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学期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学期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7b74b705aaea998fcc220eca.png)
(4)作战方式:偷袭 (5)结果: 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6)重要影响: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
硝烟中的珍珠港
珍珠港-西弗吉尼亚号 和田纳西号
珍珠港-被炸基地
日本联合舰队司 令山本五十六
10点10分,海面上美军 舰队被轰炸的情景
正在熊熊燃烧的珍珠港船 坞,近处已翻沉的是“奥 格拉拉”号(Oglala, CM-4)扫雷舰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之 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
(1)突袭时间:1941年6月22日
(2)作战方式:“闪电战”
(3)重要影响: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 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6月22日, 法西斯德国撕毁苏德 互不侵犯条约,出动 190个师、3500辆坦 克、5000多架飞机, 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 的2500千米战线上, 分3路对苏联发动突 然袭击,使苏联国土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欧洲主战场。
结合课本p87图3-42 及右图资料,苏德上 方力量差距并不大, 为什么战争初期苏联 军队节节败退呢?
德军准备充分,现代化作战经验,闪电战; 苏军判断失误,战略战术、武器性能不利等等。
1941年秋季9月底。德国集中180万人,坦克1700 辆,火炮和追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开始 全面进攻莫斯科
巴巴罗萨计划: 德国法西斯闪击苏联
的军事行动作战计划,代 号为“巴巴罗萨计划”。 希特勒于1940年12月发布 。
德军的战略企图是:集 中大量兵力,以“闪击战 ”的方式,从数个方向实 施迅猛突击,消灭西部前 苏军主力,尔后向前苏联 腹地长驱直入,攻占莫斯 科、列宁格勒、顿巴斯等 地,迅速击败前苏联,于 1941年入冬前结束战争。
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德国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的权宜之计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浙江初中新人教九年级社会,上课用,精心制作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浙江初中新人教九年级社会,上课用,精心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7fa6b41955270722192ef7b7.png)
1940年 确 立
这一地区的利益
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
日美矛盾的激化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军珍珠港,日本在2个小时内出 动350余架飞机突然袭击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军基地,炸沉炸伤美军 舰艇40余艘,炸毁飞机200多架,毙伤美军4000多人,美军主力战 舰“亚利桑那”号被击沉,舰上1177名将士全部殉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戴高乐
戴高乐将军知道此事后高兴 地说:“现在,战争肯定无 疑地打赢了。日本人将被碾 成粉末。”
中国蒋介石抑制不住心间的 喜悦,口里哼起了一段京剧 的唱腔。
蒋介石
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 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面对络绎不绝前来祝贺的官兵们,日本联合舰队司令 山本五十六忧虑地重复着他曾经说过多次的那句话:“我 们不过是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美国好像是“一只巨大的锅炉。一经在它下面生起火 来,它就能够产生无穷的力量”。当我去睡觉的时候心中 充满了并且洋溢着感情与感想,所以睡了一个得到拯救而 心怀感激的人所睡的觉。 -----丘吉尔
①德军有着充分的战争准备、丰富的现代化作战经验, “闪电战”的突袭方式更是其巨大优势。
②苏联对德国发动战争的判断失误,在战略战术、武器性 能等方面也处于不利地位。
③苏联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大清洗运动)
5.结果:
德军迅速推进,逼近莫斯科; 苏军则节节败退。
苏德战争——莫斯科保卫战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 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 保卫城镇和乡村。 ——斯大林
讨论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教材课件PPT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教材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1b80fb376baf1ffd4fad9f.png)
结合课本p87图3-42 及右图资料,苏德上 方力量差距并不大, 为什么战争初期苏联 军队节节败退呢?
德军准备充分,现代化作战经验,闪电战; 苏军判断失误,战略战术、武器性能不利等等。
1941年秋季9月底。德国集中180万人,坦克1700 辆,火炮和追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开始 全面进攻莫斯科
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德国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的权宜之计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主要内容:
(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
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1)突袭时间:1941年6月22日
(2)作战方式:“闪电战”
(3)重要影响: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 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6月22日, 法西斯德国撕毁苏德 互不侵犯条约,出动 190个师、3500辆坦 克、5000多架飞机, 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 的2500千米战线上, 分3路对苏联发动突 然袭击,使苏联国土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欧洲主战场。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2)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
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3)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
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
(4)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
端。
(5)条约有效期为10年。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学设计-教案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3d05b4f7ec4afe05a1dff7.png)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了解《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以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2、指导学生运用有关苏联卫国战争和亚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形势图,讨论“苏联为什么能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日本偷袭珍珠港给二战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提高学生识读地图、运用地图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苏联卫国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什么重大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苏联卫国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联合国家宣言》给二战和以后的世界带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进一步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和方法在讲授苏联卫国战争的时候,教师可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情况做比较,引导学生从苏联(俄国)卷入战争前的态度、与德作战的目的、两次战争的性质等方面进行思考,比较两者的不同,使学生学会运用对照比较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讲授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使学生认识法西斯主义的凶残本质。
树立学生不畏强暴、勇御外侮的民族精神。
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建立起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团结的结果,教师要从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国际主义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德国突袭苏联2、日本偷袭珍珠港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教学难点1、苏联红军为什么能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意义。
3. 教学用具幻灯片.图片4。
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语](复习导入)多媒体出示《二战初期的欧洲示意图》,指名学生复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过程,进而导入新课(教师操作课件演示其爆发过程).[板书]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德国突袭苏联1、苏德战争的爆发(1941.6)德国要独霸欧洲,还有两个障碍,分别是西边的英国和东部的苏联,在英国它碰了壁,因为空战和海战德军没有优势。
3.2.3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 课件
![3.2.3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f2ff01915f804d2b16c15f.png)
3、美国反应
罗斯福发表对日宣战演说
美国媒体对珍珠港事件的报道
罗斯福在对日宣战文件上签字
联系美国的地理位置,分析一下第二次世界大 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产生 战初期美国为什么奉行孤立主义。 了什么样的影响? ①美国本土远离战争中心,不愿卷入欧洲和国际 迫使美国放弃孤立主义,对日宣战,标志着 太平洋战争爆发;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联合,形 纠纷,避免社会动荡,维护美国在欧洲各国的投 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 资利益。 ②受经济危机打击,美国将重心放在了国内经济 壮大了反法西斯力量。 的复兴上
5.苏德战争的结果以及影响
结果:苏联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影响: (1)这一战役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 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2)苏联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 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
二、日本偷袭珍珠港(珍珠港事件)
1、背景
亚 洲 各 国
①德军有着充分的战争准备、丰富的现代化作战经验, “闪电战”的突袭方式更是其巨大优势。 ②苏联对德国发动战争的判断失误,缺乏有能力的指挥 员(大肃反运动),在战略战术、武器性能等方面也 处于不利地位。
4.苏德战争的过程二——莫斯科保卫战
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 战争,正义战争。彻底 粉碎德国侵略者!
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 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 斯科!
资料3:德军闪电出击,苏军猝不及防。德军出动182个师(含19 个装甲师、13个摩托化师)与20个旅,坦克和强击火炮约4 400辆, 火炮和迫击炮4. 7万余门;空军作战飞机4 400架;海军作战舰艇 192艘,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虽然苏联意识到德国迟 德军闪电战术 早要进攻苏联(二战初期瓜分波兰就是为了建立缓冲地带),但 是没想到德军会在这时进攻。 资料4:为了隐蔽地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德国玩弄“海狮骗 局”,以假乱真,声东击西,千方百计采取伪装和欺骗的手法,迷 惑苏联。希特勒曾说:“要把进攻苏联造成历史上最大的骗局。”
3.2.3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教学设计
![3.2.3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c8d917a6c30c2259019ee9.png)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的背景、过程与结果;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失利和莫斯科保卫战苏联获胜的原因;认识珍珠港事件后各国的不同态度以及珍珠港事件对日本、美国和世界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创设情境,了解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基本史实;收集并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失利和莫斯科保卫战苏联获胜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珍珠港事件后各国的不同态度以及珍珠港事件对日本、美国和世界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带来的灾难,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正确认识战争带来的危害,树立为世界和平、正义与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 “巴巴罗萨”计划;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2.难点: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获胜的原因;珍珠港事件后各国的不同态度三、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提高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2.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到苏德战争爆发前(1941、6)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一)战争伊始(1)思考:德国为什么要突袭苏联?示三个材料,让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原因。
德国法西斯闪击苏联的军事行动作战计资料2:德军闪电出击,苏军猝不及防。
德军出动182个师(含19个装甲师、化师)与20个旅,坦克和强击火炮约辆,火炮和迫击炮4. 7万余门;空军作战五、板书设计概况: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巴巴罗萨”计划莫斯科保卫战结果探因苏联获胜:苏联军民同仇敌忾;借助天时地利,防御得当,保障有力德国战败:侵略战争,引发对方顽强抵抗;决策上过于乐观,战略准备不足。
第3课时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第3课时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https://img.taocdn.com/s3/m/7934c413c281e53a5802ff71.png)
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希特勒“__________”的破产。 闪电战
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三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背景:正推行全面侵华战争的日本,已经开始将扩张的步 伐迈向英、美控制下的东南亚地区。为了排除美国在太平洋 地区对日本进行武力干预的可能性,日本决定除掉美国的太 平洋舰队。
第二课
宣布对日本宣战,__________ 战争爆发。其他国家纷纷对 太平洋
日宣战,日本的盟国德国、意大利则向美、英宣战。
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3.偷袭珍珠港成功后,日本开始扑向南太平洋上的各国。不
到半年时间,日军占领了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三百多万平
方千米的他国领土。
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③德军对苏联打的是闪电战,被苏军打成持久战,战争拖延 到了冬天,远远超出德军战争计划,没有给士兵配发冬装。 11月份后,气温降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莫斯科地面的积雪
近1米厚。德军对莫斯科的寒冷环境适应能力差,冻伤的士兵
超过了战斗伤亡,飞机、坦克等装备的防冻措施没有做好, 难以发动,德军战斗力锐减。
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2)原因:德军有着充分的战争准备、丰富的现代化作战经验, “闪电战”的突袭方式更是其巨大优势。而苏联对德国发动战 争的判断失误,在战略战术、武器性能等方面也都处于不利地 位。
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9 月下旬,德军逼近苏联首都 2.开始时间:________ 1941 年______ __________ 莫斯科 ,发动强大攻势,遭到苏军的顽强抵抗。 3.经过 (1)为了振奋士气,1941年11月7日,苏联照常庆祝十月革命 并在红场举行传统的阅兵式。__________ 斯大林 亲自检阅了队伍并发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课件 教案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课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6b1ba6fd0a79563c1e72c3.png)
1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认识了解四个重要历史事件(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渡江战役(3)政治协商会议(4)开国大典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预习课文5分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填空题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四个重要历史事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时学习中怀念先烈,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前的史实有一定的认识
3重点难点
四个重要历史事件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渡江战役
3.政治协商会议
4.开国大典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中国的诞生》
一、《开国大典》图片导入
1.讨论问答图片
2.开题: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是《新中国的诞生》
二、上新课
第一篇自主学习
预习课文5分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填空题)
第二篇合作学习
1.生生互动。
小组交流,完成以上填空题的批改。
2.师生互动(梳理知识和相关问答)第三篇探究学习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2.渡江战役为新中国成立作了什么准备?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4.听国歌,完成书本109页阅读卡和资料的阅读,完成110页的两个问题
5.想一想,开国大典时,54们礼炮齐鸣28响有什么寓意?
三、课堂小结
1.学生小结:今天学到了什么?
2.教师总结:课件投影
四、布置作业。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教学课件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b594fb4afe04a1b171de14.png)
一、德国进攻苏联 填空 苏德战争 战争名称:_________ 1941年6月 爆发时间:_________ 莫斯科保卫战 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 德国失败 结果_________________
探究1
资料一:尽管苏联政府多次从英美等国得到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但由于受到德国 “侵英”烟幕的迷惑,害怕英美等国挑起苏德冲突,实现其“祸水东引”的阴谋,主观 地认为“在1943年或1942年以前”,即在德国“打败英国之前不会入侵苏联”。在对德 军主攻方向的判断上,苏军总参谋部认为“最危险的战略方向是西南的乌克兰,而不是 西部的白俄罗斯”,因而苏军在乌克兰配置了80个师,占西部总兵力的47%,而在德军 实施主要突击的白俄罗斯只部署了40个师。 资料二:尽管苏联政府在战前做了大量的战争准备工作,但由于对战争爆发时间判断的 失误,未能抢在战争爆发前准备就绪,尤其是对飞机、坦克和火箭炮等新式武器的大批 量生产抓得较晚,致使主力部队武器装备较为落后且缺额较大。 资料三:苏军在研究战略问题时,忽视了对战略防御尤其是在强敌突击下的战略退却、 反合围和遭遇战的研究,因而苏军在辽阔平坦的西部边境地区没有采取必要的战略防御 部署。在国家腹地亦未建立起纵深梯次配置的战略防御体系,而是脱离客观实际地偏重 于奉行后发制人的反攻战略,致使战争爆发当天苏联领导人两次命令苏军转入反攻,打 出国境去,把战争引向敌方,从而造成了更为惨重的损失。 资料四:“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希特勒《我的奋斗》 资料五:1941年6月22日拂晓,,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动用190个师、3500辆坦克、 5000多架飞机,在从波罗地海到黑海的1800公里长的战线上,向苏联大举进攻。按照希 特勒的部署,德军分三路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4fbfd810b1c59eef9c7b4bd.png)
确立主题划分小组●看了影片之后,思考法西斯国家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危害?●投影《二战前欧洲形势图》说明希特勒上台后是如何对外侵略的?●投影有关慕尼黑阴谋的图片,说明这一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及恶劣影响。
●探究英、法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观看德国突袭波兰视频,描述二战是怎样全面爆发的以及英法的态度。
●投影二战初期欧洲形势图,分析德国是如何进攻西欧、北欧国家的?●观看德国突袭苏联视频,分析战争初期苏联失利的原因。
●观看日军偷袭珍珠港视频,探究这一事件是否揭开了二战亚洲战场的序幕,谈一谈你的看法。
▲设置八个问题探究小组,学生可凭着自己的兴趣自主地加入不同的探究小组。
▲每个探究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或查找相关资料,分析自己选择的议题。
■让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出教学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概括、归纳史实的能力和辩论能力。
明确任务合作探究●要求各小组明确各自的探究任务,做好小组成员内部分工。
●研究时要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评价得当。
●给予各组学生必要的指导。
▲遵照引导者提出的方法搜集、整理资料。
▲小组成员合作探究、思考,发表各自的见解。
▲达成共识,得出合理答案。
■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成 果 展示 交 流 评 价 ●教师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探究成果,并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各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各组参与评价和交流。
■总结本课内容,肯定学生成绩,鼓励进一步学习。
感 悟历 史 新 知 实 践 ●观看二战视频,聆听《眼泪》乐曲,启发学生思维,谈谈二战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学生自主完成一篇有关二战的小论文。
▲将全班同学的小论文编撰成《二战启示录》。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图 示 小结 构 建联系指导学生按照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的先后顺序连线并标明序号,教师勾勒出图形。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课件+教学设计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课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a9f26ff7ec4afe04a1df94.png)
第三单元第二课《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3-1-8 知道影响两次世界大战进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探究战争的起因、性质和后果。
解读:了解苏德战争的爆发,知道莫斯科保卫战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的破产;知道日军突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教材简析】:“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展开。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进程看,这一阶段的主要战场是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
本课时主要讲述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在苏德战场,德国突袭苏联拉开苏德战争的序幕。
莫斯科保卫战不仅宣告德国闪电战的破产,也表现出苏联军民英勇抵抗法西斯的精神。
在亚洲战场,日本偷袭珍珠港迫使美国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这两个历史事件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参战国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苏德战争的爆发,知道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知道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的破产;知道日军突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2)通过德国突袭苏联和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使苏美卷入二战,表明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苏德战争的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探究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原因和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得与失。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德、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是无止境的,为了称霸世界,挑起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使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难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得与失。
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
2.采用史料教学法。
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
六、【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希特勒《我的奋斗》书影以及书中的一句话“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设问: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问题?(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新授一、德国进攻苏联1.战前苏德关系多媒体出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内容以及漫画《荒唐的伴侣》,思考:①战前苏德关系怎么样?②他们的蜜月能持续多久?2.苏联建立“东方战线”多媒体出示相关资料,了解苏联在德国发动二战后,所取得的“成果”(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3.苏德战争的爆发出示《苏德战争初期形势图》,阅读教材P87页内容,了解苏德战争爆发的概况(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阅读教材阅读卡的内容,知道“巴巴罗萨”计划阅读图3—42《苏德战争示意图》及其文字资料,讨论:战争初期,德军为什么能够势如破竹,迅速推进,而苏军则节节败退?⑴德军:准备充分,丰富现代化战争经验,采用闪电战术⑵苏联:①领导人对形势的估计错误;②战略战术失误:对德国进攻估计错误,战备迟缓;③武器性能相对落后;④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大肃反运动)4.莫斯科保卫战阅读教材P88正文以及图文资料,了解莫斯科保卫战的慨况,知道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意义多媒体出示相关视频、图文资料,以作补充活动:有人说,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能够取胜,主要是因为寒冷的天气帮了苏联的忙。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案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371de958f5f61fb6366609.png)
教案设计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学要求了解战争扩大的几次重大战役,并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概况有基本了解。
教学目标:1、识记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间;理解莫斯科保卫战的意义;概述世界发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背景、标志和意义。
2、能力与方法通过概括标志二战规模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分析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抓住事物矛盾进行分析的能力。
通过归纳世界反发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必然性及其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评价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德国、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有关史实,揭露法西斯侵略的野蛮和疯狂。
通过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英勇斗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确立为人类和平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重点:二战规模扩大的重大事件。
难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授课类型:新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自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课件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读书指导、讨论法和演示法等。
教学过程一、前课回顾:1、慕尼黑会议在年月召开,参会国有、、、,会上签订了《》,其内容是。
慕尼黑会议把英法的推到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具体时间是。
二、新课学习:1、导入语:二战初期,法西斯德国在短短的时间里征服了欧洲大陆14个国家,几乎占了大半个欧洲。
亚洲的日本法西斯也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但他们并不满足,又分别挑起战争,从而使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板书)。
2、提出“学习目标”:(一)二战的扩大()。
(二)二战的进一步扩大()。
(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3、明确“学习方法”:边阅读边圈点勾画、积极参与讨论。
4、学习目标(一)德国突袭苏联(1)阅读P:32第一、二自然段,边阅读边圈点勾画,并完成以下填空。
年月日,德国单方面撕毁《》,对苏不宣而战,在南北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
3.2.3__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上课用
![3.2.3__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上课用](https://img.taocdn.com/s3/m/a4c820372f60ddccda38a0a8.png)
5、苏联等国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没有保持高度警惕,战 前准备不充分,对德军进攻的时间规模和重点估计不足。
二战期间,领导英国人民顽强抵抗 德国侵略的英国首相和领导苏联人 民抗击德国的苏联统帅分别是 A丘吉尔、列宁 B戴高乐、斯大林
C丘吉尔、斯大林
D张伯伦、杜鲁门
二、珍珠港事件(二)具体行动
1941年12月7日晨(夏威夷时间),日本未经宣战,偷袭美 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日,日本在2个小时内出动 350余架飞机突然袭击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军基地,炸沉炸伤美军 舰艇40余艘,炸毁飞机200多架,毙伤美军4000多人,美军主力 战舰“亚利桑那”号被击沉,舰上1177名将士全部殉难。日军在 太平洋上掌握了制海制空权。
资料1:1941年6月22日德苏边界的力量对比
师
人员 火炮 坦克 飞机
资料 2 :德军闪电 出击 , 苏军猝不及防 。 德军和 苏联红 德军出动 182 个师(含 对比 同盟 军 19 个 装 甲 师 、 13 个 摩 托 化 师 ) 与 20 个 旅 , 182 167 1. 08∶1 坦克和强击火炮约4 400 辆,火炮和迫击炮 500万 290万 1. 70∶1 4. 7 万 余 门 ; 空 军 作 47 200 32 900 1. 43∶1 战飞机 4 400 架;海军 4 300 14 200 0. 30∶1 作战舰艇 192 艘,分三 5 000 9 200 0. 54∶1 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 袭苏联。虽然苏联意 识到德国迟早要进攻 ○ 结合教材内容与上述材料, 请你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联 苏联 , 但是没想到德军 会在这时进攻。 失利的原因。
珍珠港事件 日本的侵略扩张加剧了其与英、美的矛盾,为 背景(简 排除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对日本进行武力干预的 写) 可能性,日本决定除掉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概况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 港,重创毫无准备的太平洋舰队 美国 损失重大,放弃孤立主义,对日宣战 趁势占领了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三 日本 百多万平方千米的他国领土 整个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美国的加入) 战局 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第三课时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第三课时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https://img.taocdn.com/s3/m/9f803639f111f18583d05a42.png)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学习指南
知识精析
经典例题
知识精析
1.“巴巴罗萨”计划
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 约》,分三路从波罗的海到黑海长达2500千米的战线
上突然袭击苏联,一个半小时后向苏联宣战。苏德战
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战争伊始,德军有着充分的战争准备、丰富的现代化 作战经验,“闪电战”突袭方式更是其巨大优势。而苏 联对德国发动战争的判断失误,在战略战术、武器性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学习指南
知识精析
经典例题
经典例题
类型之一 例一 德国入侵苏联
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 (
进攻苏联后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
恶魔说几句好话”。这反映出丘吉尔 A.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
C )
B.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C.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 D.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人。第二天,罗斯福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讲,称珍珠港
事件的这一天是“国耻日”,要求国会宣布参战。美 国国会随后以只有一票反对的结果对日本宣战,太平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学习指南
知识精析
经典例题
洋战争爆发。其他国家纷纷对日宣战。日本盟国德国、意 大利则向美、英宣战。 偷袭珍珠港成功后,日本开始扑向南太平洋上的各国。不 到半年时间,日军占据了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三百多 万平方千米的他国领土。
②使第二
③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 B.②③④ D.②④
学案导学设计
学习指南
知识精析
经典例题
【解析】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对日宣战。接
着,中国等20多个国家对日本宣战,日本的盟国德国、意 大利等也向美英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成为全 球性的战争。严峻的形势使反法西斯力量逐渐从分散走向 联合。
第二次世界大战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cf126f960590c69fc376b0.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1.知道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2.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3.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二战”全面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会议。
【教学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三国轴心是指哪三个国家?三国轴心的形成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轴心国集团以后,相互勾结,疯狂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和平再一次面临严重威胁,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越来越迫近了。
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时间:1939年9月1日标志:德国突袭波兰2.德国进攻苏联时间:1941年6月地点: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1500多千米的战线上。
方式:分三路突袭苏联影响:“二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结果:苏军连连失利,西部国土大片沦陷。
(讲述莫斯科保卫战的故事,指出:这次战役以苏军的胜利告终,它粉碎了法西斯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激发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击败法西斯军队的信心和决心。
)3.日本偷袭珍珠港①日本与英、美矛盾激化②日本偷袭珍珠港时间:1941年12月7日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联合国家宣言》发表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2.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人民英勇抗敌,于次年2月大败德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法西斯遭到致命打击,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4.诺曼底登陆时间:1944年6月军队:以美、英为主的盟军意义: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课件 教案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课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8d2e26376baf1ffc4fad65.png)
希特勒认为消灭苏联是德国 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 - 版权所有-
一、德国进攻苏联 1.战前苏德关系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漫画《荒唐的伴侣》
- 版权所有-
2.苏德战争
挪
大
英
威
列宁格勒 苏
列宁格勒
丹麦
西
国
兰 比 利 时
莫斯科
斯摩棱斯克
荷
德 国 波 兰
斯 洛 伐 克 南方集团军群 奥地利 匈牙利 捷 克
联
基辅洋Leabharlann 法国斯大林格勒
黑 海
意
大
南
罗马尼亚 斯 拉 夫 希
保加利亚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德 军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地 苏德战争初期形势图
利
中
腊
- 版权所有-
海
苏德战争示意图
战争初期,德军为什么能够势如破竹,迅速推进,而苏军 - 版权所有则节节败退?
1941.6.22 德国突袭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
1941.12.7 日本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
- 版权所有-
“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 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 况下才有可能……” ——希特勒《我的奋斗》
请问:从这句话中我们可 以发现什么问题?
希 特 勒 《 我 的 奋 斗 》 书 影
日美矛盾的激化
亚 洲 各 国
增 加 援 助
“大东亚共 荣圈”计 划
严重损害了英美
1940年 确 立
这一地区的利益
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
- 版权所有-
二、日军偷袭珍珠港
背景:
日本将扩张的步伐迈向英美控制的东南亚地区; 为排除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对日本进行武力干预的可能
3.2.3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3.2.3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https://img.taocdn.com/s3/m/28041aabfd0a79563c1e72dd.png)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1、德国突袭苏联 (1)时间 (2)影响 (3)计划代号 (4)战争初期德军取胜,苏联败退的原因?
2、莫斯科保卫战 (1)时间 (2)地点 (3)意义 (4)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取胜原因? 3、日本偷袭珍珠港 (2)地点 (1)时间 (3)影响
第二课第三框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1、德国突袭苏联 (1)时间:1941年6月22日 (2)影响: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 大战进一步扩大。 (3)计划代号:“巴巴罗莎”计划
(4)战争初期德军取胜,苏联败退的原因? 德国: ①德军有着充分的战争准备。 ②丰富的现代化作战经验。 ③闪电战的突袭方式。 苏联: ④对德国发动战争的判断失误。 ⑤在战略战术、武器性能等方面也都处 于不利地位。
2、莫斯科保卫战
(1)时间:1941年9月——1942年 (2)地点: 苏联首都莫斯科 (3)意义:莫斯科保卫战,是德国 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 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 破产。
(4)莫斯科保卫战苏联取胜原因? ①苏联军民万众一心,英勇战斗 ②指挥正确,防御得当 ③寒冷的天气使没有冬装的德军冻伤严 重,战斗力锐减
3、日本偷袭珍珠港
(1)时间:1941年12月7日
(2)地点: 太平洋 夏威夷群岛 上的 珍珠港 (3)影响: 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 一步扩大。
珍珠港事件 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本土遭到入侵。
图:3—47 日本侵占太 平洋地区示 意图
不到半年时间,日军占领了东南亚 和西南太平洋地区三百多万平方千 米的他国领土。
联系美国的地理位置,分析一下第二次世 界大战初期美国为什么奉行孤立主义。 政策:中立政策 ①美国远离欧洲和亚洲战场。 ②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产生 了什么样的影响? ①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 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②此后,苏美英中等国并肩作战,之后,逐 渐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学设计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8b926b51e79b89690226ea.png)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课程标准了解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
体会法西斯国家疯狂扩大战争的过程也是不断将其自己套进绞索的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2、利用历史图片,直观形象地感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过程与方法:1、学习从史书、网络、影视等各种途径收集史料的方法,收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小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直观形象地感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难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得与失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探究导入:苏德战争及太平洋战争是怎样爆发的?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是怎样形成的?对战争有什么影响?以此导入。
【讲授新课】一、苏德战争的爆发〔一〕德、日、意结成军事同盟1940年德、日、意三国同盟是由1937年三国轴心政治联盟开展而来的军事政治同盟,矛头指向苏联和美国。
〔看地图软件,了解德国在同盟条约签订后入侵巴尔干,日本在亚太地区进一步扩张,掌握三国军事同盟形成后,世界大战面临扩大的危机〕〔二〕苏德战争的爆发〔1941.6〕〔用地图软件演示德军分三路进攻苏联,引导学生了解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世界大战开场扩大化。
苏联的“中立自保〞不能防止战争,“东方战线〞也不能阻挡敌人。
苏联军民只有为保卫祖国战斗到最后一滴血〕德军用精锐部队进攻莫斯科。
莫斯科军民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展开了莫斯科保卫战。
〔引导学生看莫斯科保卫战的相关录像。
录像内容可以选择:莫斯科居民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十月革命纪念日时莫斯科红场依;日举行阅兵式,斯大林进展鼓舞人心的演说,红军由红场直接开赴前线。
也可以选择根据史料拍摄的电影。
录像内容应强调苏联军民英勇顽强的精神。
教师通过具体感人的历史场景,加深学生对莫斯科战役是德军在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大失败,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教学设计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实验中学陈建双张乐爱
一、教学目标
(一)知道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知道莫斯科保卫战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的破产;知道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探究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德军迅速推进的原因和莫斯科保卫战苏联获胜的原因。
(三)感受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苏联军民与美国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莫斯科保卫战
(二)难点:苏德战争初期德军迅速推进的原因和莫斯科保卫战苏联获胜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
(一)采用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开发课程资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和地图等直观形象的学习资料,了解历史,分析历史现象。
(四)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珍珠港事件的资料,准备上课时讲述。
五、板书设计
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二战进一步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六、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通过布置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2.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通过让学生填填空题,背口诀等方式,落实好教材的基本知识点。
3.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等思维能力和知识的概括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在课堂上讲述历史事件,培养了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等能力。
4.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本节课教师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非常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
播放视频,让学生生动形象地了解了德国进攻苏联的情况;给学生提供探究资料,一方面使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从探究中找到原因,避免了给学生现成答案的错误做法。
(二)不足之处和改进思考
课堂导入和结尾的呼应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感觉有点多余,花的时间也稍多了些。
导入环节可以设置一个更直接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
附:“德国进攻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学习任务单
一、德国进攻苏联
1.填空
战争名称:_________爆发时间:____________
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
2.探究
资料一:尽管苏联政府多次从英美等国得到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但由于受到德国“侵英”烟幕的迷惑,害怕英美等国挑起苏德冲突,实现其“祸水东引”的阴谋,主观地认为“在1943年或1942年以前”,即在德国“打败英国之前不会入侵苏联”。
在对德军主攻方向的判断上,苏军总参谋部认为“最危险的战略方向是西南的乌克兰,而不是西部的白俄罗斯”,因而苏军在乌克兰配置了80个师,占西部总兵力的47%,而在德军实施主要突击的白俄罗斯只部署了40个师。
资料二:尽管苏联政府在战前做了大量的战争准备工作,但由于对战争爆发时间判断的失误,未能抢在战争爆发前准备就绪,尤其是对飞机、坦克和火箭炮等新式武器的大批量生产抓得较晚,致使主力部队武器装备较为落后且缺额较大。
资料三:苏军在研究战略问题时,忽视了对战略防御尤其是在强敌突击下的战略退却、反合围和遭遇战的研究,因而苏军在辽阔平坦的西部边境地区没有采取必要的战略防御部署。
在国家腹地亦未建立起纵深梯次配置的战略防御体系,而是脱离客观实际地偏重于奉行后发制人的反攻战略,致使战争爆发当天苏联领导人两次命令苏军转入反攻,打出国境去,把战争引向敌方,从而造成了更为惨重的损失。
资料四:“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希特勒《我的奋斗》资料五:1941年6月22日拂晓,,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动用190个师、3500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1800公里长的战线上,向苏联大举进攻。
按照希特勒的部署,德军分三路进攻。
请结合上述资料和教材内容分析:德军在苏德战争初期为什么能迅速推进?
3.归纳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原因。
二、日本偷袭珍珠港
1.填空
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爆发时间:_______战争双方: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
2.分析讨论
(1)联系美国的地理位置,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为什么奉行孤立主义。
(2)结合资料2,分析日本海军军官为什么认为日本“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