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比色计
光电比色法
![光电比色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578a71195f312b3169a5f6.png)
程度的吸收。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滤光片上的标称吸光度值,可能与实 际值有偏差,使用时要以实际使用的波长下的测定值为准。
光路系统部件
六、比色皿
比色皿又叫比色环、比色池、比色槽、吸收池等,它主要用来盛装 比色分析时的样品液。在可见光范围内,比色皿常用无色光学玻璃或 塑料制成;在紫外区,常用石英玻璃来制作。比色皿的形状一般为方 形,圆形的比较少。
根据液体浓度的不同,进而使得液体对光的吸收程度 产生差异,然后对此进行分析。
光电比色计
结构
基于光电比色法而设计成的仪器叫光电比色计。
我们公司生产的酶标仪和生化仪,实际上就是光电比 计运用。一般的光电比色计由光源、滤光片、比色皿、光 电检测器、放大和显示等6部分组成 。
分光光度计
公司产品
我们公司产品酶标和生化仪多采用前分光光路 系统。采用前分光光路系统仪器一般不能进行不 同波长项目的不间断检测,通常只能单独一次测 定后,再测第二次 。
聚光镜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起会聚光线的作用,以增强标本的照明。 四、反射镜
直角平面反射镜,顾名思义是让平行光经过直角平面反射镜光线成90 度改向。
光路系统部件
五、干涉滤光片 滤光片其作用是控制波长或能量的分布,即它只让一定波长范围内
的光通过,而将其余不需波长的光滤去,相当于电路中的带通滤波器。 由光的干涉原理可知,来自同一光源的两束光线,在空间不同的路
对通过光学系统的光束起限制作用的光学元件。它可以是光学元件(如 透镜、反射镜等)本身的边框,也可以是另外设置的带圆孔的不透光屏。 光阑中心通常位于主光轴上,且光阑面与主光轴垂直。 一般光学系统具有多个光阑,其中对光束的限制作用最大,即实际上决 定通过光学系统的光束大小的那个光阑称为孔径光阑 三、聚光镜
十八、滤光光电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十八、滤光光电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e66cf85680203d8ce2f2488.png)
十八滤光光电比色计波长、透射比、滤光片波长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a 、滤光光电比色计波长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一)测量过程简述1、测量依据: JJG179-1990 滤光光电比色计检定规程。
2、测量环境条件: 温度(10-30)℃,相对湿度 ≦85%。
3.测量标准: 标准滤光片 4.被测对象:滤光光电比色计5.测量方法:将标准滤光片放入被检仪器中,直接测量标准滤光片示值。
6.评定结果的使用:符合上述条件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二)数学模型0x x y -=式中:y-----示值误差 x ----示值0x ---------实际值(三)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3.1标准器引入的不确定度()0x u钬滤光片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根据定值证书给出的为U =0.3nm ,包含因子45.2=k ,按正态分布采用B 类方法进行评定。
()12.045.23.00===k Ux u (nm)估计()()00x u x u ∆=0.1,则自由度1ν为50。
3.2输入量x 的标准不确定度u (x )的评定3.2.1输入量x 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对滤光光电比色计的测量不重复性,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
对一台滤光光电比色计波长用氧化钬滤光片连续测量10次,得到3组不同波长测量列。
其中一组测量列为536.0,536.5,536.5,536.0,537.0,536.0,536.0,536.5,536.0,536.0nm.x =∑=ni i x n 11=536.2 nm单次实验标准差 s =()12--∑n xxi=0.35 nm任意选取3台同类型滤光光电比色计,每台分别用氧化钬滤光片测得不同波长点,各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次,共得到9组测量列,每组分别按上述方法计算得到单次实验标准差 如表18a -1所示:表18a-1 m 组实验标准差计算结果合并样本标准差为 p s =∑=m j j s m 121=0.52 nm实际测量情况,在重复性条件下重复测量3次,以该3次测量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则得到u (x )=p s /3=0.30 nm自由度为 2ν=∑=mj j 11ν=9×(10-1)=813.2.2人员读数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已包含在滤光光电比色计的重复性不确定度评定中,因此,不单独进行评定。
比色计
![比色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cfef45f7ec4afe04a1df10.png)
第二章 光电比色计第一节 比色分析比色分析是基于溶液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又称吸光光度法。
有色物质溶液的颜色与其浓度有关。
溶液的浓度越大,颜色越深。
利用光学比较溶液颜色的深度,可以测定溶液的浓度。
根据吸收光的波长范围不同以及所使用的仪器精密程度,可分为光电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等。
比色分析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
通常测定含量在6-1~6-4mg/l 的痕量组分。
比色分析如同其他仪器分析一样,也具有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1%~5%)的缺点。
但对于微量组分测定来说,由于绝对误差很小,测定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在现代仪器分析中,有60%左右采用或部分采用了这种分析方法。
在医学学科中,比色分析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卫生分析、生化分析等方面。
一、朗伯-比尔(Lambert-Beer )定律溶液颜色的深浅与浓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用朗伯-比耳定律来描述。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只有一种波长的光)照射有色溶液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溶液(图2-1-1)。
设入射光的强度为I 0,溶液的浓度为c ,液层的厚度为b ,透射光强度为I ,则II 0lg =Kcb 式中II 0lg 表示光线透过溶液时被吸收的程度,一般称为吸光度(A )或消光度(E )。
因此,上式又可写为:A=Kcb上式为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示式。
它表示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式中,K 为吸光系数,当溶液浓度c 和液层厚度b 的数值均为1时,A=K ,即吸光系数在数值上等于c 和b 均为1时溶液的吸光度。
对于同一物质和一定波长的入射光而言,它是一个常数。
比色法中常把0I I 称为透光度,用T 表示,透光度和吸光度的关系如下: A =II 0lg =T 1lg =-lg T 当c 以mol·L -1为单位时,吸光系数称为摩尔吸光系数,用ε表示,其单位是L·mol -1·cm -1。
光电比色原理
![光电比色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82f6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4.png)
光电比色原理
光电比色原理是一种常用的颜色测量方法,它通过测量物体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吸收或反射程度来确定其颜色。
这种方法主要利用了三原色(红、绿、蓝)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特性的差异,以及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感知差异。
在光电比色原理中,使用三个测量光源,每个光源分别是红、绿和蓝色光线。
物体对这些光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吸收光线后,物体会反射出一个看起来具有特定颜色的光线。
这些反射光线会通过光电传感器进行测量,传感器会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并根据信号的强弱来确定颜色的深浅程度。
测量得到的三个电信号值会被转化为颜色空间的坐标值,如RGB(红、绿、蓝)或Lab(亮度、a轴、b轴)等。
这些坐
标值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颜色,并与标准颜色进行比较。
光电比色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业领域,它被用于颜色质量控制,例如制造颜料、油漆和塑料产品时,可以通过光电比色仪来检测产品颜色是否符合要求。
在印刷业中,光电比色原理可以确保印刷品的颜色准确度,避免出现色差。
在食品行业,它可以用于检测食品的新鲜度和成熟程度。
总之,光电比色原理是一种精确测量颜色的方法,通过利用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特性以及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感知,可以确定物体的颜色,并应用于多个行业中。
锌系磷化液总酸度标准
![锌系磷化液总酸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9e28ce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1.png)
锌系磷化液总酸度标准1. 引言锌系磷化液总酸度标准适用于测量及控制锌系磷化液的酸度,以确保其在适宜范围内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含有锌的磷化液及相关领域。
2. 术语与定义2.1 锌系磷化液(简称磷化液):由含有锌盐和磷酸盐的溶液组成的化学液体,用于金属表面防腐以及增强附着力。
2.2 酸度(简称酸度):磷化液中酸性物质浓度的测量。
3. 设备和试剂3.1 pH计:精度在0.1以内。
3.2 pH标定液:标定pH计使用的标定液,pH值为4.0和7.0。
3.3 光电比色计:用于测量磷酸盐浓度。
3.4 磷酸盐标准液:磷酸盐浓度为10 g/L的标准液。
3.5 硝酸银溶液:用于滴定酸性物质。
3.6 酸性指示剂:适用于酸碱滴定的指示剂。
4. 样品制备4.1 取磷化液样品10 mL于一容器中,用pH计测量其pH值,记录结果。
4.2 取另外一份磷化液样品10 mL于一容器中,用光电比色计测量其磷酸盐浓度,记录结果。
5. 测试方法5.1 pH值测量5.1.1 将pH计插入磷化液样品中,稳定后记录pH值。
5.1.2 每个样品测量3次,取平均值。
5.2 磷酸盐浓度测量5.2.1 取磷化液样品1 mL并加入光电比色计比色杯中。
5.2.2 设置光电比色计波长,并将比色杯放入仪器中进行测量。
5.2.3 根据光电比色计读数和标准曲线,计算出磷酸盐的浓度。
5.3 酸度计算5.3.1 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磷化液的酸度:酸度(g/L)= 磷酸盐浓度(g/L) * 3.800 * 0.0418016. 质量控制6.1 进行定期的标定和校准,确保仪器准确度。
6.2 在每次测试前,检查试剂的有效期,并使用新鲜的试剂。
6.3 对于重要样品,应进行平行测试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7. 报告结果7.1 报告磷化液样品的pH值测量结果。
7.2 报告磷化液样品的磷酸盐浓度测量结果。
7.3 报告磷化液样品的酸度测量结果。
8. 引用本标准参考了涉及锌系磷化液酸度测试的相关文献。
生化分析仪基本原理与结构
![生化分析仪基本原理与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e57ac6ea08a1284ac85043df.png)
为了保护探针,除预先需要根据样品容器 的底高、最低液面高度等进行设置外,样 品容器的规格、放置位以及液面高度等设 定条件不得随意改变。在某些仪器上,采 样器和加液器组合在一起,加样品和加试 剂或稀释液可用一个探针一次完成。
C.加样臂:连接探针,在样品杯(试剂瓶) 和反应杯之间运动,完成采样和加样(加 试剂)。它的运动方式与仪器工作效率及 工作寿命有一定关系。 d.阀门:用以决定液体流动的方向。 e.稀释系统:对样品进行预稀释、过后 稀释或加倍,对标准原液系列稀释,等等。 不同仪器的稀释方式有所差异,要注意识 别。试剂系统亦有稀释功能。
5)试剂瓶盖自动开关系统:更有利于试剂 的保存,有的仪器可在运行中添加、更换 试剂,有的则须在暂停状态下进行。 (3)条形码(barcode)识读系统:一般 由扫描系统、信号整形和译码器三部分组 成。
扫描系统以光源扫射黑条白空相间的条码 符号,由于条和空对光的反射不同,不同 宽窄的条符反射光的持续时间不同,产生 强度不同的反射光,再经光电转换元件接 收并转换成相应强度的电信号,最后通过 信号整形由译码器解译。
三、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所谓分立式,是指按手工操作的方式编排 程序,并以有节奏的机械操作代替手工, 各环节用传送带连接起来,按顺序依次操 作,如图1-7所示。
图1-7
1.试样器 为圆盘式或吊篮式。被测试样放在 试样器上,试样器在驱动装置带动下,按一定速 度移动,使试样一个个地传递到取样针下,待取 样。 2吸量装置和分布器 注射器活塞通常采用气动控制机械传动装置带动, 可定量吸取试样和试剂。当吸量系统的阀I关、 阀II开时,活塞下移,两个注射器分别吸入定量 试样和试剂;当阀I开、阀II关时,活塞上移,注 射器中的试剂被推出,并将探针尖端的试样冲入 反应管中。加样后,取样探针进入洗涤他,洗净 探针以防交叉污染。如反应中尚需加第二、第三 种试剂,则由分布器按以上原理完成。如图1-8 所示
化学分析工准确度、精密度等知识题库
![化学分析工准确度、精密度等知识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9a145b9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6.png)
化学分析工准确度、精密度等知识题库1、指出测量结果0.0840的有效数字位数是(C)A.5位B.4位C.3位D.2位2、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54.27+0.0154+4.32751=(D)A.58.61251B.58.6125C.58.613D.58.613、根据数字修约规则,将18.4565修约为2位有效数字(B)A.19B.18C.18.5D.18.464、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0.0121×25.64×1.05782=(B)A.0.328182308B.0.328C.0.3282D.0.0335、某标准样样品中铁含量位99.13,测得含量位99.18,其绝对误差为(A)A.+0.05B.-0.05C.0.05D.0.506、某标准样样品中铜含量位80.13,测得含量位80.18,其相对误差为(C)A.+0.05B.-0.05C.0.06D.0.60绝对误差 = | 测量值 - 真实值 | (即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对值)相对误差 = | 测量值 - 真实值 |/真实值(即绝对误差所占真实值的百分比)系统误差:(简单的解释)就是由实验器材所引起的误差。
偶然误差:(简单的解释)就是由测量者的操作所引起的误差。
7、测得某样品的氧化铁含量为20.01;20.03;20.04;20.05,其标准偏差为(D)A.17B.1.7C.0.17D.0.0178、误差的正确定义(C)A.某一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只差B.含有误差之值与真值之差C.测量值与真值之差D.错位值与真值之差9、测得某样品的二氧化硅含量为40.01,40.03,40.04,,40.05,其平均值为(D)A.40.30B.40.04C.40.02D.40.0310、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有(BC)A.平行试验B.消除系统误差C.减少偶然误差D.空白试验11、决定可疑值的取舍方法有(BC)A.计算相对误差B.4dC.格鲁布斯法D.计算相对误差12、分析结果精密度很好,准确度很差,可能是下面哪些原因(AC )A.使用为矫正的砝码B.称样记录有差错C.使用的试剂不纯D.操作中有溅失现象13、化学分析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有(ACD )A.方法误差B.过失误差C.仪器误差D.试剂误差14、一个分析工作者,测得三个重复测定结果数值极接近,问可能得出下面什么结论。
JJG 179-1990 滤光光电比色计检定规程
![JJG 179-1990 滤光光电比色计检定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e5ac0b2fd0a79563c1e72a7.png)
MV_RR_CNG_0037 滤光光电比色计检定规程1.滤光光电比色计检定规程说明编号JJG179-1990名称(中文)滤光光电比色计检定规程(英文)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Filter Photoelectric Colorimeter归口单位浙江省标准计量管理局起草单位浙江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主要起草人王洁(浙江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批准日期 1990年7月4日实施日期 1990年11月1日替代规程号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以滤光片获得单色光的光电比色计的检定。
光电比色计包括比色计、浓度比色计、生化分析仪、酶标分析仪等。
主要技术要求1 外观2 稳定度3 灵敏度4 线性误差5 测量重复性6 换档偏差7 滤光片透光特性8 吸收池成套性是否分级 否检定周期(年) 1附录数目 4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1502. 滤光光电比色计检定规程摘要一概述滤光光电比色计(以下简称仪器) 是依据物质分子对可见光产生的特征吸收光谱及光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的原理,用未知浓度样品与已知浓度标准物质比较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仪器。
朗伯-比尔定律的表达式如下:A=-logτ=abc式中:A——物质的吸光度;τ——物质的透射比;a——物质的吸收系数;b——光路长度;c——物质的量浓度。
仪器的一般工作曲线示意图如图1。
0.80.60.40.2图 1 一般工作曲线示意图二技术要求1 外观1.1 仪器应有下列标志: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时间及编号。
1.2 仪器应能平稳置于工作台上,各紧固件均应紧固良好。
各调节器、按钮、开关均能正常工151作,电缆线的接插件均应紧密配合,接触良好。
仪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光源发光应稳定。
1.3 仪器样品架应推拉自如,无松动卡住现象,并能正确定位。
各透光孔透光量应一致。
1.4 仪器指示器应显示清晰,刻线、刻字等应完整均匀。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5dd2e74afe04a1b071de19.png)
例如, 白光通过CuSO4溶液时, 溶液 颜色为蓝色。
吸收曲线: 为了精确表明溶液对不 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 可将不同波长 的单色光依次通过某一固定浓度的有 色溶液, 测量该溶液对各单色光的吸 收程度, 即吸光度, 以波长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所得曲线, 即为 吸收曲线, 或称吸收光谱。
光栅:色散元件, 利用光的衍射和干 涉原理制成。当白光通过密刻平行条 痕的光栅后, 将不同波长的光色散成 连续光谱。具有波长范围宽、色散均 匀、分辨本领高等优点。
c. 吸收池(比色皿) 用于盛装被测试液和参比溶液。 按制作材料不同分为石英吸收 池和玻璃吸收池。
d. 检测器 作用: 是将光强度信号转换为可 测电信号, 常见检测器有光电池和 光电管。 光电池: 国产581-G型光电比色 计及72型分光光度计。
与目视比色法相比, 光度法的特点: ① 灵敏度高;10-5 ~ 10-6mol/L ② 准确度较高; ③ 仪器设备较简单, 操作简便、 快速; ④ 应用广泛。
(2) 光的性质和物质的颜色 光的性质: 光是一种电磁波, 具 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波动性可用 波长来描述, 其单位常用纳米(nm) 表示, 波长越短, 能量越高。
具有同一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由不 同波长光组成的光称为复合光。
互补色光: 若将两种颜色的光按适当的 强度比混合可成白光, 那么这两种光称为 互补色光。
物质的颜色: 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 当一束白光通过溶液时, 若溶液对各 种色光都不吸收, 则白光全部通过, 溶液呈无色透明; 若各种色光几乎全 被吸收, 则溶液呈黑色; 若溶液只吸收 某种色光, 则溶液呈透过光的颜色, 也 就是说, 溶液呈吸收光的互补色光的 颜色。
(2) 吸光系数 当b以cm, c以g/L为单位, K为吸光 系数, 用符号a表示, 单位为L/g · cm A=abc 当b以cm, c以mol/L为单位时, K为 摩尔吸光系数, 用符号ε表示, 单位 为L/ mol · cm A=εbc a a与ε的关系: M
光电比色计操作流程
![光电比色计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4c5e31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9.png)
光电比色计操作流程光电比色计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中的分析仪器,它能够通过测量物质溶液的吸光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在科研、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光电比色计的操作流程。
一、仪器准备在进行光电比色计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及试剂。
具体包括:1. 光电比色计主机: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 色敏电池:用于光电比色计吸光度的测量。
3. 比色皿:盛放待测液体的容器。
4. 稀释杯:用于稀释浓度过高的样品。
5. 试剂:根据实验需要选取适当的试剂。
二、样品处理1. 取适量的待测液体,并进行必要的稀释。
如果溶液太浓,会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2. 将样品倒入比色皿中,确保比色皿干净,无杂质,并避免气泡的产生。
三、仪器设置1. 打开光电比色计主机,等待设备自检完成。
2.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波长,可以通过按键或旋钮进行设置。
3. 对仪器进行零点调整。
在无样品的情况下,按下“零点”按钮,使光电比色计进行零点校准。
四、测量样品1. 将准备好的比色皿放入光电比色计的样品槽中,确保比色皿与光路径之间无空气隔断。
2. 按下“开始”按钮,光电比色计将自动吸取比色皿中的样品,并进行测量。
3. 仪器会显示吸光度测量结果,可以记录下来供后续数据处理使用。
五、结果分析1. 根据实验目的,对光电比色计测得的吸光度数据进行分析。
2. 可以使用相关公式或标准曲线来计算样品的浓度值。
3. 注意对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值进行比较和讨论。
光电比色计操作流程结束后,应及时清理仪器,将试剂归位,保持仪器干净整洁。
同时,还需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的处理与解释,以便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总结:光电比色计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仪器准备、样品处理、仪器设置、测量样品和结果分析等步骤。
通过正确操作光电比色计,我们可以获得准确的吸光度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从而满足实验和研究的需求。
运用光电比色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实验效率和精确度,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2光电比色法
![2光电比色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df773aa32d7375a517800e.png)
41
3 光电倍增管(PMT)
2013-4-2
42
光电倍增管
光电倍增管的电流是逐级增加的。由于光电倍增管具有放 大作用,因此适用做灵敏的弱光探测器。
K为光电阴极,A为光电阳极;D1、D2、D3…等若干个光电
倍增极(又称二次发射极),涂有光敏物质。
K
工作时,这些电极的电位是逐级
入射光
利用光电池或光电管等光电元件作检测器来测量 通过有色溶液的透射比和吸光度,进而求出物质 含量的方法叫光电比色法,基于这种方法而设计 的仪器叫光电比色计。
光源 滤光片 比色皿
检测器
放大
显示
光电比色计结构框图
2013-4-2
16
(一)光源
理想光源应在整个所需要的波长范围内具有均匀的 发光强度。 实际上,理想光源并不存在,所有光源强度都随波 长而变,在可见光范围内常用的光源 有钨丝灯和卤钨灯。 1.钨丝灯:适应波长范围在320~2500nm 之间。不足之处,在点燃时钨丝会不断 向外蒸发出钨分子。钨丝的蒸发使灯丝 变细,寿命变短,情况严重的使灯壁发 黑,无法使用。
2013-4-2
26
光电效应
光照射在某些金属表面,会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 逸出,这种光电效应称为外光电效应。利用外光 电效应可以制成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 光深入到物体内部,将物体内部原子中的一部分 束缚电子激发成自由电子,但这些电子并不逸出 物体,而是留在物体内部从而使物体导电性增 强,称为内光电效应。利用内光电效应可制成光 敏电阻、光敏二极管以及光电池。
不发光体
非选择性吸收
Φa
选择性吸收
Φo Φr
2013-4-2
物体对光的透射、吸收与反射 5
光电比色计的原理及适用介绍
![光电比色计的原理及适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d4e91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f.png)
光电比色计的原理及适用介绍光电比色计是一种可以用来测量和分析样品中化学物质含量的仪器。
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相比,光电比色计具有速度快、灵敏度高、精度高、耗材少、无需进行昂贵的试剂反应等优点。
因此,光电比色计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制药、环保、水处理等各行业,本文将介绍光电比色计的原理和适用情况。
1. 光电比色计的原理光电比色计主要是利用化学分析中的比色法进行测试,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光源下的吸光度,再将其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溶液中化学物质的浓度。
具体来说,光电比色计的原理基于比尔-朗伯定律,即“一定浓度的溶液对于一定波长的光线有一定的吸光度,它与路程有关,路程越长其吸光度越大,与浓度成正比”。
因此,在光电比色计中输入特定波长(λ)的光源,使其穿过样品后经由光电探测器检测样品对光线的吸收程度,计算出样品的光密度(D)。
在比色法中,我们会使用补偿测量法或比色法来处理数据,两种方法会以标准溶液的光密度为基础,用公式将样品回归至标准溶液的浓度范畴内,并获取其真正的浓度值,从而达到测量化合物浓度的目的。
2. 光电比色计的适用情况光电比色计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具有以下优点:2.1 高灵敏度与准确性光电比色计可用于挑战性检测任务,而且其高精度可检测到样品中物质的相对于整个体积的微量变化。
2.2 易操作光电比色计非常容易操作,因此不需要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完成这一项任务。
实验室助手或非专业人员也可以使用它。
2.3 快速测量光电比色计的仪器速度始终很快,检查可以在几分钟或几秒钟内完成,从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力成本。
2.4 节省成本由于光电比色计不需要花费大量的试剂、废液、仪器或设备,因此可以节省成本并节约资源。
2.5 多项应用光电比色计可以测量各种样品类型,涵盖食品、饮料、水、化妆品、药品等多种行业,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应用场景。
3. 总结光电比色计作为一种目前应用极广的分析仪器,具有高灵敏度、准确性和快速测量等优点。
光电比色计操作规程
![光电比色计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daf673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2.png)
光电比色计操作规程光电比色计是一种常见的分析仪器,用于测定溶液的浓度、色度等参数。
正确操作光电比色计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光电比色计的操作规程,供参考。
一、前期准备1. 器材准备:光电比色计、比色皿、卡尺、移液器、聚四氟乙烯漏斗、纸卷、荧光物质、纯水等。
2. 环境准备:操作时应在干燥、防尘的环境中进行。
3. 试剂准备:按照实验需要准备好所需试剂,清洁容器并用纯水漂洗。
二、操作流程1. 开机检查:接通电源,按照说明书操作,检查各部位的连接是否稳固,仪器是否正常运行。
若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联系技术人员处理。
2. 标准曲线绘制:取一定浓度的标准样品,根据说明书指导操作,加入相应体积的纯水稀释到一定浓度下,并测量吸光度值,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得到标准曲线,并储存到硬盘中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3. 样品量的确定:根据实验需要,取一定量的样品在比色皿中,并用纯水稀释到一定浓度下。
需要注意的是,稀释后液体不能溢出,并且要避免泡沫的产生。
4. 计量取样:使用移液器将所需取样加入比色皿中,并注意避免样品的接触,以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或污染。
5. 均匀搅拌:使用卡尺等工具将比色皿固定在仪器上,并按照仪器说明进行操作调节比色皿的位置,以确保仪器能够准确监测到样品的光强度。
然后将比色皿固定好,开始进行搅拌,并观察光电比色计的读数,记录稀释倍数和吸光度值。
6. 结束实验:实验结束后,将比色皿和玻璃器皿用纯水清洗干净,保持干燥,并将光电比色计恢复到起始状态,关闭电源。
三、注意事项1. 预热时间:开机后需要预热一定时间,根据仪器说明进行操作。
期间需要等待,不能进行其他实验操作。
2. 操作间隔:实验结束后,需间隔15~30秒钟再进行下一个样品的测量,以免仪器溶剂老化或样品折射率波动导致数据不准确。
3. 仪器保养:使用完毕后需要对光电比色计进行清洗保养,定期清洗仪器内部,检查仪器部位是否顺畅,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维护和保养。
光电比色计的使用及溶液浓度的测量
![光电比色计的使用及溶液浓度的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63e2597b58fafab068dc0217.png)
座皿色比�9 钮节调粗 T�5 器示显�1 �明说件部板面
图意示形外的计色比电光 s-185
。速迅试测、便方作操�零调流电暗行进须无器仪�3 。高度精、晰清示显字数�2 。单简构结、巧小器仪�1 图物实计色比电光 s-185 3 图
�点特下以有具。成组分部等表压电字数 、器大放数对、器大放流电微、管极二电光、室品样、器色单、源光由计色比电光 s-185 】绍介器仪验实【
0
图意示收吸光 1 图
称般一�度程的收吸被时液溶过透线光示表
I I
01
gol 中式
)1(
bCK �
0
� b 为度厚的层液� C 为度浓的液溶� 0 I 为度强的光射入设 。)示所 1 图如(液溶过透分部一�收吸被分部一的光�时 液溶色有射照) 光的长波种一有只(光色单行平束一当 。律定尔比�伯 朗足满度浓的质物和度程的弱减量能光 �时液溶的小很度浓而 �同相度厚过通光色单当 律定尔比�伯朗�1 。少多的量含的质物内液溶出测可�度强的收吸液溶色有被光据根�此因。应效收吸的 光对生产�下发激射照的光在质物的中液溶。例比成量含质物和度强色颜其�液溶色有的成 生后剂色显入加或色颜的液溶质物定测被于基是理原基 �种一的法方析分学化是法色比 】理原验实【 水馏蒸 、液溶测待、液溶准标的度浓知已、)个三(片色滤、)个四皿色比含(计色比电光 S-285 】器仪验实【 。法方的度浓液溶知未量测计色比电光用握掌练熟 �2 。法方用使和理原其握掌�造构的计色比电光解了 �1 】的目验实【 。面方等析分质水的中染污境环、析 分质物的中测勘质地炼冶、析分化生、析分生卫、析分物药于用应泛广被也析分色比�中科 学学医在。法方析分种这了用采分部或用采右左�06 有�中析分器仪代现在。的意满人令 是也果结定测�小很差误对绝于由�说来定测分组量微于对但。点缺的)�5—�1 为般一(大 较差误对相有具也�样一析分器仪他其同如析分色比。定测色比行进接直而离分经以可�剂 蔽掩合络和剂色显机有效特的新了用采来年近是别特。分组量痕的 L�gm4-01—1-01 在量含 定测常通�定测的分组量微于用应泛广�点特等高度敏灵、速快、单简有具析分色比 。法度光光吸称又�析分色比为称法方析分的浅深色颜较比于基种这�量含的质 物色有中液溶定测来浅深色颜液溶较比用以可�此因。深愈就色颜�浓愈液溶�变改之随也 浅深的色颜液溶�时变改度浓其当即�点特的同共个一有具液溶些这。物合化色有成生而用 作的剂试些某过通以可但 �色颜有没身本液溶的质物些有 �的色颜有是液溶的质物多许
采用氯化钴溶液对滤光光电比色计校准的方法
![采用氯化钴溶液对滤光光电比色计校准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42feaaf7ec4afe05a1df68.png)
采用氯化钴溶液对滤光光电比色计校准的方法滤光光电比色计是依据物质分子对可见光产生的特征吸收光谱及光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的原理,用未知浓度样品与已知浓度标准物质比较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仪器。
溶液颜色的深浅与浓度之间的关系都可用朗伯-比尔定律描述的。
水质分析用的滤光光电比色计包含多种仪器,如测锰仪、测铝仪及余氯检测仪等等。
其中便携式余氯仪是供水行业中广泛应用在各生产、检测岗位的一种滤光光电比色计,由于国标方法中的含氯标准溶液,其配制方法步骤繁琐且不稳定,为日常校准仪器带来不便,所以找寻一种呈色均匀、稳定的标准溶液是必要的。
2.便携式余氯仪的校准方法2.1 校准原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滤光光电比色计》JJG 179-90 附录2,六水合氯化钴可用于配制专用比色计检定的标准溶液。
氯化钴溶液呈均匀稳定的红色,通过仪器扫描波长得出其中心波长约为512nm,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剂指标》中游离余氯的测量波长515nm相近,所以溶液的浓度与便携余氯仪上的读数成正比。
2.2校准方法配制40g/L的氯化钴溶液,逐级稀释,分别在基准设备上读数,通过氯化钴溶液浓度与余氯仪读数的比例关系,推算氯化钴标准溶液的理论配制值,然后通过基准设备上机检证理论读数与实际读数的差异,得出氯化钴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3校准条件2.3.1校准环境环境温度(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放置仪器的工作台应平稳;室内应防潮、防热、无腐蚀性物品,无强电磁场干扰,通风良好。
2.3.2标准物质及基准设备USF公司P15余氯仪,出厂编号:*****,已经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校准;雷曼公司的1200型余氯仪,出厂编号:*****-3708,已经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校准;HACH PCⅡ余氯仪,出厂编号:*****E*****,已经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校准。
六水合氯化钴(CoCl2·6H2O)标准溶液,氯化钴含量分别为40g/L、20 g/L、10 g/L、5 g/L、2.5 g/L、1.25 g/L、0.63 g/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比色计的使用及溶液浓度的测量
许多物质的溶液是有颜色的,有些物质的溶液本身没有颜色,但可以通过某些试剂的作用而生成有色化合物。
这些溶液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当其浓度改变时,溶液颜色的深浅也随之改变,溶液愈浓,颜色就愈深。
因此,可以用比较溶液颜色深浅来测定溶液中有色物质的含量,这种基于比较颜色深浅的分析方法称为比色分析,又称吸光光度法。
比色分析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通常测定 含量在10-1—10-4mg /L 的痕量组分。
特别是近年来采用了新的特效有机显色剂和络合掩蔽剂,可以经分离而直接进行比色测定。
比色分析如同其他仪器分析一样,也具有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1%—5%)的缺点。
但对于微量组分测定来说,由于绝对误差很小,测定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在现代仪器分析中,有60%左右采用或部分采用了这种分析方法。
在医学学科中,比色分析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卫生分析、生化分析、冶炼地质勘测中的物质分析、环境污染中的水质分析等方面。
【实验目的】
1. 了解光电比色计的构造,掌握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2. 熟练掌握用光电比色计测量未知溶液浓度的方法。
【实验仪器】
582-S 光电比色计(含比色皿四个)、滤色片(三个)、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待测溶液、蒸馏水 【实验原理】
比色法是化学分析方法的一种,基原理是基于被测定物质溶液的颜色或加入显色剂后生成的有色溶液,其颜色强度和物质含量成比例。
溶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激发下,产生对光的吸收效应。
因此,根据光被有色溶液吸收的强度,可测出溶液内物质的含量的多少。
1.朗伯-比尔定律
当单色光通过厚度相同,而浓度很小的溶液时,光能量减弱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满足朗伯-比尔定律。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只有一种波长的光)照射有色溶液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溶液(如图1所示)。
设入射光的强度为0I ,溶液的浓度为C ,液层的厚度为b ,透射光强度为I ,则
KCb I
I =0
10
log (1) 式中I
I 0
10
log 表示光线透过溶液时被吸收的程度,一般称为吸光度(A )或消光度(E ),因此上式可以写成
KCb A = (2)
K 称为吸光系数,它表示有色溶液在单位浓度和单位厚度时的吸光度。
在入射光的波长、溶液种类和温度一定的条件下,K 为定值。
吸光系数是有色化合物的重要特性之一,在比色分析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K 值愈大,表示该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愈强,浓度改变时引起吸光
度的改变愈显著,因此比色测定时灵敏度愈高。
朗伯-比尔定律说明有色溶液对一定强度光的吸收程度,与液层厚度和溶液中有色物质
图1 光吸收示意图
浓度的乘积成正比。
其中朗伯定律说明吸收光与厚度间的关系;比尔定律说明吸收光与浓度间的关系。
比色法中常把
I I
称为透光度,用T 表示,透光度和吸光度的关系如下: KCb T T
I I A =-===1010010
log 1
log log (3) 2. 比色法测溶液浓度的原理
假定有两种有色溶液,其中一种是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另一种是待测溶液。
根据公式: 在标准溶液中:s s s s b C K A = (4) 在待测溶液中:x x x x b C K A = (5) 将式(4)除以式(5)可得:
x
s
x x s s x s C C b K b K A A ∙
= (6) 如果上述两种溶液的液层厚度相等、温度相同而且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定时所选用的单色光的波长亦相同,则有x s K K =、x s b b =,代入式(6)可得:
(7) 这一关系式就是光电比色计的设计依据,也是比色分析的基本计算公式之一。
式中标准溶液的浓度s C 为已知,s A 和x A 可用光电比色计测量出来,则待测溶液的浓度x C 即可求出。
3. 波长的选择
由于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因此进行比色测定时,滤光片必须加以选择,否则灵敏度很低,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选择滤光的一般原则是:滤光片最大透过的光线应该是溶液最大吸收的光线。
从颜色上看,滤光片的颜色与待测溶液的颜色应为“互补色”。
什么叫做互补色呢?凡是两种颜色相加后能得到白色,则此两种颜色就称为“互补色”,图2中直接相对的两种颜色,均为互补色。
为什么选择滤光片时,要使滤光片的颜色与待测溶液的颜色为互补色
呢?这是因为滤光片和有色溶液具有相似的透光特性,与它们本身颜色相
同的色光,能够最大限度地透过。
而与它们本身颜色成互补的色光都能被最大地吸收。
图2 互补色光示意图
【实验仪器介绍】
581-s光电比色计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光电二极管、微电流放大器、对数放大器、数字电压表等部分组成。
具有以下特点:
图3 581-s光电比色计实物图
1.仪器小巧、结构简单。
2.数字显示清晰、精度高。
3.仪器无须进行暗电流调零,操作方便、测试迅速。
图4 581-s光电比色计的外形示意图
面板部件说明:
1.显示器 2.T选择开关 3.A选择开关 4.C选择开关
5.T粗调节钮 6.T细调节钮 7.A调零钮 8.C校正节钮9.比色皿座 10.比色皿盖 11.滤色片
581-s光电比色计的光路示意图
图5 581-s光电比色计的光路示意图
图中:1.反射镜 2.灯泡 3.绝热玻璃
4.滤色片 5.比色皿 6.光电二极管
【实验内容与步骤】
1.测量前的准备
1)仪器置于坚固的工作台上,以免被测溶液倾斜而造成测量误差。
2)按“互补色原理”选择所需滤色片,插入仪器的滤色片座内,将数据记入表1-1中。
3)接通电源,预热15分钟。
2.溶液吸光度的测定
1)在一只比色皿中注入蒸馏水作空白液,另一只比色皿加入待测试液(黑墨水、蓝墨
水或者红墨水)。
2)将两只比色皿插入仪器上活动的比色皿座内,并将比色皿盖盖上,以遮去杂光。
3)将注入空白蒸馏水的比色皿推入光路,按下T选择开关,调节T粗调节钮和T细调
节钮,使显示器的数字为100.0。
按下A选择开关,调节A调零钮,使显示器的数
字为0.000。
4)将加入待测试液试液(黑墨水、蓝墨水或者红墨水)的比色皿推入光路,按下T选择
开关,即可读出待测试液的透光度,按下A选择开关,即可读出待测试液的吸光度。
将数据记入表1-2中。
5)重复3)、4)操作,对待测试液进行5次测量,将测得的数据记入表1-2中。
3.溶液浓度的测量
1) 按“互补色原理”选择所需滤色片,插入仪器的滤色片座内,将数据记入表2-1中。
2) 在一只比色皿中注入蒸馏水作空白液,另一只比色皿加入标准溶液。
A记入表2-2中。
3) 重复步骤2中的2)、3)、4),测量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s
C。
4) 按下C选择开关,调节C校正钮,使显示器的数字为标准溶液的浓度
s
5) 从比色皿座中取出加入标准溶液的比色皿,把加入待测溶液的比色皿插入仪器上活
动的比色皿座内。
A记入表2-2中。
6) 重复步骤2中的2)、3)、4),测量待测溶液的吸光度
x
C。
7) 按下C选择开关,记下显示器上的数字,即为待测溶液的浓度'
x
8) 重复步骤3中的3)、4)、5)、6)、7)三次,将测得的数据记入表2-2中。
【注意事项】
1.仪器须按顺序操作,不要任意按动各种键钮。
2.仪器应当置于干燥的地方,以免仪器受潮影响测量的正确性。
3.把按互补色原则选择的适当的滤色片插入仪器的滤色片座内,每次插入时应保证它的同一面面对比色皿。
4.用过的比色皿,应用蒸馏水洗净并用细软且能吸水的布或镜头纸揩干。
5.在拿比色皿时,应执握比色皿的磨砂表面(即侧面),不应触及比色皿的光学平面,从而避免透光度受到影响。
6.测量时应防止比色皿中的溶液漏入仪器中。
7.仪器长期搁置后再次使用时,必须增加预热时间(至少1小时以上)。
8.为保证测量时吸光度的精度,应经常进行校正,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注入空白蒸馏水的比色皿推入光路,按下T 选择开关,调节T 调节钮,使数字显示为100.0,按下A 选择开关,调节A 调零钮,使数字显示为0.000。
2) 按下T 选择开关,调节T 调节钮,使数字显示为10.0,按下A 选择开关,用改锥调节仪器后侧的A(1)校正电位器,使数字显示为1.000。
【数据记录及处理】 表1-1
表1-2
计算 T
1
log 10 ,并与直接测得的吸光度的值A 作比较。
利用公式s s
x
x C A A C
,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x C = ,并与直接测得的待测溶液的浓度'
x C 作比较 参考补充
有色溶液的颜色是被吸收光颜色的补色。
吸收越多,则补色的颜色越深。
比较溶液颜色的深度,实质上就是比较溶液对它所吸收光的吸收程度。
溶液的颜色与吸收光颜色的关系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