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常用测量方法
pasi 评价法
pasi 评价法
Pasi评价法是一种用于评估银屑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方法。
它是由PASI评分法发展而来,PASI评分法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量化评估银屑病患者皮损情况的指标。
Pasi评价法包括四个部分:皮损面积评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症状和体征以及生活质量。
1.皮损面积评分:根据皮损在头颈部、上肢、躯干、下肢的分布面积进行
评分,每个部分占一定比例,总分为20分。
2.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根据红斑、浸润、表皮脱屑等皮损临床特征进行评
分,每个特征的评分为0-4分,总分为12分。
通过综合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可以得出Pasi评价法的总分,该总分可以反映患者银屑病病情的严重程度。
Pasi评价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量化评估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同时,Pasi评价法还可以为医生提供有关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的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加准确、科学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Pasi评价法只是一种评估工具,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后制定治疗方案。
银屑病患者生命质量相关问题
.
4 31~ 4 3 4 .
[9 azmi , u et D L n a sln t nfr O D—eiec 1 ]Lha A brJ . ugt npati P S r ao o C vdne~
bsd S i dWky20 19 1 ) 4—8 ae. ws Me l,09,3 (2 : s .
t e d tr n t n h ee mi ai . o
【 e od 】 Po a s Q a t o le H a h r a dq at o l K yw rs s ii r s ; u l f i f i ; e t — e t ul fi y l le i f y e
a d t ame to s ra i p te t b n i iu l ln ca Th y as r v d au b e i fr t n t o e n r t n fp o i ss ai n s y t i d v d a i iin, e lo p o i e v a l o mai o g v mme ta e c e n e he c l n o n g n is i
因疾病导致失业 , 因疾病或治疗而缺勤或降低工作效率。 另外 , 治疗方法如治疗所需时 间的长短 、 药物 的副作 用 、 外 用药 物带 来 的不 便 等 , 会影 响 到银 屑 病 患 者 的生 命 也
102例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年龄( 岁)
≥4 O
<4 O
病程( ) 年
≥ 1 O
< 1 0
86 1
内蒙 古 医 学杂 志 InrMo gh dJ2 1 年 第 4 n e n oaMe 0 0 2卷 第 7 期
相关 因 素 对 比分析 采 用 t检 验, 性 H 女 AMD、
S 、 L 分 值 均 明显 高 于 男性 ( H .5 、 : DS D Q1 t :6 3 7 t
女性 2 9例 ; 年龄 2 ~7 O 2岁 。排 除并 发其 他皮 肤病 、 文 盲、 娠 或 哺乳 期 妇 女 、 神 病 史 、 体 残 疾 者 。 妊 精 身 两组 患者 年龄 、 别 、 神 创伤史 差异 无统计 学 意义 性 精 ( P>O 0 ) 具有 可 比性 。 .5 ,
治疗 等 。总分 共 0 0分 , ~3 分值越 高 , 示生 活质 量 表
越差 。
年 1月 ~ 2 0 0 9年 1 2月 在 我 科 就 诊 的 银 屑 病 患 者 1 2例 , 0 用抑郁 自评 量 表 ( D ) 汉 密 尔 顿分 级 量 表 S S、
( AMD) H 及皮 肤病 生 活 质量 问卷 ( QI进 行 调 查 DL ) 分析 [ z。 1l , 1 资 料与方 法
统 计学 意义 。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果
实验 组 : 龄≥ 1 年 6岁 , 程 超过 3个 月 , 临床 病 经 确诊 的寻 常型 银 屑病 患 者 1 2例 ; 中男性 4 0 其 5例 ,
女性 5 7例 ; 龄 1 ~7 年 6 2岁 ; 程 3个 月 ~4 病 O年 。
对 照组 : 我 院健康 体 检 者 5 为 0例 , 中 男性 2 其 1例 ,
银屑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银屑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一、银屑病的检查项目1.皮肤检查:主要观察患者头、面、四肢、躯干等部位有无红斑、鳞屑、痂皮、苔藓样病变等。
2.组织学检查:通过皮肤生物组织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银屑病,并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3.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血液指标,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进展情况。
4.血清学检查:主要检查外周血抗核抗体、抗鱼鳞状细胞抗体等以确定疾病类型和诊断。
5.免疫检查:可以检查血液中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以及银屑病患者体内的自身免疫状况。
6.刺激试验:在病灶周围注射丹参酮、风毛菊酮等,观察病变的发生和消退情况,从而诊断病变的类型。
7.影像学检查:可以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方式,检查身体内部的病理变化情况。
8.眼科检查:对于患有关节型银屑病的患者,应及时到眼科进行检查,了解眼睛是否有红斑、结膜炎等病变。
二、银屑病的治疗方法银屑病治疗方案要因人而异,一般是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1.外用药治疗:适用于病情轻微的患者,外用药物可减少皮肤屏障的损伤,并起到舒缓瘙痒等症状的作用,如角鲨烷、维A酸、醋酸倍他米松等药物。
2.系统用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如口服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在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等指标。
3.光疗治疗:如紫外线B、PUVA疗法等可以帮助皮肤细胞更好的分化发育,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缩短疗程。
4.生物制剂治疗:如生物治疗药物英夫利昔单抗、特利珠单抗等,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病变。
5.整体治疗:如瑜伽、针灸等,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压力和疲劳,缓解症状。
三、银屑病的注意事项1.避免接触雨水和泥土:银屑病患者皮肤较敏感,雨水、泥土等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患者应保持干燥和卫生。
2.避免受到刺激:刺激常常会使皮肤出现炎症,如人为擦伤、过度磨擦等,患者应尽量避免受到刺激。
3.饮食宜清淡:应减少甜食、辛辣、油腻等食物的摄入,保持清淡平衡的饮食习惯。
银屑病生活质量评分表(DLQI)
4.是否因皮题影响社交、外出活动或娱乐?
6.是否因皮肤问题而影响做体育活动?
7.皮肤问题是否影响工作或读书?口否口是(如果“是”,影响多大?)
8.皮肤问题是否影响和配偶或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
9.是否因皮肤问题影响性生活?口不适用 口是(如果“是”,进一步选择)
银屑病生活质量评分表(DLQI)
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因为银屑病多少受到一些影响。如果患有银屑病,可以根据下表进行一个初步评估。
DLQI评估疾病严重程度:轻度2-5分;中度6-10分;重度>10分。
极
严
重
3分
严
重
2分
轻
微
1
分
没
有
0
分
1.是否有皮肤"发痒"或"疼痛"的感觉?
2.是否因皮肤问题而产生“尴尬”、”沮丧“、“难过”?
10.皮肤问题是否造成日常生活上的不便?
银屑病评价指标
银屑病评价指标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评估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医学界开发了许多评价指标。
本文将介绍银屑病评价的主要指标,并就其特点和应用进行讨论。
一、适用范围银屑病评价指标适用于不同种类和分布的银屑病患者,包括局部型、弥漫型、关节型和指甲型等不同亚型。
同时,这些指标也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等。
二、评价指标的选择在评价银屑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时,可以选择以下指标进行评估:1. PASI评分:皮肤和指甲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评分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估皮肤银屑病的指标,通过评估红斑、厚化、银屑和炎症等指标,对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PASI评分的范围是0-72分,分数越高代表病情越重。
该指标可以反映银屑病的整体状况,并且能够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2. DLQI评分: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评分是评估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指标,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在工作、家庭、社交和个人关系等方面受到的困扰程度。
DLQI评分的范围是0-30分,分数越高代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越大。
该指标可以反映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主观评价。
3. PASI50、PASI75和PASI90:PASI评分下降50%、75%和90%的比例。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治疗方法对银屑病的疗效。
PASI50表示治疗后PAS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的患者比例,PASI75和PASI90同理。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4. 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是一种主观评价指标,通过让患者在0-10cm的尺子上标注自己对疾病严重程度的感受来评估患者的主观感受。
VAS评分可以反映患者疾病的主观感受,并且可以用于追踪治疗效果。
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
龙源期刊网
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
作者:张荣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9期
【中图分类号】R758. 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458-01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国际已
有的相关问卷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策略。
修改确定最终生活质量调查问卷。
并对银屑病的严重度进行评分(PASI积分)。
从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心理等方面,调查18岁以上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93份(96.5%)。
饮食受限(64.77%)、睡眠差(39.38%)、穿衣受限(57.51%)、收入受影响(35.23%)、婚姻生活受影响
(42.49%)、性生活受影响(34.72%)、社交受限(59.2%)、自尊心受到伤害(54.92%)。
焦虑不安(55.44%)、有自杀倾向(21.24%);上述情况随病情加重愈加明显。
结论:随着
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也逐步增加,在临床工作中,皮肤科医生应注重采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进行治疗。
银屑病患者生命质量相关问题
银屑病患者生命质量相关问题作者:陈晓玲孙恒寿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04期【摘要】银屑病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心理健康,已经受到医患双方的普遍关注。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测量,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于患者健康状况的监测、治疗、效果评价及为卫生决策等提供依据。
本文就生命质量的概念、常用测量方法及在银屑病中的应用结果、对银屑病治疗的影响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银屑病;生命质量;健康相关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 issues psoriasis CHEN Xiao-ling,SUN Heng-shou.The Eighth Hospital of Bao【Abstract】-specific psoriasis-related quality of life measures have recently been developed and used in several hospital-based investigations.It indicated that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measures are becoming a necessary adjunct to traditional clinical assessments in the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psoriasis patients by the individual clinician.They also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to government agencies in【Key words】 Psoriasis; Quality of lif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不仅注重生命的数量即生存时间的长短,也注重生命的质量即过得怎么样,特别像银屑病这样的慢性疾患,对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几乎妨碍到生活的各方面。
银屑病轻中重度分级标准
银屑病(Psoriasis)的轻中重度分级标准可以根据病变的范围、严重程度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分级标准,称为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
轻度(Mild):
病变范围:身体面积受影响小于或等于3%。
病变严重程度:病损轻微,红斑、鳞屑较少,无关节炎症状。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小。
中度(Moderate):
病变范围:身体面积受影响大于3%,但小于或等于10%。
病变严重程度:病损较多,红斑、鳞屑较明显,可能伴有关节炎症状。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影响。
重度(Severe):
病变范围:身体面积受影响大于10%。
病变严重程度:病损广泛,红斑、鳞屑明显,关节炎症状严重。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有显著的影响,可能导致功能障碍和社交困扰。
需要注意的是,PASI分级标准仅作为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之一,临床上还可能采用其他衡量指标来评估银屑病的严重程度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因此,针对具体个案,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变范围、病变类型、病损分布、病变的严重程度、病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患者的症状和需求,来综合评估和分类银屑病的轻中重度。
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
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发生在婴幼儿期和儿童期,但也可以影响成人。
SCORAD评分是一种常用的评估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的工具。
SCORAD评分SCORAD评分是一种定量评估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的方法,它考虑了皮损的严重程度、面积和病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评分范围从0到103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SCORAD评分包括三个部分:皮损评分、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
皮损评分考虑了红斑、水疱、渗出、结痂和皮肤厚度等皮损特征。
症状评分包括瘙痒、疼痛和睡眠质量等。
生活质量评分考虑了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到的影响。
EASI评分EASI评分是另一种评估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的工具,它考虑了皮损的严重程度和面积,以及瘙痒和病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评分范围从0到72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现有患者自我评价的EASI评分标准:SA-EASI为了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现有患者自我评价的EASI评分标准:SA-EASI。
SA-EASI评分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由患者自行完成的。
这种评分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质量。
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通常表现为红色斑块和银白色鳞屑。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是评估银屑病严重程度的常用方法。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PASI评分是一种定量评估银屑病严重程度的方法,它考虑了皮损的严重程度、面积和病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评分范围从0到72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PASI评分包括四个部分:红斑、鳞屑、厚度和面积。
每个部分的评分范围从0到4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PASI评分还考虑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瘙痒等症状。
自我评价PASI(SA-PASI)为了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现有自我评价PASI(SA-PASI)评分标准。
SA-PASI评分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由患者自行完成的。
银屑病患者序贯疗法依从性对病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临床研究 银屑病患者序贯疗法依从性对病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张小敏1㊀刘惠丹1㊀谢思光1㊀曾文军1㊀吕㊀华1㊀梁燕华21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ꎬ东莞ꎬ523560ꎻ2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美容与性病科ꎬ深圳ꎬ518110通信作者:梁燕华ꎬE-mail:liangdoctor@163.com基金项目:2018年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一般)项目(编号:2018507150351459)DOI:10.12144/zgmfskin202006363EffectofadherenceaboutsequentialtherapyonseverityandqualityoflifeinpatientswithpsoriasisZHANGXiaomin1ꎬLIUHuidan1ꎬXIESiguang1ꎬZENGWenjun1ꎬLYUHua1ꎬLIANGYanhua21DongguanEasternCentralHospitalꎬDongguan523560ꎬChinaꎻ2DepartmentofDermatologyꎬCosmetologyandVenereologyꎬShenzhenHospitalꎬSouthernMedicalUniversityꎬShenzhen518110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LIANGYanhuaꎬE-mail:liangdoctor@163.comDOI:10.12144/zgmfskin202006363㊀㊀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ꎬ临床上在处理症状突然加重的银屑病患者时ꎬ不但需要迅速控制患者的病情ꎬ还需对患处的皮肤进行有效管理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复发次数[1]ꎮ银屑病的治疗手段ꎬ包括外用药[2]㊁系统用药[3]㊁光疗[4]和生物制剂[5]ꎮ大部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皮损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积的10%[2]ꎬ因此ꎬ对于大多数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而言ꎬ熟练掌握药膏的使用方法ꎬ并熟知不同程度的皮损配合不同种类的药膏才能更好的控制病情ꎬ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ꎬ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至关重要ꎮ临床上ꎬ银屑病的外用药使用方法有多种ꎬ其中ꎬ序贯疗法被使用最广ꎬ疗效也得到较多的肯定[6]ꎮ序贯疗法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初始疗效和更安全的长期皮肤维护为目的ꎬ通过合理安排强效激素和非激素药膏的不同组合来使银屑病症状和体征得到有效控制的一种方法ꎮ它通常包括三个步骤[2ꎬ6]:①诱导或清除阶段ꎻ②过渡阶段ꎻ③维护阶段ꎮ第一步强调的是功效最大化ꎬ而不是安全性ꎮ当银屑病患者首次就诊时ꎬ他们的皮肤症状通常处于控制不良或活跃状态ꎬ需要快速改善和缓解ꎮ因此ꎬ在这个初始步骤中ꎬ以超强效激素为主ꎬ非激素药膏(如维生素D衍生物药膏)为辅助ꎮ临床试验证明ꎬ超强效激素药膏与维生素D衍生物联合使用ꎬ比每天两次单独使用超强效激素更有效ꎮ一旦急性期的红斑鳞屑症状得到控制ꎬ就准备进入第二阶段ꎮ第二阶段是过渡阶段ꎬ工作日每天两次使用非糖皮质激素药膏ꎬ周末转变成使用超强效激素(联合非激素)药膏ꎮ第3阶段是维持阶段ꎬ只使用非激素药膏ꎬ重点是安全ꎬ减少不良反应ꎮ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7](psoriasisareaandseverityindexꎬPASI)是衡量银屑病严重程度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ꎮ银屑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包括银屑病生活压抑量表(psoriasislifestressinventory)[8]㊁银屑病障碍指数(psoriasisdisabilityindexꎬPDI)[9-11]和银屑病生活质量指数(psoriasisqualityoflifescaleꎬPSORIQoL)[12]等ꎮPDI比其他量表更简洁明了ꎬ其采用的可视化模拟记分表让患者能更直观准确得表达对疾病的感受ꎮ八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11]最开始是用于衡量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的依从性ꎬ因其简单㊁经济㊁实用性强ꎬ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本ꎬ广泛用于多种慢性病的用药依从性研究ꎮ本文将使用改良中文版MMAS-8评估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对序贯疗法的依从性ꎬ以及后者与PASI和PDI的相关性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研究对象㊀本研究为临床前瞻性研究ꎬ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ꎮ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的所有患者ꎬ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独立完成调查量表者视为符合入组病例ꎮ纳入标准为:年龄18~60岁㊁符合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1]㊁首次发病㊁复发或加重不足1个月ꎬ1个月内未使用强效激素药膏ꎮ排除标准为:①身体有残疾患者ꎻ②精神㊁心理疾病患者ꎻ③肿瘤患者ꎻ④孕妇和哺乳期妇女ꎻ⑤关节型㊁红皮病型和脓疱型银屑病患者ꎻ⑥不能完成6周随访者ꎻ⑦近1个月曾不规律使用强效激素药膏ꎮ1.2㊀研究方法㊀对所有入组患者予外用药膏序贯疗法进行干预ꎮ具体方法为:第1㊁2周单独使用卡泊三363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㊀2020年6月第36卷第6期醇倍他米松软膏(每日1次)ꎻ第3㊁4周星期六㊁日使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每日1次)ꎬ周一至五使用卡泊三醇软膏(每日2次)ꎻ第5㊁6周单独使用卡泊三醇软膏(每日2次)ꎮ第3㊁6周进行随访ꎬ用PASI评分和PDI评分分别进行评估记录ꎮ1.2.1㊀中文版MMAS-8量表㊀将英文版MMAS-8量表翻译成中文ꎬ将原版中的相关文字(降压药)替换成 激素和/或非激素药膏 ꎬ并根据临床治疗实际最终归成中文改良版MMAS-8量表(表1)ꎮ总分为0~8分ꎬ0~5分为低依从性ꎬ6~7分为中等ꎬ8分为高依从性ꎮ分数越高ꎬ代表用药依从性越好ꎮ由专员对患者第3㊁6周进行随访和进行问卷调查填写和计分ꎬ两次得分分别记作MMAS-8-3㊁MMAS-8-6ꎮ1.2.2㊀银屑病严重程度评估方法㊀参照PASI评分方法ꎬ治疗后的第3周和第6周由专门的评估员对患者皮肤的红斑㊁鳞屑㊁浸润程度及皮损面积大小进行测量和登记ꎬ计算每位患者的PASI得分ꎬ两次积分分别记作PASI3和PASI6ꎮPASI评分=0.1ˑ头部(红斑+浸润+鳞屑)ˑ皮损面积评分+0.2ˑ上肢(红斑+浸润+鳞屑)ˑ皮损面积评分+0.3ˑ躯干(红斑+浸润+鳞屑)ˑ皮损面积评分+0.4ˑ下肢(红斑+浸润+鳞屑)ˑ皮损面积评分ꎮ本文的银屑病严重程度划分标准为:小于5分为轻度ꎬ5~9分为中度ꎬȡ10分为重度ꎮ1.2.3㊀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方法㊀采用PDI评分量表[13]ꎬ在治疗后的第3㊁6周ꎬ由专员对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ꎬ两次得分分别记作PDI3和PDI6ꎮ该评分方法包含15个问题ꎬ涉及日常活动(问题1~5)㊁学习和工作(问题6~8)㊁人际关系(问题9和10)㊁休闲(问题11~14)及治疗(问题15)等5个方面ꎬ采用4级计分法ꎮ每个问题根据答案为无㊁有一点㊁比较明显㊁很明显分别记为0分㊁1分㊁2分㊁3分ꎮ总分0~45分ꎬ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ꎮ1.3㊀统计学方法㊀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ꎮ计量资料采用( xʃs)表示ꎬ两组内的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ꎬ三组之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变量方差分析ꎮ双变量正态分布者采用Person相关分析r系数表示ꎬ双变量非正态分布者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rs系数表示ꎬ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患者58例ꎬ9例失访ꎬ8例中途退出ꎬ最终获得41例患者资料数据ꎮ其中ꎬ轻度患者20例ꎬ中度患者15例ꎬ重度患者6例ꎮ2.1㊀不同程度银屑病患者对序贯疗法的依从性比较㊀第3周轻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对序贯疗法依从性的分值分别为5.49ʃ2.16㊁5.62ʃ1.09和4.71ʃ1.35ꎬ三组总体方差齐性(P=0.374)ꎬ组内差异F=1.073ꎬP>0.05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ꎮ第6周轻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对序贯疗法依从性的分值分别为6.63ʃ0.91㊁6.35ʃ0.91和6.46ʃ0.85ꎬ方差齐性(P=0.298)ꎬ组内差异F=0.441ꎬP>0.05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ꎮ第3周和第6周总体银屑病患者依从性分值分别为5.42ʃ1.32和6.50ʃ0.85ꎬ这两者配对t检验结果为t=-5.25ꎬP<0.05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2㊀PASI3与PASI6的比较㊀第3㊁6周PASI整体分值分别为5.01ʃ2.16和2.13ʃ1.03ꎮPASI3与PASI6配对t检验结果为t=11.514ꎬP<0.05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该结果表明ꎬ序贯疗法能有效改善银屑病患者的症状和减少皮肤受累面积ꎮ2.3㊀MMAS-8与PASI的相关性㊀第3周随访结果显示ꎬMMAS-8与PASI比较ꎬR=-0.376ꎬP<0.05ꎬ提示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ꎻ6周的随访结果显示MMAS-8与PASI比较ꎬR=-0.54ꎬP<0.05ꎬ结果有统计学意义ꎮ该结果提示ꎬ外用药序贯疗法对银屑病治疗有效ꎬ依从性越好ꎬ疾病严重程度越低(图1㊁2)ꎮ2.4㊀MMAS-8与PDI的相关性㊀第3周和第6周的调查数据显示ꎬMMAS-8与PDI相关分析比较ꎬ结果R值分别为-0.357和-0.734ꎬ均为P<0.05ꎬ结果有统计学意义ꎮ该结果提示ꎬ患者对外用药序贯疗法的依从性越好ꎬ其生活质量障碍程度越低(图3㊁4)ꎮ表1㊀中文改良版银屑病序贯疗法MMAS-8评分标准编号项目是(0分)否(1分)1您是否曾经忘记涂抹药膏?2是否因长期外出(如旅游等)漏带药膏?3您是否曾经自行减少涂抹药膏的次数或停止用药?4您昨日涂抹药膏了吗?5当您感觉银屑病皮损已得到控制时ꎬ是否会自行停止涂抹药膏?6序贯疗法令您烦恼吗?7记住序贯疗法的涂药方式对您来说困难吗?非常(0.25分)中度(0.5分)轻度(0.75分)不难(1分)8您可以说一下两种药膏不同时间的用法吗?全错(0.25分)2处错误(0.5分)1处错误(0.75分)无误(1分)463ChinJLeprSkinDis.Jun2020ꎬVol.36ꎬNo.6图1㊁2㊀第3㊁6周MMAS-8与PASI相关性分析㊀㊀图3㊁4㊀第3㊁6周MMAS-8与PDI相关性分析3㊀讨论据统计ꎬ在世界范围内银屑病患者数约1.25亿ꎬ银屑病在白种人中的发病率最高ꎬ约3.6%[14]ꎮ银屑病的具体发病机制未明ꎬ目前研究认为其病因涉及遗传㊁免疫㊁环境等多种因素[15]ꎮ银屑病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ꎬ而大多数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可依靠单独使用外用药物来控制病情ꎮ序贯疗法是治疗银屑病的一个经典方案ꎮ但因其用药顺序和时间的变化ꎬ导致患者用药混乱或遗漏ꎬ与其他治疗手段相比ꎬ对患者的依从性要求更高ꎮ已有研究证实ꎬ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压力状态与健康人群有明显差异[16]ꎬ银屑病患者比一般皮肤病患者承受着更大的精神负担[17]ꎬ特别是在中青年低收入和有银屑病共患疾病的妇女中[18]ꎮ银屑病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关系显著[19]ꎬ临床医生应给与银屑病患者更多的关注ꎬ对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㊁治病信心加以评估ꎬ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ꎬ增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ꎮ因此ꎬ了解银屑病患者对外用药序贯疗法的依从性程度ꎬ有助于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和提高治疗效果ꎮ本研究使用中文版MMAS-8对不同程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对序贯疗法的依从性与疾病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分别进行比较分析ꎬ结果显示ꎬ随访第6周ꎬ患者的总体PASI评分较之前有明显减少ꎬ结果有统计学意义ꎬ表明序贯疗法能有效改善银屑病患者的症状和减少受累皮肤的面积ꎮ随访第6周ꎬ患者的总体PDI评分较之前也明显降低ꎬ表明对序贯疗法的依从性较高的患者ꎬ症状改善越明显ꎬ生活质量更好ꎮIchiyama等团队[20]的研究与本研究结果一致ꎬ他们使用MMAS-8量表和治疗满意度调查问卷对163例银屑病患者对所有口服㊁外用和生物制剂等方案的依从性进行了调查研究ꎬ结果发现MMAS-8评分与PDI评分显著相关ꎬ外用药依从性越好ꎬ生活受损程度越低ꎬ提示生活质量受损降低了患者的治疗动机ꎮ该研究还发现ꎬ治疗满意度(有效性㊁方便性和整体满意度)与PASI和PDI评分均显著相关ꎬ表明皮肤及生活质量控制良好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高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第1次随访MMAS-8评分的均数为5.42ʃ1.32ꎬ属于低依从性ꎮ第2次随访MMAS-8评分为6.50ʃ0.85ꎬ属于中度依从性ꎮ这可能与第1次随访时ꎬ医师了解了患者的用药情况和治疗满意度ꎬ并对存在问题(如不按规定用药㊁擅自停药等)加以纠正并加强用药指导有关ꎬ提示增加就医频率可能是改善患者依从性的方法ꎮ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疾病ꎬ患者的依从性应该持续不断的强化ꎬ因此做好后续的随访工作也极其重要ꎬ如定期的电话随访㊁预约上门随访等ꎮ综上所述ꎬ外用药序贯疗法对银屑病治疗有效ꎬ患者对序贯疗法的依从性与疾病严重程度㊁生活障碍程度呈负相关ꎬ依从性越好ꎬ疾病严重程度越低ꎬ生活质量障碍程度也越低ꎮ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银屑病患者的沟通ꎬ对各种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时防范ꎬ并鼓励患者家属适当的参与并协助患者的治疗(如后背部皮损的药膏涂抹)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ꎮ参考文献[1]ArnoneMꎬTakahashiMDFꎬCarvalhoAVEꎬetal.Diagnosticandtherapeuticguidelinesforplaquepsoriasis-BrazilianSo ̄cietyofDermatology[J].AnaisBrasDermatolꎬ2019ꎬ94:76-107.[2]KooKꎬJeonCꎬBhutaniT.Beyondmonotherapy:asystemat ̄icreviewoncreativestrategiesintopicaltherapyofpsoriasis[J].JDermatologTreatꎬ2017ꎬ28(8):702-708.[3]ArnoneMꎬCarvalhoAVEꎬTakahashiMDFꎬetal.Moderatetosevereplaquepsoriasis-treatmentwithdrugsoftheclassicscheme[J].RevAssocMedBrasꎬ2019ꎬ65(4):530-534.[4]AgarwalNRꎬPourMDꎬVandikasMSꎬetal.Investigationofpsoriasisskintissuebylabel-freemulti-modalimaging:acasestudyonaphototherapy-treatedpatient[J].Psoriasisꎬ2019ꎬ9:943-957.[5]ArnoneMꎬCarvalhoAVEꎬTakahashiMDFꎬetal.Psoriasisinmoderategraveplaque-immunobiologicaltreatment[J].RevAssocMedBrasꎬ2019ꎬ65(4):493-508.[6]YaoDNꎬLuCJꎬWenZHꎬetal.OralPSORI-CM01ꎬaChi ̄neseherbalformulaꎬplustopicalsequentialtherapyformod ̄erate-to-severepsoriasisvulgaris:pilotstudyforadouble-blindꎬrandomizedꎬplacebo-controlledtrial[J].Trialsꎬ2016ꎬ17(1):140.(下转第371页)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ꎬ2011ꎬ46(11):1175-1178.[13]赵冰.癌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顾家属焦虑㊁抑郁及应对方式㊁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2015.[14]王军.银屑病患者病耻感㊁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对社交焦虑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ꎬ2018ꎬ26(3):352-355.[15]王磊ꎬ秦瑛.间质性肺病患者的疾病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ꎬ2017ꎬ17(11):1567-1571. [16]钱琴ꎬ刘敏ꎬ马兰.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乐观倾向㊁疾病感知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ꎬ2018ꎬ18(2):89-92.[17]BenyaminiYꎬGoner-ShiloDꎬLazarovA.Illnessperceptionandqualityoflifeinpatientswithcontactdermatitis[J].ContactDermatitisꎬ2012ꎬ67(4):193-199.[18]唐苏为ꎬ谢韶琼ꎬ宋勋ꎬ等.成人期特应性皮炎的研究现状[J].海南医学ꎬ2016ꎬ27(8):1305-1307.[19]WahlAꎬRobinsonHꎬLangelandEꎬetal.Clinicalcharac ̄teristicsassociatedwithillnessperceptioninpsoriasis[J].ActaDermVenereolꎬ2014ꎬ94(3):271-275.[20]LamianiGꎬStradaIꎬMancusoMEꎬetal.Factorsinfluen ̄cingillnessrepresentationsandperceivedadherenceinhae ̄mophilicpatients:apilotstudy[J].Haemophiliaꎬ2015ꎬ21(5):598-604.[21]NowickasauerKꎬBanaszkiewiczDꎬIzabelaStaškiewiczꎬetal.IllnessperceptioninPolishpatientswithchronicdisea ̄ses:psychometricpropertiesofthebriefillnessperceptionquestionnaire[J].JHealthPsycholꎬ2015ꎬ21(8):1739-1749.(收稿:2019-10-18㊀修回:2020-04-16)临床研究(上接第365页)[7]MatteiPLꎬCoreyKCꎬKimballAB.Psoriasisareaseverityindex(PASI)andthedermatologylifequalityindex(DLQI):thecorrelationbetweendiseaseseverityandpsy ̄chologicalburdeninpatientstreatedwithbiologicaltherapies[J].JEurAcadDermatolVenereolꎬ2014ꎬ28(3):333-337. [8]Mil㊅cic'DꎬJankovic'SꎬVesic'Sꎬetal.Assessmentofqualityoflifeinpatientswithpsoriasis:astudyfromSerbia[J].IntJDermatolꎬ2015ꎬ54(5):523-528.[9]HeZꎬLuCꎬOuAꎬetal.ReliabilityandvalidityoftheChi ̄neseversionofthepsoriasisdisabilityindex(PDI)inChi ̄nesepatientswithpsoriasis[J].HealthQualLifeOutcomesꎬ2012.DOI:10.1186/1477-7525-10-37.[10]旷翠娥ꎬ马春光ꎬ何泽慧ꎬ等.72例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ꎬ2013ꎬ20(5):314-317.[11]李秀荣.不同程度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ꎬ2015ꎬ53(3):98-100.[12]TwissJꎬMckennaSP.Comparingtheimpactofpsoriasisandatopicdermatitisonqualityoflife:co-calibrationofthePSORIQoLandQoLIAD[J].QualLifeResꎬ2015ꎬ24(1):105-113.[13]FinlayAꎬColesE.Theeffectofseverepsoriasisonthequalityoflifeof369patients[J].BrJDermatolꎬ1995ꎬ132(2):236-244.[14]RachakondaTDꎬSchuppCWꎬArmstrongAW.PsoriasisprevalenceamongadultsintheUnitedStates[J].JAmAcadDermatolꎬ2014ꎬ70(3):512-516.[15]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简版)»正式发布[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ꎬ2019ꎬ34(11):13.[16]StewartTJꎬTongWꎬWhitfeldMJ.Theassociationsbetweenpsychologicalstressandpsoriasis:asystematicreview[J].IntJDermatolꎬ2018ꎬ57(11):1275-1282.[17]TakeshitaJꎬGrewalSꎬLanganSMꎬetal.Psoriasisandco ̄morbiddiseases:Epidemiology[J].JAmAcadDermatolꎬ2017ꎬ76(3):377-390.[18]HuSCꎬChenGSꎬTuHP.Epidemiologyofdepressioninpatientswithpsoriasis:anationwidepopulation-basedcross-sectionalstudy[J].ActaDermVenereolꎬ2019ꎬ99(6):530-538.[19]ChaptiniCꎬQuinnSꎬMarshmanG.Durabledermatologylifequalityindeximprovementsinpatientsonbiologicsas ̄sociatedwithpsoriasisareasandseverityindex:alongitudi ̄nalstudy[J].AustralasJDermatolꎬ2016ꎬ57(3):e72-75. [20]IchiyamaSꎬItoMꎬFunasakaYꎬetal.Assessmentofmedi ̄cationadherenceandtreatmentsatisfactioninJapanesepa ̄tientswithpsoriasisofvariousseverities[J].JDermatolꎬ2018ꎬ45(6):727-731.(收稿:2019-12-09㊀修回:2020-01-19)。
银屑病评分
银屑病评分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鳞屑和瘙痒等症状。
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为了评估和监测银屑病患者的病情,医生们采用了不同的评分方法。
评估银屑病的临床严重性和面积的指标包括:PASI评分、BSA评分、PGA评分等。
PASI(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评分是全球最常用的评估银屑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PASI评分将患者身体不同部位的病变区域分为四个区域:头部、躯干、上肢和下肢。
每个区域的病变程度和面积都有相应的评分。
评分标准包括红斑、鳞屑、硬化和瘙痒。
通过计算各个区域的评分并相加得到总评分,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性,最高分为72分。
BSA(Body Surface Area)评分是通过计算患者体表面积中受银屑病病变的比例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通常使用九法进行计算,将患者身体分为头部、躯干、上肢和下肢四个区域进行评分。
根据不同区域的受累程度,每个区域都有对应的九分之一的面积进行计算,最后将各个区域的面积加总得到总评分。
最高分为100%。
PGA(Physician Global Assessment)评分是由医生根据对患者整体情况的观察和判断,对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该评分是一个主观指标,医生根据患者病变的面积、红斑程度、鳞屑程度、瘙痒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分为五个等级:0代表无病变,1代表轻度,2代表中度,3代表重度,4代表非常重度。
以上三种评分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估银屑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除了评估病情,这些评分方法还可以监测病情的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除了临床评分,患者自身也可以利用一些评分方法来评估和管理银屑病。
例如,DLQI(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是一种常用的用于评估皮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指标。
DLQI评分包括十个问题,涵盖了皮肤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包括症状、频率、瘙痒、社交和心理等方面。
银屑病acr20评分
银屑病acr20评分
摘要:
一、什么是银屑病
二、什么是ACR20 评分
三、银屑病ACR20 评分的意义
四、银屑病患者如何改善生活质量
正文:
一、什么是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红色、鳞屑性的斑块。
银屑病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还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该病具有遗传性,但环境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和炎症反应等因素也可能导致银屑病的发生。
二、什么是ACR20 评分
ACR20 评分是一种评估银屑病严重程度的方法,全称为“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
该评分标准是由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通过对患者的皮肤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银屑病的严重程度。
三、银屑病ACR20 评分的意义
银屑病ACR20 评分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医生客观、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ACR20 评分,医生可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从而调整治疗计划。
此外,ACR20 评分还
可以为临床研究提供客观、可靠的数据支持。
四、银屑病患者如何改善生活质量
银屑病患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改善生活质量:
1.积极接受治疗,遵医嘱用药,不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
2.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疾病,与家人、朋友、医生等建立良好的沟通。
3.避免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如避免阳光暴晒、接触刺激性物质等。
4.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涂抹保湿剂。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锻炼身体。
bsa银屑病评价
bsa银屑病评价【原创版】目录1.银屑病的概述2.BSA 银屑病评价的含义和重要性3.BSA 银屑病评价的指标和方法4.BSA 银屑病评价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5.BSA 银屑病评价的优缺点正文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出现红疹、鳞屑和瘙痒等症状。
银屑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对银屑病的评价和监测至关重要。
BSA 银屑病评价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
BSA 银屑病评价,全称为 Body Surface Area 银屑病评价,是指通过对患者身体表面银屑病病变面积的测量,来评估银屑病的严重程度。
这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在于客观、量化,能够为医生提供病情的准确信息,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BSA 银屑病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完成:首先是病变面积,这是评价的核心指标。
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皮损区域,计算出银屑病的总面积。
其次是病变程度,医生会根据皮损的厚薄、颜色等因素,评估病变的程度。
最后是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银屑病的评价结果。
在银屑病的治疗过程中,BSA 银屑病评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评价,医生可以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如果患者的银屑病面积增大,说明病情加重,医生可能会增加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如果银屑病面积减小,说明病情好转,医生可能会减少药物剂量或调整治疗方案。
然而,BSA 银屑病评价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BSA 银屑病评价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准确评估病情。
其次,BSA 银屑病评价只能反映银屑病的表面情况,无法评价病情的深层变化。
此外,BSA 银屑病评价需要患者配合,对患者的合作度有一定要求。
总的来说,BSA 银屑病评价是一种重要的银屑病评价方法,能够为医生提供病情的准确信息,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银屑病acr20评分
银屑病ACR20评分系统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情评估对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ACR20评分系统是一种常用的银屑病评估工具,该评分系统涵盖了多个方面的评估指标,包括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皮损分布范围、瘙痒程度、受影响的生活质量、皮肤硬度、皮肤炎症程度、皮肤损伤类型、指甲和关节受累情况以及患者整体病情评估。
1.皮损面积:评估银屑病患者的皮损面积,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通常采用体表面积的百分比表示。
2.皮损严重程度:评估银屑病患者的皮损严重程度,包括红斑、鳞屑、浸润和瘙痒等症状。
可以采用医生视觉评估或患者自我评估的方式进行。
3.皮损分布范围:评估银屑病患者的皮损分布范围,包括身体各个部位的分布情况。
4.瘙痒程度:评估银屑病患者的瘙痒程度,包括瘙痒频率、程度和影响睡眠等情况。
5.受影响的生活质量:评估银屑病患者因疾病症状而受到的生活质量影响,包括工作、学习和社交等方面的影响。
6.皮肤硬度:评估银屑病患者的皮肤硬度,以了解病情对皮肤结构的影响。
7.皮肤炎症程度:评估银屑病患者的皮肤炎症程度,以了解炎症对皮肤组织的影响。
可以采用皮肤活检和血液检查等方式进行评估。
8.皮肤损伤类型:评估银屑病患者的皮肤损伤类型,包括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和关节病型等。
9.指甲和关节受累情况:评估银屑病患者的手指甲和脚趾甲以及关节受累情况,以了解病情对指甲和关节的影响。
10.患者整体病情评估:综合考虑以上各项指标,对银屑病患者的整体病情进行评估,以确定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的标准。
综上所述,银屑病ACR20评分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估工具,通过对多个方面的评估指标进行量化评分,能够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常用测量方法
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常用测量方法发表时间:2013-09-25T14:23:51.0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6期供稿作者:平立[导读] 银屑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长期以来医护人员比较关注银屑病患者的皮损状况,重视药物治疗,常常忽视患者的感受。
平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摘要】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病,近年来,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测定生活质量主要采用各种量表来完成,主要分为三种量表,一为普适性量表,二为皮肤病量表,三为银屑病量表。
三种量表常被组合使用。
【关键词】银屑病量表生活质量综述【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343-02银屑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长期以来医护人员比较关注银屑病患者的皮损状况,重视药物治疗,常常忽视患者的感受。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兴起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银屑病人的生活质量,各种量表也应运而生,还有不少学者关注到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人格特点。
相关的研究也不断更新了医护人员对银屑病的治疗理念。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活状态的体验。
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和物质状态4个方面。
该定义首先强调病人自身的主观体验,而不是客观指标。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关于银屑病生活质量的研究越来越多,也涌现了许多关于银屑病生活质量的问卷。
主要分为三大类,一为普适性量表,针对一般人群的健康状况调查,可用于比较健康人群与特定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二为皮肤病专用量表,用于测量皮肤病病人的生活健康状况,可比较不同病种间的生活质量;三为银屑病专用量表,专门用于银屑病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定,更具有针对性。
该三类量表各有利弊,常被结合使用。
银屑病的病情评价和治疗
银屑病的病情评价和治疗银屑病是一种常见且易复发的慢性皮肤病。
因其顽固难愈,患者又求医心切,往往盲目求医、滥用药物,而走进治疗误区,有时反而使病情加重,甚至丧命。
病情评价临床上医师对银屑病的治疗力度总是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平行的,因此,制定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准就显得尤其重要。
不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就无从决定使用何种治疗药物及采取何种治疗措施,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或造成过度治疗并给患者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甚至引发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准对于观察病情的转归及评价疗效等也非常重要。
目前尚没有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统一标准,从而无法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现在临床多用国外的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 PASI)判断病情。
在给银屑病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前,临床医师需对其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上述PASI评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最具权威性的标准,但笔者在实际应用PASI法的过程中,发现该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此方法得出的判断结果受判定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皮损广泛时客观性较差,每次对红斑和鳞屑的评分也易受药物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反映出皮损自身的真实变化;另一方面,评分仅局限于皮损一项,而忽略了全身状况等其他与病情相关的重要因素。
例如,国内某两家医院用同一种药物和相同疗程,治疗以相同入选条件、同样数量的同型银屑病患者,并均采用PASI法对疗效进行评价,得出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3%和86%,相差达2.6倍。
由此可见,采用PASI法判断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时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PASI评分对皮损面积相对较小的患者敏感性也较差。
另外,在判断银屑病疾病严重程度时还应考虑患者病情缓解和复发情况、以往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及心理障碍和影响生活质量(QOL)的情况。
此外,还应积极探索实验室评价的标准。
现在,人们注重从患者生活质量的角度,个体化评价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表1)。
从患者的角度看,如果银屑病导致其焦虑及严重瘙痒或疼痛,以致影响日常交往及生活、工作学习、运动或导致关节受累,则为重度银屑病。
银屑病acr20评分
银屑病acr20评分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据统计,全球约有1.2亿人受到银屑病的困扰。
我国银屑病患病率约为0.47%,患者数量庞大。
银屑病不仅对患者皮肤造成损害,还可能导致关节炎、心脏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评估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方面,医生常常采用ACR20评分标准。
ACR20评分是指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简称ACR)制定的银屑病关节炎病情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皮损面积:皮损面积减少≥30%为显效;
2.关节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的改善程度。
ACR20评分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通过对治疗前后的ACR20评分进行对比,医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改善程度,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研究发现,ACR20评分与银屑病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度密切相关。
提高ACR20评分的方法主要包括:
1.早期治疗:银屑病越早治疗,病情越容易控制,提高ACR20评分的可能性越大。
2.个性化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需求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3.综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干预等多种方法,全面提高
治疗效果。
4.定期随访: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ACR20评分是评估银屑病病情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工具。
患者和医生应共同努力,通过早期治疗、个性化综合治疗等方法,提高ACR20评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标准
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标准
引言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准确评估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制定一套评分标准非常
必要。
本文档介绍了一套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标准,用于定量
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评分标准
以下是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标准的主要指标:
1. 身体症状:评估患者身体症状的程度,包括瘙痒、疼痛、灼
热感等。
2. 皮肤外观:评估患者皮肤病变的面积、红肿程度、鳞屑厚度等。
3. 社交关系:评估患者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之间的交往程度和
满意度。
4. 情绪状态: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自信心等情绪状态。
5. 日常生活活动: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工作、研究、家务、休闲等方面的能力和满意度。
6. 心理健康:评估患者的自我认同、自尊心和心理抗逆能力等。
7. 治疗满意度:评估患者对当前治疗方案的满意程度。
每个指标都有相应的评分等级,例如症状程度可以分为轻微、
中度和严重。
通过将各项指标得分相加,可以得到患者的总体生活
质量评分。
应用
本评分标准可以用于临床医生评估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
作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
同时,该标准也对研究银屑
病的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对于评估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至关重要。
通过定量评估患者的身体症状、皮肤外观、社交关系、
情绪状态、日常生活活动、心理健康和治疗满意度等指标,临床医
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72例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 A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s t u d y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s o r i a s i s a n d t h e i n f l u e n c i n g
度 患者 间生活 质量 的差 异 。结 果 : D L Q I 与P D I 调 查 结 果 均 显 示 银 屑 病 患 者 在 工作 学 习方 面 的分 值 ( D L Q I : 1 . 6 9 ±1 . 3 1 , P D I : 2 . 9 2± 2 . 6 1 ) 最高, 受 到影 响 最大 ; P D I 量 表 显示 男 性 患者 总 分平 均 值 高 于女
结论 : 银 屑病为 一种身 心性疾 病 , 患者在 工作 学 习方 面受 到的影 响较 明显 ; 与患 者生 活质 量最 为相 关 的 是病情 的严 重程度 , 病 情严重 程度 越高 的患者 生活质量 受到 的影 响越大 。 [ 关 键词 ] 银 屑病 ; 生 活质 量 ; 影 响因素
( 1 . 深圳 市宝安区人 民医院皮肤科 , 广东 深圳 5 1 8 1 0 1 ; 2 . 中 山大 学附属第一 医院皮肤科 , 广东 广州 5 1 0 0 8 0 ; 3 . 广东省 中医院皮肤科, 广东 广州 5 1 0 1 2 0 )
[ 摘要 ] 目的 : 探讨银 屑病对 患者 生活质 量 的影响 状况 及对 生 活质 量 主要影 响 因素 的分析 。方 法 : 采 用 皮肤病 生活 质量指 数 ( d e r ma t o l o g y l i f e q u a l i t y i n d e x , D L Q I ) 和银 屑病 无 能 指 数 ( p s o i r a s i s d i s a b i l i t y i n — d e x , P D I ) 量 表调查 7 2例银 屑病患者 , 记录患 者的 一般情况 ; 同时采用 银屑 病 面积 和严 重程度 指数 ( p s o — r i a s i s a r e a a n d s e v e i r t y i n d e x , P A S I ) 评 分评判 患者病 情 的严重 程 度 , 采 用方 差分 析 比较 不 同病 情 严重 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常用测量方法摘要】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病,近年来,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测定生活质量主要采用各种量表来完成,主要分为三种量表,一为普适性量表,二为皮肤病量表,三为银屑病量表。
三种量表常被组合使用。
【关键词】银屑病量表生活质量综述【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343-02银屑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长期以来医护人员比较关注银屑病患者的皮损状况,重视药物治疗,常常忽视患者的感受。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兴起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银屑病人的生活质量,各种量表也应运而生,还有不少学者关注到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人格特点。
相关的研究也不断更新了医护人员对银屑病的治疗理念。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活状态的体验。
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和物质状态4个方面。
该定义首先强调病人自身的主观体验,而不是客观指标。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关于银屑病生活质量的研究越来越多,也涌现了许多关于银屑病生活质量的问卷。
主要分为三大类,一为普适性量表,针对一般人群的健康状况调查,可用于比较健康人群与特定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二为皮肤病专用量表,用于测量皮肤病病人的生活健康状况,可比较不同病种间的生活质量;三为银屑病专用量表,专门用于银屑病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定,更具有针对性。
该三类量表各有利弊,常被结合使用。
一、普适性量表1、SF-36健康调查问卷SF-36健康调查问卷[1]是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被广泛应用于普通人群的生活质量测定、临床试验效果评价以及卫生政策评估等领域。
SF-36作为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它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8个方面全面概括了被调查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以上8个方面外,SF-36还包含另一项健康指标:健康变化,用于评价过去一年内健康状况的总体变化情况。
王秋枫等[2]采用SF-36对108例手部湿疹患者(病例组)及102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发现病例组女性同对照组女性相比各个维度的分值均较低,而病例组男性同对照组男性相比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躯体健康总评有较低的分数,充分表明手部湿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该问卷包含调查整个生活质量和一般健康感觉两方面。
其中涉及生活质量的24项,6个领域:躯体方面、心理方面、独立自主水平、社会关系、环境和精神领域。
后来自主性和精神方面又被归于躯体和心理领域而成为4个领域。
Skevington等[3]将其用于银屑病患者研究证明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认为是一个新的重要的测量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
二、皮肤病量表1、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DLQI问卷)20世纪90年代初,由英国威尔士大学Finlay,Khan[4]对200多例因不同疾病就诊于皮肤科门诊的患者调查后,总结出适合16岁以上成人回答的自测简化量表,由王晓玲等[5]在2004年对中文版DLQI量表的部分信度、效度进行测试,证实中文版DLQI量表为一种简单、可行、且具有较高信、效度的测评工具,可用于中国皮肤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测量。
该量表共有10个问题,分别从生理、心理、日常活动、穿衣、社交娱乐、运动、工作学习、家庭、性生活、治疗等方面询问皮肤病在过去的一周内给病人的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每个问题分四个选项,分别为“无”、“一点”、“许多”、“非常多”,分别对应0分、1分、2分、3分,让病人根据真实情况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在方框内打“√”,该问卷总分为0-30分,分数越高,说明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越大。
张敏等[6]对100例银屑病患者采用DLQI问卷研究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并与传统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女性患者的DLQI评分明显高于男性,未婚者的DLQI评分高于已婚者,面部受累者的DLQI评分高于面部未受累者(P<0.05)。
DLQI和P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治疗后随着临床病情的改善,PASI和DLQI评分均显著下降,且DLQI改善率和PASI改善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DLQI可作为判断银屑病病情及疗效的新指标。
2、皮肤指数(skindex)该量表由Chren等[7]于1996年研发,测量皮肤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其原始测量表包括61个项目8个方面的内容:认知效应、社会效应、躯体受限、躯体疾患、压抑、恐惧、窘迫、愤怒。
后改良为29个项目,缩短了测试时间,并提高了分辨力及测评能力。
2002年skindex- 16 量表形成, 简化后的量表提高了区别和评估能力。
3、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The Dermatolog Quality of Life Scale, DQOLS)该问卷包含41个条目,注重心理社会领域的评价,主要用于对DLQI进行补充。
问卷的维度包括心理社会健康、体力活动、症状。
每个项目分为0~4级,对过去4周的情况进行评价。
得分被标准化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糟糕。
研究表明,该问卷能敏感的检出银屑病患者与痤疮患者之间的差异,能够反映银屑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
但DQOLS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太长,很难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
三、银屑病量表1、银屑病无能指数(PDI)这一测量方法是Finlay和Kelly[8]于1987年建立的。
1995年对量表进一步做了改良,将测量内容压缩为15条,但仍包括日常活动、人际关系、业余休闲和治疗等4个方面。
主要用于测量住院及系统治疗的患者近1个月的感受,并按照完全没有、仅有一点、较严重、非常严重对应0、1、2、3分定量进行测定。
在英国、意大利、荷兰、挪威、德国、日本都有应用。
国内王爱民等[9]对218名银屑病患者做了PDI调查,结果显示银屑病几乎影响病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平均总PDI得分为41.3%,高于另外两组病人(哮喘及糖尿病)的PDI得分,充分表明银屑病导致了病人生活质量较大的削弱。
2、银屑病生活紧张量表(Psoriasis life stress inventory,PLSI)银屑病生活紧张量表(PLSI)主要测量银屑病引起的患者精神紧张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用于测量与银屑病的容貌被损、社会耻辱、疾病症状相关的压力。
以过去一个月的经历为依据,每个条目被分为0-3个等级,最高45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低。
与PDI相比,PLSI更适于对轻中度银屑病人生活质量的测量。
1995年Gupta等[10]将其用于测量年龄和性别在银屑病生活质量上的不同,结果发现银屑病对18-45岁之间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动影响最大,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
由于患银屑病,男性患者在工作就业方面所受影响较女性患者要大。
3、银屑病生活质量问卷-12(Psorias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 onnaire-12, PQOL-12)PQOL-12是一种银屑病特异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其特征是普遍适用于不同种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调查和研究。
这种量表能区分出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还能估计出病人对从外用到系统性治疗的敏感性。
PQOL-12是由Koo等[11-13]在PQOL-41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他们用这种工具已分别在3个中心调查了474例银屑病患者。
它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由12个条目的问卷涉及银屑病的症状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每一问题得分为0~10分,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理解选择得分,总分相加即为生活质量部分得分。
第二部分是身体简易图形的正背面,供患者将其受累皮肤标出,第三部分涉及关节受累情况及程度。
该量表能区分出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还能估计出病人对从外用到系统性治疗的敏感性。
临床医生考虑治疗方案时,除物理检查外,PQOL也是一种可行的工具。
4、银屑病生活质量指数(psoriasis index of quality of life)它是一个银屑病专用的生活质量测量工具,是以需求模式为理论基础的,包括25个条目,在临床研究中简单实用,可由任何银屑病患者完成。
它的内容来源于英国、意大利和荷兰进行的由皮肤科医师提供的患者访谈,由患者提出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方面,由调查者进行分析筛选。
最后的版本为25个条目,评价损害或残疾或其他方面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得分为0-25,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低[14]。
5、银屑病耻感体验问卷(Feeling of stigmatization of psoriasis,FSQ)英国人Ginsburg和美国人Link[15]最早使用系统的检测银屑病人耻辱体验的问卷,该问卷是基于耻辱的自然特性和临床工作的特点基础上编写的,以100名银屑病门诊和住院患者为基础开发的自评问卷,专门适用于银屑病人,问卷将银屑病病耻感分为6个维度,共33个条目,另可附加两个条目用于测量银屑病所致的绝望程度,分数越低提示患者病耻感水平越高,许多学者对FSQ进行研究,并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不同版本的FSQ,被广泛应用于西方病耻感和绝望的研究,在国外被证明了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并证明了其在不同人群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可用性,目前是使用最广泛的测量银屑病患者疾病病耻感的工具。
上述各种量表各有其优缺点,迄今尚无哪一种量表能全面反映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普适性量表可以用于与其他疾病进行比较,能反映生活质量的总的状态,但不够细致。
银屑病专用量表可以反映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特殊问题,而且更容易被接受,但不能用来与其他疾病进行比较。
皮肤病专用量表则介于二者之间。
国外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起步早,研究多,评测的量表多,国内相对起步晚,研究采用的评测量表大多为国外翻译过来,由于东西方文化及观念的差异,有一些指标并不适合中国银屑病患者。
国内自主研制的量表较少,而且自行研制的量表往往没有大面积推广,相对国外量表使用量较少,如国内李凌江[16]等编制的基于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问卷(GQOLI),适用于社区普通人群成人生活质量的评估工具,也可研究特定人群(如老人、慢性病人等)生活质量,曾有刘永英等[17]采用EPQ、SCL-90和GQOLI对119例银屑病患者和56例健康人进行研究,张喆等[18]采用SCL-90和GQOLI对银屑病人进行研究,但总体而言,采用该量表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不能很好地进行横向比较。
我们期待一个既适合国内银屑病患者,又便于国际间交流的自行研发量表的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