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戏基本特征(完整版)
《儿童游戏理论》考试范围
![《儿童游戏理论》考试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286a4f029b6648d7c0c74625.png)
指导介入
由教师建议或开始一个游戏,教师在 游戏中有一个固定的角色,以角色的 语言对幼儿进行隐而不露的点拨。
外部介入
教师不参加到游戏中去,而在游戏外 部以教师真实身份做出评价和建议, 可以通过言语提示、提问、评论或适 时出示玩具和游戏材料,来推进游戏 的进一步开展。
2、儿童游戏的指导可以分为几个环 节?每个环节的指导关键是什么?
3、我们可以通过对幼儿游戏中的哪些外 显行为的观察,来认识游戏的外部特征?
表情 动作 角色扮演 言语 材料
4、幼儿游戏动作具有哪些 基本类型与特点?
类型:探索、象征、嬉戏
特点:非常规性、重复性和个人随意性
5、幼儿扮演的角色类型
机能性角色 互补性角色 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游戏讲评的重点: (1)共同分享游戏的体验 (2)共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
游戏讲评的注意点
教师要随机地、灵活地抓住游戏的闪光点 让它在游戏的讲评中得到肯定。
以正面教育为主,消极内容不讲评。 每次游戏讲评的时间不宜过长,以5—10分
钟为宜。 游戏讲评并不是每次游戏后的必要环节,
4、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
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倾向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求帮助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想放弃努力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反映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消
极内容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因为遇到挫折、纠纷难以
实现自主愿望时。
5、游戏讲评的重点与注意点
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是儿童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 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幼儿期 典型的、特有的一种游戏。它包括角色游 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角色游戏
第四讲儿童游戏的特点与分类
![第四讲儿童游戏的特点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e05dc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8.png)
第四讲儿童游戏的特点与分类儿童游戏是儿童在生活中进行的一种重要活动。
它既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又能促进儿童与外界的交流能力。
本文将对儿童游戏的特点与分类进行探讨。
一、儿童游戏的特点1. 易于理解和参与:儿童游戏的规则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参与。
儿童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游戏过程,并模仿他人的行为,从而迅速掌握游戏规则并参与其中。
2. 开放性和自由性:儿童游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造力进行游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游戏内容。
3. 适应性和可变性:儿童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可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需求,且游戏内容可以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阶段进行调整和变化,以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
4. 儿童为中心:儿童游戏的设计和组织应该以儿童的需求和兴趣为中心。
游戏应该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以帮助儿童在游戏中进行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
二、儿童游戏的分类儿童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这里将根据游戏的性质和形式进行分类。
1. 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模拟现实生活的游戏形式。
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医生、教师、厨师等,来模拟和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和生活情境。
2. 友谊合作游戏:友谊合作游戏是一种基于合作和互助的游戏形式。
儿童通过与其他儿童合作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培养友谊、合作和团队精神。
3. 沟通交流游戏:沟通交流游戏是一种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来促进儿童沟通能力的游戏形式。
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学习和练习与他人的交流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4. 智力思维游戏:智力思维游戏是一种通过解决问题和思考来锻炼儿童智力和思维能力的游戏形式。
例如拼图游戏、迷宫游戏等,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 运动竞技游戏:运动竞技游戏是一种通过体育运动和竞技活动来促进儿童体魄发展和协调能力的游戏形式。
例如跳绳、接力赛等,可以增强儿童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6. 创造想象游戏:创造想象游戏是一种通过创造和想象来丰富儿童游戏内容的游戏形式。
儿童游戏的特征
![儿童游戏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011773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9.png)
儿童游戏的特征儿童游戏是孩子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游戏是孩子们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孩子们通过体验世界、学习生活技能以及交流社交技能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将阐述儿童游戏的特征。
首先,儿童游戏是自由的和愉快的。
与成人的任务型游戏不同,儿童游戏是一个轻松自由的过程。
儿童可以自由选择何时、何地、与谁一起玩。
儿童还会从游戏中得到愉悦和乐趣。
游戏中没有任何严格的规则,儿童只需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自主地安排游戏过程。
其次,儿童游戏是互动和社交的。
孩子们打开了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交流的窗户。
通过游戏,儿童们可以与其他孩子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技巧和合作技能。
他们还会在游戏中履行不同的角色作为,了解人际关系和人类价值,比如友谊、尊重和联合等价值。
第三,儿童游戏是创造性和想象的。
孩子们通过创造和想象扩大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视野。
游戏带给孩子一个无限的世界,他们可以将自己想象的事物变为现实。
孩子们可以被邀请来想出新游戏、设定新规则,开发性的行为使他们不仅创造更多游戏的可能性,同时也增进了与同龄人的社交互动。
第四,儿童游戏是学习和发展的。
通过儿童游戏,孩子们掌握了许多有用的技能,例如身体协调、情感掌控、语言沟通、自理和独立思考等技能。
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加深对生活的认知和感知他们的技能和技巧推广到其他领域,奠定了未来学习和成长的基础。
总之,儿童游戏是孩子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沟通技能,拓展视野,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培养创造力并掌握更多有用的技能。
正确的游戏环境可以让儿童享受到轻松自由的过程中,拥有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第四讲 儿童游戏的特点与分类
![第四讲 儿童游戏的特点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03cc2b69a26925c52cc5bf8d.png)
第四讲 儿童游戏的特点与分类
一、幼儿游戏的特点 (一)、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 5、材料 幼儿的游戏依赖于具体的游戏材料或玩具来进行。幼 儿年龄越小,对游戏材料的逼真性程度要求越高。 有无玩具或游戏材料经常成为人们判断幼儿是否在游 戏的一个指标。
第四讲 儿童游戏的特点与分类
一、幼儿游戏的特点 (二)游戏性体验 游戏性体验就是游戏者在游戏活动中产生的对于 游戏活动本身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影响着游戏 者对游戏的态度(如积极或不积极)和评价(喜欢 或不喜欢)。
第 四讲 儿童游戏的特点与分类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分类
2、象征性游戏 又称‚想象游戏‛、‚假装游戏‛等,是指幼儿以代替物(自 己的动作、语言、身体或其他物品)为中介,在假想的情境中 表现和反映现实生活体验的游戏活动。 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他们自己可以掌控的想象空间,使他们能够 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对于周围世界的认识和体验,宣泄自己的 各种情绪情感,发展语言、认知、想象、社会等各方面的能力 。 娃娃家、医院、超市……
第四讲 儿童游戏的特点与分类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分类
(三)幼儿自由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1、偶然行为,或称无所事事。 幼儿缺乏目标,东游西逛,注视碰巧引起兴趣的事,或摆弄自 己的身体,从椅子上爬上爬下,到处乱转,或是坐在一个地方 东张西望。不属于游戏。 2、旁观 幼儿大部分时间都在观看他人游戏,偶尔和他人交谈,有时候 提出问题或提供建议,但行为上并不介入他人的游戏。可能不 是游戏,也可能是游戏。 两者的区别在于目的性
表演游戏
建构游戏
独自游戏
平行游戏
规则游戏
集体游戏 手指游戏、规则游戏、运动游戏
协同游戏
合作游戏
第四讲 儿童游戏的特点与分类
学前儿童游戏概述—游戏概念及特点
![学前儿童游戏概述—游戏概念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bc232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7.png)
日常生活的活动
游戏不是儿童主观臆断 或空想,而是以客观现 实为依据,是周围生活 的反映和写照。
想象力创造力活动
幼儿需要“以人代 人”“以物代物”。
把各种材料想象成真正 的物品模仿成人对它们 的行为。
想象力创造力活动
幼儿依靠想象不断变换 物体、角色、情节。
在任何游戏中,幼儿能 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 力,把游戏的方式加以 变化,富有趣味性。
心的需要
冯分类
感到快乐的活动
于幼儿来说,游戏是一 种享受。
幼儿在游戏中总是可以 冯分类 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能够全身心放松,使自 己无拘无束的自由活动。
感到快乐的活动
儿童也能在自己的操作和 冯分类 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产生极大的愉悦体验。
日常生活的活动
孩子使用真实的梳子给 布娃娃梳头,但这一行 为只是孩子在游戏中的 象征性行为,梳子在此 时也只是游戏中的玩具。
➢ 每个人谈论起自己的童年都 离不开游戏,游戏对孩子们 来说总是充满趣味和魅力, 总是欢乐愉悦的,那么到底 什么是游戏,游戏又有哪些 特点呢?
内容 本节
01
游戏的概念
02
游戏的特点
游戏的 概念
游戏的概念
“游”字让人想象在水 中自由自在的游动。
“戏”字自古以来又有舞动、 活动起来的意思。
游戏的概念
➢ 同时伴随着紧张、喜悦的感觉。
游戏的概念
➢ 同时伴随着紧张、喜悦的感觉。 ➢ “不同于平常生活”的意识。
游戏的 特点
自主自愿的活动
幼儿游戏 特征
感到快乐的活动
冯分类
日常生活的活动
想象力创造力的活动
自主自愿的活动
一种自愿自发的行为,孩 这是因为游戏是他们发自内
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8954559de80d4d8d05a4f24.png)
价值功能的不同,这是成人游戏与幼儿游戏最 大的区别所在……
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1、幼儿游戏是“兴趣主义”的活动
游戏之所以受到幼儿的普遍欢迎,从根本上说 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幼儿有天生 的好奇心,是天生的兴趣主义者。
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3、幼儿游戏是“重过程”的自娱活动
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关键在于幼儿能否从这 种活动中体验到快乐与满足。
幼儿专注的是饶有趣味的游戏本身。
分析与体会:
若干幼儿滑滑梯; 把凳子当马骑; 把椅子当汽车开 照看生病的布娃娃 做各种食物给同伴吃 用积木做各种造型 吹泡泡 玩沙土
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学前儿童游戏导论
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 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
(1)游戏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
在成人的生活中,工作是最主要的日常生活,游 戏只是成人生活中一个相对次要的部分。
而在学前儿童的生活中,游戏是主要的或基本 的活动形式。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即生活。游 戏甚至可以说是学前儿童除了日常生活以外的 几乎全部生活内容。
首先,幼儿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特点是兴奋强 于抑制。
其次,幼儿大脑皮质的不成熟使幼儿的认知简 单而具体,受小脑控制的情绪活动起主导作用。
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2、幼儿游戏是“自发性的自主”活动
幼儿游戏受兴趣支配的自发性,又决定了游戏 是幼儿自我掌握、自由自主的活动。
在游戏中,幼儿总是在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的基 础上,自己来选择和决定做什么游戏、怎样做 游戏以及和谁一起游戏。
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
第二章 儿童游戏的特点
![第二章 儿童游戏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75eb2caaea998fcc220eb2.png)
(三)加维的游戏行为特征说 Catherine Garvey,1982 1、游戏是令人愉快、有趣的活动,即使有时并不一定 表示出快乐,但游戏者仍然做出积极的评价。 2、游戏没有外在的目标,游戏的动机是内在的,游戏 更多地是一种获得愉快的体验的手段,而不是为了某 种特别的目的而努力。 3、游戏是自发自愿的活动,它是非强制性的,由游戏 者自由选择。 4、游戏包括对游戏者的积极约束。 5、游戏与非游戏活动之间存在着联系。
(四)言语
1、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2、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3、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五)材料
儿童的游戏往往依据具体的游戏材料或玩 具来进行,儿童年龄越小,对游戏材料的逼真 性程度要求越高。
二、儿童游戏的内部心理特征 (一)游戏的动机
1、内部动机——游戏是儿童主动、自发自愿的 活动。游戏不需要任何强迫与催促。 2、直接动机——“玩即目的”,“游戏是目的在 自身的活动” 。 3、内部控制——游戏是儿童的独立自主的自由 活动。
愤 怒
哭
厌烦 无聊
茫然 发呆
专注 认真
平和 轻松
微 笑
嬉 笑
夸张 变形ຫໍສະໝຸດ 放声 大笑兴奋性程度增强 图:游戏的表情特征
(二)动作
1、探索动作
探索动作是指探索当前事物的性质以及事 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的变化与自己的动 作之间的关系的动作,通常是视觉、听觉、触 摸觉、本体觉等感知觉的联合活动。
•对物体性质的探索 •对物体之间关系的探索 •对动作效应的探索
(二)游戏性体验
游戏性体验是指儿童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 理体验,它是游戏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份,影响儿童 对游戏的兴趣和态度。
•兴趣性体验 •自主性体验 •胜任感或成就感 •幽默感 •驱力愉快
幼儿园游戏概述—儿童游戏的特征
![幼儿园游戏概述—儿童游戏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f37190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d.png)
二、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游戏的特征
(二)儿童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 社会性、虚构性、创造性
二、儿童游戏的特征
(三)儿童游戏是“重过程”的活动 • 非生产性(非功利性) • “游戏本身就是目的”
二、儿童游戏的特征
(四)儿童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 愉悦性(自娱性)
案例
“ • 为了能让刚入小班的孩子们快乐游戏,王老师精心设计了若干个游戏区,如爱心医院、自助 餐厅、小超市等,每个区域都投放了精美的玩具材料。王老师觉得孩子们一定会喜欢并且积 极参与角色游戏。王老师把孩子们随机分到了各个游戏区,但让王老师出乎意料的是,大多 数孩子只是自己在摆弄玩具材料,极少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互动。王老师经过反思,决定设立 奖励以此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可是效果并不明显。 • 王老师非常困惑,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导致游戏活动“失败”?
“
一、学前游戏特征的分析
国外学者:
纽曼:“游戏特征三内说”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动机 克拉斯诺和裴培拉:“游戏四因素论” 加维:“游戏行为五特征说” 克罗伊斯:“游戏行为六特征”
我国学者: 丁海东、刘焱、邱学青、杨枫、董旭花等
二、儿童游戏的特征
(一)儿童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 自主性
《幼儿游戏的特点》课件
![《幼儿游戏的特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a0b7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1.png)
幼儿在游戏中经常通过直接的操 作和行动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幼儿游戏的记忆特点
短期记忆有限
幼儿的短期记忆容量相对较小,容易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
长期记忆逐渐形成
随着年龄增长,幼儿能够逐渐形成对事件和人物的长期记忆 。
幼儿游戏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丰富的想象力
幼儿在游戏中经常发挥想象力,创造 出各种情境和角色。
、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促进社会性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互动、合 作和竞争,有助于培养社交技
能和合作精神。
促进情感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悲伤 、紧张等情绪,有助于培养情
感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
02
幼儿游戏的认知特 点
幼儿游戏的思维特点
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幼儿在游戏中主要依赖具体的、 形象的事物进行思维,如玩具、 道具等。
解决冲突
幼儿在游戏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冲突 和分歧,需要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解 决冲突,以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05
幼儿游戏的动作发 展特点
幼儿游戏中的大肌肉动作发展
大肌肉动作
是指幼儿运用大肌肉群进行身体 活动的动作,如跑、跳、攀爬等
。
发展阶段
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发展分为三个 阶段,分别为基础运动能力阶段 、协调性训练阶段和灵活性训练
创造力萌芽
通过游戏,幼儿能够逐渐表现出初步 的创造力,如改编游戏规则、创造新 的游戏玩法等。
03
幼儿游戏的情感特 点
幼儿游戏的情绪表达
幼儿通过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情 绪,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和模仿可以 让幼儿体验不同的情绪,增强 情绪的认知能力。
游戏中积极的情绪表达有助于 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和乐观心 态。
儿童游戏ppt课件完美版
![儿童游戏ppt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5af6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b.png)
游戏设备安全
检查游戏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确保无破损或老化现象,防止 因设备故障导致意外伤害。
游戏内容适宜性
适合年龄段
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的游戏,避免过于 复杂或难度过高的游戏,以免影响儿 童的认知发展。
内容健康有益
确保游戏内容积极向上,无暴力、色 情等不良元素,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良 好品德和价值观。
世界。
问题解决能力提升
游戏中的挑战和困难促使孩子们思 考如何解决,从而提升他们的问题 解决能力。
认知能力发展
游戏中的探索和发现有助于儿童认 知能力的发展,如观察力、记忆力 等。
情感教育
01
02
03
情感表达与沟通
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 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能够 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学习 如何与他人沟通。
动作游戏
总结词
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勇气和冒险精神。
VS
详细描述
动作游戏往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孩 子们具备一定的勇气和冒险精神才能完成 。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克服自己的恐惧 和胆怯心理,勇敢地面对挑战。这种游戏 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勇气和冒险精神, 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
动作游戏
总结词
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儿童游戏PPT课件完美 版
CONTENTS 目录
• 儿童游戏概述 • 儿童游戏的种类与特点 • 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 • 如何选择合适的儿童游戏 • 游戏安全与注意事项
CHAPTER 01
戏:儿童通过直接参与活动,利用玩具、道具等物品 ,模仿成人劳动、生活、学习等场景,以再现成人的社会生 活和人际关系,从中获得乐趣和满足的活动。
儿童游戏的分类与特点分析
![儿童游戏的分类与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7ded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0.png)
儿童游戏的分类与特点分析儿童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儿童游戏进行分类与特点分析,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儿童的游戏。
一、儿童游戏的分类1. 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是指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真实或想象中的场景,进行表演和互动。
这种游戏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常见的角色扮演游戏有医生、消防员、老师等。
2. 益智游戏益智游戏是通过解决问题、思考推理等方式来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的游戏。
这类游戏通常包括拼图、迷宫、数学题等。
益智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培养逻辑思维、注意力集中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动作游戏动作游戏是指儿童通过身体的运动参与其中的游戏,如跳绳、踢毽子等。
这种游戏能够锻炼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他们的体质和运动能力。
4. 智力游戏智力游戏主要是通过策略、思维和判断等方式让儿童进行游戏。
这种游戏能够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
例如象棋、围棋等。
二、儿童游戏的特点1. 儿童游戏具有趣味性儿童游戏的设计通常注重趣味性,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游戏中的规则和任务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使他们能够享受游戏的过程。
2. 儿童游戏具有教育性儿童游戏不仅具有娱乐的功能,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教育儿童。
游戏中往往蕴含着一定的知识和价值观,能够启发和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道德观念。
3. 儿童游戏具有社交性儿童游戏往往是集体的或互动的,能够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培养合作、分享和竞争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4. 儿童游戏具有发展性儿童游戏有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不同类型的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在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合理的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培养自理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5. 儿童游戏具有安全性儿童游戏应注重安全性,关注游戏材料的质量和游戏环境的安全性。
游戏规则应简单明了,以避免儿童受伤或造成意外事故。
幼儿游戏的特点和功能资料
![幼儿游戏的特点和功能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f3fd7a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d.png)
幼儿游戏的特点和功能资料幼儿游戏是指针对幼儿开展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它是幼儿心理发展和身体发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幼儿游戏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
一、特点1.趣味性:幼儿游戏通常是以玩耍、嬉戏、模仿等方式进行,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充满了趣味性。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体验到快乐、愉悦和动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灵活性:幼儿游戏没有固定的规则和约束,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摆弄、拼凑、建构等,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自主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综合性:幼儿游戏是幼儿综合发展的全面体现,包括智力、语言、动作、社交等各个方面。
游戏中的各种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感知、思维、语言、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4.存在性:幼儿游戏是幼儿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方式之一,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与他人和环境进行交流和互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功能1.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幼儿游戏通常需要动作和运动,如跑跳、投掷、爬行等,这些活动能够锻炼幼儿的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2.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幼儿游戏是幼儿学习和认知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游戏,幼儿可以探索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忆、注意和思维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3.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幼儿游戏中通常存在交流和沟通的需求,幼儿需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与他人进行合作和协调,这些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丰富和拓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促进幼儿社交发展:幼儿游戏中需要与他人进行互动和合作,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学会分享、合作、交流和理解他人,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交流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交适应能力。
5.促进幼儿情感发展:幼儿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表达,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体验到快乐、惊喜、紧张等情绪,学会情感管理和情绪调节,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总之,幼儿游戏具有趣味性、灵活性、综合性和存在性等特点,通过游戏,幼儿能够促进身体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交发展和情感发展,对于幼儿全面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 儿童游戏的特点
![第二章 儿童游戏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75eb2caaea998fcc220eb2.png)
(四)鲁宾的游戏行为六倾向说 (Rubin,1983) 1、内部动机。儿童游戏是因为他们想游戏,而不依 从于外部的要求或奖赏。 2、对手段的注意。儿童为游戏过程本身所吸引,而 不把注意力放在活动的结果上。 3、我能拿它做什么。游戏是“我能拿它做什么”, 而探究是“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4、想象或虚构。游戏是假装的行为,不同于工具性 行为。 5、规则来自游戏的需要,而不是来自游戏之外。 6、游戏者积极参与。
愤 怒
哭
厌烦 无聊
茫然 发呆
专注 认真
平和 轻松
微 笑
嬉 笑
夸张 变形
放声 大笑
兴奋性程度增强 图:游戏的表情特征
(二)动作
1、探索动作
探索动作是指探索当前事物的性质以及事 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的变化与自己的动 作之间的关系的动作,通常是视觉、听觉、触 摸觉、本体觉等感知觉的联合活动。
•对物体性质的探索 •对物体之间关系的探索 •对动作效应的探索
二、国外对儿童游戏特征的分析 (一)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 (Neumann,1971)
1、内部控制素论 Krasnor,Peplerp,1980 1、灵活性(flexibility)。指游戏活动在形式与内容上 的多变性。 2、肯定的情感(positive affect)。指游戏者的情绪体 验总是快乐的,笑容是这种肯定的情感的标志。 3、虚构性(nonliterality)。指游戏总带有想象的因 素。 4、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指游戏不受外 部规则或社会性要求的制约,游戏者是为游戏而游戏, 玩即目的。
(四)言语
1、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2、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3、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五)材料
教资知识点详解——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教资知识点详解——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ff2f4d20066f5335b812122.png)
教资知识点详解——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考情分析: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在教资科目二考查中属于游戏活动指导这个部分的内容,游戏一直是教资考试中较热门的一个部分,所以这一知识点是考试的重点备考内容,在考试过程中会以单项选择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的形式来进行考查,下面我们重点讲解一下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知识点详解:游戏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是出自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不是在外部的要求和控制之下去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幼儿自行决定玩什么、和谁玩和怎么玩。
2.游戏是在假象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
幼儿的游戏是真实生活与想象活动相结合的结果,幼儿在游戏中反映了其知识经验,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虚构性,幼儿的游戏不受时间和地点的控制,可以将自己想象的内容在游戏中表现出来。
例如把小板凳当做小汽车,把小木棍当做手枪等。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不直接创造财富,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
幼儿在进行游戏时更多的是注重游戏本身的过程,重点是去获得一些愉快的体验,从功利的角度来看是非生产性的。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和自信,从成功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由于不受外部的控制,幼儿在游戏中是处于放松的状态,能够感受到轻松愉悦。
【知识点巧记】煮(主)甲(假想)鱼(愉悦)不创造财富试题解析案例:【20XX年下】操场上新安装了一个投篮架。
幼儿经常在这里玩投篮游戏。
一天,几个幼儿带着笔刷和水桶来到这里,他们快乐地粉刷投篮架,之后开始往篮筐里灌水,有的从上面管,有的在下面灌,再装。
再灌……,反反复复,忙得不亦乐乎。
教师是否应支持这些幼儿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教师应该支持这些幼儿的行为,具体理由有以下几点:(1)材料中的幼儿正在进行自主游戏。
他们的探索行为时自主自愿的,这正是体现了幼儿游戏的特点。
浅谈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浅谈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7b5ff2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0.png)
浅谈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娱乐项目,幼儿从有感知觉起,就与游戏结下了不解之缘。
游戏的开展既能够符合教学目标,又符合孩子的天性。
因此,在幼儿园教学的过程中,幼儿的游戏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又该如何准确的把握游戏的特点呢?在这里,会有你想要的答案!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自主性自主性是游戏的最本质属性的表现。
幼儿的游戏是“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
在幼儿游戏中,自主和自愿是两个重要条件,游戏的形式、材料以及游戏的开始和结束都应由幼儿自己掌握。
比如:幼儿看到滑梯就会快乐的从滑梯上滑下来,在泥土边挖坑、筑城堡,在荷塘边捉泥鳅等,没有规定的模式,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游戏。
反之,如果游戏是教师精心安排的,幼儿只是被动的参加游戏,就失去了自主性这一特征,不能被看作真正意义上的游戏。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假想性幼儿的游戏是现实生活与想象活动相结合的结果,是通过“假装”再现幼儿心目中的现实。
假想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代人”、“以物代物”、“情景转换”三个方面,我们常说“无想象,不游戏”,游戏的角色、情节以及幼儿玩具或游戏材料等,往往是象征性的。
比如将木棍当魔法棒、沙子当米饭吃、让小朋友假装成医生等。
儿童可以在想象中把狭小的游戏场变成无比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他们可以盖高楼、铺铁路、开轮船……但这一切,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都是“假装的”。
只要成年人不限制学前儿童游戏的方式,他们都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不同的游戏玩法。
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不直接创造财富,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非功利性游戏与其他活动不同,游戏的目的不在于外部而在于本身的过程,它更多是一种获得愉快体验的手段,从功利角度讲是非生产性的。
幼儿参加游戏就是为了享受游戏的过程,没有实用的价值,不需要考虑游戏的过程或结果能带给社会什么样的价值,游戏的过程中也不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义务。
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e9381c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e.png)
四、儿童游戏伴随着 愉悦的情绪
四、儿童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愉悦性
(自娱性)
快乐是游戏的原始品质。游戏中儿童伴随的是 欢笑的面部表情,反映的是满足、宣泄、愉悦、尽 情、自得和放松。
任务4 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学前儿童游戏》
Preschool children's games
任务4 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
01 儿童游戏是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02 儿童游戏是在假想情景中反映生活 03 儿童游戏是“重过程”的活动 04 儿童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一、儿童游戏是主动的、 自愿的活动
一、儿童游戏是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二、儿童游戏是在假想 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二、儿童游戏是在假想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社会性
虚构性
创造性
游戏中,幼儿以现实生活为原型,但又不是原 封不动地反映现实生活,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体验, 进行加
三、儿童游戏是“重过程”的活动
非 生 产 性 游戏本身就是目的
自主性
游戏中,幼儿总是在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基础上, 自己选择、决定做什么游戏、怎么做游戏以及和谁 做游戏。
一、儿童游戏是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思考 reflection
儿童游戏自主性体现在哪里?
游戏是幼儿想要玩的,即“我要玩”; 游戏的发起和进行是基于幼儿某方面的直接需要; 游戏的过程,即怎么玩、玩到什么时候都是幼儿 自己控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游戏自主性的三层含程绝对自控
03
在游戏中,儿童总是在自己的 能力和兴趣的基础上,自己来选择 和决定做什么游戏、怎样做游戏以 及和谁一起游戏。
3、儿童游戏是“重过程”的自娱活动
您学会了吗?
下节讲课内容是儿 童游戏分类哦!
Content s
录目
1.5 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
1 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
儿童 游戏 的基 本特
征
1、儿童游戏是“兴趣主义”的活动
低龄儿童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特点是兴奋强于抑制
儿童大脑皮质的不成熟使幼儿 儿童的认知简单而具体,受小 脑控制的情绪活动起主导作用
2、儿童游戏是“自发性的自主”活动
儿童游戏都是自愿的活动,自愿有自发因素 但不等于自发。
它有什么 这是什么? 用?
这东西好玩不好 玩?
我能用这个东西 玩什么?
不熟悉的事物
游戏行为
探究行为、工具性行为
什么是工具行为?
汽车
工具性行为是按物
病床
体的实际用途来使
饭桌
用物体的行为。
房门
现在开始复习 本次课的内容!
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本次课学习的内容。
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有那些?
答:1游戏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 2游戏的心理状态不同 3游戏的内容不同 4游戏的驱动力不同 5价值功能不同
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关键在于儿童能否从这种活动 中体验到快乐与满足
儿童专注的是饶有趣味的游戏本身。
儿童对游戏规则和结果的认识与重视程度是随着年龄 和游戏经验逐步增长的。
儿童游戏过程与结果关系发展规律
01
重过程 不重结
果
02
重过程 轻结果
03
过程结 果并重
探究行为、工具性行为
什么是探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