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eab87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6.png)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1. 计数法:最直接的方法是直接对种群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种群密度较低、个体较为分散的情况,例如大型哺乳动物、鸟类等。
计数可以通过目视、人工标记或使用特定设备(如红外线感应器、声音记录器等)进行。
2. 面积法:对于大量、分散的个体而言,计数可能非常困难和耗时。
面积法是一种常用的间接计数方法。
通过确定样方的面积,并对其中的个体进行计数,然后据此推算出整个研究区域的种群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植物、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等。
3. 标记重捕法:标记重捕法是一种对动物种群进行研究的重要方法。
通过捕获一部分个体,给它们打上标记(如环、号码标签、芯片等),然后将它们释放回野外。
一段时间后再次捕获个体,并记录捕获的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的数量。
根据已标记个体的再捕获率,可以通过马尔可夫链模型等方法推算出整个种群的大小。
4. 样线法:样线法适用于一些固定分布的群落或丛生植物。
在研究区域内设置一条线路,沿着线路进行采样和记录,数量多少可以通过统计记录的个体数目来推算出整个种群的数量。
5. 粪便调查法:适用于难以捕捉和观察的野生动物,可以借助其粪便数量和分布来推测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根据粪便的特征和季节变化,通过在研究区域采集粪便样本,统计样本数量和分布情况,再据此进行种群数量估算。
6. 网络调查法:适用于一些难以直接观测的特定种群,如深海生物、稀有植物等。
通过建立大范围的网络调查系统,利用公众的参与和反馈来统计种群的分布和数量。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移动应用等,大大提高调查效率和范围。
以上是常用的几种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对象。
在进行种群数量调查时,应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数据的准确性、统计方法的正确性,以获得可靠的调查结果。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9b2d1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4.png)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种群数量的调查是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方面。
准确地了解一个种群的数量对于制定保护、管理和监测计划至关重要。
然而,调查种群数量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传统方法传统的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是通过在野外进行密集和随机抽样。
这种采样可以使用珍稀动物诱捕,也可以是观察野生动物的行为和棲息地使用观测器的方法。
1.标记-重新捕捉法:在这种方法中,一部分种群中的动物会被捕捉,然后被标记,例如医用染料、有机玻璃,或者铜标记在身上。
标记过后,这些动物被释放回野外。
然后,一段时间后,动物进行重新捕捉。
比较重新捕获的动物和未被捕获的动物的比例可以估算出整个种群的数量。
2.线性跟踪技术:线性跟踪技术是通过在一条预设的航线上寻找动物痕迹并用于估算整个种群的数量。
航线沿着种群的出没和穿过区域设定。
例如,可以测量长颈鹿和猎豹在非洲草原上的脚印来估算它们的数量。
虽然这种方法可能会被天气、地形和环境因素影响,不过线性跟踪是一种比较经济和容易运用的方法。
3.样带哈特许:对于野生动物数量从事估算的另外一个方法是样带哈特许。
这种技术使用一个或多个带状的样本区,这些样本区被放置在物种的领域范围中,并由拾取的数量进行估算。
此外,如果使用多个样本区,它们可以放置在不同的领域,并估算全局动物数量。
4.传统的巡航线计数:这种简单的方法,通常用于大型动物,将野生动物进行计数的方法是开车或步行在一个预设的区域巡行,随着野生动物越来越多,计数器计算动物数量。
新技术现在有许多新技术可以帮助专业人员更加准确地估算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
1.摄像监控:基于加速计、位置传感器和密度传感器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为专业人员提供更好的方法来监测物种数量的状况。
例如通过电子识别牌,便捷、高效地标记猴群种群中的动物,使得该地区的数据得以被追踪实时变化。
2.卫星图像:利用卫星图像可以为专业人员提供卫星图像和航拍图像,这些图像可以作为野生动物数量估算和监测的基础。
动物生态调查种群调查与生态系统监测的方法
![动物生态调查种群调查与生态系统监测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43c5e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f.png)
动物生态调查种群调查与生态系统监测的方法动物生态调查是研究动物在其自然环境中的分布、种群动态和生境偏好等行为的科学方法。
通过这些调查,可以了解动物物种的生存现状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动物生态调查中常用的种群调查和生态系统监测的方法。
一、种群调查方法1. 样线法样线法是一种常用的种群调查方法,适用于在较大范围内对动物种群进行全面调查。
这种方法通过在地面上或空中设定样线,沿着样线设置调查点,记录每个点上出现的动物个体数量。
通过对多个样线的采样,可以得出动物种群的密度和分布情况。
2. 多样性指数法多样性指数法用于评估一个生态系统内的物种多样性。
通过调查并统计一个区域内的物种数量和相对丰富度,可以计算出该区域的多样性指数。
多样性指数包括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
多样性指数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动物种群的多样性程度,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生态系统监测方法1. 生境调查生境调查是观察和记录动物生活的栖息地的方法。
通过对栖息地的调查,可以了解不同生境对动物种群的影响,以及生境的丰富程度和适宜程度。
生境调查还可以协助研究人员制定合适的保护措施,以维护或改善动物栖息地的质量。
2. 迁徙监测迁徙监测是通过对动物迁徙行为的观察和记录,来了解动物迁徙过程中的生态事件和环境条件。
研究人员通常会使用迁徙监测仪器,如GPS追踪装置,来记录动物的位置和行为。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动物迁徙的路线、迁徙时间和迁徙距离等信息。
3. 夜间调查夜间调查是对夜行性动物种群进行监测的一种方法。
这些动物在夜间活动,因此必须采用特殊的监测技术,如红外相机和声纳探测器。
通过夜间调查,可以了解夜行性动物的活动模式、食性和栖息地利用等信息。
综上所述,动物生态调查包括种群调查和生态系统监测两个方面。
种群调查通过样线法和多样性指数法等方法,了解动物种群的分布、数量和多样性。
生态系统监测通过生境调查、迁徙监测和夜间调查等方法,了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和适应能力。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3625c4f705cc1754270927.png)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Estimating the Numbers of Wildlife Populations一、为什么要对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种群数量是动物生态学和资源管理学最核心的问题,无论进行什么类型的研究,都绕不过这个问题。
种群动态——密度制约性增长和非密度制约性增长,种群密度与个体迁移间的关系;生活史及进化对策——生命周期、年度变动、出生率与死亡率、编制生命表、预测生命期望值(商业人寿保险精算)栖息地关系——与密度相关的动物活动范围、领域面积、预测栖息地质量动态、种群数量调控;资源管理与有害动物控制——制定狩猎量、捕捉量、捕捞量的依据;行为生态学——婚配制度、繁殖策略、繁殖行为的表达与之密切相关。
濒危物种保护——评价实施的保护措施对濒危物种种群恢复的作用;二、种群数量调查法的概念和名词定义绝对数量调查法:准确计数某一指定地区、特定时段内的野生动物数量的调查方法。
这个方法不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要求满足任何前提假设。
相对数量调查方法:根据生物统计的取样原理、利用某些方法来推算某一指定地区、特定时段内的野生动物数量的调查方法。
这个方法则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并且要考虑每个方法需要的前提条件。
以动物个体为对象的调查方法称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以动物活动留下的痕迹为对象的调查方法为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
封闭种群:严格定义:在调查期间种群数量保持稳定,不会增加(出生和迁入),也不会减少(死亡和迁出)。
通常使用的定义:只要没有可知的增加和减少的种群就算是封闭种群。
两种封闭种群:地理性封闭种群和统计学意义上的封闭种群。
开放种群:与封闭种群相反。
准确性(Accuracy):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偏差(Bias):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度精度(precision):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用样本的标准误来表示选择调查方法需要考虑的条件:1.是否适用于调查的对象;2.经费和人力需求;3.要求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程度。
动物种群动态的研究方法
![动物种群动态的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c0e4be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d.png)
动物种群动态的研究方法动物种群动态的研究方法是生物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动物种群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种群的变化规律和生态特征,从而为保护和管理野生动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种群动态研究方法。
1. 样线法样线法是一种常用的动物种群动态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在研究区域内设置一系列样线,沿着样线进行动物的调查和观察。
通过对每条样线上观察到的个体数量、种类以及生境特征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动物种群在不同地点的分布情况和密度变化。
样线法适用于在较大面积的研究区域内进行动物种群动态研究。
2. 标记-重捕法标记-重捕法是一种通过标记个体动物进行野外观察的方法。
研究人员在野外捕获一部分动物个体,并在身体上进行标记,如喷涂颜色或戴上颈圈等,然后将其释放回野外。
一段时间后,再次对同一地点进行捕获,并记录下已标记和未标记个体的数量。
通过对比两次捕获数据,可以计算出动物种群的密度和种群数量变化。
标记-重捕法适用于对小面积研究区域和较大个体动物进行研究。
3. 摄像监测法摄像监测法是一种通过安装摄像设备对动物进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研究人员在动物活动频繁的地点设置摄像机,捕捉到的影像可以提供关于动物活动、数量和种群结构等信息。
摄像监测法适用于对动物活动范围广、难以进行直接观察的物种进行研究。
4. DNA追踪法DNA追踪法是一种通过动物的DNA样本进行研究的方法。
研究人员收集动物的体液、毛发或粪便等样本,提取其中的DNA,并通过DNA测序技术对其进行分析。
通过比对不同个体的DNA序列,可以确定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变异情况,进而研究动物的繁殖、迁移和种群遗传结构等方面的动态变化。
5. 生态模型法生态模型法是一种利用数学模型来模拟和预测动物种群动态的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收集动物种群的相关数据,如种群增长率、死亡率、迁移率等,构建动物种群动态模型,并通过模型预测和模拟动物种群在不同情景下的变化趋势。
统计山上生物多少的方法
![统计山上生物多少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db16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0.png)
统计山上生物多少的方法1.逐点调查法:这种方法是在山上设置一系列固定的采样点,然后在每个采样点进行生物调查。
调查员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来统计生物数量,例如人工计数、摄像机捕捉和录像、声音记录等。
通过对不同采样点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山上生物的整体数量。
2.样线调查法:这种方法是沿着山上的样线进行调查,调查员在样线的两侧进行生物调查,然后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样线调查法可以覆盖较大的样地面积,但需要调查员具备一定的技术,例如对生物的识别和计数能力。
3.网格调查法:这种方法将山上的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然后在每个网格内进行生物调查。
调查员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来统计生物数量,例如人工观察、捕捉和标记等。
通过对不同网格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推断整个研究区域的生物数量。
4.间隔距离法:这种方法是在山上设置一系列固定的观察点,然后在每个观察点进行生物调查。
调查员可以利用间隔距离法进行生物数量的统计。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快速估计大面积的生物种群数量,但需要注意样本的随机性。
5.红外相机监测法:这种方法使用红外相机在山上连续监测生物的活动情况。
相机会自动拍摄通过的动物,并记录下每个物种的数量。
这种方法可以持续监测较长的时间,提供较准确的生物统计数据。
此外,对于一些特定的生物,如鸟类和蝴蝶等,也可以采用特定的调查技术进行统计。
例如,鸟类可以通过点数法、样线调查法和网格调查法进行统计;蝴蝶可以通过捕捉和释放法进行统计。
总结起来,统计山上生物的数量需要全面考虑不同的因素,例如采样点的设置、调查技术的选择和数据分析方法等。
在实际统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调查员的技术能力和调查资源的可用性。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可以得出相对准确的山上生物数量估计结果,为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调查种群密度方法
![生物调查种群密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1a89d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5.png)
生物调查种群密度方法
生物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方法:
1. 直接记录法: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直接记录观察到的个体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个体比较稀疏的情况,如大型兽类的调查。
2. 标记再捕法:将一部分个体标记,释放到原始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捕获,并记录标记和未标记个体的数量。
通过标记再捕法,可以估算原始种群数量和密度。
3. 样线法:沿着一条线路布置连续的样点,记录每个样点上出现的个体数量,然后根据样点数和总样线长度计算种群密度。
4. 距离法:记录个体到一条固定线路或点的距离,再根据距离的分布和数量估算种群密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个体难以直接观察或捕获的情况,如鸟类或昆虫。
5. 线标记录法:在一个线性样区上,标记个体并记录标记和未标记个体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个体比较集中的情况,如鱼类或昆虫。
6. 粪便计数法:通过收集样本中的粪便,并通过粪便中的DNA或其他标识物进行个体数量和密度的估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野生动物无法直接观察或捕获的情况。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生物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具体的方法选择要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来决定。
同时,不同的方法也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需要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调查。
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6c8b10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2.png)
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在生物学中,种群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共同生活、相互交配并形成後代的个体群体。
种群数量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种群个体数,它是生态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参考指标。
对种群数量进行实时、科学、准确的测算对于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确定:方法一:直接计数法种群数量( N ) = 已知区域内的种群个体总数或N = S / P,其中S为种群面积,P为面积内的平均种群密度。
这个简单的方法要求研究者必须直接观察或抓捕种群中的每一个个体并进行记录。
在野生环境中,该方法的实用性相对较低,同时也受到季节变化、地理条件和动态移动等因素的影响,这可能导致误差。
方法二:间接推算法种群数量 ( N ) = 最大容纳量 (K) X 系数 (C) X 内在增长率 (r) 或N = (c×A) / (W×P)这个方法是根据已知的种群发展特征通过公式计算出种群数量。
其中K是生态学中已知容纳种群的最大数量。
C系数则代表了研究者对特定种群的理解程度,系数通常为1-2。
内在增长率r是种群生命周期内最大的增长率。
还可以根据使用的观察方法将间接推算法划分为以下几种:1.标识重捕方法这种观察方法通过标识野生种群中的个体然后在随后的观测中,根据重捕了多少个标识个体来确定种群的数量。
并根据此方法开发了Mark-Recapture技术,运用此技术的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为:N = (CM) / R其中C是被标识的个体数量,M是所有个体的总数,R是在第一个调查时标识过的个体重新翻译的个体数量。
2.线路抽样方法线路抽样方法是采用通过沿某些预定路线观察到的种群数量来估计整个种群数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具有固定迁徙路线的物种,如鸟类或哺乳动物。
其中采用此观察方法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为:N = (R / w) × L其中R为观察到的标识个体数量,w为种群中标识个体的部分,L为线路样本长度。
调查动物丰富度的方法
![调查动物丰富度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51a7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d.png)
调查动物丰富度的方法
调查动物丰富度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野外调查:采用实地观察和捕捉动物的方法,监测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
可以通过设计样方、设置诱捕器和使用红外相机等方式进行野外调查。
该方法适用于较小面积和相对容易观察到的动物群体。
2. 借助志愿者和公众参与:通过组织志愿者和公众参与动物观察,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动物丰富度调查中来。
该方法可以扩大调查的范围和准确性,并提高数据的收集速度。
3. 利用无人机和卫星技术:利用无人机和卫星技术可以扩大调查的范围,尤其适用于较大面积和难以进入的地区。
通过航拍图像可以识别出动物的栖息地和分布情况。
4. 基于遗传学的调查:通过采集动物体液、粪便等样本,提取DNA并分析,可以研究出动物丰富度、基因流动性和种群数量等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不易观察到的动物物种。
5. 利用声音和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录制动物的声音或拍摄动物的图像,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声音和图像识别,可以对动物丰富度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可以在夜间或较远距离观察动物。
总的来说,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方法多样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或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调查。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c1aa9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e.png)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调查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是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可以了解它们的分布范围、数量变化、种群结构等信息,为制定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时,需要考虑调查对象、调查方法、样本数量、数据收集与分析等问题。
首先,确定调查对象是调查的首要任务。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野生动物的生态特性,确定需要调查的野生动物种类。
一般来说,重点保护的濒危物种、关键繁殖种群和重要的生态功能物种是调查的优先对象。
其次,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是进行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调查的关键。
常见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标记再捕法、直接计数法、间接指标法等。
其中,样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野外设置样方,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内对野生动物个体数量进行统计,从而推算出种群数量。
标记再捕法适用于对小型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通过对个体标记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再次捕获和统计,从而推算出种群数量。
直接计数法适用于对数量较少、个体容易观察的野生动物种群的调查。
间接指标法则是通过其中一种与野生动物数量相关的指标进行推算的方法,例如通过物种的痕迹、声音、遥感影像等进行分析并推算种群数量。
确定样本数量是进行种群数量调查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样本数量的大小会影响最终推算出的种群数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过小的样本数量可能导致结果的偏差,过大则会造成资源浪费。
样本数量的确定应考虑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分布范围、活动方式、群体结构等因素,并参考以往研究和经验进行阶段性的调整。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是调查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野外进行调查时,需要记录每一个样本的相关信息,包括种类、数量、所在地理位置、环境背景等。
对于不同的调查方法,数据的收集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标记再捕法需要记录每个个体的标识信息、捕获和释放的时间等。
在数据分析阶段,可以使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和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例如计算平均值、相关系数、抽样估计、回归模型等,从而推算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大小和变化趋势。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3d7a9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9.png)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各种生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因此,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1. 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最简单的一种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它适用于一些数量较少的生物,比如大型哺乳动物、鸟类等。
直接计数法的原理是通过直接观察和计数来确定种群数量。
例如,对于一群野生大象,可以通过在它们栖息的区域进行人工计数来确定它们的数量。
但是,直接计数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在一些难以观察到的区域,比如森林深处、海底等地方,直接计数法就无法使用了。
2. 标记重捕法标记重捕法是一种常用的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它适用于一些数量较多的生物,比如昆虫、鱼类等。
标记重捕法的原理是在第一次捕捉时对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然后再次捕捉时,通过观察标记的个体数量来推算出整个种群的数量。
标记重捕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标记的方式和标记的数量。
标记的方式应该尽可能地不对生物造成伤害,并且标记的数量应该足够多,以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3. 样线法样线法是一种调查森林中野生动物数量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在森林中设置一条样线,然后在样线两侧进行观察和记录。
通过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可以推算出整个森林中野生动物的数量。
样线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样线的长度和设置的位置。
样线的长度应该足够长,以覆盖整个森林的范围。
同时,样线的位置应该选择在森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以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4. 红外相机法红外相机法是一种新兴的调查野生动物数量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在野外设置一些红外相机,然后通过观察相机拍摄的照片来推算出野生动物的数量。
红外相机法的优点是可以在不干扰野生动物的情况下进行调查,同时可以记录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和行为习惯。
但是,红外相机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在低温环境下,红外相机的拍摄效果会受到影响。
5.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或航空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察和记录的技术。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b7aa4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0.png)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许多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了解和掌握种群数量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调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一、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种群数量较少、分布范围较小的野生动物。
比如,在进行鸟类调查时,可以通过望远镜观察鸟类的飞行和活动情况,然后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是对于分布范围较大、数量较多的野生动物,效果并不理想。
二、标记重捕法标记重捕法是一种常用的调查野生动物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野生动物身上打标记,然后再进行重捕,统计标记和未标记的数量,从而计算出野生动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种群数量较多,分布范围较广的野生动物,如鱼类、爬行动物等。
标记重捕法的优点是精度较高、可重复性强,但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成本较高。
三、线路法线路法是一种适用于森林、草原等大面积调查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设定一定的线路,沿着线路进行野生动物的调查和记录。
线路法的优点是能够覆盖大面积的调查范围,反映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四、样线法样线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调查野生动物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设定一定的样线,沿着样线进行野生动物的调查和记录,然后通过统计样线中野生动物的数量,推算出整个调查区域的种群数量。
样线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精确地调查野生动物的数量,但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五、红外相机法红外相机法是一种新兴的调查野生动物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设置红外相机,对野生动物进行拍摄和记录,然后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统计野生动物的数量。
红外相机法的优点是无需人力干预,能够自动完成野生动物的调查,但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综上所述,调查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是一项复杂、精细的工作,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动物种类调查方法是
![动物种类调查方法是](https://img.taocdn.com/s3/m/5d1cbf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2.png)
动物种类调查方法是动物种类调查方法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收集、记录和研究动物种类的信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动物种类调查方法:1. 文献调查:通过查阅已有的科研文献、报告和图书,了解和收集动物物种的相关信息,如分类、分布、生态和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2. 野外考察:到自然保护区、野外生态系统等实地进行实地观察和采样,通过目视观察、声纹录音、摄像监控等方式,记录动物物种的特征、数量、行为等信息。
同时也可以采集动物标本,进行后续分类和鉴定。
3. DNA分析:通过采集动物的血液、羽毛、毛发、粪便和尿液等样品,提取其中的DNA,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分析和鉴定,以了解动物的亲缘关系、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信息。
4. 图像分析: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对野外摄像头或其他设备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和识别,以监测和研究动物物种的分布和数量等信息。
5. 结合社区参与:与当地社区和民众合作,进行调查和记录,利用他们的观察和经验,作为数据采集的重要参考。
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大众对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理解。
6. 数据整合与分析:将上述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包括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和时序分析等,以揭示动物种类的分布格局、数量变化趋势和关键生境需求等信息。
7. 模型预测:利用已有的调查数据和环境因素,应用数学统计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进行预测和模拟,推测未来的动物分布范围、种群数量和潜在威胁等情况。
总之,动物种类调查方法需要综合运用各种途径和技术手段,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从物种分类到生态学和遗传学等层面,全面了解和研究动物的物种多样性。
这些调查和研究成果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指导意义。
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的调查与监测
![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的调查与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e8ffb4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6.png)
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的调查与监测野生动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性,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实施以及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的调查与监测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重要性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出台旨在保护和维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防止非法捕猎、贩运和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从而保护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
野生动物保护法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合法的保护机制,提高了野生动物的生存概率。
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可以维持食物链的稳定,并抑制种群数量的过度增长或下降,从而减轻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压力。
此外,野生动物保护法还有助于维护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第二部分: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的调查与监测方法调查和监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调查和监测方法:1. 直接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野生动物的生境,记录种群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的野生动物和易于观察到的物种,如大型兽类和鸟类。
2. 间接迹象法:通过采集和分析野生动物留下的痕迹,如足迹、粪便、巢穴等,推断种群数量和分布。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或较难观察到的野生动物,如小型兽类和猛禽。
3. 替代标记法:通过捕获、标记和再捕获野生动物,并根据标记再次观察野生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种群数量较小的野生动物,并且需要长期的监测和研究。
第三部分:野生动物保护法对调查和监测的影响野生动物保护法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的调查和监测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支持。
它要求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并制定有效的调查和监测计划。
通过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实施,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的调查和监测变得更加系统和规范化。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d997e51102de2bd9705886c.png)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Estimating the Numbersof Wildlife Populations一、为什么要对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种群数量是动物生态学和资源管理学最核心的问题,无论进行什么类型的研究,都绕不过这个问题。
种群动态——密度制约性增长和非密度制约性增长,种群密度与个体迁移间的关系;生活史及进化对策——生命周期、年度变动、出生率与死亡率、编制生命表、预测生命期望值(商业人寿保险精算)栖息地关系——与密度相关的动物活动范围、领域面积、预测栖息地质量动态、种群数量调控;资源管理与有害动物控制——制定狩猎量、捕捉量、捕捞量的依据;行为生态学——婚配制度、繁殖策略、繁殖行为的表达与之密切相关。
濒危物种保护——评价实施的保护措施对濒危物种种群恢复的作用;二、种群数量调查法的概念和名词定义绝对数量调查法:准确计数某一指定地区、特定时段内的野生动物数量的调查方法。
这个方法不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要求满足任何前提假设。
相对数量调查方法:根据生物统计的取样原理、利用某些方法来推算某一指定地区、特定时段内的野生动物数量的调查方法。
这个方法则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并且要考虑每个方法需要的前提条件。
以动物个体为对象的调查方法称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以动物活动留下的痕迹为对象的调查方法为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
封闭种群:严格定义:在调查期间种群数量保持稳定,不会增加(出生和迁入),也不会减少(死亡和迁出)。
通常使用的定义:只要没有可知的增加和减少的种群就算是封闭种群。
两种封闭种群:地理性封闭种群和统计学意义上的封闭种群。
开放种群:与封闭种群相反。
准确性(Accuracy:)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偏差(Bias):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度精度(precision :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用样本的标准误来表示选择调查方法需要考虑的条件:1.是否适用于调查的对象;2.经费和人力需求;3.要求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程度。
统计山上生物多少的方法
![统计山上生物多少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ef88e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4.png)
统计山上生物多少的方法【最新版4篇】目录(篇1)1.引言2.直接法3.样方法4.标志重捕法5.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6.结论正文(篇1)在研究山上生物的数量时,科学家们通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对生物进行统计。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用的方法:直接法、样方法以及标志重捕法,并讨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1.引言对山上生物进行统计,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科学家们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来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计数。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用的方法:直接法、样方法以及标志重捕法。
2.直接法直接法是指在野外直接观察和计数生物个体数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数量较少、易于识别的生物种类。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但缺点是容易受环境、时间等因素影响,导致计数结果不准确。
3.样方法样方法是通过对一定面积或者体积的样本进行调查,从而推算出整个研究区域内生物的数量。
样方法分为随机样方法和系统样方法。
随机样方法是在不同地点随机设置样方进行调查;而系统样方法是按照一定的距离或者规律设置样方进行调查。
样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对较大范围的区域进行调查,但缺点是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4.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是一种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生物种类的调查方法。
它通过捕捉一部分生物,进行标记并释放,然后再次捕捉,根据重捕中标记生物的比例来推算出整个种群的数量。
标志重捕法的优点是适用于活动能力强的生物,但缺点是容易受捕捉工具和捕捉时间的影响。
5.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不同的调查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
直接法适用于数量较少、易于识别的生物种类;样方法则适用于较大范围的区域调查;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生物种类。
科学家们在选择调查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6.结论对山上生物进行统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可以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目录(篇2)1.引言2.直接法3.样方法4.标志重捕法5.讨论和结论正文(篇2)在生态学研究中,了解山上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对于研究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e23120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d.png)
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保护野生动物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而要保护野生动物,首先要了解它们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因此,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种群数量调查的目的是确定某一物种在特定地区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调查的结果可以为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依据,也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
一、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最简单的调查方法之一,它适用于数量较少的物种或者是具有较强活动性的物种。
该方法的调查对象通常是个体较大的动物,如大型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调查者可以直接观察并记录物种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数量,也可以在特定时间段内进行捕捉和标记后再进行计数。
二、间接计数法间接计数法是通过对物种所遗留下的痕迹进行分析来推算其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数量较多的物种和活动范围较广的物种。
常见的间接计数方法有:1.足迹计数法:通过记录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留下的足迹数量和种类来推算其数量。
2.粪便计数法:通过记录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留下的粪便数量和种类来推算其数量。
3.巢穴计数法:通过记录野生动物所筑巢穴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来推算其数量。
三、标记-再捕法标记-再捕法是一种适用于数量较多的物种的调查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野外捕捉一定数量的动物,对其进行标记后再放回野外,再在一定时间后再次捕捉并记录其数量和标记情况。
通过对标记和再捕捉的数量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推算出该物种在特定地区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四、抽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是一种适用于数量较多的物种和较大面积的调查的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特定地区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对其进行观察和记录,再通过统计分析得出该地区该物种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抽样调查法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调查种群数量的方法有多种,选择适合的方法需要根据调查对象、调查目的、调查面积和调查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c72f9f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2.png)
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制定的一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
本规程的适用范围为全国陆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草地、森林、山地、湿地、河流等自然环境,以及陆生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数据处理、调查报告等。
具体内容如下:一、调查对象本规程涵盖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昆虫等。
调查的对象应包括自然界中所有野生动物,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濒危野生动物和有特殊保护价值的野生动物。
二、调查方法(一)野外实地调查野外实地调查是调查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野外巡查、定点观察、标本采集、录像、声音记录等。
调查人员要具备必要的野外生存能力和野外领域知识,熟悉各种野生动物的习性和生态环境,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全面、准确地调查野生动物资源。
(二)信息采集信息采集是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重要补充方式,主要包括文献查阅、问卷调查、摄像监测、GPS定位、遥感技术等。
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应注意收集有关的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数据,以及野生动物数量、分布、种群生态、遗传及保护状况等信息。
三、调查数据处理调查数据处理是调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数据整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等。
要采用科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和质量控制,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体系,并且采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为后续的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调查工作中的重要成果,应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调查结果和情况。
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调查方法和技术;野生动物的分布和数量状况;野生动物的生态习性和生境需求;野生动物的保护状况和面临的主要威胁;野生动物保护建议等。
总之,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和规范化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并提高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动物园工作人员如何进行动物园的动物种群调查和监测
![动物园工作人员如何进行动物园的动物种群调查和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a0b80e5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c.png)
动物园工作人员如何进行动物园的动物种群调查和监测动物园作为一个展示和保护野生动物的场所,对于动物种群的调查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了解动物的数量、种群结构、繁殖情况等信息,为动物园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动物园工作人员如何进行动物种群调查和监测,包括野外观察、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步骤。
一、野外观察动物园工作人员进行动物种群调查和监测的第一步,通常是进行野外观察。
他们需要深入动物栖息地,观察动物的行为、活动区域等方面。
观察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安全措施:在进行野外观察时,动物园工作人员应注意自身的安全。
避免接近危险动物或进入危险区域,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通讯工具:动物园工作人员应携带通讯工具,方便与其他人员联系,及时报告有关动物的观察情况。
3.记录观察数据:在野外观察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记录观察的时间、地点、动物数量、种类、活动行为等数据。
记录准确详细的数据是后续分析工作的基础。
二、数据收集野外观察完成后,动物园工作人员需要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
数据收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整理:对观察过程中所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数据验证:对数据进行验证,排除误差和异常值。
例如,如果观察到某一动物数量与正常情况明显不符,需要进一步核实或重新观察。
3.建立数据库:将整理好的数据建立成数据库,方便后续的统计和分析。
三、统计分析数据收集阶段完成后,动物园工作人员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得对动物种群的更深入了解。
统计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包括:1.数量分析:通过数据统计,计算出不同种类动物的数量,了解动物种群的密度和分布情况。
2.种群结构分析: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种群的比例关系,了解动物种群的结构和组成情况。
3.繁殖情况分析:通过记录的观察数据,分析动物的繁殖率、繁殖季节等信息,为动物繁殖管理提供参考。
4.环境影响分析:通过与环境数据的对比分析,了解环境因素对动物种群的影响,为动物园提供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
Estimating the Numbersof Wildlife Populations
一、为什么要对种群数量进行调查
种群数量是动物生态学和资源管理学最核心的问题,无论进行什么类型的研究,都绕不过这个问题。
种群动态——密度制约性增长和非密度制约性增长,种群密度与个体迁移间的关
系;
生活史及进化对策——生命周期、年度变动、出生率与死亡率、编制生命表、预测生命期望值(商业人寿保险精算)栖息地关系——与密度相关的动物活动范
围、领域面积、预测栖息地质量动态、种群数量调控;资源管理与有害动物控制——制定狩猎量、捕捉量、捕捞量的依据;行为生态学——婚配制度、繁殖策
略、繁殖行为的表达与之密切相关。
濒危物种保护——评价实施的保护措施对濒危物种种群恢复的作用;
二、种群数量调查法的概念和名词定义
绝对数量调查法:准确计数某一指定地区、特定时段内的野生动物数量的调查方
法。
这个方法不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要求满足任何
前提假设。
相对数量调查方法:根据生物统计的取样原理、利用某些方法来推算某一指定地
区、特定时段内的野生动物数量的调查方法。
这个方法则需
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并且要考虑每个方法需要的前提条
件。
以动物个体为对象的调查方法称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以动物活动留下的痕迹为对象的调查方法为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
封闭种群:
严格定义:在调查期间种群数量保持稳定,不会增加(出生和迁入),也不
会减少(死亡和迁出)。
通常使用的定义:只要没有可知的增加和减少的种群就算是封闭种群。
两种封闭种群:地理性封闭种群和统计学意义上的封闭种群。
开放种群:与封闭种群相反。
准确性(Accuracy:)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偏差(Bias):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度
精度(precision :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用样本的标准误来表示
选择调查方法需要考虑的条件:
1.是否适用于调查的对象;
2.经费和人力需求;
3.要求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程度。
*选择调查方法的前提:
1.调查地区内所有个体都有相等的被计数的概率;
2•调查期间内死亡的个体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或者可被估算矫正
三、圭寸闭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
N t = N ot-1
如何获得N O
1 .绝对数量调查法
航空调查:用于开阔环境中的野生动物数量调查中。
如湖面、江河的开阔水面、滩涂等地水禽的数量;大草原、荒漠、高山裸地中的大型兽类的调查。
可以直
接计数数量,也可以拍摄照片,然后根据地表的标志进行拼接、计数照片上
动物的数量。
圣诞节鸟类数量调查:美国每年进行一次,每个人都可以参加,是一种有组织的志愿行为。
每次调查都采用直接计数的方法,调查的时间和区域固定。
有专职
人员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每个参加者都能获得一份最终的结果。
封闭环境的数量调查:面积有限的岛屿上、围栏中、水塘、森林中的农田、鸟类夜栖地、湖泊等都是面积有限的封闭环境。
2.直接相对数量调查方法
2.1样(路)线调查法
2.1.1基本原理和方法
最传统、最常用的方法。
最初由King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提出,只适用于单个活动、在被惊动之后会在原地突然惊飞的鸟类。
以后经过多次改进,可以用来调查会突然逃离的动物和成群活动的动物。
最初时调查路线的宽度是固定的,以后进行改进可以接受可变宽度的调查路线。
其最基本的调查和计算方法:
在选定的路线上行走(乘车),记录遇到的动物数量、动物与观察者(路线) 的垂直距离(可以通过观察角度和距离换算)。
(1)计算每条调查样带内的动物密度(可以消除样带面积不同的影响)
d i = n i/2|i S
式中d i为第i条样带的动物密度值,n i为第i条样带上所见动物的实体数,|i 为第i条样线的长度,s为样带的单侧宽度。
(2)计算所有调查样带密度的平均值
D = 1/m Ed i =1,2,3,…m; m为样带总数
(3)计算样带的统计方差
d i 的统计方差<T2= 1/m E( d i -D) 2= 1/m Ed2 -D2
(4)计算总体密度估计区间
△ = t-:「-■/" 1/m-1 t是自由度为m-1d的分布值,查表求
刁曰・
得;
密度估计区间为D—,P=1—「,估计精度为1— /D
(5)推算研究区域内的种群数量
N=DS+AS S为研究地区总体的种群数量
这个方法还可以通过变形,如将长方形的调查面积变换成正方形的、圆形的用于调查那些不移动或移动速度不快的动物种类,如昆虫、爬行动物。
* 调查面积不应少于估计面积的10%。
2.1.2该方法需要满足的前提:
a.动物在调查地区的分布是独立和随机分布的
b.每只动物被发现的概率是独立的,不受其它动物的影响
c.没有重复计数
d.每只预见动物的发现距离可以被准确地测量
e.动物被惊动后的行为在调查过程中不会改变
f.动物的行为不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g.动物被发现的概率是距离的函数,既f(0)=1,f( )=0
2.1.3该方法的缺欠:
a.许多前提难以得到满足
b.调查的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天气状况、调查的时间、动物的生活周期
对行为的影响
c.调查者的能力和经验影响调查结果
2.1.4分层抽样的路线调查法
适用于在多种栖息地和景观并存的研究地区内调查野生动物的数量。
以每种栖息地和景观类型作为一个抽样层次,计算每个层次占研究地区的比例,根据比例确定各自抽样的面积或样带的数量。
然后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调查、计算,分别得出各种栖息地和景观内动物种群密度和数量,最后累加得到种群数量的估算值。
*需要注意,每个抽样层次发现动物的概率不同,因此应该根据情况调整各层的抽样比例。
隐蔽条件好的栖息地和景观应该加大抽样强度,才能减少因发现动物的概率不同产生的误差。
2.2 标志重捕法
2.2.1 调查与计算方法
将在调查地区内捕捉的动物个体进行标志,然后释放。
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在进行捕捉。
所获个体中应该含有一部分已经标志过的个体。
利用第二次捕捉到的已标志和未标志的个体的比例,推算出原来种群的数量。
N:M2=M1:(P-M1)=M1(N+M2)/M2
P,要推算的种群数量
M 1 ,第一次捕捉标记的个体数
N,第二次捕捉中含有的未标记个体数
M2,第二次捕捉中含有的标记的个体数
标准误(S.E)= V M12N (N —M 2)/ M23
种群数量估计值的置信区间为P + S.E (95%)。
222要求的前提和适用的范围
前提:a.实验期间标记个体不会增加和减少
b.标记不会给动物造成伤害,导致死亡率增加
c.第一次和第二次捕捉期间没有新生、迁入和迁出的个体
d.所有动物个体(标志和没有标志的)被捕捉的概率相等
适用范围:a.易于捕捉和标记的物种
b.动物的活动范围不大
c.封闭环境下的动物种群
2.3 轰赶法
适用于封闭环境下的大型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
目前已不常用,只是在确定换算系数时使用。
2.3.1调查方法
在确定了调查区域之后,组织人力由调查区域的一端同时出发,向另一端行走。
每个人只计数从自己右边向后方逃跑的动物;同时在另一端布置下守候的人力,计数跑出调查区域的动物数量。
直至双方回合,统计见到的动物数量。
如果是为了获得换算系数,在轰赶动物之前将调查区域内所有动物遗留得痕迹(通常是尿迹、粪便等非连续性的痕迹)。
并在几天之后(2-3天)再次计数调查区域内新的痕迹数量。
然后再轰赶动物,获得痕迹与动物实体数的换算系数。
2.3.2:需要满足的前提
a.所有动物个体都能被驱赶出、并被计数。
3.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
以动物遗留的痕迹为调查对象,根据换算系数推算动物种群数量的方法。
关键问题:如何获得准确的痕迹与动物实体间的换算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