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7篇)《故都的秋》公开课优秀教案篇1总体设计教材概述《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等几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客观景物(故都的秋)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根据《故都的秋》的文章特点,教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有感情的朗读和通过景物分析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和落寞之情上。
教学的难点定位在对作者对故都秋的“悲凉”感受上。
学情分析学生对散文阅读难度较大,对散文景中蕴涵的情难以把握。
学生一般认为“清”、“静”的景物往往和“喜爱”等积极感情联系在一起,但由于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身际遭遇感到陌生,因此对故都秋景中表现出的“悲凉”特点难以理解。
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2.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讨论,体会课文以“情”驭“景”、形散神聚的特点。
3.讲授归纳法:教师对学生讨论进行归纳小结,形成对文章整体性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三维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1. 同学们,读以下诗句,你能体会诗人的感情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明确:在以上的诗句中,毛泽东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的是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的是秋雨的凄凉。
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通用12篇)
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通用12篇)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1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五、课前预习1、自主学习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3、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二、教学过程1、导入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
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检查预习学生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3、解题“故都”的秋,“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秋”点明了描写内容,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
我们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问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明确:故,有历史的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中的一课,讲述了作者寄情于故都西安的秋天,展现了故都在秋的色彩中充满变幻的光影,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感觉。
本文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的内涵,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起到较好的作用。
同时,本文又充满了新时代的文化气息,结合生活,使阅读更加亲切自然,具体而微,因此该课来得非常得时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安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1.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底蕴;2.阅读能力的培养;3.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4.展现中国文学传统和书写功底;5.理解作者的刻画形象、描绘细节;6.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使其更好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三、教学设计一、预备知识学生具有阅读技巧,有一定的读写能力。
二、重点难点1.重点:本文的文化内涵、鲜明的色彩描绘以及生动的文学表现力;2.难点:感性认知、阅读与理解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本课教师示范阅读,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文化内涵的理解。
教师可从西安市自古就是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新中国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等方面展开,让学生了解其背景及其作用;2.事例展示。
教师可选择一些有关故都秋景的照片、画册或者图片,让学生看图作文,从画面中感受故都秋天的灵动美;3.文学表现力。
老师可以从王维、白居易等诗人中选取几篇适合作为例证的诗歌,展开诗歌分析,使学生在领悟了细节表现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这个题材的文学特质;4.写作的技巧。
教师可以教授几个写作的技巧,如采用对仗、双句等技巧。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自评主要是让学生评价自己的收获、学习方法和遇到的问题等;互评主要是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交流意见;教师评价是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从反映规范动作、反应教学效果、指出学生短处并提出改进意见等方面进行。
2024版《故都的秋》公开课获奖教案
课程安排与时间
2024/1/24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 介绍作者及背景,第二课时讲解文 本内容,第三课时进行拓展阅读和 讨论。
时间安排
每个课时45分钟,课间休息10分 钟。课程结束后,可安排适当的作 业和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6
PART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REPORTING
2024/1/24
作风格。
阐述《故都的秋》的创作背景, 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历 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时
代特色。
分析文章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探 讨故都秋天的独特之处,引导学 生感受作者对故都的深情厚谊。
2024/1/24
18
分析文本:解读文章内容,探讨主题思想
01
02
03
04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REPORTING
2024/1/24
21
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受,提出疑问和建议
01
学生分组,每组4-5人, 围绕《故都的秋》展开 讨论。
2024/1/24
02
分享个人阅读感受,对 文中描绘的秋天景象、 人物情感等发表看法。
03
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 的疑问和困惑,寻求同 学和老师的帮助。
22
04
针对文章内容、结构、 语言等方面提出建议和 意见,为改进教学提供 参考。
改进措施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散文鉴赏 的专题训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 主阅读相关文本,拓宽视野,加深对 散文的理解和认识。
27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
观察
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点滴 美好。
(完整版)辛弃疾《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辛弃疾《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目标:
本公开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辛弃疾的《故都的秋》这首诗歌作品。
教学内容:
1. 课前准备
- 向学生介绍辛弃疾的背景和他在宋代的地位和影响
- 将《故都的秋》的原文分发给学生,并要求他们提前阅读和思考
2. 文本解读
- 分析诗歌的词句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辛弃疾的表达和写作手法
- 解释诗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分析来揭示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3. 情感体验
- 通过朗诵诗歌和感受其中的节奏、音韵等元素,让学生更深入地融入到辛弃疾的情感世界中
-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于诗歌的感受和思考,并与他人进行分享和讨论
4. 创作练
- 提供有关《故都的秋》主题的写作练,让学生试着模仿辛弃疾的写作风格,并自由发挥
- 鼓励学生在练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考,培养他们对于诗歌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文分析和讨论,促进思想碰撞和深度理解
- 教师引导:教师通过提问和点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 学生表达:鼓励学生多次朗读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与他人进行分享和交流
教学评估:
- 参与度观察: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小组讨论和课
堂回答问题的情况
- 个人写作:要求学生完成有关《故都的秋》的个人写作练,
并对其内容进行评估和指导
-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供对于本节公开课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质量
结束语:
通过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辛弃疾及其作
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诗歌创作的浓厚兴趣,
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故都的秋》,使学生了解作者老舍以及其作品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的认识。
2. 分析《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深入学习课文中所展现的故都秋天的景色美、情感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通过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领略故都秋天的美。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领略故都秋天的美。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课文的语言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老舍以及《故都的秋》的背景。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3.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领略故都秋天的美。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拓展: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写一篇短文。
2. 请学生谈谈对故都秋天的感受,以及对自己的启示,写一篇日记。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者老舍及其作品《故都的秋》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的故都秋天景色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3. 学生对课文语言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故都的秋》。
2. 老舍作品集《骆驼祥子》、《茶馆》等。
3. 相关研究老舍的论文和书籍。
4. 互联网资源,如关于老舍的生平介绍、对《故都的秋》的评论等。
八、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故都秋天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完整版)欧阳修《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欧阳修《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本次公开课的主要内容是欧阳修的《故都的秋》一文的讲解和分析。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 了解欧阳修的文学背景和作品特点;2. 理解《故都的秋》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 学会运用文学分析方法解读文学作品。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和预备- 引导学生回顾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并简要介绍《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写作意图。
2. 文本解读- 分段解读《故都的秋》一文,引导学生理解每段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表达。
- 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探讨其对文章整体效果的影响。
3. 主题探究- 分组讨论欧阳修在《故都的秋》中所探讨的主题,如人生感悟、时光流转等。
-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观察,与他们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进行对比和联想。
4. 文学分析方法培养- 介绍简要的文学分析方法,如人物形象分析、意象解读等。
- 针对《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引导学生运用文学分析方法,解读其中的人物形象、意象和隐喻。
5. 总结和课堂讨论- 学生总结本次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 教师引导全班展开课堂讨论,分享学生对《故都的秋》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1. 教学资源- 欧阳修《故都的秋》全文及其相关研究资料;- 课件和投影设备。
2. 评估方法-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互动表现;- 学生对《故都的秋》的读解和分析能力展示;- 学生的文学分析和批评性思维能力。
四、课后反思和延伸1. 课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指导策略。
- 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表现和课堂讨论,进一步分析学生对《故都的秋》的理解情况。
2. 延伸研究-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欧阳修的其他作品,并进行相关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 提供相关的文学批评和研究文献,帮助学生进一步研究欧阳修和《故都的秋》的相关背景知识。
以上是《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的完整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故都的秋教案(5篇)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一):一、教学设计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
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透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资料,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透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
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绪,自然融化在一齐,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潜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
第一课时从资料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
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潜力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潜力。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重点: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方法: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情景交融的flash朗读课件,制作powerpoin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融入了郁达夫深厚感情的《故都的秋》。
(板书题目) 我们主要通过1、美美地听;2、美美地读;3、美美地品;4、美美地练四个环节来品味《故都的秋》的美。
二、美美地听:听读配乐朗诵,思考: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描写了哪几幅秋景图?(播放情景交融的flash朗读课件)明确: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清晨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依次出示幻灯片)三、美美地读、美美地品:1、全班齐读思秋、恋秋两部分。
2、学生找出最喜欢的片段,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A、找出关键词语。
B、比较不同句式。
C、体会深层含义。
D、诵读精彩片段。
(完整版)李白《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李白《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完整版李白《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李白这位伟大的诗人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2. 理解诗中蕴含的感情和意境;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李白《故都的秋》的背景介绍;2. 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3. 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象塑造;4. 诗歌的主题和内涵;5. 学生阅读和分析诗歌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李白的画像和简要介绍他的生平,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背景介绍:向学生讲述《故都的秋》的写作背景,包括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与故都长安的联系。
3. 诗歌分析:分别介绍《故都的秋》的结构、语言特点和意象塑造,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艺术表达方式。
4. 情感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诗歌中的词句和意象,感受李白对故都的深情和无奈,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故都的秋》的主题和内涵,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6. 阅读训练:分发《故都的秋》的文本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概括李白《故都的秋》的重要特点和意义。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回答问题的能力;2. 阅读理解:学生对《故都的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创造思维:学生对诗歌主题和意涵的深刻思考和见解。
五、教学资料1. 李白《故都的秋》的诗歌文本;2. 李白的简要生平介绍和相关背景材料;3. 诗歌分析和情感分析的辅助材料;4. 阅读训练的题目和问题。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尝试模仿李白的写作风格,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2.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分享,展示他们的阅读和理解成果;3. 继续学习和欣赏李白的其他代表作品,扩展学生的诗歌视野。
(完整版)白居易《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白居易《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公开课的研究,学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并解读白居易的诗歌作品《故都的秋》;2. 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掌握相关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4.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故都的秋》的主旨和主题;-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探讨白居易运用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中的情感和感受;- 分辨和解读诗中的隐喻和比喻。
三、教学准备1. 白居易的诗歌作品《故都的秋》的文本材料;2. 诗歌解读和分析的相关参考资料;3. 教学投影仪和屏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 向学生介绍白居易这位著名的唐代诗人,并提及他的作品风格和代表作;- 提出问题:你们对秋天有什么了解和感受?请用词语或诗句来表达。
2. 阅读理解(15分钟)- 分发《故都的秋》的文本材料,让学生独立阅读,并标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与组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意境与主题(15分钟)-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中刻画的故都秋天的意境和主题是什么;-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词语、图片或其他形式表达各自的理解。
4. 修辞手法(20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隐喻、比喻等;- 讨论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5.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研究收获;- 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故都的秋》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节公开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白居易的《故都的秋》,培养了学生对诗歌意境和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教学效果良好,但在时间控制上稍有不足,下次需要更好地安排时间。
同时,后续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创作和实践,进一步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5篇)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5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故都的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二、教学重点: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四、教学方法: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学时数一课时一。
导入导语设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也留下了无数描写秋的佳作,同学们能说一说吗?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是啊,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感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
故都的秋教案公开课
故都的秋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通过阅读这篇散文,让学生领略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丽,理解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体会作者运用文字表达情感的高超技巧。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掌握本文的基本情节和主要内容。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学习并运用文本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写作练习。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作者简介2.1 作者生平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革命家。
主要作品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2.2 创作背景《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当时作者居住在日本,这篇散文是作者在日本时对故都北京的秋天的回忆。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故都的秋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三章:文本解读3.1 文本结构本篇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段):描述作者在日本时对故都的秋的怀念。
第二部分(4-11段):详细描绘故都北京的秋天景色。
第三部分(12-15段):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之情。
3.2 重要词语解析故都:指北京。
秋:指北京的秋天。
碧绿:形容秋天的蓝天。
残垣断壁:形容战乱后的景象。
3.3 文本分析通过分析文本,理解作者运用丰富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表现了故都秋天的美丽和韵味。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四章:课堂互动4.1 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在日本时会怀念故都的秋?你觉得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4.2 分享心得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五章:写作练习5.1 题目:描写你所在城市的秋天5.2 要求:以记叙文的形式进行写作。
运用文本中的优美词句和描绘方法。
5.3 提交作业学生将完成的作文提交给教师,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有关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故都北京的兴趣。
2. 介绍故都北京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
教学内容:1. 展示故都北京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介绍故都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
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都北京的特殊之处。
教学活动:1.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故都北京的景色。
2. 教师讲解故都北京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
3.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章: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故都北京的秋天特点。
2. 学生能够欣赏和描述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景。
教学内容:1. 介绍故都北京的秋天特点,如气候、景色等。
2. 欣赏和描述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景,如红叶、菊花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故都北京的秋天特点。
2. 学生观察和描述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景。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描述作品。
第三章:故都的秋文化活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的特点。
2. 学生能够参与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
教学内容:1. 介绍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如赏月、赏菊、登高等。
2. 引导学生参与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
2. 学生参与故都北京的秋天文化活动,如赏月、赏菊、登高等。
第四章:故都的秋美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故都北京的秋天美食特点。
2. 学生能够品尝和描述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食。
教学内容:1. 介绍故都北京的秋天美食,如月饼、火锅、糖葫芦等。
2. 学生品尝和描述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食。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故都北京的秋天美食。
2. 学生品尝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美食。
3. 学生描述自己品尝的美食。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总结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特点和体验。
2. 学生能够反思自己对故都北京的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内容:1. 学生总结故都北京的秋天的特点和体验。
2. 学生反思自己对故都北京的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完整版)陆游《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陆游《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研究《故都的秋》这首诗,了解陆游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
-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诗歌赏析:详细解读陆游的《故都的秋》- 文学背景:介绍陆游及其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情感体验:通过诗歌朗读、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诗歌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三、教学过程1. 呈现与导入(5分钟)- 展示《故都的秋》的诗歌内容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对此诗歌的兴趣。
2. 诗歌赏析(20分钟)- 解读《故都的秋》的诗歌结构、意象和写作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陆游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
3. 文学背景介绍(15分钟)- 介绍陆游的生平背景、文学成就和主要作品,让学生了解陆游及其作品的历史地位和文学风格。
4. 情感体验(25分钟)- 鼓励学生逐句朗读《故都的秋》,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诗歌内容、情感和意象展开交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
5. 总结与延伸(10分钟)- 简要总结课堂内容,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 布置延伸研究任务,如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对《故都的秋》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估-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 诗歌理解:通过小组讨论或书面作业,评估学生对《故都的秋》的理解水平。
- 个人感悟:通过学生的延伸研究任务,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进一步思考和感受。
五、教学资源- 陆游的《故都的秋》诗歌文本- 课件:包括《故都的秋》的诗歌内容、作者简介、诗歌赏析和文学背景介绍等内容。
六、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避免过于复杂的分析。
- 引导学生通过感悟诗歌,培养其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以上为《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的完整版,希望能帮助到您。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6篇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6篇高中语文课文《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2、理解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
3、要求学生掌握3个知识点。
分别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教学重点难点】1、全面理解本文的题旨。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欣赏作品的绘画美。
【教学方法】运用披文入理、缘景入情的赏析方法,把握情境,感受情物,探究情缘,揣摩情语,领悟情思,形成鉴赏抒情散文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相关准备1、引入课文:在背景音乐《长亭送别》中让学生欣赏几幅关于北方秋天的图片,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诗句来说。
每个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天又是怎么样的呢?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今天看看北京的秋天在郁达夫笔下又是怎样一番情致。
(教师板书课题)2、介绍背景(印发资料)作者: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
浙江富阳县人。
创造社的重要成员之一,现代著名作家,诗人。
1896年,郁达夫诞生在富阳这个富春江畔的古老小城中。
据说他家藏四万卷书,郁达夫在少年时期就全部翻读过了,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
1913年,他留学日本,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的熏陶。
十年异国生活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
1922年,他回到祖国,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3年4月,他离开上海隐居杭州三年,过着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为派遣苦闷,写了许多游记,多为遁世作品。
1937年,他愤起离家参加了抗战工作。
1945年在南洋被日军杀害。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5篇)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5篇)《故都的秋》教案 1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能力目标: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
”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2、诵读评价: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
你能接着说下去吗?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
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7篇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优秀7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
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三、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和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图片)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
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名字。
教师给名正音。
3、简介有关情况。
(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解释中的有关内容)(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1、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解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教师归纳板书:恋绿囚绿释绿思绿(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
指明学生找出表现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6篇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6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都的秋教案(精选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都的秋》教案篇二目的: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一课时。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故都的秋》教案篇三目的: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一课时。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郁达夫【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能力目标:⑴体会文章紧扣“清”、“静”、“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⑵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⑶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⑵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⑴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⑵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设计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数不胜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文人们眼中的秋天各有特色,且写秋的着眼点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而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却另辟蹊径,独运匠心,从秋味入手写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赏析郁达夫先生是怎样选取客观景物来个性化地表现故都之秋的。
二、整体感知(5分钟)1、看文章的标题,中心语是什么?明确:秋。
2、本文写作的重点又是什么?明确:故都特有的秋色。
3、“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明确:“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
是全文的文眼。
4、主要写秋味的在哪部分?用景物来表现秋味的段落是哪些?明确:3~11段。
(是文章写景的主体,也是文章的重心所在。
请两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三、初步感知“秋味”1、接下来看看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明确: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枣树。
2、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明确: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第三段)3、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地写,而只是一笔带过,反而详细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互相交流)明确:(1)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2)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故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而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3)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吵闹的、拥挤的。
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就不吻合了。
所以虽然这些景物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
四、深入探究“秋味”(一)清1、刚才大家神游了北平之秋,现在回到老师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上,文中写到了那些秋景?明确:芦花、柳影、夜月、青天、蓝朵、落蕊、枣子、“青布单衣”的人。
2、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景物的色彩,从色调的冷暖看,这些色彩多属于?明确:冷色。
(黑、白、蓝、灰、紫等等)。
3、这种色调容易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明确:冷清、孤独。
4、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
大家自己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明确:花色。
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美丽扶疏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
作者怎么说的?(“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5、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明确: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
白色和蓝色比较清静而紫黑色太低沉、太压抑,红色热闹、温暖。
蓝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
我们知道,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
它们与高远洁净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
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让人感到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这让我想起王安石的《北山》“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6、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得久吗?明确: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我们平时很少有人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心情。
这蓝色和白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无奈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
我们一块来读一遍,体会一下“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
(齐读三段。
)(二)静1、提问:我们再看看故都的秋声又有哪一些呢?明确:鸽子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扫落蕊之声。
2、提问:作者在文章中写了秋天的这么多声音,然而在文章的开头他却说故都的秋“特别的清、静、悲凉”,声音如此丰富,怎么称得上静呢?明确:这些声音都不是噪杂的声音,如果是噪杂喧闹,就不会听到青天里的驯鸽声、下雨的声音,更听不到落蕊的声响。
这些声响都不很大。
作者是以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
这正达到了王藉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3、作者在此还借助什么来写这清秋的寂静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四段,其他同学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现出“静”?)明确:槐蕊4、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明确:(1)“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
”没有声音,静!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触觉是“一点点”,而且作者用了两个“极”字,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一点点的触觉都被作者感觉到了,说明这个环境非常静。
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还有心境的宁静。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地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
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3)“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还有丝纹存在,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安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他心里很宁静、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
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也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
正像陶渊明所说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是因为“心”在起作用。
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郁达夫从槐蕊中一叶知秋,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作者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的秋天,更是人生的秋天。
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
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三)悲凉1、秋蝉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
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衰弱的残声。
而且是在啼唱、嘶叫、这一“啼”一“嘶”,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寂寥、悲凉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
置身此时,其寂寞又何止一个“愁”字了得。
2、秋雨感悟秋味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
“天可真凉了”,“一层秋雨一层凉啦”,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
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这种氛围中体现了出来。
3、秋枣鲁迅的散文《秋夜》开头两句:“在我的后院,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可以说枣子是北方之秋的硕果。
枣树在故都处处都是,作者选取的是枣子“淡绿微黄”的时候,这时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
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
看秋果体味到的是一种留恋,一种悲凉。
(四)总结“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对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我们跟着作者在北国的寻常巷陌里,体味秋的清、静、悲凉,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真情,对故都的深深的眷恋和内心的悲凉。
五、探究阅读(一)秋味——生命之味1、郁达夫独衷情于秋的清、静、悲凉,而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样子的?(可能出现的答案:收获的季节;秋高气爽;萧条)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为什么?明确:心境、环境、经历、家庭背景都不一样。
正是因为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思想意识千差万别,从而导致笔下的秋也是不一样的。
前面我们提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虽然毛泽东独立寒秋,但1925年的秋天在他的眼里却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图景,与郁达夫品味的不一样;杨朔写过一篇散文叫《香山红叶》,我们不用去看文章,只从题目来看就可以知道是生机盎然的秋天。
他们都是借寻常事物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有个人经历和时代烙印在里面。
2、一切景语皆情语。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
那么,作者为什么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呢?为什么郁达夫的审美观和我们的明显不同呢?明确:这当然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经历有关,我们来看一下郁达夫。
(1)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他的自传体小说《沉沦》表现出了浓郁的抑郁、孤僻的个性特征。
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灰冷的调子。
(2)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提倡“静文学”。
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另外,他还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故都的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他眼中的景无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
(3)社会环境的黑暗。
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之后,日寇准备占领天津及北平。
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
就像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被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