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深入鉴赏悟内涵
预习与交流
• 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 (1)不为苟得也 • wéi,动词,做,干。 • (2)所恶有甚于死者 • wù,动词,厌恶。 • (3)为宫室之美 • wèi,介词,为了。 • (4)一箪食 • dān 名词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 • (5) 蹴尔而与之 • cù 动词 用脚踢。 • (6)乞人不屑也 • xiè 动词 认为值得,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整体感知
2.课文第二段使用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和对 比论证,先举正面事例,再举 反面事例,告诉人们“本心”的 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 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主旨探究
• 孟子的“舍生取义”和孔子的“杀身成仁”观点 是一致的,请结合历史事实谈谈孔孟的观点对后 世仁人志士的影响。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 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 义的人。
整体感知
1.第一段可分为几个层次?使用什么论证方 法?
•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 有甚于死者”):正反论证。
•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 “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
停止,放弃
之谓失其本心。
天性,天良。
“所欲有甚于生者”中“所欲”指哪 些事情? “所恶有甚于死者”中的“所恶”指 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人民安危,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建 设,为民族复兴等。
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 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 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拓展延伸
嗟来之食
• 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 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 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 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 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 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拓展延伸
美味“鱼”
• 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古代的北方人,鱼 是上等佳肴,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 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多,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 的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 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 道:“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 在面临生死考验时,在利益面前,要经受住考验, 要舍生取义,要有羞恶廉耻之心,不要丧失了人 的天性,本心。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 不为所动,慷慨就义;谭嗣同在变法维新失败后, 不肯逃亡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刘胡兰面对敌人 的铡刀宁死也不肯泄露党的机密,献出了年轻的 生命。这些民族英雄正是从孔孟的学说里汲取了 巨大的精神力量,才为民族、为祖国、为人民而 舍生取义的。
文本探究
•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 的?
• 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 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 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 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 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 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 背“义”的原则。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 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 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 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 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 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 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 (4)“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
•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 这些善心。
文本探究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么?怎样提出来的? 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 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 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 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 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 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 的论题来。
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祸患,灾难 通“避”,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
假如,假使,下文“使”同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
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
因此
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
这是因为
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
“故患有所不辟”中的“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非独贤者有是心”中的“是心”什 么?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 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 之心、是非之心等善心。孟子主张 人性是善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 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 (天性、天良)。
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 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
所想要的 熊的脚掌,为一种珍贵的食品
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同时得到
表判断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正义
舍生而疏通文意
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
苟且求得(生存), 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憎恶,厌恶
不仅仅 这样的秉性
者能勿丧耳。
不丢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
古代盛饭用的 古代盛肉或
圆形竹器
其他食品的器皿
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
意思是说,没有礼貌地吆喝 着给他(吃)。尔,助词
用脚踢
与之,乞人不屑也。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这里指高官厚禄。钟, 古代的一种量器。
预习•与结交合课流文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 事情?
• 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祖国 的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 (2)“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 事情?
• 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 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
• (3)“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通“辨”,辨别
有什么益处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
侍奉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
感激的意思。与,通“欤”,
语气助词。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
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从前
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