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面(完整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整理(精华版)

合集下载

地理高一所有知识点

地理高一所有知识点

地理高一所有知识点一、地球与地图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和人类在地球上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通过地图和其他图像,我们可以将地球上的现象表示出来。

二、地球的构造和动力学地球由多个圈层构成,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的构造是由内部的岩石圈和外部的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组成的。

三、地形与地貌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地貌则是指地表上形成的各种地形类型,如山地、平原、高原、山脉、河流等。

四、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情况,气候受到地理位置、海洋环流、地形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而气象则是短期的天气变化。

五、水文与水资源水文是研究水在地球上的循环和分布的科学。

水资源则是指供人类使用的水的总量和质量。

六、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研究地球上各个地区的动植物分布及其形成的原因。

地理因素对生物分布有重要影响。

七、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迁移和变化,以及人口与资源、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八、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和经济空间结构,包括工业区划、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等方面。

九、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发展演变、城市内部的区位、功能和布局,以及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相互关系。

十、区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十一、环境地理学环境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总结: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

从地球的构造到人类的活动,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环境,地理学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球,并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通过学习地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版)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梳理

(完整版)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梳理

地理必修一1.最基本的天体包括:恒星、星云2.天体系统的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常见的天体系统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天体系统的层次可分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4.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类。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特征: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的特征。

5.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等条件。

6.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氢原子的核聚变反应。

7.太阳外部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8.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和耀斑(色球层),它们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1年。

黑子多的年份和区域耀斑也多,耀斑随黑子同步起落。

9.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地磁场)、与地球降水成一定的相关性、产生极光(带电粒子流与高空大气碰撞)。

10.地球自转运动:(1)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2)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人们的基本时间单位)(3)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处都相等,大约15°每小时。

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赤道上线速度最大。

11.地球公转运动:(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恒星年,时间长度365日6时9分10秒。

―(公转的真正周期)回归年,时间长度365日5时48分46秒。

-(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4)速度:一月初位于近日点附近,速度大;七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速度小;12.晨昏线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为晨线,由昼入夜为昏线13.地方时:东早西晚。

1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随纬度变化(1)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2)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1)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2)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15.北半球夏半年(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晨昏线昼越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高一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广阔的领域,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在高一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就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自然地理1.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倾斜和季节的变化。

2.地球的大气层: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层的温度、压强和湿度的分布;大气环流和气候带。

3.地球的水圈:水的分布和循环;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水资源的问题及其保护。

4.地球的岩石圈:岩石的组成和类型;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地震、火山和地质灾害。

二、人文地理1.人口地理:人口数量和分布;人口增长与控制;人口迁移和城市化。

2.人地关系:农业与农业问题;工业与工业区划;城市与城市规划。

3.经济地理:资源与资源分布;能源与能源问题;交通与交通问题。

4.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与发展;区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三、地理技术1.地图与地图阅读:地图的类型和制图方法;地图上的符号和比例尺;地图阅读与地理实践。

2.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定义和应用;GIS在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3.遥感技术:遥感的定义和分类;遥感在地理研究和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四、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自然环境问题: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水资源与水污染;土壤退化与沙漠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平衡。

2.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资源的分类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足迹与生态补偿。

3.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污染与治理;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环境教育与环保行动。

以上是高一地理全册的知识点总结,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和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我们的地理思维和环境意识,为建设美丽的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32篇)

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32篇)

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32篇)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精选32篇)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篇1陆地资源(1)陆地资源的'类型和特点:类型:(表4。

4)特点:有限性;利用潜力的无限性;分布规律性;整体性。

(2)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四:气象灾害(1)台风形成: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主要灾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主要影响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北美洲东海岸,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强度的海区发生季节:夏秋季节监测和防御: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到近海后,还可以用雷达监测(2)暴雨洪涝形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主要影响地区:亚洲最多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和非工程措施防御(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实施防洪保险)(3)干旱(4)寒潮原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得大范围得剧烈降温,并伴随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

五:地质灾害(1)地震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能量大小:用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3级以下为微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要素:震中,震源,震中距,震级,烈度。

(2)火山喷发火山构造: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类型: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3)滑坡和泥石流(4)地质灾害得关联性①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得关联性:一个地域内得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他们在成因上关联的,例如,我国的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灾害②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可能诱发火灾、海啸、滑坡、泥石流、瘟疫蔓延等③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为的破坏地表植被,造成了泥石流;人为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

地理必背知识点全总结高一

地理必背知识点全总结高一

地理必背知识点全总结高一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学生们来说是必修课之一。

在高一学年里,学生们需要掌握地理的一些必背知识点。

下面是地理必背知识点的全总结:一、地球的基本形态和结构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略扁的椭球体,两极稍微突出。

2.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组成。

地壳最薄,地幔处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内外两层组成。

二、地球的运动1. 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为一日,同时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一年。

2. 倾角和季节变化:地球的倾角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阳光照射的角度和时间长度不同。

三、地理坐标和地理经纬度1. 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利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地球上的位置。

2. 经线和纬线: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纬线是连接东西两侧的线。

3.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的东亚,东经73°33'到135°05',北纬18°03'到53°33'之间。

四、地球的气候和气象1. 气候要素:气候由温度、降水、气压和风向风速等要素组成。

2. 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根据大气环流和地球纬度不同,地球上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分别对应不同的气候类型。

3. 气象现象:如风、云、雨等。

五、地球的地貌和水系1. 地球的地貌类型: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台地和河谷等。

2. 水系分类:河流分为主要河流和支流,湖泊和水库是静水系统,海洋是最大的水系统。

六、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1.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影响。

2. 环境问题: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侵蚀、气候变化等。

这些是地理必背知识点的全总结,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态和结构、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理位置、气候和气象、地貌和水系,以及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为更深入地了解地理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最新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最新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第一部分:地球的宇宙环境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指宇宙中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系统。

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太阳系、星系、星团等。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其中的中心天体。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普通性体现在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上,包括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以及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三类。

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上,包括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太阳辐射比较稳定、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地球质量、体积适中、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水汽逸出、适宜的温度使水多以液态存在、外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适宜的温度条件、有液态水和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太阳辐射还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包括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和太阳风等。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及原因,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条件评价,包括能源丰富程度、市场大小、距离、资金、技术和政策等。

新能源的优点是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缺点是能量密度小、变化大不稳定。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层。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第二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0°23°26′S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㈠昼夜交替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有着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的全面总结。

首先,我们从地球和地图学起。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是地理学的基础,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都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学习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

接着,我们探讨了大气和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以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基础。

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如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都是重要的知识点。

海洋和陆地也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海洋的分布、洋流的形成和影响,以及陆地的地形地貌,如山脉、平原、高原等,都是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

此外,陆地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以及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的分布和作用,也是必须了解的知识点。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地理学中的重要主题。

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利用,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对于理解人类活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洪水、干旱等的形成机制和预防措施,也是地理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

最后,我们学习了人文地理的相关内容。

人口的分布、迁移和城市化,以及文化景观的形成和变迁,都是人文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如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以及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和发展,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的地理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资料讲解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资料讲解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高一地理知识点全部归纳

高一地理知识点全部归纳

高一地理知识点全部归纳高一地理课程涵盖了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发展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高一地理知识点的全面归纳:1. 地球和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自转周期为24小时,公转周期为365.25天。

-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 地图类型: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 世界地理- 陆地和海洋:全球陆地面积约占29%,海洋面积约占71%。

- 七大洲和四大洋: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 世界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等。

3. 中国地理-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 地形特征: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 河流湖泊: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 气候类型: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

4. 人文地理- 人口分布: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

- 城市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比重逐渐增加。

- 农业发展:中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等。

- 工业布局:中国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多个工业基地。

5. 区域发展- 区域差异:中国不同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历史背景等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 区域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区域合作日益重要,如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

- 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高一地理的学习不仅要求掌握这些知识点,还需要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高一地理全部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全部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全部知识点归纳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上的人类活动的学科。

高中地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的基础,以及对地理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下面将对高一地理的全部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尺寸- 地球的运动与地球的倾斜度- 地球的纬度和经度- 地图的投影方式和地图的制图要素2. 大气层- 大气层结构和组成- 气候和气象要素- 大气环流和季风系统3. 水文- 水循环和水资源- 水体的形成和分布-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的形成和分类- 植被的分布和植物生态5. 地貌与地震- 地球表面的形态与地貌类型 - 地震的原因和地震带的分布第二部分: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城市的定义和发展- 城市化和城市规划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类型和农业地域分异- 工业的类型和工业地域分异- 农工业的发展与农工业地域联系3. 交通与通信- 交通方式和交通网络- 交通的影响和交通规划- 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4. 区域发展与规划- 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区域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区域发展策略和可持续发展第三部分:地理实践1. 实地考察和地理探究- 实地考察的目的和方法- 地理探究的思路和步骤- 实践活动的实施和案例分析2.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和应用- 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以上是高一地理全部知识点的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

掌握地理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高中地理课程以及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都有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探究,同学们可以培养出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兴趣,提高自己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

高一必修一二地理知识点全部归纳

高一必修一二地理知识点全部归纳

高一必修一二地理知识点全部归纳地理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地球的科学研究,还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科学。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而高一必修一和必修二是地理学习的基础,下面将对其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 必修一——地球与地图-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地理条件、地域、地区、地方等。

- 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地震和火山的形成原因等。

- 地理坐标和经纬度:经纬度的测定和使用方法、经度的利用、经纬度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 地球的地理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地球的定位等。

- 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地图的分类和特点、地图的标志和符号、地图的使用方法。

2. 必修一——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的密度、人口的分布、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等。

- 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的发展与规模、城市的功能和特点、城市化进程与问题等。

- 人口与资源环境:人口对资源的影响、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等。

-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的发展差异与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

- 人口、城市与我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与问题、人口政策与人口发展、城市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

3. 必修二——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调查-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地球信息化等。

- 地理调查的方法和技术:地球表层的调查方法、地理实地考察的技术和手段等。

- 调查和应用实例:地形测量与地图制图、资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质量调查等。

-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GIS的工作原理、GIS的应用领域、GIS 在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应用等。

- 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的原理和方法、陆地和海洋遥感的应用、遥感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等。

总结起来,高一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了地球与地图、人口与城市,以及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调查这三个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球的结构和运动,以及人口、城市和地理信息技术对于我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一全册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一全册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一全册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方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解释和说明。

3.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主要展示自然环境要素,如地形、气候、水系等;社会经济地图展示人类活动和经济现象,如工业、农业、商业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 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以及各自的特征和分布。

- 气候变化:长期气候变迁和短期天气变化,影响因素包括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大气环流等。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

-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转化。

- 河流的流域、水系和河流的分类。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作用等。

-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 人口问题: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定义、特点、影响及城市规划。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工业的分类:重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 农业和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

3. 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性。

- 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和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 商业贸易的模式和全球化趋势。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航空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2. 地理信息系统(GIS):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3. 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地面定位和导航的技术。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最全面最详尽(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最全面最详尽(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高一地理导学案I j121002习一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0000千米,经线圈长约40000千米二、地球仪㈠纬线和经线★㈡经度和纬度★㈢经纬网中重要的经纬线㈣经纬网的常见形式★三、经纬网的应用 1. 确定地理坐标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 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地球仪侧视图上的经 纬网地球仪俯视图上的经 纬网方格状经纬网 纬线是直线,经线连 接南北两极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 的同心圆,经线是由极 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 线纬线是横线,经线与 纬线垂直图是30°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度数小的偏东。

③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

(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0,均可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1)经线上1 °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2)赤道上1 °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他纬线上I °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X cos纬度km。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⑴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这个经线圈上.⑵出赤道外,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向较高纬度凸.⑶晨昏线是大圆,处在晨昏线上两点的最短距离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复习课二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一一比例尺、方向、图例1.比例尺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新高一地理必背知识点

新高一地理必背知识点

新高一地理必背知识点【新高一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科学,是研究地球和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

作为新高一地理学生,掌握一些必备的地理知识点对于学习和理解地理课程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新高一地理必背知识点,包括地理基本概念、地球的构造和运动、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等内容。

一、地理基本概念1. 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及其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主要分支。

2. 地球: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是宇宙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地方。

地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3. 地理位置与经纬度:地理位置指的是某一地点在地球上的具体位置,经纬度则是用来表示一个地点坐标位置的方式,其中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纬度表示南北方向。

二、地球的构造和运动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地核为地球的内核和外核,地幔是介于地核和地壳之间的一层岩石层,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

2. 大地构造:地球的表面被划分为七个大洲和五大洋。

大地构造包括板块构造学说和地震地质学等,揭示了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的规律。

3.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呈现昼夜交替,公转则使得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人口分布受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人口增长与控制:人口增长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对于解决人口资源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3.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和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农业与工业1. 农业类型:农业根据气候环境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等类型。

各地的农业类型与其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2. 工业类型:工业根据生产的对象可以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根据工业规模可以分为大型工业和小型工业。

(完整)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版),推荐文档

(完整)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版),推荐文档

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1. 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 ③距离遥远。

彗星 哈雷彗星 76 周年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地球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银河系 太阳系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4. 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5.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分类巨 行 星木星 土星远日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7. 存在生命 地球上有液态水的行星安全的宇宙环境 外部条件稳定的光照条件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 6000K.2. 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 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促进生物生长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③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④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注意:地热、核能、潮汐、地震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4.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 年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主要黑子与降水的关系)。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类型绕转中心方向速度周期角速度线速度自转地轴自北西逆向南东顺除南、北极点为零外,其他各地均相等(15°/时)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南北极点为零(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恒星日(23 时56 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 小时)日常作息时间公转太阳近似正圆的椭圆,速度大小不等近日点(1 月初),角速度、线速度快远日点(7 月初),角速度、线速度慢恒星年365 日6 时9分10 秒备注:1.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高一生地理知识点大全

高一生地理知识点大全

高一生地理知识点大全地理是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地理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高一地理学科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1. 世界地理1.1 大洲和洋流1.1.1 七大洲的位置和特征1.1.2 世界三大洋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2 地震和火山活动1.2.1 地球板块构造理论1.2.2 地震带和火山分布1.3 气候与气候带1.3.1 气候要素和气候因素1.3.2 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和分布1.4 自然灾害1.4.1 水灾、旱灾、风灾等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1.4.2 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等级评估2. 中国地理2.1 自然地理2.1.1 中国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2.1.2 中国的地形地貌特征2.2 人文地理2.2.1 中国的人口分布和人口问题2.2.2 中国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化进程 2.3 经济地理2.3.1 中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2.3.2 中国的交通运输和沿海开发2.4 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2.4.1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和城市规划2.4.2 区域发展差异和协调发展策略3. 地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1 资源与环境问题3.1.1 能源资源和消耗3.1.2 水资源和水污染问题3.2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3.2.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3.2.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方法 3.3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3.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目标3.3.2 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4. 地理工具和技术4.1 地图与地图解读4.1.1 地图投影和地图比例尺4.1.2 地质地图和气候图的解读4.2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4.2.1 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4.2.2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4.3 田野调查和数据处理4.3.1 田野调查的方法和实施4.3.2 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基本技巧以上是高一地理学科的主要知识点大全,希望本文能够对同学们地理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篇:宇宙与地球
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2、恒星特点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自行发光发热;球状
3、星云的特点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成云雾状 (和恒星比较,星云由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
4、行星的特点是:绕恒星运动;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能清除其轨道周围 物体
5、天体系统的层次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总星系
河外星系
6、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8、太阳系八大行星分类
包括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
特点
质量小,平均密度大,中心有铁核 平均密度小,由氢氦氖等组成 离太阳远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9、太阳的外部结构
太阳活动
周期
太阳活动的影响
①黑子和耀斑增多时,抛出的大量高能带点粒子流影响无 线电短波通讯②使全球的天气和气候产生异常③扰乱地球 的磁场,产生“磁暴”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黑子 耀斑、日珥 太阳风
11 年 10、地球上由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表面的温度适中 地球的质量与
体积适中——地球由大气层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昼夜更替和季节轮回的节奏适中 地球处于稳定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11、月球表面的特征 月球的体积质量小——吸引力小——基本没有大气——漆黑、寂静、温差大、荒凉
12、月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相同( 日)——地球上永远看到同一个月面
27.32 13、月相( 月相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29.32 日) 日地月位置 大致一条直线,月球在中间 日地连线和月地连线垂直 大致在一条直线,地球在中间
日地连线和月地连线垂直
时间
初一(朔) 初七、初八 十五(望)十六 廿二、廿三
潮汐 大潮 小潮 大潮 小潮
天文现象 日食
月食 14、潮汐的影响:顶托河流如海,沿海水资源盐度上升;加剧海岸的侵蚀;潮汐能,发电; 利用涨潮巨轮进港;利用潮汐捕鱼和晒盐;旅游。

15、太空强资源:空间资源; 强辐射,超低温)
16、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概念
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氦— 3);环境资源 (微重力,高真空,
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逆时针,南极上空顺时针自西向东,北天极逆时针,
南天极顺时针周期
恒星日:
太阳日:
速度
角速度:(南北极点为零)处处相等
线速度:(南北极点为零)赤道最大,
向两极递减
自转时
时56 分4 秒
23
24
公转恒星年:365 天 6 时9 分
10 秒;回归年:365 天 5 ∕
时48 分46 秒
N S
17、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右方偏;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左方偏
18、二分二至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
春分
3 月21 日
00
赤道
夏至
6 月22 日
23026’N
北回归线
秋分
9 月23 日
00
赤道
冬至
12 月22 日
23026’S
南回归线
赤道最大(900)
向南北递减
北回归线最大(
向南北递减
900)赤道最大(900)南回归线最大(900)
向南北递减
向南北递减
全球昼夜等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
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也越短,北极圈及其以
北有极昼;南半球相反
全球昼夜等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
长,纬度越高,夜越长,
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
北有极夜;南半球相反
昼夜情况
北回归线及以北,夏至日(6月22日)( 节气) H 最大
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节气),H最小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冬至日(12月22日)(节气),H最大南回归线及以南,
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节气),H最

19、请判断一下北半球的节气,并且写在图的下面:
夏至日冬至日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日/秋分日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1、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2、六大板块在软流层上滑动,板块的边界(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板块内
部比较稳定。

3、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的形成: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
板块的下面,使亚欧板块的南缘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安第斯山脉的形成: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的下面,
使美洲板块的西部隆起,形成安第斯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版块碰撞,太平洋板块、南极洲
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的下面,使美洲板块的西部隆起,形成科迪勒拉山系。

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链状岛弧形成: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到
亚欧板块的下面,使亚欧板块的东部隆起,形成深海沟—链状岛弧。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非洲板块的内部张裂形成。

大西洋的形成:
4、地震的相关概念:
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做张裂运动,形成大西洋。

震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震级相差一级,释放的能量相差30 倍。

地震烈度:地震的破坏程度,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由震级的大小、震中距、地面建筑物
的抗震能力、地震发生的时间、人口的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灾后的措施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区地震烈度是不同的。

震中距
震中
震源深度
震源
5、地震波包括横波和纵波
横波: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纵波:速
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介质
地震发生时,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表,所以位于震中的人先觉察到上下颠簸,在左右、
前后摇晃。

6、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及印度洋板
块的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7、按照形成原因,岩石分为三大类
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岩石类型成因
岩浆活动特点
矿物晶
较粗
举例
花岗岩
形成山体
华山、衡山、普陀
山、黄山


侵入岩体颗粒
岩喷出岩矿物晶粒细小,
多气孔层理构
造;化石片理
构造玄武岩长白山、富士山、
大洋洋底
张家界
泰山
沉积岩变质岩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石灰岩(太湖石)
大理岩,石英岩
8、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化学元素:氧、硅、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