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步骤
简述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步骤
简述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步骤
新建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要求和标准:根据道路用途、交通量、车速等要求,确定路面的结构类型和厚度,并参考国家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2. 路基处理:对道路基础进行处理,包括清理、平整、夯实等工作,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基层处理:在路基上铺设一层基层材料,如碎石、混凝土等,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4. 道面设计:根据路面所需的防水、防滑等性能,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或者其他材料,进行道面的设计。
5. 路面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将沥青混合料铺设在基层之上,然后通过压路机等设备进行夯实和压实,以使路面达到预期的密实度和光洁度。
6. 路面维护:定期进行路面检查和维护,及时修补裂缝、坑洼等问题,保持路面的完好性和使用寿命。
总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在各个环节上进行科学规划和精细施工,以确保路面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步骤
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步骤嘿,咱今儿就来说说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看啊,这新建沥青路面就好比是给大地盖被子,咱得把这被子盖得妥妥当当的。
那第一步呢,就是得好好了解一下这大地的“脾气”,也就是要清楚地知道交通量啦、车辆类型啦这些情况。
这就好比你要给人做件合身的衣服,不得先知道人家的身材尺寸嘛!要是不了解这些,那设计出来的路面能好用吗?肯定不行呀!然后呢,根据这些了解到的情况,咱就得选好材料啦。
这沥青呀,就像是做菜的食材,得挑好的、合适的。
不同的沥青有不同的特点,就跟不同的菜有不同的味道一样。
你得根据实际需要,选那种能经得住车辆“折腾”的沥青。
接下来,就得好好设计这路面的结构啦。
这可不能马虎,就像搭积木一样,得一层一层地搭好,每一层都有它的作用呢。
基层要稳固,就像房子的根基一样;面层要耐磨,得禁得住车来车往的摩擦呀。
这设计得合理不合理,直接关系到这路面以后能不能好好工作呢。
再然后呀,还得考虑排水的问题呢。
这路面要是积水了,那可不得了,就跟人感冒了一样难受。
所以得设计好排水的通道,让水快快流走,别在路面上捣乱。
还有啊,温度对沥青路面的影响也很大呢。
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又冷得够呛,这路面得能适应各种温度变化才行。
就像人一样,得能适应不同的环境,不能太娇气啦。
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得不断地进行验算和调整呢。
可不能随随便便就定下来了,得反复琢磨,就跟雕刻一件艺术品似的,得精心打磨。
等这一切都设计好了,还没完事儿呢。
还得在施工的时候严格把关,就像监考老师一样,不能让任何一个小错误溜过去。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后建成的沥青路面是高质量的。
你说,这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是不是挺复杂的?但这可都是为了让咱的路更好走呀,让车辆能在上面跑得更顺畅呀!所以呀,可不能小瞧了这每一个步骤,都得认真对待才行呢!这就是我对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步骤的理解,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么个理儿呢?。
沥青路面课程设计算例
沥青路面课程设计算例
沥青路面课程设计算例是指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沥青路面的设计计算。
以下为一个沥青路面课程设计算例的步骤和内容:
1. 设计要求和标准的确定:根据所在地区的交通量、道路类型、设计寿命等要求,确定设计标准和要求。
2. 交通量估算:根据道路所承受的交通量,进行交通量的估算和预测。
3. 路基设计:根据设计交通量和地基条件,进行路基设计,包括路基宽度、路基厚度等。
4. 路面设计:根据路基设计和交通量要求,进行沥青路面的设计。
计算沥青面层厚度、基层厚度等。
5. 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和基层材料。
6. 施工工序设计:根据路面设计和施工要求,确定施工工序和顺序。
7. 施工工艺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8. 施工质量控制: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检查。
9.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工序和工艺,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10. 施工费用估算:根据施工工序和工艺,估算施工所需费用。
以上是一个沥青路面课程设计算例的大致步骤,具体的设计内容
和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确定。
沥青砼路面施工方案设计
沥青砼路面施工方案设计
一、引言
沥青砼路面是城市交通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类型,具有使用寿命长、承载能力强
等优点。
为确保沥青砼路面的质量,施工方案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沥青砼路面施工的设计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高效顺利、质量可控。
二、工程前期准备
在进行沥青砼路面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施工
范围、制定施工计划、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等。
施工前期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基础处理
在进行沥青砼路面施工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
这包括清理基础表面、进行
平整和压实等步骤,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平整度。
四、路面铺设
沥青砼路面的铺设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路面铺设时,需要注
意施工温度、材料的比例、铺设厚度等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沥青砼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五、养护维护
沥青砼路面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养护维护工作。
这包括定期检查路面质量、清理路面杂物、及时修补路面损坏等工作,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结语
总的来说,沥青砼路面施工方案设计是确保沥青砼路面质量的关键一步。
只有
在施工前充分准备、基础处理到位、路面铺设规范、养护维护及时,才能保证沥青砼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沥青砼路面的施工方案设计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县城主干道道路改造项目,包含总里程为2公里,路面宽度为10米的沥青路面工程。
二、施工原则:1.符合相关规范:施工设计方案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要求,如《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道路施工工程质量验收规程》等。
2.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3.环保优先: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施工方案:1.路面设计:采用公告的基层路面和面层设置方案,确保路面牢固、平整和防滑。
2.施工设备选型: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具备一定施工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设备,保证施工速度和质量。
3.材料选用: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沥青和矿渣,保证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裂能力。
4.基层处理:对道路基层进行清理和修补,并保持平整。
然后进行碾压,使基层牢固。
5.道路标线和标牌设置:根据相关规定,在工程完成后,按照标准设置道路标线和标牌,确保行车安全。
6.施工期间交通管理:在施工期间,严格按照交通管理方案进行施工,确保交通通畅和施工安全。
四、施工步骤:1.基层处理:清理基层杂物,修补坑洞和裂缝。
然后进行碾压,使基层牢固。
2.坑槽修补:对路面的坑槽进行修补,确保路面平整。
3.沥青铺设:使用专用设备将沥青铺设在坑槽和均匀的路面上,并保持一定的厚度。
4.压实:使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确保路面的紧密性和平坦度。
5.表面涂覆:为增加路面耐久性和防滑性,可在路面上进行涂覆防滑材料。
6.道路标线和标牌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路面上设置标线和安装标牌。
7.施工期间交通管理:在施工期间,按照交通管理方案进行交通疏导和施工区域的设置,确保施工安全。
五、环境保护:1.沥青和矿渣的选用要符合环保要求,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2.施工过程中,进行施工垃圾和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清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3.按照相关规定,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
六、安全管理:1.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沥青铺设工艺流程
沥青铺设工艺流程沥青铺设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能够为道路提供平滑耐用的表面层。
本文将介绍沥青铺设的工艺流程。
步骤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沥青铺设之前,需要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步骤:1. 清理路面:清理路面上的杂物和污垢,确保路面干净整洁。
2. 修复路面:修复路面上的坑洞和裂缝,使路面平整。
3. 划定边界: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划定沥青铺设的边界。
步骤二:铺设底层沥青铺设的第一步是铺设底层,在此步骤中,需要进行以下工作:1. 激活路面:将路面涂覆一层石油胶粘剂,以提高底层的附着力。
2. 铺设基层:在活化的路面上铺设一层厚度适当的碎石混凝土,然后进行夯实,使其牢固。
步骤三:铺设沥青层在完成底层的铺设之后,下一步是铺设沥青层。
以下是该步骤的具体流程:1. 制备沥青:将沥青加热至适宜的温度,使其变得易于铺设。
2. 铺设沥青:将热沥青均匀地倒在路面上,使用铺设机械将其铺平。
3. 平整沥青层:使用压路机对沥青层进行压实,以确保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步骤四:涂覆面层在沥青层铺设完成后,最后一步是涂覆面层,以增加道路的光滑度和美观性。
以下是涂覆面层的步骤:1. 准备面层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面层材料。
2. 混合面层材料:将面层材料与所需添加剂混合,以提高其性能。
3. 铺设面层:将混合好的面层材料均匀地倒在沥青层上,使用铺设机械将其铺平。
4. 平整面层:使用压路机对面层进行压实,以确保其光滑均匀。
步骤五:最后检查一旦完成涂覆面层,需要进行最后的检查,以确保道路质量符合要求。
在该步骤中,需要进行以下工作:1. 检查路面平整度:使用测量工具检查道路表面的平整度,修正任何不平整的地方。
2. 检查边界:检查铺设边界是否清晰,修正任何不清晰的地方。
3. 检查耐久性:评估沥青层和面层的耐久性,确保其能够经受日常车辆行驶的压力。
以上就是沥青铺设的工艺流程,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以确保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进行沥青铺设时,务必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并使用适当的设备和材料。
简述沥青路面设计步骤
简述沥青路面设计步骤
沥青路面是道路交通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以下是简述沥青路面设计步骤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 道路规划:在进行沥青路面设计之前,需要进行道路规划,包括道路的线型、宽度、长度、位置、交通流量等参数的确定。
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使用性质、交通情况、地形地貌等因素,以保证道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 地形分析:在道路规划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地形分析,以确定道路的地质条件。
这包括土壤类型、质地、含水量、地下水位等因素,以及对道路的地形起伏、坑洼、地质结构等方面的分析。
3. 路面结构设计:根据道路的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需要进行路面结构的设计。
路面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道路的使用性质、交通流量、气候等因素,以及路面的密度、厚度、花纹等参数。
4. 材料选择:在路面结构设计的基础上,需要考虑道路所使用的材料。
常见的沥青材料包括沥青混合料、沥青油料、沥青脂等,每种材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性能特点。
5. 沥青混合料设计:沥青混合料是路面的主要构成部分,其设计需要考虑道路的使用性质、交通流量、气候等因素。
混合料的密度、流动性、压型性等参数需要通过试验检测来确定。
6. 路面施工:在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路面施工。
路面施工需要考虑施工条件、季节因素、设备要求等因素,以及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在沥青路面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各种因素,以保证道路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和经济性。
此外,还需要注重设计细节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以确保路面的质
量和效果。
沥青路面铺设工艺
沥青路面铺设工艺沥青路面铺设工艺是指在道路建设中使用沥青材料进行路面铺设的工艺流程。
沥青路面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沥青路面铺设工艺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基础处理在进行沥青路面铺设之前,首先要对路基进行充分的基础处理。
包括清理路基表面的杂物和积水、修补破损路面、压实路基等工作。
确保路基平整、坚固,为后续的沥青铺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的要求和道路的使用功能,设计合适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通常包括沥青、骨料、沥青稠化剂等材料的比例和配合方式。
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符合要求。
三、沥青路面铺设1. 沥青混凝土搅拌将预先配制好的沥青混凝土从搅拌站运输至路面铺设现场。
确保搅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搅拌均匀,避免沥青和骨料发生偏析。
2. 摊铺使用沥青铺筑机将沥青混凝土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
控制摊厚、坡度和纵横坡,确保路面平整、均匀,避免出现积水和变形。
3. 打捆在摊铺完成后,使用压路机对沥青混凝土进行打捆。
通过振动和压实作用,使沥青混凝土密实,提高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4. 表面处理对沥青路面进行表面处理,包括刨光、喷播沥青稠化剂、覆盖石屑等工艺。
增加路面的抗滑性和耐久性,提高行车安全性。
四、质量控制在沥青路面铺设工艺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包括现场检测、取样送检、记录数据等工作。
确保沥青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五、施工安全在进行沥青路面铺设工艺时,要注意施工安全。
包括施工人员要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遵守作业规程、注意交通指挥等。
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六、环境保护在沥青路面铺设工艺中,要注意环境保护。
包括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
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环保的道路基础设施。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铺设工艺是道路建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严格遵循规范要求、科学施工方法和有效质量控制,可以确保沥青路面质量优良、使用寿命长,为人们出行提供安全、便捷的道路保障。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流程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流程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道路基础调查与评估:对道路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估,了解道路的使用条件、交通量、地质情况等。
2. 设计标准确定:根据道路的分类、交通量、设计速度等因素,确定适用的设计标准,包括沥青层厚度、基层材料等。
3. 路面结构设计:根据设计标准和现场情况,确定路面结构,包括基层、底基层、面层等的材料和厚度。
4. 施工技术方案:根据路面结构设计,制定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材料等。
5. 施工图设计: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标注路面结构、材料规格等信息,供施工参考。
6. 施工前准备:准备施工材料、设备和人力资源,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清理、道路标志标线的规划等。
7. 施工过程监控与质量控制:监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材料质量检查、施工工艺检查、工期计划控制等。
8. 施工后的验收和修复:完成施工后进行验收,检查路面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不合格的部分,进行修复。
9. 养护与维修:定期养护和维修道路,延长其使用寿命,包括清洗、补修破损等工作。
以上是一般的沥青路面设计流程,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交通流量测量和分析:根据道路的位置、车辆流量和行驶速度等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确定道路的交通流量状况。
2. 路面维护评估:评估路面的状况,包括裂缝、坑洞、陷水等问题,并确定维护措施,如填补裂缝、修复坑洞等。
3. 特殊路段设计: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路段,如弯道、上下坡和交叉口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确保车辆安全通行。
4. 路面结构设计:根据交通流量和土壤情况,确定适当的道路结构层次,包括基层、底层、中层和面层。
5. 沥青混凝土配方设计:根据路面结构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适当的沥青混凝土配方,包括沥青含量、骨料种类和粒级等。
6. 施工方法选择:根据材料和设备的可用性、现场条件和工期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包括浇筑、铺设和压实等。
7. 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检验、施工参数的
监测和质量验收等,以确保路面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是一个综合考虑交通流量、路面状况、路段要求、结构设计、配方设计、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等多个因素的工程设计过程。
沥青路面设计
设计程序
4.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对高速公路、一 级公路、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基层材 料的基层、底基层,应验算拉应力是否满足容许拉 应力的要求。如不满足要求,或调整路面结构层厚 度,或变更路面结构组合,或调整材料配合比,提 高材料极限抗拉强度,再重新计算。对于季节性冰 冻地区的高级和次高级路面,尚应验算防冻厚度是 否满足要求。 5.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路面设计方案。
各种设计指标的适用范围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以设计弯沉值作为 路面结构控制指标,
2)对于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 层和半刚性基层,应验算层底拉应力是否满足相 应的容许拉应力的要求。
3)城市道路设计时,还需计算沥青路面表面最不 利点的剪应力,它应满足沥青路面容许剪应力的 要求。 4)季节性冻冻地区,沿应验算防冻厚度是否满足 要求。
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抗拉强度,确定 各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
一)、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合理取材(尤其是对于基层、 垫层材料)
2)方便施工、利于养护
3)分期修建,逐步提高
4)整体考虑,综合设计
5)考虑气候因素和水温状况的影响
二)、沥青路面结构层的选择
1、路面面层类型的选择
应与公路等级和交通量相适应 路面面层要求强度高、耐磨耗、抗滑、热稳定性 好、不透水 公路等级越高,交通量越大,路面等级也应该越高,
推移:沥青路面材料沿行车方向发生剪切或拉裂破坏而出现推挤或拥起现象。
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理论
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
体系理论
三、沥青路面设计指标
根据路面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下所产生的应力、应变和 位移量不超过路面任一结构层中材料的允许应力、应变和位 移量选定路面结构层的组合和厚度。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典型实例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典型实例沥青路面是目前我国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之一,它具有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我国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法和一些典型实例。
一、沥青路面设计方法1.路面层厚度设计:沥青路面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其层厚度。
根据路面的设计标准和相应的道路使用等级,可以采用经验公式、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合适的层厚。
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的总厚度包括基层、底基层、底面、粗石层和面层。
2.沥青混合料设计:沥青路面的面层多采用沥青混合料,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配合比设计和级配设计两种。
配合比设计通过确定沥青、石料、骨料和填料的配合比例,保证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级配设计则是通过确定石料或骨料的级配曲线,使得混合料在不同粒径下的力学性能均能满足要求。
3.施工质量控制: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对其使用寿命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个层次的控制,包括基层的夯实度、底面的平整度、沥青混合料的铺设厚度和密实度等。
此外,还需要合理控制施工温度和加水量,以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
二、典型实例1.北京五环路改扩建工程:该工程是对北京市五环路进行改扩建的项目,施工中采用了多层沥青路面结构。
在路面设计中,根据道路使用等级和设计标准,确定了各个层次的厚度,采用了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作为面层材料,提高了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裂性。
2.上海市嘉定区高速公路:该高速公路采用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设计时,根据高速公路的使用要求,确定了合适的路面层厚度和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了石料级配和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保证了路面的质量。
3.广州市岭南高速公路:该高速公路采用了悬浮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高速公路的往返快车道和法兰带,采用了不同的路面结构和厚度。
施工中,采取了分层施工和层间养护的方式,确保了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通过上述典型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沥青路面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道路使用等级、设计标准、材料性能和施工工艺等因素,以确保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
沥青路面设计步骤全解
(三)拟定结构层组合与各层材料选择
1、结构组合设计基本原则
设计原则: 根据各结构层功能组合和强度组合 合理的层间组合 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稳定性好 考虑适当的层数和厚度
三 层 式 面 层
细粒式 中粒式
粗粒式
结构示意图
山西太原至旧关高速公路全长140.7公里,路线所 经地区为山西黄土高原与太行山脉两大地貌地带, 横跨地势平缓的汾河河谷平原,穿越冲沟发育、 切割严重的重丘区,进入山势陡峻、高差悬殊的 山岭区,沿线地形极为复杂,工程条件十分困难, 是我国最早进入山岭重丘区的高速公路。太旧高 速公路1993年6月破土动工,于1996年6月25日 全线通
路面改造方案及新老路面拼接
新建路面结构
半刚性基层的强基 厚面式路面,既有半刚 性基层整体性强的优点, 又通过加大面层厚度抑 制了半刚性基层裂缝对 面层的影响,故值得继 续推广应用。
SMA13 SUP20
(4cm) (8cm)
SUP25
(8cm)
(36cm) (20cm)
水稳碎石 水稳再生料
1、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3、累计当量轴次
设计年限内一个方向上一个车道的BZZ-100累计当量轴次 Ne表示:
表1 车道系数
车道特征
Ne [(1 ) t 1] 365
车道系数 1.0
N1
单车道
两车道
四车道 六车道 八车道
0.6~0.7
0.4~0.5 0.3~0.4 0.25~0.35
4、确定交通等级
2、结构组合设计的基本步骤:
1)沥青面层结构
(1)沥青面层分层 沥青面层直接经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并将荷载传递到基层及以下的结构层。沥青面层可分为单层、 双层、三层结构。双层结构分为表面层、下面层;三层结构分 为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 表面层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磨、抗裂耐久的性能;中、下 面层应具有高温抗车辙、抗剪切、密实、基本不透水的性能; 下面层应具有耐疲劳开裂的性能。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般选择三层沥青面层结构;二级、三级 公路一般选用双层结构;三级、四级公路一般可采用双层沥青 表面处治结构。
沥青路面工艺流程
沥青路面工艺流程沥青路面工艺流程是指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使用沥青作为主要材料,对道路进行铺设和施工的全过程。
以下是沥青路面工艺流程的详细步骤:1. 设计和准备工作:在施工开始前,需要进行路面设计和准备工作。
设计工作包括路面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材料规格和数量、购买和运输材料等。
2. 清理和修复:在施工前,需要对道路进行清理和修复,包括清除杂物、修复坑洞、平整道路表面等,以保证施工质量。
3. 底层处理:在进行铺设沥青之前,需要进行底层处理。
底层处理主要包括将基层修整平整、进行砼或砂浆硬化层的施工、进行水泥稳定层的施工等。
4.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在开始铺设沥青之前,需要准备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是指由矿料、粉料、沥青和其它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材料。
5. 沥青铺设:将制备好的沥青混合料通过摊铺机均匀铺在道路表面上。
在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沥青层的厚度均匀,并避免产生接缝和空鼓。
6. 初压:在沥青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初压。
初压是将铺设的沥青层进行压实,以提高其密实度和结实度。
初压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和设备进行,常见的有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等。
7. 精压:在初压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精压。
精压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沥青层的密实度和结实度,可以使用振动压路机等设备进行。
8. 沥青面层处理:在沥青路面工艺流程中,还需要进行沥青面层的处理。
沥青面层处理主要包括维修和防护。
维修工作包括填补裂缝、修复坑洞等;防护工作包括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涂沥青乳化剂等。
9. 道路标线:在沥青路面工艺流程的最后,还需要对道路进行标线,以指导交通和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道路标线可以使用沥青标线、热熔标线等。
以上就是沥青路面工艺流程的详细步骤。
沥青路面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以确保道路的平整度、密实度和使用寿命。
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保证道路的安全和耐久。
路基路面工程第14章沥青路面的设计
层低拉应力
我国沥青路面是设计规范规定沥青面层、半刚性基层、下 基层、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作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第2 项设计控制指标:
σR= σsp/Ks
路面结构厚度设计方程式与设计参数
路面厚度验算阶段主要考察拟定的路面结构在经受设计使 用期当量标准轴载的反复作用之后,是否满足两项设计指 标的要求:
结构层材料抗弯拉强度
按照试验规程测得,也可采用劈裂试验
计算弯沉和层底拉应力的计算
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双轮隙的路表弯沉时,由于弹 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过程的复杂性,一般均需通过计算机 进行求解。早期在计算机未能遍及时,许多科技工作者通 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多种图解法和表解法以及简化 公式方法。
1、三层路面结构计算弯沉和拉应力的简化计算公式 ld=1000l1F
2、查图法 理论弯沉
aL为理论弯沉,取泊松比μ1= μ1=0.25, μ0=0.35
新建路面厚度设计
1)设计步骤 2)设计示例
路面竣工验收指标
要求在竣工后第一年的不利季节,用标准轴载BZZ-100 轮隙下实测弯沉代表值lr必须小于验收弯沉值la。
(4)测定者吹哨发令指挥汽车缓慢前进,百分表随路面 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移动。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 速读取初读数L1。汽车仍在继续前进,表针反向回转,待 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约3cm以上)后,吹口哨或挥动 指挥红旗,汽车停止。待表针回转稳定后,再次读取终读 数L2。汽车前进的速度宜为5km/h左右。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合理选材 路面各结构层所用的材料,尤其是用量大的基、垫层材料, 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天然材料、加工材料或工业副产品,以 减少运输费用和降低工程造价。同时还要注意吸取和应用 当地路面设计在选择材料方面的成功经验。
沥青路面施工方案设计
沥青路面施工方案设计沥青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具有耐久性和耐磨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机场跑道等。
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道路的用途、交通流量、气候条件以及现场的具体情况等因素。
以下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沥青路面施工方案设计。
一、前期准备工作1.项目调研:了解道路的用途、交通流量及道路特点等基本信息。
2.勘测设计:进行现场勘测,包括道路宽度、路基情况、水土情况等,还需关注地下管线情况。
3.设计选择:根据调研和勘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沥青路面结构类型,如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防水层或水泥混凝土面层加沥青封层等。
二、基础处理1.路基处理:对路基进行填方、夯实,保证路基平整、承载力好。
2.边坡处理: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边坡处理,采用挡墙、绿化等方式加固。
三、路面施工1.基层施工:(1)垫层:进行2次散筛石垫层夯实,保证垫层的承载性能和平整度。
(2)混凝土基层: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基层施工,确保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3)沥青防水层(可选):在基层完工后,进行沥青防水层的施工,提高路面的防水性能。
2.面层施工:(1)底层面层:将沥青混凝土面层铺设在基层或沥青防水层之上,厚度通常为4-6cm,确保材料均匀、密实。
(2)面层压实:采用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进行面层的压实,确保密实度和平整度。
(3)面层处理:对铺设完毕的面层进行灰尘清除、道路标线施划等处理。
四、质量控制1.材料质量控制:对采用的沥青及骨料等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满足施工要求。
2.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执行。
(2)对施工工艺和质量进行现场监督和抽样检测,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五、养护维修1.辅助设施:施工完成后,及时设置相关的辅助设施,如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
2.定期养护:定期检查路面状况,对路面损坏或变形进行及时维修。
在沥青路面施工方案设计中,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完善方案,并结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
试述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步骤
·
试述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步骤
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是道路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步骤如下:
1.确定设计交通量:首先需要明确该路段的设计交通量,即在设计年限内通过该路段的车辆总数。
2.确定路面结构类型:根据该路段的设计交通量、路基土的承载力和地下水位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路面结构类型,例如柔性路面或刚性路面。
3.选择路面材料:在选择路面材料时,需要考虑诸如交通量、气候条件和路面类型等因素,例如沥青混凝土表层、底层和基础层等。
4.计算路面厚度:根据所选材料的特性和设计交通量,利用路面厚度设计方法计算出所需的路面厚度。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经验公式法、试验法和理论计算法等。
5.确定施工方案:最后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包括路面层数、各层厚度、路面材料种类和配合比等。
以上便是沥青路面厚度设计的主要步骤。
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以保证路面的安全、耐久和舒适性。
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步骤
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步骤嘿,咱今儿就来聊聊这沥青路面厚度设计的事儿哈!这可真不是个简单活儿呢。
你想想,这路面就好比是咱人穿的鞋子,得合脚舒服才行呀!那怎么才能设计出合适厚度的沥青路面呢?首先呢,得好好了解一下这路要承担多大的压力呀!是每天就过几辆小汽车呢,还是会有那些大卡车轰隆隆地来回跑呀。
这就跟咱挑鞋子一样,要是就平常散散步,那薄底鞋就行,要是要去爬山走远路,那肯定得厚底鞋才顶事儿嘛!然后呢,还得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
要是老是下雨湿漉漉的,那这路面可得耐得住水的浸泡呀,不然没多久就坏啦。
就像咱要是去雨天多的地方,那得选防水好的鞋子不是?接下来呀,还得研究研究这路下面的地基咋样。
要是地基软乎乎的,那路面就得厚一些,才能稳稳当当的。
这就好比建房子,地基不牢,房子能稳吗?再就是材料啦!不同的沥青材料性能也不一样呢。
就好比不同的布料做出来的衣服,有的结实,有的就容易破。
设计的时候还得考虑成本呢!咱不能可劲儿地用材料,那得花多少钱呀!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成本。
这就跟咱过日子一样,得算计着花呀!还有啊,施工工艺也很重要呢!再好的设计,要是施工的时候马马虎虎,那也不行呀。
就像做衣服,设计得再好,裁缝手艺不行,那做出来的衣服也不咋好看。
设计完了也不能就不管啦,还得随时观察着,要是有啥问题及时调整。
这就跟咱买了新鞋,穿一段时间得看看有没有磨损啥的,好及时处理呀。
总之呢,这沥青路面厚度设计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儿。
得考虑好多好多因素呢,一个不小心,这路面就可能不耐用啦。
所以呀,可得认真对待,就像咱对待自己的生活一样,用心才能过得好呀!这就是我对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步骤的理解啦,你觉得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确定交通等级 (二)确定土基干湿类型、回弹模量 (三)拟定结构层组合与各层材料选择 (四)确定材料抗压回弹模量 (五)按设计弯沉计算路面厚度 (六)确定路面材料抗拉强度(先判断是否验算拉力) (七)验算层底拉应力 (八)判断路面结构总厚度≥防冻厚度? (九)技术经济比选,确定采用的路面结构
沥青路面
a
1
一、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法和理论
设计方法的分类
1、经验,半经验法——使用经验或试验路结果为依 据
2、理论法——以弹性理论为基础,并由试验确定计 算参数的力学方法,综合考虑了车辆荷载,交通 量,环境因素以及材料特性影响。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属于第2种
a
2
二、我国沥青路面的设计理论
▪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 用下的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
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层厚度。 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
面层和半刚性材料基层、底基层应进行弯拉应力
验算。
▪ 用多层弹性体系理论进行路面结构计算时,应考
虑各层间接触的条件。我国现行规范采用完全连 续体系为层间接触条件。
?指标确定的依据
a
3
1.沥青路面的破坏状态
(1)沉陷 在车轮作用下路表面产生的较大凹陷变形,有时凹陷两侧伴有
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标准轴载
BZZ-100
标准轴载P(KN) 轮胎接地压强p(MPa)
100 0.70
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
21.30
d(cm) 两轮中心距(cm)
1.5d
a
15
2、车辆轴载换算:
1)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 轴载换算公式: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类
Ks 0.4N 5e0.11/Ac
式中: A c —公路等级系数。
a
(1-3a) (1-3b) (1-3c)
11
三、沥青设计的内容
1、原材料的选择,材料组成设计 2、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 3、结构层厚度计算(★) 4、路面排水设计 5、路面结构方案比选
a
12
四、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厚度设计的基本步骤
青面层空隙率太大,路表水容易渗入而使沥青面层出现松散。
沥青剥落
混合料松散 图5 沥青路面水损害实况
a
坑洞
8
2 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
(1)设计弯沉值 路面弯沉:是在垂直荷载作用下,路表产生的垂直变形。路面设计弯沉值是
表现路面整体刚度大小的指标,是路面厚度计算的主要依据。
ld60N0 e2AcAsAb
(1-1)
a
13
新建沥青路面结构厚度设计程序框图
搜集调查交通量并 计算累计标准轴次
根据交通、道路设计等 级等资料计算设计弯沉
气象资料、材料调 查及混合料试验
确定土基干湿类 型、回弹模量
拟 定 路 面 结 构 方案
确定材料抗压回弹模量
确定路面材料抗拉强度
按设计弯沉计算路面厚度
不 合
是否验算拉力
验算
确定容许疲劳拉应力σR
的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及结构层材 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这种变形出现在行车轮带处, 即形成路面的纵向带状凹陷。
图2 沥青路a面车辙
5
1.沥青路面的破坏状态
(3)开裂 是沥青路面常见的一种破坏形式,最初在荷载作用部位形成细而短的
横向开裂,继而逐渐扩展成网状 。 按其分布形式有纵裂、横裂、网裂;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疲劳开裂、 低温缩裂。 疲劳开裂:是路面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受车轮荷载的反复弯曲作用,使结构 层底部产生的拉应变超过材料的疲劳强度而开裂,并逐步向表面发展。疲 劳开裂的特点是,路面无明显的永久变形。
式中:l d —路面设计弯沉值(0.01mm);
N e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A c —公路等级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1.0,二级公路为1.1,
三、四级公路为1.2;
A s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1.0,热拌和冷拌沥青碎石、
沥青贯入式路面(含上拌下贯式路面)、沥青表面处治为1.1;
产生的剪应力超过材料的抗剪强度。同时也与行驶车轮的冲击、
振动有关。
a
7
1.沥青路面的破坏状态
(5)松散剥落
指沥青从矿料表面脱落,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呈松散状态,从路面剥落形成凹坑。 其主要原因是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附性较差,在水和冰冻的作用下,沥青从矿
料表面剥离。 另外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过高使沥青老化失去粘性,摊铺后压实温度过低使沥
隆起现象。当沉陷严重时,在结构层受拉区产生开裂而形成纵裂, 造成路面沉陷的主要原因是路基土的压缩,当路基土的承载能力较 低,不能承受从路面传至路基表面的车轮压力,便产生较大的垂直 变形即沉陷。
图1 路面沉a 陷示意图
4
1.沥青路面的破坏状态
(2)车辙 路面的纵向带状凹陷,是高级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型式,是路面
A b —路面结构类型系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1,柔性基层
沥青路面为1.6。
a
9
2 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
(2)允许拉应力 R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整体性材料基
层、底基层,要进行层底拉应力验算,结构层底面计算点的拉应力 m 应
小于或等于结构层材料的允许拉应力 R 。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m R
R
sp
Ks
式中: R —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MPa;
(1-2)
sp —结构层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MPa,由实验确定。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采用极限劈裂强度;
K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s
a
10
2 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
Ks 0.0.9Ne0.22/Ac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
Ks 0.3N 5e0.11/Ac
格
否
计算层底拉应力σm
总厚度≥防 冻厚度?
合格
有
是否验算防冻厚度 否
是否有其他方案
满足
σm≤σR? 不满足 是
是否增加厚度
否 技术经济比选,确 定采用的路面结a构
否 是否调整材料
是 14
(一) 计算交通量(累计当量轴次),确定路面等级
1、标准轴载(P187)
标准轴载:
规定: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轴重100KN为标
弯拉疲劳
剪切疲劳
图3 沥青路面疲劳a 开裂实况
6
1.沥青路面的破坏状态
低温缩裂:是某些整体 性结构层在低温时由于 收缩受限而产生较大拉 应力,超过相应条件下 的抗拉强度时就产生开 裂。
(4)推 移
图4 沥青路面与缘石的裂缝实况
受到较大的车轮水平荷载作用时,路面表面出现推挤和拥
包。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力和水平力的综合作用,使结构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