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中医外治方案
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与效果
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与效果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严重程度通常取决于血压的水平和持续时间。
中医作为传统医学的一种疗法,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具有独特的方法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一、中医理论认识高血压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不畅所致。
中医将高血压归入“痹证”范畴,即“气血痹阻”。
中医治疗高血压首先要调理阴阳,促进气血畅通。
二、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1. 中药调理中医常常采用中药调理来治疗高血压。
根据病情的不同,中医医师常常选择不同的中药组合。
例如,常用的中药有天麻、龙骨、牛黄、丹参等。
通过调理中药,中医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中医将一些穴位与高血压治疗联系在一起,通过在这些穴位上施以针刺来调理人体的气血。
例如,中医常用的穴位有风池穴、内关穴、太渊穴等。
针灸能够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血液循环,从而降低血压。
3. 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中医将压力与高血压相关联,压力过大会引发高血压。
通过艾灸疗法,可以缓解压力,调节心理状态,从而缓解高血压的症状。
中医常常在患者的背部、头部等部位进行艾灸。
三、中医对高血压的效果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证实。
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和艾灸疗法等方法,中医能够帮助患者调节阴阳,促进气血畅通,从而降低血压。
一些研究显示,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可达到70%以上。
中医的治疗方法对于轻度和中度高血压患者来说,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
除了治疗效果外,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还具有其他优点。
首先,中医治疗高血压注重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不仅仅是针对血压的降低,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其次,中医治疗方法通常比西医治疗方法更加温和,减少了副作用和并发症的风险。
然而,中医治疗高血压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中医的治疗效果在慢性高血压患者中可能并不明显,对于那些已经发展成为严重高血压并伴有器官损害的患者来说,中医的疗效可能相对较差。
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
1.中药治疗
(1)基本方药:根据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和症状,选择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组成基本方药。
(2)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调整基本方药,实现个性化治疗。
(3)用药原则:遵循“剂量适中、疗程合理、用药安全”的原则,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案
第1篇
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中医在防治高血压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本方案旨在运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中医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二、治疗原则
1.整体观念:注重整体调理,平衡阴阳,调和气血。
2.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病因、病机、体质及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治未病:重视预防,早期干预,防止病情恶化。
4.综合治疗:结合中药、针灸、推拿、食疗、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多种疗法。
5.合法合规:确保治疗方案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患者安全。
三、治疗方案
2.针灸治疗
(1)选穴原则:根据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和症状,选择具有调节血压作用的穴位。
(2)治疗方法:采用毫针、电针、耳针等针灸疗法,每周治疗2-3次,每次留针30分钟。
(3)注意事项:针灸治疗应由具有执业资格的中医师进行,确保治疗安全。
3.推拿治疗
(1)手法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具有降压作用的推拿手法。
(3)运动时间: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
(4)注意事项: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治疗,避免运动损伤。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处方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处方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黄帝内经》等古典医学著作。
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其发病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湿内阻等因素有关。
以下为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几种常见处方:1. 平肝潜阳法: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
常用药物有天麻、钩藤、石决明等,具有平肝息风、清热潜阳的作用。
2. 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
常用药物有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能够滋阴补肾,降火平肝。
3. 健脾化痰法:适用于痰湿内阻型高血压患者。
常用药物有半夏、茯苓、白术等,具有健脾化湿、化痰开窍的功效。
4. 活血化瘀法:适用于血瘀型高血压患者。
常用药物有丹参、川芎、红花等,能够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5. 疏肝理气法:适用于肝气郁结型高血压患者。
常用药物有柴胡、郁金、香附等,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的作用。
6. 温阳助阳法:适用于阳虚型高血压患者。
常用药物有肉桂、附子、干姜等,能够温补阳气,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7. 养心安神法:适用于心神不宁型高血压患者。
常用药物有酸枣仁、远志、柏子仁等,具有养心安神、镇静催眠的效果。
8. 调和阴阳法:适用于阴阳失调型高血压患者。
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知母等,能够清热泻火,调和阴阳。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病情和症状,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治疗高血压也强调整体调理,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包括饮食调养、情志调节、适当运动等多方面的综合干预。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遵医嘱,合理用药,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疗法治疗高血压的方案
中医疗法治疗高血压的方案前言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中医治疗高血压注重辨证施治,整体调理,副作用小,疗效确切。
本方案旨在结合现代中医治疗方法,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个专业、详细的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1.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病程等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标本兼顾:在治疗过程中,既要缓解血压升高,也要针对高血压的病因进行治疗。
3. 整体调理:调整生活作息、饮食习惯,配合中医治疗,达到身心平衡。
4. 中西医结合:在中医治疗基础上,合理使用现代医学方法,以提高疗效。
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处方用药1. 基础方剂:珍珠母、菊花、钩藤、生地黄、白芍、川芎、甘草等。
2. 随症加减: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等,进行药物加减。
用药方法- 煎服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煎服。
- 丸剂或散剂:对于不便煎药的患者,可以选择中药丸剂或散剂。
2. 针灸治疗选穴1. 主穴:百会、风池、太冲、曲池、足三里。
2. 配穴:肝阳上亢加肝俞、肾阴虚加肾俞、痰湿阻滞加脾俞、胃俞。
操作方法- 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
- 每周治疗3-5次,10次为一个疗程。
3. 推拿按摩1. 头部按摩:按揉百会、风池等穴位,每次按摩5-10分钟。
2. 背部按摩:按揉肝俞、肾俞等穴位,每次按摩10-15分钟。
3. 四肢按摩:按揉太冲、曲池等穴位,每次按摩5-10分钟。
4. 生活方式调理1. 饮食调理: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 运动锻炼: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3. 心理调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4.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监测与评估1. 定期检测血压: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2. 观察症状变化: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的缓解情况。
3. 的生活质量: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睡眠、饮食、运动等。
结语中医疗法治疗高血压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等优点,但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法
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法
高血压病分为实性和虚性两种,实性高血压病多与六淫之邪,及饮食过饱或素嗜厚味有关,虚性高血压多与内伤七情又籍外因及生活条件环境影响而症状显著,于用药之外,应审查其病之所自,开导说服,正其偏执,戒其荡佚,起居有时,饮食有节,眷念节欲,劳逸有度,示以保身养命之道,以绝妄念,为第一要义,四肢活动为必要条件,动静结合方能收效,其法莫如气功,与太极拳并习,持之以恒,气功凝神调息,外静而内动,太极拳意念专一,肢体运动外动而内静也,如是则患者精神有所寄托,不致外驰,妄念捐除,心脑安泰,再籍药物调理,身体日健而病自除。
高血压病的治法,本着一“通”字,因此病之产生,多由血管细,血液集,血瘀潴,血凝泣,头部血管充盈,他部血不流畅,上实下虚,盈亏失调,因之致病,如引血下行,使盈着平,亏者和,血量协调,血压自降,此即“上病取其下”之法,消除壅阻“非通”不可,但通之不宜用动药,宜用静通之法,所以忌用动药者,以血压过分上升既是动,故不可再用动。
静以制动,故以静通以胜之,去有余,补不足,既是通,辛燥之品,摒而不用,如穹归之类,引之下行药如
牛膝,茺蔚子之类,可顺而导之,使血压自然恢复正常,若头部血管充盈难减,可暂用重坠之品,以镇之下降,使病势稍稳后,仍以柔肝为主,实性高血压,如见精神昏聩,面红颊赤,而便秘结等症状,用苦寒降药,但苦寒降药不宜久服,待血压有下降之势,仍以静通为要。
高血压病,如无淤血症状,不宜妄用活血破血之药,以防鼓荡血流,反伤及已硬化与狭窄之血管,而成血管破裂之弊。
由高血压引起之并发症甚多,究因何病源而致使破不一般,仍以治本为主,必须推求其病源所在,参其形证,诊其脉象,为何脏腑致疾,施以治疗,调之使平,方是正当办法,若杂症甚多,则先治标,标病既治,血压亦自平复,从本从标,应守法度,更要灵活,切忌拘泥偏执。
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比较
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比较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与西医药相比,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在调理整体、平衡阴阳、改善体质等方面有着独到的特点。
本文将从中医药角度讨论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并对不同中医药治疗方法进行比较。
一、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药中的重要疗法之一,对高血压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刺激穴位,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经络系统,改善气血循环,平衡阴阳,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缓解症状的效果。
针灸治疗高血压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 调整神经内分泌系统: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促进交感神经活动和抑制副交感神经活动,从而调节心脏功能和心脑血管张力。
2. 促进外周组织氧供:针灸对血液的循环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促进微循环,改善外周组织氧供。
3. 调整心脑血管张力:针灸可以通过平衡阴阳,调理气血,从而改善心脑血管紊乱情况,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二、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中药治疗高血压主要通过改善体质,调节阴阳平衡以及清除体内湿气等途径发挥功效。
不同的中药方剂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
1. 降压方剂:秘制颗粒、黄连素片等方剂可通过降低外周阻力,减弱心脏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等途径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2. 调理体质方剂:益气养阴、清肝明目滋肾等方剂可通过调理人体气虚、阴虚、阳虚等体质,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从而增强抵抗力,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3. 祛湿利水方剂:五苓散、茯苓丸等方剂可以清除体内湿气,并促进尿液排出,帮助患者消除浮肿等症状。
三、配伍中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治疗方法通过合理选择中药方剂和药物,并在监测下进行调节,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 中药加味降压药:将现代降压药与中草药相结合,对高血压患者同时起到降低血压和改善体质的作用。
相比于单一使用现代降压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缓解降压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高血压病的中西医治疗
高血压病的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它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脑卒中等,还可能对肾脏、眼睛等器官造成损害。
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中西医都有各自的方法和特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西医治疗高血压病1、生活方式干预低盐饮食:减少钠盐的摄入对于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建议每天不超过 6 克。
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提高心血管功能。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应尽量避免。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紧张、焦虑。
2、药物治疗利尿剂: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有氢氯噻嗪等。
钙通道阻滞剂: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作用与 ACEI 类似,但副作用相对较少。
常见的有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
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在使用降压药物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血压水平、合并疾病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同时,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二、中医治疗高血压病1、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
其病机主要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湿内阻、瘀血阻络等。
2、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治疗: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如肝阳上亢型可用天麻钩藤饮,痰湿内阻型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瘀血阻络型可用血府逐瘀汤等。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曲池、太冲、足三里等,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降压的目的。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是因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损伤,或因年老体衰,肾精亏损等导致脏腑阴阳平衡失调,风火内生,痰淤交阻,气血逆乱所致,因此中医提倡从整体着手,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治疗高血压。
以下就是不错的中医治疗调理方案。
泡脚法:高血压或轻度血压高的人,可以用桑叶、桑枝、茺蔚子各15克,用布包上,放在锅里煮水,用来泡脚,长期坚持可以会有良好的效果。
喝藕汁降血压:莲藕是甘寒的,有很好的清热作用。
买回来以后,去皮、去节,切成大块,榨汁,然后滤掉杂质喝汁,有降血压的功效。
高血压病人更要加倍小心中风。
大家都知道高血压的病人如果有剧烈的情绪波动,就加重了内热,热极了就是火,邪火上冲,那人体经不住这样的压力,就会出现脑出血,这在中医上也是中风的一种。
由于老年人身体衰老退化,本身就比较脆弱,更禁不住外界的刺激,所以在养阴清热的同时,一定要调节好情志,防止高血压转化为脑中风。
另外,在饮食上,中医提倡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吃刺激性的东西,第二是高热量的东西不要吃,第三是容易生痰的东西不要吃。
在生活上,中医建议高血压患者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戒掉两个不好的习惯,一个是吸烟,一个是喝浓茶。
清茶化痰,浓茶生痰,所以即便茶里含有软化血管的成分,心脏不好的人还是不应该大量喝浓茶。
作为中华医药的瑰宝,灵芝在我国古代就被写入《本草纲目》,同时也被列在菜部,提醒人们可以像吃菜一样的吃灵芝,是一种健康的食品。
《太平圣惠方》中又把灵芝列为“上上药”,对多种疾病都有着良好的功效。
近些年来,灵芝在降血压方面的疗效也展现出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有仙草美誉的灵芝,不仅能降低血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及β- 脂蛋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对高血压、心肌梗死及脑栓塞有预防作用,灵芝还能将低血压患者的血压提升至正常水平。
同时,灵芝还具有延长和稳定其它降压药物效果的作用,还可以减少长期服用降压带来的一系列的副作用。
然而,灵芝在传统用药中一般与其它中药或食物炖汤,这种方式不但麻烦,而且极有可能降低灵芝原本的成分和功效。
高血压中医辨证施护
高血压中医辨证施护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病因多样,影响全身多个器官。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因为肝肾阴虚、气滞、痰湿内扰,导致气机不畅、精微流失,从而引发的。
中医针对高血压患者的辨证施护,分别从辨证分型、治疗方案和调理生活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辨证分型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包括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痰湿壅滞型、阳盛阴虚型。
其中,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头晕眼花、耳鸣、失眠、健忘等症状,舌红少津,脉细数;气滞血瘀型高血压患者则常伴有胸闷、心痛、乏力、口苦、舌暗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有力;痰湿壅滞型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头昏、口苦、纳差、身重、舌苔厚腻,脉濡;阳盛阴虚型高血压患者则多伴有面颊红肿、头亮心烦、夜间多汗、口渴喜饮,舌质红,脉洪大。
了解患者的辨证分型后,才能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肝肾阴虚型治疗这种类型的高血压,需要补益肝肾阴,养血生津。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白芍、枸杞子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多食用易于消化的清淡食品,如山药、木耳、芹菜等,同时少吃辛辣、高脂食品和烟酒。
2. 气滞血瘀型治疗气滞血瘀型高血压,需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可以采用柴胡、川芎、红花、桃仁等经络活血药,同时加强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疏通经络,减轻精神压力。
此外,还应避免对心态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如过度焦虑、抑郁等。
3. 痰湿壅滞型治疗痰湿壅滞型高血压,可采用化痰利水、祛湿化浊的中药,如茯苓、泽泻、半夏、陈皮等。
此外,还需要控制饮食,尽量避免食用油腻、生冷、甜食等易于积湿的食品。
4. 阳盛阴虚型治疗阳盛阴虚型高血压,需要平补阴阳,疏利气血。
建议患者多食用绿叶蔬菜、水果,少摄入脂肪。
中药方面,可以使用黄芪、参、山药、熟地等补气养阴的药物,同时也可以运用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加速血液循环,调节体内平衡。
三、调理生活除了中药治疗外,高血压患者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调理,以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高血压病中医外治方案
高血压病中医外治方案一、肾气亏虚型1、中药沐足高血压沐足Ⅰ号方(邓老沐足方):组成:牛膝30g、川芎30g、天麻15g、钩藤10g、夏枯草10g、吴茱萸10g、肉桂10g方法:加水2000ml煎煮,浸泡1小时后,大火煮开,小火再煮30分钟,水温40℃~45℃,赤足泡药中,浸过踝部,双足互搓,每次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做第二疗程。
2、耳穴压豆耳穴:肾、枕、皮质下、肾上腺方法:①将胶布剪成0.5cm×0.5cm的小方块,将磁珠粒或生王不留行子或白芥子或六神丸贴在胶布中央备用。
②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贴有药子的胶布对准穴位贴压。
③贴压后用手指按压穴位半分钟,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5次,每次10分钟,使患者感胀痛及耳郭发热。
④每次贴一只耳朵,每隔2天换贴1次,双耳交替,症状较重者可双耳同时贴。
15次为一疗程。
3、穴位敷贴穴位:涌泉、太溪、太冲穴方药:吴茱萸散:吴茱萸1份,清醋1份方法:清醋调成糊状,外敷穴位,15日为1疗程,可以连续2个疗程。
注意事项:①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②敷药后要注意固定,以免药物移动或脱落。
③能引起皮肤发泡的药物不宜贴敷面部。
④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2-4小时为宜,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⑤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⑥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
⑦皮肤过敏的病人不宜使用本法。
1、中药沐足高血压沐足Ⅱ号方:组成:钩藤15g、野菊花10g、稀莶草30g、夏枯草20g、川牛膝20g、赤芍20g、川芎15g、葛根20g、花椒10g方法:加水2000ml煎煮,浸泡1小时后,大火煮开,小火再煮30分钟,后下钩藤,水温40℃~45℃,赤足泡药中,浸过踝部,双足互搓,每次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做第二疗程。
高血压的中医调理方案有哪些
高血压的中医调理方案有哪些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
在中医理论中,对于高血压的调理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高血压的中医调理方案。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衡等密切相关。
比如,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年老体衰等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在中医调理高血压的方案中,中药调理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会使用天麻钩藤饮来平肝潜阳;对于阴虚阳亢型的患者,常用的方剂有杞菊地黄丸,以滋阴潜阳;对于痰湿内阻型的患者,则可能会用到半夏白术天麻汤,来化痰祛湿。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中药需要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
针灸疗法也是中医调理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百会、风池、曲池、太冲等,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此外,艾灸对于一些虚寒型的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温阳补气。
中医推拿按摩对于高血压的调理也有积极作用。
通过按摩头部、颈部、肩部以及背部的相关穴位和经络,可以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
比如,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脑部供血;按摩涌泉穴有助于引火下行,降低血压。
在饮食方面,中医讲究“药食同源”。
高血压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物。
比如,芹菜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平肝、降压利尿的作用;黑木耳能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助于降低血压;山楂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功效,对高血压也有一定的益处。
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腻、甜腻的食物,避免饮酒和吸烟。
情志调节在中医高血压调理中也不可忽视。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肝阳上亢,从而加重高血压。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1、针灸推拿:针灸推拿作为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非常适宜,通过针灸推拿,可以使经脉气血畅通,阴阳归于平衡,精神和肌肉得到松弛,从而使血压下降,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都适应针灸推拿疗法。
临床上应该根据医师的建议和患者的配合程度进行具体治疗。
2、中药辨证治疗:这是中医治疗的重点之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分证论治。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三因制宜”的方法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采取汤药、丸药、膏药等不同剂型以达燮理阴阳之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病情变化时要及时就诊,中药汤剂对改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3、气功疗法:气功通过调心、调身、调息三个基本方面协调活动,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秘阴阳,培育元气,老年高血压患者尤为适宜。
通过练功可以使症状较快缓解,并使精神振作,还能改善睡眠,调节食欲。
常用的姿势是坐式,常用诱导思想入静的方法是意念法和随息法,常用的调整呼吸方法为自然呼吸法,已经有明确的证明练气功可以使机体代谢率降低,改善脑微循环功能,增强机体自我调控能力,缓解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不良作用。
4、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中医治疗的一个特色,虽然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中西医共同提倡的,但中医的认识远不止与此。
中医讲究“天人和一”,人要顺应天时,食疗和药膳也应如此。
随着四时气候变化,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饮食药膳的配合治疗,也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不错的选择。
捶打膻中穴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两手交叉,握空心拳,不要太实,稍微留一点空,连续捶打几十次。
【作用】捶打胸部可以驱散心中闷气,缓解自己的情绪。
按压外关穴外关在前臂背侧正中间,手掌背侧皮肤与前臂背侧皮肤交界处向肘关节方向约三横指处。
将一手拇、食指相对立起,拇指点在外关穴上,食指点在对侧相应位置,两指同时用力按压约一分钟,放松十余秒后重复按压,三次之后用同样的方法按压另一手臂的外关穴。
治疗高血压偏方集锦
治疗高血压偏方集锦家传治高血压方验方夏枯草18克地龙15克车前子8克五味子15克效果好!民间治高血压的偏方前些年,一位民间医生介绍,其好友李某被高血压病困扰了20多年,四方求医用药也无效。
后来,一位亲戚推荐给李某一个治高血压病的偏方,李某坚持用药5个月后,血压基本恢复正常。
现将此方写于下,供同病者参考。
大红枣6枚(小的10~20枚),入锅炒至有糊香味,北山楂肉6g~10g,鬼针草(广西玉林人称虾钳草,路边、村边、屋旁常有野生)4g~6g,水煎或开水冲泡当茶饮,每日1剂。
此方简、便、廉,经过验证疗效确切,且喝时酸甜可口,无副作用。
吃杨桃,每天饭后半小时吃一个。
每天一杯芹菜汁,大概坚持半年就会好起来了。
醋泡花生米“,花生米泡十日后服用,每早(空腹)、晚睡前各服10粒以前我的血压经常处在160/90毫米汞柱左右,吃各类降压药,多方治疗效果均不明显,后经一老者介绍,用小苏打洗脚。
慢慢地,我的高血压竟真的用此偏方治好了。
芥末煮水洗脚可降血压。
将80克芥末面放在洗脚盆里,加半盆水搅匀,用炉火煮开,稍凉后洗脚。
每天早晚1次,1天后血压就可下降。
方法是:把水烧开,放入两三小勺苏打,等水温能放下脚时开始洗,每次洗20~30分钟。
我洗了5次后很是见效,至今已有十余年了,高血压一直未犯经常吃些大蒜:每天吃2—3瓣大蒜,是降压的最好的简易办法,对一组415人的研究调查表明,食用600—900毫克蒜泥,平均降压11个毫米汞柱。
大蒜可帮助保持体内一种酶的适当数量而避免出现高血压。
1、洋葱炒瘦肉可防动脉硬化洋葱150克、瘦肉50克、酱油、油、盐、味精知适量。
洋葱切片、肉切丝。
放油→炒肉→洋葱→调料。
2、海带绿豆汤可治高血压海带150克,浸泡、洗净、切碎;绿豆150克洗净。
共入锅内煮至烂熟,用红糖调服,每日2次。
3、芹菜苦瓜汤治高血压芹菜500克(段)、苦瓜60克(片),二者同渚汤饮。
芹菜也红枣(300克、3-4枚)渚,治高血压头晕、目眩、耳鸣、心悸、易燥、失眠多梦等症。
高血压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高血压病的中医诊疗方案一、辨证施治1.肝郁气滞型主要症状:头晕目眩、胸闷烦躁、失眠健忘、口苦便秘、舌苔黄腻、脉弦细。
治疗方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常用药物:柴胡、丹参、川芎、赤芍、广藿香等。
2.脾胃虚弱型主要症状:头晕目眩、倦怠乏力、食欲不佳、腹泻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方案:健脾益气,调理脾胃。
常用药物:党参、白术、黄芪、陈皮、升麻等。
3.肾阳虚弱型主要症状: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尿频夜多、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治疗方案:温阳填精,固肾益气。
常用药物:肉桂、党参、独活、巴戟天、枸杞子等。
4.肝肾阴虚型主要症状: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便秘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方案:滋阴降火,润肺益肾。
常用药物:熟地黄、山药、麦冬、黄柏、玄参等。
二、饮食调理1.忌食过咸、过甜、过油腻的食物,适量控制盐分和糖分的摄入。
2.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麦类食物等。
3.适量食用富含钾和镁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海带、豆类等。
4.避免或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三、生活调理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合理安排时间。
2.适度运动,坚持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
3.学会放松自己,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
4.禁烟限酒,戒除不良嗜好,如烟草和酒精。
四、草药调理中草药可以根据个体情况使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下是一些建议的中草药:1.黄芩:清热解毒,降血压。
2.菊花: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3.金银花:清热解毒,降血压。
4.天麻:安神定志,清热降压。
治疗高血压——中医有方
造血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虽然对成人影响较小,但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此种药物的使用会影响小儿血细胞的声场,并引发其血液中粒细胞减少及白细胞含量下降,不仅会影响小儿正常免疫能力,甚至会引起肝脏细胞损伤,诱发肝中毒现象。
(2)不要太早用药:很多小孩子刚刚出现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时,家长就立即给吃上感冒药或者去大医院看病。
结果可能不会影响小孩健康的小感冒,一旦接触医院儿科其他发生感冒的小孩可能会出现交叉感染情况,变成重感冒;或者如果小孩子多喝热水、好好睡一觉就能自愈的小感冒,经过吃药治疗,虽然症状也会消失,但经常用药治疗对孩子免疫力会存在严重的负性影响。
所以如果孩子出现感冒症状,但是没发烧,不影响吃、喝,精神状态正常,不要急于吃药和看医生。
(3)尽量别输液:很多家长,特别是老一辈家长认为,要想好得快,就需要先输液治疗。
输液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症状,但若经常输液治疗,特别是抗生素的输液治疗,小孩机体内病原菌抗性增强,若再出现感染性疾病,可能会出现输液治疗都无法满足理想治疗效果,并且此时小孩免疫能力受到明显影响,特别容易发生相关感染性疾病;同时输液治疗不良反应较多,且不良反应一般较严重。
所以如果小孩出现感冒症状,并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可以先采用药物治疗,若经药物治疗无效后再遵医嘱实施输液治疗。
(4)慎用退热药:发热为小儿感冒常见症状,属于病原菌侵入体内后机体与其对抗时产生的反应,轻微发热对于小儿来说,具有完善其免疫功能的效果,所以如果小儿有发热情况但是温度在38.5℃以下,不用使用退烧药物治疗,可以采用退热贴、温水擦拭躯干、凉水擦拭额头等方式辅助降温;当温度超过38.5℃以上且伴有精神不振情况,才可以使用退热药物。
常见的小儿退热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这两种药物相对于阿司匹林等药物而言,安全性更高;建议退热药物使用方式为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即使用其中一种药物后,若4~6小时后仍未见退烧,则进行另一种药物治疗。
高血压中医案例
高血压中医案例
病例一:
患者:男性,55岁,近期发现血压偏高,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中医诊断:肝火犯疏风,肝阳上亢,化热生风。
治疗方案:清肝热,降阳炎。
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味。
处方组成:龙胆草、黄芩、柴胡、生大黄、栀子、丹皮、生石膏、茯苓、枳实、阿胶等。
服用方法:煎服,一日三次,每次服用50ml。
疗程:连续服用两个月。
治疗效果:经两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血压逐渐降低,头晕、头痛等症状明显缓解。
病例二:
患者:女性,45岁,多年来一直有高血压病史,近期血压升高,伴有心悸、胸闷等不适。
中医诊断:气虚血瘀,肝郁气滞。
治疗方案:补气化瘀,疏肝理气。
方剂:养血当归汤加味。
处方组成:当归、川芎、熟地、黄芪、赤芍、桃仁、香附等。
服用方法:煎服,一日三次,每次服用50ml。
疗程:连续服用三个月。
治疗效果: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心悸、胸闷等症状明显减轻。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高血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每个患者的病情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最好在中医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病中医外治方案
一、肾气亏虚型
1、中药沐足
高血压沐足Ⅰ号方(邓老沐足方):
组成:牛膝30g、川芎30g、天麻15g、钩藤10g、夏枯草10g、吴茱萸10g、肉桂10g
方法:加水2000ml煎煮,浸泡1小时后,大火煮开,小火再煮30分钟,水温
40℃~45℃,赤足泡药中,浸过踝部,双足互搓,每次30分钟,每天1
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做第二疗程。
2、耳穴压豆
耳穴:肾、枕、皮质下、肾上腺
方法:①将胶布剪成0.5cm×0。
5cm得小方块,将磁珠粒或生王不留行子或
白芥子或六神丸贴在胶布中央备用。
②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贴有药子得胶布对准穴位贴压。
③贴压后用手指按压穴位半分钟,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5次,每次10
分钟,使患者感胀痛及耳郭发热。
④每次贴一只耳朵,每隔2天换贴1次,双耳交替,症状较重者可双耳同时贴。
15次为一疗程。
3、穴位敷贴
穴位:涌泉、太溪、太冲穴
方药:吴茱萸散:吴茱萸1份,清醋1份
方法:清醋调成糊状,外敷穴位,15日为1疗程,可以连续2个疗程。
注意事项:①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②敷药后要注意固定,以免药物移动或脱落。
③能引起皮肤发泡得药物不宜贴敷面部。
④对刺激性强、毒性大得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
过大,贴敷时间2-4小时为宜,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⑤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患者,使用药量
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与有无不
良反应。
⑥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得药物。
⑦皮肤过敏得病人不宜使用本法、
二、痰瘀互结型
1、中药沐足
高血压沐足Ⅱ号方:
组成:钩藤15g、野菊花10g、稀莶草30g、夏枯草20g、川牛膝20g、赤芍20g、川芎15g、葛根20g、
花椒10g
方法:加水2000ml煎煮,浸泡1小时后,大火煮开,小火再煮30分钟,后下钩藤,水温40℃~45℃,赤足泡药中,浸过踝部,双足互搓,每次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做第二疗程。
2、耳穴压豆
耳穴:脾、枕、皮质下、肾上腺、耳背沟
方法:①将胶布剪成0.5cm×0.5cm得小方块,将磁珠粒或生王不留行子或白芥子或六神丸贴在胶布中央备用。
②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贴有药子得胶布对准穴位贴
压、③贴压后用手指按压穴位半分钟,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5次,每次
10分钟,使患者感胀痛及耳郭发热。
④每次贴一只耳朵,每隔2天换贴1次,双耳交替,症状较重者可双耳同时
贴。
15次为一疗程。
3、穴位敷贴
穴位:曲池、合谷、气海、丰隆、太溪
方药:生大黄20g、生石决明50g、牛膝50g、冰片5g诸药为末
方法:凡士林调为糊状,外敷穴位,15日为1疗程,可以连续2个疗程。
注意事项:①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②敷药后要注意固定,以免药物移动或脱落。
③能引起皮肤发泡得药物不宜贴敷面部。
④对刺激性强、毒性大得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
过大,贴敷时间2-4小时为宜,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⑤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患者,使用药量
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与有无不
良反应、
⑥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得药物。
⑦皮肤过敏得病人不宜使用本法。
三、肝火亢盛型
1、中药沐足
高血压沐足Ⅲ号方:
组成:夏枯草30g、钩藤20g、桑叶15g、菊花20g
方法:加水2000ml煎煮,浸泡1小时后,大火煮开,小火再煮30分钟,水温4
0℃~45℃,赤足泡药中,浸过踝部,双足互搓,每次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做第二疗程、
2、耳穴压豆
耳穴:肾、枕、皮质下、肾上腺、耳神门、耳尖
方法:①将胶布剪成0。
5cm×0.5cm得小方块,将磁珠粒或生王不留行子或白芥子或六神丸贴在胶布中央备用。
②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贴有药子得胶布对准穴位贴压。
③贴压后用手指按压穴位半分钟,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5次,每次1
0分钟,使患者感胀痛及耳郭发热。
④每次贴一只耳朵,每隔2天换贴1次,双耳交替,症状较重者可双耳
同时贴、15次为一疗程。
3、穴位敷贴
穴位:涌泉、太溪、太冲、曲池、风池、合谷
方药:清肝散:吴茱萸1份,黄连6份
方法:清醋调为糊状,外敷穴位,15日为1疗程,可以连续2个疗程。
注意事项:①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②敷药后要注意固定,以免药物移动或脱落。
③能引起皮肤发泡得药物不宜贴敷面部、
④对刺激性强、毒性大得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
过大,贴敷时间2-4小时为宜,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⑤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患者,使用药量
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与有无不良反应、
⑥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得药物。
⑦皮肤过敏得病人不宜使用本法。
四、阴虚阳亢型
1、中药沐足
高血压沐足Ⅳ号方:
组成:钩藤20g、吴茱萸10g、桑寄生30g、夏枯草30g
方法:加水2000ml煎煮,浸泡1小时后,大火煮开,小火再煮30分钟,加入食醋100ml,水温40℃~45℃,赤足泡药中,浸过踝部,双足互搓,每次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做第二疗程。
2、耳穴压豆
耳穴:肾、枕、皮质下、肾上腺、肝、心、交感、
方法:①将胶布剪成0。
5cm×0.5cm得小方块,将磁珠粒或生王不留行子或白芥子或六神丸贴在胶布中央备用。
②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贴有药子得胶布对准穴位贴压、
③贴压后用手指按压穴位半分钟,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5次,每次10
分钟,使患者感胀痛及耳郭发热、
④每次贴一只耳朵,每隔2天换贴1次,双耳交替,症状较重者可双耳
同时贴。
15次为一疗程。
3、穴位敷贴
穴位: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方药:生大黄20g、生石决明50g、牛膝50g、冰片5g诸药为末
方法:凡士林调为糊状,外敷穴位,15日为1疗程,可以连续2个疗程。
注意事项:①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②敷药后要注意固定,以免药物移动或脱落。
③能引起皮肤发泡得药物不宜贴敷面部。
④对刺激性强、毒性大得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
过大,贴敷时间2-4小时为宜,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⑤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患者,使用药量
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与有无不
良反应。
⑥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得药物、
⑦皮肤过敏得病人不宜使用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