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康复》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康复PPT课件
![糖尿病康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015529f78a6529657d5319.png)
肾机能障碍
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 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 肾病的确诊
障碍
神经障碍
评估方法
问诊
评估目的和项目
知觉异常、体位性低血 压、或有排尿障碍的症 状、消化道症状等 末梢神经症的诊断 末、感觉测 试、震动觉 神经传导速度 CVR-R间隔(膀胱 肌电图)、残余 尿测定 循环系统障碍 血压测定 心电图、胸部X片、 心超 血流测定
需胰岛素 治疗者
< 0.42 < 0.63
酮症酸中毒昏迷与高渗性非酮 症昏迷的鉴别
项目 尿酮 血糖(mg/100ml) 酮症昏迷 强阳性 升高 724(304-2008) 多正常 137(123-153) 稍高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阴性或弱阳性 显著升高 1100(485-2200 ) 升高 154(126-178) 正常或稍高
鉴别诊断
• 两者虽易鉴别,但NIDDM→IDDM移 行的slowly progresion IDDM的 鉴别困难; • 另外,IDDM中看到NIDDM的变化, 或NIDDM中可看到IDDM的变化时鉴 别困难。
(1)尿、血CPR(C肽)的测定: Ⅰ型----CPR分泌低下 Ⅱ型----CPR分泌正常或增高 IDDM NIDDM > 25 > 1.0 > 2.0
血清Na(mEq/l)
血清K(mEq/l)
5.3(3.7-7.2)
4.7(3.0-7.4)
项目 血清Cl(mEq/l)
酮症昏迷
正常 97(80-108)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正常或稍高 109(78-125)
血清BUN (mg/100ml)
血清胆固醇 (mg/100ml) 血清HCO3 (mEq/l) 动脉血pH 血浆渗透压 (mOsm/l)
糖尿病康复ppt课件
![糖尿病康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c3f853a76e58fafab0038d.png)
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以脑梗死最多见,主要表现为 运动感觉障碍(偏瘫)、语言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等。
.
8
糖尿病的主要功能障碍
一、生理功能障碍
• 糖尿病肾病
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的常见原因。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者,其病理改 变有3种类型: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病变;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病变(最 常见,对肾功能影响最大),渗出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和高 血压,最终发展为肾衰竭。
.
14
糖尿病的康复护理评估
一、生理功能的评估
• 生化指标测定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指一类非糖尿病性空腹血糖异常,其血糖浓度高 于正常,但低于糖尿病的诊断值。
糖耐量减低(IGT):是葡萄糖不耐受的一种类型。
糖代谢分类
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
空腹血糖(FPG)
OGTT 2h血糖(2hPPG)
.
17
糖尿病的康复护理评估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定
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功能的体格检查及电生理学评估。
.
18
.
12
糖尿病的主要功能障碍
• 三、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障碍
糖尿病病人可出现的全身症状有乏力、易疲劳等,病人的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受到一定限制。若发生眼、脑、心、肾脏、大血管和神经并发症, 则可出现日常生活活动严重受限。
.
13
糖尿病的主要功能障碍
• 四、参与能力障碍
由于糖尿病生理功能障碍或严重的心理障碍,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病 人的生活质量、劳动、就业和社会交往能力。
• 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和消失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显著下降
或缺失,人群中占5%。
• 2型糖尿病: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下降(胰岛素抵抗)伴随胰岛β
.
8
糖尿病的主要功能障碍
一、生理功能障碍
• 糖尿病肾病
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的常见原因。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者,其病理改 变有3种类型: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病变;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病变(最 常见,对肾功能影响最大),渗出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和高 血压,最终发展为肾衰竭。
.
14
糖尿病的康复护理评估
一、生理功能的评估
• 生化指标测定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指一类非糖尿病性空腹血糖异常,其血糖浓度高 于正常,但低于糖尿病的诊断值。
糖耐量减低(IGT):是葡萄糖不耐受的一种类型。
糖代谢分类
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
空腹血糖(FPG)
OGTT 2h血糖(2hPPG)
.
17
糖尿病的康复护理评估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定
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功能的体格检查及电生理学评估。
.
18
.
12
糖尿病的主要功能障碍
• 三、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障碍
糖尿病病人可出现的全身症状有乏力、易疲劳等,病人的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受到一定限制。若发生眼、脑、心、肾脏、大血管和神经并发症, 则可出现日常生活活动严重受限。
.
13
糖尿病的主要功能障碍
• 四、参与能力障碍
由于糖尿病生理功能障碍或严重的心理障碍,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病 人的生活质量、劳动、就业和社会交往能力。
• 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和消失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显著下降
或缺失,人群中占5%。
• 2型糖尿病:胰岛素调控葡萄糖代谢能力的下降(胰岛素抵抗)伴随胰岛β
《糖尿病病康复》课件
![《糖尿病病康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694c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b.png)
负担。
详细描述
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患者的身高、 体重、年龄、性别、体力活动强度等 计算每日所需热量。
均衡营养,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 白质、脂肪的比例,控制糖分和盐分 的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增加 膳食纤维的摄入。
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高胆固醇的 食物,如糖果、蛋糕、油炸食品等。
运动疗法
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糖 尿病患者,应遵医嘱按 时服药,并注意观察药
物副作用。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
控制血糖。
糖尿病的监测与评估
01
02
03
04
定期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 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监测并发症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肾功能 、心血管等,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
定期检测血糖
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 定期检测血糖有助于及早发现 糖尿病。
关注高危人群
对于年龄大于40岁、有高血压 、高血脂等高危因素的人群, 应特别关注,及早采取预防措
施。
糖尿病的控制
饮食控制
合理安排饮食,控制热 量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
运动锻炼
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 糖,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
药物治疗
《糖尿病病康复》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糖尿病概述 • 糖尿病的康复治疗 •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01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的定义
0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 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影响全身多 个器官的功能。
02
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和自身免疫等,这些 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胰岛细胞受损 ,胰岛素分泌减少或作用障碍。
详细描述
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患者的身高、 体重、年龄、性别、体力活动强度等 计算每日所需热量。
均衡营养,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 白质、脂肪的比例,控制糖分和盐分 的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增加 膳食纤维的摄入。
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高胆固醇的 食物,如糖果、蛋糕、油炸食品等。
运动疗法
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糖 尿病患者,应遵医嘱按 时服药,并注意观察药
物副作用。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
控制血糖。
糖尿病的监测与评估
01
02
03
04
定期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 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监测并发症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肾功能 、心血管等,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
定期检测血糖
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 定期检测血糖有助于及早发现 糖尿病。
关注高危人群
对于年龄大于40岁、有高血压 、高血脂等高危因素的人群, 应特别关注,及早采取预防措
施。
糖尿病的控制
饮食控制
合理安排饮食,控制热 量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
运动锻炼
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 糖,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
药物治疗
《糖尿病病康复》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糖尿病概述 • 糖尿病的康复治疗 •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01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的定义
0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 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影响全身多 个器官的功能。
02
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和自身免疫等,这些 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胰岛细胞受损 ,胰岛素分泌减少或作用障碍。
(2024年)糖尿病PPT演示课件
![(2024年)糖尿病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1cc99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9.png)
3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3/26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糖尿病治疗将更加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基 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新型药物的研发,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智能化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智能化管理,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综合防治策略
未来糖尿病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策略,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等多方面的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和并发症风险。
36
THANKS
2024/3/26
37
24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力量训练
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8-10个动作,每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
2024/3/26
25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柔韧性训练
瑜伽、太极等
2024/3/26
建议每周进行1-2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26
运动过程中安全防护
运动前准备
充分热身,避免运动损伤
糖尿病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 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症 状。
11
03
糖尿病治疗方法及药物选 择
2024/3/26
12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01
磺脲类药物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02
双胍类药物
抑制肝糖原异生,促进周围组 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0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 低餐后高血糖。
并发症危害严重
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 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3/26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糖尿病治疗将更加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基 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新型药物的研发,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智能化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智能化管理,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综合防治策略
未来糖尿病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策略,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等多方面的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和并发症风险。
36
THANKS
2024/3/26
37
24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力量训练
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8-10个动作,每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
2024/3/26
25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柔韧性训练
瑜伽、太极等
2024/3/26
建议每周进行1-2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26
运动过程中安全防护
运动前准备
充分热身,避免运动损伤
糖尿病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 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症 状。
11
03
糖尿病治疗方法及药物选 择
2024/3/26
12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01
磺脲类药物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02
双胍类药物
抑制肝糖原异生,促进周围组 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0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 低餐后高血糖。
并发症危害严重
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 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康复PPT课件
![糖尿病的康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5f8b9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8.png)
16
• 四.糖尿病运动疗法
• 运动疗法的目的:
• ⒈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 • ⒉加速脂肪分解,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纠正
脂代谢紊乱。 • ⒊预防和控制慢性并发症,减少或减轻致残率和
病死率。 • ⒋维持和促进成年患者正常的体力和工作能力,
保持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正常生长发育。
17
• 运动疗法的基本作用
• 综合治疗方法包括5个方面: ①饮食疗法;②运动疗法;③药物治疗; ④糖尿病教育;⑤血糖监测。
• 其中起直接作用的是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3个 方面,而糖尿病教育和血糖监测是保证这3方面正确发挥 作用的必要手段。
• 在糖尿病的康复治疗中应以控制高血糖为主要治疗目标。
7
• 康复治疗实施步骤:
2
高危因素:遗传因素和阳性家族史、肥胖、 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脂代谢紊乱、 高血压、低体力活动、高收入者均为2型糖 尿病的高危因素。
致残情况:可导致眼、肾、神经以及心脏和 周围血管等组织器官的并发症,成为糖尿 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3
• 糖尿病近期问题:主要与血糖控制有关, 如 低血糖症、高血糖症、酮症等。
糖尿病的康复
1
一﹑概述
定义: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 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 (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 尚有蛋白质、 脂肪代谢异常。
• 分型:1999年WHO公布协商性报告, 新分类法建 议主要将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型, 即1型糖尿病 (T1DM)、 2型糖尿病(T2DM) 、其他特殊 类型和妊娠期糖尿病。
25
• ㈤其他作用 • 运动锻炼可促进健康 增强体质,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 • 还可减轻精神紧张及焦虑,消除抑郁状态,
• 四.糖尿病运动疗法
• 运动疗法的目的:
• ⒈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 • ⒉加速脂肪分解,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纠正
脂代谢紊乱。 • ⒊预防和控制慢性并发症,减少或减轻致残率和
病死率。 • ⒋维持和促进成年患者正常的体力和工作能力,
保持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正常生长发育。
17
• 运动疗法的基本作用
• 综合治疗方法包括5个方面: ①饮食疗法;②运动疗法;③药物治疗; ④糖尿病教育;⑤血糖监测。
• 其中起直接作用的是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3个 方面,而糖尿病教育和血糖监测是保证这3方面正确发挥 作用的必要手段。
• 在糖尿病的康复治疗中应以控制高血糖为主要治疗目标。
7
• 康复治疗实施步骤:
2
高危因素:遗传因素和阳性家族史、肥胖、 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脂代谢紊乱、 高血压、低体力活动、高收入者均为2型糖 尿病的高危因素。
致残情况:可导致眼、肾、神经以及心脏和 周围血管等组织器官的并发症,成为糖尿 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3
• 糖尿病近期问题:主要与血糖控制有关, 如 低血糖症、高血糖症、酮症等。
糖尿病的康复
1
一﹑概述
定义: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 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 (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 尚有蛋白质、 脂肪代谢异常。
• 分型:1999年WHO公布协商性报告, 新分类法建 议主要将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型, 即1型糖尿病 (T1DM)、 2型糖尿病(T2DM) 、其他特殊 类型和妊娠期糖尿病。
25
• ㈤其他作用 • 运动锻炼可促进健康 增强体质,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 • 还可减轻精神紧张及焦虑,消除抑郁状态,
中西医诊治糖尿病PPT课件
![中西医诊治糖尿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eecc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2.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研究
0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糖尿病的病因、病理生理机
制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02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
验和理论知识。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0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可以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提高
西医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 制血糖水平。
运动治疗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提高身体代谢水 平,降低血糖。
饮食治疗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碳水化合物、脂 肪和蛋白质的摄入。
健康教育
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和控 制能力。
西医预防与控制
定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早发现、 早治疗。
通过切脉来判断病情。例如,糖尿病患者 脉象可能偏沉、滑数。
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开具中药方剂 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黄连 、生地黄、麦冬、枸杞子等。
针灸治疗
通过针刺相关穴位来调节气血 ,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穴位 有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等。
推拿治疗
通过推拿相关经络和穴位来调 节气血,达到治疗目的。常用 的推拿手法有捏脊、按摩腹部 等。
饮食调理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制定个 性化的饮食方案,控制热量摄
入,保持营养均衡。
中医预防与调护
饮食控制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 控制糖分和脂肪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运动锻炼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 散步、太极拳等,有助
于调节血糖水平。
心理调适
糖尿病的健康指导ppt课件
![糖尿病的健康指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ff5e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6.png)
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
(1) 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知识; (2) 告 诉患者及家属严格执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及运动 方案; (3) 讲 明糖尿病性昏迷的征兆,如恶心、呕吐、食欲差、 嗜睡、呼吸深 快及脱水等,做到及时发现,早治疗; (4) 定期检查眼底、眼压 等,防视网膜病变等视力严重 损害; (5) 鞋袜要合脚、卫生、透气,防止周围神经和血管病 变致足损伤,不用热水烫脚及使 用电热毯、热水袋等, 以免烫伤; (6) 经常测量血压,检查血脂, 积极控制高血压和治疗 高血脂; (7) 老年糖尿病患者感染率 高,肺部、泌尿系统感染多 见,指导患者讲究卫生,预防感染; (8) 补充水、电解质。
结语
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对糖尿病 的护理给予足够重视。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降低糖尿病 发病率,提高糖尿病的知晓率、掌握糖尿病基础知识、提高治 疗控制的达标率,减少患者及家庭的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整体而言,糖尿病 同心血管疾病、肿瘤一起是危及人类的三大杀手,而做好糖 尿病的教育,将能阻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所以,糖 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一环,是必不可少的。
实施方法
①运动方法:运动项目应选择病人感兴趣、简单、易的项 目,如太极拳、慢跑、步行等。②运动量,运动量的大小由 运动强度、运动持续和运动频度三个因素决定。运动量合适, 应视病人运动后的反应标准。运动后精力充沛不易疲劳,心 率常在运动后钟内恢复至安静时心率数说明运动量较合适。 运动强度决定了运动的时长,以运动中的心率评定运动强度的指 度,临床上将能运动并能安全的运动心率称为靶心率。以运 动实验中最高心率的 70%~80% 靶心率。也可年龄计算:靶 心率 =170- 年龄运动,运动可自 10 分钟开始,延长,靶心率 的运动累计以每日 20~30 分钟为佳。运动频度:运动疗法最 好每日都能。③运动的选择:以餐后 1 小时运动为宜。
糖尿病的康复护理演示文稿
![糖尿病的康复护理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35391be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5.png)
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主食150~250g 蛋白质30~60g 脂肪25g
16 第16页,共45页。
三、康复护理措施
饮食疗法
☆ 坚持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 长期患消耗性疾病的糖尿病者
——高蛋白饮食(每日主、副食蛋白质总量 不低于100g)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主食可放宽到450~500g,其他副食酌情供应
空腹血糖>15.0mmol/L或有严重的低血糖倾向 感染
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严重糖尿病肾病
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严重糖尿病足 新近发生的血栓
30 第30页,共45页。
三、康复护理措施
血糖监测
测指尖血糖 四段:7am 11am 5pm 9pm 早晚:7am 9pm
31 第31页,共45页。
一、概述
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血浆葡萄糖mmol/L GhbA1c %
空腹 非空腹
理想 4.4~6.1 4.4~8.0
<6.2
血压mmHg
<130/80
男 体重指数(BMI)kg/m2
女 总胆固醇mmol/L HDL-C mmol/L 甘油三酯mmol/L
LDL-Cmmol/L
<25 <24 <4.5 >1.1 <1.5 <2.5
37 第37页,共45页。
糖尿病足康复护理措施 运动治疗
对足部保护性感觉丧失的患者 推荐的运动是: 游泳、骑自行车、划船、坐式运动及
手臂的锻炼
禁忌: 长时间行走、跑步和爬楼梯 可作: 患肢伸直抬高运动、踝关节的伸屈活动、
足趾的背伸跖屈活动
38 第38页,共45页。
糖尿病足康复护理措施 局部治疗 ☆ 清创治疗
体检:选择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
16 第16页,共45页。
三、康复护理措施
饮食疗法
☆ 坚持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 长期患消耗性疾病的糖尿病者
——高蛋白饮食(每日主、副食蛋白质总量 不低于100g)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主食可放宽到450~500g,其他副食酌情供应
空腹血糖>15.0mmol/L或有严重的低血糖倾向 感染
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严重糖尿病肾病
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严重糖尿病足 新近发生的血栓
30 第30页,共45页。
三、康复护理措施
血糖监测
测指尖血糖 四段:7am 11am 5pm 9pm 早晚:7am 9pm
31 第31页,共45页。
一、概述
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血浆葡萄糖mmol/L GhbA1c %
空腹 非空腹
理想 4.4~6.1 4.4~8.0
<6.2
血压mmHg
<130/80
男 体重指数(BMI)kg/m2
女 总胆固醇mmol/L HDL-C mmol/L 甘油三酯mmol/L
LDL-Cmmol/L
<25 <24 <4.5 >1.1 <1.5 <2.5
37 第37页,共45页。
糖尿病足康复护理措施 运动治疗
对足部保护性感觉丧失的患者 推荐的运动是: 游泳、骑自行车、划船、坐式运动及
手臂的锻炼
禁忌: 长时间行走、跑步和爬楼梯 可作: 患肢伸直抬高运动、踝关节的伸屈活动、
足趾的背伸跖屈活动
38 第38页,共45页。
糖尿病足康复护理措施 局部治疗 ☆ 清创治疗
体检:选择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
《糖尿病康复》课件
![《糖尿病康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2e73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b.png)
糖尿病康复治疗
胰岛素治疗
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 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身体正 常的代谢过程。
口服药物治疗
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 物治疗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治 疗方法。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 者控制血糖,减轻症状。
其他治疗方法患者缓解疼痛 和痛苦。
糖尿病与运动
1
运动对病情的影响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糖,降低患心脏病风险,增强体魄。运动还可以 增强患者免疫力,缓解精神压力。
2
糖尿病运动原则
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时间以及逐渐增加运动强度是糖 尿病患者需要注意的运动原则之一。
3
运动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身体活动之前,糖尿病患者需要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活动。避 免在低血糖和足底溃疡的时候进行高强度锻炼。
2 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康复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提高饮食质量、增强免疫力、减轻症状、降 低心理压力等。
结论
糖尿病康复的重要性
糖尿病康复不仅是控制血糖的关键方法,而且还可以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的发 生。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和其他康复方法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和管理病情,从而提高其生活 质量,减轻症状。
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且需要 选择正确的鞋子和保护皮肤,以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
如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并发症是糖尿病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但是采取 正确的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管理
1 如何管理糖尿病
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定期检查,监测血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等是管理糖 尿病的重要方法。
第二十一章糖尿病的康复ppt课件
![第二十一章糖尿病的康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eddfc8c281e53a5902ff97.png)
• 所有能引起脱水的因素:利尿剂、水摄入量不足、失水过多(如呕 吐、腹泻)、脱水治疗、透析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
• 肾功能不全。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11
概述
• 低血糖昏迷
• 糖尿病患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但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害性大,有的甚至导致昏迷和死亡。
• 低血糖对人体的危害
• ②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③不同层次的糖尿病及糖耐量低下患病率有所差异。
• ④我国糖尿病的流行具有民族特点。某些民族特异遗传素质和环境
及生活习惯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各民族患病率有所不同,如
宁夏回族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汉族,新疆维吾尔族患病率高于其他
民族。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概述
• 目前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疾病,是遗传因 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确切病因尚未明确。
• 1型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所不同,2型糖尿病 的主要危险因素有:①糖尿病阳性家族史;②年龄增长; ③肥胖,体重指数(BMI)≥25;④腰围/臀围(WHR)男 性>0.90、女性>0.85;⑤分娩巨大胎儿的母亲;⑥脂肪 代谢紊乱(尤其高甘油三脂血症)等。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概述
慢性病变及并发症
• 急性并发症 • 酮症酸中毒 •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 低血糖昏迷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8
概述
急性并发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酮症酸中毒常见的糖尿病危重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由于体内胰岛素
极度缺乏,抗胰岛素激素增加,组织细胞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导致血糖显著升高, 脂肪分解加速,产生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及明显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出 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死亡。 • 1、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酮症酸中毒,但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缺乏,常表现为 无诱因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发生常有诱因,如在某些应激情况下也可发生, 且随病程延长,胰岛细胞衰竭越严重,越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 临床发病诱因 • ①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等;②胰岛素应用不当, 如:长期用量不足或突然中断;③饮食不当,暴饮暴食;④精神刺激等其他因素。
• 肾功能不全。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11
概述
• 低血糖昏迷
• 糖尿病患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但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害性大,有的甚至导致昏迷和死亡。
• 低血糖对人体的危害
• ②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③不同层次的糖尿病及糖耐量低下患病率有所差异。
• ④我国糖尿病的流行具有民族特点。某些民族特异遗传素质和环境
及生活习惯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各民族患病率有所不同,如
宁夏回族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汉族,新疆维吾尔族患病率高于其他
民族。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概述
• 目前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疾病,是遗传因 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确切病因尚未明确。
• 1型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所不同,2型糖尿病 的主要危险因素有:①糖尿病阳性家族史;②年龄增长; ③肥胖,体重指数(BMI)≥25;④腰围/臀围(WHR)男 性>0.90、女性>0.85;⑤分娩巨大胎儿的母亲;⑥脂肪 代谢紊乱(尤其高甘油三脂血症)等。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概述
慢性病变及并发症
• 急性并发症 • 酮症酸中毒 •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 低血糖昏迷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8
概述
急性并发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酮症酸中毒常见的糖尿病危重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由于体内胰岛素
极度缺乏,抗胰岛素激素增加,组织细胞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导致血糖显著升高, 脂肪分解加速,产生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及明显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出 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死亡。 • 1、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酮症酸中毒,但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缺乏,常表现为 无诱因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发生常有诱因,如在某些应激情况下也可发生, 且随病程延长,胰岛细胞衰竭越严重,越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 临床发病诱因 • ①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等;②胰岛素应用不当, 如:长期用量不足或突然中断;③饮食不当,暴饮暴食;④精神刺激等其他因素。
糖尿病病康复PPT课件
![糖尿病病康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1af9616529647d272852f9.png)
肌电图检查可显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第20页/共69页
糖尿病足评定2 血管评定
1、皮肤血液灌注压的测定 2、趾部血压和跨皮肤的氧分压的测定
3、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脉搏触诊 4、踝肱压力指数(ABI)测定
第21页/共69页
1、皮肤血液灌注压的测定 皮肤血液灌注压的测定: 踝的血流灌注可以采用标杆试验(pole-test) 来评估,该方法是将腿部抬高后记录超声波信号点。
2 适当比例和摄入量:
①碳水化合物: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 % 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忌食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
(各种糖果、甜糕点饼干、冰淇淋、含糖软饮料等)。
第36页/共69页
②蛋白质: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 15%,成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0.8-1.2g 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 宜增至1.5-2.0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 应限制至0.8g;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g。 蛋白质来源应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质,以保证 必需氨基酸的供给。
第33页/共69页
第34页/共69页
体形 肥胖/超重
正常 消瘦
休息 (千卡/公斤体重) 20-25 25-30 30-35
轻体力(千卡/公斤体重) 25-30 30-35
第35页35-/共4069页
中体力(千卡/公斤体重) 30-35 35-40 40-45
重体力(千卡/公斤体重) 35-40 40以上 45-50
第51页/共69页
2、运动强度
运动量是运动方案的核心,运动量的大小取决于运动强度和 时间,在制定和实施运动计划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个体化的 差异,肥胖程度,糖尿病的类型和并发症的不同,给病人制 定出能将风险降低至最低的个体化运动处方。
第20页/共69页
糖尿病足评定2 血管评定
1、皮肤血液灌注压的测定 2、趾部血压和跨皮肤的氧分压的测定
3、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脉搏触诊 4、踝肱压力指数(ABI)测定
第21页/共69页
1、皮肤血液灌注压的测定 皮肤血液灌注压的测定: 踝的血流灌注可以采用标杆试验(pole-test) 来评估,该方法是将腿部抬高后记录超声波信号点。
2 适当比例和摄入量:
①碳水化合物: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 % 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忌食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
(各种糖果、甜糕点饼干、冰淇淋、含糖软饮料等)。
第36页/共69页
②蛋白质: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 15%,成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0.8-1.2g 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 宜增至1.5-2.0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 应限制至0.8g;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g。 蛋白质来源应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质,以保证 必需氨基酸的供给。
第33页/共69页
第34页/共69页
体形 肥胖/超重
正常 消瘦
休息 (千卡/公斤体重) 20-25 25-30 30-35
轻体力(千卡/公斤体重) 25-30 30-35
第35页35-/共4069页
中体力(千卡/公斤体重) 30-35 35-40 40-45
重体力(千卡/公斤体重) 35-40 40以上 45-50
第51页/共69页
2、运动强度
运动量是运动方案的核心,运动量的大小取决于运动强度和 时间,在制定和实施运动计划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个体化的 差异,肥胖程度,糖尿病的类型和并发症的不同,给病人制 定出能将风险降低至最低的个体化运动处方。
2024版《糖尿病病例分享》PPT课件
![2024版《糖尿病病例分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0db6d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1.png)
非药物治疗方法
01
02
03
饮食治疗
通过控制饮食中碳水化合 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 量,以及增加膳食纤维的 摄入来降低血糖。
运动治疗
通过规律的有氧运动,如 散步、慢跑、游泳等,提 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从而降低血糖。
减重治疗
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 者,减轻体重可以改善胰 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
《糖尿病病例分享》 PPT课件
目录
• 病例背景介绍 • 糖尿病类型及特点 • 治疗方案与措施 • 营养膳食调整建议 • 运动康复计划制定 • 心理干预与辅导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病例背景介绍
01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
01
张三
性别
02 男
年龄
03
52岁
患者基本信息
职业 公司职员
身高 170cm
状。多食、体重下降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 相对缺乏,葡萄糖不能被充分 利用而随尿排出,机体能量供 应不足,患者常感饥饿而多食。 同时,由于葡萄糖利用障碍, 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加,患者
视力模糊
高血糖使得晶状体渗透压改变, 影响屈光度,导致视力模糊。 随着血糖的下降,视力可逐渐
恢复。
其他症状
如乏力、皮肤瘙痒、伤口愈合 缓慢等也可能是糖尿病的症状
之一。
03
治疗方案与措施
药物治疗方案
口服降糖药
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或增加组织对葡 萄糖的利用来降低血糖,如磺脲类、 双胍类等。
注射胰岛素
GLP-1受体激动剂
通过激活GLP-1受体,促进胰岛素分 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降低 血糖。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部分2型糖尿病 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糖尿病健康管理PPT课件
![糖尿病健康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58284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5.png)
糖尿病的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 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是糖尿病患者
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出现 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严重后果。
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非糖 尿病患者高2-4倍,脑梗死、脑出血等脑 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新型糖尿病治疗手段的研究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研究开发更有效的药物,如针对胰岛素 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的靶向药物。
细胞疗法
利用干细胞或胰岛细胞移植等方法,修复或替代受损的胰岛细胞, 恢复胰岛素分泌功能。
基因疗法
研究基因编辑技术,对糖尿病相关基因进行修饰,从根本上改变糖 尿病的发展进程。
长期管理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期管 理,包括饮食、运动、药 物治疗等,保持血糖稳定,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5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与心理 支持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基础知识
向糖尿病患者普及糖尿病的病因、 症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基 础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水平。
饮食与运动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控制热量 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以降低 血糖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 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代 谢紊乱。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多种器官损害,尤其是眼、肾 、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糖尿病可分 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 糖尿病。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在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方面 存在差异。
《糖尿病的康复》课件
![《糖尿病的康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73f4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3.png)
04
均衡营养,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和脂肪的比例,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控制餐后血糖波动,避免高糖、高脂、高 盐、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05
06
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
运动康复
总结词:运动康复有助于提高
糖尿病患者的新陈代谢和心肺
功能,促进血糖控制。
01
详细描述
02
Hale Waihona Puke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 惯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01 1型糖尿病
多发于青少年,症状包括多饮、多尿、消瘦等。
02 2型糖尿病
多发于中老年人,症状包括疲乏无力、肥胖、视 力模糊等。
03 妊娠期糖尿病
发生在妊娠期间,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反复感 染等。
糖尿病的病因和影响
01 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家族聚集性,与遗传基因有关。
02 环境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可增加 患病风险。
血糖监测的频率
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血糖监测 的频率,一般建议每天至少监测一次 。
预防并发症
01
02
03
控制血糖
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 风险。
定期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全 面的身体检查,以便及时 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 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03
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
、游泳等,每周进行至少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04
适当增加力量训练,以增强肌
肉力量和耐力。
05
注意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避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课件
7
• 二 慢性并发症: 1 糖尿病性冠心病; 2 糖尿病性高血压; 3 糖尿病肾病; 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5 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精选ppt课件
8
• 诊断标准: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 盟制定
• 有典型症状和一天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 或空腹血糖>7.0mmol/L可确诊。
精选ppt课件
9
• 血糖的评定:测血糖同时测空腹及餐后2小 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饮食负荷后血 糖的浓度,轻症或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 血糖可正常,但餐后2小时血糖常 >11.1mmol/L。当胰岛素抵抗持续存在时, 空腹血糖升高晚于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 小时血糖比空腹血糖更敏感,是现代糖尿 病诊断、治疗和监测的敏感指标。
3 其他类型的糖尿病(遗传缺陷导致细胞 功能受损;内分泌疾病;药物及化学诱导; 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 染等;免疫介导的罕见病,如僵直综合征 伴糖尿病等。
4 妊娠糖尿病。
精选ppt课件
4
并发症
• 分急性并发症和慢性两种
急性包括: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是糖尿病 常见的危重并发症。由于体内胰岛素极度 缺乏,抗胰岛激素增加,组织细胞不能有 效利用葡萄糖导致血糖显著升高,脂肪分 解加速。产生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及 明显水、电解质紊乱,严重出现不同程度 的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如不及时救治可导 致死亡。
精选ppt课件
10
• 尿糖的测定:
• 葡萄糖耐量试验:主要检查人体血糖调节 功能,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检测指标,用 于判断个体对葡萄糖负荷能力,对诊断糖 尿病非常主要。方法 试验前3天,每天唐 摄入量不少于150g,试验前一天夜间禁食 10小时以上(可以饮水)。用75g葡萄糖溶 于300ml温开水,口服并约5分钟饮完。在 服用糖水后30、60、120、180分钟取血
精选ppt课件
6
• 3 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对人体的危害:
1 加重糖尿病:低血糖时体内胰升糖素、生长 激素等增高,尿糖增多,使血糖不易控制。
2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反复低血糖可使患者脑 功能受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
3 导致心功能损害:低血糖时特别是已有冠状 动脉样硬化的患者,易使心脏功能受损,供氧受 阻碍,产生心律失常。
精选ppt课件
2
流行病学特点
• 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 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属发病率高、增 长速度最快的疾病之一。1998年世界卫生 组织资料表明,全世界已有糖尿病患者1.48 亿,预测到2025年可达到3亿。
精选ppt课件
3
• 临床分型:
1 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
2 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
• 如果空腹血糖<6.1mmol/L为正常空腹血糖。空腹 血糖>6.1mmol/L而<7.1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 2小时血糖<7.8mmol/L为糖耐量正常;2小时血糖 >7.8mmol/L但<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
• 空腹血糖过高和糖耐量减低均属于血糖调节异常, 是正常血糖代谢与糖尿病之间的状态,是发生糖 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精选ppt课件
11
• 检查,正常糖耐量:空腹<6.38mmol/L,30、 60分钟<11.1mmol/L,120分钟 <7.77mmol/L,180分钟<6.38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能反映测定前6—8周 平均血糖水平,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好坏 的评价、
精选ppt课件
12
康复治疗
• 糖尿病康复治疗强综合治疗的五方面: 即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பைடு நூலகம்控制、糖 尿病教育及血糖自我检测。
精选ppt课件
5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诱因:各种感染,如呼吸 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等;胰岛素应用 不当,如长期用量不足或突然中断;饮食不当, 暴饮暴食;精神刺激等其他因素。
2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是糖尿病严重急性并发症, 大多发生在2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极高、脱 水及血渗透压增高。但没有明显的酮症酸中毒症 状,患者的神志可以正常,但多嗜睡、朦胧,严 重者不省人事及深昏迷。
精选ppt课件
15
• 运动的处方:
1 运动的原则:运动处方应体现个体化原 则。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好而习惯各有差异, 运动量也不相同。询问和调查患者日常生 活活动方式,掌握日常生活活动的类型, 参考日常饮食摄入量,决定运动种类和运 动量,制定出相应的运动处方。
精选ppt课件
16
• 2 运动强度:长期运动锻炼可明显改善2型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但应注意,高 强度运动一方面促进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分 泌,导致血糖的进一步升高;另一方面促 使血糖过氧化脂质的增多,使机体处于氧 化应激状态,加重原有并发症脏器的损害。 中等强度以下运动使肌肉能有效利用葡萄 糖和游离脂肪酸。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肌 肉对葡萄糖利用的比例逐渐增多,继而血 中乳酸堆积,其结果抑制了脂肪酸的分解。
精选ppt课件
14
• 3 充足的食物纤维,适量的无机盐及维生素。
• 4 保持有规律饮食时间。
• 二 运动疗法
1 运动预防2型糖尿病:每周进行一次以上 的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至出 汗程度,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减少。定 期进行运动锻炼,同时配合饮食、运动等 生活方式教育指导,胰岛素抵抗减轻,冠 心病的危险因子和糖代谢异常有明显改善。
一 饮食疗法: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基本措 施之一。目的在于控制热量的摄入,减 轻胰岛的负担,控制血糖升高以减轻症 状和减缓并发症的发生于发展。
精选ppt课件
13
• 饮食疗法原则
1 严格控制每日总热量
2 合理搭配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的控制 要合理,适量的糖类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 敏感性和改善葡萄糖耐量,因此糖类可占 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摄入量宜接近 正常人(肉、蛋、乳)等;减少脂肪的摄 入。
糖尿病的康复
精选ppt课件
1
• 一 基本概念:是一组以持续性高血糖为特 征的、有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 致的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绝 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 低,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电 解质和水等代谢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 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三多一少” 的症状,或伴有多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 占死亡病因的第五位,是严重致残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