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岸历史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天宝十年设置华亭县(今松江县)。 ❖ 北宋,浦东中部成陆。宋末设上海镇。
元朝设上海县,明朝60多个城镇。
五、珠江三角洲变迁与广州的发展
❖ 珠江三角洲变迁:唐朝以后,开发加快,三角洲推 移迅速。
❖ 广州的发展: 1、海湾时代。古称“楚亭”;秦南海郡治番禺;
孙吴广州治番禺。 2、洲潭岛屿时代。隋唐以后。唐广州;宋南海县。 3、内河时代。明清沙滩相连,广州由海港城市变
为内河城市。
重点复习
1、简述天津城市发展概况。 2、简述上海城市发展概况。 3、识图:长江三角洲成陆图、上海成陆图 4、问答题: (1)天津城市发展史由何时开始?当时名称? (2)上海城市发展史由何时开始?当时名称? (3)广州城市发展史的三个时代?
主要内容
一、辽东湾海岸变迁与营口的发展 二、渤海湾海岸变迁与天津的发展 三、江苏海岸历史变迁 四、长江三角洲变迁与上海的发展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珠江三角洲变迁与广州的发展
一、辽东湾海岸变迁与营口的发展
(一)辽东湾北部下辽河平原: ❖ 自古形成大片沼泽。就西汉时代辽东郡所属各县的方
位而言,今辽宁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镇以东的近 海地区空无城邑,其时应为大片沼泽化滩地。唐人描 述辽河下游有“辽泽泥潦,车马不通”。自盖县、大 石桥(今营口县)向西北,经牛庄达沙岭一线为公元 前开始形成的古海岸线。这条古岸线在很长时间内无 明显延伸。 ❖ 大约至10世纪契丹兴起,在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 和老哈河流域利用俘掠来的汉人进行开垦,草原变成 农田,使辽河含沙量渐增,海岸伸展逐渐显著。明代 辽河河口在今营口附近的大白庙子。岸线由此向西, 经沙岭以南约25公里,至吴家坟附近。营口在明末清 初原为辽河口外一沙岛。以后泥沙淤积,至19世纪 20~30年代与大陆相连,辽河口才延伸至营口之外。
辽东湾海岸历史变迁
二、渤海湾海岸变迁与天津的发展
❖ 冰后期后气候转冷,海水消退,海岸线逐渐向东推进。据考 古调查,天津附近渤海湾西岸有3条高出地面呈带状的古贝壳 堤,自东向西排列。据测定第3条贝壳堤距今3800~3000年, 约相当殷商时期。第2条贝壳堤的形成年代,据考古资料,其 北段发现战国时期遗址,南段发现唐宋时期文物。而第 1条 则形成于宋以后。
❖ 渤海湾南部海岸,自公元70年黄河改在今滨州 市、利津间入海后,三角洲推展迅速。9世纪 河口在今滨州市东 70公里。金时置利津县, 其东北35公里有丰国镇盐场。12世纪黄河夺淮 后,原先三角洲海岸受波浪的侵蚀,有所后退。 1855年黄河又改由山东利津入海,新三角洲迅 速向外扩展,河口沙洲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 向海中伸展。近百年来黄河在这一地区造陆面 积约2300平方公里。海口的泥沙又由海流向北 搬运,在渤海湾西岸第三条贝壳堤外堆积了广 阔的淤泥滩。
❖ 渤海湾海岸线的伸展与黄河入海地点的变迁至为相关。自 新石器时代以来,黄河长期从渤海湾入海。输送到海口的泥 沙不多,在波浪作用下,宜于贝壳堤的形成。东汉以后,黄 河改由今山东利津、滨州市一带入海。天津附近泥沙显著减 少,海岸线由淤泥质海岸转变为沙质海岸,从而形成了第二 条贝壳堤。1128年黄河改由泗、淮入海,从此脱离了河北平 原。渤海湾的来沙减少,故又形成了第三条贝壳堤,标志着 19世纪中叶前的海岸线。
❖ 长江口南岸,在长期波浪作用下,形成数条西北— 东南走向的沙堤,俗称冈身。4世纪以后,孙吴和 东晋山地开发使水土流失加快,海岸向前推移。12 世纪70年代海岸已抵里护塘。明清以来长江口南岸 岸线伸展缓慢。清雍正十一年(1733)南汇知县钦连 修钦公塘,大致即今岸线。
上海的发展:
❖ 西部早已成陆,相传“春申君”封地。 ❖ 中部在隋唐时期才有较多文化遗迹出现。
❖ 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间之盘锦湾,随两侧三角 洲的发展而逐渐缩小。明代岸线已推展到杜家台附近, 东与双台子(今盘山县)、吴家坟岸线相接。杜家台 以东、盘山县以南,辽河三角洲西侧仍有小海湾,一 直保持至20世纪上半叶。清光绪年间,为排泄辽河洪 水,开挖了双台子河,促进了盘锦湾的淤积。1958年 后,拦断辽河,分泄营口流路与浑河、太子河等分流, 全辽之水均由双台子河入海。原已淤为沼泽的盘锦湾 逐渐疏干,成为农田和苇场。
上海成陆图
四、长江三角洲变迁与上海的发展
❖ 距今约 6000~5000年,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成为浅 海、泻湖、沼泽和滨海低地。长江口在镇、扬以下 呈喇叭状,口外一片汪洋。
❖ 长江三角湾北侧 :沙洲逐渐形成和推移。南宋时 岸线大致在泰兴、狼山、刀刃山、江家镇一线。今 海门县东南部和启东县尚未成陆。清朝道光年间, 今日北部三角洲面貌基本形成。
(二)辽东湾西部大凌河三角洲和盘锦湾。
❖ 大凌河输沙量不及辽河,三角洲伸展缓慢,与辽河三 角洲之间形成了北面至闾阳今北镇县西南的浅海湾, 现名盘锦湾。海湾以北的沼泽,后来一直存在。隋时 大凌河口为望海顿,即今锦县右屯卫,岸线大约在此 附近。明代后期三角洲岸线已推进至今锦州东南的蚂 蚁屯、四合浦、文字官一线。19世纪末,据地图岸线 在头沟、四沟、 大沙沟、 元宝底、南项、狼坨一线。
❖ 总结归纳:天津城市的发展历程。
历史时期江苏海岸线变迁
三、江苏海岸历史变迁
❖ 淮河口三角洲历史变迁: 12世纪以前,淮河水相对清澈,河口深阔。 之
后黄河夺淮入海,河口三角洲伸展迅速。到1700年 河口下移15公里,到1776年又下移20多公里。1855 年黄河改道,河口三角洲渐退。
长江三角洲成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