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电子教材3 飞红滴翠记黄山(电子课文)_0484文档

合集下载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课件:3.飞红滴翠记黄山(共40张PPT)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课件:3.飞红滴翠记黄山(共40张PPT)

1.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脉络。 (重点)
2. 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重点)
3. 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 学生品鉴自然美的能力。(难点)
来自《点拨》
柯蓝(1920~2006),原名唐一正,湖南长沙人。 当代散文家、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祖国海 岸》,电影文学剧本《铁窗烈火》,散文集《上海散 记》《起飞的孔雀》,散文诗集《早霞短笛》《果园 集》《拾到的纪念册》等。
9.仙山琼阁: 比喻奇异美好的境界(多指幻境)。例句:雾霾天 气给人们带来许多困扰,然而偶尔一天因雾霾形成 的海市蜃楼,却给大家展示了传说中的仙山琼阁。
10.如愿以偿:
部分来自《点拨》
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如愿以偿、称心如意辨析:
两者都可表示“愿望实现;极其满意”之意。但“如愿以偿”
3 飞红滴翠记黄山
散 文
黄 山 怪 石
奇松
云海
云涌莲花峰
鳌头峰 猴子观海
欣赏完这几幅图片,同学们是不是对黄山的美景 有了心驰神往的感觉呢?“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 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 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 学习这篇关于黄山的课文《飞红滴翠记黄山》。
课”了。
多处奇丽景观
导思1.文中向我们 介绍了哪些黄山景 观?
借景抒情
导思3.作者借写黄山奇 观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 情?
关键词: 壮美河山
多种表达方式
导思2:作者在描写 黄山景观时,运用 了哪些表达方式?
黄山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飞红滴翠记黄山》课文朗读。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3 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共30张PPT)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3 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共30张PPT)
柯蓝
黄山风景区被誉为国 之 瑰宝、世界奇观,已成为中华 民族壮丽山河的象征。集泰山 之雄伟、华山之险峻、恒山之 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巧 石、峨嵋之秀丽于一体。号称 “天下第一奇山”。自然分布有原生种质植物1450种, 是中国南方的植物资源宝库。黄山的高山密林溪流中, 还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其中鱼类有24种,两栖类 20种,爬行类38种,脊椎动物300种。1990年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文化遗产 地,


“沿‘百步云梯而下’……驮着一只金龟。‛
翘首昂视

‚西海中的‘飞来峰’……称它为仙桃峰。‛
如听导游解说

‚黄山著名的巧石……‘猴子观太平’了。‛
如听导游解说
便于观众将黄山看得淋漓尽致
解说词和一般的游记散文的区别


在选材的全面性上,游记散文只写自己的所见所 闻,不全面,而解说词一般都把描写景物的各方 面都加以概括; 在主客观上,游记散文反映作者自己的见闻感受, 而解说词一般都是客观介绍。
游记散文 解说词 作者隐形 文艺性说明文 全面反映
作者上 体裁上 选材上
1、作者出现 2、文学体裁 3、不必全面

小结:课文是电视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旅
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 它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 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法,第一,它 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全景, 或中近景,特写,或俯视,或仰视,或平视; 第二,它要配合画面,要着眼于解释画面, 讲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宜 过分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使观众 一听就懂。本文对于这三个特点体现得比较 充分

解释词义


精品九年级语文上册3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苏教版精品ppt课件

精品九年级语文上册3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苏教版精品ppt课件
飞红——黄山日出 滴翠——青山苍松
作者为什么特别青睐黄山的苍松和日出?
“无论何种姿态,都显示出顽强的万古常青的生命力,不怕 长年的风吹雨打,冰雪欺压,屹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穹”
“如果说泰山的旭日东升是庄严神圣的话,那么黄山日出则是 无比的瑰丽、壮观、辉煌!”
泰山名气太大,还在于历代帝王来泰山封禅祭祀,这使得泰 山成为国泰民安的象征。其实泰山“五岳之首”的荣耀并不仅 仅在于泰山的“气通帝座”,而其尊贵之因也在于它雄踞于泱 泱大国之东,迎喷薄朝阳、看沧桑巨变、拱护神州、不怒而威 的非凡资质,更实实在在代表着炎黄儿女处惊不变、“泰然自 若”的气度和彰显着华夏子孙捧日擎天、“稳如泰山”的风 采。——选自《泰山秋思》
景致真是难以用笔墨形容。啊,太阳!人们对它的感情, 在自然界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不论是初生的红日还 是即将消失的落日,都是红彤彤的巨大的火轮,披着五光十色, 一瞬万变的彩霞,给天下万物以无限生机和柔美的抚爱。即使 落日给我们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没有什么可怕,那闪光的星 星,仿佛是太阳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种。它守卫在天幕上,也守 卫在人们的心灵中,为迎接明天更美丽的日出,给那些勇于在 困难中奋斗的人们以新的启迪。大概就是由于这些原因,人们 在日出和日落中才得到了使人沉醉的美的享受,才赞美火和光 明中诞生的一切吧。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黄山的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提 示了黄山的特点,激发读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的感 情;认识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和人类的审美感知 在提升景物品格中所起的作用,从而珍惜和爱护我 们的生存环境。
1.自然的鬼斧神工 日晒雨淋,水流侵蚀——“雕刻”“装饰” 气候变冷,冰川侵蚀—— 造型奇特 2.人类智慧的点化
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 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 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

【苏教版】2017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详解课件

【苏教版】2017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详解课件

1937年,在一次日本飞机轰炸中,唐一正护送学 兵队队长到前方医院就医,与有着共同文学爱好的护 士柯蓝相恋。后来,柯蓝在一次掩护伤病员转移时遭
到日寇伏击,身中8抢,她在生命垂危之际大声喊着
唐一正的名字。为纪念这位美丽而英勇的恋人,1939
年唐一正向组织正式申请改名为柯蓝。
2017/9/20
创作·背景
问题·探究
2.本文是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它与一般的游
记散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不同的地方有三处:
(1)游记散文是反映作者的见闻感受的,所以作者
必然要在作品中出现,要在作品中指点评说。有些游记
散文是以作者的行踪贯串全文的,即所谓的“移步换 景”。旅游风光片则是客观地记录、介绍自然风景、风 俗民情的,解说词的任务是阐释画面,作者是隐去的。
2017/9/20
整体·感知
思考:浏览课文,看作者 在写第二部分时,是按什么顺 序组织材料的?作者分哪几部 分介绍了黄山的美景?
2017/9/20
整体·感知
课文第二部按逻辑顺序可分为五层
第1层(4-6)介绍黄山奇峰,着重写天都峰。 第2层(7-8)以“迎客松”为主体,介绍黄山松 。 第3层(9-14)简介莲花峰,细写黄山怪石。 第4层(15)描写黄山烟云。 第5层(16-17)描写黄山日出。
2017/9/20
问题·探究
1.在这篇解说词中,作者为什么青睐黄山的苍 松和日出?从中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解说词中描写苍松“无论何种姿态,都显 示出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长年的风吹 雨打,冰雪欺压,屹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 穹”,这是一种不屈的精神,一种顽强的意志, 一种倔强的生命力!
整体·感知
从整体上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结构全文的?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 (共21张PPT)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 (共21张PPT)
(3)游记散文可以对景物做全面的反映,也可以只 表现作者感兴趣或是所见到的那部分;旅游风光片的解 说词则要求全面反映。
课文小结
本文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 的特点,激发读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而且认识到大自 然的伟大的创造力和人类的审美感知在提升景物品格中所 起的作用,从而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12 39 23
12 39 21.
12 39 12:3
时在是 集儿
该神 是力

舞 ,
分体童 和自
高一个效上量都好每分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言学
本文标题中的“飞红滴翠”是对黄山形貌的一个 概括,具有形象美,能引人遐思。“飞红”指黄山日 出,“滴翠”指青山苍松,“记黄山”表明作者所写 的对象。以“飞红滴翠”来形容黄山,有高度的概括 性,也融入了作者对黄山的主观感受和印象。
、 不 能 把 小 孩 子 的 精
神 世 界 变 成 单 纯 学
产 生
在 他
的 这

。 他
习 知
上的种 星不识
进身上 期仅。
心上进 四应如
。培心 该果
下养, 时是我
午出这 一们 好种 分个力
时的道 学求 品德 秒生使
分质上 ,儿
。的 而童
秒可自 且的
下是勉 首全
午只。 先部
有要 应精
. 2021 11 18
作者这样写,是想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伟大创 造只不过构建了黄山的原始面貌;黄山的美,还有 待于人们用双手来装点,有待于人们用美的心灵去 发现,去点化。
1.在这篇解说词中,作者为什么青睐黄山的苍松和日 出?从中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解说词中描写苍松“无论何种姿态,都显示出顽 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长年的风吹雨打,冰雪欺压, 屹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穹”,这是一种不屈的精神, 一种顽强的意志,一种倔强的生命力!

初中语文九上第一单元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 件(共55张PPT)

初中语文九上第一单元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 件(共55张PPT)

3.研读第14段 “这里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这里,
“外在美”和“内在美”各指什么?
黄山峰石的名字,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是“人们 只会的精心点化”,体现了人们的情趣。这是外加上去的,是“外在 美”;峰石的千奇百怪的造型是大自然的创造,是属于内在的,是 “内在美”。
4.研读第17段,文章在写黄山日出的同时,还写了人们观看日出时的心 理感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柯蓝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柯蓝,理清作者的思路,明确作者的 感情脉络(重点)。 2.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 解说词的一般写法,学习对景物或事物进行解
说(重点、难点)。
3.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提高品鉴自
然美的能力(难点)。
本文标题中的“飞红滴翠”是对黄山形貌的一个概
括,具有形象美,能引人遐思。“飞红”指黄山日出, “滴翠”指青山苍松,“记黄山”表明作者所写的对 象。以“飞红滴翠”来形容黄山,有高度的概括性, 也融入了作者对黄山的主观感受和印象。
情境导入
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奇松、怪石、 云海、温泉”,是黄山的四绝。可是,仔细想想,奇松又怎么样呢? 到无名村落的野山荒坡,不是照样可以见到奇松的身影吗?怪石又 如何呢?华夏神州,哪里看不到千岩万壑,层峦叠嶂呢?难道非得
跑到黄山一睹尊容吗?至于云海与温泉,更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景
不同的地方有三处: (1)游记散文是反映作者的见闻感受的,所以作者必然要在作品中 出现,要在作品中指点评说。有些游记散文是以作者的行踪贯串全文的,
即所谓的“移步换景”。旅游风光片则是客观地记录、介绍自然风景、风
俗民情的,解说词的任务是阐释画面,作者是隐去的。
(2)游记散文是文学体裁,着眼于表现外在事物和抒发自我感情; 的,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属于文艺性说明文,基本特点是说明性,就是 着眼使人有所“知”——了解,即要有知识性、科学性,文艺手法是一种 辅助手段。 (3)游记散文可以对景物做全面的反映,也可以只表现作者感兴趣 或是所见到的那部分;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则要求全面反映。

苏教初中语文九上《3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 (2)

苏教初中语文九上《3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 (2)

奇峰
总写黄山
温泉
1.正音辨形
地﹒壳( ) ﹒屏住( )
丘hè( )
答案: qiào huì瑰ຫໍສະໝຸດ 阴晦﹒( ) 逾﹒越( )
苍qiónɡ( )
ráo bǐnɡ yú
娇﹒娆( ) 红﹒彤彤( )
ɡuī( )宝
tónɡ 壑 穹
2.据义填词 (1)__________: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2)__________:头脑里涌现的感想连续不断。 (3)__________:比喻奇异美好的境界(多指幻境)。 答案:(1)不计其数 (2)浮想联翩 (3)仙山琼阁
(3)黄山中的这些景观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奇峰:高和险,令人望而生畏。 古松:无石不松,形状千变万化,干曲枝虬,苍翠奇特。 怪石:高高低低,争相崛起,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 云海:轻盈、皎洁、柔美、飘舞。 日出:瑰丽、壮观、辉煌。 温泉:温馨,舒适,会冲掉人们登山的劳累。
第三课 *飞红滴翠记黄山
1.认识黄山 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原称黟山,因传说轩辕黄帝 曾在此修身炼丹,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黄山现已 成为中国名山代表,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 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齐名,成 为中华民族的又一象征。
2.图解课文
古怪云日 松石海出
3.走进文本 (1)本文将三条线索结合在一起,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 ①时间线:从古至今,先写____________,后写黄山现貌; ②空间线: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 ③逻辑线:描写了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 答案:①黄山的地质形成史 ②上山 下山 (2)本文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些壮丽景观? 答案: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

苏教初中语文九上《3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 (2)

苏教初中语文九上《3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 (2)
奇峰总写黄山来自温泉1.正音辨形
地﹒壳( ) ﹒屏住( )
丘hè( )
答案: qiào huì

阴晦﹒( ) 逾﹒越( )
苍qiónɡ( )
ráo bǐnɡ yú
娇﹒娆( ) 红﹒彤彤( )
ɡuī( )宝
tónɡ 壑 穹
2.据义填词 (1)__________: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2)__________:头脑里涌现的感想连续不断。 (3)__________:比喻奇异美好的境界(多指幻境)。 答案:(1)不计其数 (2)浮想联翩 (3)仙山琼阁
3.走进文本 (1)本文将三条线索结合在一起,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 ①时间线:从古至今,先写____________,后写黄山现貌; ②空间线: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 ③逻辑线:描写了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 答案:①黄山的地质形成史 ②上山 下山 (2)本文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些壮丽景观? 答案: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
第三课 *飞红滴翠记黄山
1.认识黄山 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原称黟山,因传说轩辕黄帝 曾在此修身炼丹,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黄山现已 成为中国名山代表,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 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齐名,成 为中华民族的又一象征。
2.图解课文
古怪云日 松石海出
(3)黄山中的这些景观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奇峰:高和险,令人望而生畏。 古松:无石不松,形状千变万化,干曲枝虬,苍翠奇特。 怪石:高高低低,争相崛起,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 云海:轻盈、皎洁、柔美、飘舞。 日出:瑰丽、壮观、辉煌。 温泉:温馨,舒适,会冲掉人们登山的劳累。

初中语文九上第一单元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 件(共58张PPT)

初中语文九上第一单元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 件(共58张PPT)

走近黄山
欣赏黄山优美风光, 说说赏后感受
迎客松
松鼠跳天都
猪八戒吃西瓜
仙人背包
排山倒海
黄山日出
黄山日落
温泉
黄山美,美的令人心醉。
群峰巍峨、巧石林立、劲松苍翠、 云雾缥缈、幽谷深泉、鸟语花香, 素 有“人间仙境”之称。
黄山奇,奇的令人着迷。
无论是万物复苏的春天,飞瀑点翠 的夏日抑或是满山红遍的秋色,玉砌冰 雕的冬景,全无人工斧凿的痕迹。
• 1、第3段:“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 云,郁郁葱葱,飞红滴萃”。 • 总写黄山的美景,四字词排列整齐,读起来 朗朗上口,语言简洁而景象万千。
奇峰 (1-3) 分 怪石 写 山 古松 上 云雾 (4--17)日出
(18)
本文在整体组合上设置了三条线索,你能通 过研读课文分析出来,并作具体的解说吗?
黄山地质的形成:时间顺序 上山到出山: 空间顺序
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 温泉等景物逐一带出,彼此间相互 独立: 逻辑顺序
1、从时间顺序上说说黄山是怎样 形成的? 2、课文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物? 它们各自的特点又是什么?
课文是这样介绍黄山的: 从高空看黄山,可谓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 郁葱葱,飞红滴翠。沿着起伏曲折的山道,仰视俯瞰, 远眺近观,处处可欣赏到黄山的美景。 黄山之美,美在峰奇:“天都峰”刀辟斧削, 险峻万分;“莲花峰”鹤立群峰,含苞跃放。 黄山之美,美在古松:“迎客松”破石而出, 展枝招客;无名松傲雪凌霜,昂首苍穹。 黄山之美,美在石怪:“飞来峰”侧视成峰, 正看似桃;“猴子观海”阴观云海,晴眺太平。 黄山之美,美在云海:或千里烟海,澜翻絮涌; 或皎洁柔美,静中有动。 黄山之美,美在日出:瑰丽辉煌,令人神往。 黄山之美,美在温泉:冷热适宜,温馨解乏。 正是:今生不作黄山客,枉来世上走一遭。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九上《3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 (2).ppt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九上《3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 (2).ppt
第三课 *飞红滴翠记黄山
1.认识黄山 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原称黟山,因传说轩辕黄帝 曾在此修身炼丹,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黄山现已 成为中国名山代表,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 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齐名,成 为中华民族的又一象征。
2.图解课文
古怪云日 松石海出
(3)黄山中的这些景观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奇峰:高和险,令人望而生畏。 古松:无石不松,形状千变万化,干曲枝虬,苍翠奇特。 怪石:高高低低,争相崛起,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 云海:轻盈、皎洁、柔美、飘舞。 日出:瑰丽、壮观、辉煌。 温泉:温馨,舒适,会冲掉人们登山的劳累。
3.走进文本 (1)本文将三条线索结合在一起,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 ①时间线:从古至今,先写____________,后写黄山现貌; ②空间线: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 ③逻辑线:描写了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 答案:①黄山的地质形成史 ②上山 下山 (2)本文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些壮丽景观? 答案: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
正音辨形
地﹒壳( ) ﹒屏住( )
丘hè( )
答案: qiào huì

阴晦﹒( ) 逾﹒越( )
苍qiónɡ( )
ráo bǐnɡ yú
娇﹒娆( ) 红﹒彤彤( )
ɡuī( )宝
tónɡ 壑 穹
2.据义填词 (1)__________: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2)__________:头脑里涌现的感想连续不断。 (3)__________:比喻奇异美好的境界(多指幻境)。 答案:(1)不计其数 (2)浮想联翩 (3)仙山琼阁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1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1

它被尊为“五岳之首”,屹立在齐鲁大地 上,雄奇俊秀,气势磅礴。在泰山上观 日出的感受说是庄严神圣,评价井非不 当。黄山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在这里 观日出,会有一种梦幻感,正像文中所 写的,“让人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山琼 阁”。瑰丽、壮观、辉煌,是一种概括 性的评价。
品味黄山黄山奇石
仿照示例,品味优美的语句,领略 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 在书本上做批注
6、“‘猴子观海’是一只石猴蹲在狮子峰 顶,也真难为它有这么好的耐心,千万 年来一动不动地观望着眼前飘逝的烟 云。”
“真难为它”“一动不动”写出了作者 的怜爱之心,写出了石的巧、趣。
7、第15自然段写了黄山烟云的柔美:“轻 盈”、“皎洁”、“飘舞”写出了烟云与 山峰的关系,“恋人”“难舍难分”,写 出了烟云使黄山成了梦幼的艺术之宫,成 了人间仙境。
黄山美,美的令人心醉。
群峰巍峨、巧石林立、劲松苍翠、 云雾缥缈、幽谷深泉、鸟语花香, 素有 “人间仙境”之称。
黄山奇,奇的令人着迷。
无论是万物复苏的春天,飞瀑点翠的 夏日抑或是满山红遍的秋色,玉砌冰雕 的冬景,全无人工斧凿的痕迹。
仙人背包 (北海)
黄山飞来石
猪八戒吃西瓜(北海清凉台下)
梦笔生花及笔架峰
上的;“内在美”是指峰石本身是大自然 创造的结晶,是属于内在的。
重点语段
1.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 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 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 度结合。
句中“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是指人们为 这些峰石所起的名字,而这些名字又是审 美观照的结果,其中凝聚了想像力和创造 力,体现了人们的情趣,使得冰的石头有 了人的精魂。这是外加上去的,就是“外 在美”,峰石本身的千奇百怪的造型是大 自然的创造,是属于内在的,就是内在美。 这句话是着重讲人的审美创造的伟大作用。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九上《3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 (2).ppt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九上《3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 (2).ppt

奇峰
总写黄山
温泉
1.正音辨形
地﹒壳( ) ﹒屏住( )
丘hè( )
答案: qiào huì

阴晦﹒( ) 逾﹒越( )
苍qiónɡ( )
ráo bǐnɡ yú
娇﹒娆( ) 红﹒彤彤( )
ɡuī( )宝
tónɡ 壑 穹
2.据义填词 (1)__________: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2)__________:头脑里涌现的感想连续不断。 (3)__________:比喻奇异美好的境界(多指幻境)。 答案:(1)不计其数 (2)浮想联翩 (3)仙山琼阁
3.走进文本 (1)本文将三条线索结合在一起,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 ①时间线:从古至今,先写____________,后写黄山现貌; ②空间线: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 ③逻辑线:描写了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 答案:①黄山的地质形成史 ②上山 下山 (2)本文具体介绍了黄山的哪些壮丽景观? 答案: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
第三课 *飞红滴翠记黄山
1.认识黄山 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原称黟山,因传说轩辕黄帝 曾在此修身炼丹,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改名。黄山现已 成为中国名山代表,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 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齐名,成 为中华民族的又一象征。
2.图解课文
古怪云日 松石海出
Hale Waihona Puke (3)黄山中的这些景观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奇峰:高和险,令人望而生畏。 古松:无石不松,形状千变万化,干曲枝虬,苍翠奇特。 怪石:高高低低,争相崛起,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 云海:轻盈、皎洁、柔美、飘舞。 日出:瑰丽、壮观、辉煌。 温泉:温馨,舒适,会冲掉人们登山的劳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九年级语文电子教材3 飞红滴翠记黄山(电子课文)_0484文档
EDUCATION WORD
九年级语文电子教材3 飞红滴翠记黄山(电子课文)_0484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的资源仓库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是长江与钱塘江的分水岭,位于安徽省南部,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全山面积大约1200平方公里。

号称方圆500里的黄山,是祖国大地上的一块瑰宝。

从高空俯视,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

可谁能想到,眼前这座黄山,竟是亿万年前地壳中的岩浆凝固后形成的花岗石群;这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群峰,竟是日晒雨淋、水流侵蚀这些大自然的能工巧匠“雕刻”“装饰”的结果!地质学家告诉我们,两亿多年前,黄山这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过了一亿多年,海水退去,留下了一
片丘陵。

以后在猛烈的地壳运动中,地层断裂,岩浆活动,形成了黄山的基础。

到了距今7000万年到6500万年前,地质学上称为新生代第三纪的地质时期,地球上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黄山大约是这个时期形成的。

在距今二三百万年时,地球进入了第四纪冰川时代。

由于长期受寒冷气候影响,黄山山体受到较大侵蚀,地形变化很大,形成种种奇特的造型:奇峰怪石林立。

真是峰峰有奇观,处处是仙境。

游人们来到黄山,自然要浮想联翩,寻根问底,神游天外了。

巍峨黄山,群峰挺拔。

天都峰海拔1810米。

由于它是黄山的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之一,在群峰的环抱中,好像是天国的都会,所以取名“天都峰”。

这是一座高耸入云,盘空千仞的险峰。

它以高和险,使游人望而生畏,仰天长叹。

如今,从下到上,都有了登山的石阶,还安上了护栏,系上了铁链。

然而,这小路仍是太陡太险了。

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手里抓着摇晃的铁索,几乎垂直向上攀登,这时,如果回首身后,两侧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峭壁,万丈深渊,不能不叫人心惊胆战。

如果从远处遥望,登山的男女老少,一个接着―个,连绵不断,鱼贯⑧而上,如同一条悬空的彩带,飘动在万绿丛中。

在快要到达山顶的地方,石阶更窄,只能容―人通过。

人们在攀登时,互相扶持,互相照应,互相鼓励,虽然并不相识,但因目标―致,倒像是―个登山的集体。

现在,当我们登上刻有“登峰造极”四个字的天都峰绝顶时,正如同经过一番搏斗之后获得成功一样,眼前景色给了我们极为
难得的满足。

放眼望去,群峰起伏,云海翻涌,山峰若隐若现,就像航船、岛屿飘浮在汪洋大海上。

这时,我们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上下几千年,纵横千万里,一下涌进脑海之中,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穿过一线天,再过“蓬莱三岛”,直上玉屏楼。

玉屏楼文殊洞顶上,有一棵破石而出、寿逾千年的古松。

它的一根长枝低垂伸展,仿佛是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黄山迎客松。

黄山素有“无石不松”之称。

黄山松多生长在海拔800米到1700多米的高山上,还有不少就长在峭壁岩缝之中,黄山松针叶短粗稠密,顶平如削,干曲枝虬,苍翠奇特。

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侧挂。

无论何种姿态,都显示出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长年的风吹雨打,冰雪欺压,屹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穹。

这是何等的气派!
黄山的最高峰是莲花峰。

它独出群峰之上,仿佛是枝含苞欲放的新莲。

登上峰顶,放眼天外,真是令人心往神驰。

沿“百步云梯”而下,翘首昂视“鳌鱼峰”,上有一巧石,如同一只“螺蛳”。

看上去好像一条巨大的鳌鱼要一口吞掉“螺蛳”。

可是,你从另一个方向望去,它又像鳌鱼驮着一只金龟。

西海中的“飞来峰”,从侧面看,像一块巨大的石峰从远方飞来,悬置在别的石峰上。

可你从正面看,它却像一只桃子,人们又称它为“仙桃峰”。

黄山著名的巧石“猴子观海”,是一只石猴蹲在狮子峰顶,
也真难为它有这么好的耐心,千万年来一动不动地观望着眼前飘逝的烟云。

遇到晴朗的日子,虽然没有云海茫茫,却是别有一番景观。

山脚下太平县境内,呈现出一片秀美如画的田园风光,适逢此时,人们又称“猴子观海”为“猴子观太平”了。

在黄山群峰中,那些高高低低、争相崛起的巧石,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

光是听它们的名字,就足以使你产生一种遨游天宫仙境的幻觉了。

“五老上天都”“姊妹牧羊”“仙人下轿”“仙人把洞门”“老僧入定”“猪八戒吃西瓜”“仙女绣花”“丞相观棋”“仙人踩高跷”“八仙飘海”等等,这一类是拟人的,都离不了神仙气。

“兔儿望月”“金龟探海”“双猫扑鼠”“猴子捧桃”“犀牛望月”“松鼠跳天都”等等,这一些是喻物的,全离不开禽兽形。

在黄山,你可以结识许多“天国仙友”,又可参观一个奇特的“动物世界”。

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

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

峰是云之家,云是峰之衣。

黄山的烟云,也是黄山一绝。

人们在高峰之上,如登仙界云霄,轻盈的云雾忽东忽西,一上一下,若即若离,仿佛是山峦、峰石的恋人,难舍难分。

黄山在一年中,竟有两百多天是沉浸在云雾的怀抱里。

淡淡云雾,澜翻絮涌,烟海千里,使黄山的千条泉流和万道山谷隐现在虚幻之中。

云雾的皎洁,云雾的柔美,特别是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

云雾使黄山成了梦幻的艺术之宫。

谁能设想亿万年前,那些熔融的岩浆,竟给我们凝固成这么一个人间仙境!
然而,黄山的这一切,只有在华光照耀的时候,才显得格外娇娆。

清晨,当四周还是一片漆黑的时候,游人们就起身,踏着晨露去看日出。

由于对云海日出的向往,使他们忘却了前一天登山的疲乏和黎明前的寒意,匆匆忙忙赶向海拔1700米的清凉台,等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幸运地看到日出,如愿以偿。

有不少人遇上了阴晦天气,就不无遗憾了。

但是,只要是看到了黄山日出的人,他一定会在心灵深处铭刻下这无法忘却的时刻。

如果说泰山的旭日东升是庄严神圣的话,那么黄山日出则是无比的瑰丽、壮观、辉煌!
当那遥远的天际,微明的东方出现鱼肚白色时,人们就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盼望着。

而当太阳露出它那耀眼的光辉时,人群中就响起了一阵欢呼。

这呼声中充满了兴奋,但又带有节制,因为大家都不愿破坏这黎明前的肃穆。

也许是由于大地尘埃和光线折射的物理因素吧,冲破北海云雾,喷薄而出的太阳是暗红色的。

但是,在一刹那间,太阳好像经过了一次净化,变成了纯净的橘黄色。

光明逐走了黑暗,四周的一切都变得灿烂夺目,五光十色。

蔚蓝色的天空,剪影般的群峰山松,五彩缤纷的云海霞光,在高空气流的影响下变幻无穷,使人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山琼阁这景致真是难以用笔墨形容。

啊,太阳!人们对它的感情,在自然界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

不论是初生的红日还是即将消失的落日,都是红彤彤的巨大的火轮,披着五光十色,一瞬万变的彩霞,给天下万物以无限生机和柔美的抚爱。

即使落日给我们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没有什么可怕,那闪光的星星,仿佛是
太阳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种。

它守卫在天幕上,也守卫在人们的心灵中,为迎接明天更美丽的日出,给那些勇于在困难中奋斗的人们以新的启迪。

大概就是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在日出和日落中才得到了使人沉醉的美的享受,才赞美火和光明中诞生的一切吧。

游人下山后,往往会在临近黄山脚下的温泉浴室里洗个温泉澡,兴致高的还会去室内温泉游泳池里游个痛快。

这温度恰到好处的泉水,会冲掉你登山的劳累,是那样解乏,舒适。

也只有此时此刻,你才能对黄山的温泉有温馨之感,而为之叫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