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课文的中心思想22
三年级上册语文22课课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22课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bb36074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0.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22课课文
一、课文题目
《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课文内容概括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
三、角色介绍
本篇课文没有具体的人物角色,主要描绘的是小兴安岭这个地点。
四、故事情节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小溪淙淙地流淌,鹿群悠闲地散步。
2.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3.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
4.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五、主题思想
本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展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向往。
通过描绘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景色,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激发读者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之情。
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课课堂笔记
![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课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4a180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8.png)
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课课堂笔记
语文三年级上册22课是《父亲、树林和鸟》,以下就是有关这堂课的课堂笔记:
一、主旨
本文通过写“我”和父亲在树林里的对话,表现了父亲对鸟儿的熟悉和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二、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概括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第二部分(2-23):具体写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
三、重点语句
1.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点明了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为下文的描写做铺垫。
2.突然,父亲站住了,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上上下下”“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这些词语写出了父亲观察得非常仔细,也说明了父亲对树林和鸟非常熟悉。
3.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浓浓的”“苦苦的”说明了草木气息的浓重,这与父亲能闻到鸟的气味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父亲对鸟的熟悉。
四、写作特点
1.运用对比的手法:用“我”的表现与父亲进行对比,衬托出父亲对鸟的熟悉和热爱。
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进行描写:通过描写父亲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出他对鸟儿的熟悉和喜爱。
以上是《父亲、树林和鸟》的课堂笔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全)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各课中心思想归纳(全)
![(全)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各课中心思想归纳(全)](https://img.taocdn.com/s3/m/b90a578ea5e9856a561260db.png)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各课中心思想归纳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上学前、上课、下课的顺序描写了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花的学校》是一首节选自泰戈尔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
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
诗中描写了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视角叙述出花儿们的活泼、可爱、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3.《不懂就要问》一文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垫读书时碰到不懂的问题问老师的事。
他明知可能会挨打也要向先生提出问题,体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态度。
我们要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所见》的作者是清代的袁枚,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后写小牧童的静态,把小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我能写出这首诗的后两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全诗描写的事物有:牧童、黄牛、蝉。
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赠刘景文》—表达诗人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坚持不懈。
《夜书所见》——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表达了我对秋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6.《秋天的雨》一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7.《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展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赞美了秋天。
第三单元8.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他被称为“世界童话大王”,主要作品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夜莺》《海的女儿》,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罪恶。
9.《那一定会很好》中种子生根、发芽,然后发生的变化是: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每课课堂内容主旨归纳中心思想概括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每课课堂内容主旨归纳中心思想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959c891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c.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每课课堂内容主旨
归纳中心思想概括
本文档旨在概括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每课课堂内容的主旨和
中心思想。
以下是对每课内容的简明概括:
第一课:家
主旨:介绍家庭的基本概念和家人的重要性。
中心思想:家是一个温馨的地方,家人之间要相互关爱和尊重。
第二课:爸爸
主旨:描述爸爸的特征和他们在家庭中的作用。
中心思想:爸爸是家庭中的支柱和保护者,我们要感谢和尊敬
他们。
第三课:妈妈
主旨:介绍妈妈的特点和她们在家庭中的角色。
中心思想:妈妈是家庭的中心和照顾者,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们。
... (继续列出其他课程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第六课:太阳
主旨:介绍太阳的特征和它对地球的重要性。
中心思想:太阳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要学会珍惜和保护环境。
第七课:月亮
主旨:描述月亮的特点和它对地球的影响。
中心思想:月亮不仅美丽,还对地球的潮汐和天气有影响。
... (继续列出其他课程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通过本文档的归纳概括,可以更好地理解每课课堂内容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每篇文章内容主旨归纳中心思想概括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每篇文章内容主旨归纳中心思想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f869a48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c.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每篇文章内容主旨归纳中心思想概括1. 第一单元- 文章一:《朗读者》主旨:培养良好的阅读惯和朗读能力的重要性。
- 文章二:《我爱祖国》主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文章三:《美丽的大海》主旨:弘扬爱护环境,保护大海的意识。
- 文章四:《感恩的心》主旨:培养感恩之心,珍惜他人的帮助和付出。
2. 第二单元- 文章一:《好惯》主旨: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对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 文章二:《捉迷藏》主旨:培养孩子互相合作、友好交往的意识。
- 文章三:《运动会》主旨:强调体育锻炼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 文章四:《小动物的快乐生活》主旨:关爱小动物,珍惜与它们相处的机会。
3. 第三单元- 文章一:《我最爱的食物》主旨: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培养对食物的品味和感恩心。
- 文章二:《小狗的学堂》主旨:表达对小动物研究的关注和赞赏。
- 文章三:《学雷锋》主旨:倡导每个人都可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
- 文章四:《小家伙的坚持》主旨:传达坚持不懈的态度对实现目标的重要性。
4. 第四单元- 文章一:《童话镇上的新闻》主旨:展示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提倡读故事的乐趣。
- 文章二:《我会保护自己》主旨:教育孩子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 文章三:《勤劳的蚯蚓》主旨:表达努力工作和付出的重要性。
- 文章四:《拔河比赛》主旨:强调团队合作和友谊的力量。
5. 第五单元- 文章一:《小鸟的新家》主旨:描述小鸟选择新家和保护环境的故事。
- 文章二:《当代的雷锋》主旨:弘扬雷锋精神,鼓励大家践行善行。
- 文章三:《黑猫警长》主旨:传递对警察工作的关注和赞赏。
- 文章四:《我们的校园》主旨:展示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珍惜校园环境。
6. 第六单元- 文章一:《风太大》主旨:描述风的特点和影响,提醒人们注意风的力量。
- 文章二:《我在办公室》主旨:介绍家长在办公室的工作场景,培养社会观察力。
- 文章三:《我最喜欢的季节》主旨:分享最喜欢的季节并阐述原因,增加对季节的认识。
三上语文每课中心思想总结
![三上语文每课中心思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6aa4b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c.png)
三上语文每课中心思想总结三上语文每节课的中心思想总结如下:第一课:人类的价值本课围绕着人类的价值展开,通过文化名著《人间失格》中主人公的一生来探讨人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
课程通过讲述主人公的经历,揭示了社会对人的偏见和歧视,以及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坚持。
通过这次课程,我们明白了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并拥有追求自己理想生活的权利。
第二课: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文化名著《红楼梦》。
我们通过阅读小说了解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种种不公和污浊,以及贵族阶层的堕落和道德沦丧。
通过这次课程,我们明白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并思考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第三课:勇气与责任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文化名著《老人与海》。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我们了解了老渔夫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责任。
主人公对于捕鱼失败的一次又一次的坚持,并最终战胜困难,赢得尊重的精神,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第四课:自由与独立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我们了解了青年人在追求理想和自由时所付出的努力。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我们明白了每个人都应该有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权利,同时也要为自由和独立而付出努力。
第五课:友谊与担当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汤姆·索亚历险记》。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我们了解了真正的友谊和担当的重要性。
主人公汤姆与好朋友哈克一同经历了一系列冒险,他们在困境中相互支持,体现了真正的友谊的力量。
第六课:爱与奉献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小兵张嘎》。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我们了解了张嘎对家庭和国家的无私奉献,以及他对爱的执着追求。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我们明白了家庭和国家的重要性,以及爱与奉献的力量。
通过学习这六节语文课,我们不仅学到了文化名著的精彩故事和中心思想,还深刻理解了人类的价值、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勇气与责任、自由与独立、友谊与担当以及爱与奉献的意义。
这些中心思想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并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指引方向。
三年级语文每课中心思想总结
![三年级语文每课中心思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55f9e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7.png)
三年级语文每课中心思想总结三年级语文每课的中心思想总结一、《中国文化故事》系列故事中的中心思想是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这个系列故事以中国的历史文化为背景,讲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鼓乐传》、《女娲补天》、《神奇的羽毛球》等等。
通过讲述这些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培养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同时,这些故事也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我爱阅读》系列课文的中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这个系列的课文内容涵盖了童话、寓言、诗歌等各种文学体裁。
课文中的主人公活泼可爱,情节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语文总述》课文的中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这个系列的课文内容包括了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听读课文,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读课文,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积累水平;通过写课文,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而且,这个系列的课文还通过和其他学科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养。
四、《课本故事精选》系列故事中的中心思想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个系列的故事内容涉及了忠诚、友谊、助人为乐等主题。
通过讲述这些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应该如何行动来成为一个好人。
这些故事还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三年级语文每课的中心思想涉及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阅读兴趣的培养、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以及道德修养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塑造。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可以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思维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每课中心思想汇总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每课中心思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2168522b9d528ea80c77906.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中心思想总结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上学前、上课、下课的顺序描写了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花的学校》是一首节选自泰戈尔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
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
诗中描写了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视角叙述出花儿们的活泼、可爱、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3.《不懂就要问》一文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垫读书时碰到不懂的问题问老师的事。
他明知可能会挨打也要向先生提出问题,体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态度。
我们要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所见》的作者是清代的袁枚,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后写小牧童的静态,把小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我能写出这首诗的后两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全诗描写的事物有:牧童、黄牛、蝉。
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赠刘景文》—表达诗人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坚持不懈。
《夜书所见》——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表达了我对秋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6.《秋天的雨》一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7.《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展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赞美了秋天。
第三单元8.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他被称为“世界童话大王”,主要作品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夜莺》《海的女儿》,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罪恶。
9.《那一定会很好》中种子生根、发芽,然后发生的变化是: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三年级上册第22课的课文内容梳理怎么写就是说第一段发生了第二段发生
![三年级上册第22课的课文内容梳理怎么写就是说第一段发生了第二段发生](https://img.taocdn.com/s3/m/f546775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3.png)
以下是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教材第七单元第二十二课《父亲、树林和鸟》课文内容梳理:【教材解析】课文的题目富有画面感,引人遐思。
“父亲”“树林”“鸟”3个词并列,既描绘了父亲和“我”在树林边看鸟的情景,又表现了父亲对树林、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第一自然段既开门见山点题,概括了父亲、树林和鸟的关系,也表明了全文中心,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下来,作者没有直接写父亲怎样喜欢鸟,而是通过父子俩看似不经意的对话,逐渐突显父亲的形象:父亲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知道鸟何时爱唱歌,何时最容易受到伤害。
文中的“我”是一个叙事者和旁观者,同时也是一个陪衬者。
当父亲观察到“林子里有不少鸟”时,“我”却“茫茫然”,并没有发现一只鸟;当父亲闻到鸟味的时候,“我”却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息。
“我”的茫然不知与父亲的了如指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村托出父亲对鸟的了解与喜爱。
课文插图以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为主体,父亲和“我”正注视着大树,画面上并未出现鸟儿。
父亲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发现鸟儿,体现了他对鸟儿的熟悉和喜爱。
父亲戴着宽边礼帽身穿长衫,直观地表现了事情发生的年代及父亲的形象。
插图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知识点】1.我会写朝cháo(唐朝、朝代、朝前)雾wù(大雾、迷雾、雾蒙蒙)蒙méng(雾蒙蒙、空蒙、蒙蒙细雨)鼻bí(鼻子、鼻腔、鼻孔)总zǒng(总是、总结、汇总)抖dǒu(抖动、发抖、精神抖擞)露lù(露水、露珠、白露)湿shī(湿气、湿地、湿淋淋)吸xī(呼吸、吸烟、吸尘器)猎liè(猎人、打猎、猎物)翅chì(展翅、翅膀、插翅难逃)膀bǎng(翅膀、肩膀、膀大腰圆)重zhòng(沉重、重量、稳重)2.我会认黎lí(黎明、黎民、黎民百姓)凝níng(凝视、凝神、凝结)畅chàng(舒畅、畅谈、畅所欲言)瞬shùn(一瞬间、转瞬、瞬息万变)3.多音字朝cháo (朝着)zhāo (朝夕)4.近义词喜欢一一喜爱幽深一一幽静舒畅一一舒服快活一一快乐惊愕一一惊讶一瞬间一一一刹那5.反义词喜欢一一讨厌黎明一一黄昏潮湿一一干燥沉重一一轻松6.理解词语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各课中心思想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各课中心思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c0b529dbd64783e08122b58.png)
1.《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上学前、上课、下课的顺序描写了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花的学校》是一首节选自泰戈尔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
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
诗中描写了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视角叙述出花儿们的活泼、可爱、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3.《不懂就要问》一文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垫读书时碰到不懂的问题问老师的事。
他明知可能会挨打也要向先生提出问题,体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态度。
我们要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所见》的作者是清代的袁枚,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后写小牧童的静态,把小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我能写出这首诗的后两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全诗描写的事物有:牧童、黄牛、蝉。
4.《古诗三首》:《山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赠刘景文》—表达诗人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坚持不懈。
《夜书所见》——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表达了我对秋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6.《秋天的雨》一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7.《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展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赞美了秋天。
8.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他被称为“世界童话大王”,主要作品有《丑小9.《那一定会很好》中种子生根、发芽,然后发生的变化是: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这粒种子成长的经历告诉我们,要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要有奉献精神,做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10.《在牛肚子里旅行》中,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它们玩捉迷藏的游戏,红头不小心被大黄牛卷进了肚子里。
青头不断鼓励它,成功地帮助它脱险。
三年级上册语文中心思想
![三年级上册语文中心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8e543bd92cc58bd63186bd5c.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中心思想1、《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3、《爬天都峰》通过写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4、《灰雀》讲述了(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与一个男孩交谈,受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告诉我们(做错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5、《小摄影师》通过写(高尔基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特许一个小男孩为他照相的故事),赞扬了(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和爱护)。
6、《奇怪的大石头》描写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我懂得了(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7、《风筝》描述了(“我”童年时候的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说明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幸福,童年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8、《秋天的雨》描写了(秋天的到来,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和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9、《花钟》主要写了(作者观察后,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以及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表现出了(作者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也告诉(我们要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
10、《蜜蜂》写(“我”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能力,从自家花园蜂窝捉了20只做试验,结果有17只准确无误飞回家,但“我”无法解释蜜蜂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也(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三上课文中心思想
![三上课文中心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18be14ce195f312b3169a5be.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中心思想1、《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2、《金色的草地》热爱大自然,大自然给我的们生活带来了乐趣。
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作者和弟弟快乐的童年生活。
3、《爬天都峰》通过写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5《灰雀》讲述了(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与一个男孩交谈,受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告诉我们(做错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6《小摄影师》通过写(高尔基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特许一个小男孩为他照相的故事),赞扬了(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和爱护)。
7《奇怪的大石头》描写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我懂得了(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10《风筝》描述了(“我”童年时候的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说明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幸福,童年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11《秋天的雨》描写了(秋天的到来,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和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3《花钟》主要写了(作者观察后,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以及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表现出了(作者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也告诉(我们要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
14、《蜜蜂》写(“我”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能力,从自家花园蜂窝捉了 20只做试验,结果有17只准确无误飞回家,但“我”无法解释蜜蜂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三年级上册每课的中心思想总结
![三年级上册每课的中心思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8dc01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f.png)
三年级上册每课的中心思想总结三年级上册每课的中心思想总结:一、《我爱学习》中心思想:爱学习是快乐的源泉。
二、《英勇的园丁》中心思想:园丁的辛勤劳动带来美丽的花园。
三、《小卖部》中心思想:经营小卖部需要的是认真和秩序。
四、《小蓝布鲁》中心思想:团结友爱,形成强大力量。
五、《儿童如画》中心思想:美丽的绘画能够展现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六、《小溪流的故事》中心思想:不要浪费水资源,保护环境。
七、《开心做作业》中心思想:乐观积极地面对作业,虚心向老师请教。
八、《我最喜欢的游戏》中心思想:运动锻炼是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东方不败》中心思想:看到眼前的困难,要勇敢地挑战自己。
十、《生活中的技能》中心思想:学会一些生活技能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和他人。
十一、《珍惜水资源》中心思想:水是宝贵的资源,应该节约使用。
十二、《我的新同桌》中心思想:友善相待,互相帮助。
十三、《迎春花开》中心思想: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要珍惜和呵护大自然。
十四、《咿呀学语》中心思想:从咿咿呀呀开始学习,逐渐成长。
十五、《大写小丁》中心思想:学习汉字需要认真记忆和勤加练习。
十六、《研究小白鼠》中心思想:观察和记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十七、《我爱小动物》中心思想:善待小动物,传递关爱和友善。
十八、《节约用纸》中心思想:节约用纸从我做起,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十九、《交通工具》中心思想:了解并正确使用各种交通工具,保证交通安全。
二十、《师奶奶》中心思想:尊敬和感恩老师,珍惜学习机会。
二十一、《拼音歌》中心思想:掌握拼音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读写汉字。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每课的中心思想总结,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不同的道理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生活态度。
三年级语文上册中心思想总结
![三年级语文上册中心思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f2838c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b.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中心思想总结三年级语文上册中心思想总结1.《走进大自然》表达了作者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火烧云》描写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形态多变,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和变幻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神奇的大自然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变”字统领全篇,主要描写了火烧云的形状和颜色的变化。
3.《会说话的草》是一首儿童诗歌,采用第一人称,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和无限热爱。
4.《诗的材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本文中诗的材料指大自然。
5.《金色的草地》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赞美大自然的感情。
6.《回乡偶书》是诗人阔别家乡五十多年后返回故里写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这是一次愉快的离别,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7.《走月亮》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文中三次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8.《泥姑娘》是一篇童话故事,她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她善良、富有爱心。
9.《难忘的八个字》中伦纳德夫人是一位关爱学生有爱心得老师。
10.《小摄影师》中,高尔基是苏联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
他关爱儿童,关心下一代成长。
小男孩是一个懂礼貌,聪明的孩子,还表现了他对高尔基的崇敬和热爱。
11.《湖滩上,有一对天鹅》是一首体现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诗。
12.《“这条小鱼在乎!”》让我们懂得了生命不论大小贵贱,都应该珍惜,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13.《怪手杖》是一篇童话故事,让我明白了要热爱、保护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14.《狼和鹿》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客观规律,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15.《会植树的鸟》一文,以“小卡西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这些鸟有高超的植树水平,严谨的植树态度,执着的植树情感。
16.《会变色的报春花》赞颂了小达尔文敢于大胆想象(敢想敢干),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的中心思想
1.《爱什么颜色》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2. 《金色的草地》一文,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通过观察,我知道了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就成了(绿色)。
我知道了(观察)的重要性。
3. 《你一定会听见的》是一篇(散文),启发人们(不要关闭自己的耳朵),用心去听各种声音,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声音是(丰富而美妙)的,激发我们(关注身边点点滴滴的事物,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4. 通过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一文,我知道了(白鲸喜爱音乐),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喜爱与保护)。
5.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
6. 《国徽》是一首(儿童诗),描绘了(三个)不同的画面,写出了小朋友对国徽的(爱护和崇敬)。
7. 通过学《回自己的祖国去》一文,我认识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我知道他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8.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一文节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通过学习本文,我认识了一个(非常爱国)的(意大利)少年。
9. 《葡萄沟》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说明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10. 《小镇的早晨》一文中,“小镇”指的是我国江南水乡的小镇——(桃源),写了它(安静)、(热闹)、(忙碌)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11.日月潭在(台湾),五彩池在(四川松潘),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我的家乡在(宝鸡),属于(陕西省)。
12. 《儿童和平条约》一文表达了(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国际和平年是(1986)年。
13. 学了《说声“对不起”》一文,我明白了:(要学会与人相处)。
14. 《翠鸟》一课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外形是按(总分)的方法描写的,抒发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学完本文,我知道了:(要爱护动物,与它们和平共处)。
15. 《一只小鸟》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学完本课,我知道了:(要爱护小鸟,爱护小动物),我也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16. 《惊弓之鸟》是一则成语故事,题目的意思是:(被
弓箭惊吓的鸟),这个故事比喻(受惊后,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学了本课,我知道了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是(更羸),我懂得了(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
17.学了《集市和超市》这个单元,我知道了集市和超市的区别:(1).集市一般在露天,商品大多是农副产品;(2).集市的摊位很随意;(3).超市比较规范,商品齐全,分类放在货架上;(4).超市有收银台。
18.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作曲家(乔羽)写的一首(歌词),它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
学完本课,我体会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本文表达了学生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9. 学了《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我懂得了(长大不仅指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要学会关心别人,承担责任)。
20. 《丑小鸭》是(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讲的是(一只丑小鸭历经磨难,最终变成白天鹅)的故事,教育我们要(勇于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磨难、嘲笑与不幸,不要自暴自弃,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健康成长)。
21. 《我想》是一首(儿童诗),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22. 《七色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它是按(事情的发
展顺序)写的,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学了本文,我明白了:(做有意义的事最快乐)。
23.空中花朵指的是(降落伞),降落伞是法国人(卢诺尔曼)发明的.电话是(贝尔)发明的,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
24.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写的。
25. 《海底世界》是一篇(写景)文章,我知道了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26. 《圆圆的沙粒》是一篇(童话故事),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我要学习沙粒(坚持不懈)的精神。
学了本课,我明白了:(只有朝着预定的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才能实现美好的愿望)。
27.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是一篇(说明文),是(叶圣陶)写的,我知道了: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帮助记忆的方法有:(结绳记事)、(贝壳记事),赞美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28. 《马拉松》是一篇介绍名物由来的(说明文),学了本文,我知道了(马拉松比赛的来历),我认识了一位希腊英雄(菲利比斯),我要学习他(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29.(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
典)举行。
30.一位法国人提议,把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作为一个比赛项目,用来纪念(马拉松之战),纪念(那位把胜利喜讯带给人民的英雄)。
31.(1920)年,经过重新测量,马拉松比赛的长度为(42)千米(195)米。
32. 通过学习《元日》这首诗,我知道了古人喜迎新春的三件事是:(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更换桃符)。
现在,春节的习俗有:(贴对联)、(挂灯笼)、(倒贴福字)、(拜年)、(吃年夜饭)、(看春晚)等。
33. 《老北京的春节》一文的作者是(老舍),他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反映了(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34.春节开始的日子是(腊月初)。
(元宵一上市),春节的高潮就到了。
到了(正月十九),春节就结束了。
35. 《冰灯》写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我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我以后要(理解父母、关爱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