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共五篇16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说明文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10分)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
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
③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
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
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连接桥身。
④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⑤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
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用120个巨型钢圆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并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
“每个圆筒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一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
”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
⑥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
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
要让3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
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越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⑦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20世纪四十年代末,由于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测量原子稳定能级之间跃迁的方式来计时的方法后,计时方式进入了所谓的“原子钟时代”。
②原子钟的计时方式是采用测量一种稳定的原子能级之间的跃迁频率作为计时的方法。
在1967年,国际度量衡大会决定采用原子钟来定义基本时间单位。
到20世纪末,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对原子钟的使用条件进行严格规定,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改进,例如使用激光冷却和原子俘获,以及更精密的激光光谱技术,使原子钟的精确性有了更大的提高。
这种精确的计时装置使时间的计量更加统一和准确,为科学技术研究、现代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于是有人将之称为“时间魔盒”。
③进入21世纪,科学家不但在原子钟的准确性方面继续努力,还在原子钟的微型化和节能化方面狠下功夫,使得新一代原子钟实现了芯片级的跃升,所需能量也大大降低,从而在稳定性和精密性方面再一次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并进入到了商业化推广阶段。
④当前,原子钟在工作物质方面也开始多样化,不再限于铯元素。
工作模式则分为光学原子钟和量子原子钟等多种不同的模式。
原子钟甚至已经突破了单纯原子的界限,开始朝着原子核和单个离子特性测量的方向发展。
特别重要的进展还在于,如今的原子钟________已作为一种精确的计时装置得到应用,________成为科学家研究宇宙天体乃至地形地貌等更广泛科学领域的新型探测工具。
⑤我们已经知道时间并非绝对均匀的流逝过程,在不同的引力条件下时间流逝是有一定差异的。
反映到原子钟的运行上,其时间快慢也由于引力场的作用而有所差异。
但一般原子计时装置可能无法觉察到这种微小差异,只有超精密的原子钟才有可能探测到这个差异。
基于这个思路,在目前更新一代原子钟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开始通过探测其时间差异来研究不同宇宙天体的变化所引起的引力波现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阅读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2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阅读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名著阅读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________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共经历了_________次死里逃生。
2.(题文)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______,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认识的_________,以及他的妻子达雅。
3.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
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
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
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选段中的“他”是指_____,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选段中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________的心理历程。
4.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吗?5.(题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名著《__________》对保尔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保尔十分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保尔自己最后的著作是《______________》。
6.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选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A.《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真诚善良B.《五猖会》——父亲——封建家长C.《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忱D.《琐记》——衍太太——助人为乐、无私奉献(2)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傅雷先生就在《傅雷家书》中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
2021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复习题及答案(共7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复习题及答案(一)秋夜①巴金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
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
我抬起头,就好像看到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体,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
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
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
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不管窗外天空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来,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
不管院子里暴雨下个不停,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地进到你的心底。
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他一点也没有改变。
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
他坐在椅子上,好像从他身上散出来一股一股的热气。
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
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
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
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①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
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②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跟着他到了窗前。
我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
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班级姓名一、阅读《桃花源记》【原文略】,做题。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B.诣.太守诣:拜访。
C.寻向所志.志:做记号。
D.渔人甚异.之异:对……感到诧异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忘路之.远近B.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C.欲穷其.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欣然.规往豁然.开朗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了标记,但当他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花源时,还是失败了。
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理想社会?答:6、请以“桃花源美,美在……”写几句赏析的话。
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你理解中的“桃花源”是怎样的呢?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1)桃花源美,美在(2)我理想中的“桃花源”是:二、阅读《小石潭记》【原文略】,做题。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冽:凉。
B.往来翕忽..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C.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
D.以其境过清.清:冷清。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心乐之.马之.千里者B.不可知其.源其.如土石何C.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D.乃.记之而去乃.石性坚重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内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内现代文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②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一着惊海天-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阅读专项训练(部编版)
第4课一着惊海天第一部分: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①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
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
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②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
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 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③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④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⑤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⑥“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⑦×时××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
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⑧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⑨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⑩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⑪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⑫着舰指挥员:“航向××,航速××……”⑬飞行员:“明白!”⑭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
⑮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
”“人脑多用了会笨。
”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
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
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
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
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
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
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
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人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
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
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
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
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精品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常见考点考点一文学常识填空考点二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点三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考点四划分句子朗读节奏考点五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考点六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考点七分析人物形象考点八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考点九对比分析,拓展迁移答题方法技巧1.文学常识:可通过列表的形式进行归类记忆。
熟练教材文言文作品的作者及其字、号、生活年代,作品风格等。
2.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说的“根据上下文”。
理解实词含义的方法:(1)迁移法。
①课文迁移法。
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意义推断词义,此法适用于课外文言阅读。
②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可以通过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
(2)推断法。
①组词推断法。
将文言文中的字词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②对句判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句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此来判断。
3.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虚词意义和用法五推断法:①语境推断法。
文言虚词理解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要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可结合文意进行。
②代入检验法。
文言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
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将其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③句位分析法。
即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来判断。
如“其”字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在句中的动词后一般作代词。
④语法切入法。
如果某个虚词在两个语法结构一致的句子中所处位置相同,其用法一般也相同。
⑤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词就能迅速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划分句子朗读节奏方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解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1.阅读《古琴音韵》,回答问题。
古琴音韵①中国古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在所有的弹拨乐器中,古琴是唯一能够点状出音,同时又能制造出大量线状音迹的乐器,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②古琴之外的其他弹拨乐器一般都是点状出音,即每弹一次出一音,因而音与音之间会有明显的间隙,不连贯。
这使它们在表现音乐的强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在表现深邃、悠远的意境方面,则有着明显的欠缺。
然而古琴却没有这样的缺憾。
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振幅大,振动时间久,所以古琴在演奏中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
“走手音”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所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
这可以使琴音显得绵延而深远。
③“走手音"的另外一个特点也能使琴音显得绵延而深远。
这个特点就是它可以使古琴的琴音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
它的渐弱效果是靠琴弦的振动强度逐渐减弱而产生的,从听琴者的角度来说,音色渐弱迎合了人的心理变化趋势,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激发出人们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钟子期就是先被俞伯牙的古琴曲《高山流水》所吸引感染,后来才与俞伯牙成为知音的。
④古琴之所以能营造出独特的幽深效果,也与该乐器自身的音域有关。
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
这往往能给听琴者低沉、悠远的感受。
⑤古琴的“走手音”和自身的音域特点使它有了独特的音韵。
人们在欣赏古琴演奏时,会感觉琴音绵长不绝,深邃悠远,会情随音动,觉得幽深的情思萦绕心底,经久不散。
(有删改)(1)古琴在演奏中为什么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___(2)“走手音”的特点是什么?___(3)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个括号里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①中国古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②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
(4)有人听了古琴演奏,会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
岩前有庵。
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①三姑:地名。
②幔亭峰:山峰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溯:②属引.凄异引:③不及返顾.顾:④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记叙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 2套(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记叙文阅读专项练习题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乡野豆子①在过去,覆盖乡野的是玉米和红薯,因为它们高产,能够在一年四季里不断充实人们干瘪的胃囊。
而种豆子,就成为一种奢侈。
②后来,豆子才大片出现在田野里,成为田野丰富的点缀,成为美好日子的旗幡。
豆子,对于每一个乡村人而言,都承载着那个时代难以忘怀的记忆。
至今,在我的脑海中,关于豆子的美丽画面仍历历在目。
排排的豆荚在阳光的亲吻中丰满,在秋风的轻抚中干燥。
收获之时,黄豆、绿豆、赤豆,在田野的风里摇曳生姿,把秋季渲染得丰富多彩。
③与豆子同时刻在记忆中的,还有那小小的乡村里氤氲着的温馨味道。
④记得,母亲擎起簸箕一颠一颠,那豆壳轻舞飞扬,壮烈地飘散而去。
母亲小心地翻拣掉那些遣留的碎屑,于是各种豆子发出黄、绿、赤的油光,滚圆的身体裸露在她欣喜的目光里。
有了豆子的秋天,乡野日子就像打开了绚丽的彩页,内容就不一样起来。
⑤黄豆是油料作物,我的父亲会背半袋黄豆,走到镇上去轧油。
那些金黄金黄的颗粒,经历压榨的痛苦,挤出生命中美好的部分,滋润乡间的生活,让生活脱离干枯涩滞,变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起来。
⑥儿时的乡村生活清苦,最奢侈的美食莫过于炸油果。
每逢年节的前一天,母亲倒出清冽的豆油,放在火炉上加热。
弄好的面团擀、轧、切,制成各种形状,然后下油锅。
一缕缕幸福的炊烟,弥漫在村庄上空。
在我们热切的期盼中,焦脆的油果新鲜出锅。
我们争先恐后地跑到锅前,然后围在母亲身边,吃得满手淌油,齿颊留香。
⑦绿豆满身碧绿,呈现出生命的原色,通常用来做滋润胃肠的茶饮。
一锅清水放入通体晶莹的绿豆,文火熬起来。
初始,豆子在锅里沙沙作响,似刀枪剑戟上砍下杀。
久了,方才天下定矣,安分下来。
待至豆烂,茶汤褐绿莹润,清香怡人。
绿豆茶饮宛若法器,能降温祛燥,平息心底火气。
⑧提一罐子给下地做活的父亲,清清亮亮的绿豆茶,里面沉着蓝天白云、影影绰绰的树杈鸟雀。
父亲正困乏,焦渴难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四)读下面文本,完成15-18题。
(17分)怀念我的父亲赵丽宏①一个月前,父亲突然去世。
我赶到父亲身边时,他平静地躺着,脸上似乎略带微笑,就像睡着了一样。
②父亲是一个善良温和的人,他的脸上总是含着宽厚的微笑。
记忆深刻的是,我人生路上的三次远足,都是父亲去送我的。
他站在路上,远远地向我挥动着手……③第一次送别,是我小学毕业考上了一所郊区的住宿中学。
父亲送我去学校报到。
那时父亲还年轻,铺盖卷提在他的手中并不显得沉重。
想到即将一个人在很远的学校里过寄宿生活,我不禁有些害怕和紧张。
父亲面带微笑默默地看着我,说:“你闻闻这风中的味道,和城市里的味道不一样,乡下有草和树叶的气味,这味道会使人健康的。
我小时候就是在乡下长大的。
离开父母去学生意的时候,只有十二岁,比你还小两岁。
离开家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季节。
那年冬天来得特别早,我离家没有几天,天气突然变冷,我没有棉袄,差点没冻死。
”父亲用很轻松的语气,谈着他少年时代的往事,所有的艰辛和严峻,都融化在他温和的微笑中。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并不是一个深沉的人,但谈起遥远往事的时候,尽管他微笑着,我却感到了他的深沉。
那天到学校后,父亲陪我报到,又陪我找到自己的寝室,帮我铺好了床铺。
接下来,就是我送父亲了,我站在校门里,目送着父亲的背影。
走出十几米远时,父亲回过头来,使劲向我挥手,叫我回去。
我只觉得自己的视线模糊起来······在我少年的心中,我还是第一次感到自己对父亲是如此依恋。
④父亲第二次送我,是“文化革命”中我要去农村“插队落户”。
当时,父亲是“有问题”的人,不能随便走动,只能送我到车站。
那天,是我自己提着行李,父亲默默地走在我身边。
快分手时,他才呐呐说:“你自己当心了。
有空常写信回家。
”我上了车,父亲站在车站上看着我。
他的脸上没有露出别离的伤感,而是带着他常有的那种温和的微笑,只是有一点勉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2)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让文化抖落浮躁的尘埃郭震海①在一个宁静的黄昏,辞掉一切繁杂,找一个僻静之处,放松身心,读一篇好文,犹如品茗,酽香四溢,荡气回肠。
读完良久,心醉神往,掩卷静思,不得不承认,这一个个独立的文字,经过作家的召唤,排列成文,可以直抵心灵,喊醒灵魂。
②精神的贫血比饥饿更可怕,一个人一个时代莫不如此。
一篇好的作品,就是一座丰碑,可以千年不朽,万年犹新。
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文学一路记载着人类的生活轨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人类的灵魂,又如一把除尘的刷子,净化着人类的心灵。
然而,好作品不易得,能捧得一篇佳作是读者之幸,更是作者的至上荣耀。
③今天的文化场域,正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也弥漫着功利浮躁之气。
有的人或沉浸于描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或以剪贴拼凑模仿为写作生存方式。
一些图书出版,拼的不是内容质量,而是“策划”和“包装”,只求在轰轰烈烈的氛围中赚足眼球和银两,图书的实际影响无人问津。
一些本该严肃认真的作品研讨会,也沾染上求名博利的风气,互相吹捧和宣传,忘记了研讨会的初衷和意义。
④“只有文化,才能让浮躁的社会和城市宁静下来。
”文化浮躁了,灵魂的困乏和焦虑谁来救赎?急功近利不仅是对文化的伤害,更是对社会精神气质的污染。
如果说文化是治愈浮躁的良药,那么文学作为文化原野上的高峰,不仅不能浮躁,还应担当起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责任。
一位文艺界人士说:“浮躁,本身就是一道障碍,只有克服,才能更好地向前。
”无论如何,一个作家不能忘了握笔书写的初衷,不能推脱肩上应有的道义担当。
⑤“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精益求精是优秀作家最基本的品质。
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所以才能“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柳青、赵树理等作家为了写一部好的作品,双脚时常沾满泥土,四季深入农村。
文学说到底就是参与,参与到人民的实践中去,走到人民的生活中去,好作品的种子才能萌发出来。
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 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 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八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训练部编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②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
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③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
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
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④“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⑤我们也都跳上岸。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
”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
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⑥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
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
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
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
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⑦“都回来了!那里会错。
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八年级上册语文 文言文阅读 专项训练(第一二单元)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第一二单元)部编版(含答案)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阅读下面的古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曾子烹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①。
”妻适②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③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①彘[zhì],猪;②适,回来;③戏,戏言、开玩笑。
5.曾子是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老师是________;对于曾子说过的话,我们并不陌生,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简短的语言归纳短文的主题。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曾子之妻之.市( )②其子随之.而泣( )③特.与婴儿戏耳( )④遂.烹彘也( )8.翻译句子。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王义士传姚鼐王义士者,以气节自重。
任侠好义。
甲申国亡后,同邑布衣许元博德溥不肯剃发,刺臂誓死。
有司以抗令弃之市,妻当徙。
王适值解,高德溥之义,欲脱其妻而无术,乃终夜欷歔不成寐。
其妻怪之,问曰:“君何为彷徨如此耶?”王不答。
“子第语我,我能为子筹之。
”王语之故,妻曰:“子高德溥义而欲脱其妻,此豪杰之举也。
诚得一人代之可矣。
”王曰:“然。
顾安得其人哉?”妻曰:“吾当成子之义,愿代以行。
”王曰:“然乎?戏耶?”妻曰:“诚然耳。
何戏之有?”王乃伏地顿首以谢随以告德溥妻使匿于母家而王夫妇即就道。
每经郡县驿舍,就验时,俨然官役解罪妇也。
历数千里,抵徙所,风霜艰苦,甘之不厌。
于是皋人感之,敛金赎归,夫妇终老于家焉。
(节选自《虞初新志》)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5.请你根据文意用“/”断句。
(限断三处)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16.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东坡诗文之绝妙?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段阅读 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段阅读专项练习题14 背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 )的日子。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láng 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 ),一半为了丧事,①一半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dù jiāng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②他再三警告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③其实我那年已近二十岁左右,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④所以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chāshùB.chāi shùC.chāsù D.chāi sù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狼藉渡江 B.狼籍渡江C.狼藉度江 D.狼籍度江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雪上加霜惨淡 B.祸不单行惨淡C.雪上加霜暗淡 D.祸不单行暗淡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①处修改为“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B.②处修改为“他再三告诫茶房”。
C.③处修改为“其实我那年已近二十岁上下”。
D.④处修改为“因此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5.填入文段空格中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地记下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50(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50(3)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吴黎宏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
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
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显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
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
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
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已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
由是,心智El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
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
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
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一样被烤得烟消云散。
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
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________,________。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修正,十分重要。
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解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候鸟的迁徙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们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
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
全世界9 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在100亿只以上。
②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
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
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候鸟迁徙的路线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③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
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
这样能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
从20世纪初到现在,已有6 000万只鸟做过环志标记,其中100多万只得到成功回收。
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④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
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⑤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
硫磺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 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
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
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 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专项训练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1、线索(1)以人物为线(2)以时间为线(3)以人物为线(4)以事件为线(5)以情感为线(6)以某物为线(7)以题目为线(8)明暗两线2、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二、理清记叙顺序。
1、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1、表达方式及作用(1)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景物描写(8)场景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2)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
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记叙文中抒情:抒情可分为:一是直接抒情: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
二是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
注意: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
抒情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4)记叙文中的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四、分析和品味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
1、关键句是指:主旨句;议论、抒情句;总结全文的句子;照应句和过渡句。
2、作用:A从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句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B从内容上,在开头: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留悬念,作铺垫。
在文章结尾: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五、探究、欣赏文本内容与艺术特色。
探究能力,是立足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阅读能力。
这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要求在阅读中,对作品的内容和写法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等。
中考只是要求对作品进行一些初步的欣赏,主要是欣赏作品的情感、形象和语言。
在阅读过程中,要能够结合作品内容,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分析出作品形象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出语言的表现力及特点。
六、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
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提出独到的见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5)发挥联想、想象补写有关内容;(6)对文中美点进行赏析。
答题套路: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
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
先用“我认为……。
”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证有力。
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
要有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七、文章的结构1、划分段落、层次:答题技巧:一是抓文章的线索、表达方式变换、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来划分。
二是借助文中过渡句,其中小说还可以按情节的四个环节来划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八、语言上1、题型:(1)词语选用:方法:A从程度、范围、感情色彩上比较所给词的词义的不同。
B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2)文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方法:A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B一般是往前找;C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3)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X 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4)运用有修辞赏析语言: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
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5)对文章语言的赏析: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加语言特色词语)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
语言特色1、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1)朴实无华(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3)言简意赅,朴素自然(4)语言简洁,气势纵横(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6)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7)文辞畅达,沉静雅洁2、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3)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4)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5)说理深刻,内容厚重(6)语言气势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7)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九、填写读书卡片按各项要求在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十、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及作用1、手法:(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2、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3、手法的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十一、给文段拟标题:(1)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
(2)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十二、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根据要求采用适合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十三、记叙文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
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十四、概括层意、段意、中心。
方法:①抓文段的中心句、首段或尾段句、议论抒情句。
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
②用概括法,概括出各层的意思。
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
总结中心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阅读训练(一)母爱的颜色①刚搬到这个小区,常常见一个5岁的男孩,剃阿福头,走路外“八”字,模样很是滑稽。
男孩目光呆滞,说话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时间久了,我也渐渐地知道:男孩,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
父亲是某私营企业的厂长,属于那种事业有成、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
然而,不幸的是,两岁时,一场大病,男孩从此痴呆。
再后来,更大的不幸降临到他们母子俩身上,父亲丢给母子俩一套房子,无情地离开了这个家。
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
②孩子的妈妈我见过,30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的爬上了她的眼角,头上的白发也依稀可见。
白天,她要去街道清扫马路,就把儿子丢给热心的邻居,小男孩不哭不闹。
常常见小男孩一个人,在妈妈回家的路口一直等着,无论严寒酷暑。
小区里,每个人都很同情男孩。
爷爷奶奶们也常常给他一些吃的,或者给他披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