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六章答案
无机化学答案
![无机化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ea30d11711cc7930b716a1.png)
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6-1 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1)2SO2(g) + O2(g) = 2SO3(g)(2)NH4HCO3(s) = NH3(g) + CO2(g) + H2O(g)(3)CaCO3(s) = CO2(g) + CaO(s)(4)Ag2O = 2Ag(s) + 1/2 O2(g)(5)CO2(g) = CO2(aq)(6)Cl2(g) + H2O(l) = H+(aq) + Cl-(aq) + HClO(aq)(7)HCN(aq) = H+(aq) + CN-(aq)(8)Ag2CrO4(s) = 2Ag+(aq) + CrO42-(aq)(9)BaSO4(s) + CO32-(aq) = BaCO3(s) + SO42-(aq)(10)Fe2+(aq) + 1/2 O2(g) + 2H+(aq) = Fe3+(aq) + H2O(l)6-2已知反应ICl(g) = 1/2 I2(g) + 1/2 Cl2(g) 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Kθ= ×10-3,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1)ICl(g) = I2(g) + Cl2(g)(2)1/2 I2(g) + 1/2 Cl2(g) = ICl(g)6-3 下列反应的Kp 和Kc之间存在什么关系?(1)4H2(g) + Fe3O4(s) = 3Fe(s) + 4H2O(g)(2)N2(g) + 3H2(g) = 2NH3(g)(3)N2O4(g) = 2NO2(g)6-4实验测得合成氨反应在500℃的平衡浓度分别为:[H2]=L ,[N2]=L ,[NH3]=L ,求标准平衡常数K θ、浓度平衡常数Kc以及分别用Pa 为气体的压力单位和用bar为气体的压力单位的平衡常数Kp。
6-5已知HCN = H+ + CN- K1θ= ×10-10NH3 + H2O = NH4+ + OH- K2θ= ×10-5H2O = H+ + OH-K3θ= ×10-14求反应NH3 + HCN = NH4+ + CN-的平衡常数Kθ。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习题全部答案及详解第六章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习题全部答案及详解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bda2affe767f5acfa0c7cd60.png)
= 1畅 0
× 104
J > K譟 无 M n(O H)2 沉淀生成 。
请仿照(1)的方法来求解 。
5(6 11)畅 (1) 在 0畅 10 mol· L - 1 FeCl2 溶液中 ,不断通入 H2 S( g) , 若不生
成 FeS 沉淀 ,溶液的 p H 最高不应超过多少 ?
(2) 在 p H 为 1畅 00 的 某 溶 液 中 含 有 FeCl2 与 CuCl2 , 两 者 的 浓 度 均 为
118
第六章 沉淀 溶解平衡
(4)
M g(O H)2 (s)
平衡时 cB / c譟
M g2 + (aq) + 2 O H - (aq) 0畅 010 + { s3 } 2{ s3 }
(0畅 010 + { s3 })(2{ s3 })2 = 5畅 1 × 10 - 12 , s3 = 1畅 1 × 10 - 5 m ol· L - 1 3(6 8)畅 将 50畅 0 m L 的 0畅 100 mol· L - 1 的 Ba( O H )2 溶液 与 86畅 4 m L 的 0畅 049 4 m ol· L - 1 H2 SO4 溶液混合 。 计算生成 BaSO4 的质量和混合溶液的 p H 。 解 : Ba( O H )2 溶 液 与 H2 SO4 溶 液 混 合 后 ,同 时 发 生 了 酸 碱 中 和 反 应 和 BaSO4 沉淀反应 。
按多重平衡来判断有无 M n(O H)2 沉淀生成 :
M n2 + (aq) + 2 N H3 · H2 O(aq)
M n( O
H )2
( s)
+
2N
H+ 4
(aq)
K譟
=
[ c( M n2 +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六章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六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4a0e1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e.png)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六章答案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对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其中第六章是无机及分析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它主要论述了离子反应和化学平衡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讨论第六章的考试内容及相应的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和考试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无机化学中最基本的重要反应类型之一,其主要涉及离子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在第六章的考试中,离子反应涵盖了离子的配位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和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等内容。
Q1:什么是配位化学?A1:配位化学研究的是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其中配位物是指能够以可逆或不可逆的方式向中心金属离子上提供一个或多个电子对的化合物。
金属离子则是被配位化合物所包围,在其中心位置上形成一个化学键。
在配位化学中,配体选择、离子半径、电子结构、环境因素等都会影响金属离子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Q2: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A2: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反应体系中,某些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其他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的化学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共有两个反应途径,一个是氧化途径,一个是还原途径。
不同物种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位差ΔE来进行确定,ΔE越大,氧化还原反应就越有利。
Q3:什么是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化学性质?A3: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很特殊,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配位作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
在配位作用方面,过渡金属离子能够与其他分子或离子的配位作用,形成配位化合物。
而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方面,过渡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它们能够参与不同电子转移反应,形成不同化合物。
第二部分: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在时间、反应物浓度和温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
在无机及分析化学中,化学平衡的理论和应用十分广泛,其中主要涉及到酸碱平衡、溶液性质和化学平衡常数等方面。
Q4:什么是酸碱平衡?A4:酸碱平衡是指酸和碱之间相互转化达到平衡的一种反应。
第6章固体无机化学-习题答案
![第6章固体无机化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5d6e1e650e52ea5518981b.png)
6.2 何谓点阵?何谓晶格?何谓晶胞?确定晶胞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解:点阵:一组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环境等同、为数无限的点的集合。连接其中任意
两点可得一向量,将各个点按此向量平移能使它复原,凡满足这条件的一组点称为点阵。 晶格:空间点阵按照确定的平行六面体单位连线划分,获得一套直线网络,称为空间格
子或晶格。 晶胞:能反映晶体结构全部对称性的最小重复单位。 确定晶胞时应遵循的原则:(1)尽可能取对称性高的素单元;(2)尽可能反映晶体内部
结构的对称性。
6.3 如何区分七个晶系?如何确定晶体的 14 种 Bravais 格子?
解:根据晶体的对称性将晶体分为七个晶系:
晶系
特征对称元素
立方 4 个按立方体的对角线取向的三重旋转轴
第六章 无机固体化学
【习题答案】
6.1 晶体物质有何特点?当你拿到一块晶体时,你将如何依据它的外形辨别它属何种晶体? 解:晶体物质的宏观特点主要包括:(1)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多面体外形;(2)晶体的
晶面角守恒原理;(3)晶体有固定的熔点;(4)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 当你拿到一块晶体时,如果可以看出明显的几何多面体外形,那么晶体可能是单晶;如
(b)利用 Born-Harber 循环:
K (s) + F2 (g)
S
D
D K(g) 2F (g)
I
2E
K2+(g) + 2F– (g)
Δf H Cl (g)
KF2 (s) –U
并根据 Hess 定律可得: Δf H=S+D+I+2E-U
=(81.2+155+418.8+3052-2×644+2276)kJ·mol-1 =4695 kJ·mol-1 (c)因为KF2(s)的生成焓为很大的正值,并且主要是由第二电离能I2数值很大造成的, 所以KF2(s)不稳定,钾元素难以形成正二价的离子。
无机化学(上册)第6章习题答案20111217
![无机化学(上册)第6章习题答案20111217](https://img.taocdn.com/s3/m/86365833a76e58fafab003fe.png)
4.溶度积规则是什么?是否理论值与实际观察一定一致? 解:教材第117页有详细解释。 5.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Cl-化合物,是否有AgCl沉淀析出,简要分析 原因。 解:有。氯离子浓度增大,使>,平衡向生成沉淀方向移动。 6.在锅炉的使用中,常常会生成锅垢如不及时清除,由于生热不均,容
易发生危险,燃烧耗费也多,已知锅垢中主要是CaSO4,它既不溶于 水,也不溶于酸,很难除去,试设计一个简易的方法除去它。 解:可利用饱和溶液使其转化为碳酸钙,然后用稀盐酸除去。(答案不 唯一,读者可自行设计方案。) 7.写出难溶电解质PbCl2、AgBr、Ba3(PO4)2、Ag2S沉淀溶解反应方程 式及溶度积表达式。 解:
13.某混合溶液中含有0.10 moldm-3 Zn2+ 及0.10 moldm-3 Fe2+,能否利用 通入H2S气体使Zn2+与Fe2+定量分离?试讨论分离的条件。
解:(本题与第12题属于同一类型) 定量沉淀完全标志为溶液中残留离子浓度.
使用蔡少华等《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第47页第24题数据: ,.
解:pH = 8.60, c(H+) = 2.5 10-9 mol·dm-3. SrCO3(s) + 2H+(aq)
Sr2+(aq) + H2CO3(aq) (1)
HCO3-(aq)
H+(aq) + CO32-(aq) (2)
解联立方程(1)和(2),得 21.向含有浓度为0.10 moldm-3的MnSO4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试问是先
使用附录4数据:
,.(附录4数据) (1)设Zn2+生成ZnS(s)定性沉淀完全,溶液残存的Zn2+浓度,则对 应的S2-浓度 此时溶液中H+浓度由H2S(aq)的电离平衡计算[298 K,H2S饱和溶液 浓度c(H2S) = 0.10 moldm-3]: H2S(aq)
无机化学第六章 练习答案
![无机化学第六章 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40fd4d3c1ec5da50e27060.png)
第六章 练习 一、选择题1. 从含有0.10 mol·L -1 Ag +的溶液中除去90%的Ag +,平衡时[24CrO -]等于( D )。
[K sp (Ag 2CrO 4)=2×10-12](A)2×10-12 (B)2×10-l1 (C)2×10-10 (D)2×10-82. 已知K sp :AgCl(1× 10-10),Ag 2CrO 4 (9 × l0-12),Ag 2C 2O 4 (3×l0-11)和AgBr(5×10-13)。
在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 +浓度最大的是( C )。
(A)AgCl (B) Ag 2CrO 4 (C) Ag 2C 2O 4 (D) AgBr3. 下列有关分步沉淀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溶度积小者一定先沉淀出来 (B) 沉淀时所需沉淀试剂小者先沉淀出来 (C) 溶解度小的物质先沉淀 (D) 被沉淀离子浓度大的先沉淀4.在下列试剂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 )。
(A) 0.10 mol·L -1 HAc (B) 0.10mol·L -1Sr(NO 3)3 (C) 纯水 (D) 1.0mol·L -1 Na 2CO 35. 欲使CaCO 3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大,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D )。
(A) 加入1.0 mol·L -1 Na 2CO 3 (B) 加入1.0 mol·L -1NaOH (C) 加入0.10mol·L -1CaCl 2 (D) 降低溶液的pH6. 向饱和AgCl 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 AgCl 的溶解度增大 (B) AgCl 的溶解度,均不变 (C) AgCl 的增大 (D)AgCl 的溶解度,增大7. 欲使,转化为必使( D )。
(A) (B)(C) (D)二、填空题3SrCO sp K θspK θspK θ()12238.310SP Ag CO K θ-=⨯()12224 5.310SP Ag C O K θ-=⨯()()22_2430.64c C O c CO -<()()22_2431.6c C O c CO ->()()22_2431.6c C O c CO -<()()22_2430.64c C O c CO ->1. 某难溶强电解质M 2A ,在纯水中它的溶解度S =__________。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d6b9f4b52acfc788ebc900.png)
第六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思考题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试推测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答:ⅠA、ⅡA族与ⅥA、ⅦA元素之间由于电负性相差较大,易形成离子键,而处于周期表中部的主族元素原子之间由于电负性相差不大,易形成共价键。
2.下列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1)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也越稳定。
不一定,对双原子分子是正确的。
(2)共价键的键长等于成键原子共价半径之和。
不一定,对双原子分子是正确的。
(3)sp2杂化轨道是由某个原子的1s轨道和2p轨道混合形成的。
×由一个ns轨道和两个np轨道杂化而成。
(4)中心原子中的几个原子轨道杂化时,必形成数目相同的杂化轨道。
√(5)在CCl4、CHCl3和CH2Cl2分子中,碳原子都采用sp2杂化,因此这些分子都呈四面体形。
×sp3,CCl4呈正四面体形;CHCl2和CH2Cl2呈变形四面体形。
(6)原子在基态时没有未成对电子,就一定不能形成共价键。
×成对的电子可以被激发成单电子而参与成键。
(7)杂化轨道的几何构型决定了分子的几何构型。
×不等性的杂化轨道的几何构型与分子的几何构型不一致。
3.试指出下列分子中那些含有极性键?Br2CO2H2O H2S CH44.BF3分子具有平面三角形构型,而NF3分子却是三角锥构型,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解释。
BF3中的B原子采取SP2杂化,NF3分子的N原子采取不等性的SP3杂化。
5.CH4,H2O,NH3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哪个分子? 键角最小的是哪个分子? 为什么?CH4键角最大(109028,),C采取等性的SP3杂化,NH3(107018,), H2O分子中的N、O采用不等性的SP3杂化,H2O分子中的O原子具有2对孤电子对,其键角最小(104045,)。
6.解释下列各组物质分子中键角的变化(括号内为键角数值)。
(1) PF3(97.8°),PCl3(100.3°),PBr3(101.5°)中心原子相同,配体原子F、Cl、Br的电负性逐渐减小,键电子对的斥力逐渐增加,所以键角逐渐增加(2) H2O(104°45'),H2S(92°16'),H2Se(91°)配位原子相同,中心原子的电负性逐渐减小,键电子对的斥力逐渐减小,所以键角逐渐减小7.试用分子轨道法写出下列分子或粒子的分子轨道表示式,并指出其中有哪几种键?是顺磁性、还是反磁性的物质?O 2 O 22- N 2 N 22-O 2和N 2见教材,O 22-和N 22-的分子轨道分别为: O 22-()()()()()()()()()222222222112222222x y z y z s s s s p p p p p σσσσσππππ****⎡⎤⎢⎥⎣⎦具有1个双电子的σ键,是反磁性物质。
大学无机化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ace92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d.png)
大学无机化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第六章化学键理论本章总目标:1: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别;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和键参数的关系;3:重点掌握路易斯理论、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以及分子轨道理论。
4:熟悉几种分子间作用力。
各小节目标:第一节:离子键理论1:掌握离子键的形成、性质和强度,学会从离子的电荷、电子构型和半径三个方面案例讨论离子的特征。
2:了解离子晶体的特征及几种简单离子晶体的晶体结构,初步学习从离子的电荷、电子构象和半径三个方面来分析离子晶体的空间构型。
第二节:共价键理论1;掌握路易斯理论。
2:理解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
掌握价键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点和共价键的类型。
3:理解并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要点并学会用此理论来判断共价分子的结构,并会用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来解释分子的构型。
第三节:金属键理论了解金属键的能带理论和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
第四节:分子间作用力1:了解分子极性的判断和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以及氢键这种次级键的形成原因。
2;初步掌握离子极化作用及其强度影响因素以及此作用对化合物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KClO3B.Na2O2C.Na2OD.KI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能最大的是()A.O2B.O2-C.O22+D.O22-3.下列化合物共价性最强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LiIB.CIC.BeI2D.MgI24.极化能力最强的离子应具有的特性是()A.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大B.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小C.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小D.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大5.下列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弱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FeCl3B.AlCl3C.SiCl4D.PCl56.对下列各组稳定性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O2+>O22-B.O2->O2C.NO+>NOD.OF->OF7.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H2O2B.NaCO3C.Na2O2D.KO38.下列各对物质中,是等电子体的为()A.O22-和O3B.C和B+C.He和LiD.N2和CO9.中心原子采取p2杂化的分子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NH3B.BCl3C.PCl3D.H2O10.下列分子中含有两个不同键长的是()A.CO2B.SO3C.SF4D.某eF41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有孤电子对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H2OB.H3O+C.NH3D.NH4+12.氨比甲烷易溶于水,其原因是()A.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别B.密度的差别C.氢键D.熔点的差别13.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l4B.CH3OCH3C.BCl3D.PCl514.下列哪一种物质只需克服色散力就能使之沸腾()A.HClB.CH3Cll4D.NH315.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等性杂化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NCl3B.SF4C.CHCl3D.H2O16.下列哪一种物质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2A.NaOHB.H2OC.CH3ClD.SiO217.下列离子中,中心原子采取不等性杂化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H3O+B.NH4+C.PCl6-D.BI4-18.下列哪一种分子的偶极矩最大()A.HFB.HClC.HBrD.HI19.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SO2B.CO2C.NO2D.ClO220.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与NH3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最相似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H2OB.H3O+C.NH4+D.BCl32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构型不为直线形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I3+B.I3-C.CS2D.BeCl222.下列分子不存在Ⅱ键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COCl2B.O3C.SOCl2D.SO323.下列分子中含有不同长度共价键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NH3B.SO3C.KI3D.SF424.下列化合物肯定不存在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BNB.N2H4C.C2H5OHD.HCHO二填空题1.比较大小(《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1)晶格能AlF3AlCl3NaClKCl(2)溶解度CuF2CuCl2Ca(HCO3)NaHCO32.NO+、NO2、NO2-的几何构型分别是、、、其中键角最小的是3.给出晶宝包中离子总数:立方ZnS;NaCl;CCl(《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4.CO2是分子;SO2是分子;BF3是分子;NF3是分子;PF5是分子。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6521ecd0d233d4b04e6953.png)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六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思考题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试推测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答:ⅠA、ⅡA族与ⅥA、ⅦA元素之间由于电负性相差较大,易形成离子键,而处于周期表中部的主族元素原子之间由于电负性相差不大,易形成共价键。
2.下列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1)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也越稳定。
不一定,对双原子分子是正确的。
(2)共价键的键长等于成键原子共价半径之和。
不一定,对双原子分子是正确的。
(3)sp2杂化轨道是由某个原子的1s轨道和2p轨道混合形成的。
×由一个ns轨道和两个np轨道杂化而成。
(4)中心原子中的几个原子轨道杂化时,必形成数目相同的杂化轨道。
√(5)在CCl4、CHCl3和CH2Cl2分子中,碳原子都采用sp2杂化,因此这些分子都呈四面体形。
×sp3,CCl4呈正四面体形;CHCl2和CH2Cl2呈变形四面体形。
(6)原子在基态时没有未成对电子,就一定不能形成共价键。
×成对的电子可以被激发成单电子而参与成键。
(7)杂化轨道的几何构型决定了分子的几何构型。
×不等性的杂化轨道的几何构型与分子的几何构型不一致。
3.试指出下列分子中那些含有极性键?Br2CO2H2O H2S CH44.BF3分子具有平面三角形构型,而NF3分子却是三角锥构型,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解释。
BF3中的B原子采取SP2杂化,NF3分子的N原子采取不等性的SP3杂化。
5.CH4,H2O,NH3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哪个分子键角最小的是哪个分子为什么 CH4键角最大(109028,),C采取等性的SP3杂化,NH3(107018,), H2O分子中的N、O采用不等性的SP3杂化,H2O分子中的O原子具有2对孤电子对,其键角最小(104045,)。
无机化学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第六章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81f2cbdaef5ef7ba0d3ccf.png)
EMF
E
MF
0.0592 2
lg
[Fe3 ]2 [I [Fe 2 ]2
]2
0.535
0.770
0.0592 2
lg
(10 4 )2 (10 4 )2 12
0.239 (V )
(2)正极:Cu2+(0.1 mol/L) + 2e == Cu 负极:Zn2+(0.1 mol/L) + 2e == Zn
负极:Zn2+(0.0001 mol/L) + 2e == Zn
电池总反应:
Fe2+(0.01 mol/L) + Zn == Fe + Zn2+(0.0001 mol/L)
EMF
E
M
F
0.0592 2
lg
[Zn 2 ] [Fe2 ]
0.4402
0.762
0.0592 2
lg
0.0001 0.01
50题:设Ag++e==Ag为正极;AgBr+e==Ag+Br-为负 极;则电池总反应:Ag++Br-==AgBr
lg K nEM F 1 (0.7996 0.07137 ) 12.30
0.0592
0.0592
∴ K平=2.01×1012 Ksp=1/K平=4.98×10-13
同理:设Ag++e==Ag为正极;AgI+e==Ag+I-为负极; 则电池总反应:Ag++I-==AgI
0.0592
0.0592
x= -1.015(V)
EθMF= -0.257+1.015 = 0.758(V) 由于形成Zn(NH3)42+配离子,导致负极的电极电 势减小,所以电池电动势增加。
无机化学(上册)第6章习题答案20111217(DOC)
![无机化学(上册)第6章习题答案20111217(DOC)](https://img.taocdn.com/s3/m/f0d5742487c24028915fc36a.png)
本章学习要求1.理解溶度积的含义,掌握它与溶解度的关系。
2.理解溶度积规则,并会判断沉淀-溶解的自发方向。
3.熟识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原理,理解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熟练掌握有关的多重平衡计算。
4.理解沉淀转化、分步沉淀的原理并会应用。
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习题答案1.是非题(1)( )由于的AgCl 的O sp K =1.8⨯10-10大于Ag 2CrO 4的Osp K =2.0⨯10-12,故AgCl 的溶解度(mol·dm -3)大于Ag 2CrO 4的溶解度(mol·dm -3)。
(2)( )只要r i Q = Osp K ,那么就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
(3)( )溶度积较大的难溶电解质容易转化为溶度积较小的难溶电解质。
(4)( )先达到r i Q >Osp K 的物质先沉淀。
(5)( )溶解度较大的沉淀易转化为溶解度较小的沉淀。
(6)( )对于难溶弱电解质AB ,则Osp K 和溶解度s (mol·dm -3)的关系是s = c (AB)+Osp (AB)K 。
(7)( )溶度积小的难溶物溶解度也一定小。
(8)( )所加沉淀剂越多,被沉淀的离子沉淀的越完全。
解:(1)错误,不同组成类型的化合物不能直接用O sp K 比较其溶解度。
(2)错误,饱和溶液的O sp r i Q K =,处于平衡状态,若溶液中无固体,不会自发形成沉淀,无沉淀-溶解平衡。
(3)错误。
只有同组成类型的化合物才对,不同组成类型的化合物,例如,O sp (AgCl)K >O sp 24(Ag CrO )K ,但溶解度(AgCl)s <24(Ag CrO )s ,更易发生24Ag CrO AgCl→的转变。
(4)正确。
(5)正确。
(6)正确。
其中c (AB )也称为“分子溶解度”。
(7)错误,理由同(3)。
(8)错误,如AgCl 。
2.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有哪些?解: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配位效应、酸效应。
最新大学无机化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
![最新大学无机化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bf6480172ded630b1cb6e1.png)
第六章化学键理论本章总目标:1: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别;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和键参数的关系;3:重点掌握路易斯理论、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以及分子轨道理论。
4:熟悉几种分子间作用力。
各小节目标:第一节:离子键理论1:掌握离子键的形成、性质和强度,学会从离子的电荷、电子构型和半径三个方面案例讨论离子的特征。
2:了解离子晶体的特征及几种简单离子晶体的晶体结构,初步学习从离子的电荷、电子构象和半径三个方面来分析离子晶体的空间构型。
第二节:共价键理论1;掌握路易斯理论。
2:理解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
掌握价键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点和共价键的类型。
3:理解并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要点并学会用此理论来判断共价分子的结构,并会用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来解释分子的构型。
第三节:金属键理论了解金属键的能带理论和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
第四节:分子间作用力1:了解分子极性的判断和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以及氢键这种次级键的形成原因。
2;初步掌握离子极化作用及其强度影响因素以及此作用对化合物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KClO3B.Na2O2C. Na2OD.KI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能最大的是()A. O2B.O2-C. O22+D. O22-3. 下列化合物共价性最强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LiIB.CsIC. BeI2D.MgI24.极化能力最强的离子应具有的特性是()A.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大B.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小C.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小D.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大5. 下列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弱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FeCl3B.AlCl3C. SiCl4D.PCl56.对下列各组稳定性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O2+>O22-B. O2->O2C. NO+>NOD. OF->OF7.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H2O2B.NaCO3C. Na2O2D.KO38.下列各对物质中,是等电子体的为()A.O22-和O3B. C和B+C. He和LiD. N2和CO9. 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NH3B.BCl3C. PCl3D.H2O10.下列分子中含有两个不同键长的是()A .CO2 B.SO3 C. SF4 D.XeF411.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有孤电子对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H2OB. H3O+C. NH3D. NH4+12.氨比甲烷易溶于水,其原因是()A.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别B.密度的差别C. 氢键D.熔点的差别13.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CCl4B.CH3OCH3C. BCl3D. PCl514.下列哪一种物质只需克服色散力就能使之沸腾( )A.HClB.CH3Cl l4D.NH315.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等性杂化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NCl3B.SF4C. CH Cl3D.H2O16.下列哪一种物质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A.NaOHB.H2O C.CH3Cl D.SiO217.下列离子中,中心原子采取不等性杂化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H3O+B. NH4+C. PCl6-D.BI4-18.下列哪一种分子的偶极矩最大( )A.HFB.HClC.HBrD.HI19.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SO2B.CO2C. NO2D.ClO220.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与NH3分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最相似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H2OB. H3O+C. NH4+D. BCl32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构型不为直线形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I3+B. I3-C. CS2D. BeCl222. 下列分子不存在Ⅱ键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COCl2B. O3C.SOCl2D. SO323. 下列分子中含有不同长度共价键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NH3B. SO3C. KI3D. SF424. 下列化合物肯定不存在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BNB. N2H4C. C2H5OHD. HCHO二填空题1.比较大小(《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1)晶格能AlF3AlCl3NaCl KCl(2)溶解度CuF2CuCl2Ca(HCO3) NaHCO32.NO+、NO2、NO2-的几何构型分别是、、、其中键角最小的是。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六章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160d37995a8102d277a22f10.png)
第六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习题解答思考题1.氢原子为什么是线状光谱谱线波长与能层间的能量差有什么关系1.因为氢原子(也包括其他原子)核外电子按不同能量分层排布,这些能量间是不连续的。
跃迁到高能量轨道的电子回到低能量轨道时放出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
任一原子轨道间的能量差个数是有限的,故放出的光谱是有限的几条,所以是线状光谱。
根据hγ=△E,谱线波长λ= hc/△E。
2.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有什么特点2.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有什么特点与其他微观粒子一样,具有波粒两象性。
量子力学用几率波来描述电子的运动。
3.量子力学的轨道概念与波尔原子模型的轨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波尔原子模型的轨道把原子核作为球心,电子在原子核为球心的同心圆上围绕原子核旋转,也称“星系模型”。
量子力学的轨道概念是电子作为几率波,在原子核和其他电子形成的电场中运动。
用波动方程描述电子的运动,由于是微分方程,要有合理解,要确定一系列量子数,每一组量子数确定的波动方程即为一轨道。
4.比较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与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的异同。
4.原子轨道有正负之分,且原子轨道比较“胖”;电子云是原子轨道的平方,无正负之分,比原子轨道“瘦”。
5.氢原子的电子在核外出现的概率最大的地方在离核的球壳上(正好等于波尔半径),所以电子云的界面图的半径也是。
这句话对吗5.不对。
电子云的界面图指包括电子运动概率很大(例如90%或99%)的等密度面的界面。
6.说明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取值范围。
哪些量子数决定了原子中电子的能量6.主量子数是决定电子与原子核平均距离的参数。
其取值范围n为1、2、3、4……∞的自然数。
角量子数是电子运动角动量的参数,其取值范围l为0、1、2、3、……(n-1)的自然数。
磁量子数是具有相同角动量的电子在空间不同伸展方向的参数,其取值范围m为0、±1、±2、……±l。
自旋量子数是表示电子自旋的参数,根据电子自旋只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情况,自旋量子数m s的取值范围取+1/2和-1/2。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习题全部答案及详解第六章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习题全部答案及详解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e301a1704b35eefdc9d33320.png)
其平衡常数为K譟sp①,M yers借用了R畅M畅Smith[4]的相关数据。
如果再写出下列两个离子平衡方程式:H++O H-H2O K譟=1/K譟w(2)H++H S-H2S K譟=1/K譟a1(H2S)(3)将反应式(1),(2),(3)相加得到ZnS(s)在酸中的溶解反应式:ZnS(s)+2H+Zn2++H2S K譟spa(ZnS)如果取p K譟a1(H2S)=7.02[4],则K譟spa(ZnS)=K譟spK譟w K譟a1(H2S)≈1021K譟sp(65)式(65)表明M S(s)型硫化物的K譟spa是K譟sp的1021倍。
从上述推导过程可以看出,K譟spa的确定和使用确实避开了K譟a2(H2S)。
M yers还指出,K譟spa(M S)>10-2时,M S(s)在酸中是可溶的,K譟spa在金属硫化物的分离中也是适用的。
主要参考文献 [1]Myers R J.The New Low Value for the Second Dissociation Constant for H2S.J Chem Educ,1986,63:687. [2]Yagil G.The Effect of Ionic Hydration on Equilibria and Rate in Concentrated Elec唱trolyte solutions.Ⅲ.The H-Scale in Concentrated Hydroxide Solution.J Phys Chem,1967,71:1034. [3]Meyer B.Second Dissociation Constant of Hydrogen Sulfide.Inorg Chem,1983,22:2345. [4]Smith R M.Critical Stability Constants Vol4.Inorg Complexes.New York:Plenum,1976.三、习题解析 1(63)畅放射化学技术在确定溶度积常数中是很有用的。
无机化学第六章习题答案 宋天佑 第二版
![无机化学第六章习题答案 宋天佑 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309186a0116c175f0e48f0.png)
的两端分别取倒数,得 σ=
1 ������ 2 −4 1 ������ 2 ������ ������ 2 4 1 ������ 4
= ( − 里德堡公式 σ=Rh(
1
2 ������ 1
)
−
1
2 ������ 2
)中当 n1=2 时即表现为巴尔麦公式,且有 RH= 故 B=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41 铌 Nb(niobium)[Kr]4d45s1 各价电子 n 4 4 4d4 4 4 5s1 78 5 2 2 0 0 -1 0 + + +
1 2 1 2 1 2
l 2 2
m +2 +1
ms + +
1 2 1 2
铂 Pt(platinum)[Xe]4f145d96s1 n 4 4 4 4f14 4 4 4 4 5 5 5d9 5 5 5 l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m +3 +2 +1 0 -1 -2 -3 +2 +1 0 -1 -2 ms ± ± ± ± ± ± ± ± ± ± ±
=3.31×10-10m
λ =3.31×102pm 6-5 用量子数 n,l,m 对原子核外 n=4 的所有可能的原子轨道分别进 行描述。 解:n=4,则 l=0,1,2,3. L=0 L=2 m=-1,0,+1 m=-2,-1,0,+1,+2
L=3
m=-3,-2,-1,0+1,+2,+3
轨道数目:1+3+5+7=16 这 16 个原子轨道可以用量子数分别描述如下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l 0 1 1 1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m 0 -1 0 1 2 -1 0 1 2 -3 -2 -1 0 1 2 3
无机化学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0502f4de80d4d8d05a4f4e.png)
无机化学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第六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1、共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它们如何说明了共价键的特征。
2、说明σ键和π键,共价键和配位键、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的差别与联系。
3、BF3分子是平面三角形的几何构型,但NF3分子却是三角锥的几何构型,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说明。
4、举例说明不等性杂化的两类情况。
5、试用激发和杂化轨道理论说明下列分子的成键过程;(1)BeCl2分子为直线形,键角为180⁰;(2)SiCl4分子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5⁰;(3)PCl3分子为三角锥形,键角略小于109.5⁰;(4)OF2分子为折线形(或V形),键角小于109.5⁰。
6、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核能采取的杂化类型,并预测其分子的几何构型;BBr3,CO2,CF4,PH3,SO27、试对下列诸项各举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和结构式予以说明:(1)O原子形成1个σ键和1个π键;(2)O原子以不等性sp3杂化轨道形成2个σ键;(3)B原子用sp2杂化轨道形成3个σ键;(4)B原子用sp3杂化轨道形成3个σ键和1个配位键;(5)N原子给出1对电子形成配位键;(6)N原子以不等性sp3杂化轨道形成了3个σ。
8、试判断下列分子的极性,并加以说明:CO,CS2 (直线形),NO,PCl3(三角锥形)SiF4(正四面体形),BCl3 (平面三角形),H2S(折线形或V形)9、试判断下列各组的两种分子间存在那些分子间作用力:(1)Cl2和CCl4(2)CO2和H2O(3) H2S和H2O (4) NH3和H2O10、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举例说明为什么?(1)A=B双键键能是A-B平均键能的两倍;(2)非极性分子中只有非极性键;(3)有共价键存在的化合物不可能形成离子晶体;(4)全由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只能形成分子晶体;(5)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分子,其分子间力就越大;(6)HBr的分子间力较HI的小,股HBr没有HI稳定(即容易分解);(7)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力,仅存在与于分子之间;(8)HCl溶于水生成H+和Cl-,所以HCl是以离子键结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氧化还原平衡及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1.下列物质中元素的氧化数。
(1)CrO42-中的Cr (2)MnO42-中的Mn(3)Na2O2 中的O (4)H2C2O4·2H2O中的C解答:(1)Cr:+6;(2)Mn:+6;(3)O:-1;(4)C:+32. 下列反应中,哪些元素的氧化数发生了变化?并标出氧化数的变化情况。
(1)Cl2+H2O=HClO+HCl(2)Cl2+H2O2=2HCl+O2(3)Cu+2H2SO4 (浓)=CuSO4+SO2+2H2O(4)K2Cr2O7+6KI+14HCl=2CrCl3+3I2+7H2O+8KCl 解答:(1)Cl:from 0 to+1and-1(2)Cl:from 0to -1;O:from -1 to 0(3)Cu:from 0 to +2;S:from +6 to +4(4)Cr:from +6 to +3;I:from -1 to 03.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在碱性介质中的反应式。
(1)Br2+OH-→BrO3-+Br-(2)Zn +ClO-→Zn(OH)42-+Cl-(3)MnO4-+SO32-→MnO42-+SO42-(4) H2O2+Cr(OH)4-→CrO42-+H2O解答:(1) Br2+12OH-=2BrO3-+6H2O+10e(2e+Br2=2Br-)×56Br2+12OH-=2BrO3-+6H2O+10 Br-(2)Zn +4OH-=Zn(OH)42-+2eH2O+ClO-+2e=2OH-+Cl-Zn +H2O+2OH-+ClO-=Zn(OH)42-+Cl-(3)(MnO4-+e=MnO42-)×22OH-+SO32-=H2O+SO42-+2e2MnO4-+2OH-+SO32-=2MnO42-+H2O+SO42-(4) (H2O2+2e=2OH-)×3(4OH-+Cr(OH)4-=CrO42-+4 H2O+3e)×23 H2O2+2OH-+2Cr(OH)4-=2CrO42-+8 H2O4.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在酸性介质中的反应式。
(1) S2O82-+Mn2+→MnO4-+SO42-(2) PbO2+HCl →PbCl2 +Cl2 +H2O(3) Cr2O72-+Fe2+→Cr3++Fe3+(4) I2+H2S→I-+S解答:(1) (S2O82-+2e=2SO42-)×5(4H2O+Mn2+=MnO4-+8H++5e)×25 S2O82-+8H2O+2 Mn2+=2MnO4-+16H++10SO42-(2) PbO2+4H++2e=Pb2++2H2O2Cl-=Cl2 +2ePbO2+4HCl =PbCl2 +Cl2 +2H2O(3) Cr2O72-+14H++6e =2Cr3++7H2O(Fe2+=Fe3++e)×6Cr2O72-+14H++6 Fe2+=2Cr3++7H2O+6 Fe3+(4) I2+2e=2I-H2S=S+2H++2eI2+H2S=2I-+S +2H+5.Diagram galvanic cells that have the following net reactions.(1) Fe + Cu2+ = Fe2+ + Cu (2) Ni + Pb2+ = Ni2+ + Pb(3) Cu + 2Ag+ = Cu2+ + 2Ag (4) Sn + 2H+ = Sn2+ + H2解答:(1). (-)Fe| Fe2+(c1)‖Cu2+(c2) |Cu(+)(2). (-)Ni| Ni2+(c1)‖Pb2+(c2) |Pb(+)(3). (-)Cu| Cu2+(c1)‖Ag+(c2) |Ag(+)(4). (-)Sn| Sn2+(c1)‖H+(c2) |H2,Pt(+)6. 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作为氧化剂:KMnO4、K2Cr2O7、CuCl2、FeCl3、H2O2、I2、Br2、F2、PbO2试根据标准电极电势的数据,把它们按氧化能力的大小排列成顺序,并写出它们在酸性介质中的还原产物。
解答:氧化能力由大到小排列如下:解答:(1)F2、(2)H2O2、(3)KMnO4、(4)PbO2、(5)K2Cr2O7、(6)Br2、(7)FeCl3、(8)I2、(9)CuCl2在酸性介质中的还原产物依次如下:F-、H2O、Mn2+、Pb2+、Cr3+、Br-、Fe2+、I-、Cu7..Calculate the potential of a cell made with a standard bromine electrode as the anode and a standard chlorine electrode as the cathode.解答:已知φ (Cl2/Cl-)=1.358V;φ (Br2(l)/Br-)=1.087V则电动势E =φ (+)-φ (-)=1.358-1.087=0.271(V)8. Calculate the potential of a cell based on the following reactions at standard conditions.(1) 2H2S +H2SO3→3S +3H2O (2)2Br-+2Fe3+→Br2 +2Fe2+(3)Zn +Fe2+→Fe+Zn2+(4)2MnO4-+5H2O2+6HCl→2MnCl2 +2KCl+8H2O+5O2解答:(1)0.308V (2)-0.316V(3)0.323V(4)0.828V9. 已知 MnO 4-+8H ++5e = Mn 2++4H 2O ϕ =1.507VFe 3++e =Fe 2+ϕ =0.771V(1)判断下列反应的方向MnO 4-+5Fe 2++8H +→ Mn 2++4H 2O +5Fe 3+(2)将这两个半电池组成原电池,用电池符号表示该原电池的组成,标明电池的正、负极,并计算其标准电动势。
(3)当氢离子浓度为10mol ·L -1,其它各离子浓度均为1mol ·L-1时,计算该电池的电动势。
解答:(1)MnO 4-+5Fe 2++8H +→ Mn 2++4H 2O +5Fe 3+正向进行(2) (-)Pt| Fe 2+(c 1),Fe 3+(c 2)‖MnO 4-(c 3),Mn 2+(c 4) | Pt (+)E =1.507-0.771=0.736V(3) E =[1.507+(0.0592/5)lg108]-0.771=1.602-0.771=0.831V10. 已知下列电池Zn| Zn 2+(x mol ·L -1)‖Ag +(0.1 mol ·L -1)|Ag 的电动势E =1.51V求Zn 2+离子的浓度。
解答:E = ϕ+- ϕ-=(ϕ Ag+/Ag +0.0592lg c Ag+)- (ϕ Zn2+/Zn +20592.0lg c Zn2+)=1.51mol ·L (0.799+0.0592lg0.1)- (-0.763+20592.0lg c Zn2+)=1.51mol ·L ∴ c(Zn 2+)=0.58 mol ·L -111.当HAc 浓度为0.10 mol ·L -1,p(H 2)=100kPa ,测得ϕ (HAc/ H 2)=-0.17v.求溶液中H +的浓度和HAc 的解离常数K a解:由题意得,ϕ(HAc/H 2)= ϕ (H +/H 2)+(0.059/2)lg[H +]2/p (H 2)/p=0.059 lg[H +]=-0.17V可得[H +]=1.31×10-3 mol ·L -1 HAc 的解离常数K a = [H +]2/(c- [H +]) =1.74×10-512.在标准状态下,MnO 2和HCl 反应能否制得Cl 2?如果改用12 mol ·L -1的浓盐酸呢(设其他物质仍处于标准态)?解:由题意得,正极反应:MnO 2+2e+4H +→Mn 2++2H 2O负极反应:4HCl(浓)→Cl 2+2Cl -+4H ++2e标准状况下E = E (MnO 2/ Mn 2+)-E (Cl 2/ Cl -)=1.23v-1.358v=-0.128v<0,故此时不能制得Cl 2。
改用12 mol ·L-1的浓盐酸时,E=[E (MnO 2/ Mn 2+)-(0.0592/2)lg(1/ [H +]4)]-[E (Cl 2/ Cl -)-(0.0592/2)lg [H +]4[Cl -]2] =(1.23+0.0592×4×1.08/2)-(1.358-0.0592×6×1.08/2)>0 说明改用12 mol ·L -1的浓盐酸时能制得氢气13. 为了测定PbSO 4的溶度积,设计了下列原电池(-) Pb| PbSO 4| SO 42-(1.0 mol ·L -1)‖Sn 2+(1.0 mol ·L -1)|Sn (+)在25C 时测得电池电动势E =0.22V ,求PbSO 4 溶度积常数K sp 。
解答:∵ϕ 正=-0.136v 0.22=-0.136-ϕ 负 ∴ϕ 负=-0.356V ∵[Pb 2+][SO 42-]=K sp∴-0.356=-0.126+20592.0lg[Pb 2+] =0.126+20592.0lg 1K θsp∴K sp =1.7⨯10-814.利用下述电池可以测定溶液中Cl -的浓度,当用这种方法测定某地下水Cl -含量时,测得电池的电动势为0.280v ,求某地下水中Cl-的含量(-) Hg(s)| Hg 2Cl 2(l) | KCl(饱和) ‖Cl -(c )| AgCl(s) |Ag(s)(+)解:由题意得:E[AgCl(s) /Ag(s)] = E [AgCl(s) /Ag(s)]+0.059lg1/[Cl -]= 0.799-0.059 lg[Cl -] 查表得E[Hg(s)/ Hg 2Cl 2(l) / KCl(饱和)] = 0.25v故电池的电动势为E = E +-E - =(0.222-0.059 lg[Cl -])-0.25 = 0.280V0.059 lg[Cl -] = -0.308 故[Cl -]=6.02×10-6 mol·L -115. 根据标准电极电势计算298K 时下列电池的电动势及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1) (-) Pb(s)| Pb 2+(0.1 mol ·L -1)‖Cu 2+(0.5 mol ·L -1)|Cu(s)(+)(2) (-) Sn(s)| Sn 2+(0.05 mol ·L -1)‖H +(1.0 mol ·L -1)|H 2(105Pa),Pt(s)(+)(3) (-)Pt ,H 2(105Pa)|H +(1 mol ·L -1)‖Sn 4+(0.5 mol ·L -1),Sn 2+(0.1 mol ·L -1 )|Pt(+)(4) (-)Pt ,H 2(105Pa)|H +(0.01 mol ·L -1)‖H +(1.0 mol ·L -1)|H 2(105Pa),Pt (+)解答:(1) ϕ负=-0.126+20592.0lg0.1=-0.156 ϕ正=0.337+20592.0lg0.5=0.328E =0.328-(-0.156)=0.484 E =0.337+0.126=0.463 lgK =0592.0463.02⨯ ∴K =4.38×1015(2) ϕ正=0ϕ负=-0.136+20592.0lg0.05=0.175 ∴E =0.175 lgK =0592.0136.02⨯ ∴K =3.93×104(3) ϕ负=0 ϕ正=0.151+20592.0lg 1.05.0=0.172 ∴E =0.172 lgK =0592.0151.02⨯ ∴K =1.26×105(4) ϕ正=0ϕ负=0+20592.0lg 1)01.0(2=-0.1184∴E =0.1184 K =116.下列三个反应:(1)A +B +=A ++B(2)A +B 2+=A 2++B(3)A +B 3+=A 3++B的平衡常数值相同,判断下述那一种说法正确? (a)反应(1)的值ϕ 最大而反应(3)的值ϕ 最小; (b)反应(3)的ϕ 值最大;(c )不明确A 和B 性质的条件下无法比较ϕ 值的大小; (d )三个反应的ϕ 值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