教育布局调整和教育协作发展机制研究44.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绩效评估、薪酬激励、职称评定、校长培训、后备干部培养等)45.教育科研效益评价指标研究及提升教育科研效益的策略研究46.地方教育机构教育教学表彰及学生表彰活动的形式、效果及改进策略研究47.学校与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建模式研究48.提高学校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机制研究49.社会机构和社会人士投资教育及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建设与效果研究50.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体制改革模式的实验研究51.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沟通衔接模式研究52.招生管理规化制度建设研究53.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54.学校规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案例研究55.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等制度的建设成效、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56.借鉴其他行业优秀管理思想为教育管理改革服务的研究57.学校管理团队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与团队效能研究58.学校、教师、学生合法权益保护研究59.走班制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改革研究60.中小学收费规化的制度研究61.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与安全管理体系建构研究62.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研究63.中小学理化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64.学生校外活动场所服务状况与利用情况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五、素质教育65.中小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66.学校素质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67.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典型经验研究68.中小幼三级教育体系沟通衔接模式研究69.提高教学效率,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70.中小学全员育人体系构建研究71.我国传统文化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影响研究72.当代教师、学生、家长成才观调查和引导其树立科学成才观的策略研究73.素质教育目标下的学生个性塑造、特长培养策略研究74.中小学生社会性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75.学生社团活动开发与社团管理研究76.开发、利用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行动研究77.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78.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开发研究79.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与综合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行动研究80.新时期超常儿童和青少年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特征、培养机制与策略研究81.学校美育开展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82.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实施情况和成效研究六、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制度83.各学段课程衔接和学段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84.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贯彻“因材施教”方针的行动研究85.各学科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86.各学科主流教学法的对比研究与教法整合研究87.信息时代各学科课程、教材、教法改革创新实践及成效研究88.通过教法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实验研究89.分层教学背景下学科教学进程设计与效果研究90.自主学习课程、研究型课程等新型课程的设计与效能研究91.校本课程与乡土课程的开发、评估与教学管理研究92.网络课程、电视讲座对传统教学的影响研究93.不同版本中小学教材的比较研究94.快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95.学分认定操作中的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96.中小学课程与作业难度及作业负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97.中小学考试频次、试题质量和对学生学业影响的调查研究98.中小学考试实现从知识取向到能力取向转变的行动研究99.各学段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评价关键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100.教育公平视角下的自主招生政策与中、高考加分政策研究101.特长生招生制度改革与成效研究七、教师队伍建设102.区域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103.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104.教师生涯规划与职业信念研究105.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师德建设策略研究106.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如成就感、幸福感、职业枯竭感等107.全方位育人目标下教师对新角色的认同和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108.教师学术交流、研修培训开展状况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109.拔尖创新型教师的培养与激励机制研究110.免费师生与特岗教师生涯规划研究111.师生支教、顶岗实习发展现状与管理机制研究112.教师道德失行为主要表现、原因与对策研究八、德育研究113.新时期中小学生的时代特质与德育理念、容与途径变革的研究与探索114.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非同向性对中小学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15.学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116.关于中小学德育主要形式、实效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117.学校与家庭形成德育合力的策略研究118.德育课程建设现状与不同类型德育课程的整合策略研究(如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119.德育与美育、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实验研究120.提高课任教师德育能力与德育积极性的策略研究121.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122.中小学生德育主题活动开发、开展状况与效果研究123.新时期学生党校、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工作的探索与研究124.加强中小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行动研究125.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的策略研究126.学生公民人格和公民道德品格培养策略研究127.以德育为抓手提升中小学生学校生活幸福感的策略研究128.中小学生行为规与养成教育研究129.信息化时代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130.诚信、责任、禁毒、解救网迷……单个德育目标教育实践的研究九、教育心理与学生心理健康131.新时期教师职业信念、工作价值观与行为风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32.当前中、小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和教育艺术、干预策略研究133.学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与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效果研究134.各学科的认知特点与学习策略研究135.中小学生学习态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36.学生学习兴趣与成就动机的发展变化规律、即时评价策略与培养策略研究137.招生制度改革对学生学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的影响研究138.教师评语和课堂用语研究139.提高学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自我减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行动研究140.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141.学习方法、自我监控能力和时间管理等因素对学生学习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142.“学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质性研究143.弱势群体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技能培养研究十、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互动研究144.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含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研究145.学校、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教育机制的策略研究146.校外教育基地的开发、建设与利用问题的研究147.社会力量举办青少年活动的效益和社会影响研究148.学生安全问题和健康问题的学校、社会、家庭影响因素的研究149.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现状调查及效果分析150.超常儿童少年家庭教育案例研究151.“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与案例研究152.信息时代家校沟通质量与改进策略研究153.家长学校的教育容、方法、组织形式与开展效果的研究154.家庭辅导教师服务质量和供需状况调查研究十一、教育信息化155.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现状及培训策略研究156.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完善与利用策略研究157.农村地区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现状与综合培训策略研究158.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159.网络教学平台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效能研究160.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演变趋势研究161.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自主学习模式研究162.信息化背景下课外教育模式与效能研究163.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效益研究164.教师博客在促进师生沟通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十二、民办教育165.社会力量办学标准、体制、模式及质量保证机制研究166.关于民办教育的政策和法律地位的研究167.民办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168.民办教育投资机制改革研究169.区域性民办教育发展问题研究170.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研究171.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生存状况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172.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十三、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173.卫生保健类学科课程教材教法研究174.中小学国防教育研究175.体育与艺术“2+1”项目工程的推进策略研究176.学校体育、艺术类社团的团队文化建设研究177.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78.学生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的预防和矫正研究179.学校营养配餐及卫生状况调查研究180.体育推广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181.体育特长培养与全面素质发展研究182.艺术特长生培训现状与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十四、民族教育183.少数民族学校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研究184.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185.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学习态度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186.少数民族学校双语教学改革研究187.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188.新疆班、班办学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189.民族地区跨文化沟通教育研究十五、学会工作研究190.教育学会与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院所合作模式研究191.加强教育学会自身建设策略研究192.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的形式、容和机制创新研究学会组织科研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创新研究193.。
科研课题等级分类
![科研课题等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56cf09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0.png)
科研课题等级分类
科研课题等级分类有多种标准,以下提供三种分类方式:
1.按课题立项单位分类:可分为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地市级
课题、区县级课题和校本课题。
例如,国家级课题分为教育、社科、自然科学三大类。
2.按课题研究规模分类:可分为规划课题、微型课题(小课题、
个人课题)。
3.按课题研究方式分类:可分为实践研究课题、理论研究课题、
综合研究课题。
此外,按课题研究所处国家五年规划的阶段来分,可分为九五课题、十五课题、十一五课题等;按课题拨付经费的标准来分,可分为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按课题负责人的年龄层次来分,可分为青年课题、常规课题;按国家地域发展政策导向来分,可分为西部课题等。
教育科研系列培训之——课题研究常识
![教育科研系列培训之——课题研究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b482239be1e650e52ea99c6.png)
教育科研系列培训之——课题研究常识第一部分:关于教育科研课题的类型和级别一、类型课题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1、从研究的性质看,科研课题可分为理论性课题、应用性课题和开发性研究课题。
理论性研究课题指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形成或发展教育科学理论为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课题。
应用性研究课题是运用基础理论研究得出的一般知识、原理、原则,针对某具体实际问题,研究某一局部领域的特殊规律,提出比理论性研究更有针对性的理论和方法,主要解决实际问题。
开发性研究课题是建立在前两种研究的基础上,以开发能使用的教学产品为目的的课题研究。
教育产品除教科书、投影片等有形产品外,也包括可操作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或组织教育教学的策略、程序等无形产品。
2、从资料来源和时间看,教育科研课题可分为历史性课题与现实性课题。
前者主要通过对历史资料探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特点,揭示教育的规律,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
后者主要通过对现实教育资料的研究,认识和解决现实教育中的问题。
其中也包括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教育预测及未来教育研究。
3、从研究的内容看,教育科研课题又可分为综合性课题和单一性课题。
综合性课题主要指同时涉及教育若干领域或若干方面内容的课题。
如"××城市中小学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律与管理制度研究"等。
综合性课题一般要分成几个课题,组织较多的研究者协作完成。
单一性课题主要是对教育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现象进行探讨,如教师研究、学生学业成绩研究、教材教法研究等等。
4、从研究的手段看,教育科研课题可分为实验性课题与描述性课题。
前者主要指通过实验设计来实现研究目的的课题,后者主要指通过调查研究、资料分析、逻辑推理等手段实现研究目的的课题,又称论理性课题。
5、从课题选定形式看,还可分为新开课题、结转课题、委托课题、自选课题等。
新开课题,即当年经过反复评议、论证新列入年度计划的课题。
全国教育创新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分类及选题参
![全国教育创新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分类及选题参](https://img.taocdn.com/s3/m/8fee78d5e009581b6bd9ebed.png)
全国教育创新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分类及选题参考一、理论问题1. 新职业培训的内涵及价值的研究2. 以家庭治理为核心的家庭教育研究3. 商业教练与业绩提升的实践研究二、基础教育发展7. 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新思考新研究8. 对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9. 教育质量的多样化指标及评价体系的研究三、德育10. 关于创新德育形式的研究11. 政治思想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12.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意识的实践研究13. 学习雷锋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14. 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研究15. 网瘾、禁毒、早恋、少年犯罪……单个德育目标的教育实践研究四、各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教材开发16. 各科新教学方法、模式的研究17. 各科校本课程及教材开发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18. 作文教学的创新研究19. 读书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20. 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21. 新职业培训课程及教材开发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22. 新职业培养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的研究23. 新职业培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设计24. 新职业培训课题实施学分制的研究25. 职业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研究26. 职业能力评价模式研究27.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与实践28. 教师职业能力测评研究29. 幼儿园园长职业能力测评研究30.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共建与方法研究31. 企业员工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职业经理人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职业能力测评系统设计与开发 职业能力测评认证体系研究32. 传统儿童游戏、地方或民族体育项目的搜集整理及利用33. 改革音乐、美术教学适应全民文化生活需求的行动研究五、素质教育34.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35. “突出才能学生”培养系列问题研究36. 特长生的培养方法、途径的研究37. 学生自立精神和能力培养的研究38. 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研究39. 开展“琴棋书画”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广泛意趣的研究40. 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因,减负的方法途径的研究41. 高中生发明创造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42. 高中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六、校管理及文化、制度建设43. 依法治校、实现学校规范化管理的研究44. 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45. 优秀校长治校个案及治校规律的研究46.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研究47. 学校“软实力”建设问题研究48.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校数字化管理的研究49. 发掘“国学”精华,促进人文和民族精神发展的研究50. 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校园文化的研究51. 发掘优秀校友成长史,积淀丰富校园文化基础的研究52. 校风、校训及特色校园文化研究53. 开展社团活动以丰富学校文化生活的研究七、师资队伍建设54. 学校师德教育培养的内容、方法和常规管理的实践研究55.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梯队建设研究56. 教师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研究57. 学校教师常规性学习的规划、内容、方法制度及组织形式的实践研究58. 县域内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建立的实践研究59. 县域内教师流动的有关政策、制度的实践研究60. 教师某单项教育技术和能力培训的实践研究61. 教师校本培训内容、方法途径的实践研究62. 教师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政策落实问题的实践研究63. 制定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评价考核聘任办法的实验研究64. 制定鼓励终身从教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实践研究65. 班主任工作方法培训的实践研究66. 班主任工作管理的实践研究67. 制定班主任工作手册,规范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研究68. 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索研究八、教育心理69. 当前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70. 当前教师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71. 教师(学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预防、治疗的实践研究72. 优秀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的实践研究73. 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74.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看待别人实践研究75. 引导学生自我疏导心结的实践研究76.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77.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案例的建设研究78. 节点(开学、挫折和成功、考试、放假等)期心理问题及其预防九、考核与评价改革79. 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80.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研究81. 教师评价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研究82. 学生评价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研究83. 注重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研究84. 注重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实践研究85. 过程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应用86. 各学科知识能力考核评价内容方法的创新研究十、信息技术与网络87. 学校信息技术与网络软硬件建设的实践与研究88. 网络管理的实践研究89. 开展健康网络文化活动的行动研究90. 家校沟通的网络信息渠道建设的实验研究91. 建立网路自学平台的实验研究92. 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93. 利用校网开展教辅和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实践研究94. 利用网络开展学校民主管理和信息交流的实验研究95. 教师信息技术更新的常规培训机制建设的实践96.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考核评价数字化的实践研究 十一、农村教育97. 解决农村教师缺乏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政策措施研究98. 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和相关政策的研究99. 农村学校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100. 代课教师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其解决的方法途径研究 101. 各地农村解决留守生教育问题基本经验的总结和研究 102. 农村学校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实践研究103. 农村学校网络化和远程教育的实践研究104. 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十二、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105. 开展多样性的家庭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 106. 开发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研究 107.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108. 学校社会合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109. 建立各类社会教育、实践基地促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 十三、学前教育110. 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及其教育方法实践研究 111. 3—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方法实践研究 112. 家长育儿知识手册的研究与编写113. 幼儿家长育子知识的培训内容、方法途经研究114. 地方院校幼教专业的建设发展问题研究115. 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116. 幼儿教师的校本培训问题研究117. 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发展问题研究118. 家、园共育活动的创新研究119.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容、培育方法研究120. 发掘地方文化教育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 121. 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研究122. 学习引进多种先进教育模式、方法促进本园幼教发展 123. 引导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促进身心发展 124. 幼儿早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125. 幼儿早期观察感知能力的培养研究126. 幼儿团结互助和利他精神的培养研究127. 设计丰富多样的体音美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研究 128. 教具、玩具的开发研制与环境布置的研究129. 特色园本教材的开发研究130.幼儿文化礼仪教育的研究131.幼儿法纪安全教育的研究十四、职业教育(中等、高等、成人)132. 根据需求变化开展新职业技能认证培训的实践研究 133.以新职业培训推动服务产业升级的实践研究134. 建立应对社会经济变化快速调整专业设置的实践研究 135. 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研究136. 建立以家庭治理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实践研究 137. 适应就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实践研究 138. 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基本形态的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139. 学校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的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 140.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方法、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141. 教师双来源(生产一线、毕业生)、互渗透提高的实践研究142. 建立社会实训基地的政策、策略、方法、途径的实践研究143. 校内专项实训基地的设计与建设的实践研究144. 教具、实验器具设备建设(购置、设计与自制等)的实践研究145. 提高学校职教综合基础能力的实践研究146. 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技能练兵的实践研究147. 构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研究148. 普通高中增加适应当地的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149. 技术工人培养模式的研究150. 校企结合,教育就业一条龙的实践研究151. 提高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水平的实践研究十五、体育、卫生、艺术152. 借鉴传统优秀教育思想为学校体育现代化服务153. 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发展研究154.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方法、内容的研究 155. 开发电子竞技课程,打造特色体育实训项目的研究 156. 培养体育锻炼良好习惯的内容、养成方法和途径的研究157. 开展“琴棋书画”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广泛意趣的研究158. 构建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159. 关于构建体育(音乐、美术)教师继续教育服务平台的研究160. 努力提高体育(音乐、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研究 161. 促进体育(音乐、美术)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研究 162. 现代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创新发展的研究163. 体育(音乐、美术)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 164. 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法、途径的研究 165.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166. 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的研究167. 学生营养教育和营养餐管理的研究168. 学生个体体质健康状况的评估标准研究169. 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 179.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等)在文艺与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80. 研制开发符合时代特点,适合当地实际的新型体育器材教具的应用研究注:申报学校自由选题,也可另立研究题目,对获准立项没有影响。
简述教育科研课题类别
![简述教育科研课题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8d8ec54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a.png)
简述教育科研课题类别
教育科研课题类别是指在教育领域中进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和主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育科研课题类别及其相关信息:
1. 教育公平性:研究教育机会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探讨不同社会群体、地区和学生的教育资源不平等问题。
2. 教育技术:研究如何使用新技术来提高教育质量,如在线学习、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
3. 学习环境:研究学生的学习环境,如教室布局、教学方法等,如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环境。
4.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探讨如何设计适当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教学评估:研究如何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改进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
6. 教育政策:研究教育政策的设计和实践,探讨如何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7. 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如何开发人力资源,提高教育系统的效率和竞争力。
8. 可持续发展:研究如何在教育中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减少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等。
这些科研课题类别涵盖了教育领域中的各个方面,从技术、心理学、政策到人力资源开发等。
研究这些课题可以帮助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
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
![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9fd36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e.png)
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强化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识,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课题研究的整体水平和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一、课题的分类L按照科学研究的分类法,研究项目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类。
按照科研项目的来源可分为:(一)纵向项目,指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和地市级项目。
(二)横向项目,指与其他单位协作研究的项目。
(三)校级项目,指我校列入计划的项目。
2.学校教育科研课题以校级立项为基础,是课题管理的主要对象。
在此基础上择优推荐,逐步形成由校级、市级、省(部)级、国家级课题组成的课题网络。
3.根据学校教育科研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参与有影响的省、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使其研究成果有利于学校的教育决策并对教育实践有指导作用,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具有推广价值。
4.课题选择应针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某些前沿问题确立课题,体现选题的前瞻性、新颖性,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创新价值。
二、课题的申报1.全体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均可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确定研究课题,填报课题申请•评审书》,一式两份,并在规定时间内报送教研处。
2.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可以主持申报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具有中级职称或在科研上有较高水平和能力的其他教师主持申报国家级、省级项目需要有两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推荐,我校在编在岗教师可以主持申报市、校级科研项目。
3.一般一人不得同时申报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级别项目。
国家级、省级项目组成员一般应控制在10人以内,市级、校级项目应控制在5人以内,对项目组成员有异议的,或所在系部(处室)有不同意见的,原则上不予上报。
4.校级课题每学期初申报一次(特殊情况另行申报),课题研究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5.校级以上课题可由教师直接申报并报教研处备案,或由教研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组织申报,逾期不予受理。
三、课题的立项1.校学术委员会对申报的课题进行筛选,凡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可同意申报为个人课题或申报人负责(主持)的课题组课题,被批准的课题列为校级课题,并正式立项。
教育科研课题选题及设计概要
![教育科研课题选题及设计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a3ff740d524de518974b7d11.png)
教育科研课题选题及方案设计梁光霞九江学院教育科研课题就是针对教育科学领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问题,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目的和任务的研究题目。
教育科研课题一般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等类型。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所选择的课题应将理论同教育实践联系起来,开辟应用的途径,或将实践经验上升为对教育一般规律的认识等,主要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
一、选题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巴丁博士指出:“决定一个研究能否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的选题是否正确.科研选题是依据选题的原则并遵循选题的程序,确定研究的具体科学技术问题的过程。
选题是科研工作中的战略性决策,充分体现了研究者的科学思维、学术水平、实验能力及其预期目的。
选题是决定科研成败的关键,课题一旦确定,研究方向、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也就随之确定了。
故有人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曾对国际上科研课题的完成情况做了调查,约40%的课题未能最终完成;完成的课题中,又有45%不能很好应用或者不能确保有较好的效益.我国一个科学研究所对本单位科研课题完成情况的统计,以阶段性成果告终的课题占12.5%,毫无成果、半途而废的课题占33%。
原因何在?并非全是学术或技术上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选题时考虑不够慎重和周密。
(一)教育科研课题选题原则1、科学性原则选题要符合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教学规律,选题的依据与设计理论应是科学的。
为保证选题的科学性,选题必须做到:①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与客观规律相一致;②以事实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选题不能与已确认的基本科学规律和理论相矛盾;④充分反映研究者思路的清晰度与深刻性;⑤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例如:两种教学方法A 与B ,A 比较传统,B 比较新颖,本来教学效果不相上下,但在实验中大家都相信B 教学方法好,教师在用B 方法教学时特别卖力,学生也配合得特别好、比平时更努力,很可能我们就会得出B 方法优于A 方法的结论.而一旦B方法成为教学中的常规方法,大家习以为常了,教学效果又不见得比A 方法强了,甚至有可能更差.2、实用性原则教育科研选题要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和教育改革方向,要能够运用于教育实践,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科研课题选择
![教育科研课题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47f27d8dcf84b9d529ea7ab4.png)
二、科研选题的意义
科研选题是教育科研中最重要、最关键的 一步,具有三点意义: 1、科研选题能够寻找研究教育问题的突破口
教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任何个 人或研究机构要研究教育教育现象,探索其中 的客观规律,都必须有一定的着手点和突破口。 先在一个方向上,通过一个具体课题突破,然 后逐步扩展,逐步深入,求得对越来越多教育 规律的认识。
符合最基本的科学原则和客观实际,要有理论 依据和事实依据。只有遵循科学性原则,才能 保证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
三、科研选题的来源
2、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有两大来源: 一是中小学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是教育理论文献中提出的问题。前者主要 体现研究的实践价值,后者主要体现研究的理 论价值。
三、科研选题的来源
3、从实践中找问题与从理论文献中选课题,两 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一个具体课题中往往既有实践价值,又 有理论价值。从实践中产生的课题如果值得研 究的话,往往都是理论上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 解决的问题。因此一般从教育实践中选择的课 题,既有实践价值,又有理论意义。
5、要善于研究质疑
(2)质疑实践的技巧 ①要善于质疑别人的研究假设。 ②要善于质疑别人的研究目标。 ③要善于质疑别人的研究内容。 ④要善于质疑别人的研究方法。 ⑤要善于质疑别人的研究过程。 ⑥要善于质疑别人的研究结论。
五、科研选题的原则
科研选题是一项思想性、科学性与 实践性很强的复杂劳动。一般地说,应 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四、科研选题的方法和技巧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有两个方面, 但真正要发现和选择一个好的课题并非易事。 一般地说,选题的方法和技巧有以下五种, 即五个“善于”:
四、科研选题的方法和技巧
1、要善于发现问题 (1)问题的含义
中小学科研课题研究题目参考
![中小学科研课题研究题目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8ccdc26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2.png)
中小学科研课题研究题目参考
1. “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科技进步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和作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互联网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与变革”:研究互联网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和影响,探索促进教育变革的途径。
3. “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与学业表现的相关性”:调查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与学业表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4. “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与提高的策略研究”:研究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的策略和途径,探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方法。
5.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调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提出解决策略和干预措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6. “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与预防”:研究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原因和影响,提出预防和干预措施,构建健康的校园环境。
7. “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学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探讨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学的影响,分析教师应对和适应改革的策略。
8. “家庭教育方式对中小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家庭教育方式对中小学生发展的影响,探讨优化家庭教育方式的方法和途径。
9.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提高策略研究”:研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策略,促进数字化教育的发展。
10. “提高中小学生文学素养的策略探究”:探讨提高中小学生文学素养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一些中小学科研课题研究的参考题目,希望能对您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教育科研课题专题培训:什么是教科研课题
![教育科研课题专题培训:什么是教科研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c9400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b.png)
教育科研课题专题培训:什么是教科研课题一、什么是教科研课题?中小学教科研的价值不在于能丰富多少教育理论,而在于参与教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必不或缺的重要途径。
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在一定的规划下解决细节问题,是非专业人员的一种现实性的反思。
从广义上讲,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就是科研课题;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科研过程;教育教学的质量就是科研成果;教科研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有鉴于此,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高水平课题层次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升与锻炼专业素质。
二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以科研思路审视教育教学过程,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最好方向的发展。
三是养成科研教学意识,在高水平课题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
什么是教科研?教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教育事实的真相、性质和规律,并取得科学结论的活动。
首先,教科研是一种在探索中获取新认识的过程,是人们进一步揭示教育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的活动。
这是教科研的本质和目的。
其次,教科研要运用科学的方法。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已经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科学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科研方法。
搞教育科研就要按照这些方法的要求进行。
教科研方法是教育科研规律的反应,按教育科研方法的要求搞科研,其实质是遵循教育科研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大量事实证明,凡是遵循教科研规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的教育科研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教育科研的结果是获得新认识,形成科学的结论,即形成科学的理论或观点。
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研究报告(包括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其他研究报告)、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等。
那种虽然在头脑中思索了,也有了新认识,但未写出来的研究和虽然写成了论文或经验总结,但没有新观点,未形成新认识或新理论的教科研不是完整的教育科研,也不是成功的教育科研。
总之,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的进行思考和研究,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课题推荐选题方向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课题推荐选题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4ad0e2ca87c24028905fc340.png)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课题推荐选题方向小学语文:1、低年级拼音教学的研究;2、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研究;3、大班额条件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研究;4、农村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5、保定市山区儿童普通话教学的研究;6、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7、加强语感训练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8、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9、学生规范书写能力培养研究;10、养成小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研究;11、养成小学生书写笔顺的研究;12、小学生古诗文教学的研究;13、小学生童话教育的研究;14、培养小学生写日记习惯的研究;15、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研究;16、小学低年段绘本教学的研究;17、同课异构开展小学语文课例研讨活动的研究;18、小学语文教学集体备课实效性的研究;19、小学语文教师说课活动实效性的研究20、小学语文写景散文教学的研究;21、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活动的研究;22、小学生词句积累的研究;23、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研究;24、联系农村生活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25、小学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研究;26、小学语文教师远程教研活动的研究;27、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28、小学男女生语文学习差异的研究;29、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研究;30、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31、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设计的研究;32、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的研究;3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34、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方法的研究;35、小学语文作业与检查的研究;36、小学语文试卷讲评课的研究;37、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研究;38、小学语文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研究;39、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40、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2、有效确立课时教学目标的研究;3、引导小学生初步形成几何直观的研究;4、提高小学生运算能力的研究;5、发展小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的研究;6、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研究;7、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的研究;8、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的研究;9、培养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研究;10、以定性描述为主改进小学数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11、成长记录袋在小学数学评价活动中的应用研究;12、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活动的研究;13、有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14、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概念教学的研究; 15、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16、小学数学猜想教学的研究;17、发展小学生符号感的研究;18、提高小学生数学开放题解题能力的研究;19、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听评课视角的研究;20、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组学习的研究;21、小学数学单元测试的研究;22、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研究;23、农村小学数学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研究;24、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25、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指导学困生的研究;26、小学数学课堂互助性学习的研究;27、小学数学当堂训练检测的研究;28、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方法的研究;29、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方法的研究;30、小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成因与对策的研究;31、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能力的调查与研究;32、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解题指导策略的调查与研究;33、培养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研究;34、小学数学教师“同课异构”课例研讨的研究;35、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研究;36、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师德修养的研究;37、小学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38、小学数学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研究;39、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品德教育的研究;40、小学数学教师培训需求的研究。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https://img.taocdn.com/s3/m/151e52739b6648d7c1c746e0.png)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分类一、关于教育理论问题1.科学发展观与教育发展的研究2.建设和谐社会与教育发展关系的研究3.社会环境、人口、文化与教育发展关系研究 4.优秀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关系研究 5.基础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6.教育公平、效率、质量与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 7.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研究8.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基础教育发展结合的研究 9.基础教育“汇入主流,服务主流”实践研究 10.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城乡教育均衡化的研究 11.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应用研究12.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研究二、关于基础教育发展问题1.义务教育普及如何从“量”的发展向“质”的提高转化的研究 2.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3.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4.不同类型地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研究 5.弱势群体教育的研究6.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实践与对策研究7.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研究;贫困地区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研究 8.学校与区域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9.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及其效率问题研究 10.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研究11.陶行知“真人”教育思想与现代中小学生培育研究三、关于农村教育问题1.农村中小学培养目标的研究 2.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 3.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研究4.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5.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研究 6.“三教统筹”发展问题的研究7.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8.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9.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实践研究10.实施“两免一补”和资助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实践研究 11.民族农村地区教育问题研究12.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当今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研究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13.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研究14.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四、学校建设问题1.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2.公办学校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3.学校内部制度建设的研究 4.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5.“校长负责制”的建设与研究6.优秀校长成长个案及治校规律的探索与研究 7.学校资源利用效率问题研究8.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定位与实施策略研究 9.学校发展中“软实力”建设问题研究 10.学校发展计划应用研究11.社区、乡土与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研究 12.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及其意外事件应对策略 13.学校联合体发展模式的探索研究研究 14.有效的校本研修的策略和方法研究 15.学校管理的基本问题和提升问题的研究五、关于素质教育问题1.各学段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调查研究2.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设计与教育培养过程、策略的实验研究 3.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研究 4.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个案研究 5.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公民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6.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系研究 7.探索符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方法的研究 8.“尖子学生”的培养问题的研究 9.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模式研究10.生活教育与学生自我管理问题的研究 11.大众教育与小众教育关系的研究 12.德育为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六、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改革问题1.现代教学理论与教与学的改革研究2.班组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互补与协调的实践研究 3.完善、修订新课程标准的实践研究 4.先进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推广研究 5.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6.学生学习兴趣的起源、发展及培养的研究 7.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研究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8.地方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 9.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10.课程改革相配套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实践研究 11.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关系的研究 1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13.中小学生生活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14.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5.“读书”与“用书”的研究16.在课改中,“小先生”与“艺友制”的实践研究17.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剖析“洋思”和“杜郎口”教学模式。
教育科研课题分类
![教育科研课题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f7e32c63186bceb19e8bbc9.png)
教育科研课题分类(一)综合类高效课堂研究课题指南1.高效课堂的内涵及特征研究2.学科教学课堂低效的问题与对策研究3.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研究4.高效课堂的基本教学理念5.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6.高效课堂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7.高效课堂形成的外在保障机制研究8.高效课堂教学操作策略研究9.高效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研究10.优化教学目标,促进高效课堂的研究11.优化教学方法,促进高效课堂的研究12.优化教学手段,促进高效课堂的研究13.开发教学资源,促进高效课堂的研究14.优化集体备课,促进高效课堂的研究15.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高效课堂的研究16.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高效课堂的研究17.因材施教、培优辅差与高效课堂的研究18.高效课堂师生辩证关系的研究19.传统教育理论在高效课堂中的应用研究20.国外教育理论在高效课堂中的应用研究21.国内外高效课堂研究文献综述22.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23.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二)各学科高效课堂研究课题指南1.小学各学科高效课堂研究课题指南小学语文1.提高识字写字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2.提高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3.提高口语交际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4.提高习作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5.提高综合性学习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小学英语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评价研究3.语篇环境下词汇学习的研究4.创设真实语境,有效开展对话教学的研究5.小学英语过程性写作教学的研究小学数学1.基于《课标》教学理念的高效课堂内涵研究2.利用教材实施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与方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科研课题分类
(一)综合类高效课堂研究课题指南
1.高效课堂的内涵及特征研究
2.学科教学课堂低效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研究
4.高效课堂的基本教学理念
5.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6.高效课堂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
7.高效课堂形成的外在保障机制研究
8.高效课堂教学操作策略研究
9.高效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研究
10.优化教学目标,促进高效课堂的研究
11.优化教学方法,促进高效课堂的研究
12.优化教学手段,促进高效课堂的研究
13.开发教学资源,促进高效课堂的研究
14.优化集体备课,促进高效课堂的研究
15.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高效课堂的研究
16.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高效课堂的研究
17.因材施教、培优辅差与高效课堂的研究
18.高效课堂师生辩证关系的研究
19.传统教育理论在高效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国外教育理论在高效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1.国内外高效课堂研究文献综述
22.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23.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二)各学科高效课堂研究课题指南
1.小学各学科高效课堂研究课题指南
小学语文
1.提高识字写字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2.提高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3.提高口语交际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4.提高习作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5.提高综合性学习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英语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评价研究
3.语篇环境下词汇学习的研究
4.创设真实语境,有效开展对话教学的研究
5.小学英语过程性写作教学的研究
小学数学
1.基于《课标》教学理念的高效课堂内涵研究
2.利用教材实施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与方法研究
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案例的甄别与改进实践研究
4.高效课堂背景下,提升、补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实践研究
5.优化小学数学教师日常工作,适应高效课堂实践研究
小学科学
1.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研究
2.小学科学“快乐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3.小学“超市式”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4.小学科学“主题式、模块化”的导学案设计研究
5.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研究
小学音乐
1.基于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2.创设情境教学与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研究
3.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4.优化问题设计,促进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研究
5.基于奥尔夫教学法,构建小学低学段音乐高效课堂的研究
小学美术
1.小学美术教师专业能力与高效课堂的关系研究
2.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
3.小学美术“联动教研”模式下的高效课堂实践研究
4.基于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评价方法研究
小学品德与生活
1.以儿童生活及其变化为核心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提高小学品德教学的德育影响力的实践研究
3.基于小学品德课程不同主题内容的课堂形态的实践研究
小学体育
1.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
2.小学生体育学力培养的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3.在体育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研究
初中各学科高效课堂研究课题指南
初中语文
1.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
2.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实施与反思的研究与实验
3.初中语文课堂高效教学实践的研究
初中数学
1.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2.初中数学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的研究
3.高效课堂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研究
4.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5.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英语
1.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研究
2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3.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4.优化集体备课,促进高效课堂的研究
5.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初中物理
1.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研究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研究
3.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
4.开发教学资源,促进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研究
5.优化集体备课,促进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研究
初中美术
1.在新课标理念下用活美术实验新教材的实践研究
2.发掘教材趣味点促进美术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3.整合学科优势促进美术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4.转变美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
5.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评价方法研究
6.初中美术创意教学的实践研究(徐日扬工作室研究课题)
初中音乐
1.初中音乐学科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反思促进高效课堂的研究
3.完善初中音乐教材教学目标指引,促进高效课堂的研究
4.促进初中音乐高效课堂形成的外在保障机制研究
5.有效音乐课前准备对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效率的研究
初中生物
1.初中生物开发精品学案,促进高效课堂的研究
2.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与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
3.开发本土生物学教学资源,促进高效课堂的研究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高效课堂的研究
初中历史
1“一课一中心”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史料教学与历史高效课堂的研究
3.概念教学与历史高效课堂的研究
4.情境教学与高效课堂的研究
5.历史高效课堂的课例研究
初中化学
1.初中化学的有序统筹实验教学的研究
2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练习的研究
3初中化学习题的精选与改编的研究
4.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的研究
5.初中化学理论概念类知识教学策略的研究
6.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
7.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
8.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类知识教学策略的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
1.思想品德课前策动与导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2.思想品德课堂中互动与灵动策略的实践研究
3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影响力的实践研究
初中体育
1.《体育艺术“2+1”技能标准》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的实验研究
2.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有效指导行为的研究
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有效“学练”行为的研究
4.初中学生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的教学实践研究
5.在体育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