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以后的近现代西方文化与古典西方文化的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蒙以后的近现代西方文化与古典西方文化的差异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从发端至确立,大致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三个阶段。文艺复兴确立了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宗教改革则建立了具有资本主义精神的新教;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最终全方位地建立起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理论体系。”启蒙运动后的近现代西方文化不论是科学还是价值体系或者是人文素养都比启蒙运动之前要先进得多。民主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专制机器被民众砸的破碎。

要说启蒙运动对古典西方文化的改进,它一定在哲学和思想论述上。启蒙运动在思想上的第一枪是在英国打响,相对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成熟的资产阶级新教理论等都只会让英国成为第一个思想领域上的探索者。弗兰西斯·培根、托马斯·霍布斯和约翰·洛克作为英国经验论的代表人物率先对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发起了进攻。荷兰的唯理论、法国的启蒙哲学等都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奠基石。

如果说近现代的西方文化史理性的话,那么以希腊罗马文化为主体的西方古典文化尽管也在谈理性,但它正注重的是人性的自我价值。古希腊人也谈理性。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一个人的理智所判断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和做。古希腊人所发现的这种理性就是通常所说的自主理性,不依赖于任何神或者外在的权威,仅仅依靠人的智慧和思维能力对事物的一种把握和理解,在我看来,这种与其说是自主理性还不如划在人文主义的范畴——更重视的是人的作用。“希腊文化的出发点和对象都是人,从人的需要出发,注意的也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即探索世界也探索了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西方著名的古典文化学者安·邦纳曾就古典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做了一个全面的概括,这个概括同样适用于处于同时代的罗马。

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学、建筑、、和哲学等。7、8世纪的加洛林王朝致力于拉丁古典文化的复苏,而后的文艺复兴同样旨在学习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力求摸索其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在当时社会是最先进的,典型代表便是古希腊的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在雅典,一切官员均由选举和抽签产生,权力的世袭、垄断都是不存在的。这种早熟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现了主权在民和政治上人人平等的原则,为近现代西方社会构建民主政治制度提供了一个框架。罗马共和国的民主政治是短暂的,帝制下的罗马却并没有缺少民主体制和民主思想。在罗马帝国的一千多年的统治中,公民权不断得以补充,适用范围也在渐渐扩大。重视法制的罗马人,在立法和司法上都挺成功,《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更是民主法治的一个里程碑。

启蒙以后的近现代西方文化中含有的理性成分更浓。资产阶级思想理论体系跟奴隶制下的文明不同,它是在理性和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建立的与封建社会和神学世界观相对的思想体系。法国思想家卢梭强调人现有感觉,后有思考,指出理性认识以来与感性认识,德国康德更直接明了的指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理性成为启蒙时期以及启蒙以后的文化灵魂。

近现代的西方民主思想跟古希腊罗马也有很大的不同。它更注意主权在民,而并不是主权在君。社会契约论也好,三权分立学说也罢,启蒙以后建立的西方政治民主制度更适合西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如人文主义精神在古希腊罗马中普

遍渗透那样,近现代西方文化灵魂体现在西方文化的各个角落,理性认知的世界观亦或是艺术文学,理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西方近现代社会。

从西方文化史看中西文化的特点

历史纷繁复杂,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史贯穿着整个人类社会,中国也好,西方也罢,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又能被真实理解的符号。西方文化是发端于古代希腊与罗马的那一支,而中国文化史早在夏商时期就开始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符号。

在西方文化史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经过历史的发展,西方人在思维模式上更重思辨和细节的分析,理性思考成为众多西方人的习惯。而中国经过儒家、法家、道家等各学术大家的理论影响更重经验、直觉综合。中国文明曾一度领先世界,医学、四大发明等都是文明中的瑰宝,而这一切都不能说是科学,只能叫科技,重在技而非学,由此足可以见得经验对于古时候中国人创造文明的重要。

伏尔泰一度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并将此作为自己理论的武器。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有人说中国很奇怪,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宗教会像西方基督教对西方社会起那么大的影响作用,但古代中国社会依旧那么比古代西方社会更稳定。中国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几千年的儒家道德约束。而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世俗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 造就了中国非宗教的世俗文化。它以人本主义排斥神本主义, 以理性精神抵制宗教迷狂。中国文化关注现实人生, 追求现世幸福, 很少关心灵魂归宿和来世解脱; 它肯定人生的价值, 而不是否定人生。从不把虚渺的彼岸世界作为生存的寄托。文化的这种世俗性, 使得中华民族勤劳刻苦, 富于务实精神, 免于沦落宗教虚妄之中。但这种世俗性,使得民族精神执着于实用理性, 只知俯首贴耳去奋斗,却抹煞了对现实的批判意识和超越现实的精神。

亚里士多德在探讨幸福与美德的过程中提出他的中道学说,并从多个角度经行分析论证。在中国,同样出现了中庸之道,毫无例外,中西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会出现结点。但中国在中庸之道上走的更远,甚至现在的中国人都在讲究着中庸之学。

中国抵触亚洲东部,半封闭的农业大国使得中国缺少跟西方国家的交流,有也仅仅是短暂的。自从奥斯陆土耳其帝国切断了丝绸之路,中国更加封闭了,封闭的情况,文化只能自己摸索着发展,时快时慢。西方文化一直都是在平原的世界里生活,尽管刚开始时发展极慢,早熟或者落后,但文化上的融合让西方更容易进化。从古希腊的早熟文明到日耳曼的原始军事民主,文明不断在各种事件中整合淘汰,基督教的封建化过程中也在促进着西方文化的多元。启蒙运动以后,西方思辨哲学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继承与批判着前人的哲学思想。唯物论的观点似乎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西方文化相对于中国偏重于物质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中国从一开始就主张用道德来净化人的心灵,约束人的行为,中国文化也就更倾向于精神方面了。

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社会,在很早就较为彻底地打破了氏族血缘的关系; 古代希腊的城邦国家, 确立了奴隶制的民主政治, 形成了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和理性主义、人文精神。而中国的血缘关系一直很重视,从夏启把“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到西周的分封制,血缘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一直影响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