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交流会发言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交流会发言稿
学习知识产权,
从小培养学生维权创新意识
桂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课题组
学习知识产权,从小培养学生维权创新意识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行:
下午好!前几天,我看到《南方日报》一则令人振奋的报道:“广东连续12年稳坐中国专利申请头把交椅,近3年发明专利也跃居全国第一”。看完这篇报道,我感到“中国制造”改为“中国创造”,已为时不远了。
6年前,也就是2002年9月,我校就参与了南海区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工作。第二年,我校从四年级开始开设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并统一使用省知识产权局、南海区知识产权局、南海区教育局共同编写的,适合我们小学生的特点和老师的教学的《知识产权教育读本》(初级版)。6年后的今天,学生们已经感受到知识产权的威力和科技创新的力量,也在肩负着维护知识产权良好环境的责任。
一、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知识产权教育的根本保证
1、精选骨干教师。我们除了由科学老师、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组成知识产权教育小组以外,还专门从语、数、英三个科目各派出一位骨干教师参与知识产权教育的课题研究工作,由教导处副主任、省自然科骨干教师吴崇刚老师担任课题组组长,并全程参与和跟踪。
2、很抓师资培训。知识产权教育是一门新的学科,专业知识强,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对它都很陌生,因此,课题组的老师多次请区知识产权局刘西平主任、区教育局教研室主管教研员陈劲茹、陈贻宇老师,指导我们分析《知识产权教育读本》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教学方法。同时选派老师参加全国、省、区的专项培训,进一步了解知识产权的功能和有关知识,并要求参加了专项培训的老师向课题组的老师汇报。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2006年11月,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在南海区举办为期三天的第二期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专题研讨及师资培训班,课题组老师获得了一次全面的、系统的知识产权教育知识。
3、加强教学交流。如果教师仍然抱着“教”知识产权教育课的观念,是很难落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因此,课题组的老师必须通过研究和探索,找
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路径。在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进一步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一些教学要求和实践的方法后,选派教研能力强的陈静宜科组长上了一节研究课,然后,课题组的老师纷纷讲出了个人的观点,同时探讨切实可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由另一位老师按照新的思路再上一次。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课题组共同形成知识产权教育课的基本模式:确定主题——提前准备——拟定方案——实施活动——交流总结。同时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目的和任务,教师履行不同的指导责任。例如:在确定主题阶段,教师营造情景,指导学生自主地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施活动阶段,教师是参与者、指导者,教师作搜集资料、介绍资源、分析判断的指导。教师在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的同时,在活动的各个环节,根据活动阶段的内容开展相关的讲座。2006年4月陈静宜老师就面向三、四年级的学生开展了知识产权中有关“专利”的专题讲座。讲座时列举奥利奥、蓝罐曲奇、金沙巧克力等学生熟悉的食品盒与仿制品对比,分析仿冒者从中获得什么利益,被仿冒者产生的什么损失。这些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讲座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二、知识产权教育的课外延伸是进行知识产权教育的有效途径
1、保证知识产权课的趣味性与实践性。知识产权是一种制度,直接学起来是会枯燥无味的,教学时要融入到愉快的活动中。2007年6月,我校开展的桂城、罗村两个街道的教研活动中,戚志鹏老师指导《创作作品就可获得著作权》的课例时引导学生对抄袭作文与抄生字的两种形态展开讨论,让学生讲一讲切身感受,课堂气氛热烈又亲切,使学生、听课者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一般情况下,知识产权教育可以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请专家讲一讲,请市民讲一讲,学生自己在网上、在报刊去找一找。有时还需要专门到工厂、店铺走一走,了解相关的情况,回来以后一起交流,共同提高认识,形成能力。知识产权教育课题组成员还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先后组织学生到南海、顺德、禅城、广州的有关企业,了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方面的情况。如2005—2006年,我校多次组织学生到实验基地——南海广亚铝型材厂采访,了解该厂在专利保护,技术创新方面的情况。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增强维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还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走进企业,使他们知道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知识产权保护
是企业的取胜之道。对我校的此类活动,《珠江时报》专门进行了相关报道。
2、营造知识产权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务求“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在知识产权教育的全面工作中,我们坚信这一点,课题组的老师们组织学生创作漫画,做手抄报,网上下载典型事例,讲身边发生的事,通过学校橱窗、校园广播、专刊、专题网络等途径大力宣传知识产权制度,其中《知识产权专刊》每个学期至少出版一期,让每个学生人手一份拿回家与家长一起阅读,校园网还有专题网站,网页上的内容经常更新。我们编辑了一本《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在行动》的小册子,册子里记录着学生对知识产权的认知过程,学习及活动情景,以及学生学习了知识产权以后写的感受和体会。
三、丰富“知识产权教育”内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是一对孪生姊妹,因此,我校积极开展学生小发明、小创造,从而丰富知识产权教育的内涵。我们以课题组为龙头,成立了科技小组,定人、定时指导学生,培养小小发明家。每年的“五•一”、“十•一”黄金周,以及寒假、暑假,我们都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就在我身边”为主题的大型科技小发明、小创造活动。每次活动经历展览、介绍、表彰、申请专利、收藏等环节,学校还专门设置一间科技制作室,用于收集和展示学生的一些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的作品,使学生经常有一个交流、展示和表现自我的地方,从而为学生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学校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小小发明家,他们参加了历届的南海区“詹天佑杯”青少年科技创作大赛,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部分作品还申请了专利,省市各大媒体对此都做了相关的报道。
充分利用节假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参加社会调查,已经成为学校的传统。在课外学生可以寻找丰富的资源和题材,并可以得到家长、亲友的指导和辅助。在活动中,学生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并适合自己探索的课题。教师指导学生确定合适的活动范围,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如:参观、访问、调查、实验、宣传、义务劳动等,以及适当的组织形式,如:个人活动、结伴活动、小组活动等。
四、“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
开展知识产权课题研究以来,我校全体师生共获了30多项全国、省、市、区奖励。其中“升降笔筒”等三件制作获国家发明专利,有严重眼疾的郑晟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