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附习题(精华版)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e761c0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f.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一部神话传说小说。
该作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幅宏大而奇幻的仙侠世界。
以下是对《西游记》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供读者参考。
一、故事背景与概述《西游记》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历尽千辛万苦前往西天取经的传奇历险。
四位主要角色分别是唐僧(真名叫玄奘),孙悟空(猴王齐天大圣),猪八戒(天蓬元帅),沙僧(悟净)。
二、主要人物介绍1. 唐僧:真名叫玄奘,为唐朝皇室后裔,凭借着自身的悟性和热爱信仰而成为一位高僧。
他身怀佛法,受命西天取经,是故事中的领导者和主角。
2. 孙悟空:猴王齐天大圣,天地造化之灵,拥有变化多端的神通和千般本领。
因调皮捣蛋而被玉帝驱逐出天宫,后来受唐僧委托,成为唐僧师徒团队的护法使者。
3. 猪八戒:天蓬元帅,本名悟能,曾是天宫天蓬元帅,因胡作非为而被罚下凡尘化身为猪形。
他是文武双全的角色,同时也是捣乱者和吃货,负责保护三藏师父。
4. 沙僧:本名悟净,原是流沙河妖,因行善积德被封为沙僧。
他个性刚正,体格高大,擅长扛鼎,是唐僧一行的力量支持。
三、主要故事情节1. 拜师和悟道:孙悟空拜唐僧为师,修炼成为斗战胜佛,脱离佛门恶事。
猪八戒和沙僧也随后加入唐僧团队。
2. 九九八十一难:唐僧师徒四人历经重重艰险,遇到了各种妖魔鬼怪,如牛魔王、红孩儿、铁扇公主等,但最终都被孙悟空和师兄弟们所解决。
3. 大闹天宫:孙悟空因得罪天宫而引发一系列神仙之间的争斗,最终被佛祖如来收服,获得了表字“齐天大圣”,并被任命为唐僧西行路上的护法使者。
4. 结伴取经:师徒四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却始终坚持前行,相互合作,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5. 授经道:在西天取得真经后,唐僧举办诵经大会,将经书广传,为人间开启了佛教盛世。
四、主题思想与文化内涵1. 佛教思想:整部小说贯穿了佛教对修行者的要求和对人性的思考,强调了佛教中的救度众生的核心理念。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905d4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a.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重点知识点归纳《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这部作品凝聚了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对《西游记》的重点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
1. 《西游记》的主要情节《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朝时期僧人玄奘师徒四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经历了一系列的奇遇和试炼,终于成功取得了真经,并带回中国。
全书分为七十六回,内容包括封妖除魔、与妖精斗智斗勇等精彩情节。
2. 《西游记》的主要人物《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包括师徒四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他们各自有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其中,孙悟空是个狡猾机智、身手不凡的猴子,具有变化多端的能力;猪八戒是个爱吃懒做、但力大无穷的猪妖;沙僧则是个沉默寡言、机智勇敢的沙漠妖怪。
3. 西游记的主题和意义《西游记》的主题是追求真理和正义,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性、社会和宇宙的探索。
通过师徒四人的经历,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寓言故事,探讨了人的理想与欲望、善与恶的矛盾。
这部作品的意义在于向人们展示了通过修行、战胜自我和与妖魔斗争的方式来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道路。
4. 《西游记》的文化价值《西游记》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这部小说融汇了中国古代神话、佛教、道教等各种元素,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现的窗口。
5. 《西游记》的影响和影视改编《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部作品不仅启发了无数的读者,还被改编成了许多电视剧、电影、舞台剧等,成为了中国影视界的经典之作。
综上所述,《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智慧的名著,通过师徒四人的冒险之旅,向人们展示了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道路。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智慧。
《西游记》复习资料及练习含答案
![《西游记》复习资料及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36f9d18bd63186bdebbc0d.png)
名著阅读复习资料——《西游记》一、内容概要《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
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
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经的缘起。
从十四回到全书结束,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魔,到西天成了“正果”二、主要人物介绍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
系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
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
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和筋斗云之本领。
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
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
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
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
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
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所以孙悟空很容易就会成为中国小男孩崇拜的偶像。
唐僧,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
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
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生化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
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
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
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猪八戒,又名猪刚鬣、猪悟能。
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形状。
最全最实用《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最全最实用《西游记》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3ac44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b.png)
最全最实用《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最全最实用的《西游记》知识点:一、主要人物1、孙悟空由仙石孕育而生,自号“齐天大圣”。
他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性格特点:勇敢无畏、聪明机智、叛逆反抗,但也有些急躁、自负。
孙悟空的武器是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能随心变化。
2、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
他是取经团队的核心人物,意志坚定,慈悲善良,但有时过于迂腐和顽固。
3、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错投猪胎。
性格特点:贪吃懒做、贪财好色,但也有憨厚可爱、重情重义的一面。
他的武器是九齿钉耙。
4、沙僧原是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界。
性格老实忠厚、任劳任怨,负责挑担的工作。
他的武器是降妖宝杖。
二、取经路线从长安出发,历经两界山、高老庄、流沙河、黄风岭、万寿山、白虎岭、黑松林、平顶山、乌鸡国、车迟国、通天河、西梁女国、火焰山、祭赛国、荆棘岭、小雷音寺、朱紫国、狮驼岭、比丘国、无底洞等地,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三、故事情节1、大闹天宫孙悟空不满玉帝封他为“弼马温”,自封“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他,却都不是他的对手。
最后,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2、三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变化人形,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唐僧却误以为孙悟空滥杀无辜,将他赶走。
3、真假美猴王六耳猕猴假扮孙悟空,与真悟空打得难解难分,最后如来佛祖识破六耳猕猴,将其收服。
4、三借芭蕉扇唐僧师徒路过火焰山,需要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灭火。
铁扇公主因红孩儿被孙悟空降伏,不肯借扇,孙悟空历经三次周折,最终借到芭蕉扇。
四、主题思想1、对封建社会的批判通过描写天庭、地府等神仙机构的黑暗和腐败,以及妖怪的为非作歹,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
七年级语文西游记
![七年级语文西游记](https://img.taocdn.com/s3/m/7b8c63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7.png)
七年级语文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这部小说以取经之路为主线,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以下是《西游记》中一些主要人物和情节的简介:
唐僧:本名唐三藏,是取经之路的核心人物。
他忠诚于信仰,一心向佛,为了取得真经,不畏艰险,带领徒弟们勇往直前。
孙悟空:又名美猴王,是唐僧的大徒弟。
他拥有神通广大的本领,机智勇敢,善于变化,帮助师傅唐僧解决各种难题。
猪八戒:又名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
他性格憨厚,力大无穷,虽然有时贪吃懒惰,但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
沙僧:又名悟净,是唐僧的三徒弟。
他性格沉稳,忠心耿耿,是唐僧的保护者之一。
白龙马:是唐僧的坐骑。
原是天宫中的龙王三太子,因犯天条被贬为马。
他为了报恩,一路跟随唐僧,为其驮负行李,保驾护航。
妖魔鬼怪:在取经之路上,唐僧师徒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
这些妖怪或为阻挠取经,或为吞噬唐僧的肉身而来。
而孙悟空等人与这些妖怪斗智斗勇,最终战胜了他们,成功取得真经。
神仙佛祖:在《西游记》中,许多神仙佛祖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观音菩萨、弥勒佛、如来佛祖等。
他们或指引唐僧师徒前行,或帮助其解决困境。
经典情节:在《西游记》中,有许多经典的情节和故事。
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偷吃人参果”等。
这些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成为《西游记》的经典之一。
以上是对《西游记》中主要人物和情节的简单介绍。
中考名著复习:《西游记》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名著复习:《西游记》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0dacb29b6648d7c0c746b1.png)
中考名著复习:《西游记》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情节串联】1、美猴王出世:花果山顶石头崩裂出的石卵,化为一个石猴,它眼里射出的两道金光惊动了玉皇大帝。
石猴行动敏捷,心机灵巧。
老猴提出谁有本事钻进山洞可拜它为王的建议。
石猴紧闭双眼纵身跳进瀑布,他发现里面有石锅、石灶、石碗、石床、石凳等,是一个极佳的安身之地。
众猴伏地拜石猴为王,号称美猴王。
2.灵台山遇仙:猴王为求长生不老,在樵夫的指点下,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须菩提祖师学艺。
祖师给他取名,姓孙,名悟空,把七十二变的口诀和筋斗云的口诀传授给了悟空。
后来悟空因在师兄弟们面前表演七十二变,惊动了祖师,被须菩提祖师赶回花果山。
3.龙官借宝:悟空学艺归来,花果山水帘洞已被以混世魔王为首的妖魔霸占了。
悟空只几拳就把混世魔王打得动弹不得了,众猴们又重新回到了水帘洞。
悟空带着猴子们在花果山上玩耍、练武。
他试过很多兵器,可总是觉得不合适,后来到东海龙宫找老龙王强行借了定底神珍铁,上面写有“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4.大闹天宫:孙悟空不满玉帝给的官衔,当他发现王母娘娘蟠桃大会没宴请他时,产生了强烈的反抗,他定住七衣仙女,调弄赤脚大仙,喝尽玉液琼浆,吃完八珍百味、嚼尽九转金丹,后被投入八卦炉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却没烧死他,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蹬倒八卦炉,摔倒太上老君,把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帝吓得惊慌失措。
5.大战二郎神:悟空因大闹蟠桃胜会和偷吃金丹,四大天王奉命围困花果山。
观音菩萨保举玉皇大帝外甥——二郎神参与捉拿。
二郎神本领高强,与悟空大战三百回合未分胜负。
于是二人开始比试变化的本领,悟空多次变化都被二郎神识破。
太上老君趁悟空不备,用金刚琢将悟空打晕,梅山六兄弟一拥而上,这才将悟空擒获。
(备注: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斩妖台上,玉帝要将悟空斩首,怎奈悟空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变得刀枪不入,天王下令用火烧雷劈,却还是无济于事。
太上老君将悟空押至八卦炉中,想用三昧真火将悟空烧死,谁知,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悟空非但没有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冲出八卦炉,再次把整个天庭打搅得一塌糊涂。
《西游记》名著复习及习题
![《西游记》名著复习及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6375d6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a.png)
通过唐僧师徒四人面对自身内心的种种诱惑与困惑,传达了克服困难的理念。
《西游记》的文学价值
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一,《西游记》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展 现了作者的创意和才华。它的艺术成就和故事的智慧让人沉醉其中。Biblioteka 阅读《西游记》要注意的重点
• 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 佛教教义的体现 • 故事情节的变化和发展 • 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2
与妖魔斗法
师徒四人与各种妖魔鬼怪进行激烈斗争,取经路上充满了各种挑战。
3
众生之苦
唐僧带领师徒四人替众生解决疾苦,充满了佛教教义与人性的思考。
《西游记》的主题和意义
信仰与修行
通过唐僧取经的旅程,探讨了人们对于信仰和修行的追求与意义。
友情与团队合作
展示了师徒四人之间的信任、友情和共同战胜困难的力量。
习题练习和复习建议
为了更好地掌握《西游记》的内容,可以进行以下练习和复习: - 阅读相关章节并回答问题 - 分析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心理变化 - 思考故事背后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智勇善良的僧人,他率领师徒四人踏上西天取经的 旅程。
孙悟空
聪明机智的猴子,具有神通广大和火眼金睛的超能 力。
猪八戒
爱吃懒做的猪精,搞笑幽默,常常为师徒四人带来 麻烦。
沙悟净
原为天宫天蓬元帅,因犯错被贬下凡,变成沙和尚 辅助唐僧保护师徒四人。
《西游记》的情节梗概
1
唐僧西行
唐僧师徒四人踏上西行取经的旅程,历经艰险与魔障。
《西游记》名著复习及习 题
准备复习《西游记》?本演示将为您提供有关这部经典作品的关键知识和习 题练习。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西游记》的背景介绍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创作。它是一部以佛教故事为背景,讲述了 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奇幻冒险故事。
西游记阅读题及
![西游记阅读题及](https://img.taocdn.com/s3/m/61d73c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d.png)
西游记阅读题及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
之一。
本文将结合阅读题,深入探讨《西游记》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
一、主要人物
《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包括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
孙悟
空是个猴子精,武艺高强,拥有七十二变和金箍棒。
猪八戒是个猪精,虽然愚蠢贪吃,但有着过人的力气。
沙僧是个沙和尚,性格沉稳,擅
长变化术。
唐僧是个慈祥的和尚,身怀正法之心,是三位徒弟的师傅。
二、主要情节
故事开始于唐僧出发西天取经的决定,他遇到了孙悟空、猪八戒和
沙僧三位徒弟。
在前往西天的途中,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与各种妖魔
鬼怪搏斗。
他们先后经历了花果山、通天河、火焰山等经典场景,最
终成功取得真经。
三、主题探讨
《西游记》的主题主要包括正义、友情、信仰和成长。
孙悟空等四
位主人公代表了不同的品质和价值观,他们在取经的过程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
故事通过描述他们的冒险经历,阐述了正义战胜邪恶
的道理,传达了信仰的力量,展现了友情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对《西游记》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进行深入阐述,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也可以从中汲取正能量,感悟成长之道。
愿我们都能像孙悟空等四位主人公一样,勇往直前,不畏艰险,最终获得成功。
《西游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内容简介及习题带答案
![《西游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内容简介及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1f9852f46527d3250ce01e.png)
《西游记》内容简介及习题(带答案)1、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2、体裁:长篇神话小说3、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
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4、精彩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四圣试禅心等。
5、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6、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是正义的化身。
孙悟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作为孙悟空对立面的神佛世界和妖魔鬼怪,象征着黑暗势力。
这一正一反,既突出了孙悟空的英雄形象,又突出了斩妖降魔的内容,从而使贯穿全书的取经的目的退居次要地位。
在吴承恩笔下,取经一事的宗教意义已大大淡化,仅仅具有象征意义。
它给读者的启示在于: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
人物分析1、孙悟空(行者)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孕育而生。
③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好勇斗胜,重视承诺,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④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偷吃无数蟠桃和各种仙丹练就而成金刚不坏之身。
《西游记》名著导读+知识点+练习大集合,重点名著篇目必须了解!
![《西游记》名著导读+知识点+练习大集合,重点名著篇目必须了解!](https://img.taocdn.com/s3/m/8f25dbd8f01dc281e43af083.png)
《西游记》内容梳理一、作品名片《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编写而成。
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
作者通过虚幻的世界,对封建统治者的态度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悟空的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的马夫,其统治之黑暗不言而喻。
如来佛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钱财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许手下人收取贿赂,这反映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的黑暗情景。
二、作者简介吴承恩(1501年—1582年) 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在81岁左右时去世。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
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三、主要内容《西游记》全书分为四大部分:一、从第一回到第七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叙述孙悟空出生、求仙得道、大闹“三界”《西游记》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二、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代取经缘起;三、十三至九十九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小白龙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四、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取经回到东土,都得道成为真佛。
四、人物性格简析主要人物相关故事情节性格特点孙悟空勇闹水帘洞,闹龙宫,闹地府,大闹天宫,囚禁五行山,大闹黑风山,云栈洞收八戒,神化引婴儿,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留名三清观,显法车迟国,大闹金兜洞,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计盗紫金铃,三探无底洞,大战青龙山无所畏惧,除恶务尽,重情重义,机智过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恶作剧。
《西游记》知识归纳及练习(附答案)
![《西游记》知识归纳及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a9abe1f121dd36a32d82ee.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白丁整理《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1、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2、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八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由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经典故事:(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8)火烧盘丝洞(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3、推荐理由:①善于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人胜,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形象鲜明、栩栩如生;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丰富奇特的夸张。
4、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孙悟空:他由仙石化成,手持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够72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公里。
他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了49天,反到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
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
性格特征——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
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身上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勇于反抗、敢作敢为的战斗精神;在"西天取经"中,孙悟空身上双表现出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积极进取、永不妥协的理想主义精神。
《西游记》第1—20回情节及习题(教师版)
![《西游记》第1—20回情节及习题(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2d235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6.png)
《西游记》专项训练(1-5回)一、情节梳理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内容概要】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项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
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
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为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
根据一老猴指点,石猴经南赡训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名曰孙悟空。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内容概要】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
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
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
【情节勾连】:石猴出世→猴中称王→拜师学艺-→妖界称王【评价感悟】:①孙悟空非凡的出身以及集猴、神、人三者于体的形象特点,给作品的开篇增添了浓重的神话色彩。
②孙悟空的出身与石头有关,《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也来自灵石,二者皆与石有缘,且性格也都有顽劣的特点。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内容概要】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操演群猴。
山中妖、兽纷纷拜悟空为尊。
悟空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
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
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
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内容概要】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
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
被悟空打败。
金星再次招来悟空。
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内容概要】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
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
逃回花果山。
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
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情节勾连】:大闹天宫:龙宫借宝→强销生死簿→受封弼马温→闯祸蟠桃园→被烧炼丹炉→受困五行山孙悟空的名号:千岁大王→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一孙行者→斗战胜佛【人物形象】孙悟空:桀骜不驯、热爱自由、勇于斗争、敢作敢当,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西游记》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附习题(精华版)
![《西游记》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附习题(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30a49ba8114431b90dd8b8.png)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第一部分:石猴出世、大闹天宫(1-7回)石猴出世→石猴拜师(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须菩提祖师),学得长生之术、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十万八千里)→龙宫拿宝(如意金箍棒:定海神珍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大闹幽冥界(勾销生死)→太白金星招安、封弼马温;反出天宫自称“齐天大圣”→天宫征讨(李天王、哪吒、巨灵神)失败后招安→捣乱蟠桃会(吃蟠桃、喝酒、偷丹(九转金丹等))→天宫征讨(李靖、哪吒、四大天王;惠岸(木吒);与显圣二郎真君杨戬斗变化)被抓→八卦炉中炼得火眼金睛→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
第二部分:唐僧来历、取经缘由(8-12回)观音到东土(路上预收4个徒弟)→唐僧出生来历→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唐太宗地府还魂、水陆大会→观音菩萨现身,玄奘在贞观十三年九月出发西天取经。
第三部分: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成正果(13-100回)经历14年(5048日)、路经十万八千里,取回35部真经共5048卷(一藏)。
九九八十一难:1、金蝉遭贬;2、出胎几杀;3、满月抛江;4、寻亲报仇;5、出城逢虎;6、折从落坑;7、双叉岭上;8、两界山头;9、陡涧换马;10、夜被火烧;11、失却袈裟;12、收降八戒;13、黄风怪阻;14、请求灵吉;15、流沙难渡;16、收得沙僧;17、四圣显化;18、五庄观中;19、难活人参;20、贬退心猿;21、黑松林失散;22、宝象国捎书;23、金銮殿变虎;24、平顶山逢魔;25、莲花洞高悬;26、乌鸡国救主;27、被魔化身;28、号山逢怪;29、风摄圣僧;30、心猿遭害;31、请圣降妖;32、黑河沉没;33、搬运车迟;34、大赌输赢;35、祛道兴僧;36、路逢大水;37、身落天河;38、鱼篮现身;39、金兜山遇怪;40、普天神难伏;41、问佛根源;42、吃水遭毒;43、西梁国留婚;44、琵琶洞受苦;45、再贬心猿;46、难辨猕猴;47、路阻火焰山;48、求取芭蕉扇;49、收缚魔王;50、赛城扫塔;51、取宝救僧;52、棘林吟咏;53、小雷音遇难;54、诸天神遭困;55、稀柿同秽阻;56、朱紫国行医;57、拯救疲癃;58、降妖取后;59、七情迷没;60、多目遭伤;61、路阻狮驼;62、怪分三色;63、城里遇灾;64、请佛收魔;65、比丘救子;66、真假猴王;67、松林救怪;68、僧房卧病;69、无底洞遭困;70、灭法国难行;71、隐雾山遇魔;72、凤仙郡求雨;73、失落兵器;74、会庆钉钯;75、竹节山遭难;76、玄英洞受苦;77、赶捉犀牛;78、天竺招婚;79、铜台府监禁;80、凌云渡脱胎;81、晒经石留迹。
《西游记》内容简介及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西游记》内容简介及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9f294af71fe910ef12df8cd.png)
《西游记》内容简介及习题(带答案)二、情节概括1.石猴出世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有一块石头受天地之灵气,享日月之精华,忽然有一日崩开,里面出现一只石猴。
该猴发现水帘洞后被群猴拥戴为王。
2.石猴拜师石猴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独自驾筏出门求学,师承菩提祖师,得名孙悟空。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
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
一日,悟空变为松树,被逐出洞。
回到花果山,自称美猴王。
3.官封弼马温悟空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
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玉帝知其厉害,便假意招安,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将其封为弼马温。
4.大闹天宫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旗号。
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
悟空被刀砍斧剁。
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5.祸起观音院(大闹黑风山)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火烧禅院。
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
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后请观音菩萨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
6.计收猪八戒唐僧悟空来到高老庄,庄主女儿被一长嘴大耳妖怪强占。
悟空追赶妖怪来到云栈洞。
得知妖怪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误投猪胎。
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遂引起拜见唐僧,赐号八戒。
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
7.大战流沙河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
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
木叉叫出妖怪悟净。
唐僧收悟净为徒,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8.四圣试禅心骊山老母与观音。
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欲招唐僧为夫,并要将三个女儿嫁给悟空。
八戒和沙僧,意在试探师徒四人禅心是否坚固,唯八戒意动神摇,溜进后堂去撞天婚,被捉弄捆于树上,八戒十分羞愧。
9.偷吃人参果唐僧师徒到五庄观投宿。
两位道童奉命,以人参果款待唐僧,八戒怂恿悟空偷果,遭到二道童怒骂。
「中考语文」名著《西游记》知识点汇总(附习题)
![「中考语文」名著《西游记》知识点汇总(附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4356809b89680202d82544.png)
「中考语文」名著《西游记》知识点汇总(附习题)内容简介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
2、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3、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有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4、小说主题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
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5、经典故事(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8)火烧盘丝洞(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常考点一、填空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
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全书一百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
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
四大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及习题
![四大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及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c2432ef01dc281e53af09e.png)
《西游记》知识集锦介绍一、作者简介:吴承恩,明朝人。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吐瞩目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
二、故事梗概东胜神州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产下一猴。
石猴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去可行十万八千里,自称“美猴王”。
他盗得定海神针,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
当猴王得知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
孙悟空又被请上天管理蟠桃园。
他偷吃了蟠桃,搅闹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又派天兵捉拿。
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
太上老君用暗器击中孙悟空,猴王被擒。
经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丹炉锻炼,孙悟空毫发无伤。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如来派观音菩萨去东土寻一取经人,来西天取经,劝化众生。
观音点化玄奘去西天求取真经。
唐太宗认玄奘做御弟,赐号三藏。
唐三藏西行,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
孙悟空被带上观世音的紧箍,唐僧一念紧箍咒,悟空就头疼难忍。
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伏白龙,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
在高老庄,收伏猪悟能八戒,猪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在流沙河,又收伏了沙悟净,沙和尚成了唐僧的第三个徒弟。
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求经。
观音菩萨欲试唐僧师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贤,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为婿,唐僧等三人不为所动,只有八戒迷恋女色,被菩萨吊在树上。
在万寿山五庄观,孙悟空等偷吃人参果,推倒仙树。
为了赔偿,孙悟空请来观音,用甘露救活了仙树。
师徒四人和好如初,同心协力,赶奔西天。
在火焰山欲求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
铁扇公主恼恨悟空把她的孩子红孩儿送往洛伽山做童子,不肯借。
《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西游记》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8072c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0.png)
《西游记》知识点整理《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长篇小说。
本文综合整理了《西游记》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经典之作。
一、《西游记》的背景及作者介绍《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小说,成书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
全书共分为六十四回,描写了唐朝玄奘法师带领孙悟空等三位徒弟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二、人物介绍1. 孙悟空:本名孙行者,是唐僧的第一位徒弟,具有千里眼、顺风耳等神通能力,善使云霞之术和金箍棒。
2. 唐僧:原名玄奘,是唐朝著名的佛教高僧,被封为西天取经的特号。
3. 猪八戒:本名悟能,是唐僧的第二位徒弟,外貌为猪头人身,擅长使用九齿钉耙。
4. 沙悟净:本名沙和尚,是唐僧的第三位徒弟,外貌为人身狮子头,擅长使用降妖宝杖。
三、故事情节1. 唐僧取经:故事主线是唐僧带领徒弟去西天取经,取得经书后能够拯救世人。
他们经历了三打白骨精、遇见黑风山、降服红孩儿等一系列的艰险和困难。
2. 五行山封印:孙悟空因为调皮捣蛋被玉帝封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多年。
后来得到唐僧的拯救,并开始修行,成为唐僧的护法。
3. 观世音救唐僧:唐僧众人在西行途中多次受到妖精和妖魔的袭击,观世音菩萨多次出现并施法救唐僧。
4. 西天取经:唐僧一行人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西天,取得了真经,并成功回到东土,拯救了世人。
四、主题与意义1. 信仰与修行:《西游记》中的唐僧代表了虔诚的信仰者,他通过修行和坚持完成了取经的使命,体现了修行的重要性。
2. 友情与团结: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之间的友情和团结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他们相互帮助、互相鼓励,共同面对各种困难。
3. 对抗邪恶与取得胜利:《西游记》通过描绘唐僧一行与妖魔鬼怪的斗争,强调了正义与邪恶的对抗以及善良最终战胜邪恶的力量。
五、影响与传播《西游记》以其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构思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文版本,并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
《西游记》资料及答案
![《西游记》资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a1b66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78.png)
《西游记》资料及答案2016届《西游记》阅读资料(1至50回)一、主要内容(1至50回)《西游记》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东胜神州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日月精华,产下一神猴。
石猴四海求师,在西牛贺洲得到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习得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
归来后自号“美猴王”,去龙宫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针铁,化做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欲遣兵捉拿。
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弼马温一职,在御马监管马。
猴王初时不知官职大小,后知实情,打出南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吒二将。
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了千年蟠桃,又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双方争持不下,观音菩萨举荐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战。
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
太上老君暗器击中悟空,猴王被擒。
玉帝下令对“妖猴”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不能损伤悟空毫毛。
太上老君又把悟空置于丹炉中锻炼,七七四十九日开炉,孙悟空依然毫发无伤,反炼就“火眼金睛”在天宫大打出手,打上灵霄宝殿。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饥时,给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熔化的铜汁喝。
如来因见南瞻部洲贪淫乐祸,多起争端,遂派观音菩萨去东土寻一取经人,来西天取乐,劝化众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第一部分:石猴出世、大闹天宫(1-7回)石猴出世-石猴拜师(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须菩提祖师),学得长生之术、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十万八千里)-龙宫拿宝(如意金箍棒:定海神珍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大闹幽冥界(勾销生死)-太白金星招安、封弼马温;反出天宫自称“齐天大圣”-天宫征讨(李天王、哪吒、巨灵神)失败后招安-捣乱蟠桃会(吃蟠桃、喝酒、偷丹(九转金丹等))-天宫征讨(李靖、哪吒、四大天王;惠岸(木吒);与显圣二郎真君杨戬斗变化)被抓-八卦炉中炼得火眼金睛-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
第二部分:唐僧来历、取经缘由(8-12回)观音到东土(路上预收4个徒弟)—唐僧出生来历—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唐太宗地府还魂、水陆大会-观音菩萨现身,玄奘在贞观十三年九月出发西天取经。
第三部分: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成正果(13-100回)经历14年(5048日)、路经十万八千里,取回35部真经共5048卷(一藏)。
九九八^一难:1、金蝉遭贬;2、出胎几杀;3、满月抛江;4、寻亲报仇;5、出城逢虎;6、折从落坑;7、双叉岭上;&两界山头;9、陡涧换马;10、夜被火烧;11、失却袈裟;12、收降八戒;13、黄风怪阻;14、请求灵吉;15、流沙难渡;16、收得沙僧;17、四圣显化;18、五庄观中;19、难活人参;20、贬退心猿;21、黑松林失散;22、宝象国捎书;23、金銮殿变虎;24、平顶山逢魔;25、莲花洞高悬;26、乌鸡国救主;27、被魔化身;28、号山逢怪;29、风摄圣僧;30、心猿遭害;31、请圣降妖;32、黑河沉没;33、搬运车迟;34、大赌输赢;35、祛道兴僧;36、路逢大水;37、身落天河;38、鱼篮现身;39、金兜山遇怪;40、普天神难伏;41、问佛根源;42、吃水遭毒;43、西梁国留婚;44、琵琶洞受苦;45、再贬心猿;46、难辨猕猴;47、路阻火焰山;48、求取芭蕉扇;49、收缚魔王;50、赛城扫塔;51、取宝救僧;52、棘林吟咏;53、小雷音遇难;54、诸天神遭困;55、稀柿同秽阻;56、朱紫国行医;57、拯救疲癃;58、降妖取后;59、七情迷没;60、多目遭伤;61、路阻狮驼;62、怪分三色;63、城里遇灾;64、请佛收魔;65、比丘救子;66、真假猴王;67、松林救怪;68、僧房卧病;69、无底洞遭困;70、灭法国难行;71、隐雾山遇魔;72、凤仙郡求雨;73、失落兵器;74、会庆钉钯;75、竹节山遭难;76、玄英洞受苦;77、赶捉犀牛;78、天竺招婚;79、铜台府监禁;80、凌云渡脱胎;81、晒经石留迹。
取经人物介绍:,俗姓陈,小名,法号,号,被赐姓为唐。
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投胎。
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着名寺院中落户、修行。
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
最终被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
在取经的路上,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 沙僧,并取名为:悟空、悟能、悟净,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经。
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
为人诚实善良,一心向佛,慈祥,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
孙悟空又名、悟空、外号、号称“。
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为寻求长生之道,独自漂洋过海,历经八九载,学会了讲人言、行人礼,跋山涉水,在灵台方寸山拜菩提老祖为师,习得金丹术、地煞术,和筋斗云(又作)本领。
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无法行动。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
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
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
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最终修得正果,封为“。
为人坚持正义、嫉恶如仇,勇敢好斗、勇往直前,机智灵活,执着略带倔强,但有些自恋自大。
猪八戒又名猪刚鬣、。
原为天宫中的“;’掌管天河水府。
因调戏惹怒玉帝,被罚下人间。
但错投了猪胎,成了一只野猪,修炼成精,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
在抢占高家三小姐,被孙悟空降伏,跟随唐僧西天取经。
最终得正果,封号为“。
为人好吃懒做,憨厚,胆小,且贪图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温和善良的,而且富有人情味。
沙僧又名沙悟净。
原为天宫中的,因在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受万箭穿心之苦。
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牵马。
得成正果后,被封为“。
’为人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却毫无主见。
孙悟空及其别称的由来:美猴王: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
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孙悟空:菩提祖师起名,原文如下:“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
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
古者老也,月者阴也。
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
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
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
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
”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
”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
排到你,正当’悟’字。
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 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西游记第一回)弼马温:太白金星,领着美猴王,至U于灵霄殿外。
不等宣诏,直至御前,朝上礼拜。
悟空挺身在旁,且不朝礼,但侧耳以听金星启奏。
金星奏道:“臣领圣旨,已宣妖仙到了。
”玉帝垂帘问曰:“那个是妖仙”悟空却才躬身答道:“老孙便是!”仙卿们都大惊失色道:“这个野猴!怎么不拜伏参见,辄敢这等答应道:’老孙便是!’ 却该死了!该死了!”玉帝传旨道:“那孙悟空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礼,且姑恕罪。
”众仙卿叫声“谢恩!”猴王却才朝上唱个大喏。
玉帝宣文选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去除授。
旁边转过武曲星君,启奏道:“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
”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
”齐天大圣:鬼王谢恩毕,复启道:“大王在天许久,所授何职”猴王道:“玉帝轻贤,封我做个甚么‘弼马温’!”鬼王听言,又奏道:“大王有此神通,如何与他养马就做个’齐天大圣’,有何不可”猴王闻说,欢喜不胜,连道几个“好!好!好!”教四健将:“就替我快置个旌旗,旗上写‘齐天大圣’四大字,立竿张挂。
自此以后,只称我为齐天大圣,不许再称大王。
亦可传与各洞妖王,一体知悉。
孙行者:三藏见他意思,实有好心,真个象沙门中的人物,便叫:“徒弟啊,你姓甚么”猴王道:“我姓孙。
”三藏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
”猴王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孙悟空。
”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
你这个模样,就象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悟空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孙行者。
斗战胜佛: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
因为汝不听说法, 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
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
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 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一、填空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忠,号汝射阳山人,明代人。
3.全书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8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一100回写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5.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6.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7.《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10.《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11.古典文学名着《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12.(1)猪八戒照镜子一一里外不是人(2)猪八戒见高小姐一一改换了头面(3)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一一心腹之患13.读到《西游记》第60回,我们知道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二借芭蕉扇采用了假冒牛魔王方法。
二、列举简述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五行山救悟空高老庄收悟能、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悟净2.《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