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微观、宏观)讲义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PPT十八章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PPT十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f8db62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2.png)
在全球经济问题日益突出的 背景下,国际合作与协调为 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更广阔 的舞台和更多的资源支持。
THANKS
利用统计方法进行因果推断,确定政策效 果的真实性和因果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未来展望
经济发展趋势
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未来经济环境,预 测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和效果。
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研究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对宏观经济 政策效果的影响,探讨未来国际经济
秩序的可能变化。
技术创新的影响
分析技术创新对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 影响,探讨未来可能出现的政策变革。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的国际比较
美国模式
强调市场调节和自由竞争,政府 较少干预经济。在金融危机后, 政府采取了大规模救市措施,但 仍然注重金融市场和经济的自由
化。
欧洲模式
欧洲国家普遍实行高福利政策和 较强的政府干预。例如,实施较 为严格的劳动法、提供广泛的公
共服务等。
日本模式
日本政府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通过产业政策和货币政 策等手段来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高鸿业第四版第十八章
目录
Contents
•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基础 •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经验 •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 宏观经济政策发展前景
01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发展历程
古典主义时期
强调市场自发调节,反对政府 干预经济。
凯恩斯主义时期
主张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干预经济,以解决有效需 求不足和就业问题。
社会和政治因素
考虑社会和政治因素对宏观经济政策 效果的影响,探讨未来可能出现的政 策调整和变革。
04 宏观经济政策发展前景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十八章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十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3940ac91fad6195f302ba641.png)
通常起源于劳动 力的供给方。
(2)结构性失业: 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 往往是“失业与空位”并存。
通常起源于需求 方。
一寸光阴一寸金 温州大学商学院 韩纪江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8章 4
二、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1.古典失业: 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
钱。
1993年购买一组商品的所花费的支出是857元, 1997年购买同样的商品,支出是1174元,则1997年的消费物价指数 是1174/857=137 零售物价指数RPI: Retail Sales Index: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 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一寸光阴一寸金 温州大学商学院 韩纪江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8章 11
(2)自然失业:由于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 或称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或长期均衡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由各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断上 升趋势 一寸光阴一寸金 温州大学商学院 韩纪江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8章 3
4.源于劳动市场供求双方的失业
(1)摩擦性失业: 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于转业等原因而
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 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 指全面、持续的上涨。
t
Pt Pt1 Pt 1
一寸光阴一寸金 温州大学商学院 韩纪江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8章 10
2.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PI:Comsumer Price Index 家庭支出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多少
S
非自愿 失业
W*
就业
E
WE
出现劳动过剩N2 - N1 。 为非自愿失业。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PPT二十一章hqrt.pptx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PPT二十一章hqrt.pptx](https://img.taocdn.com/s3/m/3847d75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3.png)
边际收益产品 MRP:厂商增 加一单位要素 所增加的收益。
若劳动变动△N,资本变动△K,技术变动△A。 产出变动:△Y=MRPN× △N+MRPK ×△K+F(N,K) ×△ A
两边同除以Y:
Y MRPN N MRPK K A
Y
Y
Y
A
继续变形: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Y MRPN N N MRPK K K A
A
y
M
M'
k*
k
k
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温州大学商学院 韩纪江
15
8.技术进步下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将技术进步因素引入。 考虑技术进步:Y=F(AN,K) A=技术进步,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大,是一个外生变量,会导致劳动 效率提高。 AN即有效劳动。
按照有效劳动得到的劳均资本和产量,在稳态时=0 人均产出增长率=A的增长率 总产出增长率= A的增长率+人口增长率
菲尔普斯的黄金分割律:若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化,稳态人均资 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温州大学商学院 韩纪江
14
黄金分割律图
△k=0时,人均资本= (n+δ)k,则人均消费=MM'
y
y
如果要使人均消费达 到最大,MM‘应该最大。 此时M点的斜率=n
(n+δ)k
9
5.经济增长的稳态图示
由sy =△k+(n+δ)k, 推导出△k = sy -(n+δ)k
kA左边, △ k>0 推动k上升
kA右边, △ k<0 引起k下降
稳态时的产出增 长独立于储蓄率。
y
左边△ k>0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PPT十五章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PPT十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2cb4fb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5.png)
微观经济学主要采用个量分析法,而宏观 经济学主要采用总量分析法。
中心问题不同
政策目标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价格问题,而宏 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国民收入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政策目标是实现个体经济单 位的利益最大化,而宏观经济学的政策目 标是实现整个社会的经济稳定和增长。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分析贸易顺差和逆差对国 内经济、就业和物价水平 的影响。
汇率变动
探讨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 的传导机制,包括出口价 格、进口成本等方面。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研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 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国 内经济的相应调整。
汇率制度选择与外汇市场干预
汇率制度类型
比较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以及各国汇率制度 的选择依据。
03
利率渠道
货币政策通过改变市场利 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支出。
信贷渠道
货币政策通过影响银行信 贷条件来调控企业和个人 的融资环境。
资产价格渠道
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票、 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来影响 财富效应和投资支出。
财政政策目标与手段
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等措施来刺激总需求,推动经济增 长。
实现充分就业
01
02
03
04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
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 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各国经济
增长面临诸多挑战。
通货膨胀压力上升
受供需失衡、国际大宗商品价 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全球通货
膨胀压力有所上升。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地缘政治风险、主要经济体政 策调整等因素导致国际金融市
场波动加剧。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部分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 策,对全球贸易和投资造成一
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学习讲义
![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学习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7a15b1aa300a6c30c229fca.png)
试求:(1)、用定义法计算GDP; (2)、用生产法计算GDP; (3)、用支出法计算GDP; (4)、用收入法计算GDP。
第13章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课
1.设在一个经济中,新创造产品和劳务销售价格NDP=1000,政府税收T= 100,政府开支G=90,个人消费支出C=810;个人储蓄S=90,投资I=100。 试计算政府财政盈余,并表示出财政盈余与储蓄及投资的关系。 2.一个棉农一年生产1000元籽棉,他售给轧棉厂加工成1400元棉花,轧棉厂又 将这些棉花售给纺纱厂加工成棉纱… … 。根据下表分别计算总产值和总增加 值。并分析为什么不易用总产值来衡量一国的财富。
第六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一、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概念 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 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例题(参见教材P425) 三、若干常用字母的记号含义
典型习题
教材P429第9题:从下表资料中找出: ①国民收入;②国内生产净值;③国 内生产总值;④个人收入;⑤个人可支配收入;⑥个人储蓄。 求解提示: 此题中,政府和企业的转移支付是指政府 和企业都针对居民的转移支付,任何其它形式 的理解将不利于求解本问题。 注意,本题的求解和尹伯成的《宏观习题 指南》提供的解略有不同。 ①国民收入=雇员薪金+企业利息支付+ 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 入+社会保险税; ②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 ③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折旧; ④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 保险税)+政府支付利息+政府转移支付+红 利; ⑤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 税 ⑥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 付利息−个人消费支出。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官方版-第四版配套课件-微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官方版-第四版配套课件-微观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9567d94edd3383c4bb4cd2e0.png)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4.需求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均衡条件:
MU/P=
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Q0 0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5.消费者剩余
令反需求函数为Pd=f(Q),价格为P0时的小费者的需求量为
的比重。 第五,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1.供给的价格弹性 弧弹性公式:ed
Q Q P
Q P
•P Q
P P1 P2
弧弹性的中点公式:es
Q P
•
Q1
2
Q2
2
点弹性公式:es
dQ dP
•P Q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一)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二)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曲线型供给曲线的点弹性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即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他的相关商品
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弧弹性:eXY
QX PY
• PY QX
点弹性:eX Y lP iYm 0 Q P Y X•Q P Y Xd dQ P Y X•Q P Y X
li
Q
m
0
△TU(Q)/
△Q=dTU(Q)/Dq
边际量=因变量的变化量/自变量的变化量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商品数量 (1)
某商品的效用表
总效用 (2)
货币的边际效用 = 2
边际效用
价格
(3)
(4)
0
0
1
10
10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https://img.taocdn.com/s3/m/c8eaf21ffc4ffe473368ab87.png)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重要概念与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引论【1】资产阶级经济学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后这四个阶段。
【2】马歇尔和瓦尔拉斯等人把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假设为既存的条件,进而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市场价格,以便解决资源在生产上的配置、资源的报酬等问题。
(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希克斯的序数效用论)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合乎理性的人”。
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核心思想是“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帕累托最优状态"”。
【4】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的自身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5】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
它们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6】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它们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7】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8】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供给数量)的变动;需求(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供给数量)的变动。
【9】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10】需求(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第14章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精品PPT课件
![第14章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761e4c6c175f0e7dd1375d.png)
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这样 GDP、NDP、NI、PI就都相等
二 均衡产出的概念
定义: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
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1. 在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中,先假定 计划净投资是一个固定的量,不随国 民收入水平而变化,即投资 i是一个常 数
2. 均衡收入决定的图形表示: 用消费曲线、投资曲线和45°线相交 决定收入:C+i
C+i
E
C
45°
y1
y
3. 把收入恒等式和消费函数结合求得均衡 收入:
资,即 Eci
⑶ 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
即 ycs
⑷ 则 E y 就是 cics ,
得 is
2. 该等式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
i s 等式的区别
⑴ 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指经济要达到 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是 均衡的条件,二者不一定相等。
⑵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 i s 指实际发
由 y ci (收入恒等式) cy (消费函数)
得均衡收入
y i 1
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从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的角度求得 均衡收入
1. 公式表示:
由isyc (投资等于储蓄)
(储蓄函数)
s得均衡收(1入:)y
y i 1
2. 图形表示:
S,i s
i
y1
y
第六节 乘数论
一、投资乘数的概念
2.
A
d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课件第四章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课件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535c6d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f.png)
弹性是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 的反应程度的概念。
弹性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弹性可以分为不 同的类型,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弹性应用
弹性理论在经济学中广泛应用于研 究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变动的影响。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的定义
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 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
应程度。
需求弹性的分类
根据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 度,可以将需求弹性分为需求富
有弹性和需求缺乏弹性。
需求弹性的计算
需求弹性的计算公式为需求量变 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之比。
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的定义
供给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 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弹性的分类
根据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可以将供给 弹性分为供给富有弹性和供给缺乏弹性。
大化。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成本等 于边际收益,即MC=MR。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 现,如改变生产规模、采用新技术、调
整产品结构等。
生产者选择理论的应用
生产者选择理论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如企业决策、产业组织、市场 竞争等。
在产业组织方面,生产者选择理论可 以用于分析产业结构和市场集中度, 以及企业间的竞争关系。
生产者行为理论的核心是生产函 数和成本函数,通过这两个函数 来描述生产者在不同产量下的最
优选择。
生产者行为理论还包括生产者剩 余和生产者供给等概念,这些概 念有助于理解市场供求关系和资
源配置。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
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条 件下,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使得生产成本最小化,从而实现利润最
在企业决策方面,生产者选择理论可 以帮助企业制定最优的生产计划,提 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https://img.taocdn.com/s3/m/7b50dfb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9.png)
02
该恒等式反映了经济中总收入与总支出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
03
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调 整税收和政府购买来影响GDP。
03
失业与通货膨胀
失业的衡量与类型
失业率
衡量失业程度的指标,通过 统计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人数 与总劳动力的比例得出。
自然失业率
新古典增长模型
模型假设
该模型假设劳动力按一个固定比率增 长,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 征。
结论
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在长期中,一 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将由其人口增长率 和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决定。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货币主义观点
强调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决定性作用,认为货币供应增长过快会 导致通货膨胀,而较高的通货膨胀则会刺激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
04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
定义
税收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和支出来调节 经济活动的手段。
通过调整税收,可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可 支配收入,进而影响消费和投资。
政府支出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个人收入
01
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来源获得的收入总和。
家庭可支配收入
02
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家庭成员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收入总和,
减去税款后的实际收入。
国民可支配收入
03
国民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可以支配的
总收入。
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
01
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是:GDP = C + I + G + (X - M),其中C代表消费,I代表 投资,G代表政府购买,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https://img.taocdn.com/s3/m/aae59241d15abe23482f4dfb.png)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2.1框架结构图12.2知识要点精讲一、第六版教材和第五版教材的差异1.对原教材第五版的第十二章中的内容做了一定的修改和补充。
具体有:增加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的内容;补充说明了微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共同点和区别;增加了“关于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一节;补充了国际、国内关于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更新的内容。
2.将原教材第五版第十三章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将原来的“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整合到后面的“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一章当中。
3.将原教材第五版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这两章内容合并、整合成“宏观经济政策”一章,并放到“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和“失业与通货膨胀”两章后面。
“宏观经济政策”这一章保留了原来这两章的主要内容,增加了泰勒规则的介绍,还增加了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和关于“供给方面的政策”的相关内容。
4.对原教材第五版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如增加了牺牲率和痛苦指数的概念,还增加了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等内容。
5.将原教材第五版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调整为现在的第十九章“经济增长”,使主题更加明确。
6.将原教材第五版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调整为现在的第二十一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使相关内容更加紧凑。
7.更新了宏观部分的一些数据。
二、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1.二者的联系(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概念核算GDP 的方法储蓄—投资恒等式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名义GDP 和实际GDP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失业的衡量物价水平的衡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第七章PPT课件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第七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bc6e77866fb84ae55c8d2f.png)
的船,让自己的血汗钱填满了保罗的口袋。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非完全竞争的市场
6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2、垄断产生的原因
• 控制了原材料的来源 • 拥有了专利权 • 政府特许权 • 自然垄断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非完全竞争的市场
7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3、完全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 完全垄断条件下,市场上只 有一家厂商。该厂商是市场 P 价格的制定者,而消费者是 既定价格的接收者。经济含 义:
—— 指垄断厂商在了解消费者购买每一单位产品所愿 付出的最高价格,并据此确定每单位产品的价格。
(2)二级价格歧视
—— 指垄断厂商把商品购买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对 不同的等级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3)三级价格歧视
—— 指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
票价。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非完全竞争的市场
SMC
D Q
9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P
第一种情况
P>SAC
P0
利润最大
O
E MR Q0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非完全竞争的市场
SMC SAC
D Q
10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P
第二种情 况
P0
P=SAC
SMC SAC
利润为零
O
E MR Q0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非完全竞争的市场
D
Q
11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 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垄断企业是价格制 定者。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非完全竞争的市场
4
国贸系范永立制作
德比尔的钻石垄断
• 南非的钻石公司德比尔控制了世界钻石生 产的80%左右。虽然这家企业的市场份额 并不是100%,但它也大到足以对世界钻石 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程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课件宏观部分汇总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课件宏观部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140e1c1a300a6c30d229f03.png)
第二节 经济效率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帕累托标准
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考虑两种既定数量的产 品在两个单个消费者 之间的分配问题。
MRSXAY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
W(x)=UA(x) ·UB(x)
(3)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 W=min(UA,UB)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
均衡的多样性
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
❖一、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1.缺乏公平的效率的提高
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
2.缺乏效率的公平增进 (1)平等化的直接效率损失
(2)平等化的间接效率损失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三、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第一,使用税收和津贴。 第二,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 第三,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
第二节 外部影响
❖四、科斯定理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
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 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 的。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一、排他性与竞用性 第一,“排他性”: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 的人才能够使用该商品; 第二,“竞争性”: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 某个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 商品。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1.从生产契约曲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
Y dY MRTlim
x0X dX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3.生产不可能性区域和生产无效率区域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 PPT十四章【经济学经典】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四版 PPT十四章【经济学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0eef92577fd5360cba1adb71.png)
经国济世
温州大学商学院 韩纪江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4章 3
3.投资函数
投资函数: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i=i(r) (满足di/dr < 0) 。
假定只有利率变,其 他都不变
投资i是利率r的减函数,即投资与利率反向变动。
线性投资函数:i=e-dr
r% i= e - dr
e:自主投资,是r=0时的投资量。 d:投资系数,是投资需求对于利率 变动的反应程度。表示利率每增减一 个百分点,投资增加的量。
(3)折旧。与投资同向变动。折旧是现有设备、厂房的损耗,资本存量越大,折旧 也越大,越需要增加投资以更换设备和厂房,这样,需折旧的量越大,投资也越大。
(4)预期通货膨胀率。与投资同向变动,通胀下,短期内对企业有利,可增加企业 的实际利润,减少工资,企业会增加投资。 通胀等于实际利率下降,会刺激投资。
求解得均衡国民收入:y = (a+i) /1-b
i= e-dr
得到IS方程:
a e 1 b r y d d
经国济世 温州大学商学院 韩纪江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4章 9
s 储蓄函数s= y - c(y)
s
均衡条件i=s
IS
曲 线 的 推 导 图 示
y r% r%
i
投资需求函数i= i(r)
产品市场均衡i(r) = y - c(y) i y
经国济世
温州大学商学院 韩纪江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4章 10
2.IS曲线及其斜率
a e 1 b r y d d
IS斜率
r%
IS曲线
1 b d
y
斜率含义: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斜率越大,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 反之,越敏感。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主编-第2章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主编-第2章](https://img.taocdn.com/s3/m/f97d577ea2161479171128aa.png)
病人对药品(不包括滋补品
D4
)的需求的价格弹性<1
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0%,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 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缺乏弹性
5) E > 1 富有弹性
(elastic)
需求量变动的 比率大于价格 变动的比率。
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技术的变动
供给函数
Supply Function
S=f(a,b,c,d,n)
a,b,c,d,…n代表上 述影响供给的因素。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单独 研究商品的供给与其价格 之间的关系
Qs=f(P)
政府的政策
5、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1)如果供给 P
D3
D1
D2
不变 A
Demand Shift
S
需求增加则使需 P2
求曲线向右上方移 动,均衡价格上升,P1
均衡数量增加; P3
E2 E1 E3
需求减少则使需
求曲线向左下方移
动,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数量减少。
O
Q3 Q1
Q2
Q
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2)如果需求不变 A Supply Shift
供给曲线:表示供给量与价 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供给定理:在影响供给 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 下,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 向变动。 例外:1、土地、文物、 艺术品 2、劳动
价格
P元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S
。b
。a
量
0
Q斤
4、供给函数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厂商的目标 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商品本身的价格 相关商品的价格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第五版计算概念公式归纳总结全解析宏观微观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第五版计算概念公式归纳总结全解析宏观微观](https://img.taocdn.com/s3/m/a5e7c335804d2b160a4ec03f.png)
线性需求函数:=α–β•P, α,β>0线性供给函数:=–δ+γ•P, δ, γ>0均衡价格:=弹性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中点公式)=∞完全弹性,>1富有弹性降价增加收入=1单一弹性,价格变动没有影响<1缺乏弹性,提价增收=0完全无弹性需求的价格点弹性:=–/,需求曲线下段比上段2)供给的价格弧弹性:=/=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供给曲线全段比右段3)?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弧弹性=点弹性=>0替代品,<0互补品4)消费者收入水平函数:Q=ƒ(M)需求的收入弹性:=/,=/<0劣等品,>0正常品0<<1必需品,>1奢侈品弹性和赋税:>,生产者负税多,消费者补贴多:<,消费者负税多,生产者补贴多。
效用总效用函数:TU=ƒ(Q)边际效用函数:MU=dTU(Q)/dQ反需求函数:=ƒ(Q)消费者剩余:CS=–1对2的边际替代率:=–Δ/Δ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I;==λ(边际效用法)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法)生产1)生产函数形式:A)固定替代比例:Q=aL+bK,a、b>0B)固定投入比例:Q=min{, },u、v>0C)柯布-道格拉斯函数:Q=A,0<α,β<1α+β>1,规模报酬递增;α+β=1,不变;α+β<1,递减。
2)一种可变要素:(Q) T=f(L, ) A= T/L M=ΔT/ΔLT=f(, K) A= T/K M=ΔT/ΔK①MP>0时,TP增加;MP<0时,TP减少;MP=0时,TP达到最大。
②MP>AP时,AP上升;MP<AP时,AP下降;MP=AP时,AP达到极大值。
决策区间:AP达到极大值与MP=0之间3)两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Q=ƒ(L, K),λ>0若ƒ(λL, λK)>λƒ(L, K),则规模报酬递增;若ƒ(λL, λK)<λƒ(L, K),则规模报酬递减;若ƒ(λL, λK)=λƒ(L, K),则规模报酬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鸿业第四版《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讲义第四版的主要修改和增删之处可分为微观、宏观和总论这三个部分加以说明:第一,微观部分的变动有六点:(1)对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以小注的形式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2)删去过多的或具有重复性的习题(3)对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添增课较多的说明(4)对产量的利润最大化和要素需求的利润最大化的关系做了补充(5)扩充了社会福利函数方面的内容,添加了“惯性和均衡的多样性”一小节,并完善了对目前为福利经济学所关注的“效率与公平”的表述,以便使教材更能反映这些微观经济学较新的发展。
(6)对第十章社会福利函数一节的内容做了比较详尽的补充,以便使学员较全面的理解该节内容的较新发展对宏观的变动,主要有以下五点:(1)对国民收入核算一章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改写,以避免阅读时可能存在的误解之处(2)在第十七章中,对总供给曲线添增了一些微观方面的解释(3)删去第二十章第六节“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
因为,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使得调整的政策越来越为复杂,其内容已超过一本普通教材的范围。
(4)对第二十二章中的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理论做了一些补充说明,以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该部分的内容(5)更新了宏观部分的一些数据第三,在总体方面,第四版的第二十三章中,添增了西方学者“忽视道德的必要性”一节,以便使读者一方面知悉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缺点,另一方面又能看到西方经济学的一些较新的发展。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基本问题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
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为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
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二)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用此资源生产的其他所有产品中的最高价值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What)。
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如何生产(How)。
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
为谁生产(Who)。
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
(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其变动西方经济学除了上述的三个基本问题外,还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
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
货币的稳定性。
第三节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一)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自由放任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
这一制度的特征:首先,从决策结构上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分散决策。
其次,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或者经济单位被赋予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
再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而传递的。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家庭或个人以自身的满足为动机,以市场价格为信息,自主决定每种产品的购买量;生产者以利润为动机,根据市场价格决定生产的方式以及购买投入的数量;家庭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和生产数量。
(二)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含义: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指定分配规则。
特征:决策集中化,集中决策建立在公共产权基础上。
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通过计划调节,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
(三)混合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含义:指政府和私人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决策的经济制度。
混合经济的特征: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决策单位的动力既可以是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社会目标信息传递,既有价格自发的波动,又有计划指令的反馈。
(四)混合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混合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在混合经济中,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经济社会解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在市场机制出现错误时,则通过政府干预以促进资源使用的效率、增进社会平等和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
混合经济条件下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既定经济制度下,个人、厂商、政府和其它经济组织如何作出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利用。
第四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经济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途径,其中心理论为" 看不见的手" 价格机制。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层次,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作出最优的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以最优的经济决策取得最大利润。
第二层次,局部均衡分析: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是作为某一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需求和供给双方)在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的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层次,一般均衡分析: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又要取决于所有单个市场(如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的共同作用。
(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考察作为总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以决定消费和投资数量,从而决定总需求。
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给。
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如何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
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再次,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最后,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概览(一)经济系统的构成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家庭或者消费者与厂商或者生产者之间的联系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把家庭或者消费者与厂商或者生产者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经济系统。
产品市场咖啡、茶叶、糖等具体商品的价格 生产要素市场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家庭(消费者):相对效用决定的偏好或者是无差异曲线 企业(厂商): 生产函数 投入产出分析 企业供给(边际成本=价格)消费者需求相对边际效用比例 生产要素供给(负效用、闲暇的偏好,持有的财产) 引致需求(边际产品的比例) 完全竞争条件下,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消费者和厂商都在市场机制(价格)的作用下追求各自经济利益最大化。
(单个市场均衡/局部均衡-所有市场均衡/一般均衡)政供给需求脉络图: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E d ,E s (注意:转嫁与E d ,E s 的关系)E d与总收益应用题E d>1 P与TR成反比(TR)的关系E d=1 P与TR无关E<1 P与TR成正比d完全无弹性:|E|=0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0弹性常弹性单位弹性:|E|=1相当富有弹性:|E|>1完全有弹性:|E|→∞替代品:E xy>0交叉弹性互补品:E xy<0:E=0xyE M>1 奢侈品收入弹性正常商品:E M>00< E M <1必需品劣质品:E M<0 (如吉芬商品)均衡Q d = Q s (蛛网理论)第二节 需求(一)需求1.需求的定义: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有效需求)2.需求的表示: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
需求表:它是一张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的商品的不同的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上拟合的一条曲线。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模型简单化,假定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具有无限的分割性,把商品价格视为自变量,把需求量作为因变量,则:)(P f Q d =()(P f D =)。
即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这一一对应的关系。
3.需求规律的含义:当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下降而增加。
因此,需求曲线在一般情况下(正常商品)向右下方,即斜率为负,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关系。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问题:需求曲线为什么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 需求曲线的特例 (吉芬商品)(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1.商品本身价格: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反。
2.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互补品和替代品)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反是,劣等品除外。
(吉芬商品)4.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5.消费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社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因为理性的人会在价格上升以前购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