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学习笔记
耳鼻喉专业知识点总结
![耳鼻喉专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c73c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8.png)
耳鼻喉专业知识点总结一、解剖学知识1. 耳部解剖学: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半规管。
2. 鼻部解剖学:鼻腔包括鼻腔、鼻中隔、鼻甲和鼻窦。
鼻腔是空气进入呼吸道的通道,鼻中隔将鼻腔分为左右两部分,鼻窦是骨头的突出部分,有助于减轻颅骨的重量。
3. 喉部解剖学:喉部包括声带、会厌和气管。
声带是生产声音的部分,会厌是连接口腔和食道的部分,气管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
二、常见疾病和问题1. 耳聋:耳聋是指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减弱或完全丧失。
耳聋可能是由于遗传、疾病、创伤或老化引起的。
2. 鼻窦炎:鼻窦炎是指鼻窦的感染和炎症。
症状包括鼻塞、鼻涕、头痛和面部疼痛。
3. 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指扁桃体的感染和炎症。
症状包括喉咙痛、发烧、咽部肿胀。
4. 咽喉疾病:咽喉疾病包括扁桃体炎、喉炎、咽炎等。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喉咙痛、发烧、咽部肿胀等症状。
三、诊断和治疗方法1. 听力测试:耳鼻喉科医生通过听力测试来评估患者的听力水平。
确诊耳聋和其他听力问题。
2. 窥镜检查:耳鼻喉科医生通过使用窥镜来检查患者的鼻腔、咽喉和喉部。
确定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的症状和程度。
3. 手术治疗:耳鼻喉科医生能够进行多种手术治疗,包括鼻腔手术、鼻窦手术、喉部手术等。
4. 耳鼻喉疾病的治疗:治疗耳鼻喉疾病通常包括使用药物、物理疗法、言语康复等方法。
四、预防和保健1.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家居和工作场所的清洁,避免引起鼻腔和喉部感染。
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吸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耳鼻喉疾病。
3. 注意听力保护: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音量的环境下,使用耳塞或耳罩保护听力。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耳鼻喉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问题。
五、发展趋势耳鼻喉科技术在不断发展,包括耳鼻喉科医生使用微创手术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快速的治疗手段。
另外,耳鼻喉科医生也在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如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以期能够更好地治疗耳鼻喉疾病。
耳鼻喉科学基础知识点
![耳鼻喉科学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b012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d.png)
耳鼻喉科学基础知识点
在耳鼻喉科学基础知识点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键信息。
首先,耳鼻喉科学是一个专门研究耳朵、鼻子和喉咙相关疾病的领域,其重
要性不可忽视。
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些耳鼻喉科学的基础知识点。
一、耳朵
1. 耳朵的结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包括耳廓
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和鼓膜腔,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
和耳蜗。
2. 听觉机制:声音通过外耳传入中耳,使鼓膜振动,进而传导给听
小骨,最终通过内耳的听觉器官传递给大脑,实现听觉感知。
二、鼻子
1. 鼻子的功能:鼻子不仅是呼吸道,还具有过滤、加湿和气味感知
等功能。
鼻腔内有黏膜和毛细血管,能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
2. 鼻子的常见疾病:鼻窦炎、鼻炎、鼻息肉等是常见的鼻子疾病,
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症状。
三、喉咙
1. 喉咙的结构:喉咙是气管与食道的连接部位,其中包括会厌、声
带和软骨等组织。
声带的振动产生声音。
2. 喉咙的功能:喉咙是呼吸道和食道的交汇点,不仅能够通风,还
能够发声和顺畅吞咽。
综上所述,耳鼻喉科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耳朵、鼻子和喉咙的结构、功能以及常见疾病。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保护
我们的耳鼻喉健康,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耳鼻喉科学问题。
希望
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耳鼻喉学习心得
![耳鼻喉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6ddab2c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5.png)
耳鼻喉学习心得耳鼻喉学是一门研究关于耳鼻喉科疾病的学科,它涵盖了耳朵、鼻子、喉咙等器官的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耳鼻喉学的过程中,我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且结合课堂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我总结了一些学习心得,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在学习耳鼻喉学的过程中,我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耳鼻喉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涉及到很多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等基础知识。
因此,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和巩固这些基础知识,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参加课堂讲座等方式,逐渐建立了一个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框架。
其次,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耳鼻喉学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
因此,我积极参与临床实习,观察和参与真实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过程,通过与医生的互动交流,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关键点,提升自己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另外,我也注重学习与交流。
耳鼻喉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疾病、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不断涌现。
因此,我努力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参加学术研讨会和讲座,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经验,不断拓展自己的学习范围和视野。
此外,我也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耳鼻喉学是一个需要进行很多操作和检查的学科,如耳鼻喉器官的检查、内窥镜的使用、手术操作等。
这些技能的掌握对于一个耳鼻喉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因此,我积极参与临床操作训练,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逐渐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操作技巧。
最后,我还注重对疾病的系统学习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耳鼻喉科疾病种类繁多,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各有特点。
因此,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不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分析,通过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
总的来说,学习耳鼻喉学需要耐心和努力,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注重实践和技能的培养,还要具备对疾病的系统学习和分析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对耳鼻喉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并且在临床实习中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临床耳鼻喉知识点总结大全
![临床耳鼻喉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93f3f5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6.png)
临床耳鼻喉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耳科知识点1、耳廓和外耳道疾病外耳道炎是指外耳道的感染或炎症。
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耳部不适、灼热感和听力下降。
治疗方法包括清洁外耳道和使用局部抗菌药物。
2、中耳疾病中耳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
症状包括耳朵疼痛、听力下降、发烧和耳部排脓。
治疗包括抗生素和止痛药。
3、耳蜗和前庭疾病耳蜗炎是耳蜗感染和炎症,症状包括眩晕、耳鸣和听力下降。
前庭炎是内耳前庭感染和炎症,症状为眩晕和不稳定感。
治疗包括抗生素和眩晕药物。
4、耳鸣耳鸣是一种听觉感觉,常表现为耳内嗡嗡声或噪音。
常见原因包括耳蜗疾病、外耳道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声音疗法。
5、耳聋耳聋是指听力下降或丧失。
常见原因包括感音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和中耳炎。
治疗包括听力康复训练和助听器。
二、鼻科知识点1、鼻窦炎鼻窦炎是指鼻窦感染和炎症,常见症状包括鼻塞、头痛、嗅觉下降和咳嗽。
治疗包括抗生素和鼻窦冲洗。
2、鼻息肉鼻息肉是指鼻黏膜的肿瘤样增生,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和嗅觉下降。
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和局部药物治疗。
3、鼻出血鼻出血是指鼻黏膜出血,常见原因包括鼻窦炎、鼻息肉和鼻腔外伤。
治疗包括局部止血药物和鼻腔填塞。
4、鼻部畸形鼻部畸形包括鼻中隔偏曲和鼻外伤变形,常见症状包括鼻塞和呼吸困难。
治疗包括手术矫正和功能性鼻整形。
5、鼻咽癌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鼻塞、咽部不适和颈部肿块。
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三、喉科知识点1、声门炎声门炎是指声带感染和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嗓子痛、声音嘶哑和咳嗽。
治疗包括声带保护和药物治疗。
2、喉癌喉癌是发生在喉部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和颈部肿块。
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3、嗓子疼痛嗓子疼痛是指咽部感染和炎症,常见原因包括咽喉炎和扁桃体炎。
治疗包括漱口、止痛药和抗炎药。
4、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是指声带的黏膜瘤样增生,常见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和咳嗽。
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和声带保护。
耳鼻喉专业读书笔记(优秀5篇)
![耳鼻喉专业读书笔记(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d520e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7.png)
耳鼻喉专业读书笔记(优秀5篇)耳鼻喉专业读书笔记篇1耳鼻喉科专业读书笔记作为一名耳鼻喉科医生,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是保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我近期阅读的两本耳鼻喉专业书籍的读书笔记。
一、《耳鼻咽喉科临床实践》本书由多位资深耳鼻喉科专家撰写,是一本涵盖耳鼻喉科学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和诊疗技术的综合性参考书。
1.本书重点介绍了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书中还详细阐述了各种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技巧,包括手术适应证、手术步骤、术后护理等。
3.本书还介绍了近年来耳鼻喉科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如内窥镜技术、激光手术、显微手术等。
4.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二、《耳鼻咽喉科临床诊疗指南》本书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组织编写,是一本权威性较强的临床诊疗指南。
1.本书重点介绍了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等。
2.书中还详细阐述了各种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技巧,包括手术适应证、手术步骤、术后护理等。
3.本书还介绍了近年来耳鼻喉科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如内窥镜技术、激光手术、显微手术等。
4.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这两本书都是耳鼻喉科专业的重要参考书,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耳鼻喉科专业知识和技能。
作为一名医生,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是保持患者安全和健康的必要条件。
耳鼻喉专业读书笔记篇2____标题:耳鼻喉专业读书笔记:理解耳鼻喉疾病的复杂性________一、引言____在医学领域,耳鼻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影响全球数亿人的生活。
作为耳鼻喉科医生,我们的职责是理解和处理这些疾病的复杂性。
这份读书笔记旨在帮助读者理解耳鼻喉疾病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____二、阅读内容____1.____疾病的复杂性:____耳鼻喉疾病可以由许多因素引起,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免疫系统的复杂交互。
耳鼻喉学笔记 总结1:耳的解剖、生理和常见疾病
![耳鼻喉学笔记 总结1:耳的解剖、生理和常见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dfee45e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e.png)
耳(一)解剖一、颞骨(temporal bone)外侧面↑内侧面↑分为五部: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茎突耳大部分在颞骨(temporal bone)内: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二、外耳(external ear)1. 耳廓(auricle):耳廓除耳垂由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外,其余由弹性软骨组成,外覆软骨膜和皮肤。
2. 外耳道(external auditory meatus)在成人平均长度约2.5-3.5cm。
分软骨部和骨部,软骨部居于外,占全长的1/3。
软骨部的前下壁有裂隙,为外耳道和腮腺之间提供互相感染的途径。
下颌关节位于外耳道的前方。
骨部居于外耳道内侧2/3。
外耳道的方向软骨部是向内向后上方,至骨部则转向前下方,故检查时应将耳郭向后上方牵拉使成直线,才易看清鼓膜,但在小儿仅有弧形弯曲,检查时需将耳郭向后下牵引。
整个外耳道复盖皮肤,仅软骨部的皮下组织有毛囊、皮脂腺及耵聍腺,故易感染而患耳疖。
因皮肤和软骨附着较紧,故疖肿疼痛剧烈。
耵聍腺构造与汗腺类似,能分泌耵聍。
三、中耳中耳由四部分组成:鼓室、鼓窦、乳突、咽鼓管1. 鼓室(tympanic cavity):为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的空腔。
向前借咽鼓管鼓口与鼻咽部相通,向后借鼓窦入口与鼓窦相通。
分三部:分六壁:上、下、内、外、前、后六个壁(1)上壁:亦称鼓室盖,属颞骨岩部部分,是一层薄骨板,将鼓室与颅中窝分隔,鼓室病变可经此引起颅内感染。
(2)下壁:为一层薄骨将鼓室和颈静脉球分隔,向前和颈内动脉管的后壁相连。
(3)内壁:即内耳的外壁,在中部有一隆起名鼓岬,鼓岬的后上方有前庭窗,又称卵圆窗,为镫骨底板借环状韧带将其封闭。
鼓岬的后下方有蜗窗,亦称圆窗,前庭窗上方有面神经水平段面(神经管凸),外半规管凸。
(4)外壁:大部为鼓膜,小部为鼓膜连接的颞鳞部及鼓部组成,即上、下鼓室的外侧壁。
鼓膜为8×9mm2的椭圆形、灰白色的半透明薄膜,厚0.1mm,呈浅漏斗状,凹面向外,鼓膜自外上斜向内下,与外耳道底约成45°角。
耳鼻喉(笔记、名解)
![耳鼻喉(笔记、名解)](https://img.taocdn.com/s3/m/687bbd402e3f5727a5e9625f.png)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复习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诸器官的共同密切联系:1.解剖相沟通2.生理相关联3.病理相影响4.检查有共性5.治疗相辅佐第一章鼻解剖一、外鼻鼻由:外鼻、鼻腔、鼻窦组成。
外鼻:皮肤、骨、软骨构成☑危险三角区: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故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两角连线的三角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鼻面部静脉回流途径(2条):①内眦静脉→面静脉→颈内静脉↓②眼上静脉、眼下静脉→海绵窦二、鼻腔一般所指鼻腔系指固有鼻腔,后者经鼻内孔与鼻前庭交通。
(鼻前庭前界为前鼻孔,后界为鼻内孔。
)(一)▲固有鼻腔前界:鼻内孔,后界:后鼻孔,四壁:①顶壁:穹窿状②底壁:硬腭鼻腔面③内侧壁:鼻中隔☑利特尔区(Little area):鼻中隔最前下部的黏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的血管从,称为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又称“易出血区”。
④外侧壁 a.下鼻甲和下鼻道b.中鼻甲和中鼻道筛漏斗:是一个真正的三维空间。
以钩突为内界,眶纸板为外界,前上为上颌骨额突,外上为泪骨。
☑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以筛漏斗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之为~。
c.上鼻甲和上鼻道(最小)(二)鼻腔粘膜1嗅区黏膜: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2呼吸区黏膜:呼吸区黏膜鼻腔前1/3自前向后的粘膜上皮是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和假复层柱状上皮,鼻腔后2/3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鼻分泌物在粘膜表面形成随纤毛运动而向后移动的粘液毯,保护鼻粘膜。
(三)鼻腔血管1、眼动脉2、上颌动脉3、静脉回流鼻中隔前下部静脉丛,称克氏静脉丛,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静脉丛称鼻-鼻咽静脉丛。
易出血区:把颈内、颈外动脉和静脉系统在鼻中隔前下部形成的动脉和静脉血管网分别称之为little动脉丛和kiesselbach静脉丛,源于该区的出血很难区分动脉性或静脉性,故临床笼统将该区称之为“易出血区”。
耳鼻喉重点知识点全面总结
![耳鼻喉重点知识点全面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a38f4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8.png)
耳鼻喉重点知识点全面总结一、耳部1. 耳部解剖结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内耳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
2. 耳部常见疾病耳部常见疾病包括中耳炎、外耳炎、耳鸣、噪音性聋、耳聋、耳廓畸形等。
3. 耳部常见检查耳部常见检查包括听力检查、耳镜检查、耳鼓压力测试、耳蜗电图等。
4. 耳部常见治疗耳部常见治疗包括用药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二、鼻部1. 鼻部解剖结构鼻子由外鼻和内鼻组成。
外鼻包括鼻背和鼻尖,内鼻包括鼻甲、鼻中隔和鼻窦。
2. 鼻部常见疾病鼻部常见疾病包括鼻窦炎、鼻炎、鼻咽部肿瘤、鼻息肉、鼻出血等。
3. 鼻部常见检查鼻部常见检查包括鼻镜检查、鼻窦X线检查、鼻窦CT检查等。
4. 鼻部常见治疗鼻部常见治疗包括用药治疗、鼻内窥镜手术、鼻窦穿刺引流、鼻窦洗浄等。
三、喉部1. 喉部解剖结构喉由环状软骨、杓状软骨和甲状软骨组成。
声带是喉部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喉部常见疾病喉部常见疾病包括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胶样囊肿、声带结节等。
3. 喉部常见检查喉部常见检查包括喉镜检查、喉镜声带活检、喉部CT检查等。
4. 喉部常见治疗喉部常见治疗包括用药治疗、手术治疗、声带疗法等。
四、气管、支气管和食管1. 气管、支气管和食管解剖结构气管和支气管是呼吸道重要的组成部分,食管是消化道的一部分。
2. 气管、支气管和食管常见疾病气管、支气管和食管常见疾病包括支气管炎、气管炎、食管炎、食管癌等。
3. 气管、支气管和食管常见检查气管、支气管和食管常见检查包括支气管镜检查、气管镜检查、食管造影检查等。
4. 气管、支气管和食管常见治疗气管、支气管和食管常见治疗包括用药治疗、支气管镜下治疗、手术治疗等。
五、甲状腺和扁桃体1. 甲状腺解剖结构甲状腺位于颈部,在内分泌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甲状腺常见疾病甲状腺常见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等。
3. 甲状腺常见检查甲状腺常见检查包括甲状腺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核素扫描等。
耳鼻喉眼科知识点归纳总结
![耳鼻喉眼科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61c3a4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c.png)
耳鼻喉眼科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耳科知识点1. 耳朵的解剖结构:耳朵主要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有前庭和耳蜗。
2. 耳聋:耳聋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疾病、感染、损伤等。
常见的耳聋类型有传导性耳聋、感音性耳聋和感觉神经性耳聋。
3. 中耳炎: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感染和炎症,常见于儿童。
症状包括耳朵疼痛、发烧、听力下降等。
治疗包括抗生素和镇痛药。
4. 眩晕:眩晕是耳科常见的症状,病因可能与内耳疾病有关。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二、鼻科知识点1. 鼻腔解剖结构:鼻子主要由鼻腔、鼻中隔、鼻窦和鼻咽组成。
鼻腔内有鼻甲和鼻窦。
2. 鼻窦炎: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感染和炎症,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包括鼻塞、鼻涕、面部压痛等。
治疗包括抗生素、鼻窦引流和抗炎药物。
3. 鼻出血:鼻出血是鼻科常见症状,可能由鼻腔黏膜损伤、鼻窦炎、外伤等引起。
治疗包括鼻腔止血、局部药物和手术治疗。
三、喉科知识点1. 喉的解剖结构:喉部包括声带、会厌、气管等结构。
声带是声音产生的主要器官。
2. 喉癌:喉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引起声音嘶哑、咳嗽、吞咽困难等症状。
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
3. 喉炎:喉炎是喉黏膜的感染和炎症,常见于儿童和吸烟者。
症状包括嗓子疼痛、声音嘶哑、咳嗽等。
治疗包括休息、漱口、抗炎药等。
四、眼科知识点1. 眼球解剖结构:眼球主要由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组成。
2. 近视和远视:近视和远视是眼科常见的屈光不正问题,可能由眼球形状和晶状体折射能力不同引起。
治疗包括眼镜、隐形眼镜和激光手术等。
3. 白内障: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导致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眩光、色彩变化等症状。
治疗包括手术取出混浊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
以上是耳鼻喉眼科的一些常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当然,由于耳鼻喉眼科领域的广泛性和复杂性,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疗。
耳鼻喉学习笔记
![耳鼻喉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b89384569eae009581bec8d.png)
耳鼻喉科学笔记整理总论:耳科学•颞骨解剖•听觉生理•平衡生理•面神经解剖与生理•外耳疾病•中耳炎性疾病•耳聋的防治•梅尼埃病•颞骨肿瘤鼻科学•鼻的应用解剖•鼻的生理学•外鼻疾病•鼻腔炎性疾病•鼻窦炎性疾病•变应性鼻炎•鼻腔鼻窦肿瘤•鼻内镜手术学咽科学•咽的应用解剖•咽的生理学•咽炎•扁桃体炎•咽脓肿•咽肿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喉科学•喉的应用解剖•喉的生理•喉的急性炎性疾病•喉的慢性炎性疾病•喉梗阻•喉肿瘤•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术气管食管科学•气管、支气管食管的应用解剖•气管、支气管食管的生理•气管、支气管食管异物绪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otolaryngology-head & neck surgery)由耳鼻咽喉科学(otolaryngology)逐步演变发展而来,是研究听觉、平衡觉、嗅觉褚感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
本章目录学科的发展简史学科的范畴与特点学科的进展与展望怎样学习耳鼻咽喉-头颈外学发展简史•最早的描述见于公元前13世纪商代甲骨文中。
•公元前519年扁鹊对耳病有独特识。
•公元前221至公元279年秦汉时代,对本学科解剖、生理、病理与疾病的描述见于《内经》《难书》等书。
•唐朝开办的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校(太医署)设立耳目口齿科。
•唐朝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王焘所著《外台秘要》等书对耳鼻咽喉科疾病呼吸道与食道异物有了分门别类的详细论述。
•明朝时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提出了许多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药物,陈实功创用鼻息肉摘除术。
•清朝政府编辑的《医宗金鉴》对耳鼻喉科疾病有详细系统的论述。
科如头颈外科、颅底外科、听觉言语疾病科相继出现。
•我国几乎全部地市级以上综合医院都建立了耳鼻咽喉科。
•新的世纪,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步入更新的发展阶段。
范畴与特点现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范畴包含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及其相关头颈区域外科学的全部内涵。
耳鼻喉重点笔记
![耳鼻喉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c00f7b6a32d7375a41780a4.png)
耳鼻喉重点整理危险三角:外鼻的静脉主要经内眦静脉和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内眦静脉又可经眼上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
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利特尔区: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丛。
该区即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之为窦口鼻道闭合体OMC前组鼻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其窦口均位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位于上鼻道,后者位于蝶筛隐窝。
蝶窦各壁的毗邻关系:①外侧壁与颅中窝,海绵窦,颈内动脉和视神经管毗邻。
在气化较好的蝶窦壁,此壁菲薄或缺损,使上述结构裸露于窦腔内,手术不慎将损伤视神经或颈内动脉出现失明或致命性大出血。
②顶壁上方为颅中窝的底,呈鞍型,称之为蝶鞍。
蝶鞍承托垂体。
③前壁参与构成鼻腔顶的后段和筛窦的后壁(筛窦板)。
上方近鼻中隔处为蝶窦自然开口。
沿前鼻棘至中鼻甲下缘中点的连线,向后至蝶窦前壁,是临床常用的探查蝶窦开口的方法。
④后壁骨质较厚,毗邻枕骨斜坡。
⑤下壁即后鼻孔上缘和鼻咽顶,翼管神经孔位于下壁外侧的翼突根部。
鼻甲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有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约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称之为鼻甲周期。
鼻甲周期的生理意义是促使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缓解疲劳。
鼻肺反射:以鼻粘膜三叉神经末梢为传入支,广泛分布至支气管平滑肌的迷走神经为传出支,以三叉神经及迷走神经核为其中枢核团,形成反射弧。
鼻肺反射是鼻腔局部刺激和病变引起支气管病变的原因之一症状与体征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间隙性,交替性持续性鼻涕略多,黏液性不多,黏液性或者黏脓性,不易擤出嗅觉减退不明显可有闭塞性鼻音无有头昏头痛可有常有咽干咽痛可有常有耳鸣,耳闭塞感无可有下鼻甲形态(前鼻镜)黏膜充血,暗红色,表面光滑黏膜肥厚,暗红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或桑葚样下鼻甲弹性(探针)柔软,有弹性硬实,无弹性对麻黄碱反应有明显反应反应小或无反应治疗非手术以手术为主鼻息肉最重要的病因:①变态反应②鼻粘膜的慢性炎症鼻息肉的外观:像荔枝肉(是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鼻息肉的治疗:①类固醇激素疗法②手术摘除鼻出血原因:①局部原因:1外伤(包括手术所致):鼻和鼻窦骨质、黏膜及血管损伤,损伤筛前动脉或颈内动脉,可危及生命。
耳鼻喉学习心得范文
![耳鼻喉学习心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d8d4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0.png)
耳鼻喉学习心得范文我是一名耳鼻喉科医生,从大学开始就对耳鼻喉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这个学科中,我学到了许多医学上的知识和技能,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首先,学习耳鼻喉学科需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
在大学期间,我努力学习了基础的医学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这些课程为我后来的耳鼻喉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这些基础课程时,我还积极参加实验课和临床实习,亲身操作和观察人体解剖结构和器官的变化规律。
通过这些实践的机会,我不仅加深了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还培养了灵巧的手术操作技巧。
其次,要学习耳鼻喉学科,必须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检查和诊断技术。
在临床实习的时候,我积极参与各种耳鼻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通过与指导医生一起工作,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各种仪器和设备进行耳鼻喉的检查,如喉镜、鼻内窥镜等。
我还学会了如何用手探查和听诊来确定耳鼻喉疾病的诊断。
这些技能的掌握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
此外,学习耳鼻喉学科还需要不断更新和学习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
在医学界,新的研究和技术不断出现,耳鼻喉学科也不例外。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努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们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我还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专业的医学期刊和研究报告,以了解最新的医学进展。
通过不断学习和更新,我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最后,学习耳鼻喉学科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和情绪管理能力。
耳鼻喉疾病往往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
作为医生,我需要耐心听取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解决患者的顾虑。
我还要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治疗。
在与患者的交流中,我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静和专注,以便更好地给予患者支持和关怀。
总之,学习耳鼻喉学科是一项需要全面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工作。
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灵巧的技术操作、不断学习和更新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和情绪管理能力,我相信我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耳鼻喉科医生,并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快乐。
耳鼻喉学习心得
![耳鼻喉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c3fdc95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7.png)
耳鼻喉学习心得耳鼻喉学作为医学的一个专科,主要研究和治疗耳鼻喉领域的疾病和疾病。
耳鼻喉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解剖、生理学、病理学、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耳鼻喉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耳鼻喉学的重要性,并且对其临床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我在学习耳鼻喉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耳鼻喉解剖学是学习耳鼻喉学的基础。
只有对耳鼻喉的解剖结构有清晰和准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耳鼻喉的疾病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在学习解剖学时,我通过研究图书和解剖模型,逐步了解了耳鼻喉的解剖结构,比如耳朵的内外耳道、中耳和内耳的结构,鼻腔和鼻窦的结构以及喉部和喉头的结构等。
这些解剖结构的了解对我在接下来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非常有帮助。
其次,耳鼻喉的生理学是对耳鼻喉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耳鼻喉的生理学包括了耳朵的听觉、平衡和压力均衡功能,鼻腔的呼吸和嗅觉功能,还有喉部的呼吸、发声和吞咽功能等。
通过学习耳鼻喉的生理学,我了解到耳鼻喉各部位的正常功能、相互关系和调节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耳鼻喉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和机制。
例如,在学习耳朵的听觉功能时,我深入了解了听觉传导的各个环节,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的结构和功能;在学习鼻腔的嗅觉功能时,我了解了嗅觉神经的解剖和生理,以及嗅觉信息的传导和处理。
这些知识对诊断和治疗耳鼻喉疾病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再次,病理学是学习耳鼻喉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学习耳鼻喉的病理学,我了解到了耳鼻喉领域的各种疾病和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例如,在学习耳道的疾病时,我了解到了耳道炎、耳道肿瘤和耳道畸形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在学习鼻窦炎时,我了解到了鼻窦炎的分类、病因和病理特点,以及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通过对耳鼻喉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了解,我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最后,临床实践是学习耳鼻喉学的关键。
在医学学习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只是学习的一部分,真正的学习需要通过临床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耳鼻咽喉解剖手写笔记
![耳鼻咽喉解剖手写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b6efd6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e.png)
耳鼻咽喉解剖手写笔记耳鼻咽喉,这几个部位就像是人体头部的一个小宇宙,各自有着独特的构造和神奇的功能呢。
咱先说说耳朵吧。
耳朵就像一个精致的小贝壳房子,外面能看到的部分叫耳廓,它就像房子的小屋顶,形状弯弯的,作用可不小呢,能够收集周围的声音信号。
顺着耳廓往里走,就到了外耳道,这外耳道啊,就像是一条小小的隧道,声音就顺着这条隧道往里面传。
再往里呢,就到了中耳。
中耳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鼓乐房,这里面有鼓膜、听小骨等结构。
鼓膜就像一面小鼓的鼓面,声音传来的时候,它就会震动,就像有人轻轻敲鼓一样。
听小骨呢,三块小小的骨头连接在一起,把鼓膜传来的震动进一步放大并且传递到内耳。
内耳可就更复杂啦,它像是一个充满神秘机关的小密室。
里面有耳蜗,这耳蜗啊,弯弯绕绕的,就像一个小小的蜗牛壳,这里面充满了液体,声音震动在这里转化成神经信号,就像把一种密码转化成另一种密码,然后通过听神经传给大脑,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了。
要是这个小贝壳房子哪里出了问题,比如说外耳道被堵住了,就像隧道塌方了,声音就很难顺利传进去,那听力肯定就会受影响呀。
再看看鼻子吧。
鼻子就像一个空气过滤器和加湿器的组合体。
鼻子的外形咱都熟悉,那两个鼻孔就像两个小山洞的洞口,空气就从这里进出。
鼻腔里面可大有文章呢,鼻腔黏膜就像一块超级柔软又有很多细小绒毛的小毯子,当空气进来的时候,那些灰尘啊、小细菌啊就像小虫子一样,被这小毯子给黏住了,这就起到了过滤的作用。
同时,鼻腔黏膜还会分泌黏液,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起来,就像给空气洗了个澡还抹上了保湿霜。
鼻窦呢,是鼻子周围的一些小空腔,就像一些小储物间,要是这些小储物间发炎了,那可就像储物间里着了小火一样,又难受又麻烦。
喉咙就像一个交通枢纽,食物和空气都要从这里经过。
喉咙的前面部分是喉,喉里面有声带,这声带就像两条小小的琴弦。
当我们说话或者唱歌的时候,气流经过,就像有人在拨动琴弦一样,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喉咙的后面就是咽了,咽就像一个大的过道,连接着鼻腔、口腔和喉,它要把空气准确地送到气管,把食物送到食管。
临床耳鼻喉知识点归纳总结
![临床耳鼻喉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f036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f.png)
临床耳鼻喉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耳科知识点1. 耳聋耳聋是耳科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或者完全丧失听力。
常见的原因有遗传因素、感音神经性耳聋、突发性聋、儿童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等。
对于耳聋的治疗,常见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术等。
2. 中耳炎中耳炎是指中耳腔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炎症,主要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中耳炎的治疗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鼓膜切开和腔内引流手术。
3. 梅尼埃病梅尼埃病是一种内耳疾病,表现为阵发性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
4. 外耳道炎外耳道炎是指外耳道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炎症,主要表现为耳痛、耳屎增多、局部红肿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采用抗炎药物滴耳、局部热敷、清洗外耳道等方法。
二、鼻科知识点1. 鼻窦炎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炎症,主要表现为鼻塞、脓涕、头痛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疗、鼻窦引流术等方法。
2. 鼻息肉鼻息肉是指鼻腔黏膜增生形成的肿块,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采用手术切除鼻息肉、局部药物治疗等方法。
3. 鼻出血鼻出血是指鼻腔黏膜出现破损导致鼻腔内出血,主要表现为鼻孔流血、鼻后滴血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采用局部止血药物、鼻塞止血等方法。
4. 鼻咽癌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鼻腔和咽部黏膜,主要表现为鼻塞、咽部不适、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化疗等方法。
三、喉科知识点1. 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是指声带黏膜增生形成的肿块,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声音沙哑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采用手术切除声带息肉、局部药物治疗等方法。
2. 喉癌喉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喉部黏膜,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化疗等方法。
3. 声门炎声门炎是指声门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炎症,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声音不清等症状。
临床耳鼻喉知识点总结
![临床耳鼻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402c97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e.png)
临床耳鼻喉知识点总结一、耳科知识点总结1. 耳朵的解剖结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的复杂器官。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听神经和耳蜗等结构。
2. 耳聋的病因耳聋是指听力障碍或丧失,病因分为遗传性耳聋、感音性耳聋、传导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等。
3. 儿童耳鼻喉常见疾病婴幼儿耳鼻喉科疾病包括外耳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应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
4. 耳聋的临床表现耳聋的临床表现包括听力下降、听力不敏感、耳鸣、眩晕等症状,需注意病因的诊断和治疗。
5. 耳科手术技术耳科手术包括鼓膜修复术、中耳手术、内耳手术等,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二、鼻科知识点总结1. 鼻腔解剖结构鼻腔包括鼻腔前庭、鼻腔腔道、鼻中隔和鼻窦等结构,是呼吸和嗅觉器官。
2. 鼻窦疾病鼻窦疾病包括鼻窦炎、鼻息肉、鼻息肉样变等,临床上常见并发症包括鼻窦积蓄、鼻窦囊肿等。
3. 鼻出血的处理鼻出血是常见的鼻科急诊情况,应及时处理止血并找出病因,避免出现再次出血。
4. 鼻科手术技术鼻科手术包括鼻腔手术、鼻窦手术和鼻外形重建手术等,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5. 鼻过敏性疾病鼻过敏性疾病包括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需区分病因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三、喉科知识点总结1. 喉部解剖结构喉部包括声带、喉结和喉软骨等结构,是发音和呼吸的关键器官。
2. 喉炎的病因喉炎是指喉部黏膜发炎,病因包括感染、过敏和长期应激等,需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3. 音乐性声带疾病音乐性声带疾病包括声带息肉、声带结节、声带小结和声带水肿等,对于歌手和演说者等有特殊意义。
4. 喉科手术技术喉科手术包括声带镜下手术、喉内镜下手术和开喉手术等,是治疗喉部疾病的有效方法。
5. 声带麻痹与治疗声带麻痹是指声带活动受损,可能影响语音的产生,需综合评估进行个体化治疗。
结语临床耳鼻喉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耳、鼻、喉的解剖、生理、病理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完整版)耳鼻喉学习笔记
![(完整版)耳鼻喉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7119a5e0508763230121232.png)
仅供参考,以书本为主1.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漏斗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成为窦口鼻道复合体2 .利特尔区: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
为鼻出血常见部位。
此区称为:利特尔区3 易出血区:从解剖学角度考虑,可以把颈内、颈外动脉和静脉系统在鼻中隔前下部形成的动脉和静脉血管网分别称之为Little动脉丛和Kiesselbach静脉丛,源于该区的出血很难区分动脉性或静脉血性,故临床笼统将该区称之为“易出血区”4 击出性骨折:也称眶底爆折,是当眼部受钝器伤后,眶内压力骤增,致使眶底薄弱处骨折,骨折片、眶内软组织、眼肌等随之疝入上颌窦5 Widal三联症:鼻息肉伴哮喘患者若同时伴有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则成为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症或称为Widal三联症6 鼻石:异物滞留时间长,炎性渗出物蒸发、浓缩分解出多种无机盐类,病逐步沉积于异物表面构成异物的外壳。
这种以异物为核心的“结石”。
7 眶尖综合症:蝶窦炎引起可波及视神经孔和眶上裂,此时可出现眶周皮肤麻木、上睑下垂、眼肌麻痹、复视甚至失明等症状,称之眶尖综合症。
8 鼾症:又称打鼾、打呼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是在睡觉时由于呼吸受阻舌与软腭颤动而产生的粗重的声音。
(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并心率失常)9 外鼻软骨支架主要由鼻外侧软骨和大翼软骨组成10 危险三角: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成为危险三角,此面部静脉无静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11面部的神经:运动神经为面神经,感觉神经为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和第二支(上颌神经)的一些分支,既筛前神经、滑车上神经、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12 鼻腔的外侧壁由上颌骨、泪骨、鼻甲骨、筛骨、颚骨垂直板及蝶骨翼突构成13下鼻道外侧壁前段近下鼻甲附着处,骨质较薄,是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最佳进针部位14 鼻腔粘膜:嗅区粘膜: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由支持细胞,基细胞及嗅细胞构成呼吸区粘膜:鼻腔前1/3自前向后的粘膜上皮是: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和假复层柱状上皮,鼻腔后2/3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后者由纤毛细胞、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基底细胞构成15鼻腔的神经:包括嗅神经、感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自主神经(包括来自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组成的岩深神经)副交感神经来自面神经分出的岩浅大神经,两者在翼管内组成翼管神经16 鼻窦左右成对,共4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上颌窦:为4个鼻窦中最大者,平均容积为13ml,有5个壁。
中医耳鼻喉重点笔记
![中医耳鼻喉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b2881dcf90f76c660371a29.png)
绪论1.约生存于公元前5世纪的名医扁鹊可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五官科医生。
2.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最早记载小儿五官科专科全书。
3.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提到用柳枝蘸药拮齿法,大概是世界上关于刷牙的最早记载。
4.清代,张宗良《喉科指掌》中首次记载用压舌板检查咽喉,《喉科秘钥》中有利用光学知识检查咽喉的方法。
《重楼玉钥yue》首选提出用养阴清肺汤治疗白喉。
其他1.2.3.4.啄治法:用扁桃体手术刀,在扁桃体上做雀啄样动作,每侧4到5下,伴少量出血,以吐2到3口血为度。
2到3日1次,5次为1疗程,一般不超过3个疗程。
治疗可起到放血排脓,疏导瘀阻作用,使邪热外泄,脉络疏通,瘀血消散。
聋,耳鸣。
其方法是:调整好呼吸,先用两手掌按摩耳廓,再用两手掌心紧贴两外耳道,两手食,中,无名,小指对称地横按在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再将两食指翘起放在中指上,然后把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此时可闻洪亮清晰之声,响如击鼓。
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后双手同时叩击48次。
5..耳鼻咽喉病的主要病因:外因:外感邪毒(风邪,寒邪,热邪,湿邪,燥邪,时邪疫疠,异气),外伤致病,异物所伤。
内因:饮食所伤,劳倦内伤,情志不调,官窍间疾病相传。
6.耳鼻咽喉病的主要病机:实证:外邪侵袭,脏腑火热,痰湿困结,气滞血瘀。
虚症:肺脏虚损,脾气虚弱,肾脏亏虚。
7端坐一垂直线,两线交点处为切口点。
用百分之2丁卡因溶液涂于切口周围。
切开时刀尖刺入深度不宜超过1cm,以免损伤大血管。
随后用止血钳向后方逐层分离,直达脓腔,将切口扩大至脓排尽为止。
耳鼻咽喉口齿的应用解剖及生理耳12.外耳道峡部:外耳道起自耳甲腔底,向内直至鼓膜,长约2.5--3.5cm,为一略呈“S”型弯曲的管道,其外1/3为软骨段,内2/3为骨段,两端交接处较狭窄,称外耳道峡部。
较大异物常嵌于此。
3.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
鼓室如六面箱形,有上,下,内,外,前,后。
耳鼻喉科学习的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耳鼻喉科学习的知识点总结与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e21e1a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6.png)
耳鼻喉科学习的知识点总结与归纳耳鼻喉科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研究和治疗与耳、鼻、喉相关的疾病和问题。
耳鼻喉科学的知识点涵盖广泛,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疾病分类与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
本文将对耳鼻喉科学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此领域。
一、耳科学习的知识点1.1 耳的解剖学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耳腔、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则由前庭和耳蜗组成。
了解耳的解剖结构对于理解耳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 耳的生理学耳朵是听觉器官,它的功能是接收声波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了解耳的生理学知识有助于理解人类听力的工作原理以及听力损失的产生机制。
1.3 耳疾病的分类与诊断耳科疾病可以分为感音性听力损失、传导性听力损失、突发性耳聋、耳鸣等。
在诊断耳疾病时,医生通常会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如听力测定和耳鼻喉内镜检查等。
1.4 耳疾病的治疗方法耳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听力辅助设备(助听器等)、手术治疗等。
不同的耳疾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鼻科学习的知识点2.1 鼻的解剖学鼻孔是通向鼻腔的入口,鼻腔内有鼻甲、鼻中隔和鼻窦等结构。
了解鼻的解剖结构可帮助理解鼻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2.2 鼻的生理学鼻子是呼吸器官之一,它不仅负责空气的加热、湿润和净化,还参与嗅觉的产生。
了解鼻的生理学有助于理解鼻疾病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法。
2.3 鼻疾病的分类与诊断常见的鼻疾病包括鼻炎、鼻窦炎、鼻出血等。
在诊断鼻疾病时,医生通常会通过鼻内窥镜检查、鼻部CT扫描和鼻部过敏原检测等方式进行辅助诊断。
2.4 鼻疾病的治疗方法治疗鼻疾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等。
根据不同鼻疾病的特点,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喉科学习的知识点3.1 喉的解剖学喉分为声门和声门以下的下喉部。
耳鼻喉学习笔记
![耳鼻喉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d87494bd5bbfd0a795673cf.png)
仅供参考,以书本为主1.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漏斗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成为窦口鼻道复合体2 .利特尔区: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
为鼻出血常见部位。
此区称为:利特尔区3 易出血区:从解剖学角度考虑,可以把颈内、颈外动脉和静脉系统在鼻中隔前下部形成的动脉和静脉血管网分别称之为Little动脉丛和Kiesselbach静脉丛,源于该区的出血很难区分动脉性或静脉血性,故临床笼统将该区称之为“易出血区”4 击出性骨折:也称眶底爆折,是当眼部受钝器伤后,眶内压力骤增,致使眶底薄弱处骨折,骨折片、眶内软组织、眼肌等随之疝入上颌窦5 Widal三联症:鼻息肉伴哮喘患者若同时伴有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则成为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症或称为Widal三联症6 鼻石:异物滞留时间长,炎性渗出物蒸发、浓缩分解出多种无机盐类,病逐步沉积于异物表面构成异物的外壳。
这种以异物为核心的“结石”。
7 眶尖综合症:蝶窦炎引起可波及视神经孔和眶上裂,此时可出现眶周皮肤麻木、上睑下垂、眼肌麻痹、复视甚至失明等症状,称之眶尖综合症。
8 鼾症:又称打鼾、打呼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是在睡觉时由于呼吸受阻舌与软腭颤动而产生的粗重的声音。
(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并心率失常)9 外鼻软骨支架主要由鼻外侧软骨和大翼软骨组成10 危险三角: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成为危险三角,此面部静脉无静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11面部的神经:运动神经为面神经,感觉神经为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和第二支(上颌神经)的一些分支,既筛前神经、滑车上神经、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12 鼻腔的外侧壁由上颌骨、泪骨、鼻甲骨、筛骨、颚骨垂直板及蝶骨翼突构成13下鼻道外侧壁前段近下鼻甲附着处,骨质较薄,是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最佳进针部位14 鼻腔粘膜:嗅区粘膜: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由支持细胞,基细胞及嗅细胞构成呼吸区粘膜:鼻腔前1/3自前向后的粘膜上皮是: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和假复层柱状上皮,鼻腔后2/3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后者由纤毛细胞、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基底细胞构成15鼻腔的神经:包括嗅神经、感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自主神经(包括来自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组成的岩深神经)副交感神经来自面神经分出的岩浅大神经,两者在翼管内组成翼管神经16 鼻窦左右成对,共4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上颌窦:为4个鼻窦中最大者,平均容积为13ml,有5个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以书本为主1.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漏斗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成为窦口鼻道复合体2 .利特尔区: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
为鼻出血常见部位。
此区称为:利特尔区3 易出血区:从解剖学角度考虑,可以把颈内、颈外动脉和静脉系统在鼻中隔前下部形成的动脉和静脉血管网分别称之为Little动脉丛和Kiesselbach静脉丛,源于该区的出血很难区分动脉性或静脉血性,故临床笼统将该区称之为“易出血区”4 击出性骨折:也称眶底爆折,是当眼部受钝器伤后,眶内压力骤增,致使眶底薄弱处骨折,骨折片、眶内软组织、眼肌等随之疝入上颌窦5 Widal三联症:鼻息肉伴哮喘患者若同时伴有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则成为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症或称为Widal三联症6 鼻石:异物滞留时间长,炎性渗出物蒸发、浓缩分解出多种无机盐类,病逐步沉积于异物表面构成异物的外壳。
这种以异物为核心的“结石”。
7 眶尖综合症:蝶窦炎引起可波及视神经孔和眶上裂,此时可出现眶周皮肤麻木、上睑下垂、眼肌麻痹、复视甚至失明等症状,称之眶尖综合症。
8 鼾症:又称打鼾、打呼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是在睡觉时由于呼吸受阻舌与软腭颤动而产生的粗重的声音。
(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并心率失常)9 外鼻软骨支架主要由鼻外侧软骨和大翼软骨组成10 危险三角: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成为危险三角,此面部静脉无静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11面部的神经:运动神经为面神经,感觉神经为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和第二支(上颌神经)的一些分支,既筛前神经、滑车上神经、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12 鼻腔的外侧壁由上颌骨、泪骨、鼻甲骨、筛骨、颚骨垂直板及蝶骨翼突构成13下鼻道外侧壁前段近下鼻甲附着处,骨质较薄,是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最佳进针部位14 鼻腔粘膜:嗅区粘膜: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由支持细胞,基细胞及嗅细胞构成呼吸区粘膜:鼻腔前1/3自前向后的粘膜上皮是: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和假复层柱状上皮,鼻腔后2/3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后者由纤毛细胞、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基底细胞构成15鼻腔的神经:包括嗅神经、感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自主神经(包括来自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组成的岩深神经)副交感神经来自面神经分出的岩浅大神经,两者在翼管内组成翼管神经16 鼻窦左右成对,共4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上颌窦:为4个鼻窦中最大者,平均容积为13ml,有5个壁。
•前壁:尖牙窝眶下孔•后外壁:与翼腭窝和颞下窝毗邻;近翼内肌,故上颌窦恶性肿瘤侵及此肌可致张口困难。
•内侧壁(鼻腔外侧壁下部):上颌窦裂孔•上壁(眼眶的底壁):故上颌窦疾病和眶内疾病可相互影响。
•底壁(牙槽突):与第二双尖牙和第一、二磨牙关系密切。
筛窦:又称筛迷路。
被中鼻甲基板分为前组筛窦和后组筛窦,前组筛窦开口引流于中鼻道,后组筛窦开口引流于上鼻道。
•外侧壁(眼眶内侧壁):由泪骨和纸样板组成。
•内侧壁(鼻腔外侧壁上部):附有中鼻甲和上鼻甲。
•顶壁:筛顶上方即为颅前窝。
•下壁:即中鼻道外侧壁结构:筛泡、钩突和筛漏斗等。
•前壁:额隐窝•后壁:即蝶筛板17 鼻窦引流: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窦口引流均位于中鼻道。
后祖鼻窦包括后祖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引流至上鼻道,后者窦口开口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筛隐窝18 鼻腔、鼻窦及其被覆上皮的结构赋予鼻腔特殊功能,如通气、过滤、清洁、加温、加湿、共鸣、反射、嗅觉。
19 生理性鼻甲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有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称之为生理性鼻甲周期.20 鼻腔的反射功能有:鼻肺反射、喷嚏反射鼻的检查法1.体位引流法:通过判断鼻腔脓性分泌物的来源,确定患者是否有鼻窦炎及发病部位。
嘱咐患者固定于要求的位置15分钟,若疑为上颌窦积脓,则头前倾90度,若疑为额窦积脓,则头位直立,若疑为前组筛窦积脓,则头位稍向后仰,若疑为后祖筛窦积脓,则头位稍向前俯,若疑为蝶窦,则需低头,面向下将额部或鼻尖抵在某一平面。
另有头低位引流法:患者取坐位,下肢分开,上身下俯,头下垂近膝,约10分钟后坐起检查鼻腔,视有无脓液流入鼻道上颌窦—头前倾90度,患侧向上额窦—头位直立前组筛窦—头位稍后仰后组筛窦—头位稍前府蝶窦—低头、面向下将额部或鼻尖抵在某一平面鼻的先天性疾病脑膜脑膨出分类:囟门型:由筛骨鸡冠前方的盲孔处疝至鼻部者颅底型:在筛骨鸡冠之后疝出者病理:按膨出的内容物区分为三种:脑膜膨出---轻者,只有脑膜和其中的脑脊液。
脑膜脑膨出----较重者,脑组织也膨出。
脑室脑膨出----最重者,脑室前角也膨出颅外。
1、鼻骨骨折治疗一般不宜超过10天,以免发生畸形愈合2、击出性骨折:也称眶底爆折,是当眼部受钝器伤后,眶内压力骤增,致使眶底薄弱出骨折,骨折片、眶内软组织、眼肌等随之疝入上颌窦3、击入性骨折临床表现:眼球突出,但是视力、眼球运动、瞳孔反射均正常4 脑脊液鼻漏的手术适应症,适用于所有脑脊液鼻漏,包括1 脑脊液鼻漏伴有气脑(颅腔积气)、脑组织脱出、颅内异物2 由于肿瘤引起的脑脊液鼻漏3 合并反复发作的化脓性脑膜炎外鼻炎症性疾病1、鼻疖的并发症:鼻翼或鼻尖部软骨膜炎、颊部及上唇蜂窝织炎、眼蜂窝织炎、海绵窦栓塞2、酒渣鼻的分期:红斑期、丘疹脓疱期、鼻赘期3、急性鼻炎的并发症:1、鼻窦炎2、急性中耳炎3、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4、鼻前庭炎5.其他感染鼻腔炎性疾病1、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鉴别要点鼻粘膜高反应性疾病变应性鼻炎: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1、临床表现1)鼻痒:阵发性连续性喷嚏、大量清水样涕、鼻塞2)嗅觉减退2、治疗原则:1.避免接触过敏原2.药物治疗3.免疫治疗4.手术鼻中隔偏曲的诊断:大部分人有鼻中隔偏曲,属生理性鼻中隔偏曲;有临床症状(1、鼻塞:主要症状2、鼻出血3、头痛4、邻近器官症状),检查有鼻中隔偏曲即为病理性鼻中隔偏曲。
鼻出血1、病因1)局部病因:外伤、鼻腔异物、炎症、肿瘤、其他如鼻中隔疾病,萎缩性鼻炎2)全身病因: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等、中毒、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2、治疗原则:1.长期,反复,少量出血者应积极寻找病因2.大量出血者需先立即止血,再查找病因3、血管结扎法:对于严重出血者可用。
中鼻甲下缘平面以下出血者可结扎上颌动脉或颈外动脉;中鼻甲下缘平面以上出血者,需结扎筛前动脉;鼻中隔前部出血者可结扎上唇动脉。
鼻窦炎性疾病1、本病的发生与鼻窦的解剖特点有关:1)窦口小2)鼻窦黏膜和鼻腔黏膜相连续3)各窦口相毗邻2、各窦口炎症时引起的头痛的特点:1)急性上颌窦炎:眶上额部痛,或颌面部痛.晨起轻,午后重2)急性筛窦炎:内眦或鼻根部3)急性额窦炎:前额部痛,晨起即感头痛,逐渐加重,至午后开始减轻4)急性蝶窦炎:颅底或眼球深处钝痛早晨轻,午后重慢性鼻窦炎1、病因:多因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迁延而致,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多见。
2、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轻重不等,有时则无。
2)局部症状(1)多脓涕(2)鼻塞(3)头痛纯痛和闷痛。
(4)嗅觉减退或消失(5)视功能障碍—并发症3)头痛常有下列特点(1)伴鼻塞多脓涕和嗅觉减退.(2)钝痛或头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间轻。
(3)用血管收缩剂后,头痛减轻.低头时加重.3、检查:1.病史2.鼻腔检查:前鼻镜、鼻内窥镜3.口腔、咽:在可疑牙源性上颌窦炎时,应进行有关牙的检查。
4.上颌窦穿刺冲洗术:上颌窦穿刺部洗既是对上颌窦炎的一种诊断方法,也是一种治疗措施。
冲出液宜作需氧细菌培养5.影像学检查:鼻窦CT扫描是本病诊断之重要手段6.鼻窦A型超声波检查4、治疗:原则:不伴息肉:首选药物治疗伴息肉:首选手术治疗1、滴鼻药: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血管收缩剂、皮质类固醇激素2、鼻腔冲洗3、上颌窦穿刺冲洗4、鼻窦负压置换法1)体位:仰卧、垫肩、头低垂2)“开”音:鼻腔封闭、负压,鼻窦正压3)中断:鼻腔正压,鼻窦负压(脓液排出)5、手术(FESS)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鼻源性并发症1、鼻源性眶内并发症:①眶内炎性水肿;②眶壁骨膜下脓肿;③眶内蜂窝织炎;④眶内脓肿;⑤球后视神经炎。
此外,眶内并发症可经过海绵窦血检性静脉炎进而发展为颅内并发症(脑膜炎)。
治疗原则:早起应积极行抗感染治疗,脓肿形成者需切开引流,严重者需行鼻窦开放术2、颅内并发症1)硬脑膜外脓肿2)硬脑膜下脓肿3)化脓性脑膜炎4)脑脓肿5)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鼻窦肿瘤上颌窦恶性肿瘤1、分类:Ohngren线(恶性平面):同侧內眦和下颌角连线肿瘤生长于前、下、内,临床症状出现早,易于诊断、手术,预后好肿瘤起自后、上、外,常累及眼、脑、翼腭窝、颞下窝、颅中窝、预后差2、Seibel线:中甲下缘作一假想平面上部易经筛窦、眼眶侵入颅内,预后差;下部预后好3、临床表现:早期症状:单侧脓血涕:可有肿瘤特殊恶臭面颊部疼痛、麻木:侵犯眶下神经单侧进行性鼻塞:鼻腔外侧壁内移肿瘤侵入鼻腔单侧上颌磨牙疼痛或松动:侵及牙槽肿瘤破坏窦壁:向前:面颊部隆起向上:眼球上移、运动受限、复视向下:硬腭隆起、牙齿松动向内:鼻塞向后外:侵犯翼腭窝翼内肌致张口受限颅底:內眦处包块、张口困难颞部隆起、头痛、耳痛颈淋巴结:同侧下颌下或颈深上筛窦恶性肿瘤侵犯眶板—眼球移位、复视后组筛窦肿瘤可侵入球后、眶尖,产生眶尖综合征向前—內眦隆起向上—侵及颅内淋巴结转移常在颌下或同侧颈上部第三篇咽鼻咽顶后壁黏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聚集,呈橘瓣状,称腺样体咽鼓管咽口周围有散在的淋巴组织, 称咽鼓管扁桃体咽峡: 指上为腭垂(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由舌背,两侧由腭舌弓和腭咽弓围成的环形狭窄部分舌根与会厌之间有一正中失状位的皱襞,皱襞左右各有两个浅凹陷,称会厌谷(异物常嵌顿停留于此处)。
在喉口两侧各有两个较深的隐窝,称梨状窝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与后壁交界处表面有5—6条纵行沟裂(形似半个剥皮桔子),居中的沟隙最深,易存留细菌。
其基底部无纤维组织包膜,故手术不易彻底切除。
腺样体肥大可引起鼻阻塞,打鼾等。
也可影响咽鼓管功能,易患中耳炎。
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6_7岁时最显著,一般在10岁以后逐渐退化萎缩腭扁桃体习惯称为扁桃体,是最大的淋巴组织扁桃体上、下极均有黏膜皱襞连接,上端称半月襞,位于舌腭弓与咽腭弓相交处;下端称三角襞,由舌腭弓向下延伸包绕扁桃体前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