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https://img.taocdn.com/s3/m/020004d6360cba1aa811da70.png)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1917年1月9日)自学,大学学习的要义我很赞同鲁迅先生的说法——语言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实用及符合生活习惯的方向发展。
所以全民学文言文是可笑的,全民学英语是愚蠢的。
所以,以下的文章是我的译文,原文在后面的附录。
本人水平有限,翻译不佳请勿气愤。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是本校校长时,我刚在教育部工作,他就任时我曾有过一些演说。
你们大都是为了预科毕业而来这里读书的,可想而知,你们都知道士别三日,刮目相见这一句话。
而且你们读了几年的书,一定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今天执掌这个学校,有三件事希望你们能做到。
一、来这里的目地。
你们来这里学习,一定抱有一定的目地,想要知道你们的目地是否正当,首先要知道大学的性质是什么。
今天有些人毕业于专业学校,学成后就找相应的工作,这是必然的趋势。
但是大学就不一样,大学,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外人每次说我们学校腐败,都说来这里学习的人,都抱有做官发财的想法,所以毕业预科的,大都学法学,选文科的很少,学理科的就更少,这是因为法学是做官的最快的途径。
因为很想做官,对于教师,不关注他的学问的深浅,只关注他的官位的大小。
官位高的,特别欢迎,因为这样毕业后可以有他的提携。
现在我国精通政治法律的,大都进入政界,专职做教授的非常少,所以聘请的教师,很多都不得不请人来兼职,这都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究竟外人的指责是否正确,暂且不说。
但是,忙着去反驳诽谤不如自我提高,人们说我们腐败,但是我不腐败,问心无愧,这对我有什么损害呢?如果来这学习的目的真是想做官发财的人,由于北京有不少的专业学校,学法科的,都可以从法律学堂毕业,学商业的可以报考商业学校,何必要来这所大学。
所以你们要抱定目地,为学习而来。
学法学的,不是为了做官;学商业的,不是为了获得财富。
目地确定,自然会走入正道。
你们从这里毕业,要么三年,要么四年,时间不算不多,你们如果能爱惜时间,不断的学习,则你们的造诣,不会很低。
如果只是想做官发财,目标沉重,兴趣因此改变。
北大校长蔡元培就职演说
![北大校长蔡元培就职演说](https://img.taocdn.com/s3/m/e1dafde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6.png)
北大校长蔡元培就职演说《觉醒年代》北京大学礼堂北大校长蔡元培就职演说各位,五年前严复先生为北大校长时,我服务于教育部,做教育总长。
记得北大开学的那天,我为本校做了一点贡献。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也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何况时日已过去数年,诸君与往昔相比,一定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今天就要服务于北大,我有三件事要告诉诸君:一、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须知宗旨,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之者也。
现在外面常常有人指责北大之腐败,是因为来此求学者,都抱有当官发财的思想,以此为捷径。
因为一心要做官,一心想发财,所以,从不问教员之学问深浅,唯问教员官职的大小,官阶大的,就特别受欢迎,这大概是为了方便毕业时有人提携吧。
我想说的是,诸君来北大求学,三年或四年,时间不谓不多,如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定然会很高、很深。
诸君来北大求学的宗旨是做官发财,那这个宗旨就错了,求学的路,就必然走偏了。
平时冶游,考试来了,才去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考试结束,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以此活动于社会,光阴虚度,学问毫无。
这是自误啊,这与到北大求学的真正宗旨,是大相背驰的。
大家也许还记得,发生不久的辛亥革命,我们之所以要革命,就是因为清朝政府太腐败,就是现在也有许多人,对现状不满意,也是因为社会道德沦丧。
诸君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打好基础,勤奋求学,万一为生计所迫,做了教员,则一定会耽误学生哪;你进入政界,则一定会耽误国家呀,这是耽误别人,误人误己。
所以,宗旨不可以不正大,这是我希望于诸君者之一。
二、砥砺德行。
如今的社会风气啊,越来越苟且敷衍,只顾眼前,道德伦丧、败坏德行的事情,触目皆是,不是德行根基牢固的人,少有不被这种社会风气所污染。
各位,国家的兴衰,要看社会风气是高尚还是低劣,如果都流行于这种社会风气,前途不堪设想,所以要有卓越之人,以身作则,尽力去矫正这种颓废的社会风气。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问题及答案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问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df7d2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7.png)
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先生为什么要提出“抱定宗旨”的要求?答:蔡元培先生之所以首先提出“抱定宗旨”的要求,是因为当时北大风纪败坏,腐败不堪,因此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并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一观点在当时可谓一声惊雷,振聋发聩,直指北大多年弊端接下来他尖锐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思想来“混文凭”,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之所以产生这些现象,其深层次原因正在于北大办学宗旨不明,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在批判腐败现象的基础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抱定宗旨,这样才会珍惜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这篇演讲稿中可以看出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答:当时的社会非常腐败,道德沦丧,即便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也难脱流俗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谓的学习只是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突击讲义,只图蒙混过关3、你怎样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答:这是蔡元培先生在谈到“抱定宗旨”这个观点时所提出的一个观点,蔡先生之所以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与当时北大的腐败有关,作者想让青年学生明确大学的性质,来大学学习不是为了做官致富,这才有可能消除当时北大所存在的弊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还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即是要身处象牙塔的师生们不要受外界不良风气的侵袭,也不要受外界思想的束缚,而是发扬自由、独立的精神,用深邃的思想、深刻的见解、朴实的作风,去研究高深的学问,使自己处于社会思想、人类科学的最前端,并用研究出的成果启发人们的心智,造福于社会4、《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理有何特点?答:《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说理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情理并重本文不仅仅只是说理简要透彻,而且情理并重,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文中既有痛心的指陈,又有激越的阐发,还有设身处地的忠告(2)善用反问讲述“三事”的三个段落中,都有反问句,不仅使人警醒,而且还语重情长(3)语言明晓通畅当时还处于文言文、白话文交替之期,本文语言“亦文亦白”,将文言的简练典雅与口语的通俗明快融于一体,堪为中国现代演讲之经典(4)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当时北大校风颇不尽如人意文中列举的各种腐败现象确实存在,对这类现象痛加针砭,大有催人奋进之势,演讲中提出的三个要求,都含有匡正时弊的功用。
觉醒年代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
![觉醒年代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28d78fa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c.png)
各位教职员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我作为北京大学的校长,首次向大家发表演讲。
我觉得非常荣幸和激动,能够站在这个讲坛上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看法和想法。
首先,我要感谢这个伟大的国家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有能力领导北京大学,为培养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要感谢北京大学的全体师生,是你们的支持和信任,让我有勇气承担起这个重任。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大学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还需要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挑战自我。
正如我们的校训所说:“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我们应当始终追求真理和卓越,不断超越自我,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觉醒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我希望我们的学子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先锋,敢于触碰极限,敢于创新。
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的荣光中,更不能被现实的困难所击倒。
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理想,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我希望大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和实践中。
北京大学拥有着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学术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要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不断思考和探索,勇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我们的教职员工而言,我希望大家能够以身作则,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养环境。
作为教师,我们承载着培育人才的神圣使命,我们应当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正确的道路,成为有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人才。
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和职业要求。
最后,我要呼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做出贡献。
北京大学作为一所高等学府,我们有责任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做出贡献。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原文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bb63ede1240c844769eaee3c.png)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原文篇一: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我刚刚在教育部工作。
在开学那天曾为北大做了一点事情。
各位都是从预科读下来的,所以想必你们也听说过我。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何况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各位也一定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今天就要执掌北大,所以有三件事要通知各位:一是抱定宗旨。
各位来北大求学,肯定有一定的宗旨。
如果想知道你的宗旨是否正大,就要先知道大学的性质。
现在的人专科学校就读,学成之后有所工作,这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在大学则不是这样。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外人每次指出咱们北大的腐败,想要在北大读书,都是有着当官发财的梦,所以从预科毕业后,大多数是进入法律系,进入文科的很少,进入理科的更少。
大概是因为法律是做官的捷径啊。
因为一心想做官,所以不问老师的学问深浅,而是问官职大小。
官阶大的人,特别受欢迎,大概是为了方便毕业生有人提携啊。
现在我国的政法工作者,大多是进入政界,专职做教授的人很少,所以聘请教师,不得不请兼职的人,这也是不得已之举。
讨论外人指摘的合适与否,不具体说了,消弭批评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水平。
别人说我们腐败,我们问心无愧,有什么可恐惧的啊。
真是有做官发财的目的的话,北京有很多专科学校,进入法律系可以在法律学校学习,进入经济系可以在商业学校报考,又何必要来北大呢?所以各位要抱定宗旨,为了寻求知识而来,进入法律系,不是为了做官;进入经济系,不是为了发财。
宗旨定下来,事情就都进入轨道了。
各位在这里学习,或者三年,或者四年,时间不是不少,如果能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那么成绩会很大的啊。
如果只是为了发财做官,宗旨就是错误的,那么就会出现问题。
平时不努力学习,临考试时再熟读讲义,不考虑哟没有获得知识,只挣分数的高低;考试一完,就把书都扔在一边,混个三四年,有了文凭,借着这个在社会上走动,这岂不是与进入大学的初衷背离了吗?虚度光阴,毫无学问,是耽误自己啊。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原文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心得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原文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6ca79fd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7.png)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原文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心得《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1917年蔡元培的演说作品。
这篇演说是蔡元培在1917年就任北大校长时发表的。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
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
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
本文就是他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蔡元培)(一九一七年一月九日)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原文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心得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原文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870cc982af1ffc4fff47ac1b.png)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原文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心得《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1917年蔡元培的演说作品。
这篇演说是蔡元培在1917年就任北大校长时发表的。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
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
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
本文就是他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蔡元培)(一九一七年一月九日)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原文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bb63ede1240c844769eaee3c.png)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原文篇一: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我刚刚在教育部工作。
在开学那天曾为北大做了一点事情。
各位都是从预科读下来的,所以想必你们也听说过我。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何况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各位也一定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今天就要执掌北大,所以有三件事要通知各位:一是抱定宗旨。
各位来北大求学,肯定有一定的宗旨。
如果想知道你的宗旨是否正大,就要先知道大学的性质。
现在的人专科学校就读,学成之后有所工作,这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在大学则不是这样。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外人每次指出咱们北大的腐败,想要在北大读书,都是有着当官发财的梦,所以从预科毕业后,大多数是进入法律系,进入文科的很少,进入理科的更少。
大概是因为法律是做官的捷径啊。
因为一心想做官,所以不问老师的学问深浅,而是问官职大小。
官阶大的人,特别受欢迎,大概是为了方便毕业生有人提携啊。
现在我国的政法工作者,大多是进入政界,专职做教授的人很少,所以聘请教师,不得不请兼职的人,这也是不得已之举。
讨论外人指摘的合适与否,不具体说了,消弭批评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水平。
别人说我们腐败,我们问心无愧,有什么可恐惧的啊。
真是有做官发财的目的的话,北京有很多专科学校,进入法律系可以在法律学校学习,进入经济系可以在商业学校报考,又何必要来北大呢?所以各位要抱定宗旨,为了寻求知识而来,进入法律系,不是为了做官;进入经济系,不是为了发财。
宗旨定下来,事情就都进入轨道了。
各位在这里学习,或者三年,或者四年,时间不是不少,如果能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那么成绩会很大的啊。
如果只是为了发财做官,宗旨就是错误的,那么就会出现问题。
平时不努力学习,临考试时再熟读讲义,不考虑哟没有获得知识,只挣分数的高低;考试一完,就把书都扔在一边,混个三四年,有了文凭,借着这个在社会上走动,这岂不是与进入大学的初衷背离了吗?虚度光阴,毫无学问,是耽误自己啊。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https://img.taocdn.com/s3/m/99e2b8313b3567ec112d8a10.png)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仕事,但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是误人也。
误已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b59310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3.png)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教职员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蔡元培,今天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作为北京大学的校长,向大家发表就职演讲。
首先,我要向北京大学的创办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正是他们的初心和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北京大学。
我将会努力继承和发扬北大的优秀传统,在他们的先辈精神的指引下,带领北京大学成为国内外一流的综合性大学。
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学府,北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学术传统。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全力以赴地建设和完善我们的学科体系,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这里收获知识、实现梦想。
毋庸置疑,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除了教育使命外,还承担着社会责任。
我们将积极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推进社会进步与变革。
我相信,只有通过教育的力量,我们才能培养更多的人才,推动国家的发展。
因此,我将为实现教育公平而不懈努力,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为各个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同时,北大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引进优秀的教师和科研人才,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我们将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融入国际教育体系,加强与国际一流学府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最后,我要对全体北大师生提出殷切的期望。
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学府,北大的每一位师生都应该时刻铭记我们学校的辉煌传统和伟大使命,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之责任,精诚团结,奋发向前。
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北京大学定将在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再创辉煌!谢谢大家!祝愿北大更加繁荣昌盛!谢谢大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中蔡元培提到的三件事,详细说明(不少于100字)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中蔡元培提到的三件事,详细说明(不少于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4166b0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7.png)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提到的三件事,详细说明(不少于100字)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918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发表了一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提出了三大任务,为北京大学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首先,蔡元培要求北京大学要把最新的科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引进,从而加强学术修养,提高学术水平。
他特别强调,在开展研究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让他们自由地思考问题,不断提高学术能力。
其次,蔡元培要求北京大学要加强科研,把国际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引进,帮助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他特别提到,科学研究要坚持客观的科学态度,要把科学的规律作为研究的准则,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最后,蔡元培倡导北京大学要尊重学术自由,要把学术自由视为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
他认为,学术自由是教育的基础,给予学生们自由思考的空间,能够使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提高学术水平。
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出了三件事,首先要求引进最新的科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其次要加强科研,最后要尊重学术自由。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在当时颇有划时代意义。
他提出的三件事,也极大地丰富了北京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
他要求引进最新的科学成果和研究方法,使得北京大学的学术水平得以提高,学术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他提出的科研任务,也使得北京大学的科研成果走在了国际前列,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最后,他要求尊重学术自由,为培养学生思想素质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使得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提高学术水平。
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给了当时的学术界和科学界一个重要的号,也为后来者指明了方向,让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引进最新的科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加强科研,尊重学术自由,是北京大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只有坚持这样的原则,才能使北京大学更加发展,实现更大的跨越,实现更大的梦想。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1cfe0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6.png)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1917年蔡元培的演说作品。
这篇演说是蔡元培在1917年就任北大校长时发表的。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
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
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
本文就是他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蔡元培)(一九一七年一月九日)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13d2440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5.png)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尊敬的校领导、亲爱的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地向北大的师生们发表演讲,并就继任北大校长一职表示由衷的感谢。
首先,我要向之前的各位校长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要感谢北大的全体师生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
当我听到自己将成为北大新任校长的消息时,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责任感。
北大作为我国最顶尖的学府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
我深知作为校长要肩负起为北大贡献的使命和责任。
首先,我希望能够加强北大的学科建设,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作为一所高等学府,学术研究一直是北大的核心竞争力。
我将致力于改善学术环境,建设更加科学、先进的研究机构,吸引国内外顶尖学者加入北大,推动各学科的创新和突破。
其次,我将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才。
北大培养了无数的杰出人才,他们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将推动课程改革,更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才。
第三,我将积极投身社会服务,推动北大与社会的深度融合。
北大作为国内一流的高校,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我将鼓励师生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倡导校园公益,与社会各界联手,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北大一直被誉为“百年老校”,承载着无数辛勤耕耘和奋斗的历史。
我将继续弘扬北大的优良传统,保持北大的核心价值观。
同时,我也希望师生们能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爱国主义精神、民主法治理念和科学精神,培养学术自由、思想包容和品德高尚的北大人。
亲爱的北大师生们,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北大而奋斗。
让我们以北大之名,书写属于我们的华章。
让我们永远怀着对学问、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最后,我再次衷心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信任。
我将以身作则,勤奋尽责,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蔡元培1917北京大学演讲
![蔡元培1917北京大学演讲](https://img.taocdn.com/s3/m/2579391d4431b90d6c85c775.png)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一九一七年一月九日)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
余今掌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料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
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学,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重,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无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只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日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怡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怡误国家,是误人也。
误人误己,又岂非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蔡元培1917年1月9日就任北大校长时的演讲
![蔡元培1917年1月9日就任北大校长时的演讲](https://img.taocdn.com/s3/m/13f6db6dddccda38376bafe6.png)
蔡元培1917年1月9日就任北大校长时的演讲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三曰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之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室,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辨,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兹所计划者二事:一曰改良讲义。诸君既研究高深学问,自与中学、高等不同,不惟恃教员讲授,尤赖一已潜修。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讲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二曰添购书籍。本校图书馆书籍虽多,新出者甚少,苟不广为购办,必不足供学生之参考。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旁稽博采,无虞缺乏矣。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仕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已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阅读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f665500a10661ed9ad51f38d.png)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阅读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仕事,但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是误人也。
误已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范文5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dbf44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f.png)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蔡元培先生的生平、“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
2、掌握这次演讲的背景以及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的故事。
3、掌握演讲稿的特点:针对性、说服力、鼓动性、语言通俗易懂、思路清晰。
(二)、情感目标:1、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感受蔡元培先生对北京大学学生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
2、对比自己现在的高中生活,确立明确的正确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方法:讲解分析、提问探讨三、教学课时:两课时四、教学用具:多媒体五、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知道这是哪儿吗?(北大未名湖、博雅塔)对就是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和博雅塔。
北大作为中国第一所正规大学令无数学生心向往之。
但是今天的北京大学和1917年的北大有着天壤之别,它的改变与这个人有关。
(蔡元培图片)他就是蔡元培先生。
那蔡先生和北大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我们先了解蔡先生的生平。
(二)作者介绍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868年1月11日出生,1940年3月5日病故于香港九龙。
字鹤卿,又字仲申、民支、孑民。
近代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
17岁考秀才,博览群书,18岁设管教书,后中进士,两度游学欧洲。
1917年在北大弊端重重的情况下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声名赫赫。
他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代、现代历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奋斗了40余年,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三)听朗诵作为一篇演讲稿,我们自然是先要去听,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完成以下几个要求:1、关上课本2、记下你觉得先生讲述的要点,老师提醒一下主要包括三个要求两个计划(草稿纸)3、思考演讲稿该有怎样的特点4、你认为蔡元培先生的状态是怎样的?(两三个词)(四)文章背景同学们记下的先放一边,待会儿再用,现在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次一次演讲的背景。
蔡 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
![蔡 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024746c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1.png)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同仁、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日,我怀着无比庄重与激动的心情,站在这北大的讲台上,接任校长一职。
我深知,这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北大,这座承载着无数期望与梦想的学府,自其创立以来,便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当我审视当下之北大,却也看到了诸多亟待改进之处。
我们的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灌输,更应是人格的培养、思想的启迪。
在过往的日子里,学术风气或有浮躁,求学之心或有不纯。
有些同学,或许只是为了求得一纸文凭,而非真心追求真理;有些教员,或许只是把授课当作例行公事,而非真心育人。
如此种种,皆与北大应有的精神风貌背道而驰。
我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大学者,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应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诸君在求学之路上,当有坚定之信念,不为外界之诱惑所动摇,不为一时之困难所退缩。
同时,我们要提倡学术自由。
无论是传统之学说,还是新兴之思潮,只要其有真理性、有价值,皆应在北大有一席之地。
各种学术观点,应当在这里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从而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我们不应因学术观点的不同而产生偏见,更不应因门户之见而排斥他人。
唯有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中,真理方能得以显现,学问方能得以进步。
再者,对于教员,我们当延揽各方英才,不拘一格。
无论其出身如何,无论其年岁几何,只要其有真才实学,有育人之心,皆可为北大之教员。
而作为教员,当以教学为首要职责,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对于学生,我希望诸君能够砥砺德行。
德行之修养,乃为人之本。
在北大这片净土上,我们应当摒弃陋习,崇尚道德。
要以包容之心对待他人,以诚信之行立身处世。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体育。
身体乃革命之本钱,没有强健的体魄,又怎能有充沛的精力去追求学问、探索真理?最后,我想说,改革之路或许充满艰辛,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全体师生齐心协力,秉持着对真理的追求,对学术的敬畏,对教育的热爱,北大定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中国教育之典范,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谢谢大家!在蔡元培校长的这篇就职演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对北大的殷切期望以及改革的决心。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https://img.taocdn.com/s3/m/ff923bc758f5f61fb736667c.png)
词语解释
况时阅数载:况且时间经过几年。 阅:经过 长(chang)足:形容进展迅速。 抱定宗旨: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 指摘:指出错误,加以批评。 提携:比喻在事业上扶植后辈。 问心无愧:指没有做对不起别人的事。 孜孜:勤勉。 乖:错误
词语解释
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面, 比喻放在一边不用它,不管它。 贻误:错误遗留下去,使受到坏的影响;耽误。 砥砺:磨练。 败德毁行:违背道德,败坏品行。败:使败坏。毁: 是毁坏。 力矫颓俗:全力改正不良的风气。矫:改正(矫枉 过正)。 切磋:比喻共同学习,互相研究讨论。
(gàn) (lù) n)禄 干(g n)禄(l ) (yì) 肄(y )业 造诣(y ) 造诣(yì) (y 店肆(s ) 店肆(sì) (s (zǐ)詈 (lì) 訾(zǐ)詈 (l ) (yě)游 冶(yě)游 塞责(s z ) 塞责(sèzé) (s
会晤(w ) 会晤(wù) (w 相(xiāng)勖(xù) (xiāng)勖(x ) 敷衍(fūyǎn) 敷衍(fūyǎn) 庶(shù)民 (sh ) 砥(dǐ)砺(l ) (dǐ)砺(lì) 鲜(xiǎn)为人知 (xiǎn)为人知
就任北京大学 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蔡元培
蔡元培, 字鹤卿,号孑民。 蔡元培, 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 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 11日 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 绍兴府山阴县。蔡元培是20 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 绍兴府山阴县。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 义教育制度的创造者。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 义教育制度的创造者。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 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 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倡 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 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 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 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 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 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 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 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蔡元培的 教育实践多在高等教育方面。 教育实践多在高等教育方面。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https://img.taocdn.com/s3/m/1369d01b55270722192ef77c.png)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然改 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故允 为担任。” 1916年12月22日, 蔡元培抱着整顿、改革北大的宗 旨和决心,迎难而上,赴京就任 北大校长的职务。
数(shù)载(zǎi)
提携(xié)
造诣(yì )
就任北京大学 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蔡元培
蔡元培, 字鹤卿,号孑民。 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 (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 府山阴县。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 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造者。 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大学 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他提 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 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 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 “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实行 学生自治,教授治校。
整体把握,理解文章的思想文化内涵
诵读课文,思考:
一、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对青 年学生提出了哪些殷切希望?
1、抱定宗旨 2、砥砺德行 3、敬爱师友
二、蔡元培先生是针对当 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提出以 上三点要求的?(筛选出 文中相关信息)
社会现实:
(1)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 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 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 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 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 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2)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 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 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 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3)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 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 为流俗所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 间 , 一 分 一秒 在 幽 暗 的 陆 地上 逃 离 我 们 衰 亡的桥 ——崩 塌 了 , 没 有 人生来 勇敢
有 时 候 , 我 想用沙 哑的嗓 ——告 诉 你 爱 上 猫 的危险
只 需 要 一 首 忧伤的 歌 就 能 抵 达 我 们心底 发霉的 森林
你 看 不 见 抛 弃我们 的人, 碎成粉 末 那 是 一 种 苔 藓,不 治之症 ,被道 德所禁 止 我 们 走 到 迷 宫的尽 头,无 法抗拒 的迷途 在 太 阳 晒 不 到的地 方,如 果我曾 爱过你 ,我会 离你而 去
结论: “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砥砺德行:
背景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 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 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
要求
“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 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 有以励人。”
方法 结论
“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 乐,庶于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 。”
不是安慰剂,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就是说你不行,至 少现在不行,如果你有什么素质,有什么潜力,有什么 后劲,你就得给我拿出来,你就得给我变成实打实的东 西,也许是一份合同起草,也许是一次成功的诉讼。
文科学生,大学四年,往往是同历史上最激动人心 的一些事件和人物交往,在同古今中外的大师“会谈”, 你们知道了苏格拉底审判,知道了马伯利诉麦迪逊。知 道了“大宪章”等等。你们还可以评点孔、孟、老、庄, 议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甚至“舍我其谁也”。大学 的文科教育,往往会使许多人从骨子里更喜欢那种激动 人心的时刻,甚至使人膨胀起来,但这不是,而且也不 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只是学院中想象的生活,我 们每个人都只能生活中日常的琐细之中。
在蔡元培提出的三点要求中, 最能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谈谈 自己的感想。
敬砥抱 爱砺定 师德宗 友行旨
从这篇演讲辞可见怎样的蔡元培先生?
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革除时弊的改革精神 平易近人的朴实作风
■蔡元培(1868---1940), 字鹤卿,号孑民,绍兴人。 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 家、思想家。伟大的爱国主 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 教育的奠基者。
北大有幸——蔡元培最终听从的是这少数人的意见。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 至上的真正大学。他提出“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教 育思想 ,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 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 腐朽守旧的人物。以坚决的气魄,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 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 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 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社会则不同,社会更多的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
是一个市场,是“平民政治”;评价你的主要不是你 的智力优越与否(尽管你的聪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帮助 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东西来;这个 标准不再由中心------老师确定,而是分散------由众多 的消费者来确定。因此,尽管定价178元,不到10天, 3000多册英文版《哈利波特与风凰令》在北京新华书 店已经脱销,而许多学者的著作一辈子也卖不了这么 多,甚至只能一辈子“养在深闺人未识”;也因此, 才有了“傻子瓜子”年广九,才有了“搞导弹的不如 卖茶叶蛋的”,才有了IT产业中的退学生现象。这种 “脑体倒挂”不完美,但它恰恰表明了市场的标准。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
在这次欢庆你们毕业,欢送一些同学离开 校园的场合,我说两句话,作为你们大学生活 的结语。
第一句更多是说给马上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同 学的,一句大实活: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
在校园里,个人的努力也起作用。但作用更 大的其实是天分,老师不要求你们的物质回报, 只要你能考试成绩好,只要人格上没有大的问题, 基本上就能获得老师的欢心,就会获得以分数表 现的奖励。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基本是一个“贤 人政治”或者说“精英政治”的环境,更像家庭, 评价体系基本都是由老师来定,以一种中央集权 的方式,奖励的是你的智力。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投身 教育,1917年起任北大校长 前后共11年。不拘一格,奠 定了北大的学术地位,使其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 四运动的策源地。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 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 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 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 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 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 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 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 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当时的北大以学风败坏、 腐败盛行而声名狼藉,所以蔡元培接到任命状时,“有多 数友人,劝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 自己名誉毁掉了;也有少数劝驾的,说腐败的总要有人整 顿,不妨试一试”。
蔡元培先生是分别针对当时什么样的社会 现实提出以上三点要求的? 最好能用课 文中的句子加以回答
抱定宗旨:
性质: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背景: 乌烟瘴气
危害:
“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 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 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 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 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 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
因此,第二句话:要安分守己,这是对每一个 同学说的。
这句话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也许过时了,但对你
们,可能还不过时。因为我从来也不担心北大的毕 业生会没有理想以及理想是否远大,特别是当年轻 时的理想变得日益遥远,模糊和暗淡起来的时候,。 还因为,我要说,几乎——如果还不是全部的话— —每一个雄心勃勃的人都注定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 理想。
演讲又叫讲演、演说,是指演讲者在特定的 时空环境中,借助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针 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向听众发表意见、 抒发感情,从而达到感召听众的一种现实的 社会实践活动。
演讲辞特点
现实性、针对性、 鲜明性、通俗性、 鼓动性、感染力
请结合演讲辞的特点浏览课文
阅读课文,思考
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生 提出那些殷切的期望? 抱定宗旨 砥砺德行 敬爱师友
人类的局限------你甭指望通过教育或其他,把消费 者都变成钱钟书或布什。因此,我们的同学千万不要 把自己16年来习惯了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到社会, 否则你就会发现“楚材晋不用”,你只能像李白那样: “天生我才必有用”来安慰自己,更极端地,甚至成 为与社会,与市场格格不入的人。
尽管社会和市场的手是看不见的,但它讲的却都 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不用期货,就是讲也都是将 之转为现货。你可以批评它短视,但它通常不会,而 且没有义务,等待你的成长与成熟。它把每个进入社 会的人都当作平等的,不考虑你刚毕业,没有什么经 验,如果你失去了一次机会,你就失去了许多,不像 在学校中,会让你补考,或者说到老师那里求个请, 改个分数。“北大学生有潜力,有后劲”别人这样说 行,你们自己千万不要说,也不要相信,这种说法
“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二也。”
敬爱师友:
对于师友之敬爱,此
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第三点,从个人修养方面来 说,他希望北大学子能尊敬 师长,团结友爱。
特别是同学之间要相互勉 励,共同维护北大的荣誉。 他还以自己在德国的亲身经 历,论述良好的社会风气之 必要,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 爱,共同进步
安分守己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甚至不是一个中 性词,“安分”是不容易的,在这个是时代,“守 己”则更不容易。
【 没 有 理 由 的存在 着】
我 相 信 一 阵 狂风过 后 总 会 卷 起 沙 尘和惊
就 任 北 京 大 学 校 长 之 演 说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 特点。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蔡元培的 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体会蔡元培 的人格魅力。
演讲词和演讲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 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它用来交流思想, 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
我当然希望而且相信,你们当中能涌现杰出的
政治家、企业家、法律家、学问家,但只可能是少 数——多了就挤不下了,多了也就不那么值钱了, 边际效用总是递减的,无论在世俗的眼光还是自我 评价中,绝大多数人都必定是不那么成功的。
但是,要知道,成功并不必定同幸福相连,所 谓的不成功也未必等于不幸福。因此,在你们离开 校园之际,你们不仅要树立自己的信心,更必须要 界定自己的成功。
北先 大生 影改 响变 了了 中北 国大
没有北大就没有五四,而没 有蔡元培先生就没有北大。
, .
人学
世界
——
楷泰
毛 泽
模
斗Hale Waihona Puke 东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京大学的历 史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从而理解蔡元培先生对 学生提出的要求,那么今天作为北大法学院院 长朱力又会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提出什么样的要 求呢?请同学们阅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苏力 在03 届本科毕业生典礼上的致辞——《社会 没有义务等待你的成长和成熟》这篇文章,思 考:演讲要求“以理服人”,本篇文章能说服、 震撼北大学子吗?如果可以请说明理由,如果 不可以请提出你的看法。
蔡先生对学生未来的道路并不加干涉, 但是对于学生在大学里的“志业”思想 教育却从来没有放松过。他并不说教, 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做注脚。他在五四 前常说:“官可以不做,国不可以不 救”。然而到五四后他又发表了“读书 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名言。从 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苦心:他把读书已 强调到无以复加的高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