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期的亚洲优秀课件(统编版)1

合集下载

《中古时期的亚洲》精品课件统编版1

《中古时期的亚洲》精品课件统编版1

《中古时期的亚洲》精品课件统编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古时期的亚洲》这一单元,教材统编版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亚洲中古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发展,尤其关注印度、中国、阿拉伯等地区的历史演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亚洲中古时期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特点及其相互影响。

2. 掌握印度、中国、阿拉伯等国家在中古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亚洲中古时期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教学重点:印度、中国、阿拉伯等国家在中古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古时期亚洲各地区的相互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亚洲中古时期的基本情况,引出印度、中国、阿拉伯等地区的历史发展。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繁荣与变革。

4. 例题讲解:分析印度种姓制度、中国唐朝的繁荣、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等典型事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古时期亚洲各地区的相互影响。

六、板书设计1. 《中古时期的亚洲》2. 内容:(1)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笈多王朝(2)中国:唐朝、科举制、大运河(3)阿拉伯: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文化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古时期印度的种姓制度及其影响。

(2)列举唐朝时期中国的发展特点和重要事件。

(3)分析阿拉伯帝国扩张的原因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 答案:(1)种姓制度使印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但同时也催生了佛教等宗教的发展。

(2)唐朝时期,中国经济繁荣,科举制度完善,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pt1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pt1
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扩张的过程; 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 式; 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宰相、枢密院、财政部。
简述政权建立、扩张历程?
622 年,穆罕 默德于麦地那 建立政权
实现统一
7世纪中期 大规模扩张
8世相
枢密院 财政部
协助哈里发 掌管令状与 负责收
统管政务 文告

《古兰经》 阿拉伯数字
《一千零一夜》 麦加大清真寺
•拜占庭帝国:保鲜 •阿拉伯帝国:桥梁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 pt1
二、奥斯曼帝国
1、简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扩张历程1
古代越南
越南春节年货市场
一方面在尊崇佛教的同时大兴科举,在 国子院设立孔子、周公的塑像定期拜祭,在 文学上,连君主也是汉文文学的忠实粉丝, 开始过端午节等传统节日。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 pt1
越南的古装剧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p pt1
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梁书·扶桑国传》
12世纪
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
17世纪
德川幕府 闭关锁国
2、古代朝鲜
时间
社会发展
4 世纪 民族政权高句丽迁都平壤
7 世纪末 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0 世纪初 建立高丽王朝 14 世纪末 改国号为朝鲜
政治上,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划分为 十道,实行科举考试; 经济上,推行土地国有;
16 世纪末 中朝军民联合抗击日文本化侵上略,传播中国儒家经典

《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统编版1

《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统编版1

《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统编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古时期的亚洲》这一单元,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详细内容包括亚洲中古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信仰等方面。

我们将重点探讨我国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及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发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亚洲中古时期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2. 掌握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以及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与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亚洲中古时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影响,以及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兴衰过程。

重点: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与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古时期的亚洲各国。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详细阐述亚洲中古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外交情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两国之间的互动。

4. 例题讲解:分析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以及双方的文化交流。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古时期的亚洲》2. 内容:(1)亚洲中古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3)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亚洲中古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分析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外交关系,以及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2. 答案:(1)亚洲中古时期的政治特点:分裂与统一交替出现,各国政治制度多样。

经济特点:农业经济为主,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

文化特点:宗教信仰多元化,文化交流频繁。

(2)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外交关系:战争与和平并存,双方在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亚洲中古时期的历史知识。

《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完美版1

《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完美版1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3、帝国的政治经济概况 (1)政治: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 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官僚机构辅助,最重要的 是宰相、枢密院和财政部等。宰相协助哈里发 统管政务,枢密院掌管令状与文告,财政部负 责收支。(2)经济: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 发展,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 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境 内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城市之一。
4、古代朝鲜
4世纪,中国东北民族政权高句丽迁都平壤,与百济 和新罗为邻。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 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新罗人王 建建立高丽王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中 央政府设三省六部,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 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词 章之学广为传播。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 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16世纪末,中朝 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统一。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3)幕府时代 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 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并从朝廷获 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 幕府政治时期。在这种体制下,以天皇为首 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实权 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
• 1.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人民收为 国有、变为公地公民。
• 2.大化改心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 将天下共田班给公民。
• 3.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 4.建立中央集权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 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 5. 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 。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优秀PPT1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古时期的亚洲》优秀PPT1
第十九页,共22页。
第二十页,共22页。
4、古代朝鲜
4世纪,中国东北民族政权高句丽迁都平壤,与百济 和新罗为邻。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 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 建立高丽王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中央 政府设三省六部,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 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词章之 学广为传播。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 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16世纪末,中朝军民联 合抗击日本侵略,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统一。
第二十一页,共22页。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 2.大化改心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 将天下共田班给公民。
• 3.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 4.建立中央集权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
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 5. 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 。
第十八页,共22页。
(3)幕府时代 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 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并从朝廷获 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 幕府政治时期。在这种体制下,以天皇为首 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实权 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
第十四页,共22页。
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1、笈多王朝(帝国) 草丰盛,宜于放牧(贝都因
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
建立中央集权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2)经济: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
( 阿2拉)伯国人家继4统承一了世:被纪6征22服初年地,,区穆的恒罕文默河化德。中迁居游麦兴地那起,的建立笈政多权帝,到国穆经罕默过德多去世年时征(战632,年前几后乎)征,阿服拉了伯半北岛印基本度统一。。

最新《中古期的亚洲》统编版上课用1

最新《中古期的亚洲》统编版上课用1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一开始,穆罕默德 就通过布道活动,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 组织穆斯林大军,推行一系列军事、政治、宗教 制度,使参战者意志统一,目标明确,把进攻麦 加看成是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是为“真主”而 战,从而为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邓蜀生、张秀平、杨慧玫主编《影响世界的 100次战争》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卷 材料三:穆斯林商人或走陆路经过中亚,或从水路同印度、锡兰、东南亚和中国通商。 他们还同非洲进行广泛的贸易,由此获得黄金、象牙、乌木和奴隶。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上发现的大批铸于7至11世纪的穆斯林硬币,证实了穆斯林商人同北方国家的贸易。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二、奥斯曼帝国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探究四 阿拉伯帝国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 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 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 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 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材料四:下面就是哈里德·伊本·阿尔·瓦里德给大马士革居民的约言:在进城时,他决不侵犯他们 的生命、他们的财产、他们的教会以及他们的城垣。他们的住宅一所也不被破坏和被占据如果他们付讫 人头税,对他们(叙利亚人),除善事以外,不要求作其他事情。 ——周一良 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卷
二、奥斯曼帝国

2024年《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统编版1

2024年《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统编版1

2024年《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统编版1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亚洲中古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特点。

2. 分析宗教和思想文化在亚洲中古时期的作用与影响。

3. 评述东西方交流的重要事件,体会其对亚洲及世界历史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亚洲中古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宗教和文化的影响,东西方交流的重要事件。

难点:对亚洲中古时期各国发展特点的理解,宗教和文化传播的深入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亚洲中古时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时代背景的好奇,导入新课。

展示中古时期亚洲地图,简要介绍亚洲中古时期的范围和特点。

提问:“同学们对中古时期的亚洲有什么了解?”2. 知识讲解:介绍亚洲中古时期的历史背景,如突厥、蒙古的兴起等。

详细讲解教材中古印度、波斯、阿拉伯、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

分析佛教、伊斯兰教、儒家思想等宗教和文化的传播及其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每组针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古时期发展进行汇报。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

各组汇报,其他学生补充和提问。

4. 例题讲解:讲解中古时期亚洲的重要事件,如马可·波罗来华。

分析马可·波罗来华的历史背景、路线及其所著《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

讲解例题:“试述马可·波罗来华的意义。

”5.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设计选择题和简答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选择题:关于中古时期亚洲历史的知识点。

简答题:分析中古时期亚洲宗教和文化的传播。

六、板书设计1. 中古时期的亚洲历史背景:突厥、蒙古兴起主要国家和地区:古印度、波斯、阿拉伯、中国宗教和文化:佛教、伊斯兰教、儒家思想东西方交流:马可·波罗来华七、作业设计1. 选择题:a. 亚洲中古时期的哪个国家出现了阿拉伯数字?答案:古印度b. 马可·波罗是在哪个朝代来到中国的?答案:元朝2. 简答题:a. 请简述中古时期亚洲宗教和文化的传播情况。

最新《中古期的亚洲》ppt高中统编版

最新《中古期的亚洲》ppt高中统编版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奥斯曼帝国兴起的过程
6世纪前后生活在中亚细亚 13世纪奥斯曼人崛起,蚕 食小亚细亚 1453年攻灭拜占庭帝国
16世纪后期地跨亚非欧三洲
2.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1)继承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的体制; (2)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 (3)控制东西方商路,征收重税,一定程度阻碍了 东方商业活动。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四、古代日本 2.幕府统治
五、朝鲜
7世纪末,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0世纪,高丽全面仿效唐朝; 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16世纪末,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
类别
西亚
南亚
东亚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1987年
3它、们认或识推小动说情的节荒发诞展性(,“她通有过时对望文望本淀荒里诞”性)的,解或读透揭露示微的妙西的方心现理代变社化会(对“女人人的的异手化指。震动了一下”),或增加描写的真实性(“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
繁荣,对外贸易发达 繁荣,对外贸易发达 主A.诗要的涉首及联行写文夏思州路城上楼,巍结峨构,上武,器表精达良上,从的而重说点明句夏子州或是段军落力。强大、固若金汤的城池。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日本)统治阶级疯狂兼并土地,增置部民,战争不已, 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把广大人民拖向饥寒交迫 的深渊。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646 年(大化二年)元旦,天皇颁布诏书,开始国制改革,史 称“大化改新"。改革诏书是新政权改革的基本纲领,主要内容有四个 方面:(1)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和 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2)改革统治结构,锦鲤京师 和地方行政机构,设置关塞、防人及驿站,各置职官;(3)造户籍、 计帐,施行班田收账法。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段,10段为町;(4) 改革租税制度,施行租佣调新税法。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下载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下载1

◎拉齐斯:巴格达国立医院院长, 著名的临床外科专家。是外科串 线法的发明者,著有《天花与麻 疹》《医学集成》等重要著作, 对西方医学产生很大影响
(2)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 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中国的造纸术、罗盘针、火药,印度的 代数学、位置计算制和零的符号,都是通过 阿拉伯人传入西方的。
公待内德6数,外的社2信建2禁事决成年徒立止务定员,,穆穆相都。都斯出罕互要以林走默仇听兄公麦德杀从弟社地带,穆姐。那领公罕妹,少社默相
穆斯林公社实际上是政教 合一的阿拉伯国家雏形
◎圣城麦加
伊斯兰教的“五功”
念功:信徒一生必须完全理解、绝对接受地背诵“除 安拉外,再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拜功:信徒每日礼拜5次,分别在晨、晌、晡、昏、宵 5个时间内举行;脱掉鞋子,戴上头巾,在一张地毯上 面朝麦加方向祈祷。 课功:穆斯林应慷慨施舍,作为献给安拉的贡品和虔 诚的行为。 斋功:穆斯林必须在斋月每日从黎明到日落禁食。 朝功:穆斯林一生如条件允许应朝觐麦加一次。
◎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 人首创,阿拉伯人将这种 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
阿拉伯人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吸取亚非古国文明的营养, 融汇古 希腊罗马文明的精华, 创造了兼容东西方文明的阿拉伯文化。
印度·泰姬陵
清真寺
从7世纪以来,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 伯人、波斯人,通过海陆两路来到我国,长期 居住下来,与当地汉族和迁居而来的西域人、 蒙古人等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中国形成了 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化:广泛翻译古代波
斯、印度、希腊和罗
马的古典著作,融合
东西方文化,在文学、
艺术、科学和思想等
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优秀课件1

统编版《中古时期的亚洲》PPT优秀课件1
奥斯曼帝国对阿拉伯政治和文化制度的继承。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影响
奥斯曼土 耳其帝国
材料二: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 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及黑 海北岸等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 要道。帝国军队不但肆意抢劫商旅,而且 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 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 欧洲市场上的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在这 种情况下,西欧商人很自然地渴望另辟一 条通往东方的商路。
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贸易受 到影响,客观上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古代印度——笈多帝国
从中亚细亚突 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 探究:阿拉伯国家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影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编》下卷 古代印度——德里苏丹国 ……中央政府由若干个部组成,分别掌管税收、司法、军事、驿政和文书等。 智慧宫是阿拉伯帝国的综合学术机构,8世纪起阿拔斯王朝掀起了一场百年翻译运动” 古代印度——德里苏丹国 ——反映阿拉伯人民谣 奥斯曼土耳其人逐步征服小亚细亚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编》下卷 为西欧探索新航路提供了技术支持。 帝国军队不但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数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也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 绸和麝香; 帝国军队不但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圣德太子于公元7世纪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及留学生、学问僧等。 2、统治者重视并广泛吸收文化,对待文化包容开放。
古代印度——德里苏丹国
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贸易受到影响,客观上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中古时期的亚洲-统编版高中历史课件 (1)

中古时期的亚洲-统编版高中历史课件 (1)

跨过今黑海海峡 向欧洲进军,逐 渐征服巴尔干和 东南欧部分地区
1453年
16世纪后期
奥攻灭将 占亡斯君 君拜曼士 士占土坦坦庭耳丁丁帝其堡堡国人改,,先分非欧后地三征区洲服,的西建大亚立帝和起国北地非跨部亚 为伊斯坦布尔, 定位帝国首都
奥斯曼一世 (Osman I,1258—约1326年)
二、帝国的统治 1、政治领域:
政教合一的 军事封建帝国
最高统治者苏丹
宗教上层和封建 主是统治阶级
集宗教、政治、 军事权力于一身
国家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 各种苛捐杂税
政治:政教合一,君主专制(苏丹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军队的主宰)
二、帝国的统治 2、经济领域: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
一、中古时期的印度(南亚次大陆)
2、德里苏丹国(1206-1256) (1)建立: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
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 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2)统治: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 法、司法和军事权力;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 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一、中古时期的印度(南亚次大陆)
1、笈多帝国(约320-540) (1)笈多帝国的统治: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
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
◎超日王
超日王是笈多帝国的第三代君主 (380-415),其在位期间国势达到极 盛。其注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扩 大灌溉网,改进耕作技术,促进了农 业发展。农产品除水稻、棉花、麦、 甘蔗等外,新品种大量增加,还出现 了养蚕业。
禁寺又名麦加大清真寺是世界著名的清真大寺,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汉字的亦文亦图性质,导致它的表 意功能 和美学 功能无 法截然 分开。 汉字一 直保持 着对称 平衡的 形态, 与其最 初扮演 的“饰 ”的角 色有相 当关系 。如果 没有在 青铜器 上度过 自己的 童年, 中国的 书法艺 术很可 能跳不 出美术 字的窠 臼,无 从获得 那种自 由奔放 的生命 感和力 量感。

6.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 只通行 于一定 的地域 ,它不 是独立 于民族 语之外 的另一 种语言 ,而只 是局部 地区使 用的语 言。根 据性质 ,方言 可分地 域方言 和社会 方言, 地域方 言是语 言因地 域方面 的差别 而形成 的变体 ,是全 民语言 的不同 地域上 的分支 ,是语 言发展 不平衡 性在地 域上的 反映。

7.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 为所在 职业、 阶层、 年龄、 性别、 文化教 养等方 面的社 会差异 而形成 不同的 社会变 体。

8.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 际的工 具。英 国作家 塞缪尔·约翰逊 说过:“ 语言是 思想的 外衣。 ”除了 交际工 具,语 言同时 也是文 化的载 体。在 岁月与 文明的 浸泡下 ,方言 承载着 浓郁的 地方文 化特色 ,能够 满足本 地区社 会交际 的需要 。
2、帝国的统治
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 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 的最高所有者。在帝国中,宗教上层和封建主 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 税。
3、经济文Leabharlann 地位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 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3)幕府时代 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 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并从朝廷获 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 幕府政治时期。在这种体制下,以天皇为首 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实权 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
4、帝国的文化
阿拉伯人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 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 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 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 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 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 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2、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1)伊斯兰教创立: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 斯兰教,他的言论后来被 汇集为《古兰经》,成为 伊斯兰教的经典。
(2)国家统一: 622 年,穆罕默德 迁居麦地那,建立 政权,到穆罕默德 去世时(632年前 后),阿拉伯半岛 基本统一。
(3)帝国形成:7 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 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 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到8 世纪中期建立 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1、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 两河流域上游发展起来,攻击拜占庭帝国, 征服小亚细亚、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 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 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到16 世纪后 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3、帝国的政治经济概况 (1)政治: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 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官僚机构辅助,最重要的 是宰相、枢密院和财政部等。宰相协助哈里发 统管政务,枢密院掌管令状与文告,财政部负 责收支。(2)经济: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 发展,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 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境 内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城市之一。

4.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 的研究 ,具有 特殊意 义。许 多专家 指出, 联觉现 象的研 究为找 到比喻 和语言 能力的 神经学 基础打 开了大 门。一 些针对 联觉现 象的研 究提出 ,使声 音和物 体形状 之间建 立联系 的能力 可以成 为语言 和抽象 思维发 展的一 粒种子 。

5.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曾几何时,方 言的存 废问题 ,曾经 引起激 烈争议 ,但争 论至今 ,越来 越多的 人逐渐 达成共 识:推 广普通 话很重 要,保 护方言 也很重 要,二 者并不 是非此 即彼的 关系。
4、古代朝鲜
4世纪,中国东北民族政权高句丽迁都平壤,与百济 和新罗为邻。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 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新罗人王 建建立高丽王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中 央政府设三省六部,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 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词 章之学广为传播。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 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16世纪末,中朝 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统一。
• 1.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人民收为 国有、变为公地公民。
• 2.大化改心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 将天下共田班给公民。
• 3.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 4.建立中央集权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 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 5. 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3、古代日本 (1)早期历史 秦汉之际中国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传到日本, 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2)大化改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大化改新内容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半岛和阿拉伯人 (1)地理位置 (2)气候条件 a 半岛内陆:热带沙漠气候, 难以耕作。 b 西、南部(红海沿岸平原 和山地):亚热带地中海气 候。 c 汉志地区:绿洲交错,水 草丰盛,宜于放牧(贝都因 人) d 也门地区: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2.对于这种能力,人们普遍存在一种 疑问, 即为什 么只有 一部分 人会发 生联觉 现象。 一些人 用基因 来解释 这个问 题。有 研究者 已经注 意到, 如果一 个家族 中有一 人具有 联觉能 力,那 么很可 能会出 现更多 这样的 人。

3.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 在数学 较差的 人身上 ,此外 ,左撇 子、方 向感较 差以及 有过预 知经历 的人也 通常会 出现联 觉现象 。也有 人认为 ,联觉 能力与 一个人 的创造 力有关 ,许多 著名的 科学家 和艺术 家都具 备联觉 能力。
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1、笈多王朝(帝国)
4 世纪初,恒河中游兴起的笈多帝国经过多年征战,几乎征服了北印度。
2、德里苏丹国
11 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 世纪初,突 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家,以伊斯兰教 为国教。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 史纲要 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共22张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