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长度测量工具中学物理涉及长度测量工具大致有5种:刻度尺、卷尺、三角板、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初中物理要求考生掌握的长度测量工具主要是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一看看量程,看最小刻度,看零刻度线。
不同刻度尺量程可能不相同,最小刻度也可能不相同。
刻度尺有厘米刻度尺和毫米刻度尺,前者最小刻度是1cm,而后者是0.1cm。
2、二放测物体时,要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对准被测物体一端,并且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读数时要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并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并且读数时要保留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4、估读结果必须估读,并且写带单位。
特别说明:厘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cm,读数时结果必须是:1.0cm(保留一位小数点),而毫米刻度尺读数必须是:0.10cm(保留二位小数点)。
其中,最后一位是估计数字!比如:以毫米刻度尺为例,某次测量结果为38.32cm,其中38.3cm是准确值,而0.02是估读值。
尽管估读不是很准确,但是它还是有用的,它表示物体的长度在38.3cm-38.4cm之间,更接近38.3cm。
特别注意:如果物体刚好是38.3cm,那我们同样估计一位,结果是:38.30cm,其中估读值为:0.00cm,务必保证毫米刻度尺的结果是两位小数点。
【经典回放】1、如图所示,甲图木块的长度是()cm,乙图木块长度是()cm。
答案:1.40,3.602、(多选)课堂上小明学习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课后就尝试用刻度尺去测量某木块长度,测量结果为14.2cm。
假设本次操作正确,关于这次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B.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C. 该结果中"2"是估读的D. 该结果不存在误差答案:BC解析:由于这次刻度尺操作正确,读数为14.2cm,结果只有一位小数,说明该刻度尺是厘米刻度尺。
因此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是1cm,B正确。
0.02cm是估读值,C正确,D错。
盘点初中物理实验测量工具

盘点初中物理实验测量工具一、刻度尺1.用途:测量物体的长度。
2.使用前做到“三看”:看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量程、看清分度值。
3.刻度尺的使用时要做到“六会”。
即:会选:依照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会放:应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条(整数)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条边对齐,把刻度尺的一边尽可能与被测物体重叠或平行,不能歪斜;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垂直;会读:除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外,还应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毫无意义的)。
会算: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最终结果要和记录数据保持一致。
二、机械停表1.用途:测量时刻。
2.构造:如图A是启动、停止按钮;B是回零按钮;C是分钟刻度:读取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D是秒钟刻度(读取秒数)3.使用方法:使用停表前第一要上好发条,按压启动按钮,表启动,再次按下该按钮,秒表指针停止转动,按压回零按钮,分针与秒针都归零。
4.读数方法:第一读出小刻度盘中的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然后读出大刻度盘的秒刻度数,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先后相加即得最后读数。
三、温度计1.用途:测量温度。
2.在使用温度计之前,应第一观看它的量程是否符合实际要求,否则需更换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其次要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以便于读数。
3.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正确方法是:(l)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固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连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体的上表面相平。
四、托盘天平1.用途:测量物体质量。
2.托盘天平的构造:如下图,(1)底座(2)标尺(3)平稳螺母(4)横梁(5)托盘(6)横梁刀口(7)指针(8)分度盘(9)游码。
另外,天平还有配套的砝码盒。
3.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天平要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
游码要归零。
初中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工具

初中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工具
1.长度:刻度尺(直尺、卷尺)(特殊测量方法:棉线、滚轮、刻度尺间接测量)
2.液体或固体体积:量筒、量杯,规则固体可用刻度尺
3.质量:天平(实验室)、电子秤、杆秤、磅秤(日常生活),弹簧测力计间接测量
4.时间:秒表、钟
5.速度:速度计(汽车上),平均速度:尺(皮尺)、钟表(秒表)
6.温度:液体温度计(实验室用);体温计(测体温);寒暑表(测气温)
7.力(重力、拉力、摩擦力、浮力):弹簧测力计
8.液体的密度:密度计;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量筒
9.固体的密度: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量筒
10.液体的压强:压强计大气压: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即托里拆利实验和无液气压计)
11.电流:电流表电压:电压表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伏安法)或欧姆表。
12.电功:电能表
13.电功率:伏安法或电能表、秒表
14.直接测量型实验有10种基本仪器、仪表:钟表(或停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电能表.要求学生会根据测量范围选合适量程和根据精确程度先最小分度值,会正确操作与读数,能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每种仪器测量前:都要认真观察所使用的仪器零刻度线的位置(调零)、最小分度值和测量范围等。
初中物理测量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体温计
1、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玻璃泡里装的液体是水银,量程为 值是 0.1℃。
35 摄氏度- 42℃,分度
2、体温计是医用温度计,除了测温范围和分度值的设计要符合测量体温的要求外,它与一般温度计相比还有
一个主要区别: 在存储水银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
测量体温时,水银膨胀通过细小的管上升,当
这里要注意:物体和砝码要遵循 “左物右码 ”原则,加砝码要 “先大后小 ”。 ⑤读数: 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读取游码在标
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时,应以游码左侧边缘所对刻度为准。
⑥整理: 测量完毕, 把物体取下, 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内, 把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以备下次使用。 注意:( 1)测量前天平平衡的调节遵循 “放平拨零调平衡 ”的原则,即把天平水平放置,把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
再调节平衡螺母,当指针偏左时,将平衡螺母向右调,反之向左调,此时千万不要移动游码。
( 2)测量时天平平衡的调节遵循 “左物右码移游码 ”的原则,即把被测物体放在做盘中,用镊子在右盘中加减
法吗,加减砝码时要由大到小进行,带最小的砝码加上后右盘微翘时再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注意此时不
能在调节平衡螺母。
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 ④想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五、量筒的使用
1、用途: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也可以利用排开液体的体积的方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2、单位:一般实验室里的量筒使用毫升 ( mL )为单位标度的 (一般在量筒壁上标注单位) 量筒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体积为分度值。最上面的刻度是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考题精练——专题八:刻度尺的使用

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考题精练——专题八:刻度尺的使用【解题指导】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最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时要注意它的使用规则: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根据量程和分度值及使用方便方面来选择,比如测跑道用卷尺,测粉笔的长用三角板。
2:“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3:“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4:“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5:“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真题演练】类型一:单纯读数型1.(2019广东,18)如图所示,图中木块的长度为cm。
2.(2019武威,15)如图所示,小木块长度是________cm。
3.(2019昆明,18)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mm。
4.(2019黔西南,11)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cm。
5.(2019毕节,11)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cm。
6.(2019湘潭,20)图中纽扣的直径是cm。
7..(2019怀化,3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cm。
类型二:综合考查型1..(2019益阳,16)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图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cm。
2.(2019攀枝花,14)一阵凉爽的清风,院子里树叶随风飘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捡起一片树叶测量其长度如图所示,树叶的长度为cm。
3.(2019淮安,16)如图所示。
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数字钟显示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从起点到终点通过的总路程是_________cm,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4.(2019苏州,13)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cm;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5.(2019连云港,14)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重要物理实验汇总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重要物理实验1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2第二章声现象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3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4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初中物理8种测量仪器

初中阶段的基本性实验主要是指8个基本仪器的使用,这8个基本仪器是:刻度尺、天平、弹簧测力计、量筒和量杯、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包括电阻箱).这些实验都要求掌握它们的原理、使用方法、读数及注意事项.这类试题在中考中一般占分的比例在4~5分左右.可能出现在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中.对于这8个基本仪器的使用可以采取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进行复习掌握.一、刻度尺测量前:1.找出它的零刻度线;2.观察它的测量范围;3.认清它的最小分度值.测量时:1.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且使刻度线靠近被测物体,如果零刻度线磨损了,应从其他刻度线量起;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3.记录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数值后面必须注明单位.二、量筒测量前:观察它的测量范围.测量时:1.往量筒里倒人适量的液体,读出液体的体积V1;2.将待测物体浸没在量筒的液体内;3.读出量筒内放人固体后液面的读数为V2;4.固体的体积为V2 –V1;5.观察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面(或凸面)相平.三、弹簧测力计测量前:1.校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2.明确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分度值.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四、天平测量前: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作水平调节;2.横梁平衡调节,包括(1)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上;(2)调节横梁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央.测量时:1.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增减砝码,配合调节游码,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2.被测物体质量等于右盘内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标示的质量值.五、温度计测量前:1.观察它的量程,估计被测物体温度,选择适当量程的温度计;2.认清它的最小分度值.测量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及容器底或容器壁;2.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齐平.六、电流表测量前:1.观察电流表的两个量程;2.对不同的量程,要认清刻度盘上的最小分度值;3.校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测量时:1.电流表必须串联在被测的那部分电路中,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一”接线柱流出;2.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允许超过它的量程;3.禁止不经过用电器,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七、电压表测量前:1.观察电流表的两个量程;2.对不同的量程,认清刻度盘上的最小分度值;3.校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测量时:1.电压表必须并联在被测的那部分电路中,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一”接线柱流出;2.所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八、变阻器测量前:1.观察变阻器铭牌上标注的变阻器最大电阻值(即变阻的范围);2.注意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测量时:1.使用时先将变阻器的电阻调到最大值;2.连接时注意一上一下,将整个线圈连入电路中。
中考物理常考的8种基本仪器:刻度尺、秒表、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天平、量筒、电流表和电压表

中考物理常考的8种基本仪器:刻度尺、秒表、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天平、量筒、电流表和电压表2019年5月29日在近几年的中考中,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不断出现,其中,长度、时间、温度、体积、质量、重力(拉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读数)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是考查的热点,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备考,小编着重讲解中考物理常考的8种基本仪器的读数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刻度尺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始末刻度→相减①确定分度值:0.1 cm(1 mm)②确定起始刻度:14.00 cm;确定末端刻度:19.20 cm③确定物体长度:19.20 cm-14.00 cm=5.20 cm思考:上图中,在确认始末位置时,为什么不写作14 cm和19.2 cm,而写作14.00 cm 和19.20 cm?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诠释:上图中,在确认始末位置时,不写作14 cm和19.2 cm,而写作14.00 cm和19.20 cm是因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1 mm),由于刻度尺读数时要多估读一位,故写作14.00 cm和19.20 cm。
这样写的好处是:在确认物体长度时,不易遗漏了估读值。
2注意事项①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读数(即视线B)。
②读数时,必须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思考:若读数时视线如图中A所示,则读数与实际相比偏大还是偏小呢?这属于误差还是错误?诠释:如上图所示,若读数时按视线A读数,则读数与实际相比将偏大。
这个现象是可以避免的,故属于错误,不是误差。
二、秒表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分针的读数→确定秒针的读数→相加①确认分针的分度值:0.5 min;确认秒针的分度值:0.1 s②确认分针的读数:1 min③确认秒针的读数:若分针未过半格,读数从9开始;若分针过半格,读数从39开始.上图中秒针过半,读数为39 s+8×0.1 s=39.8 s④相加:1 min 39.8 s(或99.8 s)思考:初中阶段,哪个学生必做实验一定要用到秒表?秒表与其他计时工具(如时钟)相比有哪些优点?诠释:初中阶段的学生必做实验中,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即测平均速度)实验一定要用到秒表。
中考必备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必知的测量工具汇总

物理是有大量实验的学科,做实验需要大量的实验器材,比如放大镜、手电筒、棱镜、玻璃板、蜡烛、实物投影仪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必要的测量工具,比如刻度尺、机械停表、温度计、托盘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等,它们分别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间、温度、物体质量、固体液体的体积、力的大小、电流的大小以及电压的大小,掌握好这些测量工具是做好物理实验的第一步!一、刻度尺1.用途:测量物体的长度。
2.使用前做到“三看”:看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量程、看清分度值。
3.刻度尺的使用时要做到“六会”。
即:会选:根据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会放:应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条(整数)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条边对齐,把刻度尺的一边尽可能与被测物体重叠或平行,不能歪斜;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垂直;会读:除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外,还应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毫无意义的)。
会算: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最终结果要和记录数据保持一致。
二、机械停表1.用途:测量时间。
2.构造:如图A是启动、停止按钮;B是回零按钮;C是分钟刻度:读取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D是秒钟刻度(读取秒数)3.使用方法:使用停表前首先要上好发条,按压启动按钮,表启动,再次按下该按钮,秒表指针停止转动,按压回零按钮,分针与秒针都归零。
4.读数方法:首先读出小刻度盘中的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然后读出大刻度盘的秒刻度数,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先后相加即得最后读数。
三、温度计1.用途:测量温度。
2.在使用温度计之前,应首先观察它的量程是否符合实际要求,否则需更换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其次要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以便于读数。
3.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正确方法是:(l)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刻度尺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

刻度尺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苇莲苏学区中心校赵洪伟《初中物理系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部分:“提倡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中应该多做“试一试”“动动手”之类的随堂小实验,通过观察和感受使学生受到启发并归纳出结论。
还应该让学生多做一些家庭小实验。
演示实验应该与学生随堂小实验相结合,不要用演示来替代学生动手的操作,也不要将学生实验仅仅作为验证规律的手段”。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最基本的测量工具之一,它在物理学习中最基本的用途是:测量长度。
在很多的物理实验中,我们都会看到刻度尺的“身影”,比如:(1)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2)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3)测小车的平均速度,(4)测量形状规则的物体的密度,(5)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6)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7)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8)演示功的原理,(9)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除了靠刻度尺完成上述实验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它完成许多小实验。
下面介绍几个例子:一、声学实验1、让学生把塑料刻度尺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刻度尺一端伸出桌面,用一只手压住另一端,一只手不断拨弄刻度尺悬空的那一端,会发现刻度尺在不断地颤动,同时能听到声音,这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保持刻度尺伸出的长度不变,增大对尺的按压力,会发现尺振动的速度变大,同时刻度尺发声的音调变高,这说明:“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3、保持手对刻度尺的按压力不变,改变尺伸出的长度,会发现尺振动的幅度发生改变,同时发现响度也随之改变,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4、换用铁制刻度尺做实验1,会感到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这说明“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有关”。
二、光学实验1、将长刻度尺放在太阳光下,会在地面上出现“影子”,证明“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八个基本仪器

柱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7、电压表
• 测量前: • 1.观察电流表的两个量程; • 2.对不同的量程,认清刻度盘上的最小分度值; • 3.校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 测量时: • 1.电压表必须并联在被测的那部分电路中,使
在此实验的目的是
.
(2)为便了于比确较定像像与的物位到置镜面的距离关系,实验中还要用到的器材
是
.
(3)小刻心度地尺移动蜡烛B,发现某位置B蜡烛可以与A蜡烛的像重合,
由此可以说明
.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_不__能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 所成的像是_虚___像(选填“虚”或“实”).
二、不同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不一定相同: 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避免实验 的偶然性,找出普遍规律; 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时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 均值,减小测量误差。 注意:多次测量不是简单的重复测量, 而是适当改变 条件进行再次测量。
三、光学实验篇
• 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 ★命题角度: • 1.实验仪器的选择.2.“三线同一平面”的判断方法. • 3.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4.光路具有可逆性. • 5.在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 •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 ★命题角度: • 1.实验目的.2. 实验仪器的选择. • 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4.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 • 实验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命题角度: • 1. 凸透镜成像的两种判断方法.2.凸透镜成像原理. • 3.凸透镜的焦点.
初中物理-长度测量

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和要点要正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就要正确地使用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并掌握测量的方法和要点。
一、对刻度尺要“三查”在实验的测量以前,应养成首先检查测量工具即刻度尺的习惯,对刻度尺的检查包括三点:一查刻度尺的尺身是否平直,刻度是否均匀,刻线是否清晰;二查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若零刻度在刻度尺的端头,应检查端头是否已磨损;三查,即弄清相邻两条刻线所代表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以及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量程)。
二、使用刻度尺要“五会”(1)会认:即正确认识刻度尺的零刻度、最小刻度、测量范围;(2)会放:把刻度尺的刻度尽可能与被测物体接近,不能歪斜;(3)会看: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4)会读:除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外,还应估读最小刻度下一位的数字;(5)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估计值以及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毫无意义的)。
三、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应做到“五要”一要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达到的测量准确程度,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例如,要测量桌面的长度,只需估读到毫米,可选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要安装窗玻璃,需准确读到毫米,就应选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钢板尺或者钢卷尺等。
此外,工厂中或实验室中还有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即螺旋测微器来精确测量的。
二要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有“基本测量法”和“特殊测量法”。
例如,欲测物理课本的长或宽,就可用刻度尺对它进行直接测量,这种方法是基本测量法,还有一些情况,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而需用刻度尺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间接测量,或利用特殊工具进行测量,这种方法,是特殊测量法,例如,欲测圆锥体的高或墨水瓶的高,则要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量;欲测曲线的长度,则先用棉线量出曲线的长度,然后再用刻度尺测量棉线的长,就是曲线的长度(化曲为直测量法);将圆纸板在曲线上滚动,记下始点、终点和圈数,测出圆纸板的周长,就可算出这条曲线的长度(滚轮测量法);欲测出教科书每页纸的厚度,可将教科书压紧,测出书的厚度就可算出每页纸的厚度(积累测量法),等等,这些都属于特殊测量法。
刻度尺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有答案)

刻度尺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初中物理系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部分:“提倡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最基本的测量工具之一,它在物理学习中最基本的用途是:测量长度。
在很多的物理实验中,我们都会看到刻度尺的“身影”,比如:(1)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2)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3)测小车的平均速度;(4)测量形状规则的物体的密度;(5)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6)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7)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8)演示功的原理;(9)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除了靠刻度尺完成上述实验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它完成许多小实验。
下面介绍几个例子:一、声学实验1.让学生把塑料刻度尺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刻度尺一端伸出桌面,用一只手压住另一端,一只手不断拨弄刻度尺悬空的那一端,会发现刻度尺在不断地颤动,同时能听到声音。
这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保持手对刻度尺的按压力不变,缩短尺伸出的长度,会发现尺振动的速度变大,同时刻度尺发声的音调变高。
这说明:“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3.保持刻度尺伸出的长度不变,增大对尺的按压力,会发现尺振动的幅度变大,同时发现响度也随之变大。
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4,换用铁制刻度尺做实验1,会感到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这说明“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有关”。
二、光学实验1.将长刻度尺放在太阳光下,会在地面上出现“影子”,证明“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倒入一些水,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会看到水面下的刻度尺弯折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三、热学实验1.用一条干毛巾把塑料刻度尺包起来,一只手紧握毛巾,另一只手来回抽动刻度尺,互相摩擦一会后,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尺子,会感到刻度尺很热,这是“摩擦生热”现象,从而说明“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初中物理实验要点整理

初中物理实验要点整理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还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中物理实验的要点。
一、测量类实验(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测量方法:“放正紧靠”,即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估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二)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秒表、钟表等。
2、秒表的读数:先读小表盘的分钟数,再读大表盘的秒数。
(三)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天平。
包括托盘天平和平臂天平,初中阶段主要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
2、天平的使用: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测量:左物右码,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示数。
(四)体积的测量1、固体体积的测量:对于形状规则的固体,可利用几何公式计算体积;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使用量筒和水采用排水法测量。
2、液体体积的测量: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凹液面底部相平。
二、探究类实验(一)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通过敲击音叉、拨动钢尺等实验,观察到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
2、声音的传播:通过真空罩实验,随着空气逐渐抽出,闹钟声音逐渐变小,推理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实验装置:激光笔、平面镜、可折转的光屏等。
2、实验步骤: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 O 点,经平面镜反射,在纸板上显示出反射光线。
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多做几次实验,记录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
把纸板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在纸板上是否能看到反射光线。
3、实验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装置: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等。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归纳汇总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归纳汇总一、测量1、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2、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3、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图片二、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1、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3、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g=9.8牛/千克。
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4、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5、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6、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刻度尺的使用专题讲解与练习(附答案)

刻度尺的使用专题讲解与练习(附答案)一、【知识点回顾】正确使用刻度尺,应做到“五会”:(1)会认:对刻度尺必须有以下三点了解后才能使用①零刻线的位置:如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其它清晰刻度作用测量起点.②量程:又称测量范围,即刻度尺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如被测长度超过量程,可重复使用刻度尺或换用其它大量程的测量工具.③分度值:又称最小刻度.刻度尺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其值应包含数字和单位两部分.(2)会放:使用时应将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3)会看:读数时视线应经过被测物体末端与尺相交的位置并与尺面垂直.(4)会读: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准确数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会记:记录测量数据,应记录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所记录数据的单位.二、【典型例题】在“五会”中出题:什么刻度尺,零刻度磨损是否能用,刻度尺的选择,怎样“放、看、读、记”.例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B.C.D.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解:A、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此方法错误;B、刻度尺刻线一侧没有靠近铅笔.此方法错误;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此方法正确;D、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此方法错误.故选C.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例2: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倾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说明单位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1)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2)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解: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A、C、D是正确的;B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测量时如果零刻线磨损,可以从较清楚的刻线处(一般选择整数)对齐测量,记录结果时从对齐的刻线处量起;故选B.点评:正确使用刻度尺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改进实验方法,减小误差.三、【解题方法点拨】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但读数时要注意减去起始长度)②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③读正确:读数据时,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读出数值为39毫米,④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四、【专题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C.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D.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测量单位。
中考物理常考的8种基本仪器:刻度尺、秒表、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天平、量筒、电流表和电压表

中考物理常考的8种基本仪器:刻度尺、秒表、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天平、■筒、电流表和电压表2019年5月29日在近几年的中考中,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不断出现,其中,长度、时间、温度、体积、质量、重力(拉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读数)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是考查的热点,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备考,小编着重讲解中考物理常考的8种基本仪器的读数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刻度尺. ............. 二…p 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 i| 11111111111 ri 111 N।"| 11 I^I 11 H 1116 11 L8 19 2 口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f确定始末刻度f相减①确定分度值:0.1 cm (1 mm)②确定起始刻度:14.00 cm;确定末端刻度:19.20 cm③确定物体长度:19.20 cm-14.00 cm=5.20 cm思考:上图中,在确认始末位置时,为什么不写作14 cm和19.2 cm,而写作14.00 cm 和19.20 cm?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诠释:上图中,在确认始末位置时,不写作14 cm和19.2 cm,而写作14.00 cm和19.20 cm是因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 (1 mm),由于刻度尺读数时要多估读一位,故写作14.00 cm和19.20 cm。
这样写的好处是:在确认物体长度时,不易遗漏了估读值。
|注意事项①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读数(即视线B)。
②读数时,必须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思考:若读数时视线如图中A所示,则读数与实际相比偏大还是偏小呢?这属于误差还是错误?诠释:如上图所示,若读数时按视线A读数,则读数与实际相比将偏大。
这个现象是可以避免的,故属于错误,不是误差。
二、秒表①确认分针的分度值:0.5 min;确认秒针的分度值:0.1 s②确认分针的读数:1 min③确认秒针的读数:若分针未过半格,读数从9开始;若分针过半格,读数从39开始. 上图中秒针过半,读数为39 s+8X0.1 s=39.8 s④相加:1 min 39.8 s (或 99.8 s)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f确定分针的读数一确定秒针的读数一相加思考:初中阶段,哪个学生必做实验一定要用到秒表?秒表与其他计时工具(如时钟)相比有哪些优点?诠释:初中阶段的学生必做实验中,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即测平均速度)实验一定要用到秒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刻度尺的使用专题讲解与练习(附答案)

刻度尺的使用专题讲解与练习(附答案)一、【知识点回顾】正确使用刻度尺,应做到“五会”:(1)会认:对刻度尺必须有以下三点了解后才能使用①零刻线的位置:如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其它清晰刻度作用测量起点.②量程:又称测量范围,即刻度尺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如被测长度超过量程,可重复使用刻度尺或换用其它大量程的测量工具.③分度值:又称最小刻度.刻度尺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其值应包含数字和单位两部分.(2)会放:使用时应将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3)会看:读数时视线应经过被测物体末端与尺相交的位置并与尺面垂直.(4)会读: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准确数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会记:记录测量数据,应记录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所记录数据的单位.二、【典型例题】在“五会”中出题:什么刻度尺,零刻度磨损是否能用,刻度尺的选择,怎样“放、看、读、记”.例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 B.C. D.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解:A、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此方法错误;B、刻度尺刻线一侧没有靠近铅笔.此方法错误;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此方法正确;D、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此方法错误.故选C.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例2: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倾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说明单位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1)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2)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解: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A、C、D是正确的;B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测量时如果零刻线磨损,可以从较清楚的刻线处(一般选择整数)对齐测量,记录结果时从对齐的刻线处量起;故选B.点评:正确使用刻度尺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改进实验方法,减小误差.三、【解题方法点拨】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但读数时要注意减去起始长度)②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③读正确:读数据时,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读出数值为39毫米,④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四、【专题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C.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D.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测量单位。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长度测量工具中学物理涉及长度测量工具大致有5种:刻度尺、卷尺、三角板、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初中物理要求考生掌握的长度测量工具主要是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一看看量程,看最小刻度,看零刻度线。
不同刻度尺量程可能不相同,最小刻度也可能不相同。
刻度尺有厘米刻度尺和毫米刻度尺,前者最小刻度是1cm,而后者是0.1cm。
2、二放测物体时,要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对准被测物体一端,并且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读数时要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并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并且读数时要保留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4、估读结果必须估读,并且写带单位。
特别说明:厘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cm,读数时结果必须是:1。
0cm(保留一位小数点),而毫米刻度尺读数必须是:0。
10cm(保留二位小数点)。
其中,最后一位是估计数字!比如:以毫米刻度尺为例,某次测量结果为38.32cm,其中38。
3cm是准确值,而0.02是估读值。
尽管估读不是很准确,但是它还是有用的,它表示物体的长度在38。
3cm—38.4cm之间,更接近38.3cm。
特别注意:如果物体刚好是38。
3cm,那我们同样估计一位,结果是:38。
30cm,其中估读值为:0。
00cm,务必保证毫米刻度尺的结果是两位小数点.【经典回放】1、如图所示,甲图木块的长度是()cm,乙图木块长度是()cm。
答案:1。
40,3。
602、(多选)课堂上小明学习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课后就尝试用刻度尺去测量某木块长度,测量结果为14。
2cm。
假设本次操作正确,关于这次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B。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C。
该结果中”2"是估读的D。
该结果不存在误差答案:BC解析:由于这次刻度尺操作正确,读数为14.2cm,结果只有一位小数,说明该刻度尺是厘米刻度尺。
因此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是1cm,B正确。
0。
02cm是估读值,C正确,D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测量的基本工具(一)——刻度尺
一.刻度尺构造
二.刻度尺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1.刻度尺的使用
正确使用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并掌握测量的方法和要点:使用刻度尺要“五会”。
即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测量前:会认:零刻度是否磨损、分度值(相邻两条刻线所代表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量程(测量范围)。
测量时:会放:把刻度尺的刻度尽可能与被测物体接近,不能歪斜;会看: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会读:应估读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后: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数字和单位。
2.刻度尺使用中注意事项
先要找准零刻度线,再看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要注意物体的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三.引导学生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学会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达到的测量准确程度,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2.要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3.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观察、测量和读数;会分析实验数据并且会归纳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解实验误差的概念;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四.例题解析
【例题】下列给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四幅场景图。
其中给出四项表述错误的是()
甲乙
丙丁
A. 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用它测得物体的长度为3.40cm。
B.如图乙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用它测得铅笔的长度为52.5mm。
C.如图丙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所测物体的长度为1.45cm。
D. 如图丁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用它测得金属球的直径为3.29cm。
【解析】四个刻度尺分度值都是1mm,测量结果肯定记录到毫米的下一位,然后写清单位。
甲丙物体一端都在与0刻度对齐,另一端读数就是物体长度;乙丁物体一端不在0刻度处,记录结果应该是物体两端读书之差。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了会认、会看、会读刻度尺,也考查会记录测量结果的方法。
是比较综合地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和记录数据的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