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Multisim进行电路频率特性分析

合集下载

Multisim分析方法

Multisim分析方法
某些虚拟仪器可以完成仿真分析,如放大电路的 频响,可以用仿真分析方法中的交流分析得到结 果,也可以用波特仪观测结果
菜单 Simulate/Analyses,列 出所有分析类型
直流工作点分析 交流分析 瞬态分析 傅里叶分析 噪声分析 噪声系数分析 失真分析 直流扫描分析 灵敏度分析 参数扫描分析 温度扫描分析 极零点分析 传递函数分析 最坏情况分析 蒙特卡洛分析 布线宽度分析 批处理分析 用户自定义分析
参数扫描分析是检测电路中某个元件的参数,在一 定取值范围内变化时对电路直流工作点、瞬态特性、交 流频率特性的影响。
在实际电路设计中,可以针对电路性能进行优化。
在进行参数扫描分析时,数字器件被视为高阻接地。
对放大电路1进行参数扫描分析。。。 研究元件参数变化对放大电路的影响,如:R3
参数扫描设置
输出节点选2
直流工作点分析是求解电路仅受电路中直流电 压源或电流源作用时,每个节点上的电压及流过的 电流。
对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时,交流电压源短路、 交流电流源开路、电感短路、电容开路和数字器件高 阻接地。
直流工作点分析基本步骤
1、创建电路,如图 2、直流工作点分析设置 Simulate-Analyses-DC Operating Point…
零极点分析主要用于模拟小信号电路的分析,数 字器件将被视为高阻接地。
五、传递函数分析(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
传递函数分析是计算两个输出节点的电压或流过某 个器件的电流与一个输入源的直流小信号传递函数
还可用于计算电路的输入和输出阻抗。
该分析首先将任何非线性模型在直流工作点基础 上线性化,求得其线性化的模型,然后再进行小信号 分析。
设置输出变量

multisim电路分析方法

multisim电路分析方法

在Variables in Circuit栏中列出的是电路中可 用于分析的节点和变量。点击 Variables in circuit 窗口中的下箭头按钮,可以给出变量类型选择表。 在变量类型选择表中: 点击Voltage and current选择电压和电流变量。
点击Voltage选择电压变量。 点击 Current选择电流变量。 点击Device/Model Parameters 选择元件/ 模型参数变量。 点击All variables选择电路中的全部变量。
其中Output variables、 Miscellaneous Options 和Summary 3个选项与直流工作点分析的设置 一样,下面仅介绍Analysis Parameters选项, Analysis Parameters对话框如图1.6.8所示。
图1.6.8 Analysis Parameters对话框
图 1.6.5 Miscellaneous Options对话框
如果选择Use this custom analysis,可以用 来选择用户所设定的分析选项。可供选取设定的 项目已出现在下面的栏中,其中大部分项目应该 采用默认值,如果想要改变其中某一个分析选项 参数,则在选取该项后,再选中下面的Use this option选项。选中Use this option选项将在其右边
2. Parameters区 在Parameters区可以对时间间隔和步长等参数 进行设置。
Start time窗口:设置开始分析的时间。 End time窗口:设置结束分析的时间。
点击Maximum time step settings,可以设 置分析的最大时间步长。其中:
(1)设置单位时间内的采样点数 点击Minimum number of time points,可以 设置单位时间内的采样点数。

Multisim10高级分析命令

Multisim10高级分析命令

点击Simulate按钮,测试结果如图所示。测试结果给出电路各个节点的 电压值。根据这些电压的大小,可以确定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否合理。 如果不合理,可以改变电路中的某个参数,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观察电 路中某个元件参数的改变对电路直流工作点的影响。
二. 交流分析(AC Analysis...)
在实际仿真时必须指定具体的节点或支路,否则仿真就没有了目标,会出 现“在仿真之前必须指出输出变量”的指示。输出变量可以是一至多个不 等。
点击该栏下的 Filter Unselected Variables按钮,可 以增加一些变量。点击此按钮,弹出Filter nodes对 话框,如图所示,该对话框有 3个选项: 选择Display internal nodes选项 显示内部节点, 选择Display submodules选项显示子模型的节点, 选择Display open pins选项显示开路的引脚。

一、直流工作点分析 (DC Operating Point...)
直流工作点分析也称静态工作点分析,电路的直流分析是 在电路中电容开路、电感短路时,计算电路的直流工作点, 即在恒定激励条件下求电路的稳态值。 在电路工作时,无论是大信号还是小信号,都必须给半导 体器件以正确的偏置,以便使其工作在所需的区域,这就 是直流分析要解决的问题。了解电路的直流工作点,才能 进一步分析电路在交流信号作用下电路能否正常工作。求 解电路的直流工作点在电路分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时,电路中的交流源将被置零,电 容开路,电感短路。用鼠标点击Simulate→ Analysis→DC Operating Point...,将弹出DC Operating Point Analysis对 话框,进入直流工作点分析状态。如图2.3.1所示,DC Operating Point Analysis对话框有Output、Analysis Options和Summary 3个选项,分别介绍如下:

实验六基于Multisim8的简易数字频率计仿真

实验六基于Multisim8的简易数字频率计仿真

闸门
门控
B 放大 整形
S2
1000Tx
1Tx
10Tx 100Tx
÷10
÷10
计数锁存译码 显示系统
÷10
四、实验参考电路
(1)控制时序产生电路
图4.8.5 是由秒脉冲发生器(可由晶体振荡器和 多级分频器组成)和可重触发单稳态74LS123 组成
的控制时序产生电路。秒脉冲发生器产生脉冲宽度 为的定时脉冲,74LS123单稳态电路产生锁存和清 零脉冲。(仿真软件Multisim 8的元件库中,没有 74LS123单稳态电路,可用555定时器组成单稳态 电路)。 5V
4. 闸门电路
闸门电路由与门组成,该电路有两个输入端和一 个输出端,输入端的一端,接门控信号,另一端接 整形后的被测方波信号。闸门是否开通,受门控信 号的控制,当门控信号为高电平“1”时,闸门开启; 而门控信号为低电平“0”时,闸门关闭。显然,只 有在闸门开启的时间内,被测信号才能通过闸门进 入计数器,计数器计数时间就是闸门开启时间。可 见,门控信号的宽度一定时,闸门的输出值正比于 被测信号的频率,通过计数显示系统把闸门的输出 结果显示出来,就可以得到被测信号的频率。
5. 电子计数器测量周期
当被测信号频率比较低时,用测量周期的方法来 测量频率比直接测量频率有更高的准确度和分辨率, 且便于测量过程自动化。该测量方法在许多科学技 术领域中都得到普遍使用。图4.8.4是用电子计数器 测量信号周期的原理方框图。
晶振
Tx
时基 分频
1µs
S1 Tc
10µs 1ms 100µs Tx1
①可控制的计数、锁存、译码显示系统; ②石英晶体振荡器及分频系统(可用Multisim 8中
的函数发生器替代);

Multisim2001实现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仿真测试

Multisim2001实现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仿真测试

Multisim2001实现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仿真测试Multisim2001是一个用于电路设计和仿真的EDA工具软件,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子线路的仿真实验平台和电子系统的仿真设计工具。

Multisim2001为电类专业的学习、教学、研究及开发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手段和方法。

在电子线路的应用中,往往需要对电路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利用Multisim2001的仿真仪器或Multisim2001仿真分析方法对电路的性能指标进行仿真测试。

Multisim2001提供了18种基本仿真分析方法,分别是直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傅里叶分析、噪声分析、失真分析、直流扫描分析、灵敏度分析、参数扫描分析、温度扫描分析、极点-零点分析、传递函数分析、最坏情况分析、蒙特卡罗分析、批处理分析、自定义分析、噪声图形分析和RF分析,这些分析方法能满足一般电子电路的设计、调试和性能指标测试的要求。

下面以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交流频率响应的仿真测试为例,介绍Multisim2001仿真分析方法在放大电路频率特性仿真测试中的应用。

首先在Multisim2001电路窗口中创建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

交流频率响应的仿真测试Multisim2001扫描分析法中的交流分析(AC Analysis)可以对模拟电路进行交流频率响应的分析,即获得模拟电路的幅度和相位的频率响应。

Multisim2001在进行交流分析前,会自动计算电路的直流工作点,以确定电路中非线性元器件的小信号工作模型,而且,在交流分析中,所有输入源都认为是正弦信号,直流电压源视为短路,直流电流源视为开路。

交流频率响应的仿真测试方法如下:启动Simulate菜单中Analyses下的AC Analysis命令,弹出AC Analysis对话框,在AC Analysis对话框中,单击Frequency Parameters按钮,设置AC分析的频率参数:Start frequency[交流分析的起始频率]为1Hz,Stop frequency[交流分析的终止频率]为10GHz,Sweep type[扫描方式(X轴刻度)]为Decade(十倍程),Number of point per becade[每个十倍程刻度数]为10,Vertical scale[幅度刻度形式(Y轴刻度)]为Logarithmic(对数刻度)。

multisim频域冲激函数

multisim频域冲激函数

multisim频域冲激函数Multisim频域冲激函数多年以来,电子工程师一直在探索并开发各种工具和软件来辅助他们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

其中,Multisim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电路仿真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在Multisim中,频域冲激函数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在电路设计和信号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频域冲激函数是一个在频域中表示电路响应的函数。

它可以通过对Multisim中电路进行频谱分析得到。

频域冲激函数的特点是它可以告诉我们电路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做出的响应。

这对于了解电路的频率特性非常重要。

在Multisim中,使用频域冲激函数可以非常方便地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首先,我们需要在Multisim中建立一个电路模型,然后通过添加输入信号和测量器件来模拟电路的输入和输出。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Multisim的频谱分析功能来获取电路的频域冲激函数。

通过这个函数,我们可以看到电路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的响应情况。

频域冲激函数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查看频域冲激函数的幅度谱来了解电路的增益特性。

如果在某个特定的频率点上,频域冲激函数的幅度非常高,那么这意味着电路在该频率点上具有较大的增益。

相反,如果在某个频率点上,频域冲激函数的幅度非常低,那么这意味着电路在该频率点上具有较小的增益。

频域冲激函数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电路的相位特性。

通过查看频域冲激函数的相位谱,我们可以了解电路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的相位变化。

相位变化可以告诉我们电路对输入信号的延迟或提前。

这对于设计和分析滤波器等电路非常重要。

除了帮助我们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频域冲激函数还可以用于设计和优化电路。

例如,如果我们希望电路在某个特定的频率点上具有较大的增益,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路参数或元件值来调整频域冲激函数。

通过不断优化频域冲激函数,我们可以设计出更加理想的电路。

Multisim的频域冲激函数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并用于电路的设计和优化。

基于Multisim的相位鉴频电路的仿真分析

基于Multisim的相位鉴频电路的仿真分析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基于Multisim的相位鉴频电路的仿真分析学生姓名: ** 学生学号: ******* 系别: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届别: 2014届指导教师: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制2013年5月摘要鉴频是调频的逆过程,广泛采用的鉴频电路是相位鉴频器。

其鉴频原理是:先将调频波经过一个线性移相网络变换成调频调相波,然后再与原调频波一起加到一个相位检波器进行鉴频。

因此实现鉴频的核心部件是相位检波器。

相位检波又分为叠加型相位检波和乘积型相位检波,利用模拟乘法器的相乘原理可实现乘积型相位检波。

调频波的特点是振幅保持不变,而瞬时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大小线形变化,调制信号代表所要传送的信息,我们在分析或实验时,常以低频正弦波为代表。

鉴频的目的就是从调频波中检出低频调制信号,即完成频率—电压的变换作用。

能完成这种作用的电路被称为鉴频器。

相位鉴频器是利用双耦合回路的相位-频率特性将调频波变成调幅调频波,通过振幅检波器实现鉴频的一种鉴频器。

它常用于频偏在几百KHz以下的调频无线接收设备中。

常用的相位鉴频器根据其耦合方式可分为互感耦合和电容耦合两种鉴频器。

调相波的解调电路,是从调相波中取出原调制信号,即输出电压与输入信号的瞬时相位偏移成正比,又称为鉴相器。

对于调频波的解调电路来说,是从调频波中取出原调制信号,即输出电压与输入信号的瞬时频率偏移成正比,又称为鉴频器。

与调幅接收机一样,调频接收机的组成也大多采用超外差式的。

在超外差式的调频接收机中,鉴频通常在中频频率上进行。

在调频信号的产生、传输和通过调频接收机前端电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入干扰和噪声,它们对FM信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调频信号出现了不希望有的寄生调幅和寄生调频。

要消除由寄生调幅所引起的鉴频器的输出噪声,通常在末级中放和鉴频器之间设置限幅器。

就功能而言,鉴频器是将输入调频波进行特定的波形变换,使变换后的波形包含反映瞬时频率变化的平均分量,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器取出所需解调电压。

电路实验_电路频率特性的研究

电路实验_电路频率特性的研究

电路频率特性的研究一、 实验目的1. 掌握低通、带通电路的频率特性;2. 应用Multisim 软件测试低通、带通电路频率特性及有关参数;3. 应用Multisim 软件中的波特仪测试电路的频率特性。

二、 实验原理1. 网络频率特性的定义1) 网络函数——正弦稳态情况下,网络的响应相量与激励相量之比。

2) 一个完整的网络频率特性应包括幅频特性、相频特性两个方面。

3) 截止频率——输出电压降到输入电压的0.707时的频率(f 0);通频带——输出电压从最大降到0.707倍间的频率区间(Bw:0~2πf 0)2. 网络频率特性曲线1) 一阶RC 低通2111()11U jwcH w jwcR U R jwc====++a) 幅频特性2121221()0,;,0;1,0.707U H w U w U U w U w U U CR ===→∞→===||=则有由图像看出,频率越低,信号越容易通过——低通。

b) 相频特性()a r c t a n ()10,0;,45;,90w w c Rw w w CRϕϕϕϕ=-====-→∞=-。

c) 截止频率:012f RCπ= 2) 二阶RLC 带通a)谐振频率0f =(0w =,此时有电路如下图特性:b)品质因数001w L Q R w RC ===(L 、C 一定时,改变R 值就能影响电路的选频特性,R 越小,Q 越大,选频特性越好);c)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00000,,U w f I I R w f U IU I η======另则有故=,如下图d) 由上图得,通频带"'0022()w f Bw f f Q Qππ=-== 3) 二阶RLC 低通a)谐振频率0f =b)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0201()(,)1(1)|()|c U w L jQ w jwCH w Q U jQ R w R jwL jwC H w ηηη∙-=====+-++==则有122|()|(|()|)0,00;2m c H w d H w w w w d w f U ηηπ=======令解得即对应的U 极大值为如下图所示:c)m f =3. 测量方法对特征频率点极其上下百倍频程范围内选取频率点进行测量,包括对()H w 及ϕ的测量,并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幅频特性曲线及相频特性曲线。

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第2章Multisim12.0的分析方法

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第2章Multisim12.0的分析方法
性能的影响以及噪声的大小。Multisim 12.0中的噪声 模型假定了仿真电路中的每一个元件经过噪声分析后 ,它们的总噪声输出对仿真电路的输出节点的影响。
单击Simulate\Analysis\Noise analysis,将弹出 如图12所示的对话框。
图12 噪声分析对话框之一
该 对 话 框 包 含 5 个 标 签 项 , 其 中 Analysis parameter选项卡和Frequency parameters选项卡的 界面分别如图12和图13所示。
图14 噪声分析对话框之三 图15 设置闪烁噪声系数KF的值
改变KF的SPICE参数值后,单击Simulate按钮, 启动噪声分析,得到如图16所示的结果。
图16 噪声分析结果
7) 噪声系数分析 噪声系数分析用来衡量噪声对信号的干扰程 分 析 ( Noise Figure Analysis)是指分析输入信噪比/输出信噪比的变化。
在进行瞬态分析时,直流电源保持常数,交流信 号源随着时间而改变,电容和电感都是能量储存模式 元件。瞬态分析的结果通常为分析节点的电压波形, 通常是为了找出电子电路的工作情况,就像用示波器 观察节点电压波形一样,所以使用示波器也可以观察 到相同的结果。
启动菜单命令Simulate\Analysis\Transient Analysis,出现如图8所示的对话框。
静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单一频率交流分析瞬态分析傅里叶分析噪声分析噪声系数分析失真分析直流扫描分析灵敏度分析参数扫描分析温度扫描分析零点极点分析传递函数分析最坏情况分析蒙特卡洛分析布线宽度分析批处理分析用户自定义分析
01 Multisim 12.0的分析方法详解 02 Multisim 12.0的分析方法详解
图9 瞬态分析结果

第1章 用Multisim设计电路实验

第1章 用Multisim设计电路实验

第1章 用Multisim 设计电路实验Multisim 电路仿真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工具,不仅可以作为专业软件真实地仿真、分析电路的工作,也可以在电子实验课中作为虚拟实验平台对电路进行测试。

Multisim 提供了众多仿真分析方法、测试仪表和大量的元器件模型,为电路分析、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与EWB 以前版本比,Multisim 在编辑电路原理图,设置仿真参数等,都有新的方法和要求。

下面用Multisim 设计一些电路实验。

1.1 基本电路的分析与测试1.1.1 欧姆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二、实验准备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IR U s =也可表示为:RU I s =当R 不变、变化时,s U I 与成正比;当不变、s U s U R 变化时,I与R 成反比。

以下面电路进行分析:图1-1-1 欧姆定律电路三、实验步骤1.编辑图2.1-1电路:分别从电源库、元件库和指示部件库中调用所需电源、电阻和电压表、电流表。

其中电位器、电阻选用虚拟元件。

注:放置元件和电压、电流表时,可调整摆放位置,选择此元器件或仪表,点击右键,选择使用左右、上下、顺旋转90度或逆旋转90度功能。

标注性文字1、2用Place 菜单中的(或点击鼠标右键)Place Text 命令完成。

然后按电路图的形式连接起来。

元器件参数设置如下:开关J1键值为Space键,电位器R1设为10Ω的变阻器,对电压源V1进行分压处理,变阻键选择字母A,在仿真时,按A键,变阻器的阻值随着一旁的百分比改变而减少,按Shift+A键,则阻值随着百分比改变而增大。

电位器R2设为100Ω的变阻器,用来改变电路的电阻值,变阻键选择字母B。

确定电流表、电压表属性中Mode为DC。

2.如图1-1-1连接线路。

3.进行仿真,设定R2=0,R3=10Ω,设R=R2+R3,将开关拨向1,按A键,将电源电压设置为表2.1-1第一列所示的各个值,并激活电路,将测试到的电压和电流的结果填入表2.1-1第二列中。

基于Multisim10的RLC谐振电路频率特性的仿真分析

基于Multisim10的RLC谐振电路频率特性的仿真分析

基于Multisim10的RLC谐振电路频率特性的仿真分析作者:张建红贺林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年第08期摘要:该文将仿真软件Multisim10引入到RLC串联谐振实验中,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仿真和测试,通过出现的仿真波形,分析了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实践证明,通过引入仿真软件,提高了实验的精确度,并且可以方便直观的测得实验数据,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关键词:谐振电路;Multisim10;仿真教学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8-0249-021引言谐振是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一种特定工作状态,谐振现象在无线电通信及电工技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谐振电路根据电阻、电感、电容的不同组成形式可分为串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和复杂谐振电路。

下面以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为例,将仿真软件引入到实验环节中进行仿真分析。

在传统的RLC串联谐振实验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实物电阻、电容、电感与信号源相连接,通过不断调节信号源电压的频率,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出不同频率时的电压值,并根据所测数据制成表格,绘制出曲线,此种方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验环节中会出现很多不可预知的误差,而学生在理论知识点掌握的还不是很牢固的情况下,无法判断出实验结果正确与否,只是盲目的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步骤来做实验,无法掌握相关知识点。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Multisim仿真软件引入到实验中,即提高了实验的准确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2 R、L、C串联电路谐振特性的Multisim仿真2.1搭建R、L、C串联谐振仿真电路打开Multisim10仿真软件的工作界面,从基本元件库中分别选取电阻、电感和电容,并置电感L=9mH,电容C=0.032μF,电阻R=51Ω,连接成串联电路形式,同时将数字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接入电路中,如图1所示。

multisim谐振频率

multisim谐振频率

multisim谐振频率
在Multisim中,计算谐振频率的方法如下:
1. 首先,搭建一个RLC谐振电路。

这个电路包括电阻(R)、电感(L)和电容(C)元件。

2. 然后,为电路添加一个信号源,如正弦波信号源。

设置信号源的频率范围,以便在后续的仿真中扫描频率。

3. 接下来,将信号源与RLC电路连接。

将信号源的输出端连接到电路的输入端,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一个示波器或频谱分析仪。

4. 启动Multisim的仿真功能,并在仿真过程中记录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5. 通过观察波形,找到谐振频率。

在谐振频率处,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会有明显的振幅变化。

6. 为了精确计算谐振频率,可以使用Multisim提供的频率扫描功能。

在仿真设置中,启用频率扫描,并设置扫描范围、步长和停止条件。

Multisim会自动计算并显示频率-幅值曲线,从而找到谐振频率。

7. 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谐振频率,可以进一步分析电路的性能,如放大倍数、通频带等。

注意,在计算谐振频率时,要确保电路元件的数值和连接方式正确。

另外,为了提高计算精度,可以增加仿真次数或使用更高级的电路分析工具。

基于MULTISIM仿真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基于MULTISIM仿真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基于MULTISIM仿真电路的设计与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基于Multisim仿真软件的电路设计与分析方法。

我们将详细介绍Multisim仿真电路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在实际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Multisim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学会利用Multisim进行电路仿真分析,从而提高电路设计效率,减少实际电路搭建过程中的错误和成本。

我们将简要介绍Multisim仿真软件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在电路设计领域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将详细阐述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原理图设计、仿真分析、优化改进等步骤。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如何利用Multisim进行电路仿真分析,包括电路元件的选择、电路连接、仿真参数设置、结果分析等过程。

我们将对基于Multisim仿真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并展望其在未来电路设计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熟悉并掌握基于Multisim仿真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为实际电路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也将为电路设计师、电子爱好者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MULTISIM仿真软件基础MULTISIM是一款强大的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中。

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直观、易用的图形界面,允许用户创建、编辑和模拟各种复杂的电路系统。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MULTISIM仿真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为后续的电路设计与分析奠定坚实基础。

MULTISIM软件界面简洁明了,主要由菜单栏、工具栏、电路图编辑区和结果输出区等部分组成。

用户可以通过菜单栏访问各种命令和功能,如文件操作、电路元件库、仿真设置等。

工具栏则提供了一系列快捷按钮,方便用户快速选择和使用常用的电路元件和工具。

电路图编辑区是用户创建和编辑电路图的主要区域,支持多种电路元件的拖拽和连接。

结果输出区则用于显示仿真结果和数据分析。

Multisim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Multisim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第6章 Multisim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图6-18 微分波形图
第6章 Multisim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习题
1. 仿真图6-19所示电路,利用戴维南等效电路求U。
R1
4 kohm
R2 6 kohm
+ V1
- 24V
R3 3 kohm
+ I1 2A

+ R2 4kohmU

图6-19 戴维南应用实践一
R2 3 ohm
图6-22 电容充放电练习
第6章 Multisim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5.已知图6-23所示电路在t<0时已达稳态,t=0时开关断 开。改变L1大小,观察改变前后UL(t)的波形变化。
第6章 Multisim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R1
R2
1 kohm J1 Key = Space

V1 - 12 V

V2 12 V

1 kohm
R3 2 kohm
C1 10 uF
XSC1
G AB T
图6-9 暂态响应电路图
第6章 Multisim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基本操作: (1) 从元件库中选取所需元件,并选择适当参数,连接 成图6-9所示电路。从仪器库中选取示波器并接在C1的两端。 运行仿真开关,反复按下空格键,使电键J1反复打开和闭合, 在示波器上可观察到图6-10所示的波形。
第6章 Multisim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R1 3 ohm

0.80A0

R2
6 ohm
R3 3 ohm

V1 - 12 V
图6-13 互易后电路图
第6章 Multisim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Multisim10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

Multisim10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

交互性强
2
用户可以在软件中直接拖拽元件和导线进行电路设计,方便
快捷。
支持多种电路分析
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离散傅里叶变换等,帮助用户深 入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软件功能
元件库管理
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元件库,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删除或修改元件。
电路设计
用户可以创建、编辑和保存电路图,支持多种电路设计风格。
通过数字电路仿真,可以快速发现和修正设计中的错误,提高数字电路的 设计质量和可靠性。
电力电子电路仿真
电力电子电路是实现电能转换和控制的关键技术,Multisim 10提供了专业的电力电子元件库和仿真分 析工具。
使用Multisim 10进行电力电子电路仿真,可以模拟大功率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性能,预测和控制电路的 行为。
电路的性能。
参数优化
通过调整元件参数,如 电阻值、电容值等,优 化电路的性能指标。
布线优化
对电路进行布线优化, 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减
小电磁干扰等。
多电路仿真多个电路同Fra bibliotek仿真Multisim 10支持多个电路同时仿真,便于比较不同 电路的性能。
仿真结果对比
用户可以对不同电路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以便选择 最优设计方案。
软件操作卡顿或崩溃
总结词
软件性能问题或系统资源不足
解决方案
关闭其他运行中的程序,释放系统资 源;尝试升级计算机硬件,如增加内 存、更换更快的硬盘等;重新安装软 件或更新至最新版本;联系软件技术 支持寻求帮助。
THANKS
电路图绘制错误
总结词
绘图工具使用不当或元件放置错误
解决方案
熟悉软件提供的绘图工具和元件库,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在绘制电路图时, 仔细检查元件连接和放置,确保无误;使用软件的检查功能,查找并修正错误。

Multisim的基本分析方法1

Multisim的基本分析方法1

第2章Multisim9的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内容2.1 直流工作点分析(DC Operating Point Analysis )2.2 交流分析(AC Analysis)2.3 瞬态分析(Transient Analysis)2.4 傅立叶分析(Fourier Analysis)2.5 失真分析(Distortion Analysis)2.6 噪声分析(Noise Analysis)2.7 直流扫描分析(DC Sweep Analysis)2.8参数扫描分析(Parameter Sweep Analysis)2.1 直流工作点分析直流工作点分析也称静态工作点分析,电路的直流分析是在电路中电容开路、电感短路时,计算电路的直流工作点,即在恒定激励条件下求电路的稳态值。

在电路工作时,无论是大信号还是小信号,都必须给半导体器件以正确的偏置,以便使其工作在所需的区域,这就是直流分析要解决的问题。

了解电路的直流工作点,才能进一步分析电路在交流信号作用下电路能否正常工作。

求解电路的直流工作点在电路分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2.1.1构造电路为了分析电路的交流信号是否能正常放大,必须了解电路的直流工作点设置得是否合理,所以首先应对电路得直流工作点进行分析。

在Multisim9工作区构造一个单管放大电路,电路中电源电压、各电阻和电容取值如图所示。

注意:图中的1,2,3,4,5等编号可以从Options---sheet properties—circuit—show all调试出来。

执行菜单命令Simulate/Analyses,在列出的可操作分析类型中选择DC Operating Point,则出现直流工作点分析对话框,如图A所示。

直流工作点分析对话框B。

1. Output 选项Output用于选定需要分析的节点。

左边Variables in circuit 栏内列出电路中各节点电压变量和流过电源的电流变量。

右边Selected variables for 栏用于存放需要分析的节点。

Multisim14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9章 Multisim14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Multisim14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9章 Multisim14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9.4 一阶RC电路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9.4.2 仿真实验与分析 实验电路如图,输入信号由函
数信号发生器提供,其设置为:矩 形脉冲波、频率1kHz、占空比50%、 幅度2.5V、偏置2.5V,即输入信号 是5V/1kHz的方波信号,相当于间 歇重复地给电路施加5V直流信号。 输出响应为电容电压,其波形由示 波器显示。
一阶RC电路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9.4.1 一阶RC电路
一阶RC电路即由一个等效电阻R和一个等效电容C组成的电路,其电路 方程为一阶微分方程。由于电容具有储能特性,所以,电路的全响应是电容 储能引起的零输入响应与外加输入信号产生的零状态响应之和,且电容电压 不能突变。当输入信号是直流信号时,电容电压为指数上升或指数下降的充 放电波形。改变电阻或电容的参数可以改变充放电的时间常数(τ=RC),R 或C较大时,时间常数大,充放电慢,反之,充放电快。
9.2 戴维宁定理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9.2.1 戴维宁定理 任一线性含独立源的一端口(二端)网络N,对外电路而言,可等效为一
个电压源Uoc和电阻Ro的串联支路。其中:Uoc为该一端口的开路电压,Ro为 该一端口中全部独立源置零后的等效电阻。
9.2 戴维宁定理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9.2.2 仿真实验与分析
应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的步骤: (1)将原电路分解成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的电路; (2)求每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电路的响应分量; (3)求各响应分量的代数和。
9.3 叠加定理的仿真实验与分析
9.3.2 仿真实验与分析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其中,图(b)是图(a)电路中2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 此时1A电流源置零(开路);相应地,图(c)是图(a)电路中1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的电 路,此时2V电压源置零(短路)。从图中三个电流表的指示可见,图(a)2Ω电阻支路 的电流等于图(b)2Ω支路电流与图(c)2Ω支路电流之和,满足叠加定理。

基于 Multisim 的非线性电路频谱分析

基于 Multisim 的非线性电路频谱分析

的幅 度 为 的5 倍, 可近 似 认为V I 为大信 号。 仿
真电路如图 1 所示 ,节点 1 的频谱如图 2 。各频率
分 量 实测 数据 与理 论数 据如 表 1所示 。
D1
M u h i s i m软件是一种基于 Wi n d o w s 操作界面的 电子仿 真工作台 ,被誉 为 “ 计算 机里的电子实验 室” ,其 特点 是 图形界 面 操作 ,易学 、易用 ,快 捷 、方便 ,真实 、准确 ,广泛应用于电子 电路 的演 示和实验课程 。它有 1 4种电路分析功能 ,不仅可 以使用虚拟测试设备对原理 电路进行分析 ,还可以 根据指定的条件生成直观的图形和报告 ,并能对可 能出现的故障进行仿真测试 。
级数 ,其 泰勒 级数 展开 式为
i =a o +a 1 ( l +“ 2 ) + a 2 ( 1 + 2 ) +… +a ( M 1 +U 2 ) +… ( 1 )
在某些情况下 ,非线性元器件受一个大信号控
制而 周期 性 的导通 与截 止 ,实 际上起 着 一个 开关 的
倍 。 1 . 3 开 关 函数 分析 法
1 非线 性 电路 的分 析方 法
1 . 1 幂级 数分析 法
将 非 线 性 元 器 件 的 伏 安 特 性 曲线 用 幂 级 数 表
示。 假 设 伏 安 特 性 为 i= f( u)= f( 。+U 。 + “ ) 。如果函数 在静态工作 点 附近各 阶导数 都存在 ,则该函数在静态工作点 附近展开为幂
V0 1 .2 1 N o .1 Ma r .2 01 4
【 机械与电子工程】
基 于 Mu hi s i m 的 非 线 性 电 路 频 谱 分 析
任 丹 , 张 辉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Multisim进行电路频率响应分析
作者:XChuda
Multisim的AC Analysis功能用于对电路中一个或多个节点的电压/电流频响特性进行分析,画出伯德图。

本文基于Multisim 11.0。

1、实验电路
本例使用如图的运放电路进行试验。

该放大电路采用同相输入,具有(1+100/20=)6倍的放大倍数,带300欧负载。

方框部分象征信号源,以理想电压源串联电阻构成。

请不要纠结于我把120Vrms的电压源输入双15V供电的运放这样的举动是否犯二,电压源在AC Analyses中仅仅是作为一个信号入口的标识,其信号类型、幅值和频率对分析是没有贡献的,但是它的存在必不可少,否则无法得到仿真结果!
2、操作步骤
搭好上述电路后,就可以进行交流分析了。

一般设置Frequency parameters和Output两页即可,没有特殊要求的话其他选项保持默认,然后点Simulate开始仿真。

切记是点Simulate,点OK的话啥都不会发生。

按照上述步骤仿真结果如下:
分析结果是一份伯德图。

在上下两个图表各自区域上按右键弹出列表有若干选项,各位可自己动手试试。

右键菜单中的Properties可打开属性对话框,对图表进行更为详细的设置。

3、加个电容试试
从上面伯德图分析结果看出,该电路具有高通特性,是由输入耦合电容C3造成的。

现在在输入端加入一个退耦电容试试。

电路如下:
在输入端加入220pF退耦电容后C1与后面的放大电路输入电阻构成低通滤波器,可滤除高频干扰。

加入C1后,放大电路的输出应该具有带通特性。

用AC Analysis分析加入C1后的电路频响特性:
奇怪,为什么高通不见了?一阵疑惑,我甚至动笔算了同相输入端的阻容网络复频域的特性,无论C1是否加入,从同相输入端向左看出去的阻容电路都有一个横轴为0的零点,所以幅度特性应该是从0Hz处开始上升的!对,从0Hz开始!回头看看电路加入C1前仿真的伯德图,发现竖轴围是13dB~13.3dB!
我们尝试放大来看看。

现在重新进行AC分析,将频率围设置为0.1~10Hz,结果如下图。

OK,没问题,果然是高通的,只是截止频率非常低(0.3Hz左右),刚才的仿真频率围从1Hz 开始,自然是看不到的。

从中也看出,图表中数字后加小写m,是毫赫兹(mHz)的意思,而不是兆赫兹(M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