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半球常见问题

合集下载

室外红外球机最常见故障分析

室外红外球机最常见故障分析

红外摄像机球机虽然工作性能稳定,使用时出现故障的几率很小,但使用超长时间过后,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以下是几种常见故障。

产品故障一、红外高速球自检时出现异常,有图像后伴有马达鸣叫声。

故障分析:1、球机出现机械故障。

2、红外夜视高速球机出现倾斜的现象。

3、系统的电源功率不够。

产品故障二:红外夜视高速球通电后没有动作、而且没有图像显示。

故障分析:1、球机的电源线的连接方法不对,接错了。

2、红外球的供电电源已经损坏。

3、球机内部的保险管已经烧坏或者是出现故障。

4、系统的电源线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产品故障三:显示的图像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故障原因:1、系统的视频线路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2、系统的电源功率不够。

产品故障四、红外高速球接通电源后有自检有图像,但是不能对其进行控制、而且指示灯没有闪烁的现象。

故障分析:1、高速球的地址码与波特率的设定参数不正确。

2、高速球内部的协议不正确。

3、球机的RS485的线接反了或者是出现开路的现象。

2013年季度培训红外线分析仪常见故障处理

2013年季度培训红外线分析仪常见故障处理
首先怀疑是回样管线背压大,拆开回样管线,但测量值还是漂,另有可能是回样管线内有堵,于是用氮气吹扫回样管线,却从回样管线内吹出了很多水。吹干回样管线后,进样分析,CO2测量值不再漂了,从而说明是回样管线内的水造成背压大导致CO2值漂移
2011/1/26
122-AT-40402
DCS上显示H2值为5.14%满量程。现场检查发现H2值为3.86%,但通零气和量程气CO2和H2值一点无变化,关闭仪表电源后重启,仪表屏幕无显示,维护灯闪烁,仪表内切光片不转动。
出现这种状况,厂家技术人员说其原因可能是仪表测量气室脏,或光源老化等,需邮寄到成都进行处理,现场无法处理。为了消除维护灯闪烁和报警,恢复校准设置后,暂时只校准零点,不校准量程点,因工艺气CO2测量值很低,比零点氮气中含的CO2还低,因此对工艺气测量无多大影响。
拆下仪器内部的样气管线和CO2测量池,用氮气吹干后装上,用零点气和量程气标定后,仪器正常。
2012/9/23
121-AT-40402
CO2值不稳定,有时向下漂,有时向上漂,有时又是稳定的,但一校正后又不稳定了,测量值不停的向下漂。
判断可能CO2测量被污染所致,但更换CO2测量池后还是同样故障。逐一更换CO2检测器、切光组件、主板,还是同样故障。仪表测量和电路部分都更换了,还是同样故障,说明不是仪表本机的问题,于是怀疑是预处理部分的进样或回样部分有问题。
更换控制电路板
3
仪表指示满度
双光源中一路光源断路
检查并修理光源
参比电压单端与地短路
检查并消除
4
仪表灵敏度下降
电路元件老化或故障
检查更换相关电路板
供电电压下降
检查稳压电源
检测器漏气
更换检测器
光源老化

红外半球摄像机的常见问题

红外半球摄像机的常见问题

红外半球摄像机的常见问题红外半球摄像机作为安防监控领域中常见的一种摄像机,其具有外形美观、结构紧凑、防水、防尘和防强光等优点,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使用红外半球摄像机时,还是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从而影响其正常的使用效果。

本文将对红外半球摄像机的常见问题进行详细介绍,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问题一:红外灯不亮当红外半球摄像机的红外灯不亮时,一般是下列原因导致的:•电源故障:如果电源供电不稳定或电源线路损坏,则会导致红外灯不亮;•摄像头故障:红外半球摄像机摄像头异常,会影响红外灯的正常工作;•光敏元件异常:如果光敏元件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导致红外寻址出现异常。

解决办法:•检查电源线,保证电源线正常;•更换摄像头或对摄像头进行调整;•清洁光敏元件,或对光敏元件进行更换。

问题二:画面不清晰或模糊当在使用红外半球摄像机时,画面不清晰或模糊是常见的问题。

其可能的原因如下:•摄像头调整不当;•窗户或落地玻璃反光;•环境光线过强。

解决办法:•根据环境的不同调整摄像头角度和聚焦调整;•在适当的位置加装挡光板;•调整环境光线并增加照明。

问题三:存在画面晃动或抖动在记录监控视频时,如果画面出现晃动或抖动,将会影响录制视频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摄像机摆放不稳定/松动;•环境振动/交通运输震动;•画面扫描速度和频率不匹配。

解决办法:•重新安装摄像头,并检查固定是否牢固;•在摄像机周围缓冲减震垫、加强底座的稳定性;•调整扫描速度,使其与监控系统频率相匹配。

问题四:夜晚画面过亮或过暗由于红外摄像机要在低光情况下工作,因此夜晚画面的亮度通常会受到环境或摄像机本身的限制。

可能的原因是:•光线照射角度不当;•红外灯灯泡寿命到期;•光线照射面积过大或过小。

解决办法:•调整照射角度;•更换灯泡;•调整灯的照射范围。

结论红外半球摄像机是安防领域中常用的一种监控设备。

在使用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本文通过介绍这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红外半球摄像机的使用。

红外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分析

红外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分析
序号 1 2 3
4
5
故障现象 仪表指示回零 仪表指示满度 仪表灵敏度下降
仪表零点连续正漂
仪表指示出现摆动干扰
红外分析仪常见故障及分析
故障原因 切光电动机启动力力矩不足
切光电动机坏 电源未接通 监测器电容短路 连接电缆断路 双光源中的一组光源断路 参比电压单端与地短路
原件老化 电压下降 前置级受潮或引脚不清洁 检测器漏气 光源老化 光路透镜污染 工作气室被勿扰或腐蚀 晶片上有尘埃 滤波气室漏气 工作气室漏气 电动机和切光片啮口不好 切光片松动 电气系统滤波电容坏 稳压源不稳定 电气接触不良 电气系统有虚焊
及分析
处理方法 检查切光电动机和切光片
更换切光电动机 检查通电
检查确认,联系厂家 检查电缆并修理 检查并修理光源 检查并消除 更换 检查电源稳压 用酒精清洗并吹干 纸擦净,后送制造厂修理 用擦镜纸擦净
检查密封并重新充气 检查密封
重新啮口减速齿轮 检查紧固 更换电容
检查电压源并修理 检查接插件 检查并消除

红外高速球几种常见问题解决

红外高速球几种常见问题解决
③合理选择球面颜色,一般选用浅烟、浅蓝等,可折中解决此矛盾。
2.图像清晰度下降主要原因:
?球面材质
?球面表面光洁度
?球面制造工艺解决方案:
①选用光学亚加力材料,其透光率好
②球面光洁度高,不能有任何缺陷,包括:不平、凹凸起、划伤、气泡等。
③球面制造工艺精良,严格控制出模时间、温度等,此外,作业现场干净、整洁、无尘 也是重要的控制因素。匀
解决方案:
①大倍数镜头尽量选用大尺寸球机
②尽量选用δ小的球面
③选用δ尽量相近的球面,球面厚薄尽可能一致且均
4.图像重影一这是最经常出现的故障,也是用户及工程商不容易发现的故障主要原因:
?图像重影原因示意
?球面曲率的大小,比如:9"比14"重影机会多
?球面δ过大
?球面各部分厚薄不均匀
?选用镜头倍数与球罩尺寸不匹配
原因分析:
因为摄像机成像一般都是由像素构成,上述原因均可导致成像重影
红外高速球几种常见问题解决
来源:二郎电子科技 哮天犬品牌
1.透光率下降
主要原因:球面颜色
因为球机的一大优点是隐蔽性,因此隐蔽性越强就要求球罩颜色越深。由此深色球面的负作用
是透光率下降。
解决方案:
①根据现场光照度,选择球面颜色
②尽量选择低照度摄像机
④根据镜头倍数,合理购置球机尺寸。
3.反光 主要原因:
?球机内部有反光物。
?摄像机与球面距离过远。
?旋转角度与外部光源形成光多角度反射。
解决方案:
①球机内尽量减少反光物
②安装中尽量将摄像机与球面接近
③尽量避免球机与外部光源构成不合理反射位置

红外接收头工作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的原因

红外接收头工作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的原因

红外接收头工作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的原因
红外接收头在工作过程,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有时好时坏的现象,或者有时远有时近的现象,而这些现象不一定由接收头的质量问题引起。

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没有选到您最佳匹配的接收头。

由于接收头的型号非常多,虽然不同型号功能一样,有的可以通用,但是由于生产厂家不同,工艺和材料不同,都会导致实际性能有些差别。

因此,选择使用的型号不当,会导致接收头的灵敏度在以下几个情况下偏低:
1、强光直射红外接收头,导致光敏管饱和。

白光中红外成分也很强。

2、有强的红外热源。

3、有频闪的光源,比如日光灯。

4、强的电磁干扰,比如日光灯启动、马达启动等。

5、接收头标准脉宽一般都在600us,如果你所用的接收头在接收信号时不能准确同步,有超前或迟滞,都会产生不灵敏。

为了避免这些环境因素的干扰,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不要在太阳光直射下使用红外接收头;
2、增加滤光片,将多余的白光滤除;
3、正确使用红外接收头,38K信号最好用1/3占空比,这个是最常用的,据测试1/10占空
比灵敏度更好。

实际调制时间要少于50%,最好有间歇;
4、在接收头的供电脚上须加上滤波电容,一般在22uf以上,或者在供电脚和电源之间接入
330欧电阻,进一步降低电源干扰。

5、选择抗干扰能力比较好的红外接收头,比如W0038HL-26使用进口芯片,抗干扰能力比较好。

红外热像仪使用中遇到的常见故障分析

红外热像仪使用中遇到的常见故障分析

红外热像仪使用中遇到的常见故障分析简介红外热像仪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检测仪器,可用于物体表面温度探测等应用场景。

但是,由于使用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及时排查故障并解决,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红外热像仪使用中遇到的常见故障,并提供相应的故障排查方法。

故障1:视场模糊红外热像仪在拍摄时,出现视场模糊,即图像模糊难以辨认,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1.红外传感器出现故障2.拍摄距离太远3.对焦不准确解决办法1.检查红外传感器是否损坏。

可以试着在不同距离和环境下拍摄,如果仍然模糊,则需要联系售后服务或更换传感器。

2.缩短拍摄距离。

如果距离过远,应该将仪器尽可能靠近目标,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3.调整对焦。

对焦困难时,最好调整焦距,确保物体处于视场中央并清晰可见。

故障2:图像失真或颜色异常红外热像仪拍摄时,图像出现失真或颜色异常,可能是以下原因:1.摄像头损坏2.像素问题3.显示屏幕质量不好解决办法1.检查摄像头是否受损。

如果是摄像头问题,可能需要维修或更换。

2.检查像素问题。

可以通过检查图像是否出现条纹或黑白图像,来判断是否是像素问题。

此时需要使用更高质量的摄像头,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检查显示屏幕质量。

如果屏幕质量不佳,则需要更换屏幕,或联系制造商进行检查和修理。

故障3:电池不能充电当电池不能充电时,可能是以下原因:1.充电器故障2.电池老化3.电池损坏解决办法1.更换充电器。

如果充电器出现故障,可能导致电池无法充电。

建议使用原厂充电器或可靠品牌的充电器。

2.检查电池老化问题。

可以通过电池容量和充电时间来判断是否是老化问题。

如果电池老化了,就需要更换新的电池。

3.电池损坏。

如果电池损坏,可能需要更换电池,或联系售后服务进行修理。

结论红外热像仪作为一种先进的检测仪器,具有寻找热点、检测温度区域等优势,但在使用中可能会遇到多种故障,需要及时解决。

本文介绍了红外热像仪使用中常见的三类故障,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的常见问题解答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的常见问题解答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的常见问题解答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技术,通过测定物质在红外辐射下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谱线,来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成分。

然而,在进行红外光谱实验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

本文将解答一些常见的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一、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是什么?红外光谱分析原理基于物质分子对红外辐射的吸收谱的特征。

红外辐射可以使物质中的原子、分子发生共振激发并产生振转、振动以及旋转等能级间的跃迁。

红外光谱图是对物质在不同波数范围内吸收能量的记录,波数与振动频率成反比。

二、为什么在红外光谱实验中常用KBr制备样品?KB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红外光谱实验中的无机晶体。

它的透明度范围涵盖了红外光谱大部分的重要波数区域。

此外,KBr是一种不活跃的物质,不与大多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可以作为样品制备时的载体。

三、如何准备红外光谱样品?样品制备是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关键步骤。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样品与KBr粉末混合均匀,然后用高压机压制成片状。

另外,还可以使用ATR (AttenuatedTotal Reflectance)技术,将样品直接放置在ATR晶体上进行分析,无需制备样品盘。

四、为什么在红外光谱中经常观察到鸣波?鸣波是红外光谱分析中常见的现象,它与仪器的分辨率相关。

红外光谱波数范围广泛,当波数较高或较低时,仪器的分辨率有限,会导致峰状吸收信号的展宽。

这种展宽现象就像泛起的涟漪,被称为鸣波。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仪器的分辨率来减少或消除鸣波。

五、如何解决红外光谱图上的峰重叠问题?峰重叠是由于样品中多种成分在红外光谱中发生吸收而导致的。

解决峰重叠问题的常见方法包括谱解析和数学分离技术。

谱解析可以通过准确的数据分析和解谱来确定不同峰的特征,并将其分离出来。

数学分离技术则利用数学算法对谱线进行分离和拟合,将不同成分的峰波分离出来。

六、为什么需要进行样品预处理?样品预处理是为了提高红外光谱分析的精度和准确性。

解析红外半球摄像机的九大问题

解析红外半球摄像机的九大问题

解析红外半球摄像机的九大问题
随着监控应用领域的日益拓宽,半球摄像机凭借安装调试的方便性、监控隐蔽性等优点,被大量地应用于室内监控,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因此,小编搜罗总结了红外半球摄像机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问题一:红外半球摄像机彩色失真、偏色
可能是白平衡开关(AWB)设置不当,也可能是环境光照条件变化太大,此时应检查开关设置是否在OFF位置,应想办法改善环境的光照条件。

问题二:夜视型红外半球摄像机白天此现象一般因机器使用环境有反射物或在范围很小的空间使用,因红外光反射导致,解决此现象首先应确定使用环境是否有反射物,尽可能改善使用环境,其次检查机器的有效红外距离与实际使用距离是否相应;若一台长距离红外机器在很小的空间使用会因红外光过强导致机器问题三:红外半球摄像机系列机器晚上出现应该说,现象是机器装配不当导致的,装配时感光器件(光敏电阻)离红外半球摄像机距离过远会导致红外灯启动不完全造成机器夜间照度差;出现问题四:画面出现几道黑色竖条或横条混动
这种情况一般是机器供电电源输出电压的纹波太大,应加强滤波并采用性能好的直流稳压电源。

问题五:防水和散热效果不理想
用的时间长了之后,摄像机里面或多或少会出现汽水(此现象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出在外壳的密封效果不够和当时装机时没有考虑到温差。

当红外灯开始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由于外壳的散热效果不够,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摄像机的使用寿命,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

监控故障处理大全

监控故障处理大全

监控系统设备常见问题在一个监控系统进入调试阶段、试运行阶段以及交付使用后,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现象,如:不能正常运行、系统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整体性能和质量不理想,亦即一些“软毛病”。

这些问题对于一个监控工程项目来说,特别是对于一个复杂的、大型的监控工程来说,是在所难免的。

注意事项如下:1.对每个摄像机所供电源的插座要经常检查,防止插头脱落。

2.保证对每个摄像机和监控中心的供电电压较恒定。

3.对低矮位置的摄像机尽量设有明显标志,提醒非监控管理人触碰。

4.对监控中心的监控控制设备派专人管,要求非监控人员禁止操作。

5.监控中心在每晚无人的情况下一定要对监控设备断电。

6.对监控设备经常擦试保养。

(0)系统问题初步判断1、云台的故障一个云台在使用后不久就运转不灵或根本不能转动,是云台常见的故障。

这种情况的出现除去产品质量的因素外,一般是以下各种原因造成的:(1)只允许将摄像机正装的云台,在使用时采用了吊装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吊装方式导致了云台运转负荷加大,故使用不久就会导致云台的转动机构损坏,甚至烧毁电机。

(2)摄像机及其防护罩等总重量超过云台的承重。

特别是室外使用的云台,往往防护罩的重量过大,常会出现云台转不动(特别垂直方向转不动)的问题。

(3)室外云台因环境温度过高、过低、防水、防冻措施不良而出现故障甚至损坏。

2、距离过远时,操作键盘无法通过解码器对摄像机(包括镜头)和云台进行遥控。

·这主要是因为距离过远时,控制信号衰减太大,解码器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太弱引起的。

这时应该在一定的距离上加装中继盒以放大整形控制信号。

3、监视器的图像对比度太小,图像淡。

·这种现象如不是控制主要机及监视器本身的问题,就是传输距离过远或视频传输线衰减太大。

·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入线路放大和补偿的装置。

4、图像清晰度不高、细节部份丢失、严重时出现彩色信号丢失或饱各度过小。

·这是由于图像信号的高频端损失过大,以3MHz以上频率的信号基本丢失造成的。

红外常见故障及排除

红外常见故障及排除

FTIR常见故障及排除一.初始化时出现”延时”对话框,十秒后连接不上;1.是否先开主机再开电脑;2.检查仪器电源灯有无亮,不良的话检查电源问题;3.打开菜单”E nvironment”/Instrement performance/Instrement,将软件设置为相对应的型号(8400S或IR21);4.是否使用WIN2000,驱动程序安装正确与否;5.信号线接触是否良好;6.此故障属电路板接口问题的概率不大;二.出现空气能量图谱低时需排除:1.参数设置是否正确;2.样品室有无放置样品;3.执行”A uto Adjust”;4.若Auto Adjust 能执行,但能量仍旧很低,则需检查分束器,固定镜,移动镜有无受潮现象;5.分束器,固定镜,移动镜受潮,需更换;6.不受潮的话,参照”维修手册”8-2进行光路调节;7.检测器位置不良或故障,调节或更换;三.连接后出现红灯或执行”A uto Adjust”执行不下去时的处理:1. 检查分束器,固定镜,移动镜有无受潮现象;2.检查激光是否聚焦良好;3. 参照”维修手册”8-2进行光路调节;4. 检测器位置不良或故障,调节或更换;四.安装仪器及IR-Solution应注意事项:1.必须使用WIN2000或XP,不能使用WIN98;2.干燥剂最好使用”氧化钙”;3.红外分光仪对外部环境要求非常高,除湿及防振要求苛刻;五.安装Irsoluction后出现”灾难性错误”;排除: 运行regedit,查找a0168EEC,把它删掉即可;六.不能打印”Validation”结果;排除: 把IRsoluction安装在C盘默认的目录下;不要装在D盘;七.做完EPJP2000后打印的结果是旧结果,而不是最近的检测结果;排除: 1.打开打印画面,打开模板ValidEPJP.ptm;2.点击一下模板的图形,右边有一个”文本文件”,点击打开IRsoluction/chs/data/EPJP,输入文件名”print.txt”,保存即可;。

红外半球摄像机几个常见问题

红外半球摄像机几个常见问题

红外半球摄像机几个常见问题红外半球摄像机镜头的通光量的问题:相对孔径,决定了镜头的通光能力,相对孔径F1.0的镜头通光量是相对孔径F2.0的镜头通光量四倍。

同样的摄像机、红外灯,上述两种镜头,红外作用距离可相差一倍。

大孔径镜头在红外监控方面,比常规普通镜头好四到十倍,按理说应该成为红外夜视监控的必须配套产品。

但由于成本高昂,技术难度大,绝大多数红外产品制造商不具备供货能力。

红外半球摄像机内的红外灯选用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区间从几个纳米(1nm=10-9m)到1毫米(mm)左右。

人眼可见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称其为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可见光波长由长到短分为红、橙、黄、绿、青、兰、紫光,波长比紫光短的称为紫外光,波长比红外光长的称为红外光。

红外半球摄像机红外灯的选用,关系到红外半球摄像机寿命、有效照射距离、范围。

寿命问题卤素灯: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技术,能耗高,发热量惊人,使用寿命很短,因其使用效率低下,并不真的能够做到远距离,估计很快会退出市场。

LED红外灯:因为其成本造价低,成为目前使用最多的红外产品,其缺点为照射距离近(单个LED的光学输出为5mw-15mw)、角度小(7至12度)光线分布不均体积大等。

多芯片LED:多芯片LED(还有LED阵列)最初设想:红外灯照射距离不够是因为能量不够,更多的芯片集合在一起,当然能量就大,想当然地认为照射距离更远,这可真是典型的外行技术理论?当然,更远的距离需要更大的能量,但并不是红外灯发出了多少红外光,而是被摄像机选用了多少红外光。

因其结构先天固有缺点,多芯片LED没有发光焦点,发光光学系统不合理,有用光效率也比较低。

最关键LED灯发热最怕高温,多芯片发热量又大,寿命非常差。

单芯片LED:生产工艺简单,品质容易保证,发热量低,发光光学系统合理,是做红外灯理想的器件,理论上使用寿命可达10万小时以上。

距离首先,红外灯的最大照明范围取决于天气条件、物体的反光率和周围的光照水平,红外聚光灯最远的投射范围基本如下:(最理想值)500W=150至200米300W=80至120米50W=15至30米30W=5至15米(该数值为基本数值,并非绝对)。

红外光谱分析仪的使用中常见问题

红外光谱分析仪的使用中常见问题

红外光谱分析仪的使用中常见问题红外光谱分析仪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药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然而,在使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红外光谱分析仪常见问题展开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

一、信号弱或噪声过大在红外光谱分析中,信号的强弱以及噪声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一些常见的问题导致了信号弱或噪声过大的情况。

首先,可能是红外光源的问题,例如光源老化或者使用寿命过长。

解决方法可以是更换光源或者进行适当的维护与保养。

此外,样品制备的不当也是信号弱或噪声过大的常见原因。

样品制备时应避免大气中存在水分或者其他干扰物质,同时要保证样品均匀且薄度适当。

最后,仪器的校准不准确也会导致问题发生,因此对仪器进行定期的校准是必要的。

二、谱图模糊或缺失峰谱图模糊或缺失峰通常是由于红外光源强度不足、波数标定不准确或样品制备不当等问题引起的。

首先,我们应检查光源是否正常工作,如果不正常,可以尝试更换光源或进行相应的修理。

其次,波数标定的准确性对谱图的解析至关重要。

建议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波数标定,并根据标定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最后,样品制备过程中的问题也会导致谱图模糊或缺失峰。

样品在制备前应确保完全干燥,并在红外透明基片上均匀涂布。

三、峰形畸变或峰高变化峰形畸变或峰高变化是红外光谱分析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通常是由于样品浓度不均匀,溶剂残留或金属杂质等因素引起的。

首先,要确保样品制备过程中均匀涂布样品,并尽量避免溶剂残留。

如果峰高变化很大,可能是样品中存在金属杂质,可以尝试使用更纯净的样品或者采取合适的纯化方法。

此外,峰形畸变还可能是仪器调整不当所致,建议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正确的调整。

四、数据分析结果不准确数据分析是红外光谱分析的重要部分,然而,结果不准确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谱图解析不当、基线偏移或者峰强度不饱和等原因导致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解决。

红外光谱仪使用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红外光谱仪使用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红外光谱仪使用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红外光谱仪被广泛应用于物质成分分析和质谱检测。

然而,红外光谱仪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一些红外光谱仪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首先,红外光谱仪的光源是其正常运行的基础。

如果仪器无法正常发光,可能是光源灯泡寿命到期或灯泡断丝等原因导致。

解决方法是更换灯泡,并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正确的操作。

其次,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器也是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检测器无法正常工作,可能是检测器表面被污染或镜头有问题。

解决方法是清洁检测器表面,并检查镜头是否损坏。

如果镜头有问题,需要更换。

在使用红外光谱仪时,有时会遇到信号弱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样品浓度过低或路径长度不足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增加样品浓度,或使用合适的比色皿。

此外,还可以调整仪器的增益和时间常数,以增强信号强度。

红外光谱仪的分辨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如果分辨率不足,可能是光栅调整不当或光源灯泡偏离位置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光栅位置,使其与光源灯泡保持适当的距离,并根据需要进行精细调整。

有时,红外光谱仪的扫描速度过慢,影响了工作效率。

这可能是由于扫描速度选择不当或仪器存储空间不足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扫描速度,并及时清理仪器的存储空间,定期删除多余的数据。

此外,红外光谱仪的温度也会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行。

如果仪器温度过高,可能是仪器通风不良或环境温度过高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确保仪器通风良好,避免直接阳光照射,并保持适宜的室温。

在使用红外光谱仪进行样品测试时,还需要注意样品准备问题。

如果样品不均匀或未充分制备,可能会影响测试结果。

解决方法是确保样品充分混合,并采取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如粉碎和稀释。

最后,红外光谱仪的校准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

如果仪器未定期校准或校准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偏差较大。

解决方法是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并确保校准标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红外热成像仪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红外热成像仪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红外热成像仪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第一篇:红外热成像仪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红外成像仪:红外热成像仪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成像仪在日常检测中时常使用到。

同时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大力推进,传统的传统的变电设备检修和运行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能够实时、有效、动态地评价设备健康状况成为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红外成像仪是目前变电运行人员检测运行设备健康状况的有力保证,可以有效的避免因设备发热而造成的非计划停电,为提高供电可靠率做出了贡献策针对当前变电设备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的应用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了思考以及对红外测温未来发展的展望。

由于这种技术无需对所测设备停电,即可准确发现安全隐患,所以更要充分利用好、发挥好红外成像检测这一高科技手段,夯实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基础,确保运行的可控、在控、预控。

一目前在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目前在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重设备,轻人员,培训工作不到位。

(1)重设备,轻人员,培训工作不到位目前,红外成像设备已基本覆盖到重要的生产班组,极大提高了生产一线的技术装备水平,然而,好的检测设备必须得到正确和规范的应用,才可能发挥其最好的性能,不能只重视检测设备的配置,而忽略了对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目前对红外成像仪方面培训的主要方式还是以产品说明书为主,没有专业的培训教材和权威的培训师资,虽然厂家的技术人员会不定期到各基层单位组织测温培训,但由于运行人员倒班的原因,造成了一线人员缺乏热像仪的操作技能培训,同时,昂贵的机器也需要专业的使用和维护技巧,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在使用红外线成像器材时就不可避免要出现:保养不当、充电电池报废、昂贵的红外线镜头被划损等等现象,既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影响了测温工作的正常开展。

对策:(1)建立完善的红外成像检测制度,对红外检测工作的准备、对策风险预控、规范、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规定。

大华高清(红外)半球网络摄像机(WEB3 0)_快速操作手册

大华高清(红外)半球网络摄像机(WEB3 0)_快速操作手册
5.1 简介 ................................................................................................................................................... - 17 5.2 系统登录 ........................................................................................................................................... - 17 -
下面是关于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预防危险、防止财产受到损失等内容,使用设备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 书并在使用时严格遵守,阅读后请妥善保存说明书。
1.1 电源要求 在本产品安装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当地各项电气安全标准。请使用满足 SELV(安全超低电压)要求
的电源,并按照 IEC60950-1 符合 Limited Power Source(有限电源)的额定电压为 12V 直流(或 24V 交流)电源供应。 请在安装配线时装入易于使用的断电设备,以便必要时进行紧急断电。 摄像机运行之前,请检查供电电源是否正确。 请保护电源软线免受踩踏或紧压,特别是在插头、电源插座和从装置引出的接点处。 1.2 使用环境要求 请避免将设备对准强光(如灯光照明、阳光等)聚焦,否则容易引起过亮或拉光现象(这并非设备故 障),也将影响感光器件 CCD(或 CMOS)的寿命。 请在允许的湿度和温度范围内运输、使用和存储设备。不要将设备置于潮湿、多尘、极热、极冷、强 电磁辐射或照明条件不稳定等场所。 请用户使用时不要让水及任何液体流入设备,以免内部元件受损。 为了避免热量积蓄,请不要阻挡设备附近的通风。 运输、存储及安装过程中要防止重压、剧烈振动、浸泡等对产品造成的损坏。 当运送摄像机时,需重新以出厂时的包装进行包装,或用同等品质的材质包装。 产品建议配合防雷器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防雷效果。 产品上的接地孔建议接地,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1.3 操作与保养要求 不要拆卸本摄像机,机内并无用户可自行维修的零件。 请勿直接碰触到感光器件 CCD(或 CMOS),可用吹风机除去镜头表面的灰尘或污垢。若有必要清洁, 请将干布用酒精稍微润湿,轻轻拭去尘污。 清洁机身可用柔软的干布擦拭,若遇污垢难以清除,请用干净的软布蘸取少量中性清洁剂轻轻拭去, 之后再擦干。请勿使用如酒精、苯或稀释剂等挥发性溶剂,或者强烈的、带有研磨性的清洁剂,否则 会损坏表面涂层,或降低摄像机工作性能。

红外光谱仪常见问题

红外光谱仪常见问题

红外光谱仪常见问题
红外光谱仪常见问题有:
1.干涉图能量低,导致信噪比不理想:可能是分束器损坏、圆光路中有衰减器、红外光源已损坏或能量已衰竭、光阑孔径太小或信号增益倍数太小、检测器已损坏或MCT检测器无液氮、各种红外反射镜或红外附件的镜面太脏、光路准直未调节好或非智能红外附件位置未调整到正确位置。

2.光学台未能工作,不能产生干涉图:可能是控制电路板损坏、操作软件有问题、检测器已完全损坏、光谱仪输出电压不正常、分束器未固定好或已损坏、计算机与光学台未能连接、光谱仪室温度过高或过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半球摄像机8大问题技术指导o一、红外距离过远会导致红外灯启动不完全造成机器夜间照度差;出现图像发白或亮白色光圈现象主要因红外发光管发出的红外光通过球罩折射到镜头所致,解决此现象就是避免让红外光折射到镜头表面,通常采用海绵圈进行镜头与红外光的隔离,在装配时一定要将球罩紧贴海绵圈二、夜视型红外半球摄像机白天图像正常,夜间发白此现象一般因机器使用环境有反射物或在范围很小的空间使用,因红外光反射导致,解决此现象首先应确定使用环境是否有反射物,尽可能改善使用环境,其次检查机器的有效红外距离与实际使用距离是否相应;若一台长距离红外机器在很小的空间使用会因红外光过强导致机器图像发白。

三、红外半球摄像机无图像首先检查外加电源极性是否正确,输出电压是否满足要求(电源误差:DC12V±10[%],AC24V±5[%]),其次检查视频连线是否接触良好;若是使用手动光圈镜头需检查光圈是否打开,自动光圈镜头则需要调节LEVEL 电位器使光圈在合适位置四、红外半球摄像机彩色失真、偏色可能是白平衡开关(AWB)设置不当,也可能是环境光照条件变化太大,此时应检查开关设置是否在OFF位置,应想办法改善环境的光照条件。

五、红外半球摄像机图像出现扭曲或几何失真这种现象可能是红外半球摄像机、监视器的几何校正电路有问题或光学镜头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视频连接线缆或设备的特征阻抗与红外半球摄像机的输出阻抗不匹配.当出现以上现象时,请先检查所用光学镜头是否异常及监视器的输入阻抗开关是否设置在75Ω端,其次再检查所用视频连接线缆阻抗是否是75Ω。

六、画面出现几道黑色竖条或横条混动这种情况一般是机器供电电源输出电压的纹波太大,应加强滤波并采用性能好的直流稳压电源.七、红外半球摄像机使用自动光圈镜头图像过暗首先检查EE/AI功能开关是否设置在AI端,其次检查LEVEL电位器调节是否合适。

八、红外半球摄像机图像质量不好a.检查镜头是否有指纹或太脏。

b.检查光圈有否调好。

c.检查视频电缆接触不良。

d.检查电子快门或白平衡设置有无问题。

e.检查传输距离是否太远。

f.检查电压是否正常。

g.检查附近是否存在干扰源。

h.检查在电梯里安装时要与电梯保证绝缘免受干扰。

i.检查CS接口有否接对。

红外半球摄像机几个常见问题o红外半球摄像机镜头的通光量的问题:相对孔径,决定了镜头的通光能力,相对孔径F1.0的镜头通光量是相对孔径F2.0的镜头通光量四倍。

同样的摄像机、红外灯,上述两种镜头,红外作用距离可相差一倍。

大孔径镜头在红外监控方面,比常规普通镜头好四到十倍,按理说应该成为红外夜视监控的必须配套产品。

但由于成本高昂,技术难度大,绝大多数红外产品制造商不具备供货能力。

红外半球摄像机内的红外灯选用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区间从几个纳米(1nm=10-9m)到1毫米(mm)左右。

人眼可见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称其为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可见光波长由长到短分为红、橙、黄、绿、青、兰、紫光,波长比紫光短的称为紫外光,波长比红外光长的称为红外光。

红外半球摄像机红外灯的选用,关系到红外半球摄像机寿命、有效照射距离、范围。

寿命问题卤素灯: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技术,能耗高,发热量惊人,使用寿命很短,因其使用效率低下,并不真的能够做到远距离,估计很快会退出市场。

LED红外灯:因为其成本造价低,成为目前使用最多的红外产品,其缺点为照射距离近(单个LED的光学输出为5mw-15mw)、角度小(7至12度)光线分布不均体积大等。

多芯片LED:多芯片LED(还有LED阵列)最初设想:红外灯照射距离不够是因为能量不够,更多的芯片集合在一起,当然能量就大,想当然地认为照射距离更远,这可真是典型的外行技术理论?当然,更远的距离需要更大的能量,但并不是红外灯发出了多少红外光,而是被摄像机选用了多少红外光。

因其结构先天固有缺点,多芯片LED没有发光焦点,发光光学系统不合理,有用光效率也比较低。

最关键LED灯发热最怕高温,多芯片发热量又大,寿命非常差。

单芯片LED:生产工艺简单,品质容易保证,发热量低,发光光学系统合理,是做红外灯理想的器件,理论上使用寿命可达10万小时以上。

距离首先,红外灯的最大照明范围取决于天气条件、物体的反光率和周围的光照水平,红外聚光灯最远的投射范围基本如下:(最理想值)500W=150至200米300W=80至120米50W=15至30米30W=5至15米(该数值为基本数值,并非绝对)。

角度红外半球摄像机红外灯是不是角度越大越好?不论是制造商还是工程商想当然地认可这种说法,他们认为红外灯发射角度越大,选用镜头余地也越大,选择广角镜头不会出现“手电筒”现象。

所以说,大家都拼命地说自己的红外灯角度如何之大。

红外半球摄像机使用大角度的红外灯配合小角度的镜头,存在光的浪费现象。

比如,一盏红外灯,发光角度是80度,(相当于f3.5mm镜头的角度),如果配合f3.5mm的镜头,那么,会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光是在镜头视场以外,也就是说,只有百分之一的光是有用的,其它都浪费了。

一般情况下,红外半球摄像机红外灯的角度与镜头的角度一致,效果是最佳的。

智能家居对红外半球摄像机的性能具体要求o红外半球摄像机在监控摄像机中具有夜视距离远、隐蔽性强、性能稳定等突出优势,因而在CCTV夜视监控中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

如何在纷杂的红外半球摄像机市场中辨别优劣呢?性能优良的红外半球摄像机必须能够具备以下性能:1.红外灯工作条件一般来说,红外半球摄像机其红外灯辐射功率与正向工作电流成正比,但在接近正向电流的最大额定值时,器件的温度因电流的热耗而上升,使光发射功率下降。

红外二极管电流过小,将影响其辐射功率的发挥,但工作电流过大将影响其寿命,甚至使红外二极管烧毁。

当电压越过正向阈值电压(约0.8V左右)电流开始流动,而且是一很陡直的曲线,表明其工作电流要求十分敏感。

因此要求工作电流准确、稳定,否则影响辐射功率的发挥及其可靠性。

辐射功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包括其本身的发热所产生的环境温度升高)会使其辐射功率下降。

红外灯特别是远距离红外灯,热耗是设计和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

因此,红外半球摄像机红外灯的使用必须有良好的恒流电源供电、良好的散热设计。

中路通讯公司的变焦MCD、MDD、MED、MBB系列摄像机都安装了大功率红外灯(最多可达24颗),且采用了大功率恒流电源供电,内部循环散热设计,因而能达到远距离夜视(最远可达220米)和红外灯寿命长的效果。

2.红外半球摄像机红外光的利用率和红暴问题什么是红暴呢?红暴是由于所发射的红外线中包含可见光的成分。

红外灯可以做到完全无红暴(采用940~950nm波长红外管)或仅有微弱红暴。

中路通讯公司采用奥克斯特(AUCSITER)红外技术,通过在保证红外灯功率的前提下,降低红外灯自身热耗,调整红外光线角度,使红外灯的有效利用率达到了90[%]。

在红外灯的选择上,挑选波长较大(910nm)的红外灯,严格降低红暴,达到了微红暴效果。

3.红外半球摄像机的起雾结霜问题雾、霜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饱和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因冷环境的强、弱分别凝结成霜和雾。

红外半球摄像机在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室外摄像机常常会因四季变化、昼夜温差、以及雨雪环境等原因在防护罩视窗玻璃上形成雾或霜,导致摄像机无法看清物体,直接影响监控效果。

中路通讯公司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子除霜电路,有效的控制腔体内的饱和水蒸气浓度,做到了自动除雾除霜。

4.红外半球摄像机的视窗玻璃清洁摄像机在雨雪天或粉尘大的环境下工作,防护罩的视窗玻璃容易出现污垢,造成摄像机视线遮挡。

解决的办法通常是在防护罩上增加雨刷,通过控制雨刷清洁玻璃;另外一种办法是使用隐形雨刷视窗玻璃。

与普通视窗玻璃相比,隐形雨刷视窗玻璃具有排斥水、灰尘、雪花的功能。

5.红外摄像机的恒温由于配置了发热量较大的红外灯,红外灯在启动后,整个工作时间段内(以12小时计)在红外半球摄像机前部会有热量集中,即腔体内前端温度偏高,如不能散热均匀定会影响摄像机等其它部件的正常工作。

中路通讯公司通过设计使用具有强制散热散冷作用的自动冷暖空调,良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自动冷暖空调采用珀尔帖效应原理,测温控制电路可以自动调节,将防护罩内温度恒定在摄像机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出厂时罩内温度设置在+5℃以下加热、+40℃以上致冷。

实验表明该红外摄像机可在-40℃~+70℃(阳光直射)的室外自然环境下正常工作。

6.红外半球摄像机的全封闭除恒温外,使用自动冷暖空调的另一优点是可以将红外半球摄像机做成全封闭,不留任何散热孔,阻止灰尘、湿气、腐蚀性气体的进入,使其能够适应粉尘大的恶劣环境,如大型煤矿也可正常使用。

红外半球摄像机定焦、变焦镜头的选用o红外半球摄像机定焦、变焦镜头的选用取决于被监视场景范围的大小,红外半球摄像机以及所要求被监视场景画面的清晰程度。

镜头规格(镜头规格一般分为1/3″、1/2″和2/3″等)一定的情况下,镜头焦距与镜头视场角的关系为:镜头焦距越长,其镜头的视场角就越小(见图1所示);在镜头焦距一定的情况下,镜头规格与镜头视场角的关系为:镜头规格越大,其镜头的视场角也越大。

所以由以上关系可知:在镜头物距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镜头焦距的变大,在系统末端监视器上所看到的被监视场景的画面范围就越小,但画面细节越来越清晰;而随着镜头规格的增大,在系统末端监视器上所看到的被监视场景的画面范围就增大,但其画面细节越来越模糊。

在镜头规格及镜头焦距一定的前提下,CS型接口镜头的视场角将大于C型接口镜头的视场角。

镜头视场角可分为图像水平视场角以及图像垂直视场角,且图像水平视场角大于图像垂直视场角,通常我们所讲的视场角一般是指镜头的图像水平视场角。

红外半球摄像机在狭小的被监视环境中如电梯轿箱内,狭小房间均应采用短焦距广角或超广角定焦镜头,如选用镜头规格为1/2″,CS型接口,镜头焦距为3.6mm或2.6mm镜头,这些镜头视场角均不小于99°或127°,这对于摄像机在狭小空间里一般标高为2.5m左右时,其镜头的视场角范围足以覆盖整个近距离狭小被监视空间。

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手动变焦镜头如日产ComputarT2Z2814CS-2镜头,这种镜头为1/3″CS型接口手动光圈镜头,其焦距2倍可调(手动调焦)。

调焦范围为2.8~6.0mm,视场角变化范围为96°~47.2°,这种镜头非常适合在狭小的被监视环境中使用,在使用时可方便地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实现对被监视场景的"点"或"面"的监视效果。

对于一般变焦(倍)镜头而言,由于其最小焦距通常为6.0mm左右,故其变焦(倍)镜头的最大视场角为45°左右,如将此种镜头用于这种狭小的被监视环境中,其监视死角必然增大,虽然可通过对前端云台进行操作控制,以减少这种监视死角,但这样必将会增加系统的工程造价(系统需增加前端、云台、防护罩等),以及系统操控的复杂性,所以在这种环境中,不宜采用变焦(倍)镜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