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初历史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课前必读经典段落 2016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课前必读经典段落 2016

唯物史观概要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88-93
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 …… 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 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 这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统治阶级和统治思想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98—101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 思想。 ……这两种情况使得非统治阶级反对新统 治阶级的斗争在否定旧制度方面,又要比过去一切 争得统治的阶级所作的斗争更加坚决、更加彻底。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对立是社会 革命的基础

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 115--116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 因此,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 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学生自学讲解篇目: 《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现收录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1995年 第 2版 )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新版本 2012 年 版
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网址交 往。……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 念的上层建筑。
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1、文献原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P75-78

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 的事物。 ……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律师在她的视野 之外:当他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 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本次完全脱离的。这一点 从上面 所说的看来已经非常明显了。

本雅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致思理路

本雅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致思理路

本雅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致思理路作者:郭广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4期摘要:面对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带给人类社会的“堕落时代”和“紧急状态”,本雅明通过承袭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和犹太教弥赛亚主义思想传统,以“现代性的批判与救赎”为理论主题,以“恢复人类世界完整统一的本原状态”为思想主线,经过1916—1933年的“形上思辨”和1934—1940年的“直面现实”两个阶段,利用犹太神学的话语和思维模式重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建了独具犹太神学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

作为一种直面现代人的现实生存境遇的文化批判理论,本雅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犹太裔德国人,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法兰克福学派早期重要成员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最渊博的文学批评家之一”[1]。

自1955年阿多诺夫妇整理出版德文两卷本《本雅明文集》以来,在国外学界,本雅明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他是犹太神秘主义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一直是国外学者热议的一个首要问题。

事实上,本雅明是一位特立独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虽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洗礼,但犹太教弥赛亚主义似一条暗流一直贯穿于他整个学术批判与实践生涯,“以一種堪可称奇,也许是绝无仅有的方式多年并行两条路线”[2]52,终其一生都在致力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与人类救赎事业。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和法西斯主义恐怖统治的亲历者,本雅明面对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带给人类社会的“堕落时代”和“紧急状态”,为全面展开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文化批判和实现人类彻底救赎的事业,通过承袭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和犹太教弥赛亚主义思想传统,利用犹太神学的话语和思维模式重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建了他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开创出一条与卢卡奇、葛兰西、科尔施、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等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同的现代性批判道路。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论文摘要:学科的形成在于特定的知识类型为基础的知识论以及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论并不是认知型的知识论,而是理解型的知识论(包括解释型和扩展型的知识论)。

同样。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方法论也不是面向求知的“认知型”的方法论。

而是教育实践型方法论,即“理性的学理分析型”的教育方法论。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论;理解型;教育实践型方法论学科的划分是以知识类型的差异为标准的,而知识类型的差异基于认知客体或认知对象的不同,从康德的批判哲学所导致的学科分类到狄尔泰的对于人文科学逻辑的论证都可以得到说明。

比如说自然科学和哲学就是不同的知识类型,自然科学着眼于自然现象探究“物”之理。

哲学则着眼于形而上世界追问“道”之理。

这种以知识类型为基础的学科的形成和分化,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功能性的差异要求。

而知识类型是以知识论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因此,一般说来,任何学科的成立首先需要同时满足两点:其一,一种以特定知识类型而形成的知识论;其二,知识论的达致依赖着特定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的发现,以及一种与之相适宜的科学方法论的构建。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被设置为一级学科,和其他学科所面临的一样,关于它的学科合法性的质疑也相应而至。

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确实是比较特殊的,有不同于一般学科的特点:它的知识论并不是由对于特定对象世界的认知而来,而是本来就已经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基于这种本已存在的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它也不是严格的教育学,教育学探讨人类教育现象(或者说这构成了教育学的认知对象或领域)的本质、规律和科学方法。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并最终确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发展的阶段及其主要特征精神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关于精神生产的论述,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科学真理性体现在它始终以时代的发展为其哲学实践基础,并从实践中不断汲取理论的精华,从而实现理论的创新。

精神经济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在新时期丰富的实践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一朵理论奇葩,这一崭新理论对于当前加快产业升级、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增强中国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精神生产活动的重要理论成果,同时又是他考察人类社会精神生产活动的理论依据。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世界各国精神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加,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拟就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点作出考察。

一、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涵义有人认为,在与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精神生产”这一概念。

其实,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引用舒尔茨《生产运动》时,精神生产范畴就首次明确进入马克思的研究视域。

“(国民)首先必须有能够进行精神创造和精神享受的时间”[1](P57);在批判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时,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1](P164);在后来的《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则第一次使用了“精神生产”这一概念。

实际上,“精神创造”、“精神劳动”、“精神生产”在马克思那里是同一种意思。

什么是精神生产呢?马克思一开始就把精神生产这一概念牢牢置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治之下。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

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哲学思想

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哲学思想

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哲学思想“这个人(马克思———笔者注)的逝世,对于欧洲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思想是马克思的遗产, 是人类的思想财富。

毋庸置疑,对历史科学的探索,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发现,都是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思想的构成。

不仅如此,包括晚年人类学研究,东方社会的设想,“欧洲中心主义”的解构等,都是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思想的体现。

但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和盖棺定论的。

正如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观有其形成、成熟和发展一样,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思想也同样经历了探索、形成和发展等时期。

可以说,《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称《形态》)既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形成标志,又是他历史哲学思想形成的标志。

因为马克思在《形态》中形成了科学的历史观,他不仅明确历史是现实的历史,而非观念的历史;而且还发现了历史演进的机理,即生产与交往;甚至首次明确地提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科学论断。

1.历史是现实的历史把“历史”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并不是马克思的首创,同样,把“历史”提到哲学层面进行分析也不是马克思的独创。

但对全部唯心主义历史观,特别是对黑格尔以后的“德国的批判”的唯心史观进行批判,以及从新唯物主义的立场来重新解释历史则是马克思的贡献。

历史,对于全部唯心主义来说,总是遵循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 它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来进行演绎和解释观念的历史。

按照这种历史观的理解,历史是一种观念的历史,并且首先是不以现实的存在作为前提的。

因为在这种历史观中,“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 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 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

也就是说,这种历史观由于忽视历史的现实基础, 把历史的东西当作是非历史的东西,因而它只能从观念中得出历史。

马克思早期认识论思想探析——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早期认识论思想探析——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Abta tTh 8 4 Ma u ci t f Ec n mis n ioo h wel ntet e r fc ptl tp l isa de o o c ,whc sr c : e 1 4 n srp so o o c d Phlsp y d l o h h o yo a i i oi c n c n mis a s as t ih
论 的基 本 内容 , 中 对 认 识 的 主体 、 识 的 客 体 、 践 与认 识 关 系 的理 解 和 所 实 现 的 历 史 性 飞 跃 , 录 了 马 克 其 认 实 记 思 主 义 认 识 论 的原 初 状 态 , 对 这一 原初 状 态 的探 索 和 研 究 , 仅 有 助 于 我 们 进 一 步 从 源 头 上 了解 理 论 的形 而 不
Ke rs Max; 8 4 Ma u ci so Ecn misa d Ph lsp y;e itmoo y ywod : r 1 4 n srpt f o o c n ioo h pse lg
马 克 思 在 《 8 4年 经 济 学 哲 学 手 稿 》 14 中虽 然 没 有 专 门 的 章 节来 论述 关 于 人类 认 识 的 形 成 及 其 基 本 理 论 问题 , 是 就 但 在 他 探 讨 和 创 建 科 学 历 史 观 过 程 中 , 论 及 和 阐述 了关 于认 却 识 主体 、 识 客 体 以及 实 践 对 认 识 的作 用 等 许 多 重 要 的认 识 认
第3 2卷 第 3期
20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年 5 月
辽 宁师 范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 fL a nn r lUnv ri ( o il in eEdt n o r a io ig No ma iest S ca e c io ) o y Sc i

第5次课:《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导读(2).

第5次课:《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导读(2).

一、前提问题的提出
(一) 对德国思辨哲学和唯心史观进行批判性总结 1,黑格尔:绝对精神(观念)统治一切;宗教是一种 形式的真理。黑格尔之后的现代哲学家从宗教的本 质出发批判黑格尔哲学,后一个哲学家批判前一个 哲学家,后一个哲学家比前一个哲学家更激进,这 主要表现在以下(2-5)几个代表人物关于基督教 本质的思想。 2,大·弗·斯特劳斯:人类历史的实体 3,布·鲍威尔:普遍的人类自我意识(精神实体) 4,费尔巴哈:类存在物(感性实体) 5,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反对抽象的人和 自我意识,强调我是唯一者,从而走向唯我论。
复习上次课内容:
1.马克思的早年思想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主要 思想内容及其代表作是什么? 2.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异化性 质表现为几个方面?异化劳动与私有制、共产主义的 关系如何? 3.为什么恩格斯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标志着新 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天才大纲”?换句话说,《关于 费尔巴哈的提纲》阐明了区别于以往一切哲学的核心 范畴和原则是什么,马克思从哪些方面提出了批判旧 哲学尤其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纲领?
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最初表述:对 人的历史活动内在机制的探讨,揭示 历史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物质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同社会关系的 生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考察了人类原初的 历史关系的四个因素:(1)满足生存需要的物 质生活的生产;(2)满足需要的活动和为满 足需要用的工具引起的再生产;(3)人口的繁 殖;(4)社会关系的生产。
第五讲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 导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 1846年合作撰写的一部巨著,仅次于《资本论》,全 书50多万字,共两卷:第一卷,对费尔巴哈、布.鲍威 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二卷,对 各式各样的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我们这 里讲解的是其第一卷第一章,即“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关于这一章,我们尤其需要弄清楚的是:(1) (前提)马、恩是如何在批判德国思辩唯心主义和唯心 史观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的?(2)(内容)马、 恩阐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什么前提、规律和结论(这三 大方面构成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3)(评价)这 部著作的历史地位及其优缺点何在?

廓清马克思哲学原初理论地平——《走进马克思》理论趣旨解读

廓清马克思哲学原初理论地平——《走进马克思》理论趣旨解读

廓清马克思哲学原初理论地平——《走进马克思》理论趣旨解读邓春莲丁瑞萍(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江苏常州213002)摘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经历一个学术化历史时期,形成了理论旨趣极为不同的学术流派。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致力于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态中廓清马克思哲学原初理论地平.挖掘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本质和方法论特质.本文解读南京大学20多年勤辛耕耘马克思原著的理论成果之一《走进马克思》,揭示其搭建的马克思哲学理论平台的实质和学术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原初理论方法论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术概况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经历一个学术化历史时期,形成了理论旨趣极为不同的学术流派。

有的学派致力于填补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空白和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建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

有的学派致力于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哲学对话。

消除近代性对马克思哲学的遮蔽和误释。

借助现象学、解释学的方法澄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建构生存哲学。

有的学派致力于回到马克思,越过革命和战争年代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次生态,走进马克思,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态中廓清马克思哲学原初理论地平。

挖掘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本质和方法论特质.<走进马克思》是该学派20多年,勤辛耕耘的理论成果之一。

二、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术传统以研读马克思原著的文本学研究方式.南京大学马克思哲学研究开创了自己独特的回到马克思。

走进马克思的道路。

孙伯绥教授研读(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发现了马克思思想中人本主义和唯物主义双重辑逻;张一兵教授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第二版中发现了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哲学话语:唐正东副教授在研读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发现了马克思哲学和哲学方法论特质:从现实社会生活的内部重新给哲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成机制。

以上三位学者的理论成果汇集到了《走进马克思》,该书围绕实践、历史、社会三个哲学范畴展开。

公共性——马克思思想的原初阐释

公共性——马克思思想的原初阐释
理 解 为 对 多
元 的个 体性 、 私人性 和同一 的普遍 主义 、 极权 主义 的 双重超越 。对 于个 体而 言 , 公共 性 意 味 着在 一 个 敞
开 的公共 领域 因他者 的存在而 获得 自我在场 的真实 体 验 ; 于社会 而言 , 共性 则 意 味着 一 种“ 公开 对 公 让 事 实接受具 有批 判意 识 的公 众监 督 ” 的秩 序 建构 原
思 思 想 新 的解 读 。马 克 思 立足 于 个体 与 类 矛 盾 凸显 的 资本 主 义 社 会 , 阐述 了基 于历 史性 的公 共 性 在 历 史 之 谜 得 到
解 答 的共 产 主 义 社 会 而 达 成“自由人 联合 体 ” 在 马 克 思 的视 域 中 , 类 与 自然 的 本 质 统 一 作 为 公 共 性 的 一 个 层 面 。 人
社会 历史 条件下 , 公共 性 得 以体 现 和 实现 程 度不 同 而 已 。公共 性 的存 在论基 础在 于我们 “ 共在 于世 ” 这

卢 梭认 为 , 人本 来是 自由的 、 自主 的人 , 是 在 当时 可 的社会里 , 人不 仅受整 个 自然界 的支 配 , 而且 特别是 受 同类 的支配 , 去 自由。 因此人 们要 寻 找 一种 结 失
民们生 活的 中心是城邦 的政 治事务 。私人生 活本身 并 不被看 做是 人 的本 性 的体 现 。在 对公共领 域新 的 理解 中 , 引起 了近 代 以来 契 约政 治 论 的兴 起 。阿伦 特指出, 近代 以来 较 之 古希 腊 的 重大 转换 是 社会 领 域 的发现 。近代 思想 家如卢 梭等人 在强调 自然状态
8 ・ 6
不 同的社会 关 系 中 , 具 有 不 同个 性 、 有 不 同 利 而 拥 益、 追求不 同需求 的存 在 事 实则 使 矛 盾 与 冲 突不 可 避免 , 这就决 定 了如何 在 差异 中寻 求 良好 的公 共 生 活始终 是人类 的 主题 。现 代公共 生 活越来越 丰 富和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

Company Logo
一、民主运动、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马克思 主义政治学说产生的社会阶级基础。
3.三大工人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 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 舞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 社会实践基础。 三大工人运动发生后,工人运动取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成为 社会运动的主流。 教训: 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无产阶级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因此,创立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命理论,就成为时代 迫切的需要。
二、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思想来源:
(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和法国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 在阶级斗争学说方面,主要是批判地吸收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 大卫· 李嘉图等人对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所作的经济分析的方法和观点 ,以及法国历史学家梯也尔、米涅、基佐等人的阶级斗争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吸收了上述有关阶级斗争的历史知识、经济分析观 点,和有关国家机关、暴力的作用等大体上正确的思想,而摒弃、批 判了他们对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恐惧、厌恶的阶级局限 性,把阶级斗争的理论、国家与暴力的作用的理论放到了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础之上,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国家学说。
二、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思想来源:
(3)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系列政治观点 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空想社会 主义者,哲学家 ,作家。 康帕内拉1622年在狱中写成《太阳城》一书,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空想 社会主义著作。他在书中描绘出一个根本不同于当时西欧各国社会的 新型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劳动 ,产品按需分配;太阳城里实行“哲人政治”,只有大智大慧的“贤 哲”才能担任最高管理人(称为太阳)及其助手;教育与生产相联系 ,存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这一设想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 者有一定的影响。 他曾写下这样的光辉诗句;“我降生是为了击破恶习,诡辩、伪善、残 暴行为„„我到世界上来是为了击溃无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

• 德谟克利特:
智慧生出三种果实:
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黑格尔认为: “哲学是人的精神故 乡”,如果没有哲学,就如 同走进一座庙宇, “其它 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 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
2、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何-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内容-两方面 (3)为何- 不能回避的问题 划分哲学派别的标准 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 人们实际活动的基本问题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黑格尔哲学
缺陷-唯心主义的体系
德国古典哲学
精华-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费尔巴哈哲学 缺陷- 不彻底性(历史观 形而上学性
上的唯心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 ·斯 密(1723-1790)
主要代表人物 大卫· 李嘉图(1772-1823)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探讨
理论贡献- 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物质的科学内涵 (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古代唯物主义物质观
“原初物质”
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
原子
泰勒斯:世界的本原是水
赫拉克利特:世界的本原是火
德谟克利特:世界的本原是原子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世界的本原是金、木、 水、火、土 古代印度:世界的本原是地、火、水、风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 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
2、为什么
(1)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原初马克思主义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原初马克思主义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9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2013年 科研热词 马克思 民主 恩格斯 马尔库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 行为 自然观 群众实践 种群生产 社会管理,法治 社会管理 社会批判理论 社会交往 生存困境 现代人类 法治 李泽厚 政治形象 戈德曼 思格斯 心理学家 工具本体论 尼古拉斯 实践美学 实践哲学 实践 学术形象 天然 哲学基础 卢卡奇 人类社会 人类意识 中国意义 《资本论》 推荐指数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科研热词 黑格尔 霍布斯鲍姆 阐释 遮蔽 辩证逻辑 辩证法 费尔巴哈 认知信念 民权运动 普通民众 时代背景 日本近代史 日本民众 斯大林 政治意识 形式化 大逻辑观 国民意识 国民国家 国民化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科研热词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 法哲学观 市民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法制建设 中国化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科研热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 社会化 生成 生产力 增殖 原初条件 劳动过程 再生产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马列主义

马列主义

哲 学 哲学的功能? 哲学的功能? 哲学能启迪智慧,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能启迪智慧,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社会变 革的先导;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革的先导;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它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能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能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世界观? 世界观? 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人门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人门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人人都有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世界观是人人都有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生 活实践中,人们为了自己的需要,每时每刻都同周围的事物打交道, 活实践中,人们为了自己的需要,每时每刻都同周围的事物打交道, 力求认识并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它们。开始时, 力求认识并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它们。开始时,接触到的只是个别事 物和现象,形成对各种具体事物和现象的看法。 物和现象,形成对各种具体事物和现象的看法。随着人们在实践中接 触的事物日益增多、眼界日益扩大, 触的事物日益增多、眼界日益扩大,就由认识个别事物和现象深入到 认识事物一般的或共同的本质,逐渐形成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 认识事物一般的或共同的本质,逐渐形成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根 本的观点,即世界观或宇宙观。世界观形成以后, 本的观点,即世界观或宇宙观。世界观形成以后,对人们的言行起着 指导作用。不过,这些世界观一般是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 指导作用。不过,这些世界观一般是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缺 乏理论论证和严密的逻辑。 乏理论论证和严密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 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 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 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 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 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 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 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概念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概念解读

哲学研究 。

5 ・
维普资讯
著 的中文译 本 来进 行一 番 研究 。


历 史是 什 么?
历史是什么的问题是一个常识性 的问题 , 既然问题已提出 , 一切 只好从头开始。依照中文文献 ,历 : “ 经历、 经过” ] 、史 , [ 聊)“ 记事者也 ” ] , 2 ( [( 这样看来 , 2嘞) 中文的“ 历史” 一词 , 其基本含义是指经历过发生过 的
维普资讯
第 1 卷 第 5期 5
2O 年 9月 02
重 庆 教 育 学院 学 报
Jun lo h n qn olg fE u a o o ra fC o g ig C l eo d c t n e i
V0 . 5 N 5 I 1 0. S p .0 2 et2 O
事。 依据 黑格 尔 《 史哲 学 》 德 文 中“ 历 , 历史 ” G s i t) 词 是 指 “ 生 的事 情” “ 生 事情 的历 ( ee c e 一 hh 发 或 发 史” , 口 咖)无论中文或德文 ,历史 ”G s i t - 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已发 生过的事。一件事情 的发生总 “ ( ee c e hh )
中文译本 的解读 , 现 马克 思所设 定 的“ 史” 念是 建 立在 以经验 为 基础 的认 识 论 之上 的 , 发 历 概 所 谓 “ 史的原 初 的 四重 关 系” 不具有 本 原 的意 义 , 历 也 而只 是 对 于“ 史” 源 的探 讨 。历 史是 建 历 起
立在 物质 生产 活动基 础上 的 现 实的人 们 生活 过程 的 总和 。
有时间、 地点、 人物 , 而且人物才是事件的主角 , 没有人物 , 来事件?事件是人物活动的显现 , 何 人物活动 不断显现 , 并经过了一定的时间 , 这就是历史。由此可见 , 历史是受某个对象 ( 人物) 所制约、 所支配、 所规 定的 , 而不能反过来说历史支配人物。当然我们有时也说 , 某某伟人是历史的产物 , 但这里 的“ 史” 历 已同 本来意义的历史不一样 , 而是指那个时代 的历史环境。严格地说起 来 , 已是“ 这 历史 ” 一词 的一种转 义。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回到马克思”的原初理论语境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回到马克思”的原初理论语境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回到马克思”的原初理论语境摘要:马克思哲学是现代思想史上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影响深远。

本论文旨在探讨当代马克思哲学的阐释,尤其是回到马克思的原初理论语境。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思想体系的深入理解,我们试图建构一个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以丰富当代哲学的思想研究,促进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化。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当代阐释,原初理论语境,社会主义建设Abstract:Marxist philosoph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ystems in modern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its influence is far-reaching.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especially the original theoretical context of returning to Marx. Based on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Marxist basic concepts and ideological system, we try to construct a modern Marxist philosophical system to enrich the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and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Keywords: Marxist philosophy,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riginal theoretical context, socialist construction第一部分: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思哲学是以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代表的现代哲学思潮。

马克思“史前史”观念的法哲学意涵——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马克思“史前史”观念的法哲学意涵——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马克思“史前史”观念的法哲学意涵——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作者:————————————————————————————————日期:马克思“史前史”观念的法哲学意涵——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法律马克思“史前史”观念的法哲学意涵——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李超群(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重庆401 120)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地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该理论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基石。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对现实历史的考察,马克思却将现实历史称为“人类的史前时期”,此独特的“史前史”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两大进路,其一针对法律本体论问题,在于揭示法律之客观基础与社会根源;其二针对法律价值论问题,以自由为尺度揭露法律的现实局限。

这两大进路在张力中交汇,并共同彰显了自由这一根本主题。

这要求法哲学应自觉地在历史语境中理解自己的伟大使命,洞察并建构相应的“法的精神”。

关键词:马克思;史前史;历史唯物主义;法哲学;自由中图分类号:DF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33( 2015) 03 -171-10《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地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该理论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基石。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历史唯物主义被作为一套全新的、整体性的世界观而加以阐发,诚如《形态》开篇便已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即历史的科学。

”这一知识论意义上的断言,实际上包含了一个本体论上的前提,即历史绝非人类活动的某一个方面,而是人类所生活之世界的本体场域。

这意味着,对法律的根本认识必须以对历史的认识为最根本的前提,对马克思法律思想的理解,必须紧紧依附在其“科学的”历史理论之上。

马克思强调,其历史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这种科学的历史观或世界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被集中、系统地表述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论文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论文

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摘要:唯物史观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本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体系,并论述了关于“现实的人”这一理论。

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批判和超越了旧哲学关于“抽象的人”的观念,是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

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对于批判错误的理论观点,坚持唯物史观,推动以人为本的社会变革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人;唯物史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为马克思建立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是“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变成“参天的理论大树”的标志性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本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体系。

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着重要的理论地位。

深刻、准确地理解“现实的人”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从逻辑和历史,从理论和实践上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现实的人”的理论地位每一社会历史理论都有一定的前提和出发点,即研究和阐述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其实质也就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基本观点和看法,它决定着社会历史理论的基本倾向。

青年黑格尔派从想象出来的东西即“实体”、“自我意识”和“唯一者”出发,费尔巴哈从想象出来的抽象的“人”出发,因而他们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

与之相反,马克思则从“现实的人”出发,将现实的、联系的人作为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建立了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是“现实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

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1]“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

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绪论

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绪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 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 ①在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 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第一次科学的确立 了哲驾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的不足。 ②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 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的历史观的统一,是真正科 学的、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体系。 ③在社会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 的思想理论武器,改变了以往哲学都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 具的状况。 ④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各门学问从 此变成如同自然科学一样,具有精确的科学性。同时,唯 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一起使 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 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 学,特别是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继承 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并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③科学社会主义——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法国 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 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偶然性) 1、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2、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3、勤奋、博学。 4、积极投身实践,改造主客观世界。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 义的产生。
(2)哲学基本问题及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 ①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 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 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 不可知论:彻底的不可知论者(休谟)和不彻底的不可 知论者(康德)。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 ②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 a、辩证法:用联系的、全面的、运动的、发展的眼光 看问题的世界观。 b、形而上学: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的世界观。

毛泽东1938年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与动机研究述评

毛泽东1938年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与动机研究述评

作者: 李建勇[1,2]
作者机构: [1]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青岛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山东青岛266520
出版物刊名: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6-60页
主题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背景;动机
摘要:迄今,海内外有关学者主要从毛泽东的个人文化背景和早期文化观,新启蒙运动、抗战时期的“中国化”思潮,中共与苏共、共产国际的关系及党内教条主义错误,党内斗争等几个角度,对于毛泽东1938年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与动机进行了探讨。

对这几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全面、立体地认识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初内涵和政治意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回答:从创造者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而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

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社会背景和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开始激化,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的经济危机。

从此以后,这种危机便周期性地爆发。

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

这样蒙在社会关系上的面纱已被揭去,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但都失败了。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因此应运而生。

3、马克思主义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答: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5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停止对自己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他们的后继者把马克思主义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列宁通过对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俄国社会矛盾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领导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马克思的原初历史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由新需要而产生的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③人类自身的生产,既人类的繁殖;
④人类社会关系的生产。

二、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根据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加以变革,开启了科学认识社会的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尽管在社会认识史上有其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特别是剥削阶级由于偏见经常歪曲历史,在总体上不可能给社会历史以科学说明。

即使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吸收人类几千年思想文化中的积极成果,特别是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发展趋势,科学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学说。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

这样,唯心主义就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中被驱逐出去了,如同达尔文发现自然界发展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历史观的这种深刻变革,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出发,从方法论上深刻批判了唯心主义对于社会历史的主观臆断,要求人们从“从天国回到人间”,把社会认识的视野聚焦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因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马克思明确指出,社会认识的出发点应当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整个世界历史就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的生产与生活构成了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由此而产生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交往方式,产生了市民社会、国家关系和意识形态等等。

在这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马克思从实践论的高度深刻分析了旧唯物主义者为什么在对自然的认识中尚能坚持唯
物主义,而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

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因此,“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列宁指出,
它使“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种混乱和随意性,被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


三、确立合理的价值向度是社会评价的任务
由于任何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都关联着人们一定的目的,从而具有价值属性,因而,研究社会必定包括对社会价值的评价。

评价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价值属性的判断,即分辨并评判对象的好坏、善恶、美丑及其程度。

人们认识社会现象,不仅要了解社会“是什么”“怎么样”,更重要的在于揭示和把握社会的各种可能性,在给出社会的“病理”判断的同时,还要发现并确定社会合理的价值向度;提示人们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促使社会向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方向变化。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评价,既要客观地把握社会自身包含的价值维度,从而具有科学的社会认知的功能,又体现着研究者及其所属群体一定的价值取向,从而表现出特定的主体性和价值观。

这就有一个如何处理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自身的价值维度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首先坚持科学的严谨态度,但他对资本主义剥削所持的价值批判立场,使他能够在肯定资本主义历史合理性的同时,更为敏锐地发现资本所带来的文明的深刻悖论,发现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不合理性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性,从而实现了真理和价值的高度统一。

社会研究领域之所以看起来“公有公理”、“婆有婆理”,重要原因即在于研究主体的价值观不同。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要求从社会本身的矛盾运动出发,发现并确立合理的价值向度,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评价领域的价值多元化问题。

四、案例分析:美国政府与控抢
社会利益矛盾和阶级矛盾
(1)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物质利益是其他一切利益的基础和前提,物质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利益关系变迁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标志,利益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恩格斯也曾指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意识形态,其形成和发展都根源于物质利益,因为一切争取解放的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研究物质利益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

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伴随人类社会的始终。

在社会主义社会,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利益矛盾已经不复存在,但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各种局部利益矛盾、暂时利益矛盾仍然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差别、利益冲突并没有消失,利益关系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待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现阶段,我国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利益矛盾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表现,其核心是利益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阶级矛盾的实质是利益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史。

阶级矛盾的实质是利益矛盾。

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它们的不同经济利益。

剥削阶级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被剥削阶级的剩余劳动,并对他们实行政治上的压迫,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被剥削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获得自己的物质利益,就要起来反抗剥削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于是就产生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
和斗争。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根源于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一切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由于经济利益而引起、围绕着经济利益而展开的。

正如恩格斯所说: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恩格斯指出:“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组成为每个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

阶级斗争之所以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因为阶级斗争既是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直接表现,又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

阶级斗争的直接动力作用,不仅突出表现在阶级社会更替的质变过程中,也表现在阶级社会本身的量变过程中。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其实质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社会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都是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是社会革命成功的客观前提,革命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是社会革命成功的主观条件。

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社会革命通常表现为暴力革命的形式,但并不排除在特定条件下,尤其是革命阶级及其同盟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革命以和平方式进行的可能性。

现阶段,阶级矛盾已经不再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已经不复存在,但阶级矛盾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仍有可能激化。

因此,还需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去分析和处理
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现象,主张阶级斗争“熄灭论”是错误的。

从国际范围内来看,世界上还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西方敌对势力力图对我实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并未改变,在此情况下,鼓吹“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鼓吹“意识形态终结论”,鼓吹“社会形态趋同论”,等等,都是对阶级分析方法的否定,是完全错误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利益诉求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的众多社会阶层。

这些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只有分工不同,没有等级之分;但各阶层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的差异却是客观事实,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矛盾也是客观存在的。

阶层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实质上还是利益矛盾,利益分析方法仍是观察和处理新时期阶层矛盾的根本方法。

科学地分析各阶层的思想状况、利益诉求、经济地位、力量对比及其变化趋势,是我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