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标准
10
速手消毒剂。
3.另备:医嘱执行单。
四、操作步骤:
80
1.核对医嘱,准 双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医嘱内容(如遇抢救
备用物
时,按口头医嘱执行制度执行)。
3
2.评估患者
10
(1)核对患者 方法:①核对床头卡②核对患者姓名③核对手腕带信息。
(2)解释操作目 由于您痰液不能自行咳出,遵医嘱我将给您吸痰,以保持患
的:
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
①听诊患者有无痰鸣音,协助拍背。
(3)评估患者: ②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口鼻腔粘膜情 况
检查吸引器储液瓶内消毒液(200ml),拧紧瓶塞。连接导
3.准备吸痰器 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合适的负压(40~
5
53.3kp),将吸引器放于床边适当处。
4.洗手、戴口罩 七步洗手法洗手。
操作者 编号 操作项 目
操作名 称
操作步骤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流程
经鼻∕口腔吸痰法 步骤解读
一、操作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分数 5
二、仪表:符合要求。
5
三、操作用物:
1.电动吸痰装置
2.治
疗车:治疗盘、500mL无菌生理盐水2瓶、一次性吸痰管、一次性治疗巾、无菌 手套、需要时备无菌镊、手电筒、弯盘、昏迷患者备开口器、医用垃圾桶、快
用物分类处理;七步洗手法;取口罩。
5
14.记录
记录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患者,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5
总分
100
①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紧张情绪,指导其自主咳嗽。 五、指导要点: ②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出。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口腔、鼻腔情况、合作程度、心理反应;解释、问二便准备用物准备:电源、电动吸引器,无菌治疗盘、治疗碗(盛有无菌冲洗液)、手电筒、听诊器、无菌手套、吸痰管数根、医疗垃圾袋(垃圾桶)、必要时备压舌板。
开口器、舌钳接通电源、将导管连接吸引器上、打开开关安装、检查、调压检查性能、电压、各管连接压力:成人-(300-400mmHg)小儿-(250-300mmHg)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吸痰试吸:戴手套,试吸引力、冲洗吸痰管一手持吸痰管连接处,另一手夹持无菌管插入口腔咽部,先吸口咽部的分泌物,再吸深部分泌物动作轻稳准快、由深部左右旋转、负压向上提拉吸痰管,间歇冲洗、保持通畅。
每次吸痰不超过15s吸毕:脱手套及反套吸痰管、关闭开关随时擦净面部分泌物观察观测患者的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吸出物的形状,粘膜有无损伤吸痰器的贮液瓶不可过满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整理用物,分类放置洗手记录注意事项: 1、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
2、吸痰顺序:先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口腔、鼻腔的分泌物。
3、插入深度:经鼻约20-25cm;经口约14-16cm,经鼻/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者以插至导管内口为宜。
4、记录吸痰次数,吸出物的性状、量,呼吸改善的情况。
注意事项:1.密切观察病情及呼吸道是否通畅,以及面色、生命体征的2.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先将口启开,在进行吸痰。
3.吸引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负压瓶吸满时,必须立即倒掉,禁忌污物液体流入泵内,造成机器损坏,4.机器使用后,应及时消毒处理。
5.吸引器的电源插座必须可靠接地,6.吸痰管粗细适当,特别是为小儿吸痰,吸痰前后,增加氧气吸入,每次时间<15秒,以免造成缺氧。
7.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物应每天更换1-2次。
吸痰导管应每次更换,并作口腔护理。
8.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一般不应超过2/3,机器最大工作时间不应超过40分钟。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一、准备工作1.检查电动吸引器的状态,确认设备完好无损。
检查电源线、电源插头及连接线,确保安全可靠。
2.检查吸痰管,确认无裂纹或异常情况。
二、准备场地1.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2.准备清洁工具,如一次性吸痰袋、纸巾等。
三、准备病患1.告知病患将进行吸痰操作,并征得其同意。
2.将患者侧卧或半卧位,保持舒适。
3.佩戴手套,做好个人防护。
4.将病患的面部清洁干净。
四、操作步骤1.打开电动吸引器开关,确认吸痰管连接正确。
2.调节吸痰管上的负压控制旋钮,设置合适的负压力。
3.将吸痰管的一端插入口腔或鼻腔,深度约为7-8厘米。
对于吸痰管插入到气管或支气管内,注意插入深度应根据患者情况慎重把握。
4.吸痰过程中,保持轻柔且平稳的吸力,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吸力。
5.吸痰管吸引分泌物或异物后,分泌物会被吸入吸痰管内,此时应及时关闭电动吸引器开关。
6.用一次性吸痰袋装收集的分泌物,防止交叉感染,注意丢弃过程中的卫生。
7.操作结束后,将吸痰管取出,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并用消毒液浸泡清洗。
五、收尾工作1.清洁电动吸引器的外部表面,使用消毒液擦拭。
2.清洁吸痰管,如使用重复使用的吸痰管,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3.定期对电动吸引器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六、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患者是否适合吸痰。
3.注意个人防护,佩戴手套等防护用具。
4.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避免伤害患者。
5.吸痰过程中应注意负压的控制,避免过大的负压对患者造成不适。
6.注意吸痰管的插入深度和角度,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7.吸痰后需要及时关闭电动吸引器开关,以避免对患者带来不适。
8.吸痰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清洁设备和消毒,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安全。
总结。
电动吸痰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操作流程
连接吸引器—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关开关
5
核对病人,清醒病人给予解释取得合作,根据病情按需给予翻身拍背、病人头转向操作者,昏迷病人可使用压舌板开口器
5
打开吸引开关—带手套—接吸引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8
将吸痰管插入鼻腔或口腔,吸尽口咽部分泌物
8
更换吸痰管—折叠导管末端—插入器官内适宜深度—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的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
8
每次吸痰不超过十五秒,如痰没吸尽,连续吸痰不超过四次
6
吸痰完毕,取下吸痰管,放入医疗废弃物袋
6
观察病人呼吸是否通畅,听呼吸音,评价病人反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观察口鼻黏膜有无损伤
8
为病人擦尽口鼻分泌物,取手套
5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Fra bibliotek整理床单位和用物,消毒
5
洗手,记录病人情况、痰量、性状
4
质量评定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
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标
准
分
扣分
实得分
姓名
准备
人员:着装整洁,洗手带口罩
3
用物:电动吸引器,无菌治疗盘内放治疗碗,完内盛生理盐水及无菌吸痰管数根,无菌手套,弯盘,医疗废弃物袋,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及简易呼吸器,电极板
5
病人:评估病人病情,呼吸道通畅及缺氧情况
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
4
动作轻柔准确,吸痰有效,无黏膜损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6
用物齐备,处理规范吸痰管一次性使用
4
理论提问
5
总分
100
签名
吸痰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1、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挂消毒液瓶于患者床旁。
2、观察患者呼吸,注意有痰鸣音。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4、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关上开关。
洗手。
5、使患者面侧向护士,昏迷者用开口器协助张口。
6、打开开关,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的粘稠度调节负压(成人300-400mmHg )连接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是否通畅。
7、左手捋吸痰管并将末端折證,右手用镶子夹吸痰管(或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段)轻轻插入口、(鼻)腔至咽喉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咽部的分泌物吸净。
更换吸痰管再深插至咽喉进入气管然后吸引。
8、吸痰时由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净痰液。
9、导管退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10、随时擦净溅出的分泌物,并观察吸痰后患者呼吸频率的改变,吸出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11、吸痰毕,关上开关,分离吸痰管,将玻璃接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瓶内。
12、用纱布擦净面部,联同手套、吸痰管置于医用垃圾袋内。
13、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代注意事项。
14、洗手,记录吸出物的颜色、性状和量。
经口 /鼻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经口 /鼻吸痰技术—、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3、对清醒患者逬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三、注意事项1、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入,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症状如紫组、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4、观蹇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密闭式吸痰管吸痰(电动吸引)操作流程和考核评分
密闭式吸痰管吸痰(电动吸引)操作流程和考核评分
注:密闭式吸痰管与气切套管连接处有二个注液口,近端(靠近气切处)目前为白色、远端目前为蓝色注意事项:
1.使用前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电源电压与吸引器的电压是否相符,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2.压力调节:成人300~400mmHg(0.04~0.053Mpa);小儿250~3OOmmHg(0.033~0.04Mpa)
3.吸痰时间10~15s/次,间隔3~5min。
4.使用一次性吸引袋则袋内吸出液体至容量的2/3应及时更换。
5.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不得超过2h。
6.吸痰时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7.操作中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呼吸情况,及时监测脉氧,如有异常即刻停止吸痰,并予相应处理。
8.操作中注意与清醒病人的交流,切忌忽视病人的感觉及社会人角色。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程序经口/鼻吸痰操作流程一、目的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二、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治疗盘内置有盖罐2个(1个盛吸痰用生理盐水,1个装无菌纱布)、无菌手套、无菌泡镊筒1个、吸痰管数根、弯盘、电筒、听诊器,(昏迷病人备开口器、压舌板、舌钳)三、操作步骤:评估:查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女士你好,我是你的管床护士曾莉,请问你的姓名,哦李丽女士,因为你咽喉部有痰液自己无力咯出,我们为了保持你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待会将给你吸痰,请你配合,我现在去准备用物,请你稍等。
(口述患者神志清楚,无需携带开口器、压舌板、舌钳)1、洗手戴口罩2、携用物至床旁查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解释(女士你好,再次请问你的姓名,哦李丽是吧?因为你咽喉部有痰液自己无力咯出,我们为了保持你呼吸道通畅,准备遵医嘱给你吸痰,请你配合)3、检查吸痰器负压性能是否完好,打开吸痰器开关,吸引器管道瓶口连接紧密,无漏气,4、准备病人:用电筒检查口腔有无活动假牙,(口述给以高流量吸氧5L/分)5、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颌下铺垫巾,揭开无菌生理盐水纱布,检查吸痰用的生理盐水有无异常。
6、检查吸痰管,包括名称、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在包装顶端撕一小口7、打开吸痰器开关,调节适当负压,连接吸痰管,左手持吸痰管,右手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将吸痰管缠绕于右手,左手取吸引器与吸痰管连接,脚踩电动吸引器开关,吸痰管吸取少许生理盐水湿润吸痰管前端,并查看抽吸负压(口述:李丽女士,现在给你吸痰,有点不舒服,请你忍一下,我会尽力注意的)—吸痰管插入口腔咽喉部后再堵塞负压控制孔——吸痰,螺旋式的转动吸痰管,边吸边退,尽量一次吸尽。
(需再次吸引先鼻腔后口腔的顺序。
吸完鼻腔后需要冲洗吸痰管,再次进入口腔吸痰。
须完成2次吸痰循环,更换1次吸痰管)。
8吸痰时观察痰液性状(口述痰液颜色为白色粘稠痰)吸痰操作时注意观察心电监护器,吸毕,冲洗吸痰管,分离吸痰管,放入黄色垃圾袋或弯盘内,10、取无菌纱布擦净患者口鼻分泌物,撤除治疗巾。
吸痰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1、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挂消毒液瓶于患者床旁。
2、观察患者呼吸,注意有痰鸣音。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4、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关上开关。
洗手。
5、使患者面侧向护士,昏迷者用开口器协助张口。
6、打开开关,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的粘稠度调节负压(成人300-400mmHg)连接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是否通畅。
7、左手持吸痰管并将末端折叠,右手用镊子夹吸痰管(或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段)轻轻插入口、(鼻)腔至咽喉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咽部的分泌物吸净。
更换吸痰管再深插至咽喉进入气管然后吸引。
8、吸痰时由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净痰液。
9、导管退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10、随时擦净溅出的分泌物,并观察吸痰后患者呼吸频率的改变,吸出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11、吸痰毕,关上开关,分离吸痰管,将玻璃接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瓶内。
12、用纱布擦净面部,联同手套、吸痰管置于医用垃圾袋内。
13、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代注意事项。
14、洗手,记录吸出物的颜色、性状和量。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经口/鼻吸痰技术一、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3、对清醒患者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三、注意事项1、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入,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8、听诊喉头及两肺。
9、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10、整理用物,分类处理。
11、洗手、记录
4
4
10
4
6
20
8
2
4
4
4
一项不合要求-2
一项不合要求-2
一项不合要求-2
压力不准-4
一项不合要求-2
一项不合要求-2
一项不合要求-2
一次吸痰时间超过15秒-4
一项不合要求-2
未听诊-2
一项不合要求-2
一项不合要求-2
一项不合要求-2
评
估
10
分
质
量
1.病人舒适度
2.伴随语言
3.技术品质
4.流程熟练度
5.完成时间试病情定
10
一项不合要求-2
3.病人取舒适体位
5
未自我介绍-1
未核对、未解释各-2
体位不舒适-2
计
划
10
分
用
物
准
备
电动吸引器1台,多头电插板,软膏罐2个(盛无菌生理盐水)吸痰管数根,无菌纱布缸,无菌持物钳、无菌手套、弯盘。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听诊器、干燥或盛有消毒水的无菌试管(系于床头)。
10
少一件用物-1
放置无序-2
实
施
70
分
操
作
步
骤
1、检查吸引器性能,储液瓶盛消毒液。
2、携用物到床旁,再次核对。
3、接管、接电源,调压、试吸:成人0.04-0.053Mpa,儿童<0.02Mpa.接头插入试管待用。
4、助病人取适宜体位,至弯盘于颌下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6、依标准预防,做好个人防护。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科室考核日期
项目
项目得分
扣分细则
实扣分
备注
操
作
前
操作者仪态
5
未装不规范-3
未洗手-2
评估
9
未评估患者情况每项各-1
未告知各-1
用物准备
8
少一件各-1
放置乱-2
未检查仪器-2
操
作
过
程
安全、舒适
6
未注意安全-3
未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3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1、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盅24h更换。
2、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引顺序:先吸气管内分ຫໍສະໝຸດ 物,再吸口腔,最后吸鼻腔。
3、插入深度:经鼻吸引约20~25cm;经口约14~16cm,经鼻/口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者以插至导管内口为宜。
4、记录吸痰次数,吸出物的性质、量,呼吸改善的情况。
安装检查、
调压
12
接错导管-3
未试吸检查-3
吸引力过大或过小、未调压各-3
试吸
10
未戴手套-5
手法不正确-5
吸痰
24
插管手法不正确-6
吸痰顺序错误-6
每次吸痰时间过长-2
处理问题不当各-2
整理
10
未整床单位-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污物乱放、遗留用物在病房各-1
未分类放置、未洗手各-1
一项未记录各-1
评
价
态度
沟通
4
态度不认真-2
沟通技巧欠佳-2
整体性计划
性操作时间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
2
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报告操作准备完毕(评委说开始计时)
着装不规范扣1分,未述洗手扣1分、未述医嘱查对扣1分。
2
操作要点
操作者穿戴整齐,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1.评估环境
未评估扣2分
2
2.问候病人,自我介绍,核实患者的身份,向病人讲明目的,使之配合
未问候、未自我介绍、未核对、未解释各扣2分
缺项扣4分,一项不规范扣2分,手法不正确扣4分,超时扣2分
18
10.吸痰完毕,分离吸痰导管,脱手套,将手套和吸痰管按医疗废物分类放于治疗车下层,关闭吸引器,吸痰玻璃连接管插入消毒液小瓶中备用。
吸痰管和手套未按要求分类扣4分,未关闭吸引器、吸痰玻璃连接管未按要求处置各扣2分
6
11.清洁患者口鼻,观察患者的反应、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吸出物的性状、黏膜有无损伤等
缺一项扣2分
8
12.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缺一项扣2分
4
13.规范洗手(口述),取下口罩,记录
未洗手,未取口罩,未记录各扣2分
4
14.整理用物,终末处理
未分类处置、处置不规范各扣2分
4
总体
评价
操作规范、流畅、动作轻柔、遵守无菌原则
酌情扣分
8
操作
时间
7分钟内完成
未完成步骤,不得分
未检查仪器、未调节负压、负压调节错误、管道接错各扣2分
6
6.平卧者头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病情允许可以取半卧位,颌下铺治疗巾,昏迷患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
缺一项扣2分,体位不正确扣2分
6
6.检查无菌等渗盐水的质量及有效期并打开
缺一项扣2分
4
7.检查无菌吸痰管和手套的外包装及有效期,打开吸痰管的外包装,戴无菌手套(需戴双手),将吸痰管盘绕在手中,与吸引器相连接。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
不核对扣3分,核对不全扣1分
2、向患者告知操作配合要点,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
3
体位不舒适扣2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患者头转向操作者,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昏迷患者可使用压舌板等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4、将橡胶管与负压瓶连接,接通电源,检查管道,负压装置性能。调节吸引力负压(负压为0.04~0.053MPa,小儿吸痰压力﹤0.04MPa=
(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
5
未指导扣5分
指导不全一处扣2分
3、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沟通有效
2
态度语言不符合要求扣1分;沟通无效扣2分
4、全过程动作熟练,规范,符合操作原则
5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2分
回答问题5分
目的: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5
管道连接错误扣5分
负压调节不正确扣5分
5、用无菌镊子或带无菌手套,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润滑冲洗吸痰管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6、吸上呼吸道分泌物:神志清醒者嘱其张口配合,昏迷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助其张口,折叠吸痰管以关闭负压,将吸痰管插入口腔或鼻腔适宜深度,轻轻左右旋转上提吸出口腔及咽喉部分泌物
6
未评估扣4分
评估不全一处扣2分
未不解释扣2分
4、洗手,戴口罩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准备用物:电动吸痰装置,无菌盘内盛适当型号的无菌吸痰管数条,治疗碗,无菌镊子或手套,生理盐水,纱布,注射器,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听诊器
5
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
操作流程60分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
1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张诗杰今天考试的项目是吸痰法(口述)
2护士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用物已备齐、是否可以开始请指示(口述)
3挂消毒瓶于患者床头
4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负压(成人:0.04~0.05Mkpa 儿童<0.04Mkpa)口述
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放于消毒液瓶中患者头偏向一侧、检查口腔有无活动义齿
5戴无菌手套连接导管打开开关(脚踏板)试吸关上开关一手持吸痰管前端在无负压时轻柔的插入咽喉部打开开关吸净口咽部分泌物
6吸痰动作轻柔由深部左右旋转边吸边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口述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7更换吸痰管重复吸痰动作或经鼻腔深部痰液吸出(口述)8吸痰后用纱布擦拭患者口唇
9关好开关取下吸痰管置于污物袋中吸引管置于消毒液中
10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口腔黏膜有无损伤
11观察吸出物颜色形状和量
12患者取舒适体位 *整理床单位*
【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每吸痰一次更换一根吸痰管
2吸痰动作轻柔插入吸痰管时不可抽吸不可上下移动或固定一处抽吸
3每次吸痰前和两次吸痰之间应给予病人高浓度氧或至少让病人呼吸5次。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2)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 (1)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程序 (4)电动吸引器吸痰流程 (6)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程序经口/鼻吸痰操作流程一、目的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二、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治疗盘内置有盖罐2个(1个盛吸痰用生理盐水,1个装无菌纱布)、无菌泡镊筒两个(分别装无菌持物钳1把:1个用于夹吸痰管,1个用于夹纱布擦净面颊)、吸痰管数根、弯盘电筒听诊器各1,昏迷病人备开口器、压舌板、舌钳三、操作步骤:1、携用物至床旁解释(张三老师,你好,因为你咽喉部有痰液自己无力咯出,我们为了保持你呼吸道通畅,准备遵医嘱给你吸痰,请你配合)2、洗手戴口罩3、检查吸痰器负压性能是否完好,方法:打开吸痰器开关,1、反折吸痰管末端,吸痰负压指针迅速上升至0.04MP,2、用吸痰管末端吸水,能快速吸引,正常后关闭吸引器4、准备病人:将病人头转向操作者一侧,用电筒检查口腔有无活动假牙5、打开治疗巾,将弯盘取出放在床头柜,揭开空无菌罐,检查吸痰用的生理盐水有无异常(生理盐水已启铝盖,注明开启时间,床号,姓名,用途),揭开瓶塞,不用冲洗瓶口,倒适量生理盐水入无菌罐6、检查吸痰管,包括名称、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7、打开吸痰器开关,调节适当负压,连接吸痰管,左手持可控制接头,右手以无菌持物钳夹取吸痰管末端,避免污染,试吸生理盐水(口述:张老师,现在给你吸痰,有点不舒服,请你忍一下,我会尽力注意的)—吸痰管插入口腔咽喉部后再堵塞负压控制孔——吸痰,螺旋式的转动吸痰管,边吸边退,尽量一次吸尽8、吸毕,分离吸痰管,放入黄色垃圾袋或弯盘内,血管钳放入盛生理盐水的无菌罐内,吸痰连接管末端外套吸痰管外包装,用另一无菌钳夹无菌纱布给病人擦拭面颊9、用听诊器听双肺呼吸音,口述:呼吸音清晰,无痰鸣音10、协助恢复病人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口述:张老师,痰液我已经给你吸干净了,你感觉是不是好多了,谢谢你配合11、将无菌罐内的止血钳用生理盐水洗净后,无菌纱布擦净,喷新洁灵消毒待干后放入泡镊筒12、交待终末处理:医疗垃圾毁型焚烧,吸痰盘用物4小时更换。
电动吸痰器的使用流程
电动吸痰器的使用流程
[操作常规]
1、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机器性能。
2、连接吸痰管,试吸少量生理盐水。
3、调节负压:根据病人痰液的粘稠度,调节负压调节阀。
4、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持无菌血管钳夹住管前端插入口腔、咽部,吸痰液。
5、吸痰后,用生理盐水抽吸。
6、冲洗完毕,旋紧调节阀,让负压降低到0.02MPA以下,关闭吸引器开关,松开吸痰导管与吸引器软管,开启储液瓶塞,倒空储液瓶,将其及吸引导管洗净,干燥,放回原处。
[使用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吸痰一次更换吸痰管。
2、抽管时不可有负压,以免引起呼吸道粘膜损伤。
3、调节负压一般成人40.0~53.3kpa(300—40Ommhg),儿童<40.0kpa(250-300mmhg)0
4、若有气管切开吸痰,在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鼻部。
5、采取左右旋转并向上提拉管的手法吸取。
6、吸痰器的储液瓶不可满。
7、每次吸痰时间V15s。
[应急措施]
1、电动吸引器使用出现故障,首先检查电源线路接连
是否完好,接头是否松动。
2、查看瓶口管路是否漏气,是否被堵塞。
3、排除以上故障后电动流产吸引器仍不能正常工作,立即更换负压吸引器,要调师真空压力表在正常范围
(P<0.04MP)o
4、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5、悬挂仪器故障标识。
6、立即通知仪器维修人员,临床人员使用“故障停用”标识牌进行标识,并及时向医学装备维修组(电话:**)报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依标准预防,做好个人防护。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科室考核日期
项 目
项目得分
扣分细则
实扣分
备 注
操
作
前
操作者仪态
5
未装不规范 -3
未洗手 -2
评估
9
未评估患者情况 每项各-1
未告知 各-1
用物准备
8
少一件 各-1
放置乱 -2
未检查仪器 -2
操
作
过
程
安全、舒适
6
未注意安全 -3
未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3
安装检查、
调压
12
接错导管 -3
未试吸检查 -3
吸引力过大或过小、未调压 各-3
试吸
10
未戴手套 -5
手法不正确 -5
吸痰
24
插管手法不正确 -6
吸痰顺序错误 -6
每次吸痰时间过长 -2
处理问题不当 各-2
整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
未整床单位 -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污物乱放、遗留用物在病房 各-1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1、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盅24h更换。
2、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引顺序: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口腔,最后
吸鼻腔。
3、插入深度:经鼻吸引约20~25cm;经口约14~16cm,经鼻/口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者以插至导管内口为宜。
4、记录吸痰次数,吸出物的性质、量,呼吸改善的情况。
未分类放置、未洗手 各-1
一项未记录 各-1
评
价
态度
沟通
4
态度不认真 -2
沟通技巧欠佳 -2
整体性计划
性操作时间
20min
6
整体性欠佳 -2
计划性欠佳 -2
超时 -2
相关知识
5
相关知识不熟悉 -5
总 分
100
考核人员签字
累计
扣分
得分
注:压力过大、损伤黏膜、吸痰顺序错误均为不及格。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