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研究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研究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研究产力、产道、胎儿是影响孕妇正常分娩的常见因素,但是分娩前刺激既可以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

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分娩过程。

如何安定产妇的情绪,给予产妇必要的心理支持使产妇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顺利分娩,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

标签:产妇;心理护理;分娩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孕妇分娩前大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课程,对于正常分娩及婴儿的发育有重要影响[1]。

医护人员应当以积极态度、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重视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使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与工作人员配合,减轻痛苦,顺利度过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

长期以来,我科对产妇实施分娩前的心理护理,减轻了产妇思想压力,提高临床顺产率,受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抽取2006年2月~2008年2月在我院分娩产子的产妇182例,年龄24~33岁,平均年龄25.8岁,均足月妊娠。

2组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职业构成、孕次、妊娠周数、估计胎儿体重及骨盆测量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

2 产前分析综合分析,分娩前的产妇多具有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

多因为分娩知识贫乏、心理素质较差、不了解产程进展情况、宫缩阵痛、阴道流水等,使其精神变得非常敏感,稍有变化,便不能耐受,大喊大叫。

有些产妇未临产前出现精神紧张,影响饮食和睡眠,导致精神和体力均不能耐受而影响产程的进展,造成难产机会增多。

或有习惯性流产、死产、死胎、多年不孕史或高龄初产妇。

或对婴儿性别、婴儿是否健康、能否顺产考虑较多。

害怕侧切、产钳及剖宫产等手术,害怕婴儿及自己出现意外,尤其是临产前有异常情况的产妇。

这种紧张、恐惧、忧伤心理,往往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2]。

3 护理措施3.1 营造舒适温馨的产前环境产房应保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柔和、环境安静、产床整洁、使产妇产感到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有利于激发产妇主观的积极作用,消除低沉焦虑情绪,增加力量来源,为产程服务。

浅谈临产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护理700

浅谈临产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护理700

浅谈临产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护理700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产科护理也不例外。

产妇临产前的心情有一定紧张、恐惧、焦虑等不同心理状态,她们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的改变,对能否度过分娩难关以及娩出的新生儿是否健康和母婴是否安全等问题的考虑,常使她们处于一种应激状态,降低产妇分娩前的恐惧心理,缩短产程,以防止产生其他并发症造成的严重后果。

因此,临产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1 不良心理环境对产程的影响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1)、紧张孤独心理状态;(2)、恐惧忧虑心理状态;(3)、兴奋和忧伤心理状态。

而这些状态因素又是互为因果的。

2 产程与产妇心理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然而仍有部分产妇抱有恐惧和紧张的心情入院,这种心情极易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一些有碍于产程进展的不利因素。

而助产人员的某种言谈举止往往影响到产妇的情绪,这就要求助产人员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言行谨慎,尤其注意语言艺术,以免对产妇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3 产妇心理观察与护理措施3.1 提高助产人员的基本素质,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这就要求助产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和护德,精湛的技术和娴熟的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知识;仪表端庄,语言亲切诚挚,热情的对待每一位入院产妇,解除其紧张的心理。

3.2 加强宣教工作产妇入院后,医护人员要采取多种形式或个别讲解(如办壁报、墙报宣传栏,有条件可放录像),使产妇了解产程中几个阶段正常和异常情况,以及产程中遇到的问题,饮食和休息,妊高症产妇要注意异常情况的发生,如头晕、眼花,要及时报告。

讲解宫缩与分娩的关系,以及分娩时如何配合等。

使他们知道分娩是正常生理现象,宫缩好可促进产程顺利进展,消除产妇对分娩的忧虑和产痛的恐惧,增强信心。

3.3 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细心观察产程的进展情况既要有医护人员守护,又要有先进的仪器监测胎儿情况,在产程的观察中,耐心听取产妇提出的问题,运用科学的头脑实事求是并适当讲究策略地给予回答,检查时动作要轻柔,并将进展情况告知产妇,让她感到被重视,增加信心和安全感;在产程的观察中,教授减轻宫缩所致下腹痛的方法,指导产妇取左侧卧位,保证胎儿血液供应和减轻宫缩时带来的痛苦,以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技术为产妇服务。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摘要:分娩是一个自然的、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近年来精神因素在分娩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因此,通过医护人员对孕妇的心理护理,使其情绪稳定、精力充沛,与医务人员很好合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是十分重要的。

分娩是妇女特殊的正常生理过程。

分娩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心理生理刺激,可引起紧张、恐惧、焦虑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对初产妇。

这些不良情绪对产程进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产妇心理障碍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科服务模式从陈旧的技术服务模式转变为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母婴健康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临产妇女的心理状态在分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被充分重视,特别是初产妇的心理护理,不仅关系到产妇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产妇克服分娩前的心理障碍,降低产科并发症,有利于产后康复,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正确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使孕妇在最佳心理状态下完成分娩,是保证产妇顺利分娩的关键[2]。

现将初产妇分娩前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 心理状态分析1.1 待产期:(1)陌生、紧张心理:临产妇进入待产室,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医务人员,特别是个别工作人员表情冷漠、说话态度生硬等,都会引起临产孕妇的陌生紧张的心理障碍。

(2)焦虑、不安心理:产妇入院待产后都希望尽快结束分娩,但由于胎位、胎儿大小等个体差异不同,有相当一部分初产妇到预产期时无临产征象,此类孕妇常会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复杂心理。

(3)幻想:孕妇幻想较多且离奇,在妊娠初期,多想象胎儿的形状及胎儿所处的环境,到了妊娠末期幻想的东西较前期更为真实,多伴随着担心、害怕、焦虑,如幻想分娩遭遇危险和伤害以及害怕胎儿因分娩而导致的不安全。

1.2 临产期:(1)焦虑与恐惧心理:焦虑恐惧是分娩过程中常见的不良情绪。

尤其是高龄初产妇且文化程度较高者。

临产时担心疼痛、难产、胎儿畸形等,甚至对自己能否正常分娩持怀疑态度[3]。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临产,是妇女身体、精神上产生的一项重大转变。

在这一时刻,妇女比较容易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困惑,需要特别的心理护理。

作为一位新手母亲,本人在自己临产前后,也收获了一定的心理护理体会。

首先,本人认为临产前应该做好心理准备。

因为,在这一段时期,妇女的心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准备意志,担心分娩的痛苦,心理变化,今后的职业担心等。

这时,新手母亲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放下心理负担,不要过度担心。

另外,还要与产科医生和护士进行好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互信,更好地解释自己的症状,让医生及时发现问题,妊娠更有效地护理。

其次,在临产过程中要加强自我支持,以克服分娩期间的心理压力。

临产期间,妊娠期妈妈会出现各种心理状态的变化,会有怕生、紧张、焦虑和孤独感等情绪,这都是正常的。

因此,新手母亲要做好心理支持和抗压,应注意积极和乐观,保持平静和放松。

建议母亲向家人、朋友等寻求支持,通过对话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释放负面的情绪,以促进更好的分娩。

最后,在产后阶段要及时调节情绪。

产后,新手母亲们会经历一段令人疲倦的调整期,出现乳房刺痛和疼痛,睡眠不足,情绪不稳定,身体和精神压力大等。

因此,新手母亲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放松和布置,增强自信,保持乐观态度,不要唠叨不满,这样会让自己更容易过调节期。

并且,可以请家人和朋友提供帮助,多和亲近的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逐渐恢复平静的状态。

总的来说,临产对新手母亲来说,是一段不容易的心理调节。

本人在临产前、过程中,和产后,都经历了一段心理护理体会。

比如说,要做好心理准备,加强自我支持,及时调节情绪等。

希望,能够帮助到有相同经历的母亲们,带来心理的支持和帮助,一起度过这段不易的体会。

试述临产妇的心理护理

试述临产妇的心理护理

试述临产妇的心理护理摘要】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心理护理的质量高低决定着病人护理质量高低,分娩过程中,护士通过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临产妇的心理活动,帮助临产妇减轻消极情绪顺利的分娩,促进母婴平安。

【关键词】分娩临产妇情绪心理护理1 临产妇常见的心理现象1.1焦虑、恐惧临产妇产程开始时每次宫缩就是一次疼痛。

临产妇因为精神因素,健康状况,个人的认知情况,不同的个体对疼痛的耐受性也有所差异。

现代的一些影视作品夸大了分娩的疼痛,使临产妇潜意识里对分娩产生恐惧:加上待产室里听到、看到其她临产妇的痛苦的呻吟,加重了焦虑和恐惧的情绪。

临产妇独自在待产室内,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亲人所接触的人和物都是陌生的,易产生分离焦虑。

这些负面的情绪,让临产妇更加把注意力集中在宫缩时加重了紧张感,使疼痛加剧。

1.2孤独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医务人员,待产室内与外界隔离,家属和丈夫也不在身边照顾,加之医护人员忙于手头工作而与其交谈机会减少,临产妇一时无法适应感情上空白,表现出悲观失望,孤僻寡言,表情冷漠,这些情绪不利于临产妇配合助产师,导致影响产程的进展。

1.3依赖临产妇自怀孕以来受到家人的十分呵护,而进入待产室及产房内,离开了家人的百依百顺的照顾,对家属的依赖性心理更强,对于义务人员的要求及配合的事宜无从适应,甚至因自身疼痛而产生抵触的情绪,从而影响产程的进程。

2 心理护理措施2.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助产师用微笑及和蔼可亲的语言消除临产妇对环境的陌生感,主动的了解临产妇疼痛的感受,了解心理要求。

由于临产妇的文化水平不同,对分娩过程的不够了解。

助产人员应安慰产妇,耐心讲解分娩时正常的生理过程,增强产妇对分娩信心,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提供产程中发生相关信息,帮助其采取相应措施。

第二产程期间,助产师应陪伴在旁,及时提供产程进程信息,给予安慰,支持和鼓励,缓解其紧张和恐惧,同时协助饮水、擦汗并及时纠正生产姿势。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临产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一个母亲关于产后的心理健康要求也非常高。

这种要求可能是一个女性从一个普通的人变成母亲,从一个事业女性变成一个妇女,还可能是面临着孩子出生后的改变,正在适应结果。

可以说,在临产期间,母亲的心理状态是脆弱而敏感的,所以在这里心理护理就显得异常重要。

一方面,临产前,孕妇应该进行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改变是突然的,很多女性可能会感到害怕,不知所措,这就需要进行心理缓解。

医护人员应给予孕妇充分的解释,以增强她的胆量和信心,让她明白分娩的过程,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让她明白生产过程中有哪些可以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它们。

另一方面,在分娩过程中,应尽量使孕妇感到舒服和放松。

一定要给孕妇适当的尊重和耐心,支持她的决定,尊重她的感受,消除孕妇的心理压力,尽量削减孕妇体力消耗的情况。

助产人员应该尊重孕妇的意见,允许她参加诊断过程,帮助她理解病情和手术方法,建立起信任。

第二,在子宫切除术后,孕妇应尽量保持放松和宁静的心态,最好不要太早回家。

可以让孕妇在更安全放松的环境中休息和恢复,帮助她摆脱痛苦,恢复体能,同时与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咨询,支持她在生活中有积极的心态,改变思想,承担新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在母乳喂养中,让孕妇充分了解和获取实用知识,对正确持续的母乳喂养非常重要。

除了让孕妇参加婴儿护理和母乳喂养的培训班外,还应尽量在家中给宝宝母乳喂养,这样可以降低母亲的紧张和焦虑,让孕妇感受到孩子的温暖和亲密,同时在婴儿和母亲之间建立联系,提高亲子关系的感情。

总之,临产期间,心理护理有赖于产前准备,产中调节,产后缓解,应有一个完善的护理体系,以帮助孕妇在生活中得到最佳心理健康状态,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

浅谈临产至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

浅谈临产至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
证胎 儿 的安 全 娩 出 。
2 4 分娩结束后 向产 妇讲 明在产 房观察 2h的 目的和意义 , . 同
时解释按摩子宫是预防和治疗产 后出血 的一 种简单而有 效的方
法, 以取得产妇的配合。每 1 i 5r n测血压 1 , a 次 观察 子宫收缩及
阴道 出血情况 , 2h后母婴无异常可送 回病房 。
1 1—1 9. 0 0
仅低声 呻吟, 而有 的却 大喊大 叫。不 少产妇常 询问是 否会难产 ,
渴望见到亲人 , 希望医护人员守候在床边 。因此护理人员要 向产 妇讲解疼痛 的原 因与分娩 的关系 , 痛 出现 的时间及持 续时 间 , 疼 让产妇有充分 的思想准 备 , 护士应 和蔼可亲 , 多巡视 、 多安慰 , 不要对她们表现 出厌烦感 , 不说伤 害产妇 的话 , 尽可 能 留在产 妇 身边 , 喂水 喂饭 , 帮助擦 净羊水及 分泌物 , 握住 产妇 的手 , 产妇 使 感觉到医护人员对她 的关心 、 照顾 , 在心理上增 强 了其 对疼痛 的
浅谈 临产 至分 娩 过 程 中产 妇 的心 理 护理
周 虹
会泽县人 民 医院妇产科( 云南 会 泽 6 40 ) 5 20
【 摘要 】 十 月怀胎 , 临近分娩 , 产妇不仅有一种喜悦 心理 , 而且有一种 恐惧、 焦虑 、 紧张, 怕疼痛 , 心胎儿危险等一 系列情绪。这 担
就 要 求 产 科 护 士 不仅 要 具备 完善 的 医学 知 识 和 精 湛 的操 作 技 能 , 必 须 加 强 心 理 护 理 。做 好 心 理 护 理 是 保 证 产 妇 顺 利 分 娩 的 关键 。 还 通 过 护 士 的语 言 、 态度 、 为 来调 节 产妇 的 心理 , 士 良好 的语 言 信 息 可 以 改善 孕 产 妇 内脏 的 调 节 功 能 , 高 孕 产 妇 疼 痛 闽值 , 除 紧 行 护 提 消 张 、 惧 、 安 的 心 理 , 定 情 绪 , 轻 痛 苦 , 保 产 妇 顺 利 分娩 和 母 婴 安 康 。 恐 不 稳 减 确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母婴健康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

在妊娠初期,健康的情绪和心理状况对于妇女生育的行为和感受影响极大。

临产时期,对妇女来说,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更加明显,因此,临产前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临产前的心理护理,首先要注意妇女的身体,准备充足的耐力和体力,以“先把身体准备好”的心态,给身体充足的营养,做好丰富的运动,让身体更强壮,以此来备战生产。

,要对生产过程有正确的认识:对正常生产过程要了解足够清楚,要有正确、积极的态度,正确认识产程,让妇女更加愉快地坐过这一关。

此外,要有良好的心态,在月子期间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尊重自我,尊重他人,保持心理平衡,注意休息,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给自己一个轻松的环境,让自己的心情愉快起来,抗压能力会更强。

此外,临产前还要多向医护人员、亲友咨询,向他们介绍自己的身体状况,他们会给妇女提供无偿心理护理和关心,帮助妇女做好准备,让妇女更好地坐过这一关。

在此还要提醒妇女要有正确的营养观,即在怀孕期间要保持均衡的营养,少量的零食可以起到补充营养的作用,但也要注意控制。

最后,在临产前的心理护理中,要多了解自身的情况,掌握医护人员的指导意见,早日掌握心理护理的知识,让自己处于一种心理充实和舒适的状态,以此来坐过临产。

总之,临产前的心理护理对于母亲保护自身和胎儿的身心健康具
有重要意义。

妇女可以通过强身健体以及积极调节心态和正确营养,采取正确的心理护理方案,以此来更好地预防和缓解临产的压力,让临产更加顺利。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阵痛是迫使胎儿娩出的自然过程,但大多数产妇临产前由于阵痛,陌生的环境等原因,均以恐惧和紧张的心情入院待产,而恐惧和紧张的心理易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使宫缩乏力、滞产、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大出血及产后乳汁减少。

因此助产人员如何进行心理护理,解除或减轻产妇紧张心理,使其顺利度过分娩的整个过程,对减少产科并发症及降低母婴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要提高助产人员的基本素质,助产时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和护德,精湛的护理技术及和蔼的态度,关心体贴的语言,使她们有安全感、信任感,做到相互理解、互相信任。

这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和关键。

1 产程进入潜伏期的心理护理1.1 产妇入院后,宫口开大1~2公分,宫缩不规律,到了新的环境,人际生疏,心理紧张,大多数产妇情绪较稳定,而且求知欲强,医护人员要对其进行分娩知识讲解,使产妇知道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热情向产妇介绍医院环境和医护人员职责及院规。

对产妇的各种条件问题,要科学解答,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建立初为人母的责任,家庭幸福欲望,鼓励她战胜困难,顺利分娩。

1.2 做各种检查时,动作要轻柔、准确、熟练,并主动将检查结果告诉产妇,使她们感到被重视,以增强分娩的信心和安全感。

2 产程进入活跃期的心理护理2.1 随着规律宫缩,宫口逐渐开大,产痛加剧,产妇心理恐惧感随之增加,部分产妇痛苦呻吟,甚至高声叫喊,行为失控,听不进助产人员的各种解说和指导,故助产士更应理解和同情产妇,特别重。

视语言护理,除语言亲切语气委婉外,并针对临产妇的社会角色,性格文化素养等特点,正确运用语言艺术,幽默语气加以缓和。

对文化水平低的产妇应通俗易懂、方法得当、实事求是,均可达到好的心理护理效果。

2.2 勤听胎心音,仔细观察产程进展,做好各项记录,熟练做好各种接生准备及各种急救物品,用娴熟的护理技能,使产妇在极端痛苦的情况下得以安慰与鼓励,并取得他们的合作。

浅谈产妇分娩期心理护理

浅谈产妇分娩期心理护理
误 吸的可能。
2 2 术 后 护 理 .
血 等 。应 严 密 监 测 生 命 体 征 、 察 患 者 面 色 、 梢 循 环 情 况 , 观 末 患 者 术 毕 回病 室后 , 醉 未 清醒 前 应 去 枕 麻 有 无 四肢 发 冷 等 休 克 症 状 ; 密 观 察 引 流 液 , 严 正确 记 录 引 流 液 的颜 色 、 、 质 , 旦 短 时 间 内 流 出 大 量 鲜 红 色 液 体 或 生 命 量 性 一 体 征发 生 变 化 , 立 即 告 知 医 生 。 2 应 )皮 下 气 肿 多 与 手 术 中 气 腹 压 力 过 高 或 与 切 口过 大 有 关 , 腔 镜 胆 囊 切 除 时 气 腹 压 腹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 料 .
分别从 20 0 9年 4月 ~ 2 1 O O年 2月及 运 用 心
理护理程序后 的 2 1 0 0年 4月 ~ 2 1 0 1年 2月 的 两 个 时 问 段
中 , 随 机 抽 取 无 明显 剖 宫 产 指征 的 产 妇 4 0例 。分 为 观 察 各 0
氧 可 自行 缓 解 。3 )胆 漏 胆 漏 是 L C最 常 见 最 严 重 的 并 发 症 之 一 。若 术 后 出现 持 续 性 的 腹 痛 , 肌 紧 张 、 痛 、 跳 痛 等 腹 压 反
进牛奶 、 豆浆 、 过甜 流质 等产 气食 物摄入 , 防止术 后肠胀气 。
2 2 3 术 后 切 口观 察 .. 术 后 腹 壁 伤 口小 , 种 腹 腔 液 易 从 切 各 口渗 出 , 响 切 口 愈 合 , 影 因此 术 后 2 严 密 观 察 腹 壁 切 口 4h内 情 况 , 否 有 渗 血 、 液 及 胆 汁 外 溢 情 况 , 时 更 换 敷 料 以 防 是 渗 及

临产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

临产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

临产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孙金欣张夕秋(诸城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山东诸城 262200)【关键词】分娩,产科/心理学,心理护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

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医学模式也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心理护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在此形势下,产房工作人员也要掌握每位产妇的心理特点,为产妇提供周到、细致的心理护理。

使产妇消除对分娩的紧张恐惧心理,为顺利分娩做好准备。

1 第一产程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其护理1.1 心理状态相当数量的孕妇从亲友处听到有关分娩时的负诉说,害怕和恐惧分娩,怕疼痛、怕出血、怕发生难产、怕胎儿性别不理想、怕胎儿畸形、怕有生命危险,致使临产后情绪紧张、焦虑、不安和恐惧。

产妇的这种情绪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下降受阻、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

同时也使产妇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血压升高,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1.2 心理护理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给产妇创造一个安静、清洁、舒适、安全的待产环境;掌握产妇的一般情况,主动与产妇交流,介绍在分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随时告诉产妇产程的进展情况,让产妇明白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

及时与家属沟通,消除顾虑。

2 第二产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助产士要严密观察产程,准备上台接产,接产时技术要精湛,尽量减轻产妇的痛苦,同时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和胎心率的变化,指导产妇在宫缩时正确运用腹压,助手及时给产妇擦去脸上的汗水,握住产妇的手给与鼓励。

3 第三产程的心理护理胎儿娩出后,产妇会有顿感轻松的感觉,此时要正确娩出胎盘,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软产道裂伤,同时按摩子宫,观查阴道出血情况,防止发生产后出血。

分娩后要及时告诉产妇胎儿性别、发育情况,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并协助产妇早开奶,早皮肤接触,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

浅谈临产前产妇的心理护理

浅谈临产前产妇的心理护理

浅谈临产前产妇的心理护理随着现代社会的越来越发达,人们对自身健康及母婴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产妇服务也越来越规范化,人性化,多元化,合理化。

逐渐向母婴安全,健康产后护理,调养为主体的模式转变。

倡导对产妇提供生理,心理环境等的人性化,人性化服务变化。

在过去,只有注重医院的医疗质量,产妇及其家属认为只要产科医生,寻找一个有经验的可以顺利出生后,而忽略了心理因素对交付的重要影响。

标签:临产前;心理护理在20年的临床实践结果,如何与母亲交流,说服结尾好心情谈论我对分娩和观点的理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做以下总结。

1产科工作人员的素质修养首先,作为一个合格的产科工作者,除了丰富的临床检查、预警应急能力,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应该有一个高贵的心。

”医学这我们的专用”,”爱”,一名助产士,产科人员,应该更加照顾护理,护理来帮助母亲为己任。

工作端庄的外表,一个亲切的微笑,面对手术可以使劳动熟练轻轻孕产妇焦虑产生信任和接受你的痛苦。

2产妇分娩时的心理状态妇女分娩是一种生理现象,但确实可以产生心理,生理和心理压力。

产科医生必须意识到劳动的影响因素除了生产力量,产道,轮胎儿,产妇精神心理因素。

害怕分娩疼痛和紧张会导致收缩疲劳,宫口扩张缓慢,减少胎儿的头被阻塞,产程延长,甚至可导致胎儿遇险,产后出血,等。

初产妇因素也扮演着一个关键角色,自然分娩的过程中,疼痛逐渐加剧的性质和心理情绪,如焦虑、恐惧、持续的不良情绪可能会增加疼痛,和痛苦的持续时间。

绝大多数的母亲没有生产经验,所以更容易感到焦虑和紧张,避免疼痛和交付,确保母婴安全,越来越多的女性往往选择剖腹产出生后,造成不必要的剖腹产率正在上升。

孕产妇和婴儿,剖腹产交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交付,我们提倡仍然正常交货。

各种生理婴儿和产妇的产后恢复是由于一个角色。

3分娩时应该满足产妇的需求可以帮助预防心脏理性分娩期间,患者了解彼此的影响。

93.3%的女性想要一个丰富的经验在助产士的监护权劳动,交付,与他们的谈话和交流,解释问题,消除疑虑。

临产产妇心理护理

临产产妇心理护理

临产产妇心理护理临产产妇心理护理临产产妇心理护理【1】摘要:目的:使分娩疼痛减轻,变得可以忍受,顺利分娩,保障母体及胎儿健康。

使孕产妇及其家人能得到优质高效的健康知识宣教服务,达到优生优育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方法:产前加强健康宣教与产妇的沟通等心理护理,做好分娩各种准备,使产妇对分娩充满信心,为产妇营造温馨舒适的分娩环境。

结果:产妇在产科医生、助产士和家人的帮助下体现一次安全、舒适、愉快的分娩经历,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认可和病人及家属乃至社会的肯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结论:不但要重视生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更应关注社会及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通过沟通和实行生理、心理护理可减轻产妇压力,减少药物的使用,将生产的疼痛降低至人体可以忍受的程度,放松肌肉,缩短产程,有利于顺利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产前宣教;临产妇;腹痛;生理;心理护理分娩是人类繁衍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

产妇和婴儿都具有主动参与完成分娩过程的潜力,但是分娩的疼痛,使产妇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对产力影响很大;它可使产程延长,导致难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有效预防和减轻产妇宫缩痛是每个医护人员的职责。

减轻疼痛除传统的镇痛药物以外,已有很多新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心理护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 影响临产产妇心理健康的原因1.1 产前健康教育不完善:在门诊产前的孕妇,多数只重于孕期的健康及自我检测,对于分娩有关的生理知识却很陌生;一旦临产就很紧张,缺乏自然分娩的信心。

1.2 住院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待产室,将住院的包括未作产、临产或某些病理产科入院治疗的孕妇集中在一起。

临产产妇阵痛的呻吟声,常令未作产的产妇胆战心惊,以致还未临产便匆匆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

还有传统产房内千篇一律的冷清模式使产妇缺乏温馨感。

1.3 传统的医疗化分娩模式:传统的医疗化分娩模式在孕妇生产过程中进行了许多不必要的医疗干预,破坏了分娩的正常性及自然性。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

临产妇的心理护理临产妇的心理护理妇女临产前多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此时加强产妇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产妇产前心理变化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1 心理状态的变化紧张与害怕孕妇预产期临近的时侯,她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看着医生、助产师严肃的面孔及看到临产妇疼痛的表情,常产生紧张害怕的心理。

烦躁与不安一般临产妇对宫缩疼痛不能忍受,特别是宫缩较强的产妇,常大喊大叫,用乞求的目光看着助产人员,希望淘气的宝宝快快来到人间,尽早结束分娩。

担心与盼望一对夫妇一个孩子,产妇躺在床上时,她们担心分娩是否顺利,孩子是否健康,助产人员技术上是否过硬,态度对自己亲近一点,更希望有丈夫和熟人陪伴在身边。

2 护理体会要热情接待每一位临产妇,一举一动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照顾她们,关心和爱护她们,使她们对陌生的地方不感到陌生,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医务人员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对临产妇进行全面检查,认真观察产程、宫缩持续时间及问隔时间、胎头下降情况及胎心是否正常、临产妇的精神状态、大小便情况,都要一丝不苟,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她们提出的要求,要尽量、耐心地去满足,使其懂得只有与医护人员密切配1/ 3合,保持体力,才能保证胎儿的安全娩出。

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值班大夫,针对情况及时处理,有分寸地向产妇说明情况,不要惊慌失措,要有条不紊地去处理,避免给产妇造成不必要的思想负担,遇见心理状态不平衡的产妇,我们要从各方面着手实施心理护理,使她们顺利地度过这一难关。

婦女臨產前多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心理變化,此時加強產婦的心理護理非常重要,產婦產前心理變化的觀察及護理報告如下。

1 心理狀態的變化緊張與害怕孕婦預產期臨近的時侯,她們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擔心,看著醫生、助產師嚴肅的面孔及看到臨產婦疼痛的表情,常產生緊張害怕的心理。

煩躁與不安一般臨產婦對宮縮疼痛不能忍受,特別是宮縮較強的產婦,常大喊大叫,用乞求的目光看著助產人員,希望淘氣的寶寶快快來到人間,盡早結束分娩。

浅谈临产妇的心理状况与护理干预

浅谈临产妇的心理状况与护理干预

浅谈临产妇的心理状况与护理干预【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临产妇的心理状况与护理干预,通过对临产妇心理状况的分析和护理干预方法的讨论,揭示了心理状况与护理干预在临产妇产程中的重要性。

文章提出了临产妇应该如何面对心理变化并列举了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强调了心理护理对临产妇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临产妇心理状况与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引起关注临产妇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临产妇护理工作者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工作。

【关键词】临产妇、心理状况、护理干预、重要性、面对、变化、注意事项、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临产妇是指孕妇进入分娩前期的阶段,这一阶段孕妇常常会经历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在临产过程中,孕妇的心理状况对于分娩和产后恢复都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和关注临产妇的心理状况及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研究背景表明,临产妇在分娩前会面临诸多心理压力,如焦虑、恐惧、不安等,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分娩顺利进行,还可能对产后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重视和处理临产妇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对临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护理干预方法,可以帮助临产妇更好地面对分娩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从而提高分娩的顺利进行和产后恢复的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临产妇的心理状况与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希望能为临产妇的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临产妇的心理状况与护理干预,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临产妇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帮助临产妇顺利度过这一重要阶段。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一是分析临产妇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压力来源,探讨其心理状况的特点;二是总结并探讨当前临产妇护理干预的方法和策略,包括心理支持、情绪疏导、教育指导等方面的措施;三是探讨心理健康对临产妇和新生儿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和减轻产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意义;四是探讨临产妇如何面对自身心理变化,提出建议和方法;五是总结护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临产妇提供更全面的关怀和支持。

分娩前待产妇心理状态及护理

分娩前待产妇心理状态及护理
娩 的关 键 。
2 心 理 护 理
21 营造 良好氛围 , . 保持环境整洁。根据产妇不 同的心理
作者简 介 : 慧珍 , ,0 , 甄 女 3 岁 本科 学历 , 毕业于 山西长治 医学院 ,
助产师。
本 刊通告
凡投稿作者必须附有“ 作者简介 ” 并按 照“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学历 、 毕业院校 、 职称及所获重要科技奖项 ” 格式书写 , 要求真实 、 完整。 凡所投稿件中引用的参 考文献 , 必须按要求书写 , 格式如下 :

凡在公 开发表 的刊物上引用《 基层医学论坛》 杂志的文章 , 并提供 引用证 明, 本刊将免费赠送杂志 , 以示感谢 。 83 2
基层 医学论坛 2 1 年第 1 卷 9月下旬 刊 00 4
认识到疾病 的危 害性 , 能积极配合治疗 和护理 , 不 在急 性期易 出现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护士除密切观察病情外 , 要把脑
应的心理护理。护理 的关键是 要有 心理护理 的技 巧 , 在治疗护
理中给予鼓励 , 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 使其 积极 配合治疗 和护理 ,
对 患者 每一点进步 , 给予充分及时 的肯定。 总之 , 患者的心理状
护理 , 使她 们在最佳 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分娩 。
1 产 妇 心理 状 态
确、 轻柔 、 熟练 , 观察细致 , 记录及时 , 将检查结 果告诉产妇 , 使 产妇感到其受尊重 、 受重视 , 有利于增强她们的信心 , 从而保持 最佳心理状态。如遇到特殊 情况应及 时报告医生 , 针对情况及 时处理 , 有分寸地 向产妇说 明情况 , 不要惊慌失措 , 避免给产妇
血管病的危害性和危 险因素 向患 者及家属讲 明 ,引起 患者重 视, 从而改变其 对疾病 的认 识 , 使之服从 医生和护士 的安排 , 积

浅谈产妇分娩前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浅谈产妇分娩前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浅谈产妇分娩前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科服务模式从陈旧的技术服务模式转变为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母婴健康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与此相应,对现代助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助产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影响。

现代助产专业的职责是如何帮助患者维护其整个身心健康,其中心理护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特别是产妇的心理护理,不仅关系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产妇克服分娩时的障碍及产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产妇;分娩期;心理特征;护理临床研究表明:分娩能否顺利进行除了与产力、产道、胎儿3大因素有关外,还与产妇自身心理状态和外界环境密切相关。

所以,在产时对产妇进行积极、正确的心理护理,使其情绪稳定、精力充沛,与医务人员很好合作,对保证母婴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是十分重要的。

1产妇分娩前心理特点当前,绝大部分产妇在分娩前的心理特征主要如下几种类型。

1.1妊娠紧张心理有些妇女怀孕后,怕自己胜任不了母亲角色,怕婴儿得不到优生,怕过不了妊娠反应”关”;怕难产要做剖宫产手术;怕临产时的痛苦和”折磨”;怕所生孩子的性别不称心如意而担忧。

因此非常紧张。

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孕妇在孕期要比平时容易发生精神异常。

1.2分娩恐惧心理现在大多数孕妇都是第一次生孩子,医学上称为初产妇。

初产妇由于缺乏检验,对分娩产生的恐惧心理是在所难免的。

当他们在待产室待产,听到产房临产的产妇的叫喊声,心理恐惧的成分就更多了,她们怕分娩疼痛,怕不能顺产,还怕手术以后会带来痛苦或并发症。

1.3产前焦虑心理孕妇产前焦虑会对母亲及胎儿造成直接的影响。

据调查,产前严重焦虑的孕妇剖宫产及阴道助产比正常孕妇高一倍。

严重焦虑的孕妇常伴有恶性妊娠呕吐,并可导致早产、流产。

孕妇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分娩过程和胎儿状况,比如易造成产程延长,新生儿窒息,产后易发生围产期并发症等。

焦虑还会使孕妇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引起胎儿宫内缺氧。

焦虑还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导到致产时宫缩无力造成难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在正常分娩过程中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法抽取200例妊娠37-42周准备顺产的初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由专人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则按分娩常规进行基本知识的宣教,不过多
干预,顺其自然。

结果给予心理干预的100例产妇中,81例顺利经阴道分娩,
未进行心理干预的100例产妇,只有56例顺利经阴道分娩。

结论心理护理贯穿
于整个分娩过程,大大增强了产妇顺产分娩的信心,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
了阴道分娩率。

【关键词】产妇心理护理分娩
产妇分娩虽说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分娩顺利与否,除与产力、产道、
胎儿因素有关外,还与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我科长期以来,根据产妇不同
的心理状态,给予适时分娩前的心理护理,减轻了产妇的思想压力,提高了顺产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抽取我院产科2010年1月至12月分娩的200例初产妇,年龄
20~34岁,孕周37~42周,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无产科及内科并发症,已进入临产,经产科专科检查,骨盆测量辅助B超检查羊水,胎儿双顶经,估处胎儿体重,可经阴道分娩者,随即将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由专人实施
心理护理,对照组则按分娩常规进行简单基本常识宣教,不过多干预,顺其自然。

1.2方法产妇临产后进入产房至分娩结束,由经验丰富并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富有爱心的助产士负责实施心理护理及分娩指导,为产妇提供一个安静、舒适、
安全的环境,充分尊重产妇的人格和隐私权,通过深入的交谈,了解产妇对分娩
的认识程度,随时分析产妇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及时有效地给予心
理疏导,耐心向产妇讲解分娩知识,解答产妇提出的各种问题,使产妇建立安全感,树立信心顺利分娩。

2 心理护理
2.1第一产程心理护理第一产程约需11~12小时,历时较长,产妇痛苦,且
体力消耗大,产妇容易放弃自然分娩选择剖宫产,因此第一产程的心理因素对整
个产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助产人员应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疏导,对
吵闹不安者要更加热情、细心、耐心的照顾与安慰,教会产妇必要的呼吸技术和
躯体放松技术。

帮助产妇按摩腰腹部,以减轻疼痛转移注意力,使其情绪稳定。

开展家庭式产房,临盆后允许丈夫、家人一同随产妇进入产房陪伴分娩,使产妇
感到安全,积极配合,为顺利进入第二产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2.2第二产程心理护理第二产程约需1-2小时,历时短,但宫缩持续时间长,间隔时间短,频繁的宫缩给产妇带来了疼痛和不适,此时,助产人员应严密观察
产程进展及胎心变化情况,要更加体贴,关心产妇,忙而不乱,让产妇有安全的
感觉。

宫缩时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间歇时,嘱产妇全身放松,安静休息,保
存体力,帮助产妇擦汗,喂水,更换产垫,使产妇感到温暖,或使用胎心监护仪,让产妇听到胎心音的跳动声,以分散注意力,增强分娩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助
产士,保证胎儿顺利娩出。

2.3第三产程心理护理第三产程约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胎儿娩
出后,护理人员将新生儿放在母亲胸前进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建立母子
感情,通过吸吮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过多,当
知道自己所生孩子无论理想与否,均可引起情绪激动,表现为沮丧或兴奋,这两
种情况可直接通过大脑皮层,影响其对子宫收缩的调节而导致宫缩乏力大出血,
此时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安慰,嘱其不要过分激动,并给予表扬和赞扬母亲的伟大,使其心理上得到安慰,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产后出血。

如新生儿有异常情况,应避开产妇处理,以免增加产妇的心理负担。

做好解释工作,讲解产妇分娩后在
产房观察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理解和支持,使产妇安全度过分娩期。

3 结果
观察组顺产81例,剖宫产19例,均由胎儿宫内窘迫、持续性枕横位、中骨
盆狭窄等原因行剖宫产术,观察组81例顺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产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8%。

对照组顺产56例,剖宫产44例,16例因产科因素行剖宫产术,28例均由心理过度紧张、恐惧、焦虑,对疼痛耐受性差,哭闹,最终导致产程延长,宫缩乏力而行剖宫产术。

对照组其中因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2例,产后
随访患者满意度为80%。

4 讨论
妊娠及分娩是妇女生产中的重要阶段,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系列心理变化,
产前的疼痛,过度的恐惧和害怕可导致一些生理病理的变化。

护理人员在分娩过
程中,对产妇不同阶段实施心理护理,可减轻产妇的疼痛,加速产程的进展,缩
短总产程的时间,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阴道分娩率,减少了产后出血,使产
妇精神状态良好,顺利度过分娩期,减少围生期母儿病率等,从而保障了母婴的
安全和健康。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9-72.
[2]岳亚飞.妇产科护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3-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