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合集下载

教育与人格培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教育与人格培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教育与人格培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当今社会,人格培养是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学生的人格发展既关系到个人素质的提升,也决定了社会的健康发展。

因此,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本文将探讨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关系,并提出几个关键因素,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首先,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

这意味着学校不仅要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学校中应该有机会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实践课程和志愿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校应该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伦理意识。

其次,教育者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是一个人性格和行为的基本特征,也是决定其与他人相处方式的重要因素。

通过教育的方式,教育者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培养他们的自律、坚持和责任感。

此外,教育者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帮助他们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人。

第三,家庭、社会和学校应形成有机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人格培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社会也应该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为学生的人格培养提供有益的条件和机会。

学校作为传播知识和价值观念的平台,应该与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全面的人格培养。

最后,教育者应以身作则,成为学生人格培养的榜样。

教育者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因此,教育者应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以积极向上的形象激励和引导学生。

同时,教育者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指导。

总之,教育与人格培养密切相关,对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人格教育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人格教育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在外延上,①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和谐统一。②注重认知教育,把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技能的形成视作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③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把情绪、情感、气质、动机、兴趣等视为道德品质的基础。④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坚持启发诱导,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从而引导学生明理、警醒和觉悟。
基本状况:
1、健康方面:①善良自尊。②有社会责任意识。③有正义感。④有同情心。⑤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
2、缺陷方面:①自我为中心。②怕吃苦。③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④虚浮焦躁。⑤团结协作精神不够。⑥易产生心理障碍。
3、背景原因:①独生子女及其家庭教育。②学校教育的两难状况。③社会文化的碰撞转型。“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消解。
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
武汉中学萧兴国
一、人格与教育
1、何谓人格?
“人格”一词源自希腊语,原意为“面具”。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人格”尚无一致的定义。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说:“人格一词在涵义上有三种解释,一指人品,与品格同义;二指权利义务主体之资格:三指人的个性,与性格同义。”(《现代心理学》)我们认为学校人格教育中的“人格”一般指前边引文中一、三两义,即品格和个性。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亦称个性。是个人所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通过个人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人格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独特性。(2)稳定性。(3)统和性。(4)功能性。
在结构上,它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三我”结构:(1)本我。(2)自我。(3)超我。我国哲学家冯友兰提出人生四种境界:(1)自然境界。(2)功利境界。(3)道德境界。(4)天地境界。
韩幼贤《心理学》:人格的形成有三个条件,①天生的潜能。②同一文化下的共同经验。③独特的经验。具体说人格的成因包括: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家庭环境因素。④早期童年经验。⑤学校教育因素。⑥自然物理因素。⑦自我调控因素。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

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其人格的健全与否对其将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成为了当前教育界和家长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探讨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一、家庭教育1.家庭环境的营造中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最早起源于家庭。

家庭环境的营造对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长需要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空间,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2.言传身教家长作为中学生的榜样,对其人格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需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提升,做孩子的榜样,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3.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家长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途径,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

父母要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学校教育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校作为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对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生活方式。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公益活动的快乐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中学生的教育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对于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对于人格品质的培养。

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总结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学校教育1.开展德育课程学校是中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可以开设德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中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可以组织各种班级文化活动,构建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尊重、包容和互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观念。

3.加强师生互动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引导者,学校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关怀和支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家庭教育1.父母示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他们的行为举止往往会成为孩子行为习惯和人格养成的范本。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传身教,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2.倾听孩子意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主意识。

3.与孩子共同成长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成长的过程,主动和孩子沟通交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社会教育1.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是中学生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学校和社会可以联合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社团组织等,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计划和方案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计划和方案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计划和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计划和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制定有效的计划和方案来实现这一目标呢?一、提升师资队伍素质1. 建立道德品质和人格素质培养的目标要求,引导教师注重道德与人格的培养。

2. 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

3. 建设道德师资库,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提升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二、构建多元化的教育环境1. 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素质的良好成长环境。

2. 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如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爱心、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

3. 注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培养和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注重德育课程的建设1. 制定多样化的德育课程,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

2. 加强对道德课程的研究和应用,注重将德育融入到各个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

3. 建立评价机制,对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素质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以上就是我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计划和方案的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我相信,通过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培养出更多道德品质高尚、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除了前文提到的师资队伍素质、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和德育课程的建设之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完善计划和方案。

加强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他们的人格塑造和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那么,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应该采取哪些培养途径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学校教育1.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社团、艺术团、科技创新等,让学生参与培养其综合素质。

参与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集体中学会团队合作、发现个人兴趣爱好、提高组织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处于成长期,心理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而这些问题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发展。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3. 建设师生互动的平台学校可以建设师生互动的平台,包括心理咨询室、班主任课堂、公开课等,通过这些平台,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心理需求,及时进行帮助和引导,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家庭教育1.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和谐相处,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2. 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实践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会义工等,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在参与实践中发展健全的人格。

3. 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家长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倾听孩子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成长,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推动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社会教育1. 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机会社会可以为中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机会,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相处、解决问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生的健全人格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个性特点、行为习惯、道德价值观、自我意识等。

下面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首先,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学习最早和最重要的环境,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扮演重要角色。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心和正直诚实,给予孩子必要的自由和支持,鼓励他们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同时,家庭教育要予以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一个温暖、安全和支持的地方。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学校教育对塑造学生人格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提供学生发展特长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

最后,社会教育也对学生的健全人格起到重要作用。

社会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又一重要环境,各种社会教育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社会教育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实习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社会,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社会教育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善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关注和关爱孩子的成长;学校要注重全面发展和思想品德教育;社会要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1. 教育家长和老师:家庭和学校是中学生最主要的成长环境,家长和老师对中学生的人格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应该关注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中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并通过向中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来引导他们的行为。

2. 建立良好的学校制度和管理机制:学校的制度和管理机制对中学生的人格培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加强班级管理,建立健全的学生自律机制和奖惩制度,鼓励中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学生会、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让中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领导才能和社会责任感。

4. 提供相应的人格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人格教育课程,如道德与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教育等,通过系统地教授相关知识和技能,引导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5. 加强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和自我主导发展的阶段,他们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

学校可以通过培养中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规划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6. 增强中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中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锻炼中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7. 健康教育的开展:中学生健康是他们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

学校可以加强健康教育,包括营养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等,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教育,中学生才能真正健全自己的人格,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浅谈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浅谈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浅谈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健全人格的培养更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

中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地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成为了教育界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此话题探讨一下,探究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基础。

中学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情感、需求、价值观等进行深入思考和认识,帮助其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形成健康稳定的人格结构。

这可以通过学校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和个性发展指导等方式来进行。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情绪管理、良好的处世态度等,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节,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二、倡导健康的人际关系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人际关系作为学生成长环境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倡导和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态度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这可以通过学校开展团体活动、班级建设、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工作,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培养健全人格。

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败与价值观成长中的学生常常面临着各种挫折和困难,如何正确看待成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败,让学生明白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并从中吸取教训,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教育界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培养正直、诚信、责任感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正确把握人生的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健全的人格。

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同时也需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发展和实现人格健全的必备素质之一。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领悟、有所成长,从而实现自身的自我完善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中学生的健全人格教育越来越重视。

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全人格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培养中学生的健全人格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那么,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应该如何进行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一、家庭教育是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首要途径家庭教育是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首要途径。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最重要的社会环境,也是孩子最早的道德教育机构。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人格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家长应以身作则,做中学生健全人格的榜样。

父母的行为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的养成。

家庭应该重视与中学生的沟通。

沟通是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只有与中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才能促进他们的思想交流和情感建立。

家长要注重培养中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要总是事事替孩子做主,而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决策,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学校教育是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支撑。

学校作为中学生的第二课堂,承担着对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

学校应该加强班级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班级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环境,通过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氛围,推动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学校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他们的情感需求日益增强,学校教师应该注重对中学生情感的引导和教育。

学校应该推动德育课程的改革。

优化和改进德育课程是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手段,只有注重课程内容的实质性、操作性、可操作性,才能真正促进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社会环境是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影响。

社会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社会的风气和氛围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社会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社会环境的良好与否,影响着中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人格养成。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一个健全的人格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领导能力,并培养他们成为有品德、有责任心和有社会意识的公民。

以下是一些关键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

1.价值观教育教育是塑造人格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师首先要提供正确的示范,树立良好的榜样。

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引导他们分辨是非,正确判断和行动。

此外,学校应该制定并执行明确的价值观教育方案,在各个学科中体现价值观教育内容,如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等。

2.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一个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如何正确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团队合作、讨论和辩论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社交活动和实践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

3.强调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品德教育课程、组织品德教育活动等方式来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训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品德。

学生在学校中经历的种种事情都是品德教育的机会,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正义、善良和公正。

4.注重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健全人格的培养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和任务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并规划自己的行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自控力、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5.培养公民意识一个健全的人格不仅要关注个人的发展,还要关注社会和公共利益。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和社会调查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培养他们成为积极的社会参与者。

学生人格教育心得体会(3篇)

学生人格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人格教育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人格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人格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以下是我在学生人格教育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人格教育的内涵人格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意志品质、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教育。

人格教育旨在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1. 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人格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等良好品质。

这些品质将使学生受益终身,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2.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格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在面临挫折和困难时,学生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格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责任感。

使他们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公民。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格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三、人格教育的实施策略1.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载体。

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2. 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人格教育的关键因素。

教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

3.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德育课程是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将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4.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补充。

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培养良好的品质。

5. 强化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环境。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人格成长。

学生人格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

学生人格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人格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学生人格教育的实践,在此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下是我对学生人格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人格教育的内涵1. 人格教育的定义人格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其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心理素质、法律素质等方面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高尚、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 人格教育的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3)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4)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5)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三、人格教育的实践与体会1. 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学生人格教育中,德育教育是基础。

我们要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班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1)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道德的力量,提高道德素养。

(3)班团活动:通过班团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道德品质。

2.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是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2)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3)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 有效实施人格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 有效实施人格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北京雜觯鱗_育此京市邊州这潞河中#时属#裁有效实施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能力团结奋进的通州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领导集体学校的市骨干教师、区骨干教师、区青年骨干教师在一起北京市潞河中学附属学校秉承百年潞河“人格教育” 办学理念,坚持“人格担当、志正修远”的价值追求。

以 人为本,以德为先,基于学生需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积极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潞河养正课程》、“友善课堂”为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创造条件, 提供可能。

短短六年,学校成为城市副中心学生喜爱、家 长信任的优质学校。

▲校园里绿草茵茵中景观石雕"人格教育”信任▲通州区家校共育研讨会在学校召开 ▲班主任工作研究室成立大会 ▲阅读名师工作室教师在活动■7j-»7t > s▲国韵飞扬民乐团获北京市第二十二届学生艺术节金奖▲毕业课程——铭记历史,报效祖国,放飞梦想此京市遄州这潞河中#时属#教有效实施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北京市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教师都有努力塑造学生人格魅力的 责任,积极营造“厚德博学大气担当”的教师文化,着力提 升师德修养和育人能力。

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研究室”“教科 研工作坊”“教科院支持项目”等平台的作用,在专家引领下学 习、实践、研究。

一批在思想上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文 化上有较高的素养水平,在人际交往上具有豁达开阔的胸襟、能 够与学生愉快相处的教师队伍在茁壮成长。

学校现有市区骨干教 师11人,区青年骨干教师13人。

智慧勤劳▲专家引领下的校本教研味河中学附厲学校教科研工作坊庙动仪 1▲李乾玉老师参加第四届北京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青年教师洪扬获北京市“京教杯”一等奖、通州区“春华杯”一等奖▲专家指导语文教学台怍▲学議研細启动仪式I:邮本琳O狀七沾劝■•■■■■a_▲充满活力的体育组教师明德▲年轻的英语组教师团队启智▲“一带一路”课程:邀外国友人一起过中国年▲学生特别喜欢草木染课程北京市教育学劍職教曹■硎究樹范麵际此京市遄押丨g潞河中嗲附4#教有效实施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北京市潞河中学附属学校坚信教育的永恒主题是不断完善人格,这既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正面榜样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动力。

2.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格的核心,对中学生的塑造至关重要。

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自律自立等。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思考各种价值观,并从中获取正确的价值观。

3.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

要鼓励学生主动表达情感,培养他们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心理剧等方式,提供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得到支持和理解。

4.强调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要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正直、友善、勇敢等。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道德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践行。

5.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中学生人格培养的关键是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要教育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制定个人计划、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逐步成为自主、自律的人格。

6.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方式,给予学生心理支持和指导,培养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培养途径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注重情感教育、强调道德教育、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以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等。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培养,才能帮助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1. 引言1.1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小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在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人格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展现出来的独特个性的集合。

一个健全的人格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顺利,也可以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健全的人格能够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可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一环。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应该得到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发性也是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

只有让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就,才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情商和社交能力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

通过情商教育和社交训练,可以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是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目标。

只有通过正确的生活态度,小学生才能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对其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让小学生拥有健康、积极、完整的人格,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将成为他们行为和决策的准则,对其终身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需要从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道德榜样,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尊重他人,关爱社会。

而学校则应该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需要注重激发他们内在的道德感。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正能量的故事、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热爱他人,关心社会。

教育情感态度,培养健全的学生人格——班级管理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实践

教育情感态度,培养健全的学生人格——班级管理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实践

教育情感态度,培养健全的学生人格——班级管理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实践班级管理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实践2023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年份。

在这个年代,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班级管理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实践,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人格和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未来成功与幸福的基础。

而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态度和培养健全人格的责任。

班级管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导师,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感恩心,使他们能够主动关心他人、体谅他人,并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关爱行动,走进社区和养老院,与需要帮助的人分享关爱和温暖。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的情感态度将得到塑造和提升,同时也为他们的人格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班级管理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压力和挑战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突出。

班级管理者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

我们可以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向学生传授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心理问题,并与家庭、学校心理辅导师合作,进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干预。

通过这样的关注与实践,我们能够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除了班级管理者的积极实践,家庭和社会也应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提供支持。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了基础。

家长们应该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

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人格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小学生的人格教育与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小学生人格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小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人格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个性、气质、心理特征和思想感情的统一体。

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养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人格塑造将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和成长。

健全的人格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坚强面对,成为品德高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

1. 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鼓励和表扬来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和乐观态度。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成功者的故事或者启发式的故事来激励学生,让他们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重新振作起来,不畏困难,努力向前。

2.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是现代社会所需的重要素质,也是小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班级卫生、环保宣传等,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老师还可以通过讲述一些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故事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懂得责任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培养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自控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是人格健全的重要方面。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可以让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时更加从容自如。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4.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需的重要素质,也是小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可以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小学生的人格培养是教育的重点之一,因为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财富。

而小学生时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孩子在这个阶段接受的教育与培养尤为重要。

本文将会探讨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培养自尊心自尊心是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他们成长的保障。

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在学校里,老师应该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尊重,不要轻视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不要因为学习成绩好坏而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被重视的情感。

在家庭中,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不要过分苛责孩子的过错,在孩子面前也不要频频提及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从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二、培养责任感责任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在小学阶段培养责任感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比如班级卫生、组织体育活动、帮助老师布置作业等。

而在家庭中,父母也要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活动,并且要及时表扬他们的表现,让他们懂得责任感是一种值得尊重和认可的品质。

三、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小学生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他们成长的关键。

学校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老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思考问题,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家庭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一味地强加自己的观点,给予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培养出勇于表达、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是小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需要与同学、老师、家人以及社会上的其他成员进行合作。

学校应该通过集体活动、课题研究等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在家庭中,父母要鼓励孩子和兄弟姐妹一起合作完成一些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培养正当竞争观念孩子在小学阶段要接受正当的竞争教育,而非以成功为唯一目标的竞争。

论在小学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

论在小学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

论在小学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在小学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教师和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下面是一些策略,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1. 以身作则:老师是学生的楷模,他们会模仿老师的行为和品德。

老师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积极正面的榜样影响学生。

2. 引导讨论与互动:开设讨论和互动的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道德与品德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思考。

3.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价值观:在课堂上建立明确的规则和价值观,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态度。

教师应该解释这些规则和价值观的原因,并鼓励学生遵守。

4. 让学生参与项目和活动:参与社区服务、义工活动等项目,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5.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情感管理的技巧和方法。

6. 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肯定: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肯定,鼓励他们坚持正确的行为和品德。

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和积极性。

7. 组织教育游戏和角色扮演:教育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学会处理道德和品德问题。

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并体验不同的行为后果。

8. 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教育学生建立自律意识和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相应的任务和活动,让他们学会自我约束和承担责任。

9. 与家长合作:家庭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环境之一。

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并及时沟通学生的情况。

10. 评价和反思:定期评价学生的品德发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

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正确的道德标准。

在小学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需要教师注重自身影响力,引导讨论与互动,建立明确的规则和价值观,让学生参与项目和活动,鼓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给予肯定和奖励,组织教育游戏和角色扮演,培养自律和责任感,与家长合作,进行评价和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格思想的评价:
孙隆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①他制他律的人格----渠道化的“做人”方式。②自我压缩的人格----逆来顺受、“存天理,灭人欲”。③没有“个性”-----难于维持人格的完整性。
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
武汉中学萧兴国
一、人格与教育
1、何谓人格?
“人格”一词源自希腊语,原意为“面具”。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人格”尚无一致的定义。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说:“人格一词在涵义上有三种解释,一指人品,与品格同义;二指权利义务主体之资格:三指人的个性,与性格同义。”(《现代心理学》)我们认为学校人格教育中的“人格”一般指前边引文中一、三两义,即品格和个性。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亦称个性。是个人所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通过个人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人格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独特性。(2)稳定性。(3)统和性。(4)功能性。
罗素:我愿提出四种特性,在我看来,它们共同形成理想品格的基础,这就是: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
皮亚杰:儿童的社会发展进程是从自我中心主义到相互性,从同化于尚未意识到自己的自我之中到导致人格的形成的互相理解,从团体内混沌的无分化到以有纪律的组织为基础的分化。
二、对我国当代中学人格状况的大致分析
“你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在外延上,①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和谐统一。②注重认知教育,把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技能的形成视作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③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把情绪、情感、气质、动机、兴趣等视为道德品质的基础。④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坚持启发诱导,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从而引导学生明理、警醒和觉悟。
(3)社会影响。要引导学生积极接受社会的正面影响,明辨是非,抵制不良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个体自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学会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自省,见贤思齐,知错就改,自立自强。
方法:
环境熏陶
健全人格的培养凭说教是不够的,它需要一定环境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荀子就曾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美丽的校园、纯正的校风、和谐的氛围、良好的秩序,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一种春风化雨的作用。班集体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中更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首先就是一个道德自律很强的集体,学生大多能以一定的是非标准去评价和约束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即使个别学生发生不良行为,他也会在大多数人的鄙夷和批评下感到羞愧不安并自觉加以改正。这既是一种道德感染,也是一种心理“从众”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所介绍的帕夫雷什中学就非常注重学校文化环境的育人功用。
(3)、病态人格类型
黄希庭《心理学十五讲》:①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特点是缺乏道德感和内疚感,没有怜悯心、同情心,行为受原始欲望支配,脾气暴躁,挫折容忍力低,情绪活动呈爆发性,行为冲动,对他人和社会冷酷无情,不能从挫折和惩罚中吸取教训。②偏执型人格障碍。特点是思想行为固执,敏感多疑,心胸狭窄,自我评价过高。不接受批评,情感不稳,易冲动,善诡辩,富有攻击性,服饰、仪表不顾习俗等。③回避型人格障碍。特点是行为退缩、自卑,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受批评指责后常觉得自尊心受创伤而痛苦、羞怯,害怕社交活动等。④依赖型人格障碍。特点是缺乏自理能力,总是求助他人,过分依赖他人,很幼稚顺从,总是怀疑自己可能被别人拒绝,任何方面都很少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四、生指出:“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苏霍姆林斯基还强调“劳动教育”的意义。他说:“教育任务就是让劳动渗入我们所教育的人的精神生活中去,渗入集体生活中去,使得对劳动的热爱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就成为他的重要兴趣之一。”“为了社会,为了未来的这种劳动,便成为陶冶孩子们品德的学校。”人格教育就是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文化的教育。
2、人格因素及类型
(1)、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16pf)
因素
高分
低分
A乐群性
热情
孤僻
B聪慧性
聪慧
迟钝
C稳定性
激动
稳定
E恃强性
支配
顺从
F兴奋性
轻松
严肃
G有恒性
坚定
多疑
H敢为性
冒险
畏怯
I敏感性
灵活
自恃
L怀疑性
刚愎
随和
M幻想性
任性
稳妥
N世故性
精明
天真
O忧虑性
烦恼
安详
Q1实验性
激进
保守
Q2独立性
自负机智
附和
(2)家庭教育。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很大程度取决于家庭环境及其教育。(曾子、曾国藩、傅雷)家庭教育在方式上大致可分三类:①权威型教养方式。②放纵型教养方式。③民主型教养方式。学校要注意和学生家庭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及教育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以及生活学习的情况。有时还需对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予以方法上的指导。
在内涵上,就是围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品质的塑造,培养学生正确调整个人行为、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矛盾的能力,把感性层次的行为判断、习俗随从、个人动机,上升到道德判断的理性层次,实现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的统一。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价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关心同情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高赞同度的等级层。在这一等级层中,共有4项:(1)“自尊”(14.2%);(3)“同情心与爱心”(11.0%);(4)“善良、宽容”(14.2%);(7)“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13.2%)。由此可以看出,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中,以爱国为己任已受到高度赞同,强调自身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成为共识,这同几年来我们狠抓爱国主义教育不无关系。调查说明,当代中学生是爱国且有高度责任感的群体,他们已初步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的自身的国民责任,这是令人欣慰的。中学生渴望宽松的人际关系,要求在“有同情心与爱心”的环境中生活,同时渴求理解性的“善良、宽容”人格,这对目前我们的大多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结构上,它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三我”结构:(1)本我。(2)自我。(3)超我。我国哲学家冯友兰提出人生四种境界:(1)自然境界。(2)功利境界。(3)道德境界。(4)天地境界。
韩幼贤《心理学》:人格的形成有三个条件,①天生的潜能。②同一文化下的共同经验。③独特的经验。具体说人格的成因包括: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家庭环境因素。④早期童年经验。⑤学校教育因素。⑥自然物理因素。⑦自我调控因素。
三、学校人格教育及其内涵和外延。
人格教育是通过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渗透、约束,实现道德层面的个体心理的内化,形成个体的自我道德修养,提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认识、评价和调节的能力,指导学生在客观现实的交往中,正确把握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自我表现的能力。概言之,人格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为指导,以培养健全人格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
低赞同度等级层。属于此层中的社会人格共有5项:分别是(5)“独立思考”(4.4%);(6)“慷慨大方”(1.9%);(8)“有合作精神”(1.9%);(9)“尊老爱幼”(3.6%);(10)“勤俭节约”(1.4%)。这些社会人格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属于不被重视的类型,他们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认为其为“最重要的品质”。“勤俭节约”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青少年已不再信奉他们的父辈所秉承的经济观,更多的人体现出一种理财的新观念,他们讲究生活的质量,却又不会轻视每一分钱,该花的决不吝惜,不该花的决不胡花,故只有1.9%的人赞同“慷慨大方”为最重要品质。而“尊老爱幼”的比例之低,则恐怕要归咎于现代家庭中子女的地位畸形偏高,中学生普遍有“小皇帝”心态。他们对这样的传统美德,缺乏较深的体会。在生活中养尊处优,不能吃苦,因此也不大赞同“工作勤奋”的踏实态度。由于家庭、学校的某些原因,现代中学生的独立性也不够强,同时现行的教育体制中鼓励学生思辨精神的因素甚少,故中学生也普遍未认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最后,中学生中“缺乏合作精神”的态度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专门化,以及人们的社会交往日渐变得“大量化、深度浅”的特征,个人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成功而又缺乏合作精神则无异于天方夜谭,当代中学生未能认识到这一点,而过分强调个人的能力,以个人为中心,这是极为有害的。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型”:
①能充分地、准确地认识现实;②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能做到最大限度的认同和接纳;③有自然、朴实和纯真的美德;④经常关注社会上的各种问题;⑤喜欢独处,有超俗的品质;⑥独立自主,不受文化和环境的约束;⑦高品位的鉴赏力;⑧常有高峰体验;⑨能建立持久的友谊;⑩民主的价值观;⑾较强的伦理关系;⑿不带有敌意的富有哲理的幽默感;⒀有创造性;⒁不消极地适应现存的社会文化类型。
梁漱溟:(中国)个人人格隐没,向里用力;(西方)个人人格分明,向外用力。(《中国文化的命运》)
(2)我国现代教育家关于人格教育的论述
蔡元培:教育宗旨是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健全人格指,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陶行知:现在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
中等赞同度等级层。在这一等级层中,共有四项:(2)“正义感”(8.2%);(11)“竞争意识”(6.0%);(12)“待人真诚”(9.2%);(14)“意志坚强”(8.0%)。其中(2)、(12)两项更接近传统道德对国人的要求。当今的中学生虽对正义感有中等程度的支持,但结合“偶像崇拜”中的仅5.8%的人崇拜“见义勇为”的英雄,可见大多数中学生只是渴望社会正义却少有人敢于身为社会正义的承担者。他们因为得自于父母和老师的理解较少,故期望“待人真诚”成为普遍的社会环境。而展望未来,“具有竞争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却是现代人必具的心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