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之借景抒情》

合集下载

2020北京海淀区空中课堂九年级语文:古典诗词阅读鉴赏专题复习—借景抒情类 课件(共32张PPT)

2020北京海淀区空中课堂九年级语文:古典诗词阅读鉴赏专题复习—借景抒情类 课件(共32张PPT)

考试要点
(一)能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能在反复品味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三)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歌的内 容和主旨。
2018年古诗阅读中考题
(二)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8-10题。(共6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写景抒情诗阅读鉴赏示例3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 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 白发征夫泪。 1.通过分析题目,可知本词所写是秋天的思绪。 2.通过把握上阙的意象,可知词人笔下是塞下奇异的秋景,去无留意的大雁, 连角起的边声,还有重峦叠嶂,长烟落日孤城,初步感知边地的苍凉和词人的 寂寥。
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 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 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诗歌内容+艺术手法+诗人情感
2019年古诗阅读其他样题
19年西城一模 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句,除《渔家傲•秋思》中的以
这薄薄的雾气中结伴归巢了。
典型例题2:考查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
➢ 2019东城一模 古诗欣赏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8.这首诗颈联将诗人的思绪从怀古拉回现实,描写了他登高所见汉阳、鹦 鹉洲的 ① 景色,尾联一问一答,抒发了诗人 ② 之情,两联情景交 融,意境深远。(2分)

(完整版)写景抒情诗词分析

(完整版)写景抒情诗词分析

写景抒情诗词分析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选取古典诗词,又以“写景抒情”的题材居多,比如2013年天津卷诗歌鉴赏题,就是写景抒情类的诗歌。

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该诗后四句情景交融(关系)。

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情)。

参考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分析:这类题目标准答法必须要答关系,参考答案给出的是采分点,由于各省市的要求不一样,对于我们考生来说,掌握规范答法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回答作者情感时,要考虑两个方面:1、对外物的情感;2、作者本身的心情。

用什么样的景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的表述思路:景+特点+意境+(效果)+感情,表述模式:描绘了——的景,创设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感情。

【答题模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六看: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看意象5、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用典。

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3、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情景鉴赏题型:1. 即用什么样的“景”表现了什么样的“情”,如果要回答关系还要用一个表示情景关系的词语加以概括。

比如:天津卷第二题: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2. 情景鉴赏题:记住下列公式即可——关系+景+情。

古诗鉴赏之借景抒情

古诗鉴赏之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手法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借景抒情手法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最早可追溯至《诗经》时期。
发展
随着诗歌创作的演变,借景抒情手法逐渐成熟,成为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在唐宋时期,借景抒情手 法达到了巅峰,成为许多著名诗人如杜牧、苏轼等人的常用手法。
03
借景抒情手法在古诗中的 应用
03
借景抒情手法在古诗中的 应用
丰富诗歌的表达方

借景抒情手法是诗歌表达的一种 重要手段,能够丰富诗歌的艺术 表现形式,使其更加多样化。
借景抒情手法的重要性
增强诗歌的艺术感
染力
借景抒情手法能够将抽象的情感 具象化,使诗歌更具画面感和立 体感,从而增强其艺术感染力。
拓展诗歌的意境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人能够营 造出特定的意境,使诗歌的主题 和情感得到更深入的拓展和表达。
03
借景抒情的手法能够使诗歌的 情感更加真实、细腻和立体, 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 的情感世界。
拓展意境的创造
借景抒情的手法能够通过景物的描绘来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意境,使诗歌的艺术效果更加丰富和独特。
诗人通过描绘景物,能够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特定的情境之中,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借景抒情的手法能够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广阔和多维,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加丰 富的艺术体验。
自然景物的描绘
总结词
通过细腻描绘自然景物,诗人能够将读者引入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其情感和心 境。
详细描述
在古诗中,诗人常常借助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来传达情感。例如,白居易在 《琵琶行》中通过描绘秋夜的萧瑟景象,烘托出琵琶声的凄凉之美,使读者感 受到诗人的情感。
自然景物的描绘

古诗借景抒情鉴赏

古诗借景抒情鉴赏

古诗借景抒情中的景、情关系一、景、情反衬情、景反衬是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反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内心的悲苦之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快乐愉悦的心情。

1、以哀景写乐(豪)情“以哀景写乐”,无论是诗或曲,都较为少见。

这大约是因为,旧时代的文人“不如意事常八九”,一遇哀景,则感慨系之,所以悲秋之作甚多;情绪高昂的稀有。

过多也就未免令人厌腻,乃至形成滥调。

因此,“以哀景写乐往往却给人强烈的新鲜感”。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月亮和“我”都是一样的孤独寂寞的;“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落日” 比喻自己黄昏晚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

两联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

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

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

某种壮怀、豪气,非要借助哀境的反衬,不足以倍增光彩。

《塞上作》王维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律诗的前四句,写西汉时的“天之骄子”匈奴,正在白草连天、荒原落日的塞外射猎示威,哀景写得十分凄烈。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借景抒情诗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借景抒情诗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借景抒情诗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

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

如下面这首唐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有人评论这首孟诗“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谒(求荐之意)之痕”。

那么,诗人孟浩然是如何把求荐之意表达出来的?这首干谒诗(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见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飞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

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

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这首干谒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写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

是把眼中景与胸中情结合得极好的范例。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虽然也抒写羁旅相思之情,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抒写离愁别恨的小令,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毫无衰飒情味。

古诗借景抒情

古诗借景抒情

专题学习:古代诗歌鉴赏借景抒情班级:学号:组号姓名:课型:古代诗歌专题课课时:1课时执笔:蒋红琼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借景抒情的手法。

2、了解借景抒情的几种类型。

学习过程:一、课前热身熟读学过的古诗词二、学习·研讨(一)设情景,导新课(二)读古诗,悟情感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古诗。

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温馨提示:(1)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渲染什么氛围?(3)抒发作者什么感情?得出结论: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温馨提示:(1)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渲染什么氛围?(3)抒发作者什么感情?得出结论:3、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得出结论:4、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得出结论:(三)知方法,会迁移1、景与情的内在关系(1)(2)(3)(4)2、如何区别情景不一致小组讨论:《钱塘湖春行》和《送元二使安西》《天净沙·秋思》和《秋词》(1)(2)(3)(4)3、鉴赏诗歌的景和情三步曲(1)(2)(3)(四)析诗文,显身手题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注意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题2: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⑴端居:闲居。

⑵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三、四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答:小结三、课后巩固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古诗词写景的七种方式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古诗词写景的七种方式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古诗词写景的七种方式在古代诗歌中,写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法,不仅能让读者产生视觉感受,更能让读者进一步反思人生哲理。

本篇文档将介绍七种古诗词写景的方式,帮助高考生深入学习古典诗词。

第一种写景方式:直接描写这是最常见的古诗词写景方式,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

表现为作者直接描写自然或人物具体形象,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人物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古诗词中的直接描写方式例子:暮色苍茫看势滞, - 《将进酒》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登高》杜甫第二种写景方式:抓住特定景物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将一个具体的景物作为主要切入点,通过深入描写这个景物的特点来阐述自然美的感受。

通过突出某一个特定的景物,来呈现整个自然景象。

以下是古诗词中的抓住特定景物方式例子: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 《木兰诗》匿名木兰当户织, 描述的是一种寂静、空灵的氛围:在静静的夜晚,唯一听见的是温柔、忧伤而又无奈的女子叹息声。

第三种写景方式:借景抒情古典诗词有时借助环境、某个景观来表达情感,这种方式被称为借景抒情。

通过将已知景物与抒情的心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顶峰的诗意效果。

以下是古诗词中的借景抒情方式例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静夜思》李白这里的月亮完美地借景表达了作者的离愁,让读者深深体会到岁月变迁的无常与不可控。

第四种写景方式:意象联想这种方式比较难解释,在语言表达上通常伴随着大量的空灵、抽象和哲思。

这种写景方式主要是通过抽象的词汇和意象来暗示和引导读者产生感受。

以下是古诗词中的意象联想方式例子:花底滑钱庄,绿水东流。

桃花不言下自成蹊。

- 《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这里以花、水、桃花为起点,以抽象化的逻辑来表现自然的诗意。

第五种写景方式:以人为龙头,写自然和社会的交往这种写景方式借助人文元素,将自然和社会幻化成互相交错的场景。

通过人物对自然环境的感悟,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和人性尊严。

即景抒情诗鉴赏知识

即景抒情诗鉴赏知识

一.初步鉴赏即景抒情诗,要学会从下列几个角度去掌握。

第—,要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人们分析古诗的各种说法:如“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都指出了中国古典诗问最常用的艺术手法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自然景物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

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了。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像上面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当然好理解,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丰富的色彩,活泼的诗情,飞动的意象,除了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外,如果我们了解到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就更容易体会到作者这首即景之作,还包含着一种万象更新的企盼和买舟东下的欢悦。

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

分析诗歌,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第三,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写景的方法很多,简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景物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结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等等。

此外,诗歌中传统的比兴手法,也是要注意的。

至于语言运用方面,我们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们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通过不断的读解、体味、剖析,领会诗人的不同风格和技巧。

在诗词中,写景部分和抒情部分界限很清,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列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情景一致,情景交融:在一句之中,上半写景下半抒情;在两句中,上句写景下句抒情或上句抒情下句写景的;在四句中,上两句写景下两句抒情或上两句抒情下两句写景的;在一首之中,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或上半部分抒情下半部分写景的。

借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

借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

借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2010-02-28 09:00:38| 分类:诗歌|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

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高考试题:1、(200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5分)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果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闲适的心情。

2、(2008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4分)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

写动作描写也可。

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3、(2008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6分)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诗歌鉴赏之以景结情

诗歌鉴赏之以景结情

一种特定的意境,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02 03
抒发诗人情感
以景结情的手法可以使诗人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深刻的表达。通过对 景物的描绘,诗人可以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融入到诗歌 中,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增强诗歌感染力
以景结情的手法可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更加容易被诗歌所打动。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可以唤起读者的共鸣,引发读者 的思考和感悟。
诗歌鉴赏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审美素养 和人文素质,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鉴赏诗歌,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 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以景结情在诗歌中的体现
01
营造诗歌意境
以景结情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场景,营造出
地域文化的传承
诗歌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常常将地 域文化与自然景观相融合,通过以景 结情的手法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使 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 化的魅力。
以景结情与民族心理
民族情感的共鸣
以景结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民族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抒发,诗歌 能够引发读者对民族文化和情感的共鸣,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人文景物
1 2 3
城乡建筑 诗人通过对城乡建筑的描绘,展现出时代风貌和 社会背景,同时表达出对家乡故土的眷恋之情。
道路桥梁 这类景物在诗歌中往往象征着诗人的人生历程和 心路历程,通过对道路桥梁的描绘,诗人将自己 的经历和感悟融入其中。
琴棋书画 诗人在描绘人文景物时,也常常涉及到琴棋书画 等文化艺术元素,通过这些元素来表达自己对文 化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2022语文第2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考点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检测含解析 (1)

2022语文第2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考点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检测含解析 (1)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寓居吴兴曾几①相对真成泣楚囚②,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低回又作荆州③梦,落日孤云始欲愁.【注】①曾几:两宋之际诗人.此诗作于宋室南迁之后.②楚囚:《世说新语·言语》载晋室南渡后,士大夫多聚会新亭相视流泪,王导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③荆州:指汉末王粲见天下大乱,遂去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典,慨叹自己只能徒作楚囚相对,无计克复神州,流露出诗人极大的无奈.B.颔联连用两个比喻,由国事到伤感自己颠沛流离,无处栖托,表达惆怅不平之情。

C.颈联内容上紧承颔联,直写国家沦亡后南北音讯断绝,诗人不能滞留风雨中的凄清。

D.尾联写国事和家事如此,自己又漂泊落魄如此,诗人不由得徘徊低迷,心怀郁郁.解析:选C C项,“紧承颔联”错,从内容上看,应该是承接首联的,尾联是承接颔联的。

2.有论者认为诗中的“秋风秋雨"“落日孤云"具有某种象征意味,简要说说你的理解.答案:四个意象都是诗人眼前的真实自然之景,但还有抽象意义。

①“秋风秋雨”象征了当时混乱而让人心伤的政治形势,寄寓了诗人悲秋的愁闷,愁绪如风雨般侵袭笼罩;②“落日孤云”象征了诗人漂泊无依而不知归宿何处的处境。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南安军【注】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注】公元1279年,南宋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

作者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庾岭(梅岭),经南安军时作此诗.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写行程中的时间与景色,借“梅花”与“风雨"对照,突出了作者心情的沉重.B.颔联写作者以拘囚身份途经故乡,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悲苦之情跃然纸上.C.颈联将山河依旧与城郭一时沦陷作对比,突出作者的亡国之痛和恢复大宋江山的坚定信念。

古代诗歌鉴赏---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鉴赏---抒情方式
①(这注首)诗青运帝用:了司触春景之生神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 ②这因首见诗到在菊情花与在景秋的天表开现放上时有冷何寂特,色蝴?蝶也难 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 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 花一齐开放。③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 惜和不平之情。
现特色,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 方面来解答。
常见错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
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 法的运用的。
技巧类诗歌答题规范
❖ 【答题步骤】 ❖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
法。 ❖ (2)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
是用了这种手法。 ❖ (3)析作用:此手法有什么样的表
诗歌鉴赏专题 --表达技巧
学习目标
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 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 规范答题。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就是作者在诗歌创作时所运 用的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 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 意蕴更含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 它主要有四大方面:一是表达方式; 二是表现手法;三是修辞手法;四是 篇章结构。
❖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请简析这首诗的抒情特点。 答题规范:本诗歌采用的是直接抒情的方式, 诗中的“独怆然而涕下”直接表现了诗人想着 天地之浩大,人之渺小,而感时伤事的情怀。
答题规范:诗歌采用××方式,诗中××句表达了
诗人××感情。
间接抒情
❖ 判断方法:作为一种委婉含蓄的抒情手 法,诗人往往借助多种手段委婉地表达 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这样的诗 句中往往没有直接表明情感的词、句。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手法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技巧之表达方式——抒情手法

劣,但此处的哀景是为反衬作者杀敌报国的豪情的。

严酷的环境没有让他消沉,反而意气风发,愿意以身许国,杀敌建功。

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壮志豪情力透纸背这种方法能使诗歌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可以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借景抒情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把情与景分开写。

可以先写景,后抒情;或者先抒情,后写景。

也可以把景和情穿插起来写。

另一种是把景和情糅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种写法不必添加任何词语,我们就可以从作者描绘的景物中看出人物(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2)触景生情,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

诗人本无所谓情感,或者本无强烈的情感,却因身在一定的环境中,或因景的秀丽而欢喜,或因景的萧瑟而忧愁。

这种情是由景激发的,是景决定了情。

如因鸟语花香而怡然,因狂风暴雨而忧伤。

又如:①“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是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自然是触景生情。

②“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这是一位姓秦的游人游西湖时面对岳飞墓很自然地产生的情感。

③再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上阕:“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写的是作者一天之内所做之事,所触之景:清秋季节,独自泛舟,上西楼,见回雁。

但其中也有其所生之情:“谁寄”锦书,自然是无人寄锦书,表达的是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以及盼望其锦书而望断天涯的愁苦之情。

下阕以“花自飘零水自流”承上启下,以花落水流之景喻人生、爱情、离别的无可奈何之感,从而触动作者所有情思。

往后五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转为完全的抒情,最后三句尤其精巧别致,在全篇景物描写的烘托下,只觉其愁思在眉头心间流动荡漾,有了更大的艺术吸引力。

(3)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在结尾处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即景抒怀诗、借景抒情诗鉴赏

即景抒怀诗、借景抒情诗鉴赏

即景抒怀诗、借景抒情诗鉴赏即景抒怀诗即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与借景抒情诗先有“情”,后有“景”,诗人是为“情”而找“景”不同的是,即景抒怀诗是先有“景”后有“情”,“情”是因了“景”的触动而起的,这类诗作题材广泛,诗人往往是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

那么,这类诗该如何欣赏呢?首先,要欣赏即事感怀诗的“事”与“怀”结合得是否高明。

且看下面这首唐诗: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龙钟:泪水淋漓沾湿的样子。

诗的前两句抒写自己离开了故乡,立马在西域路上。

回望长安景色,一种从未有过的孤寂凄凉之感袭上心头,不禁思乡念亲,双泪痛流。

这里真实而率直地抒写了诗人的这种心情,令人感到亲切可信。

后两句生动传神地写了路中偶遇奉命返京述职的故知,急切地托他带个报平安的口信回家的情景。

这里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和相逢的意外所引起的诗人对亲人真挚、深厚的眷念之情。

此诗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

这瞬间的触动所表达的感情正是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一经诗人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便具有了典型的意义。

诗作在平易之中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其次,我们还要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

我们来看唐人崔护具有传奇色彩“本事”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关于此诗的“本事”是这样的:“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

叩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

‟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

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

崔辞去,送至门,发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盼而归。

嗣后绝不复至。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唐孟棨《本事诗·情感》)本诗次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

古代诗歌鉴赏3——表达技巧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3——表达技巧鉴赏
烟笼寒水月笼沙 理解:烟和月笼着寒水和沙
主人下马客在船 理解: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主人和客人都在船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理解: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
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 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理解: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 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 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 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 法。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 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 术效果。
因文识象,由象悟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诗句化情思为景物。欣赏时要抓住景物 特征,融入所营造的气氛,体会其情感。
蛙声十里出山泉 踏花归去马蹄香 间关莺语花底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 冯唐?”
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这明用典故,意在以 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 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这是古人忧 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反映。
b、暗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 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 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例 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末句是:“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 来好象是写“出猎”,描写猎人弯弓射狼 的情况。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东君》 “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 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作者在此代指辽 和西夏统治者;“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 敌保国的决心。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鉴赏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鉴赏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鉴赏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含答案)1.这首宋诗《暮春即事》通过动静相生的手法描写了读书人专心研读的情景。

诗中描写了麻雀慢行的影子映落在书桌上、杨花轻轻飘入砚池等动态景象,以此来映衬“闲坐小窗读周易”的静态景象。

这样的动静结合,以静意观动景,表现了环境的宁谧和读书的投入,达到了忘我境界。

2.这首唐诗《早寒有怀》通过描写黄昏江景的迷茫,烘托出作者心境的迷茫。

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上天色阴暗,已至黄昏。

作者于迷茫的黄昏江景中寄寓了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

3.这首诗《台城》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借古讽今。

诗人身处晚唐,回顾六朝旧事,借吊古城之名,抒发了对时事的感伤情绪。

诗中写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些景象都在借古讽今,表达出诗人对当时时局的感慨。

4.这首宋词《蝶恋花·旅月怀人》通过描写月色、乌鹊、故人、梅花笛、蟋蟀、芭蕉等景象,表达了词人思念远方的情感。

词中写月去疏帘才几尺,XXX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XXX,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这些景象都在表达词人思念远方的情感。

请简要赏析这首词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解析:本题需要分析词人在描写离别、乡愁时所用的表现手法。

答案:①借景抒情。

词人通过描绘烟柳、淡云、孤雁、XXX等景物,来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和乡愁之情。

②运用比兴手法。

如“浮生长恨飘蓬”,将人生比喻为一片漂泊不定的蓬草,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的不安和无奈。

③运用排比手法。

如“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通过排比的方式,把词人的心情表现得更加深刻。

④运用拟人手法。

如“酒醒人静奈愁浓”,将愁情拟人,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悲凉和痛苦。

诗歌题材鉴赏——即事(景)抒怀诗

诗歌题材鉴赏——即事(景)抒怀诗

三大常见类型•春秋感怀
即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秋怀①

欧阳修
景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抒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怀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①宋仁宗庆历五年,“庆 历新政”失败,欧阳修因为范仲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
解析: ①对秋日风物的喜爱; ②对自身处境的感伤; ③对朝政国事的担忧; ④对无为受禄的愧疚; ⑤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⑥对归而不得的无奈。
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 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
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即 学习目标: 事 1、了解即事(景)感怀类诗歌的特点。 ( 2、了解即事(景)感怀类诗歌的常用意象和情感。 景 3、熟悉即事(景)感怀类诗歌的几种具体表现形 ) 式。 抒 怀 诗
(一)题目标志

多含有“即事”“即景”“抒怀”等字眼。
事 (二)常见意象

山月、河水、梅花、鸟鸣、风雨、草虫、铜镜、鬓发、

专注于考即事诗。

高考这么喜欢考此类诗歌,原因有二:一是在中国古代,诗人触事或
抒 怀
触景兴咏,因事或因景立题,即事或即景创作的现象非常普遍,即这类诗 歌特别多。其次,这类诗题材广泛,表达的感情即时而发而不落窠臼,就 是特别不容易让人以类型诗的内容与情感来穿衣戴帽。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练习及答案【十题】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练习及答案【十题】

【导语】从⼩学到⾼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脍炙⼈⼝的优秀诗篇。

从上古的民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可以说,我们已初步识得了中华民族⽂化宝库⾥最璀璨的明珠。

不过,据我所知,有许多同学对于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美妙之处,如何才能真正领会古诗中那优美的意境和⾼超的艺术⼿法,从⽽不断提⾼我们对古诗的认识和鉴赏⽔平呢?今天,我们就⼀起来讨论、研究以下这个问题。

【⼀.阅读下⾯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苏轼林断⼭明⽵隐墙,乱蝉衰草⼩池塘。

翻空⽩鸟时时见,照⽔红蕖细细⾹。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得浮⽣⼀⽇凉。

【注】这⾸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请简要分析“翻空⽩鸟时时见,照⽔红蕖细细⾹”⼀句在景物描写⽅⾯的特点。

(3分)(2)有⼈认为这⾸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情,也有⼈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得其乐的隐逸⽣活。

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说说你的理由。

(4分)【⼆、阅读下⾯这⾸唐诗,完成8~9题。

】别舍弟宗⼀①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去国六千⾥,万死投荒⼗⼆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

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1. 赏析本诗第⼆联中数词运⽤的妙处。

(4分)2. 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

(4分)【三、阅读下⾯的宋词,完成题⽬.】菩萨蛮·咏梅朱淑真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东风影。

溪下⽔声长,⼀枝和⽉⾹。

⼈怜花似旧,花不知⼈瘦。

独⾃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注】朱淑真,宋代⼥词⼈,号幽栖居⼠,钱塘(今浙江杭州)⼈。

(1)简析上阕第⼀句“湿云不渡溪桥冷”在词中的作⽤。

(4分)(2)探究本词下阕情感抒发的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的宋词,完成题⽬。

】浣溪沙苏轼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结合诗句阐释诗歌中怎样借景抒 情的,用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感。
3、语言组织:本诗运用了借景抒情 手法,描绘了……画面,表达了作者的 ……情感。
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正音 ①景:jǐng 日光;②霁:jì,雪止;
课堂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今安徽省境内。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描写了 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 等画面(2分)。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 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2分)。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 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这首诗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诗人什 么感情?(5分)
本诗运用“西风”“红叶”“黄花”“芭 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意象,勾勒 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表达了自己情
代 诗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景物所蕴涵的情感。 2、掌握诗歌鉴赏中“借景抒情” 类题型的答题格式。 3、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培 养学生鉴赏古诗歌的能力。
忆弟二首(其二)
唐·杜甫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
提问: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勾 勒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6分)
这一联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 用故园花发,春日鸟还的美景(2分),抒 发了作者不能回归故园,更无法欣赏故园 春日花鸟的愁绪(2分)。
存在的问题
1、在诗歌中找出的景物不能 准确把握其背后所蕴含的情 感。
2、答题模式不够规范。
“借景抒情”类题型的 答题模式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即“借景抒 情”)。
1、复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相关 知识。
2、完成阅读周计划十四周的诗歌 鉴赏题。
阅读《阁夜》,完成下列问题:
1、勾画出诗歌中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 词语。
2、勾画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分析其表 达了怎样的情感。
课堂训练
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阁夜》颔联“五更鼓 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5分)
答:此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前句从听觉角度,写五更时分传来的鼓角声, 表现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后 句从视觉角度,写三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 着江波动摇,描绘出了三峡夜深美景。诗 人借此抒发了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 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