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洞板”的选用与焊接技巧
洞洞板尺寸标准
洞洞板尺寸标准洞洞板是一种广泛用于建筑行业中的建筑材料,它通常用于制作钢筋混凝土中的封面板,并能够提供结构强度和防火保护。
洞洞板有许多不同的尺寸,因此了解标准洞洞板尺寸对于建筑行业非常重要。
根据ASTM C1396-17标准,洞洞板的尺寸应当具有以下规格:1.厚度:洞洞板的厚度应当符合制造商的要求,通常在1/2英寸(12.7毫米)到1英寸(25.4毫米)之间。
2.长度:洞洞板的长度通常为8英尺(2438毫米)或10英尺(3048毫米),虽然也有其他长度可选。
3.宽度:洞洞板的宽度通常为4英尺(1219毫米),但也有其他宽度可选。
4.孔径:洞洞板的孔径通常为2英寸(50.8毫米)到3英寸(76.2毫米)之间。
这些洞可在不同位置和间距下完成,以满足建筑需要。
在使用洞洞板时,还需要根据需要施工的防火性能来选择尺寸。
通常,具有更高的等级(例如Type X)的洞洞板尺寸会更大,以满足更严格的防火要求。
在某些情况下,厂家可生产自定义大小的洞洞板以满足特定的建筑要求。
在这些情况下,需要确保洞洞板符合ASTM C1396-17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
洞洞板是建筑行业中非常常见的材料之一。
了解标准洞洞板尺寸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洞洞板非常重要。
也需要详细了解制造商提供的规格和尺寸范围,以确保洞洞板满足所需的特定要求。
除了标准洞洞板尺寸外,还有许多其他洞洞板变种,可以满足不同的建筑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变种:1.钩扣型洞洞板:这种洞洞板在边缘固定时,可以形成密封的接口,有效防止水和空气渗透。
它常用于外墙和屋顶的建筑,并提供较好的防水性能。
2.舌槽型洞洞板:这种洞洞板的接口有一定的凸性和凹性,以形成紧密的安装。
该型洞洞板常用于屋顶和地面,可为建筑提供较好的结构性能和声音隔离能力。
3.无孔型洞洞板:这种洞洞板不具有孔洞,可用于需要平面表面的建筑场所,例如浴室墙、厨房墙、卫生室、洁净室和药品实验室等区域。
4.加固型洞洞板:这种洞洞板与标准洞洞板相比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可承受更大的重量。
怎样用万能板焊电路学习
怎样用万能板焊电路学习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怎样用万能板焊电路学习万用电路板是一种按照标准IC间距()布满焊盘、可按自己的意愿插装元器件及连线的印制电路板,俗称“洞洞板”。
相比专业的PCB制版,洞洞板具有以下优势:使用门槛低,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扩展灵活。
比如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作品通常需要在几天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完成,所以大多使用洞洞板。
洞洞板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洞洞板主要有两种,一种焊盘各自独立(图1,以下简称单孔板),另一种是多个焊盘连在一起(图2,以下简称连孔板),单孔板又分为单面板和双面板两种。
根据笔者的经验,单孔板较适合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电路,连孔板则更适合模拟电路和分立电路。
因为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电路以芯片为主,电路较规则;而模拟电路和分立电路往往较不规则,分立元件的引脚常常需要连接多根线,这时如果有多个焊盘连在一起就要方便一些。
当然这并不绝对,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选择自己用起来比较顺手的就OK了。
另外,读者需要区分两种不同材质的洞洞板:铜板和锡板。
铜板的焊盘是裸露的铜,呈现金黄色,平时应该用报纸包好保存以防止焊盘氧化,万一焊盘氧化了(焊盘失去光泽、不好上锡),可以用棉棒蘸酒精清洗或用橡皮擦拭。
焊盘表面镀了一层锡的是锡板,焊盘呈现银白色,锡板的基板材质要比铜板坚硬,不易变形。
他们的价格也有区别,以大小为100 cm2(10cmX10cm)的单面板为例:铜板价格3到4元,锡板7到8元,一般每平方厘米不超过8分钱。
图1单孔板图2连孔板?焊接前的准备在焊接洞洞板之前你需要准备足够的细导线(图3)用于走线。
细导线分为单股的和多股的(图4):单股硬导线可将其弯折成固定形状,剥皮之后还可以当作跳线使用;多股细导线质地柔软,焊接后显得较为杂乱。
洞洞板具有焊盘紧密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烙铁头有较高的精度,建议使用功率30瓦左右的尖头电烙铁。
电路板焊接技巧个人总结
电路板焊接技巧个人总结万用电路板的选择和焊接使用技巧.万用电路板的选择和焊接使用技巧20__-01-0611:42:20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导读:万用电路板是一种按照标准IC间距(2.54mm)布满焊盘、可按自己的意愿插装元器件及连线的印制电路板俗称“洞洞板”。
相比专业的PCB制版洞洞板具有以下优势:使用门槛低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扩展灵活。
万用电路板是一种按照标准IC间距(2.54mm)布满焊盘、可按自己的意愿插装元器件及连线的印制电路板俗称“洞洞板”。
相比专业的PCB制版洞洞板具有以下优势:使用门槛低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扩展灵活。
比如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作品通常需要在几天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完成所以大多使用洞洞板。
洞洞板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洞洞板主要有两种一种焊盘各自独立(图1以下简称单孔板)另一种是多个焊盘连在一起(图2以下简称连孔板)单孔板又分为单面板和双面板两种。
根据笔者的经验单孔板较适合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电路连孔板则更适合模拟电路和分立电路。
因为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电路以芯片为主电路较规则;而模拟电路和分立电路往往较不规则。
分立元件的引脚常常需要连接多根线这时如果有多个焊盘连在一起就要方便一些。
当然这并不绝对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选择自己用起来比较顺手的就OK了。
图1单孔板图2连孔板另外读者需要区分两种不同材质的洞洞板:铜板和锡板。
铜板的焊盘是裸露的铜呈现金黄色平时应该用纸包好保存以防止焊盘氧化万一焊盘氧化了(焊盘失去光泽、不好上锡)可以用棉棒蘸酒精清洗或用橡皮擦拭。
焊盘表面镀了一层锡的是锡板焊盘呈现银白色锡板的基板材质要比铜板坚硬不易变形。
他们的价格也有区别以大小为100cm2(10cm×10cm)的单面板为例:铜板价格3~4元锡板7~8元一般每平方厘米不超过8分钱。
焊接前的准备在焊接洞洞板之前需要准备足够的细导线(图3)用于走线。
细导线分为单股的和多股的(图4):单股硬导线可将其弯折成固定形状剥皮之后还可以当作跳线使用;多股细导线质地柔软焊接后显得较为杂乱。
万能板_洞洞板的使用焊接技巧(注意事项)
万能板_洞洞板的使用焊接技巧(注意事项)
点阵板(万能板/洞洞板)是一种按照标准IC间距(2.54mm)布满焊盘、可按自己的意愿插装元器件及连线的印制电路板,俗称洞洞板。
相比专业的PCB制版,洞洞板具有以下优势:使用门槛低,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扩展灵活。
比如在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作品通常需要在几天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完成,所以大多使用洞洞板。
点阵式万能实验小板:0.7元一片点阵式万能实验大板:2.2元一片
一、焊接前的准备在焊接点阵板之前你需要准备足够的细导线用于走线。
细导线分为单股的和多股的(上图右):单股硬导线可将其弯折成固定形状,剥皮之后还可以当作跳线使用;多股细导线质地柔软,焊接后显得较为杂乱。
点阵板具有焊盘紧密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烙铁头有较高的精度,建议使用功率30瓦左右的尖头电烙铁。
同样,焊锡丝也不能太粗,建议选择线径为0.5~1mm的。
产品4:广州黄花陶瓷芯30W长寿命电烙铁(20元一把)
广州黄花电子厂的名牌产品,升温迅速,采用最新的陶瓷发热体,使用寿命极长,可以长时间工作,采用无铅长寿命烙铁头不容易烧死,绝缘电阻大于100M,可以焊接怕静电的器件,手柄带电源指示灯功能,使用更方便。
二、手工焊接操作的基本步骤掌握好电烙铁的温度和焊接时间,选择恰当的烙铁头和焊点的接触位置,才可能得到良好的焊点。
正确的手工焊接操作过程可以分成五个步骤:
步骤一:准备施焊(图(a))
左手拿焊丝,右手握烙铁,进入备焊状态。
要求烙铁头保持干净,无焊渣等氧化物,并在表面镀有一层焊锡。
步骤二:加热焊件(图(b))
烙铁头靠在两焊件的连接处,加热整个焊件全体,时间大约为1~2秒钟。
对于在印制板。
洞洞板的焊接方法—键盘
洞洞板的焊接方法对于元器件在洞洞板上的布局,大多数人习惯“顺藤摸瓜”,就是以芯片等关键器件为中心,其他元器件见缝插针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边焊接边规划,无序中体现着有序,效率较高。
但由于初学者缺乏经验,所以不太适合用这种方法,初学者可以先在纸上做好初步的布局,然后用铅笔画到洞洞板正面(元件面),继而也可以将走线也规划出来,方便自己焊接。
对于洞洞板的焊接方法,一般是利用前面提到的细导线进行飞线连接,飞线连接没有太大的技巧,但尽量做到水平和竖直走线,整洁清晰(图5)。
现在网上流行一种方法叫锡接走线法,如图6所示,工艺不错,性能也稳定,但比较浪费锡。
纯粹的锡接走线难度较高,受到锡丝、个人焊接工艺等各方面的影响。
如果先拉一根细铜丝,再随着细铜丝进行拖焊,则简单许多。
洞洞板的焊接方法是很灵活的,因人而异,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即可。
图5 常用的飞线连接法图6 锡接走线法洞洞板的焊接技巧很多初学者焊的板子很不稳定,容易短路或断路。
除了布局不够合理和焊工不良等因素外,缺乏技巧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掌握一些技巧可以使电路反映到实物硬件的复杂程度大大降低,减少飞线的数量,让电路更加稳定。
下面就笔者的经验谈谈洞洞板的焊接技巧。
1、初步确定电源、地线的布局电源贯穿电路始终,合理的电源布局对简化电路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某些洞洞板布置有贯穿整块板子的铜箔,应将其用作电源线和地线;如果无此类铜箔,你也需要对电源线、地线的布局有个初步的规划。
2、善于利用元器件的引脚洞洞板的焊接需要大量的跨接、跳线等,不要急于剪断元器件多余的引脚,有时候直接跨接到周围待连接的元器件引脚上会事半功倍。
另外,本着节约材料的目的,可以把剪断的元器件引脚收集起来作为跳线用材料。
3、善于设置跳线特别要强调这一点,多设置跳线不仅可以简化连线,而且要美观得多,如图7。
4、善于利用元器件自身的结构图8是矩阵键盘电路,图9是笔者焊接的矩阵键盘。
这是一个利用了元器件自身结构的典型例子:图9中的轻触式按键有4只脚,其中两两相通,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简化连线,电气相通的两只脚充当了跳线。
洞洞板常规开孔尺寸
洞洞板常规开孔尺寸引言洞洞板,也称为挖孔板,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和装修材料的板材,其特点是在表面上预留了一些孔洞,用于安装电线、水管等。
洞洞板因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便捷的安装特点而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洞洞板常规开孔尺寸的相关内容。
洞洞板常规开孔尺寸的意义洞洞板需要开孔主要是为了方便将电线、水管等通入墙内安装。
开孔尺寸的合理选择对于后续的安装工作和操作起到关键的作用。
洞洞板常规开孔尺寸的合理设定,既可以确保安装的顺利进行,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后期维修的成本。
洞洞板常规开孔尺寸的选择因素在确定洞洞板常规开孔尺寸之前,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管道尺寸和数量首先要确定洞洞板上需要穿过的管道尺寸和数量。
不同的管道往往有不同的直径和形状。
在开孔时,要确保洞洞板上的孔洞能够容纳所需的管道,并且孔洞的位置要与管道的走向一致。
2. 管道的布局和设置要求其次要考虑管道的布局和设置要求。
有些管道需要与墙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墙壁吸水或泄漏。
在选择开孔位置时,要注意避开墙壁上已有的其他管道和设备,以免相互干扰。
3. 安全和结构性要求在开孔尺寸的选择上,还需要考虑安全和结构性的要求。
如果开孔过大,可能会损坏洞洞板的结构完整性,影响安装的稳定性。
因此,需要根据洞洞板的材质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开孔尺寸,保证安全和结构的稳定。
洞洞板常规开孔尺寸的常见规格洞洞板常规开孔尺寸的选择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不同地区和不同的行业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洞洞板常规开孔尺寸规格:1. 电线孔尺寸电线孔是洞洞板上最常见的孔洞之一。
通常情况下,洞洞板上的电线孔尺寸为20mm×20mm,适用于一般的电线线径。
对于稍大一些的电线,可以选择30mm×30mm或40mm×40mm的孔洞尺寸。
2. 水管孔尺寸对于水管,常见的洞洞板开孔尺寸为25mm、32mm、50mm等。
需要根据实际的水管直径选择合适的孔洞尺寸。
万能板 漂亮的焊接 洞洞板焊接指导
可能是成长环境的原因,很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因为父母没有时间去管你,平时也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就连成绩表也没瞧几眼,只要不做坏事,就是你怎样就怎样那种,这就是乡下式教育了。
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样不好,孩子都不管,任其发展会学坏的,不过这种事不是绝对的,还是那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小时候,住附近同年龄的孩子都是经常在一起玩,当然也有经常吵架的时候,因为他们做了些小坏事,我们这些“好人”就和他们“坏人”隔开来吵,吵架都是分派来吵的,好笑的是,因为有头儿,也就是老大,是我们的老大和他们的老大在吵,有时吵几天,碰到面反正就合不来,谁都不理谁,不过后来又不知道怎样和好的,而且还玩的很疯,小孩子嘛,就是这样的了。
但我们还是一样不怎么着重去读书,那像现在城里的孩子天天都要学东学西,多功能全方位一体化发展,但我们也不是不想读书,我们也会知道读书的重要,这方面还是会去用点功的,反正成绩也就不好不坏,现在想起那时真好,没有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成长期过的很快乐,很难忘。
我们平时放学了就是玩,周末也是玩。
在家里我老爸做木工用的锯我也拿来玩,玩到最后也熟了,经常找些木料做东西玩,反正家人看到也不管,还表扬呢。
还有电烙铁,镙丝刀,扳手,铁钳啊什么就要搞搞,我家的还没有哪几样东西没有给我拆过的,在外面看见别人那些专业打铁的,自己回家也拿铁烧红来打,那时也就是读小学四五年级而已。
我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在朋友家里偷偷的拿了一个玩具的小马达,回家用电池一试,从此就对能提供旋转动力的东东产生兴趣了,特别是内燃发动机,里面的机械构造使我严重着迷,很享受活塞连杆曲轴一起运作的那种情景,我当时连我舅舅当年读高中时物理课本和汽车构造之类的书都翻出去来一边吃饭一边看了,那时起就对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很了解了,就这样,后来反正我就只喜欢看些科普类的书,有时也做些东西玩玩,不过很多东西我都玩不起,比如没有工具啊材料啊之类的,但都有锻炼出了自已的动手能力。
洞洞板焊接sop贴片芯片
第一步:准备好洞洞板这么一点洞洞板是之前留下的一些废板子上面弄出来的一些空白部分,所以只有这么一点小,这导致后面芯片不是在板子正中间,但是不影响焊接,反而小了更加节约锡丝和空间。
第二步:焊接排针首先把排针插到面包板上面固定,再放上板子,用焊锡固定就是。
发现面包板上面固定排针真的很稳定,不信你就试试?第三步:去掉多余焊盘这一步应该是在下面选位子这一步的后面,但是图片不好拼接,就放着了。
首先,用烧好的电烙铁的头插到洞洞板的空里,时间不要太长,2秒即可(这个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把握,时间了反而焊盘是弄断了);然后斜着转动电烙铁,焊盘接可以整个去掉了。
把要固定芯片某一个引脚的焊盘顺便上点锡。
第四步:固定芯片移动芯片到在已经上了焊锡的焊盘处,加热上了锡的那个焊盘上的锡,把芯片往里面挤,只要固定一个引脚就可以了,此时芯片位子一定要放正,不然不美观后面也不好焊接;接着是固定另外一个引脚,这个选着芯片另外一边的一个引脚都可以。
由于我这是第二块板子,第一块焊接时没有拍图片,所以大家看见的是对称位置的引脚而不是斜对面的,这个其实没有影响,这个我都是实际操作过。
第五步:焊接引脚首先把要焊接的那个引脚上一点锡;再把单芯导线的一头接近引脚,同时粘有焊锡的电烙铁头来加热引脚,同时在往上面加一点焊锡,导线和引脚固定相连即可;最后把导线的另外一头焊接到排针上面,剪掉多余的导线。
第六步:怎样去掉相连的焊锡上面焊接时出现了这么一个问题,烙铁头太粗,一不小心导致两个引脚被焊锡连到了一起,这时不要惊慌,反而是好事。
为什么呢?怎么解决呢?首先往已经相连的那两个引脚上面再加一点焊锡,再用电烙铁加热那地方,趁这焊锡还是热的时候,马上拿起面包板,用力一甩,这样多余的焊锡就甩掉了,同时那个已经焊好的引脚上面的锡丝也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美观。
第七步:成品最后的效果图。
焊接好之后就用万用表测试一下有没有引脚相连,有没有虚焊的,如果没有,那么,恭喜你,焊接是好的。
万能洞洞板的手工焊接说明
万能洞洞板的手工焊接说明万能电路板也叫万用板、实验板,这是一种通用设计的电路板,通常其板上布满标准的IC 间距(2.54mm)的圆型独立的焊盘,看起来整个板子上都是小孔,所以也俗称为“洞洞板”。
相比专业的PCB印刷电路板,洞洞板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扩展灵活等特点。
元件布局一般在洞洞板上布局元器件,就是基本上对照的电路原理图上元器件的布局规划,从关键器件为中心开始布局,其他元器件围绕着中心以见缝插针的方式布局。
对于熟悉电子电路的人,可以遵照这种方式边焊接边规划,无序中体现着有序,效率较高。
但一般人不推荐直接焊板,而是建议按照以上的布局原则,先在纸上进行初步的布局做好图纸,然后再按照图纸进行焊接,对于初学者甚至建议可以用笔在洞洞板正面把走线也画上去,以方便对照焊接。
焊接技巧很多初学者焊的板子很不稳定,容易短路或断路。
除了布局不够合理和焊工不良等因素外,缺乏技巧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掌握一些技巧可以使电路反映到实物硬件的复杂程度大大降低,减少飞线的数量,让电路更加稳定(以下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
1、初步确定电源、地线的布局电源贯穿电路始终,合理的电源布局对简化电路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某些洞洞板布置有贯穿整块板子的铜箔,应将其用作电源线和地线;如果无此类铜箔,也需要对电源线、地线的布局有个初步的规划。
2、善于利用元器件的引脚洞洞板的焊接需要大量的跨接、跳线等,不要急于剪断元器件多余的引脚,有时候直接跨接到周围待连接的元器件引脚上会事半功倍。
另外,本着节约的材料的目的,可以把剪短的元器件引脚收集起来作为跳线用材料。
3、善于设置跳线多设置跳线不仅可以简化连线,而且要美观得多(见下图横卧的跳线)。
4、善于利用排针排针有许多灵活的用法(见上图竖起的排针)。
比如两块板子相连,就可以用排针和排座,排针既起到了两块板子间的机械连接作用又起到电气连接的作用。
这一点借鉴了电脑的板卡连接方法。
5、在需要的时候隔断铜箔在使用连孔板的时候,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必要时可用小刀割断某处铜箔,这样就可以在有限的空间放置更多的元器件。
“洞洞板”(万用电路板)的选择和焊接使用技巧
“洞洞板”(万用电路板)的选择和焊接使用技巧万用电路板是一种按照标准IC间距(2.54mm)布满焊盘、可按自己的意愿插装元器件及连线的印制电路板,俗称“洞洞板”。
相比专业的P CB制版,洞洞板具有以下优势:使用门槛低,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扩展灵活。
比如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作品通常需要在几天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完成,所以大多使用洞洞板。
洞洞板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洞洞板主要有两种,一种焊盘各自独立(图1,以下简称单孔板),另一种是多个焊盘连在一起(图2,以下简称连孔板),单孔板又分为单面板和双面板两种。
根据笔者的经验,单孔板较适合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电路,连孔板则更适合模拟电路和分立电路。
因为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电路以芯片为主,电路较规则;而模拟电路和分立电路往往较不规则。
分立元件的引脚常常需要连接多根线,这时如果有多个焊盘连在一起就要方便一些。
当然这并不绝对,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选择自己用起来比较顺手的就OK了。
图1 单孔板图2 连孔板另外,读者需要区分两种不同材质的洞洞板:铜板和锡板。
铜板的焊盘是裸露的铜,呈现金黄色,平时应该用纸包好保存,以防止焊盘氧化,万一焊盘氧化了(焊盘失去光泽、不好上锡),可以用棉棒蘸酒精清洗或用橡皮擦拭。
焊盘表面镀了一层锡的是锡板,焊盘呈现银白色,锡板的基板材质要比铜板坚硬,不易变形。
他们的价格也有区别,以大小为100 cm2(10cm×10cm)的单面板为例:铜板价格3~4元,锡板7~8元,一般每平方厘米不超过8分钱。
焊接前的准备在焊接洞洞板之前需要准备足够的细导线(图3)用于走线。
细导线分为单股的和多股的(图4):单股硬导线可将其弯折成固定形状,剥皮之后还可以当作跳线使用;多股细导线质地柔软,焊接后显得较为杂乱。
锋哥教你来焊接~~(洞洞板上焊贴片元件)
锋哥教你来焊接~~(洞洞板上焊贴片元件)前些日子论坛里有位大侠发了一些焊接学习的资料,鄙人甚是喜欢啊,在此谢谢那位大侠的分享~~~看到贴片元件焊接都挺给力的~~于是鄙人手闲不住了。
前些天做东西申请了一些TI的样片,大家都懂,TI的片子一般都是贴片封装的,对于DIY来说甚是棘手啊~~~于是本人根据那位大侠分享的资料,自学加琢磨,研究出一套方法与大家讨论,仅供娱乐,希望高手勿喷~~~接下来上图,处女作啊,第一次焊难免难看点~~接下来就分享一下经验~首先,确定好要焊成的摸样,依据此摸样整出大小合适的洞洞板,然后再准备一些漆包线~~~如下图:然后把插针焊上,用作焊完之后的芯片管脚~~,就成这个逼样了。
接下来是很重要的一步,把芯片固定住。
要注意焊盘尽量都扣掉,留下来的焊盘用来固定芯片,我是把芯片最边上的四个管脚焊在了留下来的焊盘上,这一步忘整图片了。
为什么要把焊盘尽量都扣掉呢?你们应该懂,元件管脚那么近很容易被焊盘短路了。
完成之后,在就需要整引线了。
把漆包线的一头放在烙铁上烫一会儿,待漆汤掉了之后,用线刮一下烙铁头,这样线上就敷上一层焊锡了,要注意不要弄得太多,能看出线头发白即可,弄太粗了焊的时候就把管脚短路了~~提醒大家的一点是:大胆的焊,怕啥啊?另一头一样,先把漆烫掉,焊在插针上即可。
要注意一点,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能事半功倍,我的习惯是每焊完一个焊点,我都会用万用表测一下是否通。
然后一个管脚一个管脚的焊,耐心一点,就会成这个逼样....到现在已经算是完成了。
我焊的这个片子是TI的G2553的芯片,于是我便把它接到了我的launchpad板子上下载程序,测试一下连通性....先插上线再接到板子上下载程序,测试,注意LED发光了~~~成功!焊后感:其实贴片元件的焊接并不难,在制好的PCB板上的方法是先把焊点上上锡,不要太厚,把原件放上,用烙铁去碰触每一个管脚,这样就会使焊点上的焊锡融化,进而将管脚焊接上了。
万能板焊接技巧
万能板焊接技巧一、万能板的类型与选择1、单孔法与连孔法单孔板连孔板一般地,单孔板较适合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电路,连孔板则更适合模拟电路和分立电路。
因为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电路以芯片为主,电路较规则;而模拟电路和分立电路往往较不规则,分立元件的引脚常常需要连接多根线,这时如果有多个焊盘连在一起就要方便一些。
当然这并不绝对,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选择自己用起来比较顺手的就OK了。
2、铜板与锡板铜板要注意防氧化,使用前用橡皮或棉棒沾酒精擦拭,锡板材质比铜板坚硬,不易变形,价钱也比较贵,为100 cm2(10cmX10cm)的单面板为例,铜板价格3到4元,锡板7到8元。
二、焊接前准备1、烙铁要求我们的烙铁头有较高的精度,建议使用功率30瓦左右的尖头电烙铁2、导线线建议选择线径为0.5~0.6mm的三、焊接方法与技巧1、焊接方法常用的飞线连接法锡接走线法锡接走线法比较费锡,也更要求焊接的功力和万能板的质量,但焊接的质量高,性能也更为稳定。
2、焊接技巧(1)初步确定电源、地线的布局电源贯穿电路始终,合理的电源布局对简化电路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某些洞洞板布置有贯穿整块板子的铜箔,应将其用作电源线和地线;如果无此类铜箔,你也需要对电源线、地线的布局有个初步的规划。
(2)善于利用元器件的引脚洞洞板的焊接需要大量的跨接、跳线等,不要急于剪断元器件多余的引脚,有时候直接跨接到周围待连接的元器件引脚上会事半功倍。
另外,本着节约材料的目的,可以把剪断的元器件引脚收集起来作为跳线用材料。
(3)善于设置跳线特别要强调这一点,多设置跳线不仅可以简化连线,而且要美观得多。
(4)善于利用元器件自身的结构图8是矩阵键盘电路,图9是笔者焊接的矩阵键盘。
这是一个利用了元器件自身结构的典型例子:图9中的轻触式按键有4只脚,其中两两相通,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简化连线,电气相通的两只脚充当了跳线。
读者可以对照图10好好体会一下。
图8矩阵键盘电路图9矩阵键盘图10矩阵键盘背面5、善于利用排针笔者喜欢使用排针,因为排针有许多灵活的用法。
“洞洞板”(万用电路板)的选择和焊接使用技巧
“洞洞板”(万用电路板)的选择和焊接使用技巧万用电路板是一种按照标准IC间距(2.54mm)布满焊盘、可按自己的意愿插装元器件及连线的印制电路板,俗称“洞洞板”。
相比专业的PCB制版,洞洞板具有以下优势:使用门槛低,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扩展灵活。
比如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作品通常需要在几天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完成,所以大多使用洞洞板。
洞洞板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洞洞板主要有两种,一种焊盘各自独立(图1,以下简称单孔板),另一种是多个焊盘连在一起(图2,以下简称连孔板),单孔板又分为单面板和双面板两种。
根据笔者的经验,单孔板较适合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电路,连孔板则更适合模拟电路和分立电路。
因为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电路以芯片为主,电路较规则;而模拟电路和分立电路往往较不规则。
分立元件的引脚常常需要连接多根线,这时如果有多个焊盘连在一起就要方便一些。
当然这并不绝对,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选择自己用起来比较顺手的就OK了。
图1 单孔板图2 连孔板另外,读者需要区分两种不同材质的洞洞板:铜板和锡板。
铜板的焊盘是裸露的铜,呈现金黄色,平时应该用纸包好保存,以防止焊盘氧化,万一焊盘氧化了(焊盘失去光泽、不好上锡),可以用棉棒蘸酒精清洗或用橡皮擦拭。
焊盘表面镀了一层锡的是锡板,焊盘呈现银白色,锡板的基板材质要比铜板坚硬,不易变形。
他们的价格也有区别,以大小为100 cm2(10cm×10cm)的单面板为例:铜板价格3~4元,锡板7~8元,一般每平方厘米不超过8分钱。
焊接前的准备在焊接洞洞板之前需要准备足够的细导线(图3)用于走线。
细导线分为单股的和多股的(图4):单股硬导线可将其弯折成固定形状,剥皮之后还可以当作跳线使用;多股细导线质地柔软,焊接后显得较为杂乱。
图3 细导线图4 多股和单股细导线洞洞板具有焊盘紧密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烙铁头有较高的精度,建议使用功率30W左右的尖头电烙铁。
同样,焊锡丝也不能太粗,建议选择线径为0.5~0.6mm的。
洞洞板的材质参数
洞洞板的材质参数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洞洞板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材质参数对于其质量和使用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洞洞板标准孔距
洞洞板标准孔距《洞洞板标准孔距:小细节,大乾坤》嘿,你知道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个小小的东西,却有着大大的讲究,就如同超级英雄需要特定的装备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一样,它就是洞洞板!要是不了解洞洞板标准孔距,那可就像是孙悟空没了金箍棒,战斗力大打折扣呀!一、“孔距之基:稳定的秘诀”在洞洞板的世界里,孔距就是那稳定的基石呀!“孔距不标准,洞洞板要倒,东西全摔掉,那可不得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标准的孔距就像是建筑的根基,只有根基牢固,洞洞板才能稳稳地承载各种物品。
想象一下,要是孔距乱七八糟,你挂上东西后摇摇晃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个“物品大逃亡”啦!比如说常见的孔距一般是 3 厘米或 5 厘米,这就像是为洞洞板量身定制的完美尺码,让它能舒舒服服地发挥作用。
二、“均匀之美:视觉的盛宴”哎呀呀,洞洞板的孔距还得讲究均匀呢!“孔距不均匀,美感要扣分,看着好别扭,心情都郁闷!”就如同阅兵仪式上士兵们整齐的步伐能给人带来震撼一样,洞洞板上均匀的孔距能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如果孔距一会儿大一会儿小,那简直就是在挑战我们的审美底线呀!比如你想在洞洞板上挂一排小饰品,要是孔距不均匀,那挂出来的效果肯定会让你欲哭无泪,而标准均匀的孔距则能让你的展示变得整整齐齐,绝绝子呀!三、“适配之要:搭配的魔法”嘿,你可别小瞧了这孔距和其他物品的适配性哦!“孔距不搭调,使用一团糟,适配很重要,别瞎凑热闹!”洞洞板不是孤立存在的呀,它要和各种挂钩、挂篮等搭配使用。
这就像是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只有孔距和这些配件完美适配,才能变出令人惊叹的效果。
比如你买了个特别的挂钩,结果孔距不合适,挂不上去,那不就傻眼了嘛!所以一定要根据孔距来选择合适的配件,让它们一起奏响和谐的“搭配乐章”。
四、“实用之魂:功能的保障”洞洞板的标准孔距可关乎着它的实用性呢!“孔距不合理,实用变没戏,功能受影响,干啥都不爽!”要是孔距不标准,你想挂个大件物品可能就没办法实现,那洞洞板不就成了个摆设啦?只有标准的孔距才能让洞洞板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实用功能。
洞洞板施工工艺
洞洞板施工工艺
洞洞板是一种用于室内设计师和建筑师的一种新型材料,可以嵌入墙壁或天花板中,提供额外的空间和光线。
以下是洞洞板施工工艺: 1. 测量和规划:首先需要测量洞洞板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确定其嵌入墙壁或天花板的位置。
2. 切割洞洞板:使用锯子或切割机将洞洞板切割成所需形状。
3. 膨胀螺丝或钉固定洞洞板:将洞洞板嵌入到墙壁或天花板中,并在其周围使用膨胀螺丝或钉固定。
4. 填充和装饰:在洞洞板周围填充适当的材料,以提供必要的支撑和装饰。
可以选择使用纸浆板、玻璃、石材等材料。
5. 安装照明设备:安装照明设备,根据需要调整光线的角度和位置。
6. 清洁和维修:定期清洁和维修洞洞板,以确保其稳定性和耐用性。
洞洞板施工工艺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需要仔细测量和规划,
确保安装正确。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固定材料的选择和位置,以及填充材料的质量。
此外,洞洞板可能会受到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洞洞板施工工艺
洞洞板施工工艺
洞洞板是一种防腐、防腐蚀的室外工程设计材料,常用于室外建筑、桥梁、道路、水利工程等行业。
下面是洞洞板施工工艺的一些步骤:
1. 确定结构形式:根据工程需要,确定洞洞板的结构形式,包括
材料的大小、形状、厚度等。
2. 进行现场勘察:根据结构形式和工程要求,进行现场勘察,确
定洞洞板的材料位置、尺寸、深度、周围环境等情况。
3. 材料选购:根据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洞洞板材料,并确定材
料的规格、尺寸、颜色等。
4. 结构设计:根据洞洞板的结构形式和材料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包括材料的布局、支撑系统的设置、排水系统的处理等。
5. 施工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洞洞板的施工安装,包括材料
的连接、防腐处理、排水处理等。
6. 质量检测:在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洞洞板的质量
符合要求。
7. 维护处理:定期进行维护和处理,确保洞洞板的使用寿命。
洞洞板施工工艺需要根据工程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划,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给菜鸟出招:教你焊接洞洞板的好方法
给菜鸟出招:教你焊接洞洞板的好方法
本文以一个洞洞板前级(仿MBL6010)为例,与大家探讨一下洞洞板焊接的方法,并且,我也会提供一些成品的照片,希望各位能指点一二。
当然,下面我将介绍的都是些简单的电路,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干扰、自激也比较少出现。
一、跟风之作:仿MBL6010 前级
两三年前,论坛里面仿MBL6010 之风是如火如荼,小弟涉世未深,也跟着前辈们DIY 了一套。
这个东西当年做得是相当认真!
备料:
洞洞板的制作首先要找齐所需要的材料,之后才好排位布局。
关键的万能板应该选一些质量好一点的,像我用这种就不错。
(个人感觉,方焊盘的比圆焊盘的要容易操作)
然后,把元件排位,要排得合理一点,要美观,易于走线,电气分布合理。
排好的元件先把其引脚焊好固定:
一般是先上体积小的,再上大的。
焊好后就可以剪脚了:
说明一下:引脚并不需要全部剪掉,有些可以把它弯下来作走线,但这样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洞洞板”的选用与焊接技巧 - DIY电子制作...
“洞洞板”的选用与焊接技巧
万用电路板是一种按照标准IC间距(2.54mm)布满焊盘、可按自己的意愿
插装元器件及连线的印制电路板,俗称“洞洞板”。
相比专业的PCB制版,洞
洞板具有以下优势:使用门槛低,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扩展灵活。
比如在
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作品通常需要在几天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完成,所以大
多使用洞洞板。
洞洞板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洞洞板主要有两种,一种焊盘各自独立(图1,以下简称
单孔板),另一种是多个焊盘连在一起(图2,以下简称连孔板),单孔板
又分为单面板和双面板两种。
根据笔者的经验,单孔板较适合数字电路和单
片机电路,连孔板则更适合模拟电路和分立电路。
因为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电
路以芯片为主,电路较规则;而模拟电路和分立电路往往较不规则,分立元件的引脚常常需要
连接多根线,这时如果有多个焊盘连在一起就要方便一些。
当然这并不绝对,每个人的喜好不
一样,选择自己用起来比较顺手的就OK了。
另外,读者需要区分两种不同材质的洞洞板:铜板和锡板。
铜板的焊盘是裸露的铜,呈现金黄
色,平时应该用报纸包好保存以防止焊盘氧化,万一焊盘氧化了(焊盘失去光泽、不好上
锡),可以用棉棒蘸酒精清洗或用橡皮擦拭。
焊盘表面镀了一层锡的是锡板,焊盘呈现银白
色,锡板的基板材质要比铜板坚硬,不易变形。
他们的价格也有区别,以大小为100
cm2(10cmX10cm)的单面板为例:铜板价格3到4元,锡板7到8元,一般每平方厘米不超
过8分钱。
图1
洞洞板”的选用与焊接技巧 - DIY精彩电子制作...
图2 连孔板
焊接前的准备
在焊接洞洞板之前你需要准备足够的细导线(图3)用于走线。
细导线分为单股的和多股的
(图4):单股硬导线可将其弯折成固定形状,剥皮之后还可以当作跳线使用;多股细导线质地
柔软,焊接后显得较为杂乱。
洞洞板具有焊盘紧密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烙铁头有较高的精度,建议使用功率30瓦左右的
尖头电烙铁。
同样,焊锡丝也不能太粗,建议选择线径为0.5~0.6mm的。
图3 细导线
图4 多股和单股细导线
洞洞板的焊接方法
对于元器件在洞洞板上的布局,大多数人习惯“顺藤摸瓜”,就是以芯片等关键器件为中心,其他元器件见缝插针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边焊接边规划,无序中体现着有序,效率较高。
但由于初学者缺乏经验,所以不太适合用这种方法,初学者可以先在纸上做好初步的布局,然后用铅笔画到洞洞板正面(元件面),继而也可以将走线也规划出来,方便自己焊接。
对于洞洞板的焊接方法,一般是利用前面提到的细导线进行飞线连接,飞线连接没有太大的技巧,但尽量做到水平和竖直走线,整洁清晰(图5)。
现在网上流行一种方法叫锡接走线法,如图6所示,工艺不错,性能也稳定,但比较浪费锡。
纯粹的锡接走线难度较高,受到锡丝、个人焊接工艺等各方面的影响。
如果先拉一根细铜丝,再随着细铜丝进行拖焊,则简单许多。
洞洞板的焊接方法是很灵活的,因人而异,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即可。
图5 常用的飞线连接法
图6 锡接走线法
洞洞板的焊接技巧
很多初学者焊的板子很不稳定,容易短路或断路。
除了布局不够合理和焊工不良等因素外,缺乏技巧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掌握一些技巧可以使电路反映到实物硬件的复杂程度大大降低,减少飞线的数量,让电路更加稳定。
下面就笔者的经验谈谈洞洞板的焊接技巧。
洞洞板”的选用与焊接技巧 - DIY精彩电子制作 ...
1、初步确定电源、地线的布局
电源贯穿电路始终,合理的电源布局对简化电路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某些洞洞板布置有贯穿
整块板子的铜箔,应将其用作电源线和地线;如果无此类铜箔,你也需要对电源线、地线的布
局有个初步的规划。
2、善于利用元器件的引脚
洞洞板的焊接需要大量的跨接、跳线等,不要急于剪断元器件多余的引脚,有时候直接跨接到
周围待连接的元器件引脚上会事半功倍。
另外,本着节约材料的目的,可以把剪断的元器件引
脚收集起来作为跳线用材料。
3、善于设置跳线
特别要强调这一点,多设置跳线不仅可以简化连线,而且要美观得多,如图7。
4、善于利用元器件自身的结构
图8是矩阵键盘电路,图9是笔者焊接的矩阵键盘。
这是一个利用了元器件自身结构的典型例
子:图9中的轻触式按键有4只脚,其中两两相通,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简化连线,电气
相通的两只脚充当了跳线。
读者可以对照图10好好体会一下。
5、善于利用排针
笔者喜欢使用排针,因为排针有许多灵活的用法。
比如两块板子相连,就可以用排针和排座,
排针既起到了两块板子间的机械连接作用又起到电气连接的作用。
这一点借鉴了电脑的板卡连
接方法。
6、在需要的时候隔断铜箔
在使用连孔板的时候,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必要时可用小刀割断某处铜箔,这样就可以在有限
的空间放置更多的元器件。
7、充分利用双面板
双面板比较昂贵,既然选择它就应该充分利用它。
双面板的每一个焊盘都可以当作过孔,灵活
实现正反面电气连接。
8、充分利用板上的空间
芯片座里面隐藏元件,既美观又能保护元件(图11)。
洞洞板”的选用与焊接技巧 - DIY精彩电子制作 ...
图7 多使用跳线
图8 矩阵键盘电路
图9 矩阵键盘
图10 矩阵键盘背面
图11 芯片座内隐藏元件
“洞洞板”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或许它已成为你电子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笔者提供的这些小经验、多动手实践,你将会体会到更好、更适合自己的使用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