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古诗词吟唱进课堂》课程实践教学案例-最新资料
(完整word版)闽南文化进课堂教学实践例谈
闽南文化进课堂教学实践例谈艺术课程是在课改中诞生的新型课程。
它是在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课程基础上构建的一门充满生机的综合课程。
新课程指出,艺术课程应注重与文化的联系,增强学生对各种不同文化民俗及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艺术符号的文化含义的领会。
艺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它与人类的生活、经济紧密联系。
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传统文化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年轻人对其知之不多,甚至不感兴趣,导致传承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面临文化断层的危险。
随着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一系列崭新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贯彻新课程精神,将文化内涵渗透在艺术课程中。
如何在艺术课上开发和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优秀的文化民俗,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增强民族自豪感等等,更亟待教师们去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
闽南地区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泉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闽南文化的核心区,拥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旨在通过艺术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艺术形式来学习、传承优秀的闽南文化,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直至热爱乡土文化。
现就本人获泉州市首届新课程小学音乐学科优质课评比第一名的课例《嗦啰嗹》为例,谈谈如何在艺术课堂渗透文化气息的基本策略。
一、从生活中来,到艺术中去本课题教学开始时,教师首先以优美动听的传泉州民歌《灯红歌》引入,在学生歌声中一起回忆欢度元宵的热闹场面,让学生了解泉州优秀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
然后通过提问带领学生走近泉州端午民俗,点出课题《嗦啰嗹》。
师:看到大家唱得那么高兴,老师仿佛看到咱们泉州人欢度元宵的热闹场面。
泉州的民俗活动真是非常丰富也很有特色呀!端午节快到了,你们知道咱们泉州有哪些端午民俗呢?生:吃粽子、划龙舟师:吃粽子、划龙舟是我国各地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内容,谁知道咱们泉州端午节有哪些特色民俗吗?生:不知道师:泉州端午节有一种古老的民俗"嗦啰嗹",也叫采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吟唱古诗词音乐教案
吟唱古诗词音乐教案单位:河南省滑县向阳小学姓名:张慧敏【课题】《吟唱古诗词》【教学内容】1、歌曲《悯农》2、器乐曲《静夜思》【教学理念】音乐课堂教学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提倡学科综合,并以音乐教学为主线,构建起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理解、感受、体验音乐。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要求】1、从古诗词歌曲的题材入手,采用对诗词的吟诵——欣赏——分析,探讨——歌唱——表演结合,充分发挥音乐语言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中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审美愉悦。
2、通过诵读、歌曲《悯农》一曲,让学生通过极富感染力的画面、震撼人心的告诫,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懂得劳动的艰辛。
3、通过歌曲《悯农》、《静夜思》的学习,感受音乐与美术、诗歌的完美结合,并加深孩子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对古诗词内涵美感的体验。
培养学生能够用色彩图形或线条记录来表现音乐的能力。
【重点】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二拍子及歌唱歌曲。
2、培养学生能够用色彩图形或线条记录来表现音乐的能力。
【难点】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时】二课时第一课时【课题】《悯农》【教学要求】通过诵读《悯农》一曲,让学生通过极富感染力的画面、震撼人心的告诫,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懂得劳动的艰辛。
【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二拍子及歌唱歌曲。
【难点】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三角铁、碰铃【教学过程】1、有感情朗诵:朗诵时让学生感觉似乎在炎热的烈日下,辛勤劳动,汗水挥洒入土,渗入到禾苗根须上的感觉,既沉重而又意味深长。
诵读时提示孩子们要有感情,有快慢、强弱、声音的高低来表现诗的意境,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读出心中渴望收获、珍惜粮食的情感,从而获得劳动艰辛的审美教育。
2、配乐朗诵:在以上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边听音乐边朗诵,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身体摇摆动作配合着音乐,从而很好地去理解和表现音乐。
开展闽南诗词吟唱,激发学习古典诗词兴趣
开展闽南诗词吟唱,激发学习古典诗词兴趣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其中的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凝结,蕴含着国人几千年对美的感悟。
古诗词经常会带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其中的韵律美、文字美和情感美更会带给我们深刻的感悟。
把闽南语诗词吟唱艺术融入到古诗词的教学中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古诗词与吟唱的方式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接受程度,让学生逐渐把古诗词内化在自己心中。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闽南诗词吟唱;方法;兴趣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传承了3000多年,而其中所流传的古典诗词数目众多。
虽然我们生活在现代,但是传统文化却是我们的根。
只有立足于根基之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才能永远流传。
古典诗词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同时也是我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典诗词的存在让学生可以认识到古代诗人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让并学生的文化视野得到拓展。
一、古典诗词教学中开展闽南诗词吟唱的意义闽南语是我国汉族语言的原型,经过两次移民潮而被广泛流传于闽南地区。
闽南语歌曲在我国也十分流行。
用闽南语吟唱古典诗词可以让学生体验古人的吟诗方式。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引入了闽南语诗词吟唱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喜爱对古典诗词的学习。
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对吟唱艺术已经失去传承,我国古典的吟唱艺术委婉动人,常与古典诗词相结合,其中包括《诗经》、唐诗、宋词等等。
在古代,吟唱诗词的方式非常常见。
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说到:“响在彼弦,乃得克谐,声萌我心,更失和律,其故何哉?良由外听易为察,内听难为聪也。
故外听之易,弦以手定,内听之难,声与心纷;可以数求,难以辞逐。
”这几句话阐述了我国吟唱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通过吟唱,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吟唱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但直到如今,许多古典诗词的吟唱乐谱没有流传下来。
幼儿园国学传统文化:古诗词吟唱教学案例
幼儿园国学传统文化:古诗词吟唱教学案例幼儿园国学传统文化:古诗词吟唱教学案例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知识的起点,而国学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幼儿园中,通过幼儿园国学传统文化教学,可以培养幼儿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沟通能力、音韵感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在国学传统文化教学中,古诗词吟唱是一种重要而又传统的教学形式。
本文将以古诗词吟唱教学为例,探讨在幼儿园中如何通过这一方式传承国学传统文化,以及其对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
二、古诗词吟唱教学案例1. 选取经典古诗词在幼儿园的古诗词吟唱教学中,首先需要选取一些简单、优美、有代表性的古诗词,如《咏鹅》、《静夜思》等。
这些古诗词内容朴素,语言简练,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能够引起幼儿们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学习古诗词的背诵与吟唱在选取好经典古诗词后,幼儿园老师可以带领幼儿们进行古诗词的背诵和吟唱。
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幼儿们熟练掌握古诗词的内容和韵律,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喜爱和感悟。
3. 联系生活、情境化教学在古诗词吟唱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的方式,将古诗词与幼儿生活中的场景相联系,让幼儿们在吟唱古诗词的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从而增强对古诗词的亲近感和体验感。
4. 创设互动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进行古诗词吟唱教学时,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对于幼儿的学习至关重要。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故事等方式,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古诗词的吟唱中,从而更好地领会古诗词所包含的情感和意境。
5. 教学评估与反馈在古诗词吟唱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幼儿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与反馈。
通过了解幼儿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每个幼儿更好地掌握古诗词吟唱的技巧和情感表达。
三、总结古诗词吟唱作为国学传统文化教学的一种形式,在幼儿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2(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12课吟唱古诗词》教学设计
2022(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12课吟唱古诗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2课吟唱古诗词》选自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古诗词的了解和吟唱。
教材以富有诗意的古诗词为歌词,配以简单的旋律,让学生在吟唱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材还配有相应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吟唱、模仿来学习新知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诗词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吟唱教材中的古诗词。
2.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3.通过吟唱古诗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吟唱古诗词的节奏和音准。
2.对古诗词意义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示范吟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借鉴,提高吟唱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古诗词的相关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意义。
2.准备教材,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副本。
3.准备录音设备,用于播放古诗词吟唱音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静夜思》的图片,让学生想象夜晚的景象,引导他们思考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意义。
2.呈现(5分钟)教师示范吟唱《静夜思》,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在示范过程中,注意讲解歌词的节奏和音准,帮助学生更好地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吟唱《静夜思》,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可分为小组练习,相互交流、借鉴,提高吟唱能力。
4.巩固(5分钟)播放古诗词吟唱音频,让学生跟唱,巩固所学内容。
期间,教师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5.拓展(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让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
古诗吟唱课程设计
古诗吟唱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背诵指定古诗的内容及意义,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和历史背景。
2. 学生能辨识古诗中的韵律和节奏,了解古诗的格律特点。
3. 学生能解释古诗中的生僻字词及其在诗句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吟唱练习,能准确把握古诗的韵律,提高音乐表现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学生能运用创意思维,结合音乐、动作等形式,创作古诗吟唱表演。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古诗吟唱的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通过古诗学习,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学会欣赏他人,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语文》课本中指定的古诗为基础,结合以下教学内容:1. 古诗选读:《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等,分析诗句意义、文学特点及历史背景。
- 诗歌内容理解与背诵- 诗句中的生僻字词解析- 诗人创作背景及情感表达2. 古诗韵律知识:介绍五言、七言绝句的韵律特点,如平仄、押韵等。
- 韵律规则讲解与辨识- 节奏感培养与练习3. 吟唱技巧:教授古诗吟唱的基本技巧,如吐字、发声、气息控制等。
- 吟唱方法指导与实践- 音乐节奏与古诗结合4. 创意吟唱: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结合音乐、动作等形式,进行古诗吟唱表演。
- 吟唱表演创作- 小组合作与分工5. 情感态度培养:通过古诗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 诗歌意境欣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讨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每课学习一首古诗,共计5课时。
第一、二课时学习古诗内容与韵律知识;第三、四课时进行吟唱技巧练习和创意吟唱;第五课时进行成果展示与总结。
确保教学内容科学、系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13课吟唱古诗词
第13课吟唱古诗词第一篇:第13课吟唱古诗词第13课吟唱古诗词教学目标:1、能背唱歌曲《咏鹅》,在演唱中感受音乐如何与诗歌相结合,体验音高与诗词韵律相结合的美感。
2、通过唱游的形式表现歌曲,加深对歌曲的表现与理解。
3、复习和巩固大提琴、小提琴的音色,能区分出用这两件乐器演奏的《咏鹅》。
教学重点:咏唱歌曲时如何表达音乐的韵味与巩固大提琴、小提琴的音色听辨。
教学难点:巩固大提琴、小提琴的音色的听辨。
教学准备:有关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景:(出示课件。
)池塘里,鹅妈妈带着一群上鹅戏耍的场面。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生动的画面你们会想到一首什么古诗呢?生:《咏鹅》。
师:对了,这是唐朝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一首诗。
让我们一起来诵一遍,好吗?生:……(出示《咏鹅》诗词。
)师:这首诗大家最熟悉不过了,有的同学甚至三岁就会背诵了。
谁来讲讲这首诗写了什么?生:写出了骆宾王对鹅的喜爱之情。
生:出出了鹅可爱的样子……师:大家说得真好。
诗人用寥寥几笔就把鹅那优美的体态以及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学唱歌曲师:以往我们都是朗诵《咏鹅》,今天我们为它谱上曲子唱《咏鹅》。
(出示歌单。
)、学唱歌曲(1)放录音,学生随乐小声哼唱。
(2)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3)解决反复跳越记号的唱法。
(4)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启发情绪(1)古人在吟诗的时候常常会有什么动作和表情?(2)学生模仿并演唱歌曲。
三、综合、拓展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式展示了你们对《咏鹅》诗的理解与升华,真是丰富多彩,都非常有个性,有创意。
如果要发奖的话,都可以插上一面胜利的红旗(发放一面小红旗)。
我对每位同学都很满意。
请大家考虑,如何把我们这些作品和古诗《咏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呢?学生集体讨论。
综合表现举例:首先,音响创作组创设情景,模似鹅叫、鸟叫、流水声、风声、雨声。
前奏中全体朗诵原诗,然后全体一起唱前段歌词,歌舞创作组和乐舞蹈,配上飘舞的“柳枝”飘舞。
古诗吟唱课程设计
古诗吟唱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古诗吟唱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文,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学会正确的吟唱方法,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吟唱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学会正确吟唱指定的古诗文。
2.理解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
3.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4.学会欣赏古诗文中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吟唱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学会通过分析诗歌的形式和内容,理解和感受诗歌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人生的情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吟唱技巧和欣赏方法。
1.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包括古诗文的起源、发展、分类和特点等。
2.吟唱技巧:包括正确的吟唱姿势、发声方法、节奏和音准等。
3.欣赏方法:通过分析诗歌的形式、内容和意境,学会欣赏古诗文的美。
第一课时:古诗吟唱入门1.介绍古诗文的基本知识。
2.学习正确的吟唱姿势和发声方法。
第二课时:学习吟唱技巧1.学习古诗文的节奏和音准。
2.练习吟唱指定的古诗文。
第三课时:诗歌欣赏1.分析诗歌的形式和内容。
2.欣赏和讨论诗歌的意境美。
第四课时:诗歌创作与展示1.学习诗歌的创作方法。
2.学生创作诗歌并进行展示。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实践法、讨论法和合作法等。
1.讲授法:用于传授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和吟唱技巧。
2.实践法:通过吟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吟唱能力。
3.讨论法:通过分析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诗歌。
4.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创作和展示诗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古诗文选集,用于学习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和吟唱技巧。
闽南语诗词吟唱与古典诗词教学有效融合的方式初探
闽南语诗词吟唱与古典诗词教学有效融合的方式初探作者:姚晓彤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第08期摘要:我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传承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闽南语是保留了中原文化的古汉语的活化石,吟唱艺术与古典诗词一直相生相伴,为此,我们尝试将闽南语诗词吟唱艺术与古典诗词的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以促进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
关键词:闽南语诗词吟唱;古典诗词教学;有效融合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古典诗词,乃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是艺术的瑰宝。
传承和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我们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闽南语是我国汉民族语言的“活化石”,它较为完整的保留了中国古汉语的原貌,用闽南语吟唱古诗词,就可还原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吟诗的情景。
近几年来,我校结合地方特色,开始了初步的探索,将闽南语诗词吟唱引进中学校园,与古典诗词教学有机融合。
其原因有三:第一,吟唱艺术濒危,抢救迫在眉睫。
吟唱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与古典诗词相伴而生。
无论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还是乐府、古诗、唐诗、宋词等,都可以采用吟唱方式,以声传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篇说到:“声画妍媸,寄在吟咏。
”又说:“声转於吻,玲玲如振玉;辞靡於耳,累累如贯珠。
”这几句话道出了中国古典诗词吟唱艺术的精髓所在,体现了古典诗词在吟唱艺术的以声传情下所展现的无穷魅力!然而,可惜的是,吟唱乐谱鲜少留存于世,资料甚为匮乏。
而今,会吟唱者少之又少,并且大多年逾古稀,吟唱艺术陷入了濒危的困境。
抢救任务迫在眉睫。
第二,中原文化沿袭,传承得天独厚。
据资料记载,晋朝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仍,衣冠仕族被迫南渡,因怀念晋朝故土,将居住地的河流命名为“晋江”,后来也就把沿江地区统称为“晋江”。
吟唱——让古诗教学别样芬芳
吟唱——让古诗教学别样芬芳发布时间:2022-11-10T07:17:19.471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7月第14期作者:吴燕青[导读] 古诗教学,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式。
我们学习古诗的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吟唱,吴燕青梅州市丰顺县丰良中心小学邮编514341 【摘要】古诗教学,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式。
我们学习古诗的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吟唱,吟唱古诗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吟唱古诗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通过吟唱古诗,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吟唱古诗在我们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占据着较大的比重,现在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常用的背诵方式也就是默背和朗诵着背诵。
“默背调动的感官少,效果不明显:一字一拍,单调乏味,节奏千篇一律。
”①这些传统的古诗教学就算能完成教学任务,古诗的神韵也被分解得支离破碎,无从激起学生的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学起来有兴趣又容易记忆,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呢?我尝试了吟唱教学。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②以“吟唱教学”的形式来学习古诗,让学生学习相关吟唱知识,掌握吟唱方法来吟唱古诗词,这既可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又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吟唱诗词这种形式简单易行,而且容易被小孩所模仿和接受,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如下几点:一.聆听吟唱,在“听”中学习听,是感知和理解古诗的前提条件,著名学者叶嘉莹女士指出:“吟唱是口耳相传的一种艺术,最好的学习方法应该是聆听别人的吟唱。
” ③叶嘉莹女士还说自己小的时候就是经常听长辈们对古诗文的吟唱,所以很快掌握了吟唱方法的生动例子,这就充分说明了聆听感受方法的重要性。
在聆听的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聆听古诗的同时,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学生们自己的阅历,平常的所见所闻,以及老师在上课前给他们的提示,上网查找等慢慢展开想象。
南音唱腔教学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南音,是我国闽南地区独特的传统音乐形式,被誉为“音乐的活化石”。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南音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南音,提高南音的知名度,我们特举办本次南音唱腔教学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让参与者了解南音的历史、特点及唱腔艺术;2. 提高参与者的南音唱腔演唱技巧;3. 增强参与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 传承和弘扬南音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10日至9月12日四、活动地点闽南文化博物馆五、活动内容1. 南音基础知识讲座:邀请南音专家为大家讲解南音的历史、特点、唱腔艺术等,让参与者对南音有全面的认识。
2. 南音唱腔教学:邀请专业南音演唱者进行现场教学,指导参与者学习南音唱腔的基本技巧,如呼吸、咬字、发声等。
3. 实践演唱: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者分组进行南音唱腔的实践演唱,感受南音的魅力。
4. 互动交流:参与者之间进行南音唱腔的互动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提高。
5. 优秀作品展示:评选出优秀南音唱腔作品,进行展示和颁奖。
六、活动安排1. 第一天:上午,南音基础知识讲座;下午,南音唱腔教学。
2. 第二天:上午,实践演唱;下午,互动交流。
3. 第三天:上午,优秀作品展示;下午,活动总结和颁奖。
七、活动报名及注意事项1. 报名对象:喜爱南音、有一定音乐基础的成年人。
2. 报名方式:现场报名或电话报名。
3. 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9月5日。
4. 注意事项:(1)参与者需自备南音乐器(如:南音琵琶、二弦、洞箫等)。
(2)参与者需遵守活动纪律,尊重老师和同学。
(3)活动期间,请妥善保管个人物品,注意安全。
八、活动总结通过本次南音唱腔教学实践活动,参与者不仅了解了南音的历史、特点及唱腔艺术,还提高了南音唱腔演唱技巧。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参与者的文化生活,也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南音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希望广大参与者能够将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南音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闽南语古诗词吟唱进课堂》课程实践教学案例
《闽南语古诗词吟唱进课堂》课程实践教学案例作者:蔡小君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14期【内容摘要】根据闽南语古诗词吟唱进校园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总结与反思,从语言引导,教师资源等方面入手,力图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课程实施闽南语教师资源闽南语,或称闽南话(厦门、漳州、泉州一带常用这两个称呼)是我国重要方言之一,它保留了晋、唐时期中原官话的一些特点,有“古汉语活化石”的美誉,在古汉语中具有特殊地位。
然而,这种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音韵美的语言跟大部分方言一样正面临着失传的局面。
大多数学生的方言掌握情况令人担忧。
不了解一点方言知识,对于学习继承古代文化、民族文化是不利的。
我们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同时重视方言的研究利用,更能保护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民族文化遗产。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要对年青一代进行优良的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通过用地方方言吟唱脍炙人口古诗词,这种方法寓教于乐中,既能传承和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又能提高师生闽南文化素养水平。
然而,在具体实行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下:问题一:闽南语的使用近些年来,外来学生占学校生源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
到目前为止已基本超过学生总数的50%,闽南语对这些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一种语言,再加上本土学生对方言的掌握程度也不甚理想。
學生不会发具体的字音,也并不理解每个字音的意义。
上课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死记硬背地把一些字哼出来。
这样一来,根本无法达到对闽南语的理解,也无法真正领会闽南语,诗歌,吟唱之间的魅力与意义。
于是,闽南语的普及成了校本课程开设的首要前提。
针对这种情况,一开始,我们的授课教师一般会在上课前运用罗马音标注,让学生初步掌握诗词中每个字的闽南语发音,并且花较长的时间进行学生发音的修正,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然而,这样的方式存在着几个问题,一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往大了说,让大部分的外省学生学会闽南语无异于让他们学会掌握一门外语。
2022(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12课吟唱古诗词》教案
2022(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12课吟唱古诗词》教案一. 教材分析《2022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12课吟唱古诗词》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古诗词的了解和吟唱。
本节课通过对中国古诗词的吟唱,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材中包含了五首古诗词,分别是《静夜思》、《春晓》、《小池》、《登鹳雀楼》和《寻隐者不遇》。
每首诗词都有对应的旋律,学生可以通过吟唱来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和诗词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古诗词的韵律和意境还不够深入。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吟唱、游戏等方式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五首古诗词的背景和意境,能正确吟唱。
2.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培养音乐素养。
3.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吟唱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2.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背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方式,营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诗词的美。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示范教学法:教师先进行示范,然后引导学生跟随模仿,帮助他们掌握吟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五首古诗词的图片、背景音乐和文字资料。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吟唱的音频文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背景音乐,介绍五首古诗词的背景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逐个展示五首古诗词,让学生初步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吟唱,学生跟随模仿。
教师重点指导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帮助学生正确吟唱。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吟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韵律上的错误。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组合,创作新的古诗词吟唱作品,进行展示。
闽南艺术教案
闽南艺术教课方案【篇一:小班闽南歌谣活动】小班闽南歌谣活动——蜜蜂仔安海少儿园张小岚设计企图:闽南歌谣称俗称“歌诀”,它是我们闽南地域民间艺术中一朵奇葩。
它融艺术性、教育性、知识性、兴趣性、文学性??为一体,很值得我们的下一代去学习和弘扬。
因为我们向来重申让孩子们学习并说好一般话,无形中忽略了他们对“歌诀”的传承。
但是,感觉并学习本地民间艺术,有助于培育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
在小班期间充足发掘各种潜伏因向来激发孩子们对“歌诀”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的审美感觉拥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所以,我们班将此作为课题,睁开“歌诀”系列教课活动。
发掘各种门路来加强少儿对歌谣的审美感觉,激发他们对歌谣的学习兴趣。
小班宜选择短小、幽默拥有教育意义的歌谣为活动素材,《蜜蜂仔》恰好切合这一特点,故此次的活动我选择了它。
在活动中我创建与歌谣内容相应的课件、环境、氛围,激发少儿的兴趣。
发掘各种潜伏要素如游戏、肢体动作等??来表现歌谣,加强少儿的审美感觉。
一、活动目标:1、喜爱歌谣、理解歌谣的内容。
2、感觉闽南歌谣的音韵美。
3、体验勤劳奋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自制与歌谣内容符合的课件(一)(二)、录制歌谣的录音、磁带、录音机等。
2、蜜蜂仔头饰、场景部署:一座小房屋及花丛。
三、活动过程:1、师生戴上蜜蜂仔头饰律动入室,师率领少儿出席景中,感觉、了解“同一户”“四五路”。
2、指引少儿赏析课件,熟习、理解歌谣内容,激起少儿对歌谣的兴趣。
(2)发问:你们方才看到些什么?(3)逐图赏析课件(一),熟习、理解其内容。
教师要点启迪少儿认识“花仔肚”“造蜜库”。
(4)出示蜂蜜,指引少儿向蜜蜂学习。
3、学习歌谣。
(1)完好赏识歌谣《蜜蜂仔》。
(2)演示课件(二),少儿边赏析边朗诵歌谣。
(3)跟着老师边做动作边有感情朗诵歌谣。
4、录音,录好播放给少儿听。
5、少儿边赏识歌谣边游戏。
少儿跟从着歌谣边念边有感情地做相应的动作,在活动中进一步感觉歌谣的音韵美,体验劳动的乐趣。
吟咏闽南诗谣 涵养家乡文化——“当代文化参与”活动设计
阅 读 风 物 志 名 篇 ,从 内 容 和 写 作 方 面 具 体 了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高 中 2021.6
立行•观察
23 jcjx533@ 1 6 3. c o m 栏 目 编 辑 吉 萍 教 学 路 上
解 风 物 志 的 基 本 特 点 。 在 广 泛 采 访 的 基 础 上 ,选
活动二:做 善 于 甄 别 资 料 的 探 索 者 — 整理
指标
A(5 分)
B(3 分)
问题 设 计 合 理 ,有针对 设计 性、渐进性
很好地体现了访谈 成果,并突出了家乡 写作 人物风物的基本特 点,语言简明、得体
问题设计笼统,较 为粗糙
不能和访谈成果很 好结合,没能体现 家乡风物的特点
厦 门 市 图 书 馆 、馆 藏 报 纸 期 刊 、网 络 搜 索 、微 信 、微 博 等 ),搜 集 整 理 闽 南 话 诗 谣 ,并 进 行 分 类 。
《天乌乌》 《月光光》《排甲子》
闽南想象 历史记事
活 动 三 :做 善 于 分 析 材 料 的 思 考 者 一 - 探 究 内涵
通 过 各 种 媒 介 査 找 资 源 ,深 人 理 解 厦 漳 泉 大 闽 南 语 圈 诗 谣 里 所 记 载 的 历 史 事 件 、风 俗 习 惯 、文 化 生 活 等 ,了 解 诗 谣 中 的 闽 南 文 化 ,深 人 探 究 闽 南 文化的主要特点。
表 2 闽南文化调查表
题材分类
代表作品
文化内涵
劝学歌
《一蕊好花结好籽》
学习教育
亲情谣 《白鹭鸶》《阿公欲食韭菜汤》 人伦之爱
劳作谣
《舢板摇啊摇》
劳动生产
民俗谣 《裹粽食粽》《月娘刀钝》《雨咧来》 乡土风俗
【教学设计】莆仙方言诗文吟咏的教学设计
莆仙方言诗文吟咏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吟诵是古诗文的传统读法,自先秦开始,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但是现在我们教学生诵读古诗,已经完全丢掉了吟诵。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文,感受吟诵之美,特意设计了这堂吟诵课。
莆仙童谣、方言吟诵,是莆仙方言文化教育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它用朗朗上口的语句,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做人的道理。
它的传唱,是知识道德传播的有效途径,给予我们很多启示。
曾以其自身魅力给予一代又一代莆仙儿童独特而又有效的教育。
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以及信息时代的发展,熟悉的莆田方言、莆仙童谣逐渐淡出孩子们的生活时,我们才猛然惊觉那遗失的文明。
诗文吟诵是中华文化的一门绝学,如今正面临失传的境地,需要我们这一代大力去拯救和传承。
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没有接触过莆仙吟诵,我自己也是刚入门,在莆仙吟诵一些特点上并不是很清楚。
不过,换一种方法教古诗,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也感觉用吟诵的方式读古诗,古诗的韵味一下就能体现出来。
课前,做了一些关于莆仙吟诵的功课,所以,抱着尝试的态度,想在这节课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莆仙吟诵方法。
三、教学目标:1、莆田方言部分白读为古音,有些古诗用莆音读之恰能叶(协)韵2、用莆田方言音读可以清楚地分辨出阳平与上声3、莆田方言保留入声,用文读能准确地读出所有的入声字四、课程设计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吟诵,也称吟咏,是旧时读书人普遍采用的读书方式。
不知吟诵的人听起来,常说它‘象唱俚歌’或‘象和尚念经’。
郭沫若说,吟诵是‘无乐谱的自由唱’。
既不同于当今的诵读,不同于歌唱,也不同于朗诵,是一种介于‘诵读’与‘歌唱’之间的艺术样式。
“(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读、唱、吟其韵味肯定是很不一样的。
当前主流意见把原汁原味的”私塾调式“的吟诵称之为”传统吟诵“。
只有传统吟诵才能称得上是典型的最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经过历代读书人的口耳相传,已经有了固定的应用对象和固定的表现模式。
音乐拓展课《古诗词吟唱》
音乐拓展课《古诗词吟唱》课题:《在吟唱中探究古诗词意境》教学目标:1. 通过对《送元二使安西》等几首古诗词的复习和新授《游子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诵读和吟唱的知识与技能。
2. 学生自主学习,用诵读、吟唱、演奏、肢体语言等表演形式体验和表现中国优秀古诗词的美感,探索古诗词的意境。
3.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分层递进”教学理念,满足学生差异发展需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积极参与,在此基础上能较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并掌握古诗词诵读的基本方法,进而能准确表达古诗词意境并通过各种表演形式进行表达,逐步形成“吟——唱——演”教学模式。
一、导入:教师: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优秀中国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明珠,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我们学校的《古诗词吟唱》音乐拓展课活动已开展一年多时间,同学们已经学会吟唱不少古诗词。
我们中预年级同学自开学以来,也已经学习吟唱了几首古诗词。
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同学说一说,我们已经学习吟唱了哪几首古诗词?学生:我们已经学习吟唱了《咏鹅》、《送元二使安西》、《木兰辞》和《满江红》。
教师: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徜徉在古诗词文化的长河中,通过对诗人情感和心灵世界的探寻,来品味古诗词的意境。
在吟唱古诗词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有表情地诵读。
请同学说一说,诵读和吟唱古诗词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学生: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疾徐有度、声情并茂……教师:并且不仅要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疾徐有度、声情并茂,而且要更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
现在,我们就请各小组同学来复习已学会的古诗词。
二、复习《送元二使安西》、《木兰辞》、《满江红》1. 复习《送元二使安西》2. ⑴诵读(先播放示范录音,学生再模仿录音有表情地诵读)⑵吟唱(由同学弹奏古筝伴奏)教师:这首歌曲的曲调来自古琴曲《阳关三叠》,音乐风格典雅古朴,很好地体现了诗歌的内涵,词曲相得益彰。
(唱两遍,第一遍集体吟唱,第二遍由部分同学来表演吟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语古诗词吟唱进课堂》课程实践教学案例
闽南语,或称闽南话(厦门、漳州、泉州一带常用这两个称呼)是我国重要方言之一,它保留了晋、唐时期中原官话的一些
特点,有“古汉语活化石”的美誉,在古汉语中具有特殊地位。
然而,这种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音韵美的语言跟大部分方言
一样正面临着失传的局面。
大多数学生的方言掌握情况令人担
忧。
不了解一点方言知识,对于学习继承古代文化、民族文化是
不利的。
我们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同时重视方言的研究利用,更能保护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民族文化遗产。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要对年青一代进行优良的传统教
育,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通过用地方方言吟唱脍炙人口古诗词,这种方法寓教于乐中,既能传承和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
又能提高师生闽南文化素养水平。
然而,在具体实行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下:
问题一:闽南语的使用
近些年来,外来学生占学校生源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
到目前为止已基本超过学生总数的50%,闽南语对这些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一种语言,再加上本土学生对方言的掌握程度也不甚理想。
?W生不会发具体的字音,也并不理解每个字音的意义。
上
课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死记硬背地把一些字哼出来。
这样一来,根本无法达到对闽南语的理解,也无法真正领会闽南语,诗
歌,吟唱之间的魅力与意义。
于是,闽南语的普及成了校本课程
开设的首要前提。
针对这种情况,一开始,我们的授课教师一般会在上课前运
用罗马音标注,让学生初步掌握诗词中每个字的闽南语发音,并且花较长的时间进行学生发音的修正,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然而,这样的方式存在着几个问题,一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往
大了说,让大部分的外省学生学会闽南语无异于让他们学会掌握
一门外语。
这并非夸大其实。
闽南语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在各种
方言里算得上是比较难学的一门方言,在发音跟字义等方面跟我们普遍使用的普通话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不夸张地说算是一门独立的语言。
而且闽南语里也分口语发言跟书面发音,在古诗词吟唱上,大部分的字音都采用书面发音,这些发音就算是对于闽南地区,能够使用闽南语交流的学生来说也是相当陌生的。
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诗歌与诗歌之间,课与课之
间并没有太紧密的传承联系。
比如,可能学生对上一首诗歌已经能够使用比较流利的闽南语进行吟唱,然而,在下一首诗歌的学习中,他们又回到了对闽南语毫无所知的情况。
也就是说并不能做到融会贯通。
这样我们的老师在课程的实际开设中确实遇到一
个比较大的瓶颈。
解决方法:面对这样一种局面,我们决定破釜沉舟,索性在
课程的最初阶段,拿出一大部分时间从闽南语的基础入手,先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闽南语这门方言。
把闽南语当成专门的语言来
进行教学。
发音,单词,字义,语法,让学生真正能够了解并初
步掌握这一方言。
力求给未来的课程开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俗语有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
即对于闽南语教学的定位似乎太过于学术化了。
语言的学习或许抛开语法,单词的拘泥与束缚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闽南语并没有比较具体的研究材料和课本,就算是我们的授课老师也并不一定能讲出多地道的闽
南语。
所以,拿着对语文,对英语那种严谨的教学模式来教闽南
语显然是行不通的。
回想我们小时候(笔者是位土生土长的闽南人),对于闽南语的学习更多是来自于大人们的言传身教。
我们
并不需要书写闽南语,我们只要会听会说方可。
于是,在后来的
教学过程中,我们稍微调整了方向,丢掉所谓的名词概念的讲解,把语言更多地融入到学习,生活中,课堂更像是“闽南语角”,
我们用学过的闽南语单词抒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听取别人的主张和意见。
闽南语也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呢。
问题二:吟唱与古诗词的兼容
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还是由于学校本身教学资源的缺失造
成的。
在吟唱方面比较有教学能力的是音乐老师,而是诗词的理解与讲解方面更倾向于语文老师。
虽然,学校每年都会对老师在闽南语诗词吟唱方面进行大力度的培训,但是,在短时间内,要
培养出一批能够将吟唱与古诗词完美结合的老师还是颇有难度
的。
这就使得课程开设面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展开。
解决办法:针对这个问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当然是不断地提升我校教师在闽南语诗词吟唱方面的专业素养。
然而,这也确实需要时间的沉淀。
实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面对课程开设初始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多名老师同时上课。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擅长吟唱的老师进行吟唱教学,擅长诗歌讲解的老师进行诗歌讲解,甚至擅长闽南语教学的老师进行闽南语发言
的纠正。
让每个老师都能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为课程的开展尽自
己最大的力量,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课程开展的质量。
教学反思:由于这个方案所涉及的老师数量较大,在具体人员安排上一开始出现了一些比较混乱的局面。
怎样合理调节安排每个老师的时间和工作强度着实需要我们在开始阶段进行更为
系统的研究。
以确保课程在不断地调整和修改中,更好地进行下去。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力图根据具体问题入手,从根本上寻求解决途径,以保证课程有序高效地开展。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核心素养下古诗词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课题编号:FJJKXB17-290)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