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公开课优质课件精选——《郑伯克段于鄢》

合集下载

【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郑伯克段于鄢》课件(公开课专用)

【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郑伯克段于鄢》课件(公开课专用)
见138页注解1,要求积 累一些常用的文学常识。
知识点:
3.人物关系
• • • • • • 选择题 郑庄公的名字叫姬寤生,他和共叔的关系是? A.同父异母 B.同母异父 C.同父同母 D.叔侄关系 见136页第1段,要求在 阅读的时候要理清人物关系, 出题意图: 为深度分析文章作铺垫。
4.人物关系
学习目标
• 知识与技能:通过细读文本、深入研究注解,能 读懂文章大意,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共同解 决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阅读过程中培养严谨的 治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尝试探究(一):整体理解
• 开展形式:小组选答,由上一周积分落后的小组 先选。 • 答题规则:小组长回答,组员可提供意见,限时。 其他同学请保持安静。
见136页注解2,3,要求 考核知识点: 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应用。
尝试探究(二):分段细读
• 开展形式:全班抢答 • 答题规则:举手回答,限时。在答题时,组员不 得提示,其他同学请保持安静。如果答题者的作 答不是很令人满意,由老师决定是否要进行二次 抢答。 • 准备时间:3分钟
指出下列的错误所在
记事类文言文阅读点拨
• 阅读的时候,首先要通读全文,有了整体感之后 再细读文本,深入研究注解,并从中挖掘出有用 信息,千万别过分依赖参考书。 • 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把“时间、地 点、人物和事件”这四要素一一对应起来,不要 张冠李戴,更不要无中生有,要养成严谨的治学 态度。 • 最后,在阅读的时候还要有质疑精神,要相信书 本,但不能迷信书本。
• 指出下列说法错误所在: • 正当庄公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与母亲断绝关系而后 悔的时候,他的叔父颍考叔给他想了个办法,并 最终化解了母子的矛盾。

古代汉语第四讲-郑伯克段于鄢共25页PPT

古代汉语第四讲-郑伯克段于鄢共25页PPT
古代汉语第四讲-郑伯克段于鄢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第四讲
《左传》之《郑伯克段于鄢》
《春秋》经文: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17
左氏传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 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kuì), 永锡【通赐】尔类。’其是之谓乎!”
18
一词多义
1.制:
①为之请制 ( 地名 ); ②今京不度,非制也 ( 制度 )

③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制度)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规模)
2.度:

①今京不度,非制也 (合乎法度)
<译文>
克是什么意思?就是能够的意思。能够做什么呢?能够杀人。为什么不直接说杀呢?因 为要表示出追随共叔段的人很多。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弟弟的呢?因为假如 国君杀了嫡亲的长子,或者同母所生的弟弟,便用国君的爵号称呼他,文中既然已经称呼郑 伯,那么也就知道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了。共叔段既然是国君的弟弟,却不称他为弟弟;共 叔段应当是公子,也不称他为公子,这是对他的贬斥,因为共叔段已经丧失了一个公子和弟 弟所应有的道德以为。所以《春秋》鄙视共叔段的程度超过了对郑伯的批评。在什么地方超 过了对郑伯的批评?因为经文并未对郑伯想尽一切方式,想要杀掉弟弟的意愿提出批评。但 经文说在鄢这个地方打败段的,表明共叔段已经跑到远离郑国都城的地方了,就好比说是从 母亲的怀中夺过婴儿杀掉,这又是郑伯做得过分的地方。既然这样,那么对郑伯来说最好的 方法是什么呢?就是不要急着追杀已经逃远了的乱臣,而应该遵循兄弟之间相亲相敬的道德。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解析ppt课件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解析ppt课件
4

《春秋》记载历史过于简略,而且也不 完备,242年的历史只有18000多字,连 这段历史的轮廓都没有很好地描画出来。 于是又出现了对《春秋》作补充说明的 三部书,这就是《左传》、《公羊传》 和《穀梁传》。
5

所谓“传”,是儒家用来解释经典的文 字。《春秋》是儒家一部重要的经典, 因此就把《春秋》称作“春秋经”,而 用来补充说明“春秋经”的三部书则分 别称作《左传》、《公羊传》和《穀梁 传》,合称“春秋三传”。这三传实际 上是《春秋经》的三种讲解本、传授本。
19
2.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 命。” 公:郑庄公。这里“公”是诸侯的一种统称, 与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公爵不是一回事。 此处“公”字的使用体现了母子地位发生了变 化,已经由家庭内部的母子关系转变为政治上 的君臣关系。 岩:险峻,险要。 邑:人群聚居的地方,大 小不定。(依据孙诒让说)
26



雉:古代丈量城墙的单位,古代城墙长 一丈高一丈是一堵,三堵是一雉。 百雉:三百平方丈。 国:指诸侯的封地,与今天“国家”的 概念有区别。 翻译:祭仲说:“都邑的城墙超过一百 雉,是国家的祸害。”
27
5.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 小九之一。 先王:指周代开国君主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 所立下的制度被奉为标准。 都:卿大夫或王侯子弟的封邑。 国:指国都,具体地说应是国都的城墙或国都 的规模。 叁:同“三”,数词,这里用作动词,“三国” 意思是将国都的城墙三等分,“三国之一”是 说将国都城墙三等分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国 都城墙的三分之一。 28
16
4.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古称君王袭位为“立”,此指确定地位。 翻译:姜氏喜欢共叔段,想要立他作太子。 5.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亟:jí ,意思是“急”。亟待解决。此读音qì , 副词,屡次。 弗:否定副词,一般否定及物动词,而且及物 动词的宾语不出现,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弗” 是“不+之”的合音形式。 许:答应, 同意。 翻译:屡次向郑武公请求,武公不答应她。

高中语文必修5:18 郑伯克段于鄢课件(24张)

高中语文必修5:18 郑伯克段于鄢课件(24张)

(2)请
(3)焉
自主预习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合作探究
4.古今异义 至于 廪延 .. 古义:一直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的连词。 5.词类活用 (1)惊 姜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惊) . (2)隧 而相见(名词作动词,挖地道) . (3)臣请事 之(名词作动词,侍奉) . (4)无生 民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产生) . (5)故名 曰寤生(名词作动词,取名) .
自主预习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合作探究
2.背景探寻 本文记述了郑庄公同其弟共叔段为争夺国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 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的母亲姜氏讨厌庄公而偏爱共叔段,于是 她欲帮助共叔段谋取王位,共叔段就暗中积蓄力量,准备伺机以武 力夺取政权。郑庄公欲擒故纵,佯装不知,直到共叔段即将发动进 攻时,才一举消灭他的势力,迫使共叔段逃离郑国。
自主预习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积累与运用
合作探究
2.试分析本文刻画的人物形象。 提示:①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冷酷狡猾,奸诈虚伪。姜氏为 共叔段请求封给制这一地方,庄公因制是险要之地而不给,可见其 精明,深知其利害关系。共叔段在母亲的纵容之下,违反国家制度, 肆意扩张。臣下再三劝庄公约束共叔段,及早消除隐患,他只说:“多 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绝不是宽容,而是故意纵养其恶,后他 又说:“不义不暱,厚将崩。”对于共叔段自取灭亡的结局显得胸有成 竹。当共叔段与姜氏密谋袭郑,完全暴露其叛乱行径时,庄公才认 为“火候”已到,下令出兵伐京,一举击败共叔段。庄公设下陷阱,就 是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欲,使其不断膨胀,逐步发展到自我毁 灭的地步。郑庄公竭力容忍共叔段得寸进尺,从表面看,好像处于 被动地位,实际上主动权仍然掌握在郑庄公手里,可见其深藏不露, 工于心计。庄公幽禁姜氏亦表现了其虚伪、冷酷无情。

【高中语文】郑伯克段于鄢ppt精品课件11

【高中语文】郑伯克段于鄢ppt精品课件11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大夫祭仲说:“都邑城墙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 害了。
文意理解4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
九之一。 先王的制度,大的都邑的城墙不得超过国都的城墙 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能
超过九分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
厚将崩。” 公子吕说:“可以啦!领土再扩大,将会得到民 众。”庄公说:“对君不义,对兄不亲,这样的叛 臣逆弟,领土再扩大也会垮的。”
文意理解8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太叔修缮城池,聚集民众,整理盔甲和武器,准备好 了步兵和战车,将偷袭郑国国都。
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
背景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了郑国统治
集团内部的纷争。 郑国邻近东周都城洛阳,郑武公与其子郑庄公 都曾在周王朝中任卿士之职。庄公希望在政治上能 大有作为,梦寐以求的是扩张郑国的势力,因此首 先考虑到剪除异己,巩固自己在国内的地位。本文 所反映的是郑武公去世后,郑庄攻即位,其弟共叔 段欲争权夺位,双方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兵戎相见,
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 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 台。您姑且等着吧。”
文意理解6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公子吕说:“国家不能忍受有两属(两个君主)的 情况,您将对他怎么办?
焉辟害?” 现在京城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您将无法
忍受。”庄公说:“姜氏想这样,怎能避开这个祸
害能?”
文意理解5

《郑伯克段于鄢》精讲课件

《郑伯克段于鄢》精讲课件
段,想要立他做 郑国的国君。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屡次向郑武公提出请求立共叔 段的事,然而武公都没有答应。亟, 屡次。请,动 词,后面省略了一个 “之”,这个“之”指代的是立共叔 段这件事。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谷封人,闻之,
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
"小人有母,皆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
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
"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 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 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 “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 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 “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 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 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春秋五传》:《邹氏传》、《夹 氏传》、《左传》、《公羊传》、《谷 梁传》。 《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 传》、《谷梁传》。
二、 《左传》的作者和内容 1、相传是春秋晚期鲁国史官左丘明 所作 。
文体知识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是我国第一
背景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了郑国统治集 团内部的纷争。

郑伯克段于鄢课件ppt

郑伯克段于鄢课件ppt

[文意理解 不久 4]
边邑
两属
•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怎么办?若,如。之,指“大叔 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这件事。 译: 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 忍受 属于自己。 •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译: 公子吕说:“国家不能忍受有两属(两 如果 个君主)的情况,您将对他怎么办? •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侍奉 无生民心。” 使动用法 译: 要是想把国家让给太叔,我就请求去侍 奉他,如果不想给,那就请除掉他,不要使老 到 百姓生二心。” 通“毋”,不要 通“用” • 公曰:“无庸,将自及。” 译:庄公说:“不用,他将要自己遭(祸)。”
问题导学
*阅读课文,探究以下问题:
•1:姜氏为什么厌恶郑庄公,偏爱共叔段? •2:姜氏偏爱共叔段表现在哪些地方? •3:庄公对武姜是怎么样的态度,有何变化?
郑 伯 克 段]
介词结构后置
•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 叔段。庄公寤生, 寤=啎:逆,倒 译: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
[文意理解6]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译:太叔修缮城池,聚集民众,整理盔甲和武器,准 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偷袭郑国国都。 步兵和战车 •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 译:姜氏将为他打开城门(做内应)。庄公知到了偷 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 通“率”,率领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去,连词 译:命令公子吕率领战车二百辆去攻打京邑。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译:京城的百姓背叛共叔段,共叔段逃到鄢。庄公又 到鄢地讨伐他。 之于,兼词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逃亡 译:五月辛丑那天,太叔离开郑国逃亡到共国。
修治 修理(城郭 。 ),聚集(百 甲,铠甲。 姓)。完,修葺 。 准备 兵,兵器。

高中语文必修五《郑伯克段于鄢》课件(共64张PPT)

高中语文必修五《郑伯克段于鄢》课件(共64张PPT)
生”,于是(姜氏)很厌恶他。喜爱共叔段,想立 他(为太子) ,
厌恶
[郑伯]即庄公。伯为爵位,庄公是谥(shì ) 号。爵位是生前郑伯受周天子封的等级。《礼 记、王制》:“王者制禄爵,公、侯、伯、子、 男,凡五等。” 谥号指国君,大臣死后后人加之以示尊重 的称号。可褒,如:文、武;可贬,如:厉、 晋;可同情,如:哀、悼;也可褒贬参半,如: (唐)玄宗,《说文》:“玄,黑而有赤色者。
• 《郑伯克段于鄢》史学、文学的经典名篇, 《左传》的首篇,《古文观止》的首篇。
郑 伯 克 段 于 鄢
【解 题】
郑伯克段于鄢
主人公 事件 地点
郑 伯 克 段 于 鄢
(1)郑伯,指下文的郑庄公,是郑国的 第三代国君。《礼记、王制》:“王者制禄爵
,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2)克,战胜,今有“攻克”、“战无不胜, 攻无不克"等用法。 段,指下文的共叔段,即郑庄公的弟弟。 (3)于鄢,介词结构。鄢,地名,其地在 今河南省鄢陵县境内。题目结构为介词结构 后置句
不以一眚掩大德(以:因为;眚:过错)
3)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 梁惠王下》) [译文:大王你施行仁政,这些老百姓就会对上级亲爱,愿为长官 卖命。]
注意下列读音:
寤(wù)生 亟(qì)请 巌(yán)同“岩” 祭仲(zhàizhòng) 廪(lǐn) 缮(shàn) 寘(zhì) 繄(yī) 泄泄(yì) 不义不暱(nì) 具卒乘(shèng) 遗(wèi)
郑 伯 克 段 于 鄢
[初读课文]
要求: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巌(yán)同“岩” 祭仲(zhàizhòng) 廪(lǐn) 缮(shàn) 寘(zhì) 繄(yī) 泄泄(yì) 不义不暱(nì) 具卒乘(shèng) 遗(wèi)

郑伯克段于鄢ppt14 课件

郑伯克段于鄢ppt14 课件

• 《春秋》叫《春秋》经。“三传”就是春 秋经的三种讲解本、传授本。
• 经和传原来是分开的,不在一起的。经是 经,传是传,各自单行,古人叫做“别本 单行”。别本就是另有本子。把《春秋经》 和《左传》,按年并在一起,是西晋时的
• 杜预,他著有《春秋左传经传集解》所以 《左传》这部书,全称是《春秋左传》, 《春秋左氏传》。
• 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 巖邑即险邑。《史记》:虢叔恃地势险峻, 傲威不逊,武公的父亲桓叔灭之。
• “唯命”是“唯命是听”的省略。
• “唯……是……”
• 是一种凝固格式,表示强调,唯听命。成 语“惟利是图”,以及“唯马首是瞻”等 都属这种结构。
• 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 京:郑国地名,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大, 同“太”。
•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 完:完城郭。指修城,完有坚固的意思。完本指完全,由
完全引申指坚固; • 聚;指聚粮食。聚的本义指聚集人,这里用的是引申义,
指聚粮食。 • 缮,指修补铠甲、武器。甲:指铠甲。兵:兵器。 • 具:备,足。卒乘:指战士。步兵叫卒,车兵叫乘。 • 将袭郑。将偷袭郑国首都。庄公二十九年传云“凡师有钟
• 中华书局出版的沈玉成《左传译文》也是学习 《左传》的重要参考书。
二、课文分析
• 鄭伯克段于鄢
– (1)郑伯,郑庄公,郑属伯爵,故称郑伯,郑 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代国君。郑国是姬姓。与周天 子同姓。
– (2)克,《说文解字》:“肩也。”徐锴曰: “肩,任也,负何之名也,与人肩膊之义通。能 胜此物谓之克。”战胜,今有“攻克”、“战无 不胜,攻无不克”等用法。克,又有“能”义, 由此而引申。
• 中、融,这两个字古代押韵,现在仍旧押韵,外 和洩,今天不押韵,但在古代是押韵的。

郑伯克段于鄢课堂PPT

郑伯克段于鄢课堂PPT
隐公 九年
隐公 十年
庄公二十 42岁 九年
庄公三十 43岁 年
庄公三十 44岁 一年
齐平宋卫于郑, 以释诸侯伐郑之 役,郑伯以齐人 朝王
庄公为桓王左卿, 以王命伐宋,郑 大败北戎侵郑之 师
夏,郑师入宋之 郜、防而归于鲁; 秋,宋卫蔡伐戴, 郑围戴而取三国 之师
21
前712 桓王 隐公 庄公三 45 八年 十一 十二年 岁 年
3
历史的耻辱柱
不孝不友 阴险狠毒
《左传》: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 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 难之也。
《榖梁传》: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 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 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 成于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 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 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留心,时时侦探,故独闻之 也。
既命子封伐诸京,公又自伐
诸鄢,两路夹攻,期在必杀。
11
书曰:“郑伯克段 “郑志”二字是一篇断案。
于鄢。”段不弟, 段实出奔,而以克为文,
故不言弟。如二君,
明郑伯志在杀段,难言其 奔也。
故曰克。称郑伯, 立誓永不见母,将前日恶
讥失教也:谓之郑 志。不言出奔,难 之也。
君子曰:颍考叔,纯 孝也,爱其母,施及 庄公。诗曰:‘孝子 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从前一路刻毒惨伤之心,俱
于“融融”、“泄泄”四字
中消尽。摹写生色。
郑庄志在杀弟,祭仲、子封 诸臣皆不得而知。‘姜氏欲 之’、‘焉辟害’、‘必自 毙’、‘子姑待之’、‘将 自及’、‘厚将崩’等语, 分明是逆料其必至于此。故 虽婉言直谏,一切不听。迨 后乘时迅发,并及于母。是 以兵机施于骨肉,真残忍之 尤。幸良心忽现,又被考叔 一番救正,得母子如初。左 氏以纯孝赞考叔作结,寓慨 殊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 伯 克 段 于 鄢
*4、《左传》的文学价值:
它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叙事详备,情节富于故事性和 戏剧性。人物描写生动形象,性格鲜明,或善良正直 、或险恶邪僻,无不惟妙惟肖。语言简洁精妙、着墨 少而寓意繁。尤其擅长描写战争,叙述有条不紊,笔 调灵活多变,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5、《左传》的思想价值: 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既有民本、爱国等进步思想;同时 ,封建伦理观念,传统的天命、礼教等思想糟粕在书中 也时有流露,这是作品的历史局限。
梳理结构
以郑庄公母子间感情变化为线索梳理课文结构
一、(1、2)母子产生矛盾 二、(3-7)母子矛盾激化
原因:庄公寤生 后果:恶庄公,爱共叔段 原因:共叔段反叛,姜氏为内应 后果:共叔段出奔共
原因:颍考叔献礼,智劝庄公 三、(8、9)母子矛盾化解后果:母子和好Fra bibliotek课文探究: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姜氏为什么厌恶郑庄公,偏爱共叔段? •2:姜氏偏爱共叔段表现在哪些地方? •3:朗读第七自然段,该段说“段不弟”,请问“段 不弟”体现在哪些地方?郑庄公的态度或反应如何? •4:庄公对武姜是怎么样的态度,有何变化? •5:如何理解“遂为母子如初”? •6:本文标题“郑伯克段于鄢”是关于战争的文章, 具体战争描写在哪?为何末尾段要写庄公母子和好? 本文侧重点是什么?
*6、《左传》写作背景 礼崩乐坏时代的编年史《左传》
礼教的规范遭到极大的破坏。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孟﹙子“·正藤名文”公思下想》﹚
克:克制。复:恢复。礼:礼法。指抑制约束 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法。 《左传》顺承此意,本文就写了一国君家庭内部的矛盾 斗争,再现了当时统治阶级为争权夺利不顾伦理道德的 情形。
三、关于“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亦称“微言大义”“春秋书法”“春秋凡例”“书例”“义
法”“义例”。狭义指孔子修订《春秋》所用的相关历史叙述 方法和技巧﹙诸如“笔则笔,削则削”“以一字为褒贬”“褒讳贬损”“微 言”等相关书写原则﹚;广义上泛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
“春秋笔法”源于孔子,左丘明最早对其做了精当的概括,西晋杜预最终 完成了普及工作。“春秋笔法”在历代学者的阐释下不断完善、丰富,成 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理论范畴之一。
《郑伯克段于鄢》
执教教师:XXX
学习目的
*了解《左传》及其相关的基本常识 *掌握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文言词语的用法 *学会有理有据地分析人物形象并评价本文的 中心思想。 *了解《左传》写作特色
郑 伯 克 段 于 鄢
[文学常识]
一、关于“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这种编年史周王朝 和诸侯各国都有,虽然内容不同,一般都称为《 春秋》。现今流传的鲁《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 的,极其简括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 的事件。起于隐公元年,终于哀公14年(前722481),全文一万八千多字,记事特别简单、语言 极为精炼,类似新闻标题。孔子为了维护周王朝 的奴隶制统治,主张尊王攘夷,正名定分,巩固 最高奴隶主政权,使“大一统”局面恢复安定。 他的这种政治主张,通过《春秋》的谨严笔法表 现出来。
寘(zhì)
繄(yī)
泄泄(yì)
不义不暱(nì)
遗(wèi)
具卒乘(shèng)

阅读全文,请填下表:


主要人物 身份关系
性格特点
段 于

姜氏
母亲
任性阴毒狡诈
共叔段 庄公
儿子、 弟弟、 大叔
儿子、 兄长、 国君
不自量力 妄自尊大 有勇无谋
老谋深算 薄情寡义
[故事简述]
隐公之年,郑国国君之弟公叔 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 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 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 愈加骄横,然后在鄢地打败了公叔 段,使他“出奔”。
* 3、关于“传” : 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就是“传” 。
常识回顾
历史著作的体例主要有 、 、 、 。 《国语》是 ,《战国策》是 ,《史记》是 。
编年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纪传体; 国别体、国别体、纪传体。
*2、它与《谷梁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 都是用来解释和阐明《春秋》的。《左传》重在史 实叙述,而后两者则重在义理说明。
“春秋笔法”特点: ﹙杜预归纳﹚ 微而显:即用词不多而含义明显 志而晦:即记载史事,用词简约而含义隐微 婉而成章:主要讲的是避讳,通过委曲之辞以达避讳之意 尽而不汙:即尽其事实而不纡曲 惩恶劝善:即善名必书,恶名不灭,以期达到惩劝之作用
四、关于《郑伯克段于鄢》
* 1 、《春秋》全文9字: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3、《左传》记载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 ),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共经历了十二 国君,两百多年的历史,全文约18万字。
《左传》收辑大量的古代史料,较真实地反映了东周 王朝及诸侯各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等许多方面的 史实,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历史文献。文中对历 史的评价,作者或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态度, 或在文笔中曲折地意含褒贬,素称“春秋笔法”。
段,指下文的共叔段,即郑庄公的弟弟。 (3)于鄢,介词结构。鄢,地名,其地在 今河南省鄢陵县境内。题目结构为
介词结构后置句
郑 伯 克 段 于 鄢
[初读课文]
要求: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注意读音
寤(wù)生
亟(qì)请
巌(yán)同“岩”虢(guó)叔
祭仲(zhài zhòng) 廪(lǐn)
缮(shàn)
*2、史学、文学的经典名篇 《左传》的首篇,《古文观止》的首篇。
* 3 、作为一个标题,一句历史大事记, 这标题交代故事的主要人物,故事本身、 地点。
【解 题】
郑伯克段于鄢
主人公
事件
地点
(1)郑伯,指下文的郑庄公,是郑国的 第三代国君。
(2)克,战胜,今有“攻克”、“战无不胜, 攻无不克"等用法。
二、关于“左传”
* 1、《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 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是我 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 2、关于“经”:本义,织物上的纵线,后指经 典著作(泛指后人对其所宗古籍的敬称)也特指 儒家经典。儒家视《春秋》为经,释经为“传” ,共有“三传”( 后来春秋三传也纳入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