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产业园案例

合集下载

高新科技园区图书馆发展探索——以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图书馆为例

高新科技园区图书馆发展探索——以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图书馆为例


1 — 08

管理科 学 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图书馆为例
邓玉 样
( 东莞松 山湖科技 产业 园 区松 山湖 图书馆 , 东 东莞 530 ) 广 288
摘 要: 以松山湖科技产业区图书馆为实例, 探讨了高新技术产园区图书馆的与 园区高校图书馆建立合作关 系的可能性、 结合 园区特色与众多企业进 行合作的分析, 目的是为促进 园区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整体性与利用。 关键词: 区;图书馆 ;发展战略 高新 尤其是权威专业数据库 ;. e 对产业相关 近几年来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东莞市乃至整 自己的图书馆,但每个图书馆却未必能满足该校 息需求大, 拿广东医学院来说, 该校 的实时动态信息需求较大 ;普遍希望在办公室或 f 个广东省文化事业特别是图书馆事业得到了蓬勃 师生的全部需求。例如, 发展。20 年初 , 07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 园区图书 图书馆以医学类信息资源为主 ,因而其他学科的 家中就可通过互联网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以 馆在东莞市政府及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文献建设可能会不及其他院校甚至地方 图书馆 , 上需求可以成为园区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依据 制定相应的发展与服务规划, 达到更好 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于 20 年 2 9日正式开 这种状况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全面发展将会有不利 与立足点, 07 月 的一面。 如果能实现各单位图书馆的资源互换或 地为园区企业和个人服务的目的。 馆。 3 . 2在北部工业区建立多个图书馆服务站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图书馆( 以下简称松山 共享 , 而园区内庞大的科技人员也能从中大大获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目前主要有三大区 联合共享各图书馆资源, 已成为未来高 湖图书馆) 是在东莞市委、 市政府提出的实施新的 益。因此, 域: 中心办公商务区、 高教区、 北部工业区。 而松山 文化发展战略、 打造文化新城和松山湖“ 科技共山 新区内图书馆一种趋势与必然。 湖图书馆所处区域是中心办公商务,因此北部工 水一色” 的发展 目 标下建设的一个馆藏特点鲜明、 1 _ 3共建共享文献资源的存在可能性 管理科学、 功能突出、 服务优良、 环境优美, 集信息 现有 的计算机硬件及软件技术 已经非常成 业 区与高教 区读者来馆使用文献资源会有些不 通信网络也非常发达。 而经济园区图书馆发展 便 ,在与高教区各大学图书馆加强合作的联系的 服务和休闲为一体的文化中心。松山湖图书馆建 熟, 模式 的选择在国内已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 , 例 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北部工业区的读者需求。因 筑面积为 10 平方米 , 20 0 高四层 , 配有停车场、 室 外花园景观和室外休闲平台。 规划馆藏图书 3 万 如 , O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建设情况、 苏州高新区图 此 。建立园区内社区服务分点也是一种更好为读 08年以来 , 山湖图书馆 松 在其基础上进行探索研究, 便 者需求服务的选择。20 以 册 , 前藏书 l 万余册 , 目 3 设阅览座位 40 , 0 个 设有 书馆建设模式等, 报刊阅览区、 普通图书阅览区、 科技专业图书阅览 摸索出一套最适用于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 ,从而 陆续在北部工业区发展了金威啤酒服务站 、新能 区、 儿童阅览区、 电子阅览区、 阅读休闲区、 展览大 就可以 发展出一种既强调学术性 , 又重视社区文 源科技服务站 、易事特集团服务站等几家馆企合 并定期为服务站更换图书。 在接下来的 厅。 实行藏、 阅、 检合一的全开架管理方式, 化功能和专业功能的网络式 园区图书馆连锁模 作服务站, 借、 咨、 并为专业人员配有现代化的研究室。馆藏资源主 式。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挑 工作计划中,松山湖图书馆还将发展漫步者服务 华为服务站 、 中心小学服务站等多个服务站 , 要为电子、 生物医药 、 装备制造、 新材料新能源领 战性的长期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克服 站 、 域及生产与市场开发等方 面的文献和文史类图 困难的决定及极大的信心才能使这一设想有成为 相信越来越多松山湖图书馆服务站的开通 ,将会 给园区居民和企业员工带来更多的阅读便捷。 书,同时购买了多学科领域的中文数据库和多媒 可能的希望。 2对外加强与各镇街图书馆交流与合作 4结 论 体资源。 总之,充分发挥高新科技产业园图书馆的特 目 , 前 东莞市的有些镇区图书馆已经非常发 1与园区内各高校图书馆加强合作, 实现资 并与周边镇区、 高校图书馆进行资源共 达, 例如: 虎门镇、 长安镇、 常平镇等镇区图书馆 已 色与优势, 源最大化整合 是松山湖图书馆的办馆思路 , 是响应东莞 11 .园区内现有高校图书馆现状 经发展得非常完备 , 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图书 建共享 ,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现在大学三所 , 中学一 馆是一个新建图书馆,一切文献的建设都从零开 市委市政府打造文化新城的重要举措 ,更是推动 所 ,分别是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学院 ( 东莞校 始 ,特别是纸质文献的馆藏建设将会是一个长期 松 山湖科技 产业 园 区发展 的有力 支持 参考文 献 而尽管数字资源的建设周期 区)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及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充满挑战性的过程, 1 1 高新科 技 产 业 园 区图 书馆 的 建设 与思 相对短暂, 但以单个图书馆的力量却还无法构建 f 张 小 玉. 其中, 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 目 前拥有 以 计算机 、 电 J 黑龙 ] 因而, 纸质文献建设上充 考—— 以东莞松 山湖科技产业因区为例[. 子、 化工、 机械、 管理 、 语言等学科 为重点 , 以文、 最全面的数字资源系统 。 2 01) 0 理 、 管并重的优质藏书体 系, 工、 拥有印刷型文献 分体现 自 身的特色及满足自身的要求、 数字资源 江科技 信 息. 1(0. 2 1 颜务 一种 3 余万册件、 O 中外文期刊 10 50多种 、 电子图书 2 建设尽量错开与周边图书馆的重复已经成为松山 f 王静 儿, 林. 新 办馆 模 式—— 宁 波 高教 O 园区图书馆剖析f. J大学图书馆学报, 0 () 1 2 32. 0 万种; 广东医学院 ( 东莞校区 ) 图书馆建筑面积 湖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特色与基本要求。 3 1 高教 J J 此外 , 为充分了解掌握兄弟图书馆最新发展 f 唐征. 园区图书馆共享存储的三种方案【. 2 66 6 1 平方米, 馆内设中外文书库 、 期刊库、 书刊阅 2f  ̄. / 动态 与相关 信息 ,还应 主动 加强 与周 边 镇 区图书 图书馆研 究与 工作,0 ' ) 览室、 电子阅览室、 多媒体阅览室 、 闲阅览室、 休 文 作者 简 介 : 玉祥 (9 17 )男 , 理馆 员, 邓 18 ,~ , 助 献 检 索查 新 室 和读 者 自修 室等 服务 机 构 及场 所 。 馆的馆际交流与联系。可以不定期组织人员到周 学 交 如 现有阅览座位 35 80个,纸质图书达到近百万册 ; 边 图书馆 进 行 参观 、 习 、 流 , 果周 边 馆 有相 研 究方 向是读 者服务 。 讲座 , 也应尽量争取共同学习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目前有藏书 l 万册件、 关的专业技术培训、 5 扬长避短、 信息交流已成为园区图 国内外报纸 1 余种、 刊 10 余种 , 0 0 期 00 因此在馆 的机会。因此, 藏合作发展上将会有更多的选择与合理利用优 书馆加强与周边馆交流合作的一种重要途径。 3根据园区特点全面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 势。 l - 2园区各类文献需求者现状 31园区需求特色 . 松山湖图书馆在 2 1 0 0上半年对园区内各类 随着松山湖园区内企业的不断进驻 与建成 在 投产, 科技人员与各类企业生产人员也不断增多, 企事业单位进行了一次文献需求调查与走访 , 因此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很明 调查中发现:企业对专利文献和标准信息有一定 a . b . 较关心 区域发展规划与地方政策 显 ,松山湖图书馆现有发展速度将很难满足园区 需求 I 普遍 比 对文献资源的需求,而几所大学的师生也是一个 法规 _.网络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对图书 c 非常庞大的文献资源需求团体 , 尽管每所大学有 馆信息服务的认可程 度不高 ; 对专业科技类信 d

产业园区 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

产业园区 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

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园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促进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和吸引外资的重要角色。

而片区综合开发模式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提高园区内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全区域的协同发展。

本文将以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为例,探讨其成功之处。

第一部分:案例背景与规划位于某省某市的ABC产业园区是一个新型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始建于2005年。

园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定位为智能制造和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新中心。

园区规划了不同的片区,包括生产区、研发区、居住区和商务区等,以满足不同需求的企业和居民。

第二部分:产业集聚与创新服务ABC产业园区通过以企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入驻。

园区管理方在片区内建设了一系列共享设施,如高标准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和孵化器等,以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服务。

同时,园区还积极开展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活动,促进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三部分:配套设施与宜居环境为了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宜居性,ABC产业园区在片区综合开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规划的居住区不仅提供了高品质的住房,还配套了学校、医院、商业中心和休闲娱乐设施等,为企业员工和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此外,园区还注重绿化和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建设公园和湖泊等景观资源,打造了一个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

第四部分:政府支持与政策引导ABC产业园区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

在园区规划和建设之初,政府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土地出让、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支持等。

同时,政府还设立了园区发展特区,加强了对园区的管理和服务。

这些举措为产业园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片区综合开发模式在产业园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产业集聚和创新服务,园区可以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和创新链。

同时,配套设施和宜居环境的建设也能提高园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产业园市场调研报告

产业园市场调研报告

产业园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产业园是一种在特定地区建立的,为企业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和服务的经济区域。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园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产业园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截至目前,中国产业园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约2500个产业园,总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

而据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产业园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预计到2030年,产业园总数将增加到4000个,总面积将超过1.5亿平方米。

3. 市场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驱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园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越来越多的产业园开始注重创新创业和技术研发,吸引高科技企业入驻。

例如,深圳的高新科技园侧重于创新创业和高科技产业,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3.2 产业升级转型中国政府提出了产业升级转型的发展战略,并为此提供了政策支持。

产业园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将不再局限于传统制造业,而是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

例如,中国东莞松山湖创意产业园就是成功实施产业升级转型的典型案例。

3.3 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产业园市场也逐渐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产业园与国外的企业和机构进行合作与交流,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引进。

例如,上海自贸区内的外资制造业园区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的入驻和合作。

4.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4.1 地区差异中国各地的产业园市场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一些发达地区的产业园市场更为成熟和先进,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园市场仍然薄弱。

因此,要实现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产业园市场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4.2 资金和土地供应产业园市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土地供应,但现实中,由于资金和土地供应的紧张程度不同,不同地区的产业园发展面临不同的挑战。

解决资金和土地供应问题,是产业园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产业园基础知识 PPT

产业园基础知识 PPT

大园是科技园系统的有机整体,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小园系统提供科学的管理、 高质量的服务、优惠的政策、完善的基础设施,并致力于小园系统和科技园关系 协调及整个系统发展规划;而小园系统是科技园大系统的重要支撑和整体目标实 现的基础。
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分析
“园中园” 开发
市场化 开发
开发模式
“行政特区” 官助民办开
与高校联合招聘
资源整合能力
政府为支持园区产业发展,给予优惠的
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人才政策、投融资政
策、知识产权保护等。
税收优惠政策
产业链 整合
人才资 源整合
资本整 政策资 合 源整合
人才配套公寓
知识产权保护
资源整合能力
产业链 整合
人才资 源整合
资本 政策资 整合 源整合
园区内高成长的企业成为风投资金、专项资金、创投资金、企业 担保、中小额贷款等多样化金融机构的重点关注对象,是资金实现增 值的重要途径。
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分析
园区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 制。由政府相关领导组成高新区建设领导小组, 制定高新区的发展思路和长远规划,排除外部的 干扰,确保高新区新体制、新机制的正常运行。
“园中园”
“行政特 区”开发
官助民办开 发
松山湖高新产业园
案例:松山湖高新科技产业园的管理层由 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组成高新区管委会。经 营服务层是高新区建设与开发的公司,专 门负责高新区的基本建设和园区配套,把 政府职能和企业化运作相结合,形成了 “两条腿走路”的市场化建设机制。
企业交流平台
创办企业家俱乐部,举办论坛、圈层等活动,搭建企业交流的平台
政务服务平台
提供工商注册、行政审批等“一条龙”政务办理服务。

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就是把先进城市所具有的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城市功能与小城镇的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起来,通过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实现产业与城市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以下为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1. 碧云国际社区:该社区位于浦东金桥地区,与金桥产业园区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社区。

2. 苏州工业园:该园区通过与周边城市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

3.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该园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农业小镇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园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4. 成都天府新区:该新区通过与成都市中心城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5. 南京江北新区:该新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工业区转变为现代化城市新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6. 杭州未来科技城:该科技城通过与杭州市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高科技产业园区。

7. 青岛蓝谷高新区:该园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工业区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园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8. 天津滨海新区:该新区通过与天津市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9. 无锡太湖新城:该新城通过与无锡市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10. 武汉光谷高新区:该园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科技园区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城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案例都是产城融合的经典之作,通过产城融合可以实现产业和城市的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低碳智慧园区案例

低碳智慧园区案例

低碳智慧园区案例一、园区的整体规划与布局。

这个园区啊,从一开始规划就很有远见。

就像下棋一样,人家是走一步看三步的那种。

它的布局很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不会乱成一团,这样大家上班、生活都很方便,而且交通线路规划得像蜘蛛网一样有序,但又不杂乱。

比如说,公共交通站点就设在居民区和工作区的附近,鼓励大家少开车,多坐公交或者地铁。

这样既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又能让大家在上下班路上不那么堵心。

二、能源的低碳利用。

1. 太阳能。

园区里到处都能看到亮晶晶的太阳能板。

这些太阳能板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默默地把阳光转化成电能。

不管是园区的路灯,还是一些公共建筑的用电,都有太阳能的功劳。

比如说,园区里有个很大的科技企业大楼,屋顶全是太阳能板,夏天太阳最毒的时候,这些太阳能板产生的电不仅能满足大楼内部的办公用电,还能有多余的电卖给电网呢,这就像自己种的菜吃不完还能拿去卖钱一样。

2. 地热能。

除了太阳能,地热能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了。

地下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通过地源热泵系统,把地下的热能抽上来,冬天的时候给建筑供暖,夏天的时候给建筑制冷。

这可比传统的空调和暖气要环保多了。

就像给建筑穿上了一件可以自动调节温度的魔法衣服,既舒服又低碳。

三、智慧管理系统。

1. 交通管理。

园区里有一套超级聪明的交通管理系统。

路上的摄像头就像无数双眼睛,时刻盯着交通状况。

如果哪个路口堵了,系统就像一个聪明的交警,马上调整信号灯的时间,让车辆尽快疏散。

而且,这个系统还能给司机提供最佳的行车路线建议。

比如说,你要去园区的某个企业谈生意,只要在手机上输入目的地,它就能告诉你哪条路最不堵,还能顺便告诉你附近哪里有停车场。

这就像有个贴心的小助手在你耳边悄悄告诉你怎么走最方便。

2. 建筑管理。

建筑也变得很聪明哦。

每栋建筑里都安装了各种传感器,就像给建筑装上了神经末梢。

这些传感器能感知温度、湿度、光照等各种信息。

如果某个房间里人少,温度又比较合适,空调就会自动降低功率,节省能源。

产业园区 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

产业园区 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

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是指在一个产业园区内,按照一定的规划和布局,将不同的功能区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统筹规划和综合开发,形成一个集产业发展、商务办公、居住、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以下是符合要求的10个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1.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产业研发区、工业制造区、商务办公区、住宅区和休闲娱乐区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的综合园区。

通过跨界合作和资源共享,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2.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科技研发区、创新创业区、金融服务区和文化艺术区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创新创业的生态圈。

通过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和资源支持,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和投资者,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3.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工业制造区、物流仓储区、商业服务区和居住社区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个功能完备的综合园区。

通过优化产业链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了园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4.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科技研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金融创新区和生活服务区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聚集地。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

5.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制造业园区、国际贸易区、商务中心和住宅社区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国际化的综合园区。

通过提供一站式的商务服务和国际贸易支持,吸引了大量的跨国企业和外商投资。

6.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科技研发区、创意设计区、文化创意区和旅游休闲区相结合,形成了一个融合科技、文化和旅游的创意园区。

通过打造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创企业。

7.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生态农业区、农产品加工区、农业科技区和乡村旅游区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农业生态综合园区。

松山湖科技发展故事简介

松山湖科技发展故事简介

松山湖科技发展故事简介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南部的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科技创新热土。

本文将为您简要介绍松山湖科技发展的故事,感受这片充满活力的地区如何崛起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高地。

一、松山湖科技发展的背景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01年,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

地处珠三角核心位置,与广州、深圳、香港相邻,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松山湖抓住机遇,致力于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二、松山湖科技发展的主要历程1.产业布局: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引进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如华为、漫步者、歌尔声学等。

2.创新平台:松山湖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与多家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东莞松山湖大学创新城、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

3.政策支持:广东省、东莞市两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松山湖科技发展,包括税收优惠、土地政策、人才引进等。

4.人才集聚:松山湖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引进了一大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三、松山湖科技发展的亮点与成就1.华为终端总部:2015年,华为终端总部落户松山湖,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研发基地,为松山湖的科技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创新创业氛围:松山湖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举办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前来追梦。

3.产业结构优化:松山湖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

4.国际合作:松山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地的科技创新园区建立合作关系,提升了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结语松山湖科技发展的故事,是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一个缩影。

产业园epco项目案例

产业园epco项目案例

项目背景某产业园是当地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基地,但由于设施老旧、服务不足等问题,园区内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为了提升产业园的竞争力,当地政府决定引入EPCO(工程、采购、施工一体化)服务模式,通过专业的外包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升级产业园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

项目规划在项目规划阶段,EPCO服务商对产业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确定了改造方案。

首先,对园区内的道路、绿化、给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其次,增设公共服务平台,如信息交流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最后,对园区内的办公、生产、生活设施进行优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

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EPCO服务商按照计划有序地进行各项工作。

首先,对园区内的设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确定了改造的优先级和难点;其次,组织专业的团队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最后,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密切合作,确保改造后的设施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项目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EPCO服务商成功完成了产业园的EPCO项目。

改造后的产业园基础设施得到了升级,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具体成果如下:1. 基础设施升级:园区内的道路、绿化、给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升级,提高了园区的整体环境质量。

2.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设了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了信息交流、人才培训等服务,增强了园区的吸引力。

3. 设施优化:优化了园区内的办公、生产、生活设施,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

4. 经济效益:改造后的产业园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入驻,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税收收入。

5. 社会效益: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就业市场的繁荣。

未来展望随着产业园的不断发展,EPCO服务商将继续提供服务,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优化设施和服务。

同时,服务商还将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

优秀产业园商业配套案例

优秀产业园商业配套案例

优秀产业园商业配套案例优秀产业园商业配套是指在产业园区内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商业服务和设施,以满足企业和员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

下面列举了十个优秀产业园商业配套的案例。

1. 某产业园商业街区某产业园内建有一条商业街区,集中了各类餐饮、咖啡厅、超市、便利店、银行、健身房等商业设施。

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可以在这里方便地购物、就餐和运动,提高了生活品质。

2. 某科技园创意产业中心某科技园内建有一座创意产业中心,提供办公、会议、展览、培训等场所,为创业者和创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交流环境。

中心内还设有咖啡厅、书店、艺术品展示等配套设施,增加了工作的乐趣和便利。

3. 某汽车产业园商务酒店某汽车产业园内建有一家商务酒店,提供高品质的住宿服务。

酒店内设有舒适的客房、会议室、餐厅、健身房等设施,为园区内的企业和客户提供了方便的住宿条件,助力产业园的发展。

4. 某生物医药园食堂某生物医药园内的食堂设施齐全,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包括中餐、西餐、快餐等。

食堂还注重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为企业员工提供了方便、实惠的用餐环境。

5. 某新能源科技园购物中心某新能源科技园内建有一家购物中心,集合了各类零售店、超市、餐饮店等。

购物中心还设有电影院、儿童乐园等娱乐设施,为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提供了便捷的购物和休闲场所。

6. 某电子园员工宿舍某电子园内建有员工宿舍楼,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

宿舍楼内配备了床位、家具、卫生间等基本设施,并提供24小时安保和维修服务,为企业员工提供了方便、安全的居住环境。

7. 某物流园服务中心某物流园内建有一座服务中心,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物流、仓储、配送等一体化服务。

服务中心内设有仓库、运输车辆、物流管理系统等设施,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8. 某文创园艺术展览馆某文创园内建有一座艺术展览馆,展示了当地和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举办了各类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

展览馆还设有咖啡厅、书店等文化衍生品销售点,为企业员工和游客提供了艺术欣赏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
12
功能与布局
1.北部区:高科技产业带
十平方公里的北部区,分成A、B、C、D、E五个工业分区和一个城市核心区。重点引 进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科技实力较强的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行 业龙头企业前来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服务中心,全力打造东莞总部研发 基地。
以松山湖大道为界,北边重点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目前已聚集华为、易事特、生益等 52家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效益好的高端产业,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 等产业集群。
11
2021/10/10
功能与布局
园区由四大用地功能区(北部区、中心区、 滨湖区、东部区)组成,不同功能根据不 同自然生态环境特征进行空间布局 各功能区通过园区交通主干道路有机联接, 构成一个有机的功能统一体,较好地体现 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功能有机联系,构成 功能分区明确、结构合理、环境特征鲜明 的生态新城。
25
规划评价
► 东莞市政府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定位为“新城”,充分体现了对社会进步尺度的预期。整 体控制城市的空间尺度,保护和设计以松山湖为核心的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的核心标准。
► 规划中将基于生态的圈层式结构,基于使用的功能分区,基于环境的景观控制和分等级的 道路交通体系进行叠加,生成了合理的有机的平面布局。这种对大尺度的复杂规划的处理 手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集科技与山水于一色,融科研、教育、产业、生态、文化为一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同沙湖、现有城区“三位一体”构成东莞未来的中 心城区。
2021/10/10
3
2021/10/10
4
珠三角东部城市群及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图示
2021/10/10
珠三角交通

对小镇模式的理解

对小镇模式的理解

对小镇模式的理解一、小镇模式的概念小镇模式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以小镇为基础,通过建设产业园区、特色街区等方式,将城市功能向外扩展,形成以小镇为核心的城市群。

这种模式强调以小镇为主体,通过吸引人才和资本等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二、小镇模式的特点1. 产业集聚:小镇模式注重发展产业,在小镇内建设产业园区等集聚企业和人才。

2. 特色文化:小镇模式强调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街区和旅游景点。

3. 环境优美:小镇模式注重环境保护和改善,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

4. 便捷交通:小镇模式要求交通便捷,与周边城市形成紧密联系。

三、小镇模式的优势1.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发展产业和吸引人才等方式,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

2. 提高生活质量:在环境优美、文化丰富的小镇中生活,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 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小镇模式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以小镇为核心的城市群。

4. 保护自然环境: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四、小镇模式的实践案例1.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该产业园位于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之一。

该产业园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吸引了大量优秀企业和人才。

2. 苏州同里古镇:同里古镇是苏州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近年来,该古镇通过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开展旅游活动等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3. 江门开平碉楼群景区:碉楼是广东省传统建筑之一,江门开平碉楼群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景区通过保护和修缮碉楼,打造了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五、小镇模式的未来发展小镇模式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小镇模式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

企业项目建设成功典型案例

企业项目建设成功典型案例

企业项目建设成功典型案例
企业项目建设成功典型案例:华为松山湖终端研发基地
华为松山湖终端研发基地项目是华为公司在广东省东莞市投资建设的一个大型研发基地,旨在提升华为终端产品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该项目的成功建设,不仅为华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华为松山湖终端研发基地项目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支持:当地政府为该项目提供了土地、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2. 创新驱动:华为公司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该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华为公司的研发实力,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人才培养:该项目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华为公司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供了平台。

4. 产业协同:该项目的建设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拉动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促进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5. 社会责任:华为公司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该项目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公司的研发实力,同时也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华为松山湖终端研发基地项目的成功建设,是一个典型的政企合作、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产业协同和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该项目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中国·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The Songshan Lake Hi-tech Industrial Park Plan of Dongguan in China说明书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年8月目录一、项目提出·现状概况1.项目提出2.现状概况二、科技产业·生态1.科技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包容性2.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科技产业园三、现状·未来1.东莞产业发展概况2.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景3.从“人”字到“个”字—市域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4.东莞主城区“三位一体”的空间结构及职能分工5.国际﹑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典型范例四、选址·定位1.优越性2.前瞻性3.目标与定位4.综合生态新城基本条件5.产业发展特征五、构思·设计1.规划原则2.总体构思3.发展规模4.形态与结构5.生态功能布局6.用地功能分区7.用地规划8.景观设计9.交通体系10.绿地系统11.配套设施12.形象策划六、安全体系1.环境保护2.生态安全3.综合防灾4.环卫规划七、信息化规划八、市政工程专项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2.污水工程规划3.雨水防洪工程规划4.电力工程规划5.电信工程规划九、分期开发指引十、近期建设规划十一、开发模式1.开发指引2.分期开发3.管理模式4.融资渠道5.开发模式十二、附件附件1: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函[2001]444号)“关于同意扩大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附件2: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环境影响的评价大纲环评结论及专家评审意见附件3: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纲要评审意见一、项目提出·现状概况1、项目提出“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正在形成一个都市区域,这里将成为21世纪卓越的工业、商业与文化中心。

区域核心城市业已完成产业的置换和升级,中小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也在不断进行。

从1991年至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2846.8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2%。

工业上楼典型模式及代表案例分析

工业上楼典型模式及代表案例分析

工业上楼典型模式及代表案例分析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用地紧张、原有工业用地利用率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大城市开始积极探索工业载体空间新模式——工业上楼。

2021年7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总结梳理了深圳经济特区已复制推广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

其中,在第十条——划定“区块线”,保障工业发展空间的内容中,明确提出要推广“工业上楼”模式。

下面,分以下4个板块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01、工业上楼的意义02、为什么要工业上楼?03、有哪些典型的工业上楼模式04、工业上楼的未来趋势01、工业上楼的意义工业上楼是指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的产业新空间模式。

我们认为工业上楼具有以下特征:01在工业类用地上发生的生产空间创新模式;02高度超过24m,或者楼层数达到6层及以上的工业厂房;03上楼对象为轻型生产、环保型和低能耗类型的高端制造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02、为什么要工业上楼?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在经济增长目标的驱动下,工业发展往往面临转型升级加速和土地资源紧张的双重压力,工业上楼由此诞生:原因一: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一方面,高新技术跨界融合的新兴产业企业对生产研发的空间环境和厂房建设标准要求更高;另一方面,生产技术的提高,也使得工业上楼成为可能。

原因二:土地资源日趋紧张随着城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工业用地供应紧缺,传统厂房发展模式对于企业获取产业生存空间的压力越来越大。

03、有哪些典型的工业上楼模式一、国内工业上楼实践典型模式根据发展成熟度,国内工业上楼模式可分为4类,国外的经验有2类。

国内工业上楼模式如下:模式1:珠三角模式逐步推广的工业上楼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凭借沿海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吸收了国际范围内的产业转移,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到产业地产——松山湖国家高新产业园的发展之路近年来,以产业聚集为特征的园区开发获得了长足发展。

作为实体经济的助推器,相对于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产业地产更具时代意义。

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穗深港”黄金走廊中段,地处东莞几何中心的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园区开发,就经历了从住宅地产到商业地产再到产业地产的发展历程。

一、开发住宅地产,完成园区基建松山湖产业园2001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成立。

成立之初,园区发展主要模式是政府出让土地给开发商建住宅,开发商则为整个园区修建高水准的市政道路。

这段时期,松山湖产业园完成了基本的基建,一幢幢高端商品房小区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连接南北。

这一时期的主要开发商代表是东莞本地的光大地产,代表作品有锦绣山河、山河语岸、山河印象等大型高端商品房小区,以及由松山湖控股公司开发的主要居住对象为政府公务员的松湖花园、和堂等普通住宅、别墅小区。

这一时期开发商的作品,基本都是管委会批地、开发商盖楼兼修建周边市政道路。

因为风景优美、环境好,当时房价都在万元以上,但因为人烟稀少,商业配套基本没有,楼盘入住率一直在10%以内。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东莞致力于实现发展模式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施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

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升级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松山湖产业园地理位置优越,经历了住宅地产开发的第一阶段,松山湖园区周边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铁路、水路及航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发达,香港、深圳、广州、惠州、珠海、中山均在松山湖一小时经济圈范围。

除了地理位置的优越,松山湖的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

园区拥有8 平方公里淡水湖,14 平方公里原生态绿地,位于园区内的松湖烟雨景点位列东莞八景之首,年均游客数量达450 万人次。

二、做强商业地产,集聚园区人气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直到2011年底,其常住人口只有7.8万,这其中还包含了4.5万大中专院校学生,2.2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产业工人。

由于人口稀少且购买力弱,松山湖的商业配套一直很落后。

没有商业配套,人才就无法安心在松山湖安家生活,很多高素质科研人才入住后,直呼“好山好水好寂寞”,待不了几个月就离职,因而很多高科技研发类企业也不愿意入住园区,要求管委会先做好商业配套再说,这就大大限制了松山湖高新产业园的发展。

而要发展商业配套,就得有人气聚集,否则没有商家愿意进来。

如何才能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破解新兴产业园区商业发展之困呢?经历了2001到2010的十年住宅地产开发阶段,从2011年开始,松山湖园区逐步进入了商业地产开发的第二阶段。

德基地产开发的酒店式公寓寄莲公寓营业状况良好,且配套形成了一条人气不错、初具规模的商业街,后来又逐步进行二期商业开发,引入了八方快捷连锁经济型酒店等品牌,不断进行商业产品升级,其紫檀山别墅高端项目依托临近金多港高尔夫球场的优势,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保利地产在规划建设红珊瑚小区时,也配套规划有1万平米的商业配套。

万科地产在松山湖的第一代产品主要是松山湖1号高端别墅和金域松湖普通住宅为代表,这一时期的作品也是基本只有住宅,没有配套商业, 但其开发的第二代产品松湖万科生活广场就非常的成功,取代了原有的松山湖商业中心- 创业生活城,一跃成为新的松山湖乃至辐射周边三镇的商业中心。

松湖万科生活广场规划精品酒店、开放式情景街区、餐饮以及集中式商业等多种业态相互契合融为一体,整个商业综合体经营面积达3万平方米。

星星影院、嘉荣超市、麦当劳、湘汁源、小四川、雅园蒸品、黄记煌、肯德基、必胜客、欧麦咖、乐悠游儿童乐园等已经先后入驻,与位于长城世家商业街的星巴克咖啡、天母蓝鸟烘焙等一系列中高端商业品牌共同提升了松山湖的人气和商业氛围。

三、发展产业地产,实现产城融合经历了第一阶段的住宅地产开发,正在经历第二阶段的商业地产开发,松山湖高新产业园区也在逐步迈入第三阶段的产业地产开发。

2013年以来,松山湖高新产业园不再批工业用地,只批研发用地。

松山湖高新产业园把产业发展重点放在“三大领域一个方向”上,即新型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服业以及其他新兴产业方向,严格坚持“三高两自”(高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高税收贡献、自有品牌、自有知识产权)高标准择商选资。

园区商业发展以吸引、导入高素质人口,使园区发展成为东莞的人才教育中心、研发服务中心、企业总部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目的,在东莞转型发展中,发挥高端引领作用,占据支撑技术平台的核心地位,承担城市副中心职能,成为东莞市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的展示、交易及交流中心,区域研发服务中心、学术及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园区定位为东莞“国家级高新科技新城”。

《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东莞致力于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创新创业宜居生态城市、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提出要打造“一个核心区、三大经济带、五大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发展格局。

松山湖属于“三大经济带”中园区经济带的核心,在东莞“五大产业集聚区”中,属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五”及未来一段时期,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及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松山湖高新区将立足于“科学发展示范区、产业升级引领区”的总体发展定位,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和较大影响力的高端产业,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基于此,松山湖高新产业园区根据产业布局原则以及高新区的产业发展目标与重点,结合高新区核心区内产业布局现状,构建“一心联动,多区集聚”的产业空间布局,引导高新区形成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产业融合、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一心”指的是产业服务中心,位于高新区的中心区,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重点发展创新研发、现代商业、文化教育、公共服务业等,构建具有特色、集聚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产业服务中心区,进一步增强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

产业服务中心区内可进一步划分为创新服务区、行政办公区、文化教育区、居住商业区、中央商务区、中心服务区等。

“多区”指的是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生物技术产业集聚区、金融服务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他新兴产业集聚区、企业总部集聚区、台湾高科技园等多个集聚区。

四、做好商业规划,助力产业腾飞为了配合松山湖产业规划的顺利落实,早在2011 年,受松山湖管委会委托,笔者开始着手进行松山湖高新产业园的商业网点规划。

经过对松山湖及其周边城镇的政治、经济、人口环境进行研究,并深入调研了标杆高新园区——苏州工业园中新示范区和上海张江高科核心园区的成功经验后,提出了整体规划、明确定位、协调发展、产城融合的四大规划原则,对松山湖商业网点进行了重新规划。

1、整体规划:指松山湖的商业规划要适应《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为契机,打破行政区划,结合园区与周边地区商业的互动与影响,对园区生活及商业配套进行整体规划。

2、明确定位:指要突出主体特征,坚持园区的发展定位,把满足人才的生活需求当作园区配套重点,着力完善重大设施配套,切实解决人才在衣食住行和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3、协调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松山湖各区域大中小型商业网点要协调发展。

松山湖是东莞市中心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大中型商业网点建设达到一定规模。

商业网点规划应秉承和凸显松山湖特色,适量建设大型商业设施,鼓励发展中、小型商业网点,发展品牌特色店,做到大小兼顾,使大小店铺都拥有各自的发展空间。

二是松山湖商业网点规划要与东莞市及周边镇街商业网点规划相协调。

建立与城市规划相衔接的实施机制,对主要商业中心的功能定位和重大项目的选址,从商业用地及立项等方面给予落实。

要立足现实,放眼长远,充分考虑未来园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特点,坚持以发展为主线,比照国内先进水平,协调好松山湖商业与其他镇街商业之间的关系,使不同行业、业态、档次、规模的商业能互补互利、协调发展。

4、产城融合:指用建设城市的思维来规划和发展园区的商业和其他配套功能。

园区商业发展通过引入新型业态,调整改造传统业态,形成现代商业与传统商业有机结合、以新兴业态为主的业态结构,避免贪大求多、过于分散和重复建设。

遵循产业互动的理念,借助松山湖高新区产业的发展,以及自然景观资源、文化体育资源的带动,来促进松山湖城市生活及商业配套的发展,同时通过商业的发展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产业联动和商业协同发展,使松山湖成为一个聚集40万左右就业人口、2500家企业的小型城市,实现“产城融合”。

基于松山湖的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未来的交通规划和人口结构,新规划方案沿着轨交站点和风景区等规划了松山湖“一二四四六”的商业网点布局,即一商务带二商圈四商城四生活社区六科技社区的简称。

即围绕着“产业松山湖、商务松山湖、人文松山湖、生态松山湖”的规划理念,以“整体规划、明确定位、协调发展、产城融合”为规划原则,以1条研发商务带为引领,以2大商圈为主体,以4大商城为骨干,以4大生活社区商业为基础,以6大科技社区商业为补充,利用10年时间,在松山湖高新区构建一套覆盖广、层次多、业态全的发达的商业配套体系。

两年多过去了,如今松山湖高新产业园已今非昔比。

凯越酒店、松湖万科生活中心、长城世家商业街、星巴克、天母蓝鸟、肯德基、麦当劳等一批知名品牌集中在松山湖开业,且生意异常火爆,大量周边的高端消费人群被牢牢吸引在了这里。

越来越多的高端人群在园区消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商家入住,商业配套的不断完善,又吸引着更多的全国乃至世界一流企业把办公地址迁进园区。

松山湖高新产业园区的成功,是管委会(政府)、开发商(房地产企业)、专业管理咨询专家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松山湖产业园区经历了住宅地产、商业地产、产业地产三个发展阶段逐步成熟起来。

作为传统开发商,经历从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发展,再逐步成长为产业园区运营商的发展之路,对住宅、商业、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结语离松山湖不远的广东惠州大亚湾高新产业园,与过去的松山湖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地广人稀、公共交通不便、商业配套严重滞后,一度被称为“睡城”。

如今大亚湾这座“睡城”仍在沉睡中,遇到类似发展问题的新兴产业园区当然也不此一例。

如何破解这些新兴产业园区的发展之困?松山湖高新产业园所经历的发展之路或许能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