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轴风力发电机设计

合集下载

水平轴风力机叶片的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水平轴风力机叶片的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水 平 轴 风 力 发 电 机 是 将 风 能 转 换 成 电 能 的 主 要 设 备 ,而 风 力 发 电机 工 作 效 率 的 关 键 是 依 赖 于 风 机 叶 片 设 计 与 生 产 的 质 量 。 叶 片 质 量 的 好 坏 又 直 接 影 响 到 整 个 风 力 机 的 运 行 可 靠 性 和 寿 命 , 由 于 叶 片 一 般 为 弹 性 结构 , 再 加上 受 工作环 境 影响 , 作 用 其 上 的 风 载 荷 具 有 随 机 性 和 突 变 性 ,使 叶 片 在 运 行 时 不 可 避 免 地 产 生 振 动。 叶 片 振 动 是 导 致 叶 片 损 坏 的 主 要 因素 , 所 以 对 叶 片 的结构 动力 学特 性进 行分 析 成为 风力 机研 究 的重 要方
水平轴风力i I i 几 叶 片 的 结 构 设计 与 有 眼 元 分 新术
口 刘 涛 口 朱 旭 口 杨 成 口 孙会伟
兰 州 理 工 大 学 机 电 工 程学 院 兰州 7 3 0 0 5 0
摘 要 : 设 计 了一 种 1 . 5 MW 水 平 轴 风 力 机 叶 片模 型 , 运用 A N S Y S Wo r k b e n c h对 叶 片 模 型 添 加 材 料 属 性 、 划 分 网格 、 施 加 载 荷 与 约 束进 行 有 限 元 分析 。进 行 了叶 片 在静 止 状 态和 有 预 应 力作 用 两种 工 况 下 的 结 构 模 态计 算 , 分 析 了叶 片在 被 施 加 极 限挥 舞 栽 荷 作 用下 的 表 面 应 力 分 布 情 况 . 计 算 了叶 片 的 最 小模 态频 率 和 最 大应 力 分布 情 况
截 面 翼 型 为 NACA 6 3系 列 , 从 叶 根 沿 叶 片 展 向 方 向 ,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叶片结构设计与优化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叶片结构设计与优化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叶片结构设计与优化引言水平轴风力发电机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而叶片作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和优化对于提高发电效率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叶片结构设计与优化的相关问题,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思路。

叶片设计原则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气流特性、风速、轴转速等。

首先,叶片的形状和尺寸应该能够最大程度地捕捉风力,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

其次,叶片应该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外界风力的作用。

最后,叶片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制造成本和可维护性。

叶片结构优化方法在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结构优化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常见的CAE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计算流体力学、参数化设计等。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基于数值计算的方法,通过将叶片分割成有限数量的小元素,对其进行力学和流体力学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叶片的应力和变形情况,并根据结果进行结构调整。

通过优化有限元模型,可以使叶片更加均匀地承受载荷,从而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

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可以模拟风力对叶片的作用,预测叶片的气动性能。

通过对流场的数值模拟,可以研究叶片在不同风速和攻角下的气动特性,进而优化叶片的形状和构造。

此外,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还可以预测叶片的阻力和升力系数,以更好地预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系统的性能。

参数化设计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设计方法,通过定义一组变量和参数,对叶片的形状和结构进行系统地优化。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快速评估多个设计方案,并根据预先设定的优化目标选择最佳方案。

参数化设计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显著减少设计和优化的时间成本,提高设计效率。

结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是提高发电效率和性能的关键。

合理的叶片设计应考虑气流特性、风速、轴转速等多个因素,并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方法进行优化。

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设计方法研究(全面)

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设计方法研究(全面)

a c c i d e n c e d e s i g n , T h e s e w a y s h a v e o w n t e c h n o l o g y p o i n t s a n d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 I n t h i s p a p e r s t e r s s l y d i s c u s s t h e m o m e n t u m - e l e m e n t t h e o yw r a y , t h i s w a y w a s d e v e l o p e d i n t h e b a s i c o f t h e t w o a h e a d w a y s , a n d i t o v e r c o m e t h e i r d e f e c t . I t a l s o u s e e l e m e n t t h e o yt r o d e lw a i t h v a n e d e s i g n . I n t h e v a n e d e s i g n i n g a n d a e r o d y n a m i c lc a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c a l c u l a t i n g t h e y b o t h r e l a t e w i t h i n t e r v e n e g e n e , s o t h e k e y s t o n e i s t o c a r r y t h r o u g h t h e i n t e r v e n e g e n e i n t w o c a s e , t h e r e o u t t o d o t h e v a n e d e s i g n a n d a e r o d y n a m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c l a c u l a t i n g .

直驱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共18页

直驱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共18页
风力发电机的安 装与调试
窦建中 6014
直驱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Direct Drive Wind Turbine
直驱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风力机转速都较低,小型风力机转速每分 钟最多几百转,大中型风力机转速约每分 钟几十转甚至十几转,在“机舱设备与塔 架”一节中介绍用齿轮箱增速来带动发电 机。 但齿轮箱会降低风力机效率,齿轮箱是易 损件,特别大功率高速齿轮箱磨损厉害、 在风力机塔顶环境下维护保养都较困难。
直驱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基本结构图之二
直驱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直驱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为提高风力发电机的效率,直驱式风力 发电机都是应用在变速方式,通过变桨 调节转速以获得最大的风能利用系数。 但发电机不断变化的转速使得发出的交 流电频率不断变化,为了使发出的电能 输入电网,必须输出稳定的50Hz交流电, 这就需要交-直-交变流器把发电机输出的 电能转换为稳定的50Hz交流电。
直驱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机舱内有偏航装置、定子机架与转子主轴
直驱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把绕好线圈的定子安装在机座的机架 上,为显示转子结构将定子剖去一部 分,见下图
直驱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机座的机架上安装定子铁芯与三相绕组
直驱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把装有永久磁极的内转子安装在机座 的转轴上,见下图
直驱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安装有定子与永磁转子的机舱
直驱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把装有叶片的轮毂也安装在机座的转轴上, 并且与转子固定连接,风轮与转子同步旋 转,再安装好轮毂罩,见下图
直驱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基本结构图之一
直驱式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水平轴与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比较

水平轴与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比较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叶片设 计,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动量—叶素理论,主要的方 法有法、法等。但是,由于叶素理论忽略了各叶素
之间的流动干扰,同时在应用叶素理论设计叶片叶 片时都忽略了翼型的阻力,这种简化处理不可避免 地造成了结果的不准确性,这种简化对叶片外形设 计的影响较小,但对风轮的风能利用率影响较大。 同时,风轮各叶片之间的干扰也十分强烈,整个流 动非常复杂,如果仅仅依靠叶素理论是完全没有办
重要原因。
目前,大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风能利用率, 绝大部分是由叶片设计方计算所得,一般在 40%以 上。如前所述,由于设计方法本身的缺陷,这样计算 所得的风能利用率的准确性很值得怀疑。当然,风 电厂的风力发电机都会根据测得的风速和输出功
0c57f3e 柴油发电机组 thfdj 康明斯发电机组
率绘制风功率曲线,但是,此时的风速是风轮后部 测风仪测得的风速参见,要小于来流风速,风功率 曲线偏高,必须进行修正。应用修正方法修正后, 水平轴的风能利用率要降低 30%~50%。对于小型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风能利用率,中国空气动力研 究与发展中心曾做过相关的风洞实验,实测的利用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设计,以前也是按照 水平轴的设计方法,依靠叶素理论来设计。由于垂 直轴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流动比水平轴更加复杂,是典型的大分 离非定常流动,不适合用叶素理论进行分析、设计, 这也是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长期得不到发展的一个 重要原因。
0c57f3e 柴油发电机组 thfdj 康明斯发电机组
目前,大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风能利用率, 绝大部分是由叶片设计方计算所得,一般在 40%以 上。如前所述,由于设计方法本身的缺陷,这样计算 所得的风能利用率的准确性很值得怀疑。当然,风 电厂的风力发电机都会根据测得的风速和输出功 率绘制风功率曲线,但是,此时的风速是风轮后部

水平轴风力机

水平轴风力机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风能曾是蒸汽机发明之前最重要的动力,数千年前就有了帆船用于交通运输,后来有了风车用来磨面与抽水等。

近年来,由于传统能源逐渐枯竭、对环境污染严重,风能作为清洁的新能源得到人们的重视。

为方便风力机技术知识的学习,下面介绍一些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知识。

升力与阻力风就是流动的空气,一块薄平板放在流动的空气中会受到气流对它的作用力,我们把这个力分解为阻力与升力。

图中F是平板受到的作用力,D为阻力,L为升力。

阻力与气流方向平行,升力与气流方向垂直。

我们先分析一下平板与气流方向垂直时的情况,此时平板受到的阻力最大,升力为零。

当平板静止时,阻力虽大但并未对平板做功;当平板在阻力作用下运动,气流才对平板做功;如果平板运动速度方向与气流相同,气流相对平板速度为零,则阻力为零,气流也没有对平板做功。

一般说来受阻力运动的平板当速度是气流速度的20%至50%时能获得较大的功率。

当平板与气流方向平行时,平板受到的作用力为零(阻力与升力都为零)。

当平板与气流方向有夹角时,在平板的向风面会受到气流的压力,在平板的下风面会形成低压区,平板两面的压差就产生了侧向作用力F,该力可分解为阻力D与升力L。

当夹角较小时,平板受到的阻力D较小;此时平板受到的作用力主要是升力L。

截面为流线型的飞机翼片阻力很小,即使与气流方向平行也会有升力,因为翼片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翼片上方气流速度比下方快,跟据流体力学的伯努利原理,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小,翼片就受到向上的升力作用。

当翼片与气流方向有夹角(该角称攻角或迎角)时,随攻角增加升力会增大,阻力也会增大,平衡这一利弊,一般说来攻角为8至15度较好。

超过15度后翼片上方气流会发生分离,产生涡流,升力会迅速下降,阻力会急剧上升,这一现象称为失速。

风力发电用风力机有阻力型与升力型两种,水平轴风力机基本都是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有多种阻力型结构,也有是升力型结构。

翼型翼型本是来自航空动力学的名词,是机翼剖面的形状,风力机的叶片都是采用机翼或类似机翼的翼型,与翼型上表面和下表面距离相等的曲线称为中弧线。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技术原理(一)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技术原理(一)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技术原理(一)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技术原理
1. 引言
•简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2. 风能转换
•解释风能转换的概念和重要性
•介绍风能转换的过程中涉及的关键组件
3. 叶轮设计与风能捕捉
•解释叶轮的作用和设计原理
•描述如何最大化风能的捕捉效率
4. 发电机转换
•介绍风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解释发电机转换的原理和关键技术
5. 转速控制与稳定性
•讨论转速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解释稳定性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方案
6. 输电与储能
•说明发电后的输电过程和需要考虑的问题
•简要介绍风能发电的储能技术
7. 持续改进与新技术
•展望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介绍当前研究中的新技术和潜在突破点
8. 结论
•总结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技术原理的重点内容
•强调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力
以上是一份关于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技术原理的文章。

文章采用markdown格式,用标题副标题的形式展示相关原理。

通过使用列点的
方式,逐步深入解释了风力发电的原理、风能转换、叶轮设计、发电
机转换、转速控制、输电与储能以及持续改进与新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文章的目的是全面介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技术原理,帮助读者了解其
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方案比较和效果评估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方案比较和效果评估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方案比较和效果评估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全球范围内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能被广泛应用于发电领域。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方案的比较和效果评估对于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和评估几种常见的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方案,并比较它们的效果。

首先,我们将讨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方案。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是目前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风力发电系统之一。

它的主要特点是风轮以水平轴旋转,同时发电机位于塔筒顶部。

这种设计方案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功率输出稳定等优点。

然而,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轮面积相对较小,对于低风速地区或高楼大厦周围的建筑物遮挡较多的情况,其发电效率可能较低。

此外,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在逆变器和变频器的功率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方案。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特点是风轮以垂直轴旋转,这种设计方案可以有效解决水平轴发电机组在低风速地区效率较低的问题。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另一个优点是其风轮面积相对较大,可以更好地利用风能资源。

然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在结构复杂性、维护成本较高和发电功率波动较大等方面存在一些挑战。

除了水平轴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还有一些新型设计方案出现在风力发电领域。

例如,混合轴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方案将水平轴和垂直轴的特点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更高效的发电。

该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是风轮同时具有水平和垂直轴,具有较大的风轮面积和较稳定的功率输出。

然而,混合轴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复杂度和成本较高,需要更复杂的控制系统。

此外,还有一些创新的设计方案如飞行器式风力发电机组和浮筒式风力发电机组也值得关注。

飞行器式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特点是风轮安装在空中悬浮的设备上,可以更好地捕捉高空的风能资源。

浮筒式风力发电机组则将风轮安装在浮筒上,浮在海洋或湖泊表面,利用水面上的风力发电。

这些创新的设计方案在利用风能资源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技术和经济挑战。

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

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

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摘要: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风的动能通过风轮机转换成机械能,再带动发电机发电转换成电能。

主导的风力发电机组一般为水平轴式风力发电机,它由叶片、轮毂、增速齿轮箱、发电机、主轴、偏航装置、控制系统、塔架等部件所组成。

风轮的作用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它由气动性能优异的叶片装在轮毂上所组成,低速转动的风轮由增速齿轮箱增速后,将动力传递给发电机。

上述这些部件都布置在机舱里,整个机舱由塔架支起。

为了有效地利用风能,偏航装置根据风向传感器测得的风向信号,由控制器控制偏航电机,驱动与塔架上大齿轮咬合的小齿轮转动,使机舱始终对向风。

尽管风力发电机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①水平轴风力发电机,风轮的旋转轴与风向平行;②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轮的旋转轴垂直于地面或者气流方向。

关键词:风力发电;轴类零件;主轴一、叶片的设计(一)叶片的设计基础风机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约占风机总成本的15%~20%,它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风机的性能以及效益,其设计如下特征。

(1)密度轻且具有最佳的疲劳强度和力学性能,能经受暴风等极端恶劣条件和随机负载的考验。

(2)叶片的弹性、旋转时的惯性及其振动频率特性曲线都正常,传递给整个发电系统的负载稳定性好,不得在失控(飞车)的情况下载离心力的作用下拉断并飞出,不得在风压的作用下折断,不得在飞车转速以下范围内产生引起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的强烈共振。

(3)叶片的材料必须保证表面光滑以减小风阻,粗糙的表面亦会被风“撕裂”。

(4)不得产生强烈的电磁波干扰和光反射。

(5)不允许产生过大噪声。

(6)耐腐蚀、紫外线照射和雷击性能好。

(7)成本较低,维护费用低。

(二)材料的选择根据叶片计算结果及经验最终确定制作3叶片风力发电机并决定用木板来加工叶片。

购买了3块“长*宽*高”为60㎝*15㎝*2㎝的轻木板。

(材料是通过查阅资料,店铺产品对比,最终选择了轻木板,其次通过计算叶片长度等选择了木板的规格)。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及结构 ppt课件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及结构 ppt课件


70
传动链
水R平E轴PO风W力发ER电机组工作原理及结
5M

发电机
CLIPPER LIBERTY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及E结NERCON E-112
2.5MW

偏航系统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及结 构
塔架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及结 构
塔架
桁架式塔架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及结
的保障机制,包括调速、调向和安全。 地基:支撑整个机组。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及结 构
二.风电机组分系统简介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及结 构
风轮系统
MY1水.5平s风轴风力力发发电电机机组组工吊作装原理及结

风轮系统
ENERCON E-112叶 水平轴风力发电构机组工作原理及结ENERCON E-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 工作原理及结构
2009.10.19
概要
一.风电机组空气动力学简述 二.风电机组基本类型 三.风电机组分系统简介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及结 构
一.风电机组空气动力学简述
1.翼型 2.攻角 3.翼型气动特性参数 4.作用在叶片上的气动力 5.作用在机组上的气动力 6.机组功率系数和推力系数 7.叶片气动外形设计简介
按气动控制方式分类: 1.定桨失速型 2.变桨变速型 3.主动失速型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及结 构
1.定桨失速型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及结 构
1.定桨失速型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及结 构
1.定桨失速型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及结 构
2.变桨变速型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及结 构

水平轴与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比较

水平轴与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比较
0c57f3e 柴油发电机组 康明斯发电机组
法得出准确结果的。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设计,以前也是按照 水平轴的设计方法,依靠叶素理论来设计。由于垂 直轴风轮的流动比水平轴更加复杂,是典型的大分 离非定常流动,不适合用叶素理论进行分析、设计, 这也是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长期得不到发展的一个
目前,大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风能利用率, 绝大部分是由叶片设计方计算所得,一般在 40%以 上。如前所述,由于设计方法本身的缺陷,这样计算 所得的风能利用率的准确性很值得怀疑。当然,风 电厂的风力发电机都会根据测得的风速和输出功 率绘制风功率曲线,但是,此时的风速是风轮后部
测风仪测得的风速参见,要小于来流风速,风功率 曲线偏高,必须进行修正。应用修正方法修正后, 水平轴的风能利用率要降低 30%~50%。对于小型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风能利用率,中国空气动力研 究与发展中心曾做过相关的风洞实验,实测的利用 率在 23%~29%。
0c57f3e 柴油发电机组 康明斯发电机组
2m/s,优于上述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在旋转一周的过程 中,受惯性力和重力的综合作用,惯性力的方向是 随时变化的,而重力的方向始终不变,这样叶片所 受的就是一个交变载荷,这对于叶片的疲劳强度是 非常不利的。另外,水平轴的发电机都置于几十米
水平轴风轮的起动性能好已经是个共识,但是 根据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对小型水平轴 风力发电机所做的风洞实验来看,起动风速一般在 4~5m/s 之间,最大的居然达到 5.9m/s,这样的起 动性能显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垂直轴风轮的起动
0c57f3e 柴油发电机组 康明斯发电机组
的高空,这给发电机的安装、维护和检修带来了很 多的不便。
垂直轴风轮的叶片在旋转的过程中的受力情 况要比水平轴的好的多,由于惯性力与重力的方向 始终不变,所受的是恒定载荷,因此疲劳寿命要比 水平轴风轮长。同时,垂直轴的发电机可以放在风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优化设计与制造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优化设计与制造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优化设计与制造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愈发突出,人们对新能源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而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了广泛关注。

而水平轴风力发电机作为其中一种常见的风力发电设备,具有使用灵活、安装方便的优点,正在逐步的被广泛应用和发展。

因此,如何对水平轴风力发电机进行优化设计和制造,以提高其发电效率成为了当前风力发电产业的研究方向之一。

一、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组成水平轴风力发电机主要由叶轮机构、转子、电机、控制器等组成。

其中,叶轮机构是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分,一般采用3片或更多片的叶片,用于捕捉风能。

而转子则是叶轮机构带动的发电机内部核心,通过风能输入,传递到发电机中产生电力。

而电机则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供电或存储使用。

控制器则用于监控和控制发电机的工作状态,确保风力发电机的安全运行与高效利用。

二、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优化设计在设计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风场的环境、叶轮机构的结构、叶片的形状、转子和发电机等各种因素。

在此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水平轴风力发电机进行优化设计。

1. 叶轮机构的设计优化在叶轮机构的设计优化方面,主要考虑叶片的几何结构、叶片数量、叶片材料和制造工艺等方面。

其中,叶片的几何结构对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功率特性和效率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几何结构优化。

同时,叶片数量的选择也需要理性考虑,有些情况下增加叶片数量不一定能够增加风能捕捉,反而会降低效率。

2. 转子和发电机的设计优化在转子和发电机的设计优化方面,主要考虑转子加工工艺、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电流和功率等方面。

其中,转子加工工艺的优化可以将转子的损耗降到最低,提升风力发电机的效率。

而发电机输出的电压、电流和功率需要与实际的电网要求相对应,确保风力发电机能够顺利的与电网相连,输出稳定的电能。

3. 优化控制系统在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系统中,主要考虑转速控制、负载控制等方面。

其中,转速控制是保证风力发电机运转在安全范围内、以最优化状态发电的关键。

大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叶尖速比

大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叶尖速比

大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叶尖速比
大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叶尖速比(Tip Speed Ratio,简称TSR)通常设计在λ=8左右。

叶尖速比是叶片叶尖线速度与风速的比值,它是表示风力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具体来说,叶尖速比(TSR)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TSR = (ω * R) / V
其中,ω是风力机旋转角速度(单位:弧度每秒),R是风力机风轮半径(单位:米),V是风速(单位:米每秒)。

叶尖速比表征了风力机在一定风速下运转速度的高低,因此也被称为高速性系数。

在风力发电中,存在一个最佳叶尖速比,这个比率能够使得风力发电机在不同风速下捕获最大的风能。

研究表明,当叶尖速比保持在λ=8时,风力发电机的风能利用系数达到最大,此时风机输入的最大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

这意味着在这个比率下,风力发电机的能量转换效率最高。

总的来说,为了优化风力发电机的性能,设计师会根据不同的风场条件和风机特性来确定合适的叶尖速比,以实现最佳的能源转换效
率。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基本概念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基本概念

6.功率曲线保证值
6.功率曲线保证值
保证值=(折算发电量/保证发电量)×100% 折算发电量=风频分布值×实测功率曲线值 保证发电量=风频分布值×保证功率曲线值
谢 谢!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 基本概念
2009.3.2
概要
一.风电机组技术参数 二.风电机组设计等级 三.风电机组几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一.风力机技术参数
MY1.5s/se机组技术参数: 额定功率:1500 kW 额定转速:17.4 rpm 轮毂高度:65/75/80 m 额定风速:10.8/11.3 m/s 切入风速:3 m/s 切出风速:25 m/s 设计等级:TC IIIA/IIA+/IIIA+ 风轮直径:77.1/82.6 m 风轮仰角:5° 风轮锥角:3.5°
额定功率、切入风速、额定风速和切出风速
轮毂高度、风轮直径、风轮仰角和风轮锥角
风轮角
风轮锥角
二.风力机设计等级
1.分级依据—风力机载荷
风力机载荷是风力机设计的重要依据,用于 对风力机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分析。 静强度——极端风速、控制策略 疲劳强度——平均风速、湍流强度、控制策略
2.设计标准
GL Wind 2003 IEC 61400-1 DS 472 中国船级社风力发电机组规范
GL Wind 2003
IEC 61400-1:1999
IEC 61400-1:2005
MY1.5s/se例解
五.风力机几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1.可利用率 2.标准功率曲线 3.保证功率曲线 4.年发电量 5.容量系数 6.功率曲线保证值
1.可利用率
在某段时间内,除去风力发电机组因维 修或故障未工作的时数后余下的时数与 这一期间内总时数的比值,用百分比表 示,是体现机组可靠性的性能参数。 国标要求:≥97% 部分招标要求:≥95% 国际先进机型:≥98%

水平轴风力机气动设计(十二步法)

水平轴风力机气动设计(十二步法)

CL 3 αc = α0 + (1 + ) Sp 0.11 1.08 3 = −5 + (1 + ) = 7.85o 0.11 9.7
• (11)根据αc,计算θ角{见第(5)步的表}
θ = φ -α
这里求出的安装角θ在根部太大,也可作适当修正。 θ
(12)绘制精确的叶片和翼型图.
• 2.风力机设计步骤 • (1)计算风轮直径D
P = C P 1 ρV13 1 πD 2 •η1 •η 2 2 4
= 0.49V13 D 2 C Pη1η 2
求得D=3.14m;取D=3.2m
• 设计风速 • 风轮设计风速(又称额定风速)是,影响 风力机的尺寸和成本。设计风速取决于使用 风力机地区的风能资源分布(平均风速和风速 的频度)。 • 确定风速 的大小,加可以按全午获得最 大能量为原则来确定;也有人提出以单位投 资获得最二个步骤,是一种设计高速 螺旋桨型风轮的“折衷”方法,它比简化方法之一要详细, 但又不及某些专门方法那样严格。只要所涉及的空气动力 学特性要求不是太高,这方法还是一种可靠的设计方法。 按这个方法设计的Cp值可达到0.4,下而举例说明:
1.风轮设计参数
风力机输出功率:P=1000W 风力机设计风速:V1=9m/s 风力机机电效率:η1η2=0.81 风能利用系数:Cp=0.35 空气密度:ρ=1.25(kg/m3)
16π R/r N= r 4 9 λ0 λ2 ( R ) 2 + 9 0 u u λ0 = = 2 V 3 V1
• 形状系数N计算结果
• (7)选取翼型。本例选取Fx60-126翼型,当 L/D=100时,攻角=5°此时升力系数 CL=1.08(见图4一11)
• (8)对于每一个计算点,使用下列公式计算弦长。

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效率

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效率

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效率严强 蒋超奇 (上海麟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上海,200063)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效率计算中的方法缺陷,指出了产生计算误差的理论原因。

通过对 某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效率修正,证明了其实际效率值要比计算效率值小很多。

V 水平轴 风V1测风仪风V2实度比:叶片受风面积之和与风轮扫风面积之比。

尖速比:叶尖处的线速度和风速之比。

V1 P1 Pa Vwwa名词解释w.AV2 P2 Pb图 2 贝兹理论示意图 11贝兹理论sim图1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示意图osolar .comb假设条件:1)风轮没有锥角、倾角、偏角 2)风没有粘性 3)风轮流动模型可以简化为一个单元流管 4)风轮前、后的气流静压相等P1=P2 5)作用在风轮上的推力是均匀的c 计算公式作用在风轮上的推力T为:T=m(V1-V2) 式中V1为来流风速,V2为风流过风轮后无穷远处的风速,m=ρSV,是单位时间内的质量流量。

根据风轮前后的压力差,作用在风轮上的推力可以表达成T=S(Pa-P b),式中Pa是风轮前的风压,Pb是风流过根据伯努力方程可得: 1/2ρV1 +P1= 1/2ρV +Pa 1/2ρV2 +P2= 1/2ρV +Pb V=1/2(V1+V2) 令 V=V1(1-a) 则 V2=V1(1-2a)2 2 2 2V2/V1=(1-2a)为流过风轮后无穷远处的风速与来流风速之比, a=(1-V2/V1)/2 为扰流因子, 则水平轴风轮的轴功率为: P=m(V1 /2-V2 /2) P=2ρSV1 a(1-a)3 2 2 2风轮最大轴功率发生在 dp/da=0 时,即 dp/da=2ρSV1 (1-4a+3a )=0,当 a=1/3 时,即(V2/ V1=1/3 时) Pmax=16/27(0.5ρSV1 ) Cp=P/0.5ρSV13 3 3 2Cpmax=16/27=0.593 Cp=4a(1-a)2www.simosolar .com风轮后的风压(1)a=(1-V2/V1)/2 当V2 / V1为 1/2 时,即a=1/4,Cp1/2 =0.5632当V2 / V1为 2/3 时,即a=1/6,Cp1/6 =0.463 当V2 / V1为 7/10 时,即a=3/20,Cp7/10 =0.434 当V2 / V1为 15/20 时,即a=5/40,Cp5/40 =0.383 当V2 / V1为 8/10 时,即a=1/10,Cp8/10 =0.324 当V2 / V1为 9/10 时,即a=1/20,Cp9/10 =0.18 从以上计算结果得知,风能利用率取决于扰流因子a值的大小,也就是风流过风轮后无穷远处的风速差值 与来流风速之比,从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理解为风能通过风轮后,由于风能被风轮吸收后,风能下降导致风速 由V1下降到V2 ,如果随着流过风轮后的风速V2与来流风速V1比值的不断接近,扰流因子a将迅速下降,导致Cp 值快速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绪论 (1)1.1风能资源的概述 (1)1.2风能资源的利用 (1)1.3风能资源利用的原理 (1)1.4风力发电的输出 (3)1.5风力发电机的种类 (3)1.5.1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3)1.5.2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4)2 水平轴发电机的基本功能构成及工作原理 (5)2.1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简介 (5)2.2水平轴发电机关键部件详细介绍认知 (6)2.2.1风轮叶片介绍 (6)2.2.2发电机 (6)2.2.3调速机构 (8)2.2.4调向机构 (9)2.2.5手刹车机构 (9)2.2.6塔架 (10)3 小型风力发电机叶轮和发电机装置的选择确定 (11)3.1设计风速的确定 (11)3.2风轮外形的计算 (12)3.2.1风能利用系数Cp (12)3.2.2风轮的扫掠面积确定 (12)3.2.3风轮直径的确定 (13)3.2.4回转体水平轴向力的计算 (14)3.2.5发电机的选择确定 (14)4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回转体的设计与计算 (16)4.1回转体结构设定 (16)4.2轴承的计算与选用 (16)4.2.1轴承的功能与作用 (16)4.2.2轴承的查表选用 (16)5 塔架 (22)5.1塔架高度的确定 (22)5.2塔架材料的确定 (22)5.3整体建模效果图 (23)总结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6)摘要风能是清洁绿色的动力,风力能源目前相对于我国来说还是相当充裕的。

风力发电就是获取风能最主要的一种方法。

风力发电的根本工作原理,是通过风力使其叶片转动,然后经过增速机把风轮转动的速度提高到一定的值,继而使发电机正常工作然后发电。

现在风力发电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地步,基本风速达到3m/s的速度后,发电机就可以开使正常工作继而发电。

该课题是设计一台小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它的基本组成部件主要有以下五种①叶片②发电机③回转体④塔架⑤控制系统等。

本课题对风力发电机进行了基本的讲述,首先计算风轮的扫掠面积,继而确定风轮的直径,选定发电机,然后通过以上计算查表选择轴承等部件,确定塔架的高度及材料,并绘制了图纸。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回转体;风轮AbstractWind power is a clean and green power, and wind power generation is quite abundant relative to our country. Wind pow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get wind energy.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overall structure of small wind turbines are listed below.This project is to design a small horizontal axis wind power generator with a power of 2000W. The structure of the generator is a small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the generator are as follows:(1)five kinds of blade (2) generator (3) yaw device (4) tower frame (5) control system, etc. Among them, the revolving body plays the role of orientation, support and protection in this organization.The subject has carried on the basic narration to the wind power generator, mainly carried out the detailed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part of the rotary body, calculated its axial and radial force by calculating its windward area, selected the generator, calculated the gravity of the wind wheel roughly, and then selected the bearing and other components through the above calculation table, and passed the real time. And draw the drawings.Key words:wind turbine; rotary body; impeller1 绪论1.1风能资源的概述我国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每年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10亿千瓦,其中,陆地上风能储量约为2.53亿千瓦,而海上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5亿千瓦,共计10亿多千瓦。

风能是清洁绿色的源动力,属于可再生资源之一。

并且我国的风能储量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

可开发利用比例也非常可观,而且我国开采风能技术已经达到一定地步,比较适合开发利用风力发电项目,能够给国家节省资源,给国民创造利益。

1.2风能资源的利用风在全球的储藏量都很大,它并不会因为人们大量的开发利用而减少,也不会因为其他客观的因素而影响,它是我们能够开发利用并且长期使用的可再生能源。

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烧煤所获得的能量,只有风力在一年内所提供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也正是因为这样,全世界都非常重视开发研究风能资源,以便能够更充分利用风力发电。

人类很早以前就对风力发电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研究了,期间也有过很多发明,经过人们的不懈努力,反复尝试,现在风力发电的制造与安装技术正在逐步趋于完善。

这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福音。

但是风能也是有不足的地方,因为风的大小并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台风、龙卷风都能在一瞬间摧毁很多建筑物,对人们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我们不能停下对风能开发利用的脚步,一定要攻克这个难关,让人能够有实力来应对风力过大所带来的灾害。

1.3风能资源利用的原理我们常说的风力发电其本质就是把风的动能通过叶片和发电机的组合体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风力发电的根本工作原理,是通过风力使其叶片转动,然后经过增速机把风轮转动的速度提高到一定的值,继而使发电机正常工作然后发电。

现在风力发电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地步,基本风速达到3m/s的速度后,发电机就可以开使正常工作继而发电。

因为风能绿色无污染,并且风力发电在任何情况下都无需原料等原因,它已经在慢慢的成为一种趋势。

风轮(包括尾翼)、塔架和发电机这三个部分构成的整体称为发电机组,也是风力发电需要的基本装置。

其中风轮由两只或两只以上叶片组成,它是将风的动能转化成机械能的重要部件。

风能资源的最典型应用就是用来发电。

将风能有效的转化为电能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发电机进行转化。

通过外部风力作用到发电机机组叶片上,使得叶片进行旋转,以此带动发电机的电机轴随着转动。

发电机的转子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继而产生电流。

将风能有效的转化为电能。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不断升级,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个破在眉捷的话题了。

因此,风力发电的应用在不久的将来,势必会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获取形式。

使用风能发电的机构称为风力发电机。

这种机构基本由三大部分组成。

迎风装置,也就是风轮和尾翼的组合;发电装置,就是指发电机。

发电机的形式由水平回转形式和垂直回转形式两大种;最后一部分就是起到支撑整个发电机运行工作的部件,塔架,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根据发电机的重量大小不同,它们的承重能力也不同。

风轮是风力发电机获取能量的最直接原件。

因此,它的自身结构方面要求就比较高。

既需要保证结构强度,在大风或者恶略的环境中不易损坏,又需要尽可能的减轻自重,保证运转时不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以至对叶片本身的材料和结构有了更高要求。

玻璃钢是一种有机的纤维合成材料,既保留了力学性能方面的高强度性能,又拥有着塑料一样小的密度,是一种很适合设计制作叶片的材料。

另外,由于自然界的风向和风速并不稳定,最显著特点就像一首歌中描述的‘时而宁静,时而疯狂’。

因此,合理的设计尾翼,让尾翼对风向进行调节,始终保证叶片处于迎风状态,能够有效的提高发电机的发电效率。

相反,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发电机转速太高,以至于对发电机造成影响,严重的可能损坏设备。

因此,减速装置的设计应用就成了必不可缺的结构。

刹车减速机构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机构,另一种是手动调节机构。

自动调节机构多用于相对比较大型的发电机组。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发电机轴上安装转速传感器,当传感器显示的转速达到预设值后,系统通过液压或者电磁铁的方式,迫使刹车机构进行刹车,达到降低转速的目的,进一步保护发电设备不受损害。

也可通过在电能输出装置上安装电压传感器,凭借传感器获取的瞬时峰值电压给出系统信号启动刹车装置。

铁塔在发电机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支撑,是确保发电机稳定运行,保证获取风能的一个构架。

铁塔的选用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而定,在满足发电机工作风速的情况下,具有足够的刚性,且不能影响地面的人和物的日常活动。

1.4风力发电的输出发电机发出的电是不能被直接使用的,尽管它是交流电。

这是因为,自然界的风速是随时改变的,发电机输出的电能也是非常的不稳定。

这样一来,就需要有一个装置把不稳定的交流电进行转化。

将转化以后的交流电存储到蓄电池中或并入电网之中,再通过逆变器,将存储的电能转化为可被电器使用的工频交流电,也就是我们熟知的220V的交流电。

有的时候人们在选用小型发电机的时候,有一个选择误区,认为发电机的功率应该大于用电器的功率。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因为不论发电机的功率大小,他都将风能必须先存储起来,存储到预先设定好的蓄电池中。

蓄电池的容量和匹配使用的逆变器才是输出功率大小的关键决定因素。

在平均风力较小的环境使用功率太大的风力发电机,很有可能会因为风力不足而无法带动发电机正常运转。

而选择一个合适大小的发电机,才能够最为高效的将风能源源不断的转化为电能。

从而取得最大的利用率。

风力发电机的使用意义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重要的。

在贫困山区或者电力电网没有完全覆盖的区域,一台风力发电机足可以为一家人进行日常生活的供电,在自然风光较多的旅游景区,不但可以为景区进行照明也,可以增加景区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