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鲍照、颜延之

合集下载

关于谢灵运的评价

关于谢灵运的评价

关于谢灵运的评价《南史·颜延之传》:(颜)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君诗如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

”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

”(《诗品》中引)钟嵘曰:宋临川太守谢灵运。

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富为累。

嵘谓其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

然名章迥句,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发。

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

初,钱塘杜明師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是夕即灵运生於会稽。

旬日,而谢安亡。

其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於杜治养之。

十五方还都,故名“客兒”。

——(《诗品》上)白居易《读谢灵运诗》: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

通用朝廷来,穷即江湖去。

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

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

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

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

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

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

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

(《白氏长庆集》卷七)释皎然曰:康乐公早岁能文,性颖神澈。

及通内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诗,发皆造极。

得非空王之道助邪?夫文章,天下之公器,安敢私焉?曩者尝与诸公论康乐为文,直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

彼清景当中,天地秋色,诗之量也,庆〔一作卿〕云从风,舒卷万状,诗之变也。

不然,何以得其格高,其气正,其体贞,其貌古,其词深,其才婉,其德宏,其调逸,其声谐哉!至如述祖德一章,拟邺中八首。

经庐陵王墓临池上楼,识度高明,盖诗中之日月也,安可攀援哉!惠休所评:谢诗如芙蓉出木,斯言颇近矣!故能上蹑风骚,下超魏晋。

建安制作,其椎轮乎?(《诗式》)敖器之曰:谢康乐如东海扬帆,风日流丽。

(《敖陶孙诗评》)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爰及江表,微波尚传。

孙绰、许询、恒(温)、庾亮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先是郭景纯用隽上之才,变创其体,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汇总,建议收藏!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汇总,建议收藏!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汇总,建议收藏!在我国文学史上,诗人词家多若繁星,他们或因风格相近,或因时代相同,或因同乡好友,或因父子师生,而被归入各种流派。

这些流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

了解和熟悉它们,对于诗歌欣赏大有裨益。

【屈宋】屈宋指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他们都是“骚体”的创始者和代表作家。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诗人,代表作品有《离骚》等。

宋玉写有《九辩》《风赋》等。

他们的诗篇在艺术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多用楚国方言,多依楚国音律,大都具有奔放而华美的风格。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高度评价说:“屈宋逸步,莫之能追”。

不过,屈宋虽并称,也有共同之处,但成就的大小却不能相提并论。

【汉赋四大家】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

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三曹】三曹指汉魏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

因他们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

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南朝三谢】南朝三谢是对南朝三位谢姓名士的称呼,分别是谢灵运,谢惠连,谢朓。

【元嘉三大家】元嘉三大家指的是南朝时期活跃在文坛的三位诗人:鲍照、谢灵运、颜延之,他们在注重描绘山川景物、讲究词藻的华丽和对仗的工整方面有相互类似之处,被称为“元嘉三大家”。

元嘉是刘宋文帝的年号。

南朝三谢之一谢灵运的个人作品及人物评价

南朝三谢之一谢灵运的个人作品及人物评价

南朝三谢之一谢灵运的个人作品及人物评价>个人作品《隋书·经籍志》所录谢灵运著作36卷,已佚,除《晋书》而外,尚有《谢灵运集》等14种。

《谢灵运集》19卷(梁20卷,录1卷),已佚。

北宋以后就已散佚。

明代李献吉等从《文选》、《乐府诗集》及类书中辑出谢灵运的作品,由焦竑刊刻为《谢康乐集》。

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谢康乐集》2卷。

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均有辑录。

黄节有《谢康乐诗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8年曾据清华大学讲义本校订排印。

谢灵运诗歌代表作如《登池上楼》等,另有赋10余篇,其中《山居赋》、《岭表赋》、《江妃赋》等比较有名,景物刻划颇具匠心,但成就远不及诗歌。

谢灵运早年信奉佛教、道教,曾润饰《大般涅槃经》,撰写《十四音训叙》以注解《大般涅槃经.文字品》。

有《辨宗论》为其阐释顿悟的哲学名篇。

谢灵运还于元嘉间奉诏撰《晋书》,但未成。

人物评价总评谢灵运曾自评“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其山水诗多集中笔墨于客观山水本身的精描细摹,往往末尾缀以说理议论,极少明显见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因而招致“寡情”之讥。

毛泽东晚年多次评论谢灵运在开创中国山水诗题材方面的贡献。

他认为,山水诗的出现和蔚为大观,是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如果没有魏晋南北朝人开辟的山水诗园地,没有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派,唐人的山水诗就不一定能如此迅速地成熟并登峰造极。

就此一点,谢灵运也是“功莫大焉”!历代评价谢玄:我乃生瑍,瑍那得生灵运!钟嵘《诗品》: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

鲍照: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汤惠休: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

萧纲《与湘东王书》: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

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批评当时文坛“酷不人情”之弊,说是源自谢灵运的影响。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种独立的审美对象。

到了汉末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才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西晋左思的《招隐诗》和郭璞的游仙诗都写到山水的清音和美貌。

这类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们毕竟在客观上为后来的山水诗提供了艺术经验。

山水诗如同游仙诗和玄言诗一样,与魏晋之后隐逸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士大夫的传统观念中,山水隐逸总是与社会仕途对立的。

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 述而》)的观念,对后来士大夫的影响相当深刻。

自汉代以来,遁迹岩穴即被视为一种清高,同时也是通向仕途的捷径。

到了魏晋,由于社会动乱、政治黑暗,隐逸之风大炽。

士大夫阶层大都以山林为乐土,他们往往把自己理想的生活和山水之美结合起来。

因此山水描写的成分在诗里就逐渐多了起来。

晋宋时代,尤其是南渡之后,江南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士族地主阶层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他们大造别墅,在秀美的山水之间过着登临吟啸的悠闲生活。

而作为生活环境的山水景物,也就很自然地反映在诗中。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山水诗的产生,与当时盛行的玄学和玄言诗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时的玄学把儒家提倡的“名教”与老庄提倡的“自然”结合在一起,引导士大夫从山水中寻求人生的哲理与趣味。

真正的玄言家,是很懂得“山水以形媚道”(宗炳《画山水序》语,见《历代名画记》卷六)之理的。

因此在玄学发展的过程中,山水审美的意识也渐增。

借山水体玄,成为当时一种普遍的风气。

在玄言诗里,也常常寓玄理于山水之中,或借山水以抒情,因而出现了不少描写自然山水的佳句,可以说玄言诗本身就孕育了山水诗。

晋宋之际,随着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不断浓厚,山水绘画及理论也应运而生。

这对于山水诗的产生,无疑也有着促进的作用。

此外,五言诗的成熟以及江南民歌中描写自然景物的艺术经验,也为山水诗的产生做好了文学上的准备。

关于谢灵运的评价

关于谢灵运的评价

关于谢灵运的评价《南史·颜延之传》:(颜)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君诗如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

”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

”(《诗品》中引)钟嵘曰:宋临川太守谢灵运。

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富为累。

嵘谓其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

然名章迥句,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发。

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

初,钱塘杜明師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是夕即灵运生於会稽。

旬日,而谢安亡。

其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於杜治养之。

十五方还都,故名“客兒”。

——(《诗品》上)白居易《读谢灵运诗》: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

通用朝廷来,穷即江湖去。

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

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

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

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

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

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

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

(《白氏长庆集》卷七)释皎然曰:康乐公早岁能文,性颖神澈。

及通内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诗,发皆造极。

得非空王之道助邪?夫文章,天下之公器,安敢私焉?曩者尝与诸公论康乐为文,直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

彼清景当中,天地秋色,诗之量也,庆〔一作卿〕云从风,舒卷万状,诗之变也。

不然,何以得其格高,其气正,其体贞,其貌古,其词深,其才婉,其德宏,其调逸,其声谐哉!至如述祖德一章,拟邺中八首。

经庐陵王墓临池上楼,识度高明,盖诗中之日月也,安可攀援哉!惠休所评:谢诗如芙蓉出木,斯言颇近矣!故能上蹑风骚,下超魏晋。

建安制作,其椎轮乎?(《诗式》)敖器之曰:谢康乐如东海扬帆,风日流丽。

(《敖陶孙诗评》) 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爰及江表,微波尚传。

孙绰、许询、恒(温)、庾亮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先是郭景纯用隽上之才,变创其体,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

鲍照诗歌赏析5篇有名

鲍照诗歌赏析5篇有名

鲍照诗歌赏析5篇有名(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鲍照诗歌赏析5篇有名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

第六讲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之转变_图文

第六讲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之转变_图文

• 《代东武吟》
• 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仆本寒乡士, 出身蒙汉恩。始随张校尉,占募到河源。 后逐李轻车,追虏穷塞垣。密途亘万里, 宁岁犹七奔。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世事一朝异, 孤绩谁复论?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 腰廉刈葵藿,倚仗牧鸡豚。昔如韝上鹰, 今似槛中猿。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 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愿垂晋主惠, 不愧田子魂。
四、鲍照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 一是对边塞诗的开创。他继承了前人借边塞题 材抒写建功立业抱负的传统,增加了边塞风物 和征人边愁的内容,从而确立了边塞诗的题材 范畴。
•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 弓不可张”(《代出自蓟门行》)
• “汤泉发云潭,焦烟起古圻”(《代苦热行》) • “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代东武吟》)
•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登池上 楼》)
• “乱石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 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
• 第二、正如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蕴含着 陶渊明的人格精神一样,谢灵运笔下的山 水也是人格化的。
• 以他用得颇为别致的“媚”字为例:
• “绿筱媚清涟”( 《 过始宁野 》 )、
• 《过始宁墅》:“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 《登江中孤屿》:“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 鲜”;
•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林壑敛暝色,云霞 收夕霏”;
• 《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3、风格特点
• 第一、鲜丽清新,精雕细刻而能出于自然。 • “白云抱幽石”(《过始宁墅》) • “近涧涓密石”(《过白岸亭》) • “林壑敛暝色” • 明代王世贞所言:“至儂丽之极而反若平
• 刘大杰先生认为:“魏晋人的人生观…… 要求那种人生自然化的解放生活。”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第三章课后练习及答案解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第三章课后练习及答案解析
三、简答题 38、简述曹操《短歌行》的艺术特点。 答案:(1)隐约曲折的表达方式。 (2)引用《诗经》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 笙。”,巧妙表达自己的愿望。 (3)运用比兴手法,形象生动,含蓄深沉。 39、曹操《短歌行》的诗歌结构。 答案:全诗可分为四层,每八句为一层: 第一层慨叹人生短促,渴望实现抱负; 第二层写求贤若渴的心情; 第三层写求贤不得的忧和贤者远道而来的喜; 第四层表达网罗天下贤才的强烈愿望。 前半是面对宴饮时的思索,后半是夜不能寐引发的联想。 40、《七哀诗》可分几个层次,各写什么内容?
答案:B 解析: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表现手法是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 10、左思《咏史》(弱冠弄柔翰)表现手法是() A、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含 B、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 C、止述己意 D、止述史事 答案:A 解析:左思《咏史》(弱冠弄柔翰)表现手法是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含。 11、“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金张”和冯公都是() A、西汉人 B、东汉人 C、后汉人 D、魏晋人 答案:A 解析:“金张”和冯公都生活在西汉时期。 12、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一共有() A、四首 B、五首 C、六首 D、七首 答案:B 解析: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一共有五首。 13、陶渊明《咏荆轲》属于() A、咏史诗 B、咏怀诗 C、田园诗 D、讽喻诗 答案:A 解析:《咏荆轲》的类别与风格:咏史诗,具有豪放风格,属于“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14、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归田时所作的抒情小赋是() A、《感士不遇赋》 B、《闲情赋》 C、《归去来兮辞》
解析:孔稚珪《北山移文》属于骈文。 19、孔稚珪《北山移文》最突出的修辞手法是() A、对比 B、拟人 C、比喻 D、比拟 答案:B 解析:对山林景物的描写,采用人的手法,更表现得惟妙惟肖,风云泉石似乎都染上了人的感 情,代替作者在嬉笑怒骂,这无疑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抒情性。 20、南朝乐府民歌中的代表作是() A、《上邪》 B、《木兰辞》 C、《西洲曲》 D、《孔雀东南飞》 答案:C 解析:南朝乐府民歌中的代表作是《西洲曲》。 21、“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描写的是() A、洛神的容貌 B、洛神的体态 C、洛神的服饰 D、洛神的气质 答案:B 解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描写的是洛神的体态。 22、曾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一时竞相传写,据说洛阳为之纸贵的文人是() A、左思 B、鲍照 C、江淹 D、潘岳 答案:A 解析:左思曾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一时竞相传写,据说洛阳为之纸贵。 23、谢灵运、颜延之和()三人合称“元嘉三大家”。 灵运、颜延之、鲍照三人合称“元嘉三大家”。 24、“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孤”的含义是() A、孤独 B、为人正直 C、出身孤寒 D、孤单 答案:C 解析:“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孤”的含义是出身孤寒。 25、“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出自() A、江淹《别赋》 B、江淹《恨赋》 C、丘迟《与陈伯之书》 D、左思《三都赋》 答案:A 解析:“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出自江淹的《别赋》 26、“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 A、江淹《别赋》 B、江淹《恨赋》 C、丘迟《与陈伯之书》 D、左思《三都赋》 答案:C 解析:“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27、汉魏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 A、《世说新语》 B、《搜神记》 C、《西京杂记》 D、《山海经》 答案:B 解析:《搜神记》是汉魏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28、鲁迅对刘义庆《世说新语》的评价是() A、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B、其文又慼而能谐,婉而多讽

文学常识2:文学名家合称

文学常识2:文学名家合称

文学常识2:文学名家合称O1三人并称三苏:指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三曹:指三国魏曹操、曹丕、曾植父子,均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文化成就,显赫于世。

三曾:指宋曾巩、曾布、曾肇兄弟。

三谢:指南朝宋谢灵运、谢惠连,南朝齐谢眺(字玄晖)。

均以山水诗知名。

三豪:指宋欧阳修(字永叔)、石延年(字曼卿)、杜默(字师雄)。

宋石介作《三豪诗送杜默师雄》,谓欧阳修为文豪,石延年为诗豪,杜默为歌豪。

词坛三绝:指宋周邦彦(号清真道人)、姜夔(号白石道人)、王沂孙(号碧山)。

均以工词著称。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词法之密,无过清真;词格之高,无过白石;词味之厚,无过碧山,词坛三绝也」词家三李:指唐李白、五代南唐李煜、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清舒梦兰《白香词谱笺》卷三:“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李白,故称‘词家三李‘.词家三绝:指清初顾贞观、陈维松、朱彝尊。

《清史稿•顾贞观传》:“贞观,字梁汾,无锡人。

康熙十一年举人,官内阁中书。

工诗,自定集仅五言三十余篇,清微婉笃,上晞韦柳;而世特传其词,与维松及朱彝尊称‘词家三绝‘。

”桐城三祖:指清方苞、刘大槌、姚鼐。

文学流派“桐城派”的创始人。

元嘉三大家:指南朝宋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江右三大家:指清袁枚、蒋士锭、赵翼。

三人主张诗写“性情”,力戒蹈袭,重视创作,反对规唐模宋,只讲格调和摭采藻绘的风气,因以并称。

海内三布衣:指清姜宸英、朱彝尊、严绳孙。

程朱:指宋程颍、程颐、朱熹。

刘元白:指唐刘禹锡(字梦得)、元稹(字微之)、白居易,均以工诗著称。

公安三袁:指袁宗道、袁中道、袁宏道。

02四人并称四杰:指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皆初唐著名诗人。

《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大家:指元马致远(号东篱)、郑光祖(字德辉)、关汉卿、白朴(字仁甫)。

均著名杂剧作家。

四布衣:指清初李因笃、姜宸英、严绳孙、朱彝尊。

学习_课件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学习_课件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谢灵运墓 江西万载
永嘉山水 · 谢公屐
永嘉位于今浙江省温州 市
北部,以“水秀、岩奇、 瀑
多、村古、滩连”的独有 特
色而闻名,是我国国家级 风
景区中以田园山水风光见 长
的景区。
“谢公屐”,一种前 后齿可装卸的木屐。谢灵 运游山时所穿,故称。事 见《宋书·谢灵运传》: “寻山陟岭,必造幽峻, 岩嶂十重,莫不备尽。登 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其 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此为浙江温州的瓯北镇
①谢灵运的生平及创作
谢灵运(385-433),祖籍 陈郡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县 一带),世居会稽(今浙江绍
谢灵运出身于士族大地主家庭,才学出 众,很早就受到族叔谢混的赏识,与从 兄谢瞻、谢晦等皆为谢氏家庭中一时之 秀。他18岁就袭康乐公,本来在政治上 很有抱负,但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 晋宋易代、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 宋初刘裕采取压抑士族的政策,谢灵运 也由公爵降为侯爵,在政治上一直不得 意,这自然使他心怀愤恨。《宋书》本 传说他“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
俛视乔木杪(miǎo,树梢),仰聆大壑灇(có
初篁苞(包裹着)绿箨(tuò,竹皮),新蒲含 紫茸
(嫩蒲绽出了毛茸茸的紫花)。海鸥戏春岸(海
鸥在春
天的湖岸边嬉戏),天鸡弄和风(野雉在和风中

舞)。抚化(随物变化。谓万物枯荣之变化而心
也随之
产生喜怒哀乐)心无厌(面对美好的自然万物,
总是看
不够),览物眷(留恋)弥重。不惜去人远, 但恨
露水的
攀崖照(入)石镜,牵叶入松门(石镜、松门,山
名,二
山都近鄱阳湖口)。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二句言古 代关于三江、九派说法无法稽考,已成往事,其中的玄理也

10 第五章之谢灵运

10 第五章之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入彭蠡湖口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狖yòu 郄qiè
三、艺术形式的发展
总的风格: 密丽新巧、古拙生涩。 具体来说: 诗歌中的用事、排偶、声律,开始成 为作家有意识追求的技巧。
第三节 谢灵运和山水诗
一、谢灵运的生平 二、谢灵运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性格 三、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其他作品
一、谢灵运的生平
(385-433)
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 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名“客儿” 又称“谢客” 。祖父谢玄、父辈谢琰。 二十岁时,袭封康乐公,故世称谢康 乐。三十六岁时,入宋降为康乐侯。 贬为永嘉太守(今浙江温州)
沈德潜《说诗晬语》:“诗至于宋, 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 也。” 南朝是中国诗歌史上诗运转关的重要 时期。南朝诗人更崇尚声色,追求艺 术形式的完善与华美。
二、题材的多样化
晋宋之际文风开始转变,到宋文帝元嘉时代, 所谓“体有因革”,最明显的现象是文学摆脱了 形而上的思维而重新注目于日常生活,再度恢复 了缘情言志的功能。 文人对人生有着强烈的思想感情,追求功业, 愤懑社会,书写爱情、亲情、友情、思乡等人生 体验。
第一节 晋宋之间诗文风气的转变
一、玄言和山水 二、题材的多样化 三、艺术形式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读书笔记2000字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读书笔记2000字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读书笔记2000字魏晋南北朝文坛开拓出个性化与美文化的多元发展前景,其中辞赋创作的时代特征最突出: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之美成为风气,文章句式结构发生变化,其结果是骈文的出现和成熟;赋体也趋于骈化。

一、南朝文坛沿魏晋以来文章追新逐丽的趋向继续发展,并有阶段性特点。

刘宋时情采魅力焕发,抒情体物的华章美文繁盛,文风密丽不乏疏朗;齐梁后踵事增华。

二、傅亮:骈俪句法的美富,如《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三、“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一)谢灵运诗歌“才高词盛,富艳难踪”(《诗品序》),赋与文也是如此。

1、山水题材—《岭表赋》、《长谿赋》、《山居赋》,状物写景巧似,选字修辞清新,与其山水诗呼应。

如《岭表赋》“顾后路之倾巘,眺前磴之绝岸;看朝云之抱岫,听夕流之注涧”。

2、《山居赋》以汉大赋规模铺写隐居生活,文体上创新:以散体笔调作自注,对后世散体山水游记有导源滋养之功。

(二)颜延之骈文以典丽缜密见长,用典繁博,修辞巧丽,代表作《赭白马赋》、《陶征士诔》等。

《赭白马赋》序及正文几乎全为偶句,有雕缋过甚性情隐没之憾;《庭诰》通体骈丽,文风整饬。

(三)鲍照以奇峭之风运妍丽辞,《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是奇丽风格代表。

四、史传文学。

(一)晋陈寿《三国志》和宋范晔《后汉书》。

陈寿叙事议论,高简有法,质而不野,如《诸葛亮传》末“评曰”。

(二)范晔有心合史职与文才于一体,尤其纪传论赞部分,对偶工稳,辞采润泽,声律协畅,富篇翰之美。

五、“深得文理”《文心雕龙》。

成书于齐末,具议论文性质,采用骈文体裁。

东晋葛洪《抱朴子》有骈偶成分,但不完全。

刘勰汲取魏晋来以骈俪偶语论事析理的经验,使骈文说理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文学实践与其折衷通变文学思想相合,而其理论建树也植根于创作心得。

如《物色》篇赞:“水沓水匝,树杂云合。

目既往还,心亦吐纲。

春日迟迟,秋风飒飒。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纪昀:“诸赞之中,此为第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历史大变动,丰富了文学的内容。

这一时期,诗作大为发展,小说和文学评论都有一定的成就。

建安文学建安时期(196-219),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盛世。

这时期出现了享有盛名的文学家,其中最有名的是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

他们的诗文,反映了时代的动乱和动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

他们诗文的风格,慷慨苍凉、意境深沉却又富有生气。

《文心雕龙·时序》称:"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又是文学家。

他的诗歌质朴豪迈,多有悲凉慷慨的特色。

如他的《蒿里行》,叙述了董卓之乱、关东义军讨代董卓之战以及随后的自相攻杀,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害。

诗写道: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他的诗,流传下来的有二十多首,大都具有雄放豪迈的风格。

曹丕的诗,多是抒情诗,文字流丽,基调比较伤感低沉,没有曹操那种积极乐观风格了。

文学造诣比较高的是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曹丕的同母弟,得到曹操的宠爱,但也因此遭到曹丕的猜忌。

曹丕作了皇帝后,曹植受到百般压制。

他虽贵为封王,实情同囚徒,郁郁不得志。

他的作品可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作品,反映他的政治抱负及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疾苦。

后期作品充满了受压抑的激愤。

他的前期作品如《送应氏》诗,写出洛阳经董卓乱后的残破景象,有曹操《蒿里行》的气势。

另一首《野田黄雀行》是他后期的诗作。

诗中,借黄雀比况自己,恨不得像黄雀一样冲破罗网求得解放。

建安七子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瑒、刘桢。

曹丕在《典略·论文》里说:"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骐骥于千里。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注引)就诗而论,王粲的诗是七子中最好的。

第四章:谢灵运、鲍照、颜延之

第四章:谢灵运、鲍照、颜延之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 谢灵运《郡中读书》
且申独往意,乘月弄潺湲。 恒充俄顷用,岂为古今然。
——《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 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 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 俛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 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 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 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 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 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 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他的诗中有许多生撰硬接的词汇:这是他的诗语言典重 生涩的一个原因:如“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 (《过白岸亭》),“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游 赤石进帆海》),“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游南 亭》)等等;
《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 孔颖达 疏:“言天下之人,遭此大水,精神昏瞀迷惑,无 有所知,又若沉溺,皆困此水灾也。
三、谢灵运在继承前代古诗艺术成就的基础 上,创造了极貌写物的各种表现技巧,开出 了山水诗中以铺写繁富、典丽、厚重为特色 的一种境界,成为唐代山水诗派中雄深诗风 的先导。
谢灵运诗风的繁富典丽,格调的沉稳厚重,首先与他写景上下 左右铺排详赡的创作程式有关,除此以外,他在表现艺术上的 刻意追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其中最突出的是:善用生涩、凝 重的声调描绘山水巉刻奇险、丰富多变的姿态,已注意运用中 国文字象形会意的特点,使声调、语感、节奏与描写对象相协 调。
黄子云《野鸿诗的》:康乐于汉魏外别开蹊径,舒情 缀景,畅达理旨,三者兼长,洵堪睥眺一世。
过始宁墅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二、谢灵运的山水诗
谢灵运(386-433,47岁),出身东晋显赫世家(举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祖父谢玄曾是淝水之战的主将,谢家曾出现了谢混、谢惠连、谢朓等文化名人。谢灵运年青时即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有《谢康乐集》。谢灵运门第高,天资过人,为人性格高傲,政治上企望大。但他缺乏当官的素质,因他处处流露出诗人式的敏感,显露、急躁,故在仕途上多遭人忌恨,多次遭到打击,曾贬官为永嘉太守,他的山水诗多为此时所作。
四、其他山水诗诗人:
1、除谢灵运之外,南朝写山水诗的诗人还有谢惠连、颜延之、鲍照、谢朓、王融、沈约、何逊、阴铿等人。
2、谢灵运与颜延之并称“颜谢”,与颜延之、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他们的诗的共同特点是“尚巧似”,但颜延之的山水诗成就不及谢灵运。
五、山水诗的文学价值:
1、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加深了,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大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山水诗启发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即美学的角度去亲近大自然,发现和理解大自然。它的出现,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这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美学史上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与陶渊明的田园诗作比较,可以看出谢诗对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写意到摹写;(见文学史教材107-108页的分析。下同)
2、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三、谢诗与陶诗的比较 在写作手法和艺术成就上还可看出两人诗风的区别:
1、谢诗善于描绘画境,在移步换景中领略山水之美,把叙事与写景结合起来。而陶诗写田园山水,往往是静观;静观须心境纯净,方能物我亲切交流。

考研笔记分享: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含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考研笔记分享: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含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魏晋风流: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构成魏晋风流的条件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而魏晋风流表现在外的特点是颖悟、旷达、真率.电可以说是追求艺术化的人生。

这种艺术必须是自然的,是个人本性的自然流露。

陶渊明可以说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而从深层看来,魏晋风流下那种对人生艺术化的自觉追求,那种对个性化的向往,那种无拘无束的氛围,正是文学成长的良好气候。

魏晋风流不仅对魏晋这两代文学产生影响,也对魏晋以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已成为一个美好的影像,映在后人的心里,不断激发出文学的灵感。

建安风骨:这是对汉末魏初时期的优秀诗歌创作特色所作出的概括。

建安文学以曹魏集团为中心,主要成就在诗歌。

建安诗人直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展示了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其内涵主要有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和浓郁的悲剧色彩。

“建安风骨”被后世的诗人们追慕着,并成为反对浮靡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

三曹:指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他们的创作对当时的文坛有很大影响,故后人合称为“三曹”。

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涛文俱佳,风格清峻通脱。

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其中《燕歌行》全诗均用七言,句句押韵,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钟嵘称他“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著名的《洛神赋》美不胜收.《与吴季重书》和《与杨德祖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书札。

元嘉三大家的名词解释

元嘉三大家的名词解释

元嘉三大家的名词解释
元嘉三大家是指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在位期间 (424 年 -453 年) 出现的三位著名诗人,他们是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

他们在诗歌创作方面有共同的特点,即注重描绘山川景物,讲究词藻的华丽和对仗的工整。

元嘉三大家的出现标志着南朝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

谢灵运是元嘉三大家之首,他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被誉为“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为主,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表现出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颜延之是元嘉三大家之一,他是南朝宋文帝的侍中,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他的诗歌以婉约清新著称,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鲍照是元嘉三大家之一,他是南朝宋文帝的中书舍人,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总之,元嘉三大家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颜、鲍、谢的名次地位之升降

颜、鲍、谢的名次地位之升降

颜、鲍、谢的名次地位之升降时国强【摘要】颜延之、谢灵运、鲍照后人称之为元嘉三大家,而实际上他们的成就却不尽相当,历代对他们的评价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他们的名次地位也因之而有着较大的变动.总体上看,三人名次的变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南朝:颜、谢称盛期;二、唐宋:颜、鲍、谢并称定型期;三、明清:颜、鲍、谢名次纷歧期.【期刊名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6)010【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I206.6颜延之;鲍照;谢灵运【作者】时国强【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06.6颜延之、谢灵运、鲍照后人称之为元嘉三大家,而实际上他们的成就却不尽相当,历代对他们的评价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他们的名次地位也因之而有着较大的变动。

了解他们排名顺序的变动,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他们的创作,也有助于了解不同时期文学观念的变化。

总体上看,三人名次的变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南朝时期;二、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

史书中最早对颜、鲍、谢进行记载的是《宋书》。

《宋书》基本上是沈约在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徐爰等人的旧本基础上加工而成,沈约自己仅写了宋末永光至禅让十多年的史实。

因此《宋书》对颜、谢、鲍等人的记载,可以看作是刘宋当代人的评价。

《宋书·颜延之传》称:“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自潘岳、陆机之后,文士莫及也,江左称颜、谢焉。

”[1](P1904)把颜延之、谢灵运当作了自潘岳、陆机之后,成就最高的诗人。

《南史·谢灵运传》则直接称谢灵运“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2](P538)。

但当时似乎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颜延之不如谢灵运。

《南史·颜延之传》:“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

’延之每薄汤惠休诗,谓人曰:‘惠休制作,委巷中歌谣耳,方当误后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门岩上宿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七里濑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沈德潜:“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谢诗 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
谢灵运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刻划也相当 精妙。他非常注意景物的远近、虚实、动静、色彩的明 暗的组合与搭配。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色彩对比)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空间组合)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 谢灵运《郡中读书》
且申独往意,乘月弄潺湲。 恒充俄顷用,岂为古今然。
——《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 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 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 俛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 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 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 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 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 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 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二、谢灵运的孤独感和审美角度
谢灵运在宦海的沉浮中,感到自己个体生命的微 不足道,感到他在大自然中的无力无助,由此表 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以在孤独中获取的宁静 来安慰受伤的心灵。谢灵运的诗几乎篇篇写这种 孤赏。而他在体味孤独时,又不愿意走出孤独。 孤独使他在审视山水时,往往描绘一种孤峭、静 谧的境界。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狥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淹薄。溯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 (《富春渚》)
《宋书》又称: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 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 宜参权要,即不见知,常怀愤愤。
又记载:卢陵王义真少好文籍,与灵运情 款异常,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 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
《宋书》本传称他:“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 障千重,莫不备尽。”
三、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征
谢灵运的诗,展现出一种超拔俗流、孤芳自赏的 情怀。其诗的意境,大多具有幽深、明丽、孤峭 的特征。尤其是笔下的山势,极少呈现平远悠渺 之状,而多是峥嵘层叠、线条锐利、很有力量的 状态。这和他的个性和写作时的心境有关。谢灵 运的山水诗,几乎全都是他政治上失意时写的。 他企图通过对山水的欣赏来忘却现实的压迫,但 出于高傲和褊躁的个性,一种贤者不为世用的孤 独和苦闷,总是不可掩饰地呈现出来。
第四章:谢灵运、鲍照、颜延之
南朝宋代元嘉时期,因其诗歌在诗情、诗境、诗艺、诗歌语言和诗歌题 材上的新变,被后世诗论家称为“元嘉体”(严羽《沧浪诗话·诗体》)。 从刘勰到现代文学史家对元嘉体的特征和它在诗史上的地位多有论述, 清沈德潜认为诗歌至此才“声色大开”,元嘉诗歌实“诗运之一转关” (《说诗晬语》)。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耀。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七里濑》)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登池上楼》)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相澄鲜。 (《登江中孤屿》)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每有一新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 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
读谢灵运诗 白居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 通乃朝廷来,穷即江湖去。 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 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 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 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 岂唯玩景物,亦欲摅心素。 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 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
元嘉体上接西晋而下开永明,《南齐书·文学传论》论齐代诗歌的特点和 渊源时说:“今之文章,作者虽众,总而为论,略有三体:一则启心闲 绎,托辞华旷,虽存巧绮,终致迂回”,“此体之源,出灵运而成也”; “次则缉事比类,非对不发,博物可嘉,职成拘制”,此体之源显然出 于颜延之;“次则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魄”,“斯 鲍照之遗烈也”。即便是音韵的讲求也并非始于永明,刘宋史家范晔早 已称自己能“别宫商,识清浊”(《狱中与诸侄甥书》),其时有些诗 人也在诗中运用双声叠韵,更有不少诗句平仄协调。如果说永明体是近 体诗的先声,那么元嘉体就是永明体的先导。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蘋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第一节:谢灵运与山水诗的兴起
一、谢灵运的家世与生平 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人,出
身于东晋最显赫的世家大族,祖父谢玄是淝水 之战的主将,他年轻时即袭封康乐公,故世称 谢康乐。
谢灵运门第既高,天资过人,所以为人性 格十分高傲,处处流露出诗人式的敏感、显露、 急躁,所以注定要遭到失败。
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 莫逮。从叔混特知爱之。袭封康公,食邑二千 户。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不就。为琅 琊王大司马行参军。性豪奢,车服鲜丽,衣裳 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咸称康乐公。 (《宋书》卷67《谢灵运运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