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文全文完整版
《论语》原文及译文
《论语》原文及译文1.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按时复习,不也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令人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2. 原文: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孔子说:“我每天都要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谋划策时,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时,是否诚实?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3.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谨慎而诚信,广泛地关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
在实践这些品德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4.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知识的人不如喜爱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知识为乐的人。
”5.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必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改正。
”《论语》原文及译文6.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应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才能。
”7.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8. 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
”9. 原文:子曰:“民无信不立。
”孔子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信用,就无法立足。
”10. 原文:子曰:“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译文:孔子说:“仁者关爱他人,智者了解他人。
”11. 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够和谐相处,即使意见不同;小人虽然意见相同,却不能和谐相处。
”12.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1-5篇全文及译文
论语1-全文及译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论语1-5篇全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1、《学而篇》【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高中论语十则原文
高中论语十则原文《论语十则》是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著作。
全文如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因此恼怒,不是君子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个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孔子说:“子路啊,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与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做我老师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肩负重任,路途又很遥远。
以‘仁’为自己的责任,不也是很重的担当吗?直做到死才罢休,不也是路途遥远吗?”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看得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践行?”孔子说:“只有恕道!自己不愿意的事,断不可加在别人身上。
《论语》全文翻译完整版(二十篇)
目录《论语》——学而------------------------------------------------------------------ 2《论语》——为政---------------------------------------------------------------- 14 《论语》——八佾---------------------------------------------------------------- 25 《论语》——里仁---------------------------------------------------------------- 37 《论语》——公冶长------------------------------------------------------------- 45 《论语》——雍也---------------------------------------------------------------- 57 《论语》——述而---------------------------------------------------------------- 70 《论语》——泰伯---------------------------------------------------------------- 84 《论语》——子罕---------------------------------------------------------------- 94 《论语》——乡党--------------------------------------------------------------- 105 《论语》——先进--------------------------------------------------------------- 115 《论语》——颜渊--------------------------------------------------------------- 127 《论语》——子路--------------------------------------------------------------- 137 《论语》——宪问--------------------------------------------------------------- 148 《论语》——卫灵公------------------------------------------------------------ 163 《论语》——季氏--------------------------------------------------------------- 175 《论语》——阳货--------------------------------------------------------------- 182 《论语》——微子--------------------------------------------------------------- 190 《论语》——子张--------------------------------------------------------------- 195 《论语》——尧曰--------------------------------------------------------------- 203《论语》——学而【本篇引语】《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翻译
论语全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导语:《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供各位阅读和借鉴。
《论语》全文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原文及翻译
《论语》原文及翻译《论语》原文及翻译《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论语》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目录▼【一】作品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二】注释1.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9岁。
曾皙:姓曾,名点,字子皙。
曾参的父亲,约小孔子20多岁。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小孔子29岁。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小孔子42岁。
以上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侍坐:卑者在尊者身旁陪伴叫“侍”。
单用“侍”是陪伴者站着。
用“侍坐”指双方都坐着;陪侍长者闲坐2.率尔:轻率地、毫不思索地样子。
3.千乘(shèng)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论语原文全文完整版
论语原文全文完整版《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名著之一,是儒家学派重要著作之一。
它由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及其门徒所撰,讲述了孔子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并将这些思想传承下去。
下面是《论语》的全文。
第一章:学而篇谨遵尊敬,不敢忘怀。
至于饮食,衣服,无不恭敬。
朝以问道,暮以讲义,不厌诲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友谋而不专乎道谋而不诚乎已可矣。
”第二章: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第三章:八佾篇子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第四章:里仁篇子曰:“里仁之余,民免而无耻。
里仁之余,邦必兴。
”第五章:公冶长篇公冶长,问政。
子曰:“树不必修,无过於阴几而已。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半。
修之於国,其德乃旅。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无所不备。
”第六章:雍也篇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第七章:述而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童蒙之时,衣敝而好古,习俗一成而不易,能以侨维,不能以动易,吾不知所以然。
”第八章:泰伯篇泰伯启,与他人交涉不愧。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第九章:里鉴篇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第十章:先进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第十一章:学到老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十二章:西泠子篇子曰:“志士恒志也,不矜不伐,不悔不求,得道者兼容天下。
”第十三章:公山弗扰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第十四章:雯雯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第十五章:阳货篇阳货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曾有过於孔子者。
”由此,可知孔子之博学多才。
第十六章:德行篇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第十七章:颜渊篇颜渊问在学过何事?子曰:“多闻则其深,着力则其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论语(带拼音版)-完整版
论语目录第一章论语学而篇 (1)第二章论语为政篇 (4)第三章论语八佾篇 (8)第四章论语里仁篇 (13)第五章论语公冶长篇 (16)第六章论语雍也篇 (22)第七章论语述而篇 (27)第八章论语泰伯篇 (34)第九章论语子罕篇 (38)第十章论语乡党篇 (43)第十一章论语先进篇 (48)第十二章论语颜渊篇 (53)第十三章论语子路篇 (59)第十四章论语宪问篇 (66)第十五章论语卫灵公篇 (74)十六章论语季氏篇第 (81)第十七章论语阳货篇 (85)第十八章论语微子篇 (91)第十九章论语子张篇 (94)第二十章论语尧曰篇 (100)第一章论语学而篇zǐ yuē xuéér shí xí zhī bù yì yuè hū 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lái bú yì lè hūr én bù zhīér bú yùn bú yì jūn zǐ hū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yǒu zǐ yuē qí wéi rén yě xiào tìér hào fàn shàng zhě xiǎn y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bù hào fàn shàng ér hào zuò luàn zhě wèi zhī yǒu yě jūn zǐ wù běn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běn lìér dào shēng xiào tì yě zhě qí wéi rén zhī běn yú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论语》原文 全文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论语》全文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欢愉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诚?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严谨,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凶狠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结合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结合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戆直;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论语》原文_翻译_完整版
《论语》原文_翻译_完整版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完整版:《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整理而成,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论语》原文_翻译_完整版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顺从天命,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完整版:《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记录了孔子的言行,还反映了其弟子的思想。
书中充满了关于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智慧。
孔子的教导强调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道德的完善。
这些思想至今仍对个人和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语》的每一章都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实用的智慧,适合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阅读。
通过学习和实践《论语》中的教诲,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都取得进步。
《论语》原文_翻译_完整版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应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才能。
”完整版:《论语》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如何成为君子的指南。
孔子强调,君子应该具备全面的才能和品质,不应被某一方面的才能所限制。
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具备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这样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论语三则原文及译文
论语三则原文及译文解析一、《论语·为政》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不就是君子的风度吗?”二、《论语·雍也》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问的人比不上喜欢学问的人;喜欢学问的人比不上以追求学问为快乐的人。
”三、《论语·里仁》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明白了命运的安排,六十岁听到任何话都能坦然接受,七十岁的时候随心所欲做事情,也不会超越规矩。
”以上三则论语都是孔子关于学习和人生境界的经典论述。
第一则论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同时,孔子也强调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宽广的胸怀。
他主张人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他人,即使在被误解或忽视的时候,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宽容。
第二则论语则是对学习的深化理解。
孔子认为,学习不仅是求知的过程,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真正的学者应该热爱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学术境界。
第三则论语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他的人生观是以学习为基础,以自我修养为目标,以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为准则。
他认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三则论语都体现了孔子对于学习和人生的深刻见解。
它们不仅仅是孔子个人的思想结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论语》全文带拼音有注释(完整版)
论语全文目录xuéér dì yī学而第一wéi zhèng dìèr为政第二bā yì dì sān八佾第三lǐ rén dì sì里仁第四gōng yě cháng dì wǔ公冶长第五yōng yě dì liù雍也第六shùér dì qī述而第七tài bó dì bā泰伯第八zǐ hǎn dì jiǔ子罕第九xiāng dǎng dì shí乡党第十xiān jìn dì shíyī先进第十一 yán yuān dì shíèr 颜渊第十二zǐ lù dì shí sān子路第十三xiàn wèn dì shí sì宪问第十四wèi líng gōng dì shí wǔ 卫灵公第十五jì shì dì shí liù季氏第十六yáng huò dì shí qī 阳货第十七wēi zǐ dì shí bā微子第十八zǐ zhāng dì shí jiǔ子张第十九yáo yuē dìèr shí尧曰第二十第一章论语学而篇zǐ yuē xuéér shí xí zhī bù yì yuè hū 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全文带拼音(完整版)
论语全文目录xuéér dìyī学而第一wéi zhèng dìèr为政第二bāyìdìsān八佾第三lǐrén dìsì里仁第四gōng yěcháng dìwǔ公冶长第五yōng yědìliù雍也第六shùér dìqī述而第七tài bódìbā泰伯第八zǐhǎn dìjiǔ子罕第九xiāng dǎng dìshí乡党第十xiān jìn dìshíyī先进第十一yán yuān dìshíèr 颜渊第十二zǐlùdìshísān子路第十三xiàn wèn dìshísì宪问第十四wèi líng gōng dìshíwǔ卫灵公第十五jìshìdìshíliù季氏第十六yáng huòdìshíqī阳货第十七wēi zǐdìshíbā微子第十八zǐzhāng dìshíjiǔ子张第十九yáo yuēdìèr shí尧曰第二十第一章论语学而篇zǐyuēxuéér shíxízhībùyìyuèhūyǒu péng zìyuǎn fāng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lái búyìlèhūrén bùzhīér búyùn búyìjūn zǐhū来,不亦乐乎。
论语原文全文完整版
学而第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3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4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5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7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1.8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9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1.10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1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2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3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4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5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1.16 )为政第二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原文及翻译《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论语十二则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论语的原文及翻译
论语的原文及翻译《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论语的原文及翻译,希望有所帮助!论语的原文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原文译文全文
《论语》原文及翻译第一篇:学而篇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篇原文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而第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2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3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1.5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1.6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1.7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1.8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1.9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0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1.11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1.12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1.13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1.14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1.15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 1.16 )为政第二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1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2.2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2.3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2.4 )5.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2.5 )6.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2.6 )7.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2.7 )8.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8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 2.9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2.10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2.11 )12.子曰:「君子不器。
」( 2.12 )13.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2.13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2.14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2.15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 2.16 )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2.17 )18.子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2.18 )19.哀公闻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2.19 )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2.20 )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2.21 )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22 )23.子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 2.23 )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 2.24 )八佾第三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1 )2.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3.2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3 )4.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 3.4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 3.5 )6.季氏旅于泰山。
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3.6 )7.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 3.7 )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 3.8 )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 3.9 )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 3.10 )11.或问禘之说。
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 3.11 )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 3.12 )13.王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吾所祷也。
」( 3.13 )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3.14 )15.子入大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 3.15 )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 3.16 )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 3.17 )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 3.18 )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3.19 )20.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3.20 )21.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3.21 )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3.22 )2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
」( 3.23 )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3.24 )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 3.25 )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3.26 )里仁第四1.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4.1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4.2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3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4.4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4.5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 4.6 )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 4.7 )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8 )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9 )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 4.10 )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4.11 )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 4.12 )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4.13 )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 4.14 )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
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4.15 )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4.16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 4.17 )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 4.18 )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4.19 )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4.20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4.21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 4.22 )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 4.23 )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4.24 )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 4.25 )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4.26 )公冶长第五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 5.1 )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 5.2 )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5.3 )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 5.4 )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 5.5 )6.子使漆(雕)开仕。
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子说。
( 5.6 )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 5.7 )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