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牵引交流传动与控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3.
交流传动的优点
由于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良好的经济性能和牵引运行性能,采 用“电压型交-直-交变流器+三相鼠笼式异步牵引电动机”系统 是目前发展的交流传动机车主要结构形式。主要优点: 异步电动机陡峭的自然外特性利于抑制机车空转和打滑, 可大幅度提高机车的粘着性能(最大粘着系数:交流机车可 达45%,交-直机车25%) 牵引电机结构简单、可靠,电机热利用率高,维护、维修 方便,运用维护费用低(无换向器和电刷或励磁整流器等滑 动接触部件) 单机容量大(不受换向限制),转速范围宽,重量轻体积 小(交流与交-直流传动比较:在相同重量和体积下,功率 可大幅度提高。单位重量功率:直流电动机0.33kw/kg,同 步电动机0.5kw/kg,异步 电动机0.68kw/kg或更高) 交流传动机车功率因数高,等效干扰电流小,节能,环保 三相鼠笼式异步牵引电动机造价低
第三章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与控制
主要内容: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技术概述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基础 交-直-交变流器与逆变器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的控制技术
1
第三章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与控制
一、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技术概述
1.
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的基本结构 交流传动机车: (特指)采用各种变流器供电,交 流异步或同步电动机驱动的机车或 电动车组。 变流器类型: 交-交变流器(直接式) 交-直-交变流器(间接式)
5
20世纪90年代:交流传动技术成为热点 美国异军突起(至1997达1400台) SD60MAC(GM公司 2834kw GTO 微机控制 1992) AC4000(GE公司 3281kw GTO 32位微机 1994) AC6000(GE公司 4474kw GTO 32位微机 1994) 欧洲 GEC-Alsthom公司 为叙利亚国铁开发 2370kw IGBT 1997 中国交流牵引传动技术发展 70-80 年代一直密切注意世界交流牵引技术发展动态 1992 研制成功1000kw地面变流器(试验)装置 1996 AC4000原型车(4000kw,异步牵引电动机 1025kw) 2000 DJJ1”蓝箭” 220km/h IPM器件 直接转矩控制 1225kw异步电动机 2001 DJ2”奥星”号竣工,田心厂等 动车组 4800KW, Vmax=160Km/h,自主知识产权 2002 “中华之星” 试验速度:312.5公里/小时 2006 CRH1、CRH2、CRH5,DJ4
② 交流电传动机车技术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初期发展阶段 1965 德国Henschel与BBC合作开发机车交流传动系统 1971 第一台成功运行的交流机车诞生 DE2500 70年代 共生产25套 20世纪80年代:交流传动技术日趋成熟,在各种机车、动车 上获得推广应用 欧洲发展迅速(共计达350多台) DE500系列(Mak公司 500kw GTO 1980) DE1024系列(Mak+ABB公司 2650kw GTO 挪威国铁) ME1500(丹麦国铁 2410kw 普通晶闸管1981) 美国铁路交流传动投入不足,发展较慢 ----仅在老机车改造方面作了尝试
8
电力电子器件将在下列三个主要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注:SIT(SITH)—静电感应晶体管(晶闸管);MCT(MCTH)—MOS控制晶体管(晶闸管)
9
④ 交流传动控制装置及控制技术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前 主要为模拟器件和开关逻 辑器件控制方式 80年代 出现16位微机控制,如MICAS、 SIBAS-16等 90年代 32位微机控制,如SIBAS-32等 交流传动控制技术: • 微机数字化,高精度,高可靠性,复杂综合和 最优控制 • 电机控制策略:转差频率控制(控制转矩)、 矢量控制(可与直流调速性能相媲美)、直接 转矩控制(控制转矩和磁链)
6
③
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交流传动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晶闸管(Thyristor) 70年代及以前使用的主要开关元件:半控,低频 目前水平:3500A/6500V、1000A/12000V 主要问题:不能用负脉冲关断,需附加强制换流回路。 GTO(Gate turn-off thyristor) 80年代,电流控制可关断元件,已广泛用以大功率变流器 目前水平:3000A/6000V、1000A/9000V 主要问题:关断增益低(4-5),损耗大,二次击穿问题限于1-2kHz (吸收电路、触发和关断电路是关键) GTR(Gaint Transistor)大功率晶体管 电流控制双极型自关断元件, 通态压降低 目前水平:600A/1200V、450A/1300V 主要问题:难于突破1500V 功率场效应管(Power MOSFET)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压控器件,输入阻抗高,开关速度高,损耗小 目前水平:200A/1000V
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智能功率模块
集功率开关、驱动隔离电路以及过流、过压、过热保护等于一体 的智能型模块 中国机车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发展水平 晶闸管:200-3000A/6500V GTO:600A/2500V(1993),目前研制500-2000A/2500-4500V
7
IGBT(Insulated Gate Biplar Trasistor)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兼有MOSFET和GTR的优点:高速(20-50kHz)、高阻抗,低压降等混 合器件,电压控制元件 国外已发展到第五代: 第1代(1985 ) 500-1000V 25A 第2代(1989 ) 600-1200V 400A 第3代 高频、低耗、低压降 1200-2000V 第4、5代 2000-4000V,600A/1200V, 800A/1000V至1500A/1600V 模块化、智能化
2
系统基本结构型式 (电压型)交-直-交变流器+交流 异步牵引电机系统(普遍应用) (电压型)交-直-交变流器+交流 同步牵引电机系统 (电流型)交-直-交变流器+交流 异步牵引电机系统 交-交变流器+交流同步牵引电机 系统
3
2. 发展历史与现状
① 交流调速技术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上世纪30年代提出了用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的有关理 论,60年代后才得以迅速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大功率 半导体器件) 应用:从风机,水泵扩展到钢铁行业轧机等其他领域 日本 1975 直流 80%,交流 20% 1985 直流 20%,交流 80% 全世界 上世纪80年代后五年 交流调速年均增长13%-14% 直流调速年均增长3%-4% 中国 风机、水泵总装机3000万台,耗电量占总发电 量38%。采用交流调速节能前景广阔 4
3.
交流传动的优点
由于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良好的经济性能和牵引运行性能,采 用“电压型交-直-交变流器+三相鼠笼式异步牵引电动机”系统 是目前发展的交流传动机车主要结构形式。主要优点: 异步电动机陡峭的自然外特性利于抑制机车空转和打滑, 可大幅度提高机车的粘着性能(最大粘着系数:交流机车可 达45%,交-直机车25%) 牵引电机结构简单、可靠,电机热利用率高,维护、维修 方便,运用维护费用低(无换向器和电刷或励磁整流器等滑 动接触部件) 单机容量大(不受换向限制),转速范围宽,重量轻体积 小(交流与交-直流传动比较:在相同重量和体积下,功率 可大幅度提高。单位重量功率:直流电动机0.33kw/kg,同 步电动机0.5kw/kg,异步 电动机0.68kw/kg或更高) 交流传动机车功率因数高,等效干扰电流小,节能,环保 三相鼠笼式异步牵引电动机造价低
第三章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与控制
主要内容: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技术概述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基础 交-直-交变流器与逆变器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的控制技术
1
第三章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与控制
一、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技术概述
1.
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的基本结构 交流传动机车: (特指)采用各种变流器供电,交 流异步或同步电动机驱动的机车或 电动车组。 变流器类型: 交-交变流器(直接式) 交-直-交变流器(间接式)
5
20世纪90年代:交流传动技术成为热点 美国异军突起(至1997达1400台) SD60MAC(GM公司 2834kw GTO 微机控制 1992) AC4000(GE公司 3281kw GTO 32位微机 1994) AC6000(GE公司 4474kw GTO 32位微机 1994) 欧洲 GEC-Alsthom公司 为叙利亚国铁开发 2370kw IGBT 1997 中国交流牵引传动技术发展 70-80 年代一直密切注意世界交流牵引技术发展动态 1992 研制成功1000kw地面变流器(试验)装置 1996 AC4000原型车(4000kw,异步牵引电动机 1025kw) 2000 DJJ1”蓝箭” 220km/h IPM器件 直接转矩控制 1225kw异步电动机 2001 DJ2”奥星”号竣工,田心厂等 动车组 4800KW, Vmax=160Km/h,自主知识产权 2002 “中华之星” 试验速度:312.5公里/小时 2006 CRH1、CRH2、CRH5,DJ4
② 交流电传动机车技术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初期发展阶段 1965 德国Henschel与BBC合作开发机车交流传动系统 1971 第一台成功运行的交流机车诞生 DE2500 70年代 共生产25套 20世纪80年代:交流传动技术日趋成熟,在各种机车、动车 上获得推广应用 欧洲发展迅速(共计达350多台) DE500系列(Mak公司 500kw GTO 1980) DE1024系列(Mak+ABB公司 2650kw GTO 挪威国铁) ME1500(丹麦国铁 2410kw 普通晶闸管1981) 美国铁路交流传动投入不足,发展较慢 ----仅在老机车改造方面作了尝试
8
电力电子器件将在下列三个主要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注:SIT(SITH)—静电感应晶体管(晶闸管);MCT(MCTH)—MOS控制晶体管(晶闸管)
9
④ 交流传动控制装置及控制技术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前 主要为模拟器件和开关逻 辑器件控制方式 80年代 出现16位微机控制,如MICAS、 SIBAS-16等 90年代 32位微机控制,如SIBAS-32等 交流传动控制技术: • 微机数字化,高精度,高可靠性,复杂综合和 最优控制 • 电机控制策略:转差频率控制(控制转矩)、 矢量控制(可与直流调速性能相媲美)、直接 转矩控制(控制转矩和磁链)
6
③
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交流传动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晶闸管(Thyristor) 70年代及以前使用的主要开关元件:半控,低频 目前水平:3500A/6500V、1000A/12000V 主要问题:不能用负脉冲关断,需附加强制换流回路。 GTO(Gate turn-off thyristor) 80年代,电流控制可关断元件,已广泛用以大功率变流器 目前水平:3000A/6000V、1000A/9000V 主要问题:关断增益低(4-5),损耗大,二次击穿问题限于1-2kHz (吸收电路、触发和关断电路是关键) GTR(Gaint Transistor)大功率晶体管 电流控制双极型自关断元件, 通态压降低 目前水平:600A/1200V、450A/1300V 主要问题:难于突破1500V 功率场效应管(Power MOSFET)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压控器件,输入阻抗高,开关速度高,损耗小 目前水平:200A/1000V
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智能功率模块
集功率开关、驱动隔离电路以及过流、过压、过热保护等于一体 的智能型模块 中国机车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发展水平 晶闸管:200-3000A/6500V GTO:600A/2500V(1993),目前研制500-2000A/2500-4500V
7
IGBT(Insulated Gate Biplar Trasistor)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兼有MOSFET和GTR的优点:高速(20-50kHz)、高阻抗,低压降等混 合器件,电压控制元件 国外已发展到第五代: 第1代(1985 ) 500-1000V 25A 第2代(1989 ) 600-1200V 400A 第3代 高频、低耗、低压降 1200-2000V 第4、5代 2000-4000V,600A/1200V, 800A/1000V至1500A/1600V 模块化、智能化
2
系统基本结构型式 (电压型)交-直-交变流器+交流 异步牵引电机系统(普遍应用) (电压型)交-直-交变流器+交流 同步牵引电机系统 (电流型)交-直-交变流器+交流 异步牵引电机系统 交-交变流器+交流同步牵引电机 系统
3
2. 发展历史与现状
① 交流调速技术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上世纪30年代提出了用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的有关理 论,60年代后才得以迅速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大功率 半导体器件) 应用:从风机,水泵扩展到钢铁行业轧机等其他领域 日本 1975 直流 80%,交流 20% 1985 直流 20%,交流 80% 全世界 上世纪80年代后五年 交流调速年均增长13%-14% 直流调速年均增长3%-4% 中国 风机、水泵总装机3000万台,耗电量占总发电 量38%。采用交流调速节能前景广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