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题

第6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题
第6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题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数据1, 2, 8, 5, 3, 9, 5, 4, 5, 4 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A.4.5、 5 B.5、 4.5 C.5、 4 D.5、 5

2、对于数据组 3,3,2,3,6,3,10,3,6,3,2

①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

②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

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

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婷婷的妈妈是一位校鞋经销部的经理,为了解鞋子的销售情况,随机调查了9位学生的鞋子的尺码,由小到大是:20,21,21,22,22,22,22,23,23对这组数据的分析中,婷婷的妈妈最感兴趣的数据代表是()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4、在只有15人参加的演讲比赛中,参赛选手的成绩各不相同,若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8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以上都不对

5、如果将所给定的数据组中的每个数都减去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该数组的()

A.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

B.平均数改变,方差改变

C.平均输不变,方差改变

D.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二、填空题:

6、下表是某地2004年2月与2005年2月10天同期的每日最高气温,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Array(单

位:℃)

(1)2004年2月气温的极差是 ,2005年2月气温的极差是 .由此可见, 年2月同期气温变化较大.

(2)2004年2月的平均气温是 ,2005年2月的平均气温是 .

(3)2004年2月的气温方差是 ,2005年2月的气温方差是 , 由此可见, 年2月气温较稳定.

7、已知7,4,3,,321x x x 的平均数是6,则_____________321=++x x x . 8、一组数据2,4,x ,2,3,4的众数是2,则x =_______________.

9、已知一组数据-3,-2,1,3,6,x 的中位数为1,则其方差为 . 10、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3

1,那么另一组数据 3x 1-2,3x 2-2,3x 3-2,3x 4-2,3x 5-2的平均数是和方差分别是 . 三、解答题:

11、某市七月中旬各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

求该市七月中旬的最高气温的平均数。

12、某校规定: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三项成绩分别按40%、20%、4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小亮的平时作业、期中练习、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依次为90分,92分,85分,小亮这学期的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

13、某班的教室里,三位同学正在为谁的数学成绩最好而争论,他们的五次数学成绩分别是:①小玲: 62,94,95,98,98. ②小明:62,62,98,99,100.

③小丽:40,62,85,99,99.

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另两位同学的好,请你结合各组数据,请你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帮他们说明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另两位同学的好的理由。

【分析】数据的分析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供参考

【关键字】分析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为了了解参加某运动会的2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查了2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200名运动员是总体B.每个运动员是总体 C.20名运动员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是20 2.一城市准备选购一千株高度大约为的某种风景树来进行街道绿化,?有四个苗圃生产基地投标(单株树的价格都一样).?采购小组从四个苗圃中都任意抽查了20株树苗的高度,得到的数据如下: A.甲苗圃的树苗B.乙苗圃的树苗; C.丙苗圃的树苗D.丁苗圃的树苗3.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5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50 B..48 D.2 4.一个射手连续射靶22次,其中3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9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则射中环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8,9 B.8,.8.5,8 D.8.5,9 5.为鼓励市民珍惜每一滴水,某居委会表扬了100个节约用水模范户,8月份节约用水的情况如下表: 那么,8月份这100() A.1.5t B.1.20t C.1.05t D.1t 6.已知一组数据-2,-2,3,-2,-x,-1的平均数是-0.5,?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 A.-2和3 B.-2和.-2和-1 D.-2和-1.5 7.方差为2的是() A.1,2,3,4,5 B.0,1,2,3,5 C.2,2,2,2,2 D.2,2,2,3,3 8.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计算后结果如下表: (1)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 (2)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 (3)甲班成绩的波动情况比乙班成绩的波动小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6

第六章检测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某班第一小组6名女生在测仰卧起坐时,记录下她们的成绩(单位:个/分):45,48,46,50,50,49.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49B.48C.47D.46 2.如图是我市5月份1至8日的日最高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折线统计图,则这8天的日最高气温的中位数是() A.22 ℃B.22.5 ℃C.23 ℃D.23.5 ℃ (第2题图)(第5题图) 3.饭店为某公司提供“白领午餐”,有12元、15元、18元三种价格的套餐可供选择,每人限购一份.本周销售套餐共计500份,其中12元的占总份数的20%,15元的卖出180份,其余均为18元的,那么所购买的盒饭费用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15元和18元B.15元和15元C.18元和15元D.18元和18元4.(2014·常州)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平均 数均是9.2环,方差分别为s 甲2=0.56,s 乙 2=0.60,s 丙 2=0.50,s 丁 2=0.45,则 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5.小明在学校八年级中随机选取部分同学对“你最喜欢的球类运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则选择每种球类人数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 A.16,14 B.16,10 C.14,14 D.14,10 6.(2014·广州)在一次科技作品制作比赛中,某小组八件作品的成绩(单位:分)分别是7,10,9,8,7,9,9,8,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位数是8 B.众数是9 C.平均数是8 D.极差是7

《数据分析》练习题

《数据分析》练习题 1.一个地区某月前两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各天的最低气温依次是(单位:℃):x 1, x 2, x 3, x 4, x 5和x 1+1, x 2+2, x 3+3, x 4+4, x 5+5,若第一周这五天的平均最低气温为7℃,则第二周这五天的平均最低气温为 。 2.有1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2,另有2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5,那么所有这3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12 B. 15 C. 1 3.5 D. 14 3.一组数据8,8,x ,6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A. 6 B. 8 C.7 D. 10 4.某校在一次考试中,甲乙两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班众数为 分,乙班众数为 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 班; (2)甲班的中位数是 分,乙班的中位数是 分; (3)若成绩在80分以上为优秀,则成绩较好的是 班;、 (4)甲班的平均成绩是 分,乙班的平均成绩是 分,从平均分看成绩较好的是 班. 5.在方差的计算公式 ()()()222 21210120202010 s x x x ??= -+-+???+-??中, 数字10和20分别表示的意义可以是( ) A .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B .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C .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 D .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 6..如果将所给定的数据组中的每个数都减去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该数组的 ( ) A.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 B.平均数改变,方差改变 C.平均输不变,方差改变 D.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7..已知7,4,3,,321x x x 的平均数是6,则_____________321=++x x x . 8..已知一组数据-3,-2,1,3,6,x 的中位数为1,则其方差为 . 9..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 3 1 ,那么另一组数据3x 1-2,3x 2-2,3x 3-2, 3x 4-2,3x 5-2的平均数是和方差分别是 . 10..关于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B. 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C.众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数 50 60 70 80 90 100 人数 甲 1 6 12 11 15 5 乙 3 5 15 3 13 11

数据分析平台测试方案模板

葛洲坝电厂数据交换&分析平台 测试方案书 宜昌鸿宇连邦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软件开发部

目录 一、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测试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总体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客户协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拟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数据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抽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抽取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抽取过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清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清洗过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整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合过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合拓扑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驾驶他...........................................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呈现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报表呈现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形呈现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进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人员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背景

深圳市高级中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深圳市高级中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单元测试题(含答 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李兵和王芳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下面是李兵画“正”字记录的自己游戏的结果。那么王芳赢了()次。 A. 14 B. 6 C. 8 2.下面是三(1)班男生1分钟跳绳测试的成绩统计图。男生达标成绩是110个,达标的人数是()人。 A. 25 B. 20 C. 18 3.选一选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 人数(人)181284 A.连环画 B.故事书 C.科技书 D.其他 (2)喜欢()的人数最少。 A.连环画 B.故事书 C.科技书 D.其他 (3)喜欢故事书的比喜欢连环画的少()人。 A.10 B.6 C.4 D.8 (4)喜欢连环画的和喜欢科技书的一共()人。 A.30 B.20

C.26 D.12 4.心心幼儿园新进了一批玩具。 玩具 个数(个)812610 心心幼儿园新进的玩具一共有()个。 A. 20 B. 36 C. 18 D. 26 5.某班24名男生参加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得()的人最多。 A. 优秀 B. 良好 C. 合格 D. 不合格6.学校有8个班参加了回收废报纸活动。第一天回收废报纸43千克;第二天回收废报纸38千克;第三天回收废报纸39千克。平均每天回收废报纸()千克。 A. 39 B. 40 C. 41 D. 42 7.要反映长沙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数据情况,宜采用()。 A. 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统计表 D. 频数分布直方图 8.下图中三角形有几个?() A. 5个 B. 3个 C. 4个 9.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情况统计表。 国家中国英国美国巴西 数量(块)38294612 A. 中国 B. 英国 C. 美国 D. 巴西10.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少。

16种常用数据分析方法

一、描述统计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 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 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卩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卩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 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 两独立样本t 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 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 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对于二维表,可进行卡 方检验,对于三维表,可作Mentel-Hanszel 分层分析列联表分析还包括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行列均为顺序变量的相关检验。 五、相关分析 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相关方向及相关程度。 1、单相关: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叫单相关,即研究时只涉及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 2、复相关:三个或三个以上因素的相关关系叫复相关,即研究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

最新初中数学数据分析单元检测

最新初中数学数据分析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某校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知识竞赛中,通过激烈角逐,甲、乙、丙、丁四名同学胜出,他们的成绩如表: 如果要选出一个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同学去参加市级比赛,应选() A.丁B.丙C.乙D.甲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比较平均数得到甲和丙成绩较好,然后比较方差得到丙的状态稳定,即可决定选丙去参赛. 【详解】 ∵甲、丙的平均数比乙、丁大, ∴甲和丙成绩较好, ∵丙的方差比甲的小, ∴丙的成绩比较稳定, ∴丙的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应选的是丙,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也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 2.某校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参赛10名选手的得分情况如表所示: 那么,这10名选手得分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85.5和80 B.85.5和85 C.85和82.5 D.85和85

【答案】D 【解析】 【分析】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只一个; 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详解】 数据85出现了4次,最多,故为众数; 按大小排列第5和第6个数均是85,所以中位数是85.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误选其它选项.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 3.某实验学校女子排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分布如图所示,则这12名队员的年龄的众数、平均数分别是() A.15岁,14岁B.15岁,15岁 C.15岁,15 6 岁D.14岁,15岁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平均数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即可. 【详解】 观察图表可知:人数最多的是5人,年龄是15岁,故众数是15. 这12名队员的年龄的平均数是:123131142155161 14 12 ?+?+?+?+?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平均数,熟练掌握众数、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某射击俱乐部将11名成员在某次射击训练中取得的成绩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由图可知,11名成员射击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分析单元综合检测

数据的分析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长郡中学史李东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学校生物兴趣小组11人到校外采集标本,其中有2人每人采集6件,4人每人采集3件,5人每人采集4件,则这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人采集标本( ).A.3件 B.4件 C.5件 D.6件 2.一位经销商计划进一批运动鞋,他到眉山的一所学校里对初二的100名男生的鞋号进行了调查,经销商最感兴趣的是这组鞋号的( ).A.中位数 B.平均数C.方差 D.众数 3.若数据2,x,4,8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是( ).A.3和2 B.2和3 C.2和2 D.2和4 4.在一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位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 9.5,9.4,9.6,9.9,9.3,9.7,9.0,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是( ). A.9.2 B.9.3 C.9.4 D.9.5 5.某市举行中学生“奋发有为建小康”演讲比赛,某同学将选手们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绘成如图所示的得分成绩统计图. 考虑下列四个论断: ①众数为6分;②8名选手的成绩高于8分;③中位数是8分;④得6分和9分的人数一样多. 其中正确的判断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我省某市2011年4月1日至7日每天的降水概率如下表:

A.30%,30% B.30%,10% C.10%,30% D.10%,40% 7.一个样本有10个数据,各数据与样本平均数的差依次为:-4,-2,5,4,-1,0,2,3,-2,-5,那么这个样本的极差和方差分别是( ).A.10,10 B.10,10.4 C.10.4,10.4 D.0,10.4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1)只要一组数据中新添入一个数字,那么平均数就一定会跟着变动; (2)只要一组数据中有一个数据变动,那么中位数就一定会跟着变动; (3)已知两组数据各自的平均数,求由这两组数据组成的新数据的平数,就是将原来的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再平均一下; (4)河水的平均深度为2.5 m,一个身高1.5 m但不会游泳的人下水后肯定会淹死. A.0 B.1 C.2 D.3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一组数据5,-2,3,x,3,-2,若每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 10.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照如下标准:作业占10%,测验占30%,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35%.小丽和小明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则小丽的总平均分是__________,小明的平均分是__________. 11.由图可知,全年湖水的最低温度是__________,温差最大的月份是____________.

2020-2021八年级数学数据的分析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为了解我校八年级80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下列判断:①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②800名学生是总体;③每名学生的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是个体;④2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⑤2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其中正确的判断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人数相同的八年级甲、乙两班学生在同一次数学单元测试,班级平均分和方差如下:80==乙甲x x ,2402=甲 s ,1802=乙s ,则成绩较为稳定的班级是( ) A.甲班 B.乙班 C.两班成绩一样稳定 D.无法确定 3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别是( ) A.24,25 B.24.5,25 C.25,24 D.23.5,24 4、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晨检体温测量中,学生甲连续10天的体温与36℃的上下波动数据为0.2,0.3,0.1,0.1,0,0.2,0.1,0.1,0, 0.1,则在这10天中该学生的体温波动数据中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为0.12 B.众数为0.1 C.中位数为 0.1 D. 方差为0.02 5、甲、乙、丙、丁四人的数学测验成绩分别为90分、90 分、x分、80分,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100分 B.95分 C.90分 D.85分 6、已知三年四班全班35人身高的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 150厘米,但后来发现其中有一位同学的身高登记错误,误将160厘米写成166厘米,正确的平均数为a厘米,中位数为b厘米关于平均数a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A.大于158 B.小于158 C.等于158 D.无法确定 7、在上题中关于中位数b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A.大于158 B.小于158 C.等于158 D.无法确定 8、已知一组数据1、2、y的平均数为4,那么() A.y=7 B.y=8 C.y=9 D.y=10 9、若一组数据a1,a2,…,a n的方差是5,则一组新数据2a1,2a2,…,2a n的方差是() A.5 B.10 C.20 D.50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5分) 10、数学期末总评成绩由作业分数,课堂参与分数,期考 分数三部分组成,并按3:3:4的比例确定。已知小明的期考80分,作业90分,课堂参与85分,则他的总评成绩为________

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V1.0

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方案 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在大数据基础架构的基础上,涉及大数据智能建模平台建设、业务能力与关键应用的建设、网络安全数据采集和后期的运营支持服务。 1.1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系统系统建设 平台按系统功能可分为两大部分:日常威胁感知和战时指挥调度应急处置。 日常感知部分包括大数据安全分析模块、安全态势感知呈现模块、等保管理模块和通报预警模块等。该部分面向业务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安全态势感知和通报预警功能,及时感知发生的安全事件,并根据安全事件的危害程度启用不同的处置机制。 战时处置部分提供从平时网络态势监测到战时突发应急、指挥调度的快速转换能力,统筹指挥安全专家、技术支持单位、被监管单位以及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协同高效的应急处置和安全保障,同时为哈密各单位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进行流程管理,定期组织攻防演练。 1.1.1安全监测子系统 安全监测子系统实时监测哈密全市网络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国际敌对势力、黑客组织等不法分子的攻击活动、攻击手段和攻击目的,全面监测哈密全市重保单位信息系统和网络,实现对安全漏洞、威胁隐患、高级威胁攻击的发现和识别,并为通报处置和侦查调查等业务子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安全监测子系统有六类安全威胁监测的能力: 一类是云监测,发现可用性的监测、漏洞、挂马、篡改(黑链/暗链)、钓鱼、和访问异常等安全事件 第二类是众测漏洞平台的漏洞发现能力,目前360补天漏洞众测平台注册有4万多白帽子,他们提交的漏洞会定期同步到态势感知平台,加强平台漏洞发现的能力。 第三类是对流量的检测,把重保单位的流量、城域网流量、电子政务外网流量、IDC 机房流量等流量采集上来后进行检测,发现webshell等攻击利用事件。 第四类把流量日志存在大数据的平台里,与云端IOC威胁情报进行比对,发现APT 等高级威胁告警。 第五类是把安全专家的分析和挖掘能力在平台落地,写成脚本,与流量日志比对,把流量的历史、各种因素都关联起来,发现深度的威胁。 第六类是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和安全运营专家,把已经发现告警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和关联,发现更深层次的安全威胁。

《数据的分析》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为了了解参加某运动会的2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查了2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200名运动员是总体B.每个运动员是总体 C.20名运动员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是20 2.一城市准备选购一千株高度大约为2m的某种风景树来进行街道绿化,?有四个苗圃生产基地投标(单株树的价格都一样).? 请你帮采购小组出谋划策,应选购() A.甲苗圃的树苗B.乙苗圃的树苗; C.丙苗圃的树苗D.丁苗圃的树苗 3.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减去50后,所得新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则原来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50 B.52 C.48 D.2 4.一个射手连续射靶22次,其中3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9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则射中环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8,9 B.8,8 C.8.5,8 D.8.5,9 5 那么,8月份这100户平均节约用水的吨数为(精确到0.01t)() A.1.5t B.1.20t C.1.05t D.1t 6.已知一组数据-2,-2,3,-2,-x,-1的平均数是-0.5,?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 A.-2和3 B.-2和0.5 C.-2和-1 D.-2和-1.5 7.方差为2的是() A.1,2,3,4,5 B.0,1,2,3,5 C.2,2,2,2,2 D.2,2,2,3,3 8 (1)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 (2)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 (3)甲班成绩的波动情况比乙班成绩的波动小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1)(2)(3)B.(1)(2)C.(1)(3)D.(2)(3) 9.某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纪录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90,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是()

数据的分析全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测试1 平均数(一) 学习要求 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会求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一组数据中有3个7,4个11和3个9,那么它们的平均数是______. 2.某组学生进行“引体向上”测试,有2名学生做了8次,其余4名学生分别做了10次、7次、6次、9次,那么这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______次,在平均成绩之上的有______人. 3.某校一次歌咏比赛中,7位评委给8年级(1)班的歌曲打分如下:9.65,9.70,9.68,9.75,9.72, 9.65,9.78,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 分,计算平均分为该班最后得分,则8年级(1)班最后得分是______分. 二、选择题 4.如果数据2,3,x,4的平均数是3,那么x等于( ). (A)2 (B)3 (C)3.5 (D)4 5.某居民大院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其中3户用电45

度,5户用电50度,6户用电42度,则每户平均 用电( ). (A)41度(B)42度(C)45.5度 (D)46度 三、解答题 6.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厘米)如下:甲队:178 177 179 178 177 178 177 179 178 179; 乙队:178 179 176 178 180 178 176 178 177 180. (1)将下表填完整: (2)甲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______厘米,乙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______厘米; (3)你认为哪支仪仗队更为整齐?简要说明理由. 7 的比例来计算,那么小明和小颖的学期总评成绩谁较高? 综合、运用、诊断 一、填空题 8.某公园对游园人数进行了10天统计,结果有4天是每天900人游园,有2天是每天1100人游园,有4天是每天800人游园,那么这10天平均每天游园人数是______人.

16种常用数据分析方法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险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口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口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 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 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三、信度分析 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对于二维表,可进行卡方检验,对于三维表,可作Mentel-Hanszel分层分析。列联表分析还包括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行列均为顺序变量的相关检验。 五、相关分析 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相关方向及相 关程度。 1、单相关: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叫单相关,即研究时只涉及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 2、复相关:三个或三个以上因素的相关关系叫复相关,即研究时涉及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相关;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数据的分析 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数据的分析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5个相异自然数的平均数为12,中位数为17,这5个自然数中最大一个的可能值的最大值是() A.21 B.22 C.23 D.24 2.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 甲乙丙丁 平均数(cm)180 185 185 180 方差 3.6 3.6 7.4 8.1 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 A.甲B.乙C.丙D.丁 3.某市连续7天的最高气温为:28℃,27℃,30℃,33℃,30℃,3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28℃B.29℃C.30℃D.32℃ 4.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桐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为95,90,85.则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 A.88.5 B.86.5 C.90 D.90.5 5.一组数据:2、4、3、3、7、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3.5 C.4 D.7 6.校舞蹈队10名队员的年龄情况统计如下表,则校舞蹈队队员年龄的众数是()年龄(岁)12 13 14 15 人数(名) 2 3 4 1 A.12 B.13 C.14 D.15 7.数据﹣2、﹣1、0、1、3的极差是() A.5 B.4 C.﹣5.D.﹣4 8.下图是甲,乙两人2019年上半年每月电费支出的统计,则他们2019年上半年月电

费文出的方差s和s点的大小关系是() A.s>s B.s=s C.s<s D.无法确定 9.为了考察甲、乙两块地小麦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取10株苗,测得苗高如下(单位:cm): 甲:12,13,14,15,10,16,13,11,15,11;乙:11,16,17,14,13,19,6,8,10,16. 要比较哪块地小麦长得比较整齐,我们应选择的统计量是() A.中位数B.平均数C.众数D.方差 10.某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训练中,共射击了6次,所得成绩(单位:环)为6、8、 7、7、8、9,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A.7 B.7.5 C.8 D.9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九年级某同学6次数学小测验的成绩分别为:100,112,102,105,112,110,则该同学这6次成绩的众数是. 12.一组数据2,3,k,4,5的平均数是4,则k=. 13.在数据1,2,3,4,a中添加5,不改变原数据的平均数,则a的值为.14.深圳市某中学对该校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体育测试,下表是某学习小组1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则这组学生体育平均成绩是分. 成绩(分)45 48 50 人数 2 5 3 15.一组数据:3,5,5,6,7,7,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数据分析测试题

数据分析测试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数据分析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有19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所得的分数互不相同,取前10位同学进入决赛.某同学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他只需知道这19位同学成绩的()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2.某特警部队为了选拔“神枪手”,举行了1 000米射击比赛,最后由甲、乙两名战士进入决赛,在相同条件下,两人各射靶10次,经过统计计算,甲、乙两名战士的总成绩都是环,甲的方差是,乙的方差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 B.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C.甲、乙两人成绩的稳定性相同 D.无法确定谁的成绩更稳定 3.对于数据3,3,2,3,6,3,10,3,6,3,2.①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②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相等;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4.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做泥塑工艺制作.小明将活动组各同学的作品完成情况绘成了下面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表,我们可以知道平均每个学生完成作品()件. 5.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表: A. B.

C. 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描述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只有一个; ②描述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 ③描述一组数据的众数只有一个; ④描述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一定是这组数据里的数; ⑤一组数据中的一个数大小发生了变化,一定会影响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个个个个 7.某同学在本学期的前四次数学测验中得分依次是95,82,76,88,马上要进行第五次测验了,他希望五次成绩的平均分能达到85分,那么这次测验他应得()分. 8.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中,数字20和30分别表示样本的() A.众数、中位数 B.方差、偏差 C.数据个数、平均数 D.数据个数、中位数 9.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所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10.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12场比赛得分情况用图表示如下: 对这两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比较,下列四个结论中,不正确 ...的是() A.甲运动员得分的方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方差 B.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 C.甲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 D.甲运动员的成绩比乙运动员的成绩稳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某果园有果树200棵,从中随机抽取5棵,每棵果树的产量如下:(单位: kg) 98 102 97 103 105 这棵果树的平均产量为 kg,估计这棵果树的总产量为 kg.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20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卷 题号一二三总分 评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九(1)班一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0分,男生平均成绩为82分,女生平均成绩为77分,则该班男生、女生人数之比为() A. 1:2 B. 2:1 C. 2:3 D. 3:2 2.一组数据3,5,7,m,n的平均数是6,则m,n的平均数是() A. 6 B. 7 C. 7.5 D. 15 3.为了考察某种小麦的长势,从中抽取了10株麦苗,测得苗高(单位:cm)为:16914111210 168171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极差分别是 A. 13,16 B. 14,11 C. 12,11 D. 13,11 4.已知小华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2分,他记得语文得了88分,英语得了95分,但他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能告诉他应该是以下哪个分数吗?() A. 93 B. 95 C. 94 D. 96 5.某校七年级有13名同学参加百米竞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要取前6名参加决赛,小梅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 A. 中位数 B. 众数 C. 平均数 D. 极差 6.某一公司共有51名员工(其中包括1名经理),经理的工资高于其他员工的工资,今年经理的工资从去年的200000元增加到225000元,而其他员工的工资同去年一样,这样,这家公司所有员工今年工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与去年相比将会() A. 平均数增加,中位数不变 B. 平均数和中位数不变 C. 平均数不变,中位数增加 D. 平均数和中位数均增加 7.(2015?大连)某舞蹈队10名队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所示: 年龄(岁) 13 14 15 16 人数 2 4 3 1 则这10名队员年龄的众数是() A. 16 B. 14 C. 4 D. 3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公开课教案】

6.3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已掌握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的画法,并能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前面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已获得了从事统计活动所必须的数学方法,形成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实际含义;能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通过例题和习题的学习,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巩固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识别和评判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的实际含义;能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数据的获取,并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相互间合作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所获,共同发展。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活动探究;第三环节:运用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为了检查面包的质量是否达标,随机抽取了同种规格的面包10个,这10个面包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1)这10个面包质量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多少? (2)估计这10个面包的平均质量,再具体算一算,看看你的估计水平如何。 目的:通过学生读取随机抽取了同种规格面包的统计图的信息,复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初步体会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过程,从而引入新课。 注意事项:引例的解答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带着积极的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 内容1:试一试:某次射击比赛,甲队员的成绩如下: (1)根据统计图,确定10次射击成绩的众数、中位数,说说你的做法,与同伴交流。 (2)先估计这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再具体算一算,看看你的估计水平如何。 内容2:议一议:甲、乙、丙三支青年排球队各有12名队员,三队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图: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测试 .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一组数据:5,7,10,5,7,5,6,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 ) A.10和7 B.5和7 C.6和7 D.5和6 2.一城市准备选购一千株高度大约为2m的某种风景树来进行街道绿化,?有四个苗圃生产基地投标(单株树的价格都一样).?采购小组从四个苗圃中都任意抽查了20株树苗的高度,得到的数据如下: 请你帮采购小组出谋划策,应选购() A.甲苗圃的树苗 B.乙苗圃的树苗; C.丙苗圃的树苗 D.丁苗圃的树苗 3. 为了解游客在十渡、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圣莲山和石花洞这四个风景区旅 游的满意率,数学小组的同学商议了几个收集数据的方案: 方案一:在多家旅游公司调查 400 名导游; 方案二:在十渡风景区调查 400 名游客; 方案三:在云居寺风景区调查 400名游客; 方案四:在上述四个景区各调查 100 名游客.在这四个收集数据的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 A. 方案一 B. 方案二 C. 方案三 D. 方案四 4. 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 ) A. 为了了解某一品牌家具的甲醛含量,选择全面调查; B. 为了了解神州飞船的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抽样调查;

C. 为了了解某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抽样调查; D. 为了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选择全面调查. 5. 某地区有 38 所中学,其中七年级学生共 6858 名.为了了解该地区七年级学生 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请你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将解决上述问题所要经历的几个主要步骤进行排序.①抽样调查;②设计调查问卷;③用样本估计总体;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③④⑤ C. ②①④③⑤ D. ②①④⑤③ 6. 学校准备从甲、乙、丙、丁四个科创小组中选出一组代表学校参加青少年科技创 新大赛,各组的平时成绩的平均数(单位:分)及方差如表所示: 如果要选出一个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组去参赛,那么应选的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 表. 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结论: ①甲、乙两班学生成绩平均水平相同; ②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 ③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 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 C. ③ D. ②③ 8. 有一组数据如下:3,a,4,6,7,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数学试卷第3页(共20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