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应如何在盈利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权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应如何在盈利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权衡

发表于:2010-09-28 17:31 浏览(90)

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观点的逐步进步,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而从近年来,全球对环保等问题的重视、我国出口企业遭遇的“企业社会责任”贸易壁垒以及国内“民工荒”现象的频出,无不折射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银联信分析认为,银行在信贷投放时,需要结合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已是大势所趋,银行应做好盈利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权衡。

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尽管早在18世纪末期,西方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就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到20世界90年代之间,国际社会责任运动已经兴起。然而由于我国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观仍不健全。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更多的是由外部推动逐步转化为内部推进。

一、从大连漏油事件中透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据了解,自大连“7·16”爆炸漏油事故至今已近两个月,中石油和当地政府均未对污染损害赔偿做出任何表态,反倒是采取了积极措施,阻止遭受损失的水产企业和养殖户到法院起诉。可以说,中石油在大连漏油事件中的傲慢态度,显示该企业作为一个大型央企缺乏社会责任感,也缺乏民事主体平等的法律意识,更缺乏市场经济中的规则意识。而在这背后,更是反映了地方政府对经济追逐的悲哀。

一方面企业自身缺乏社会责任感。虽然近日,原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强调国企要真诚的服务社会。一直以来,国有企业承担了特殊的社会责任,发挥了顶梁柱的作用。随着能力的提高,国有企业应该更为真诚的服务社会。然而,从大连漏油事件中,我们看到的中石油不是如何真诚的服务社会,而是如何撇清与自身的责任,社会责任感消失殆尽。据了解,大连漏油事件发生后,中石油内部的思路是,公司拿一定数额资金“表示一下”,让大连市政府出面赔偿渔民损失,然后公司以扩大投资、增加项目等途径“补偿”大连。很显然,从漏油事件发生到现在,中石油始终将其认作是一起经济事件,希望能够凭借自身央企的超然地位,将自身的经济利益置于百姓权益和环境保护之上。这起事件将中石油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展现的淋淋尽致,而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承担着特殊社会责任的国企尚且如此,更何况我国一般的企业,从这也可以看出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

另一方面是政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丧失了部分功能。由于中石油在大连市的经济发展着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利益通常对这些巨无霸企业眼开眼闭。在大连漏油事件发生后,大连市城府对中石油也是“仁至义尽”。大连市委各部门纷纷表示大连一切正常。而环保组织的对污染评估的结果也保密。可以说,地方政府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使得其给予了部门企业某种意义上的制度庇护。而这无疑,对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很显然,在企业自身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使得部分政府功能丧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我国企业责任缺失的现状。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信贷挂钩乃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我国各部委纷纷联合起来,为我国征信系统的不断完善做出了种种努力。比如,将环保与信贷挂钩、将企业质量与信贷挂钩等等,其实说白了都是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信贷挂钩。只不过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更大的范畴,要想全部的挂钩还需时间,但很显然,社会责任与信贷挂钩已是大势所趋。

1、外部因素的推动

企业社会责任造及其认证标准造就成为发达国家继反倾销、绿色壁垒之后,针对发展中国家发起的新兴贸易壁垒。此前曾有专家警示,SA8000是社会良知对资本权利进行的一种制约,但极易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工具。

据了解,耐克、沃尔玛、家乐福、麦当劳等跨国公司为了避免品牌形象受影响,纷纷要求其产品配套企业、合作企业遵守企业社会责任守则,并且这些跨国公司、零售集团已经开始在深圳、东莞、莆田等地设立劳工监督部门。处于全球供应链中的中国外向型企业首先遭遇了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发难”,越来越多的企业深有体会:以前不降低成本,可能失去订单;而现在以牺牲社会责任去过度降低成本,同样也可能失去订单。而从当前我国企业出口现实的情况来看,已经有不少企业由于社会责任没有达到标准,失去了国际订单的获取资格。

很显然,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定和推动,已经在我国出口企业中掀起涟漪,成为我国企业塑造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股强劲推动力量。

2、内部因素的推进

近年来,国内对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深入。而当前政府对GDP的狂热追求,也引起了多方的反思。随着当前国内各种“污染门”、“质量门”事件的频发,使得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重视。

早在2007年下半年,福建省环保部门就与金融管理部门、商业银行建立密切合作和联动机制,力推绿色金融信贷,将环境行政执法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系统,以强化环境监管促进信贷安全,以严格信贷管理支持环境保护,加强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经济制约和监督。随后,广东省、长三角、河北等多个地方相继建立起了环保与信贷挂钩的机制。近日,央行也准备和各个部门一起,推动各个部门加快各自的信用体系建设。据了解,央行征信管理部门目前已采集三万多条企业违反环保政策信息和三千多条企业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估信息,为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加强企业质量信用监管工作的意见》,研究起草了《质量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质量信用产品管理办法》、《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办法》,发布了《企业信用等级表示方法》、《信用中介组织评价服务规范———信用评级机构》、《企业信用数据项规范》等一批基础的信用标准;建立了以企业质量管理、产品质量、质量监管等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质量档案。并于2009年联合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国家标准,该标准自200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自标准颁布后,各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