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比和比例-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比例的基本性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比例的基本性质|北师大版教案:比例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将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种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同学们将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内在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六章的第二节内容,即比例的基本性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以及比例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理解比例的定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在于比例的性质的深入理解和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例,以及一些练习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例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两只动物的体重比例,引入比例的概念,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3. 练习:在讲解完比例的性质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运用比例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我会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应用:我会给同学们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让同学们运用比例的性质来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同学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比例的性质时,我会进行板书设计,将比例的性质以图表的形式展示给同学们,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小明的体重是小红的两倍,如果小红的体重是30千克,那么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答案:小明的体重是60千克。
2. 一桶果汁可以倒四杯,如果一杯果汁可以倒两杯汽水,那么一桶果汁可以倒多少杯汽水?答案:一桶果汁可以倒8杯汽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课后,同学们可以进一步巩固比例的性质,通过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题是“比的应用”,采用的是北师大版的教材。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比的运算”,具体包括比的概念、比的大小比较、比的化简以及比的运算性质。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化简比,并熟练运用比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比的化简,教学重点是比的运算性质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的例子,学生们需要准备的是一支笔和一张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入比的概念,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小明和小红的苹果数量比是多少?”2. 讲解:接着我会讲解比的概念,以及比的大小比较方法。
我会用PPT展示一些比的大小比较的例子,让学生们跟随我的讲解一起比较。
4. 运算:我会讲解比的运算性质,我会用PPT展示一些运算的例子,并让学生们一起跟我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下比的定义,比的大小比较方法,比的化简方法,以及比的运算性质。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话复述比的概念和大小比较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比的化简这一部分有些困难,我在下一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详细地讲解化的方法。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后多做一些练习,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对于拓展延伸,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尝试自己找一些实际的例子,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计算。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比的化简比的化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它是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运算的基础。
在化简比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如何将比表示成最简整数比的形式。
例如,我们可以将比4:8化简为1:2。
化简比的方法是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了解如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比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比的应用|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地为大家呈现一份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比的应用》。
本节课我们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共同探索比的奥秘,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第六章第三节《比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比的计算、比的意义和比的运用。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理解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并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
2. 培养学生求比值的能力,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求比值的方法及比的运用的灵活性。
2. 重点:比的计算方法和比的意义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笔记本、文具盒、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大家观察教室里的桌子,请问桌子的长和宽的比是多少?2. 讲解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格式为a:b,其中a称为比的前项,b称为比的后项。
3. 求比值:已知桌子长2米,宽1米,求桌子的长和宽的比值。
解答:比值 = 2/1 = 24. 比的运用: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请同学们完成教材P78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比的定义: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格式为a:b,其中a称为比的前项,b称为比的后项。
比的计算:比值 = 前项 / 后项比的运用: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比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家的桌子长1.5米,宽1米,求桌子的长和宽的比值。
答案:比值 = 1.5/1 = 1.52. 题目:某商店售出商品的数量比为2:3,已知售出商品总数为60件,求每份商品的数量。
答案:每份商品数量 = 60 / (2+3) = 12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了比的概念,掌握了比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比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比的应用-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比的定义: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
2. 比的性质: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大小、倒数、等比等。
3. 比的应用: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如比例分配、比例计算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比的应用,特别是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比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比的概念和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性质,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比的性质和应用,分享彼此的理解和发现。
4. 实例讲解:通过PPT展示比的实例,讲解比的应用,如比例分配、比例计算等。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板书设计1. 6.3 比的应用2. 正文:- 比的定义- 比的计算方法- 比的性质- 比的应用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比的理解和应用。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比的实例,记录下来并尝试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小组讨论、实例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比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和方法,找出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北师大版(2012)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北师大版(2012)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其中涉及到比的应用。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比值、如何求比的大小、如何化简比、如何求比与除法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概念,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PPT、白板、粉笔、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大家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我想请大家写出一个比,比如“3:4”。
请大家思考,这个比表示什么意思?2. 讲解比的概念:通过上面的实践情景,我们来讲解一下比的概念。
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式,比的格式是“前项:后项”,比如“3:4”表示前项是3,后项是4。
3. 讲解比与除法的关系:我们知道,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的结果叫做比值,比如“3:4”的比值是0.75。
那么,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比就是除法的一种表现形式,比如“3:4”可以写成3÷4。
4. 例题讲解: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例题,例题是“已知一个数的2/3是8,求这个数”。
我们可以用比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这个数写成比的形式,即“这个数:2”,然后,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这个数=8×3/2=12”。
5. 随堂练习:请大家完成练习题,练习题的内容是“已知一个数的3/5是6,求这个数”。
6. 化简比: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如何化简比。
比可以化简,当且仅当前项和后项有公因数。
比如,“12:18”可以化简为“2:3”,化简后的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的。
7. 求比的大小: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如何求比的大小。
求比的大小,就是比较两个比的大小。
比如,“3:4”和“5:6”哪个大?我们可以把它们都化成比值,即“3:4=0.75”,“5:6≈0.83”,所以,“5:6”比“3:4”大。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比的基本性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比的基本性质|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比的基本性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比的基本性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比的定义、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关系、比值的概念以及比的基本性质。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题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比的定义,掌握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关系,理解比值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的定义,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关系,比值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难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能够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较的情况,比如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比较两个人的体重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比较的方法——比。
2. 讲解比的定义: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比的形式是前项除以后项,比如6:2,读作6比2。
3. 讲解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
比值相当于除法里的商。
比如6:2,前项是6,后项是2,比值是3。
4. 讲解比值的概念:比值就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结果,比如6:2,比值是3。
5.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如6:2,如果前项和后项都乘以2,变成12:4,比值仍然是3。
6. 举例讲解:比如有一堆苹果,有12个,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这里我们可以用比来表示,苹果的个数是12,小朋友的个数是4,比值是3。
所以每个小朋友分到3个苹果。
6:28:410:58. 答案讲解:6:2,前项和后项都乘以2,变成12:4,比值仍然是3。
8:4,前项和后项都乘以2,变成16:8,比值仍然是2。
10:5,前项和后项都乘以2,变成20:10,比值仍然是2。
六、板书设计比的定义: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比的形式是前项除以后项。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比的认识|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第六章第一节《比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能够正确书写比,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和化简。
具体内容包括:比的意义、比的书写、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和书写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和化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书写和比的大小比较,难点是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学具准备:练习本、笔、学习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一些比较情境,如比赛、比较商品价格等,引发学生对比的思考。
2. 比的概念讲解: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书写方法。
3. 比的大小比较: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比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正确判断两个比的大小。
4. 比的基本性质讲解: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和化简。
5. 随堂练习:通过布置一些实际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的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的内容。
6.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表格等形式,将比的概念、比的书写、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基本性质等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写出一个比,并将其化简。
答案:6:8 = 3:4答案:3:4 < 4: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比的书写和比的大小比较的讲解,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比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正确判断两个比的大小。
北师大版比例教案
北师大版比例教案教案标题:北师大版比例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比例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运用比例的相关知识;2. 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比例的含义和特点;2. 学会计算比例的值;3. 掌握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比例的概念和运用;2. 能够将比例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比例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计算器等;2. 学生准备:教材、作业本、笔、纸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例如: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发现自己骑车的时间和路程成比例,你能帮他算算每小时骑行的路程吗?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对比例的概念进行解释和阐述,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表示方法等。
Step 3:计算方法(15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介绍比例的计算方法,包括比例的简单计算、比例的化简等。
Step 4:应用实例(15分钟)教师通过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例知识进行解答和计算,例如:小明用了2个小时做完了1/4的作业,那他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全部作业?Step 5:练习与巩固(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确保学生对比例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Step 6: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例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7: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知识点,解答学生的疑惑和问题。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自行寻找比例的应用,并进行展示和分享;2. 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解决更复杂的比例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比的认识|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第六单元的第一节《比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的定义,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求比值,以及进行比的化简和求比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比的定义,掌握比的意义;2. 学会求比值,能够进行比的化简;3. 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定义和求比值的方法,难点是比的化简和求比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比如比赛中的速度比较,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比较这两个速度。
2. 讲解比的意义:我会通过PPT展示比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求比值:我会给学生一些例子,让他们求出比值,并解释求比值的方法。
4. 比的化简:我会给学生一些复杂的比,让他们进行化简,并解释化简的方法。
5. 求比: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解决。
6.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上本的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比的定义、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化简和求比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我会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包括求比值、比的化简和求比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
作业题目:1. 求比值:(1)小明跑600米,用时4分钟,小华跑800米,用时5分钟,他们的速度之比是多少?(2)甲车行驶100公里,用时2小时,乙车行驶150公里,用时3小时,他们的速度之比是多少?答案:1. 求比值:(1)小明和小华的速度之比是4:5。
(2)甲车和乙车的速度之比是2:3。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比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比的应用|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编写这个教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具体是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比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比的概念,比的计算以及比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计算比,并且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以及比的计算方法。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将比的应用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PPT、黑板、粉笔以及学生们自己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中,我会将重要的知识点和计算方法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1. 请用比来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两种水果的大小。
答案:例如,我最喜欢的苹果比香蕉大。
答案:0.75答案:小明身高是小红的1.25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对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的概念。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将比的应用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
是实践情景引入的部分,是比的概念讲解和举例,接着是比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和举例,然后是板书设计,是作业设计。
对于实践情景引入,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实际的例子,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感受比的概念。
比如,我选择了比一比两个物品的大小,这样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比较,来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然后是比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和举例。
在这部分,我会详细讲解比的计算方法,并给出具体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比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比的应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中的6.3节——比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比的定义、比的应用以及比的计算方法。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理解比的概念,并学会如何使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比的含义,掌握比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运用比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的定义和比的运算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一辆汽车,学生会发现汽车的速度显示器上的读数是在变化的,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速度显示器上的读数实际上就是一个比。
2. 讲解比的定义:我会用PPT展示比的定义,并用实例来解释比的含义。
比如,一辆汽车的速度是60公里/小时,这个60公里/小时就是一个比,表示汽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
3. 讲解比的运算方法:我会用PPT展示比的运算方法,并用实例来解释比的计算方法。
比如,如果一辆汽车的速度从60公里/小时增加到70公里/小时,我们就可以说汽车的速度比从60:1增加到70:1。
4. 例题讲解:我会用PPT展示一些例题,并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如果一辆汽车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然后减速到60公里/小时,学生会学会如何计算汽车减速的比。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板书比的定义和运算方法,并会用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辆汽车以10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然后减速到80公里/小时,计算汽车减速的比。
2. 一辆自行车以1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然后加速到20公里/小时,计算自行车加速的比。
答案:1. 汽车减速的比是100:80,即5:4。
6年级 第10讲 比和比例——数学北师大版讲义教案
第十讲比与比例姓名:学校:年级:【知识要点】1.比的知识要点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比值。
比值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
2.比例的知识要点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组比例,还可以求两个数的比。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典型复习题】一、填空题:15分1.圆柱上下面是两个()的圆形,有()个面是弯曲的;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形,侧面是一个()面。
2.圆柱的()面积加上()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3.比例尺=():(),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
4.一幅图的比例尺是。
A、B两地相距140km,画在这幅图上应是()cm。
圆柱体的(),宽是圆柱体的()。
6.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一个边长是8cm的正方形。
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cm2。
7.一个零件长8毫米,画在设计图上是16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8.六年级同学排队做广播操,每行人数和排成的行数成()比例;出油率一定,花生油的质量和花生的质量,成()比例;3x=y,x和y成()比例;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比例。
9.两个等高的圆柱体的底面半径的比是4:3,它们的体积比是()。
10.4.6米2=()分米2 5600分米3=()米37.08升=()升()毫升 3dm350cm3 =()dm311.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半径是6dm,高是半径的一半,这个零件的体积是()dm3。
12.把一个圆柱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7平方分米,高是8分米,圆柱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13.一个圆柱形水池的内壁和底面都要抹上水泥,水池底面直径是4米,水池深15分米。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比及比的基本概念。
2.能够理解比例的含义及比例的性质。
3.能够运用比的概念及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基本概念:比、比例2.比例关系的性质3.运用比及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难点1.比例关系的性质2.运用比及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导入在黑板上写下如下两组数字:6, 24, 8和2, 8, ?。
请学生围绕这两组数字的共同点展开讨论。
2.讲授比和比例的概念让学生们观察上述数字,从中的共同点引导学生了解比的概念。
比就是两个或多个数的比较。
用冒号或横线表示,例如6:24,也可以读作6比24。
在这个例子中,6可以称为比的前项,24可以称为比的后项。
引导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数之间的相对关系。
如6:24的比例可以写作1:4,意思是6中有1个,24中有4个。
这个例子中的比例1:4包含两个数,即1和4,其中1称为比例的前项,4称为比例的后项。
比例关系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关系的性质:如果两个比例相等,则它们中每一相同单位中的值也是相等的。
例如,如果A比B是2:3,C比D是2:3,那么A、C在同一单位中的值相等,B、D在同一单位中的值相等。
这个性质是解决比例问题的基础。
比的运算引导学生把两个比放在一起,并在同一单位下进行计数。
例如,5:10和3:6加起来是多少?这里需要先将两个比中的数字按照相同的单位进行转化,然后将前项和后项分别相加。
结果是8:16,但也可以写作1:2。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比的概念和比例关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比例是2:3,其中后项是60,问前项是多少。
由于2:3的比例就是2/3,因此可以设置等式(2/3)= x/60,解得x=40。
3.练习分配练习题或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题目或样例见下:1.求解比例2:3中的前项和后项分别为多少?2.比例2:5中包括100个单位,求出其中的分钟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与分析1.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比的应用”这一部分,其中涉及到以下具体内容:- 大小比的应用 - 比例的应用 - 商的概念及应用 - 带分数的加减乘除这些内容是比较基础的数学知识,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 教学分析这部分内容需要孩子们掌握基础的比例和商的概念及应用,需要一些逻辑思维能力来较快理解此部分内容,然后加以应用。
同时,对于带分数的加减乘除,需要孩子们掌握除法、分数化简等公式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六年级学生,从能力上来说,要求学生完成以下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比例的概念,学会比例的表示方法•掌握商的概念及应用•掌握带分数的加减乘除的方法,并能够快速应用2. 能力目标•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计算能力•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3.情感目标•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细心程度•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团队意识三、教学重难点•学习和掌握比例的应用•学习和掌握商的概念及应用•学习和掌握带分数的加减乘除的方法,需要练习巩固四、教学策略1. 教学内容策略•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整理相关问题,为课堂提问做好准备•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和短小精悍的数学例题,让学生在游戏和习题中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内容2. 学生策略•教育学生听课的态度和方法•改变单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培养数学运用技能•定期进行小测验,通过考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五、教学过程1. 导入进入课堂后,通过展示例子和温和的问题,给学生导入“比的应用”这个话题,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快速理解本次课程的知识重点概况。
2. 深入课堂(1)词汇介绍、概念解释,关注注意力的供与需。
(2)团队讨论、思维切磋。
(3)规律总结、知识掌握。
3. 关注重点参加小测验,加深对有关概念的掌握;重视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能高效地完成习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比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比的应用|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课题是6.3比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97页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比的应用,包括比的计算和比的化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运算,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比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其中难点是理解和掌握比的化简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
五、教学过程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小明跑步的速度是小红的两倍,如果小红的速度是5米每秒,那么小明的速度是多少?”在讲解比的化简时,我会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如果小明每分钟可以跑180米,小红每分钟可以跑90米,那么小明的速度是小红的几倍?请同学们尝试化简这个比。
”然后,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我会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下比的计算方法和比的化简方法,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小红的速度是5米每秒,小明的速度是小红的两倍,请计算小明的速度。
答案:小明的速度是10米每秒。
2. 小明每分钟可以跑300米,小红每分钟可以跑150米,请计算小明的速度是小红的几倍。
答案:小明的速度是2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比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比的化简方面还需要加强练习。
在课后,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将比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比的计算和化简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实际问题的引入和例题的讲解对于学生理解比的应用至关重要。
作业的设计和课后反思是巩固学生知识的重要环节。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比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学生将通过实例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定义,理解比的两个部分:前项和后项。
-学生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对实际问题进行简化处理。
4.强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拓展题和应用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比的性质和比例计算。
-通过错题分析,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解题正确率。
5.重视情感态度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勇于表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中应设计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式、设未知数等多种方法,逐步克服这一难点。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如购物打折、家庭饮食搭配等,引出比的课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比的意义。
2.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比的性质。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
-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后复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最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关于比的知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的性质和比例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所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特布置以下作业:
3.创新思维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一道关于比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这类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比的内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比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比的应用|北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 学会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比的概念、性质以及比的应用。
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比的概念和性质。
2. 比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比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比。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 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比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比的应用吗?能举个例子吗?第二环节:新课导入1. 利用PPT展示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的定义。
2.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第三环节:实例讲解1. 利用PPT展示一些比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比。
2. 讲解解题思路,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环节: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五环节: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2. 老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1. 板书6.3 比的应用2. 板书内容:比的概念、性质、应用实例、解题思路。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准备一道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比的概念和性质,并能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比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因为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单元“比的认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写出比,并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写出比,并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写出比,并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的高度、书本的长度等,并尝试用比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比的概念讲解:通过PPT展示比的定义,讲解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3. 比的基本性质讲解: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4. 写出比:让学生根据实践情景,尝试写出教室里物体的比,并进行比较。
5. 比的大小比较:讲解比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比的大小比较。
6.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有关比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分析,并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概念前项:后项:比值:比的基本性质1. 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2. 比的大小比较方法:先比较前项,前项大的比就大;如果前项相同,再比较后项,后项大的比就大。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比来描述下列物体之间的关系:桌子的高度、书本的长度等。
答案:桌子的高度:2米;书本的长度:1.5米。
2. 请完成下列比的练习题:(1)写出比,并比较大小:① 4:3 和 5:3② 12:9 和 8:9答案:① 4:3 < 5:3;② 12:9 > 8:9(2)已知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请写出第三个比:① 8:5 和 12:x② 15:10 和 y:25答案:① 12:x = 8:5,解得 x = 7.5;② y:25 = 15:10,解得 y = 12.5。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北师大版(2012)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应用-北师大版(2012)一、教学目标1.数学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的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思想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比的应用2.比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比的概念和性质,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比例的定义和性质。
2.难点:比例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教案、课件、教具、黑板、粉笔、题目2.学生:学习笔记、物品比较表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写出两个数字:2/3和3/5,并让学生说出这两个数字的含义。
教师提问:“2/3和3/5哪个大?”引导学生讨论。
2. 呈现(10分钟)让学生将小组内物品的长度、宽度、高度进行测量和比较,并完成物品比较表。
教师提问:“你们能用现在的资料说明哪个物品更大吗?”3. 讲解(30分钟)教师依次讲解“比的定义及性质”、“比的类型”、“比例的定义及特性”、“比例的计算方法”。
中间穿插例题和练习题。
4. 练习(10分钟)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当学生完成后,教师公布答案并讲解。
5. 讨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在校园中有哪些具体的实物可以用比的概念来描述?”,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6. 总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用文字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采用了讲解、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刻理解到比的应用和比例的性质,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但是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增加例题和实际综合应用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和比例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
2、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会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4、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或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5、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活泛比例的方法,会解答最基本的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
教学重点: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第一课时3.27教学目标:在学习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比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并能正确写出笔,直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列式解答下面各题我们班男生4人,女生12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倍?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提问:你还能说出两种量相除的事例。
学生举例。
二、新授(一)揭示比的意义1、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4÷12,可以说成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4比12。
2、女生是男生的几倍?12÷4,可以说成女生和男生的比是12比4。
强调谁和谁比。
试着把同学们自己说的关系用比来表示。
3、总结: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二)、学习比的各部分名称1、12 : 4前项比号后项2、求比值提问如何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1、分组讨论2、交流汇报三巩固练习1、把下面各比用分数表示出来。
17∶8 4∶1 20∶102、满载抗洪救灾物资的货车3小时行270千米,汽车5小时行200千米,你能说出几个比吗?四、作业数学书59页1题五、板书、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6 ∶ 5前项比号后项第二课时3.29教学目标:学习比的性质并运用性质化简比。
教学重点: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比?2、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二、新授(一)、学习比的性质出示:20∶5 8∶2 16∶4 4∶110∶2 25∶5 20∶4 5∶11、读出比来。
2、计算比值:你们发现了什么?3、小组交流(1)这些比的前项和后项是怎么变化的?(2)总结比的性质(二)、化简比提问:你们说出几个比来?要求说得和别人的不一样。
有:小数比、分数比、百分数比、整数比师:刚才打家举的例子,有的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你能化简比吗?1、小组学习:2、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化简的?3、总结化简方法。
三、巩固练习1、填空15∶5 =3∶()28∶12 = ()∶31∶4= ()∶8 12.5∶10= 5∶()2、化简比65 ∶40 75∶15 0.35∶1.26 4/5∶1/33、2:25化成后项是1004、9.6:3X=8四、作业数学书60页5、6、8、9题五、板书:化简比20∶35=4∶70.75∶0.5=3∶23.30 科任月考3.31 语树英月考第三课时4.3教学目标:复习比的意义和化简比。
教学重点:达到熟练化简比教学过程:一、复习1、直接化简比出示:10∶5 0.5∶0.1 2/3∶2/32、口算比值75∶15 1000∶125 100∶42∶5 2/3∶2/3 1∶5二、应用1、满载救灾物资的货车3小时行270千米,汽车5小时行200千米,你能说出几个比来吗?并化简比、求出比值。
2、甲拖拉机3.5天耕地23.1公顷,乙拖拉机2.25天耕地1.7公顷。
写出甲、乙两台拖拉机耕地时间的最简单的整数比。
写出甲、乙俩台拖拉机工作效率的最简单的整数比。
3、求比值并化简比18∶63 0.75∶0.25 9.9∶1.21 3.6∶4.8第四课时4.4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一、复习:1. 将比改为除法算式5/3 A/B X:9 31:X2. 说出比值3:9003. 求未知项4. 导入新课:刚才我们复习了有关比的知识,这些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联系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比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探索、学习新知识:1、学校要举行运动会,操场长80米,宽40米,你能按实际距离画在16厘米的正方形纸上吗?该怎么办?2、在平面图上,可以用多长来表示实际的长和宽呢?3、小组设计,看看长和宽都缩小了多少倍?这四个比的前项代表什么?(图上距离),后项代表什么?(实际距离),我们把这样的比,叫比例尺。
齐读: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
比例尺怎样求:(看上述四个比例式得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5、理解比例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1).甲、乙两座城市相距120千米,在地图上量得两城市的距离是4厘米。
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学校里修建运动场,在设计图上用25厘米长线段来表示操场的实际长度150米。
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3).一张中国图,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4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4).一张紧密图纸中,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毫米,求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观察精密零件如果要画在图纸上,怎么办?(放大)。
那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会求吗?上述四题分层练习,后讲评。
比较(3)、(4)两题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一般把缩小图的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而把放大图的比例尺写成后项是1的长。
比例尺有多少种表示方法?让生说一说(常见的有:比的形式分数的形式线段形式)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六、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第五课时4.5教学目标:1、运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2、求比例尺?二、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根据比例尺的关系式,求实际距离。
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是3.5(1).出示例2 在比例尺是1׃厘米。
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学生独立解答,同时抽一生板演)解:设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
3.5∶x=1∶3000000x=1050答: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050千米。
(2)学习例3:1、独立学习完成2、交流汇报。
(3)认识线段比例尺三、.巩固练习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一座城市和海港的距离是8 1. 1. 在一幅比例尺是1׃厘米。
这个城市离海港有多少千米?2. 2. 在1׃5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一条铁路从起点到终点的长是2.8厘米。
这条铁路长多少千米?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后讲述。
四、回顾总结:今天你又有那些收获?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时,应注意那些事项?五、作业: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例2解:设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
3.5∶x=1∶3000000x=1050答: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050千米第六课时4.7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使学生掌握解答方法〉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如果请你们帮助老师分一分包里的东西,大家像一项都要知道什么?2、下面分一分我们学校的这块卫生区,学校卫生区有200平方米,平均分给5个班,每隔半分得多少平方米?列式计算(1) 如果六年级负责三份,分多少平方米?(2) 五年级负责两份,分多少平方米?3、变形:如果我们把这块卫生区看作单位1,这道题可以这样叙述:学校有一块2000平方米的卫生区六年级负责其中的3/5,五年级负责2/5.个负责多少平方米?二、新授学校有一块200平方米的卫生区,分给六年级和五年级,他们负责的面积的比是3:2,两个班各负责多少平方米?利用旧知识解决问题1、分组讨论学习2、交流汇报3+2=5200*3/5=120平方米200*2/5=80平方米3、确定解题思路(1)确定总分数(2)把比转化成分数。
(3)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十多少?三、总结四、练习1、学校科技组、英语组运动队共33人它们之间的比是1:2:3每个组各有多少人?2、讨论:甲乙丙三个修路队和修一条长200千米的公路,已知甲修了50千米,乙丙两队的比是2:3,丙队修多少米?3、选择:长方形州长14米,长与宽的比是6:1长与宽各多少米?(1)6+1=7 (2)6+1=714*6/7=12 14/2=714*1/7=2 7*6/7=67*1/7=1五、作业:数学书66业1、2、3题六、板书:按比分配第七课时4.7教学目标:深化对按比分应用题地掌握,能够熟练解答应用题。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达到熟练解决此类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请你说说上节课我们所学内容的解题思路。
2、口答:小兰家养了24 只.......,公.......和母.......只数的的比是1:5,公.......和母.......各有多少只?二、新授(一)、出示:建筑工地上混凝土使用沙子、水泥和石子配制而成的。
沙子、水泥、石子重量的比是3:2:5。
要配制12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沙子、水泥、石子个多少吨?1、独立完成。
2、检查汇报:把你的列式和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做?4、你怎么验证这道题是正确的?(二)、继续研究希望小学把508本图书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分配给每个班,一班有40,二班有42人,三班有45人,三个班各得图书多少本?1、分组学习2、讨论汇报。
三、巩固练习1、一个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3:2:1。
棱长总和是48 厘米,这个厂房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蓝田纺织厂把库存原料按照2:4:3分配给甲、乙、丙三个车间,已知甲车间得到54吨原料,这个厂一共有原料多少吨?两车间分到原料多少吨?四总结:五、作业:数学书67业7、8、9题六、板书:按比分配例2 建筑工地上的混凝土使用沙子、水泥、石子配制而成的。
沙子、水泥、石子重量的比是3:2:5。
要配制12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沙子、水泥、石子个多少吨?3+2+5=1012*3/10=3.612*5/10=612*2/10=2.44.10 看电影第八课时4.11教学目标: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理解比例的意义。
知道什么是比例。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请同学们任意说出几个比来,并求比值。
二、新授1、求下面各比得比值你发现了什么?4:3.2 1/3:2/5 6:2412:4 0.6:0.2 9:150.2:0.8 5:6 3:5学生计算,讨论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