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视角下的语篇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 2011- 03- 01
31
层结构上的整体性。可见 , 隐喻起到承上启下、 相互照 应的语篇衔接功能。 意连: 源 域 目的域的映射。 映射 ( m apping ) 这一术语来源于数学 , 是指 设 A、 B 是两个集合 , 如果 按照某种对应法则 , f 对于集合 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 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 这样的对应叫 做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 记作: f A B 。当然, 隐喻学的 映射 含义不 完全等同于数 学领域的 映 射 , 但是它吸取了数学领域里 映射 的基本结构框 架。源域相当于集合 A, 目的域相当于集合 B, 从源域 的元素向目的域的元素产生对应关系, 集合 A、 B 里的 共同 元素 即语义特征 , 也就是说 , 源域的语义特征 向目的域语义特征发生对应关系, 但这种对应是部分 的。 L akoff指出 : 跨领域的映射并不完全是对称的, 而 是局部的 ( 1993 : 245) , 隐喻在突出某一特征的同时, 淡化和掩盖了其他特征 ( 1980 : 163) 。隐喻的标准之 一是: 只利用某些特征的部分结构 ( 1980 : 84) 。所以, 并不是源域的每一个语义特征都能在目的域的语义域 中找到对应。如下图所示 :
的共性 , 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 。 通过对一语篇的个案分析 , 显示了隐喻视角下语篇分析的可操作性 和有效性 。 隐 喻视角下的语篇分析有 利于把握篇章构建机制 , 透析其内涵 , 易于语篇的理解 。 关键词 : 隐喻 ; 语篇分析 ; 形连 ; 意连 ; 框架结构 中图分类号 : H 31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4 -344X ( 2011) 04 -0031-05 基金项目 : 河南省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项目 ( [ 2010] - JKGHAG - 0177);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10X JJC740005) 作者简介 : 李卫清 ( 1969- ), 女 , 新疆伊犁人 , 讲师 , 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 外语教学 。
后者往往是陌生的、 抽象的且难以理解和感知的事物 或概念 , 认知的难度更大。 O rtony ( 1975) 认为 , 隐喻 用来传递连续性经验信息, 特别是那些难以表达的信 息 (桂诗春, 2000 : 380) 。从源域中映 射而来的一些 概念结构和特征与目的域中的概念相映合 , 目的域中 较抽象的概念因而获得较具体的结构和特征, 从而使 得对其的认知成为可能或更加容易。这样 , 在隐喻语 篇中必然形成双重的信息链: 主题信息链 ( 目的域 ) 和 辅助信息链 ( 源域 ) , 也即所谓的 双重影像 (束定芳, 2000 : 190) 。语篇 的推进必须基于 双重影像的对 应, 而且是一系列概念的对应。 L ako ff指出, 映射是一套 本体对应, 通过将一个认知域的知识投射到另一个认 知域上 , 从而上升为认识上的对应 ( 1993 : 207) 。在 两条信息链的概念对应中, 通过辅助信息链的认知上 升到对主题的深入理解。 互动性指在由源域向目的域映射的过程中, 对源 域和目的域各自概念域的进一步限制和选择。这就是 映射的方向性和过滤性特征。 B lack( 1979) 认为由于 目的域的存在使得我们只能选择源域的部分特征, 并 将其应用于目的域, 使之发生相应的改变 , 从而对后者 的特性进行 过滤 。这说明隐喻总是要根据说明目 的域某一方面的需要凸显源域概念的某一方面, 而虚 化其他方面 , 结果两域双方的部分特征融会贯通, 促成 对目的域的理解。简而言之, 源域向目的域映射, 借助 源域凸显目的域 , 但又受制于目的域。人们在语篇的 生成和理解过程中往往会把隐喻的某些方面 (源域 ) 以类比的方式映射到所描述的事物或情景 (目的域 ) 上。也就是说, 主题信息链 (目的域 ) 的特征也只有一 部分被突显出来 , 对主题的理解仅需运用辅助信息链 (源域 ) 的某些特征 , 其他特征则被虚化或淡化了。思 维具有想象性, 隐喻的作用在于将理性和想象结合起 来。所以在隐喻语篇中意义 的获得一部分靠 解码得 到 , 另一部分靠想象和推理 , 借助源域信息链的意象图 式构建目的域的概念图式来实现语篇理解。 (三 ) 框架结构 各种文体的宏观语篇模式 ( 或超结构 ) 表示相应 一类语篇的常规功能框架。 图式 知识结构中的语 篇结构与知识结构中的语义部分交互作用 , 一定程度 上控制语篇的生成和理解。隐喻的语篇组织功能也体 现在语篇结构的宏观层面上。在语篇的生成 与发展 中 , 从人们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规律来讲, 说话人往往用 自己熟悉的事物 低层次概念来隐喻人们还不太熟 悉的事物 高层次概念 , 这是一个从简到繁、 从已知 到未知的过程; 而从语篇的信息组织过程来讲 , 也是一 个从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的过程, 这种信息流的发展 带动了整个语篇的生成与发展。 隐喻概念的系统性和概念域之间的映射赋予隐喻 的语篇功能。系统的词汇衔接网络和概念域之间的互 动在语篇中形成语义之间的映射关系 , 使语篇按一定
百度文库
的隐喻延展方式和逻辑关系展开。同时隐喻语篇也是 从源域向目标域的结构映射, 体现为不同概念域构成 的语块 ( chunk) 之间的系统映射关系。 L iao ( 1999) 提 出了 三 种 由 源 域 和 目 的 域 所 构 成 的 语 块 映 射 ( chunk m apping) 方式。 ( 1) 平衡接续型 ( balanced fo llow-up m apping) : 指 源域和目的域在语篇中地位相当, 并行发展, 形成一种 对称的、 且前后接续的映射结构。 ( 2) 平行推进型 ( paralle l prog ressive m app ing ): 指 两对或更多对不同的源域和目的域之间在语篇中各自 形成互动的、 对应的映射模 式 ( 其中常 有一个映射占 主导 ), 借此推动语篇向前发展。 ( 3) 倾向型 ( lopsid ed m apping) : 指在隐喻语篇中, 泼墨于源域或目的域 , 凸显一个概念域, 语篇围绕着被 凸显的一方展开。 可见, 体现源域和目的域的两条信息链的具体延 展方式会因语篇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 呈现不同 的语篇实现形式 , 以实现其动态的个性存在。但是 , 概 念隐喻以其跨域映射的工作机制将语篇的信息纳入其 统辖范围内 , 构建了语篇结构, 并表现为共同的框架结 构 , 即 : 两条信息链的延展与互动, 其中一条为主题信 息链, 往往是抽象、 深奥、 认知难度较大的高层次概念; 另一条为辅助信息链 , 是人们通过感官和身体参与直 接获得的具体、 形象的感知和体验, 属低层次概念。前 者的特征借助后者的部分特征得以彰显。 隐喻语篇的框架结构可图解如下 :
近年来, 隐喻的研究得到认 知语言学家的重 视。 研究表明, 隐喻基于人们的身体体验 , 触发人们的联想 认知。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 而且是人们的一种认 知思维方式 ,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胡壮麟教授指出, 认知与隐喻之间的关系, 在理论上可从两个方面考察。 一个方面是通过人的认知活动了解语篇产生的过程, 另一方面则是从语篇产生的过程追溯人的认 知活动 (胡壮麟 , 1993) 。 ( 转引自魏在江 , 2007 : 32) 近年来, 许多研究者从认知角度对隐喻的认知动因和认知过程 进行深入研究, 并开始关注隐喻在语篇层面上的运作 及其功能。从语篇角度看, 隐喻超越了修辞现象或认 知现象 , 是一种极具语篇组织功能的语篇策略。隐喻 延伸可以在语篇中形成系统的词汇衔接网络, 并以此 增强语篇的衔接 ; 概念域之间的互动在语篇中形成语 块之间的映射关系, 使语篇在结构上按一定的映射模 式展开 , 构筑了语篇内在的连贯。所以隐喻也被看作 是语篇组织和建构的重要手段。作者往往借助隐喻创 造相似性, 以彰显主题 , 构建语篇。 本文探讨从隐喻视角分析语篇以期能够建立常规 模式, 以此为基础使语篇解读深入浅出。 一、 隐喻视角下语篇分析 隐喻能够在语篇层面上进行延伸由隐喻本身的 性质决定, 即概念域之间的互动和隐喻概念的系统性。 首先, 人类认知的特点决定在隐喻映射过程中一般是 从具体概念映射到抽象概念; 其次, 隐喻的延伸使隐喻 性的表达与隐喻概念之间构成系统的联系 , 从而使语 篇能够以连 贯的方 式展开 ( 苗兴伟 , 廖美 珍, 2007 : 51) 。在语篇层面上, 隐喻概念及其延 展可以形成系 统的词汇网 , 并以一定的逻辑形成 连贯、 延续 的信息 链 ; 同时隐喻概念诱发类比转移 , 使人们能够提取隐喻
2011 年 4 月 第 28 卷第 4 期
湖北第二师范学 院学报 Journa l o fH ube iU n iversity o f Education
A pr . 2011 V o.l 28 N o 4
隐喻视角下的语篇分析
李卫清
( 河南科技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 河南 洛阳 471003)
摘 要 : 隐喻本身对语篇起到组织和构建作用 , 在语篇层面上体现为 形连和意 连 , 而且 隐喻语篇 的框架结 构表现 为一定
源域
目的域的映射关系
两域相映合的部分就是需凸显和亮化的目的域语 义特征 , 人们的认知便朝着这一语义特征发展和深入, 与此同时淡化或模糊了源域的其他特征。这也是隐喻 映射的 过滤性 。 隐喻语篇中的形连形成表层的衔接关系, 是有形 映射。但语篇的深层连贯效应则是意连的结果。 篇 章连贯是篇章内容在意义结构上的连续性 , 是篇章使 用者 认 知过 程 的结 果 ( 冯 晓 虎 , 2004 : 77 )。 Beaugrande( 1981 : 85) 将连贯定义为意 义组态的连续 性 , 认为它不仅是语篇的特征, 而且也是语篇使用者的 结果性认知过程。在隐喻语篇中, 意连是在源域和目 的域的映射中形成的语篇的语义逻辑和连贯, 体现的 是语篇内隐的语义构建和意义结 构上的连续性。所 以 , 意连是一种认知心理概念, 是语篇中源域向目的域 映射的结果 , 属概念层面 ( conceptual level) 。 因此, 隐喻语篇围绕某个特定的隐喻推进 , 而特定 的隐喻界定了命题和词汇的选择, 构成一个隐喻的语 义场, 形成了一个语义链 , 即形连 ; 意连应当被理解为 语篇与认知因素互动的结果。形连和意连的契合筑成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二 ) 语篇信息链的互动 隐喻是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 所以体现隐喻的语 篇必须交待两个认知域, 即源域和目的域。前者通常 是人们较为熟悉的、 具体的、 直接感知的事物或概念; 32
的蕴涵 , 并运用到对抽象概念和复杂情景的理解, 进而 理解语篇主题, 即由联想和推理获取主题信息链。所 以我们认为隐喻语篇在框架结构上表现为一 定的共 性 : 两个概念域 ( 源域和目的域 ) 间的映射或两条信息 链 ( 主题信息链和辅助信息链 ) 间的互动。映射和互 动共同推进语篇的发展, 构筑完整的语篇 , 而且框架结 构表现为层级性和方向性。 隐喻视角的语篇分析具体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 形连与意连 形连: 概念系统的词汇链。隐喻作为一种语篇策 略 , 简单地说 , 就是借助源域的延展来表现目的域的语 义特征。由于隐喻概念的系统性, 通过隐喻概念的延 展在语篇中形成系统的词汇衔接关系或网络。当隐喻 概念在语篇中作为宏观命题组织语篇时 , 就会制约着 语篇 中的命题 内容和语 言选择 , 即隐喻 的框定功 能 ( the m etaphor fram ing effect) ( Robins, S. & M ayer , R. E, 2000 : 57)。在语篇的推进过程中 , 隐喻延展可以以 源域为出发点, 使语篇紧紧围绕隐喻蕴涵展开 , 从而在 语篇中形成以源域为中心的词汇衔接关系 , 最终使目 的域得以彰显, 也就是说, 目的域可以系统地用源域中 的词汇谈及或表达; 隐喻延伸也可以同时以源域和目 的域为出发点, 从而在语篇中形成平行的词汇衔接链, 通过互动凸显目的域特征。无论以何种模式延展, 一 旦有隐喻, 就会产生系统的词汇链, 这相当于词汇的重 复 , 前后照应 , 形成了衔接链, 有助于语篇发展的衔接 和连贯。这种衔接是语篇的形式连接 , 以显性的语言 成分出现在语篇的表层, 属语言层面 ( linguist ic level), 体现的是隐喻构建语篇的显性机制 , 反映的是语篇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