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我国古代文论有“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说法,其意是说文章最忌平淡,应该有跌宕,有波澜,笔墨富有变化,丰富多彩,这样才能引人入胜,魅力无穷。数学课不也如此吗?一堂平铺直叙、照本宣科的数学课足以让学生昏昏欲睡。柏拉图说过,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很多学生爱上数学课,是因为他们觉得上数学课好玩有趣,贴进生活且富有挑战性。而讨厌数学的同学一般是因为觉得数学枯燥繁难。为了使每个学生学好数学,学习过程要尽量生活化。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而课堂教学是学习过程的关键,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生活化语言,降低了难度,擦亮智慧之火,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倍感亲切,加上与生活密切联系,所以学生记忆深刻,学得扎实。使学生不再害怕数学,不会觉得数学难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把看似抽象枯燥的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高潮迭起?笔者在儿年的课堂教学探索中总结了儿个切实可行的方法,试图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变得生动起来。

一、摘录数学小故事,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每个人从小就喜欢听故事,如果在数学课上穿插一些小故事,可以调节课堂气

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探知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

他们在学习科学计数法时缺少对大数的感性认识,在讲授时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引

入。教师播放Flash动画片“棋盘与麦粒”的故事:古时候,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

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

表示感谢,国王对大臣说:“你需要什么奖赏,大胆的说吧!” 大臣说:“陛下请您

在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在第3个小格里给

4粒,以后每一个小格里都比前一个小格里加一倍,请您将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

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一听,微笑地说:

“爱卿,你所要求的并不多啊,我马上派人照办。”不久之后,一个大臣报告说:

“不好了,陛下!我们把整个皇宫的麦粒都拿出来了,还是不够啊!”这样的故

事生动风趣,学生听得也哈哈大笑。但是,笑过之后,学生也感到疑惑:为什么不

够,到底需要多少麦粒?如此通过小故事的讲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了

学生探索运用科学计数法讣算大数的兴趣。

再比如,讲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点时,我们也可以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加深

学生对此的理解、掌握。小王和小花去动物园玩,看到大象很悠闲地站在那儿。小王

忽然联想到曹冲称象的故事,心想曹冲能称出大象的体重,我能不能量出大象的身

长呢?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从口袋里拿出两支铅笔,先手握短铅笔伸直胳膊,用

眼晴瞄准铅笔两端正好看到大象的首尾。然后换握长铅笔,瞄准铅笔两端问前走了二十步,正好乂看到大象的首尾。他量一量两支铅笔的长分别为8 厘米和16厘米,胳膊长为40厘米,每一步长50厘米,就很快算出大象身长为4米。小花十分惊奇,问小王是怎么算出来的?这样的小故事引发的问题,无礙会调动学生探究真相的积极性。在学生们相互讨论、解决的同时,对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知识必然会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从而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开展动手实践活动,走进生活中的数学课堂。

动手实践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要方式之一,其重要的价值不仅体现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得以应用,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学习“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佔计•整体的思想”时,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对这种思想方法的认可程度比较低,也不会运用这种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这时候设计一个实验,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理解它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我们设计了“数米粒”的实验,即让学生估计一大堆均匀混合在一起的黑白两种米粒的比例。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学生首先想到了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在操作的过程中,多数学生很快意识到山于时间有限,全面调查的方法耗时费力,这时学生就能体会到抽样调查的必要性。接下来,研讨解决的方法,全面调查之外就是抽样调查。此时,教师阻止各小组进行抽样调查,通报调查结果,通过比较各组的调查结果,学生看到各组的估计值都比较接近。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得出全面调查的精确结果,让学生把各自调查的结果与精确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意识到,可以利用部分的特征,来概括总体的特征。这样通过动手实践,既理解了知识点,乂教会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动手实践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发生在教室外。例如还是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的时候,课标对学生的要求是“知道在平行光的照射下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其影长成比例”、“会测量实际物体的物高”纯生活化的知识点,课堂就可以搬到教室外。当然,我们事先应做好准备工作,就像理化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一样,分组分工。准备工作充分做好之后,在阳光明媚的时候,把学生带到操场上, 让学生亲自来得出“在平行光的照射下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其影长成比例”的结论。笔者在学生实践的时候发现,他们不仅仅得出了课本上的结论,还学会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

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基础差的学生在这样的实践中某些生活技能也得以展示,增强了自信心,当时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不明口的知识点请教学的好的同学。碰到这样良好的局面,笔者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让学生实际去测量校园里的旗杆高度,松树高度。遇到问题时,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商量,互相讨论,自行解决。课后我在跟部分学生交谈的时候,他们都觉得这部分知识掌握理解的比较好,还很有收获。

三、举办数学小竞赛,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计算是数学的起点。在讲到有关计算的知识点时,我们总是觉得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讣算经常出错。如果在学生计算的时候,进行一点小竞赛,效果还真是不一样。可以分成三种基本形式:第一,在刚开始练习时,写三四道题口在黑板上,板演的学生比一比谁做的乂快乂好,其他学生比一比谁对的多。这样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让练习不再枯燥。为了提高学生的讣算能力,可以在知识点讲完之后,进行小竞赛。第二,实施个人赛,每人在相同的时间里计算相同的题目,看谁对的多。第三,为了提高后进生的积极性,我们还可以进行第三种形式,小组赛。将全班学生分成6组左右,每组成员之间成绩相当,优中差学生都有,最后计算总成绩。

数学是特别适合举办一些小竞赛的一门学科,其本身侧重于计算和分析的特点,也为一系列小竞赛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在学生计算的时候,我们的要求是乂快乂准。但是,纯粹的讣算是脱离生活实际,枯燥无味的。而且,学生受到年龄、认知水平的限制,极易对这样死气沉沉的计算产生抗拒、逆反的心理,对计算不感兴趣,那乂快乂准的目标,乂怎么能够得以实现呢?所以,适时地多举办一些小竞赛,一定会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投入计算的浓厚兴趣,并且思维高度集中,会大大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质量,提高正确率。就算讣算的时候,有一些错误, 小竞赛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成就感和荣辱观。这样,必定会促使学生自觉查找自己讣算错误的原因,产生深刻的印象,避免同样错误的再次发生。更重要的是,等再次计算的时候,,学生就会给自己施加一定的压力,尽量仔细小心地计算,就会逐步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从而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运算的能力。

四、设置数学小游戏,强化寓教于乐的课堂。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提供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或设置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