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分修改稿)

1(部分修改稿)
1(部分修改稿)

1.4 光缆单盘检验

光缆单盘检验工作, 包括对运到现场的光缆及连接器材的规格、

致、 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1.4.1

光缆单盘检验的一般要求

光缆的现场单盘检验, 是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和施工条件, 按工程规范、 操作规程进 行, 以光缆订货合同书或工程设计规定值为依据, 参考光缆出厂数据。 单盘检验的一般 规定如下:

1、 单盘检验应在光缆运达现场分屯点后进行, 以确认经长途运输后光缆完好无损;

2、 单盘检验前准备工作必须做好: (1) 熟悉施工图技术文件、 订货合同, 了解光缆规格和技术指标、 中继段光功率分配等; (2) 收集、 核对各盘光缆的出厂产品合格证书、 产品出厂测试记录等; (3) 准备光纤的测量仪表及测试用连接线、 电源等测量条件;

(4) 准备必要的测量场地及设施; (5) 准备测试表格、 文具等;

(6)

对参加测量人员进行交底或短期培训,

以统一认识、 统一方法。 经过检验的光缆、 器材应作记录, 并在光缆盘上标明盘号、 外观端别、 长度、程式(指 埋式、 管道、 架空、 水缆等), 配盘后补上使用段落。 检验合格后及时进行光缆端头的密封、 固定处理。对检验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光缆、

器材应登记上报,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3、 单盘检验的具体内容

(1) 外观和规格检验。在开工前应对运到工地的光缆进行外观和规格的检验。核对单盘光 缆规格、光缆外端的端别,对经检验的光缆要在缆盘上标明盘号、规格、长度等数据。 (2)

特性检验。单盘光缆的特性检验,主要是利用抽样测试的方法,进行衰减测试和长度

测试, 检查光纤沿长度方向有无裂纹和非均型性。 衰减测试是现场测试的必要内容, 长度测 试是检查长度是否符合合同规定, 同时还可检验光缆在运输途中是否遭受破坏。 检验时应对 每根光纤的测试长度和全部纤长进行比较。 (3)

另外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进行电特性检验,如检验单盘光缆的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

单盘光缆检验完毕后应恢复光缆端头密封包装及光缆盘包装。 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光缆, 应登

记上报,不能使用。

4、 检验、测试方法

(1) 衰减测试。一般采用 OTDR ,在进行检测测试时,应加 1km 左右尾纤,以消除 OTDR 的盲区, 测试应做好记录。 测试结果如超出标准或与出厂测试相差太大, 应向光缆生产厂家 提出用剪断法进行测试。

(2) 长度测试。用 OTDR 测出每根光纤的长度,并对同一光缆几根纤的测长加以比较。如 有较大差别应从另一端测试或做通光检测以防止有断纤。

5、知识扩展

(1) 单盘光缆的盘长。单盘光缆的标准盘长一般为 2km ,除此之外还有4km 、6km 甚至8km 等,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定制盘长。盘长太长可以减少接头、减少故障,对传输指标、施 工接头、维护等都带来好处。但是盘长太长,会给挖沟敷设光缆以及进度等方面带来难度。 (2) 光缆的端别。将单盘光缆截断点的两个端

分别定义为

A 端、

B 端,其密封帽有颜色标 志,一

般规定 A 端为红色, B 端为绿色。另外还可通过光纤排列顺序识别端别,即面对光 缆截面,由领示色光纤按顺时针排列时为 A 端,反之为 B 端,或面向光缆看,在顺时针方 向上松套管序号增大时为 A 端,反之为 B 端。光缆端别的定义和识别,对光缆敷设和接续

对、 清点、 外观检查和主要光电特性的测量。 光缆的单盘检验,

是一项较为复杂、 细

程式、 数量进行核

有重要意义,因为在布放和接续光缆时,按光缆配盘顺序,并按要求连接A、B端,则此时

接续点产生的连接损耗将是最小的。

(3 )电特性指标检验。单盘光缆的绝缘电阻,即检验、测试光缆外护层内铠装层与大地间

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00M Q /km (光缆浸水24h后,直流500V测试))。单盘光缆介电强度检验,即检验、测试外护层内铠装层与大地间的介电强度,在光缆浸水24h后,应不小

于直流15kV2min ;外护层内铠装层与金属加强芯间,应不小于直流20kV5s。

1.4.2光缆单盘测量

1、现场损耗测量的特点和要求

工程现场条件差,难以达到防尘、温度和其它条件。为确保测量工作适应环境条件并使测量工作迅速完成,对现场测量要求如下:

(1)光纤损耗测量,应选用高稳定度光源、光功率计,测量使用工程设计中规定的波长。

(2)测量仪表应经过校准。

(3)测量方法要求规范,施工现场宜采用非破坏性的测量方法。

(4)测试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测试组应由具备实践经验和分析能力的技术人员负责。

2、损耗的测量方法

剪断测量法或后向测量法;具体操作方法详见本篇第3章的相关内容。

3、光缆护套的绝缘检查

光缆护套的绝缘,是指对光缆金属护套如铝纵包层(LAP)、钢带的对地绝缘电阻

测量,以检查光缆外护套(PE)是否完好。

(1)护套对地绝缘测量

单盘光缆绝缘电阻的测量:

铝包层(LAP)、钢带金属护套的对地绝缘电阻的测量如图1.7所示。

测量步骤如下:光缆应完全浸于水中2 4小时以上;用高阻计或兆欧表的接线柱分别接

于被测金属护套和大地(水);测试电压为5 0 0 V, 1分钟后进行读数。分别读出钢

带及LAP的对地绝缘电阻值。

绝缘电压强度的测量:

铝包层(LAP)、钢带金属护套对地耐电压的测量系统图, (2)护套对地绝缘的指标要求

护套对地绝缘电阻指标:应不小于2 0 0 0 M Q/ km o

护套对地绝缘强度指标:不应小于直流 1 5kV 2分钟。

课程目标: 初级 ?

了解光纤连接方式的分类及接续的要求,

的方法和步骤, 了解光缆的成端和要求、

?

熟悉光缆接续及外护套的开剥固定。

? 掌握接头盒的封装固定。 中级 ?

熟悉光纤连接方式的分类,

熟悉加强芯和外护套的固定连接,

熟悉带状光纤的接续、

降低接续损耗的方法, 熟悉接头盒的封装固定。

?

掌握固定和活动连接操作和要求,

掌握常用光缆接续,

掌握光纤熔接的方法和光缆

成端的要求。 高级 ?

熟悉加强芯和外护套的固定连接、

光纤熔接监测的方法和步骤、

光纤接续的现场监

测、接头盒的封装固定 ?

掌握光纤接续的操作和要求,

掌握光缆接续及降低接续损耗的方法,

掌握光缆成端

的操作和要求。

2.1光纤连接的方式

2.1.1

光纤连接方式的分类

光纤的连接方式主要分为固定连接、

活动连接和临时连接三大类。光纤的固定连接也就

是永久性连接(俗称死接头),应用于光缆线路中光纤间的永久性连接,其特点是光纤一次 性连接完成后不能拆卸,

这种连接习惯上称为光纤接续。

采用的方法以熔接法为主,

也有采 用机械连接法的。活动连接也称为活接头,主要用于传输系统设备与线路(光纤) 间、水

线倒换箱内、光仪表耦合等方面,一般采用光连接器等器件连接。

临时连接用于测量尾纤与

被测光纤之间的耦合与连接,采用V 型槽对准、弹性毛细管连接、临时性固定连接等方法将 光路连通。

不同用途、场合的连接方式见表

2.1

光纤的固定连接

光纤固定接续是光缆线路施工和维护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光纤接续方式, 次性接续完成后不能拆卸。固定接续又分为熔接法和非熔接法。

1、熔接法

所谓熔接法是指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待接光纤的端面熔化并连接的光纤接续方法。

目前的

光纤自动熔接机都是在熔接放电之前对光纤端面进行预放电,

先消除端面上的小突起、 毛刺

等并使端面部分熔化,然后再给一定的推进量,同时放电,使两根光纤熔接到一起。

2、非熔接法(又称机械连接法)

非熔接法是采用光纤接续子完成的光纤接续,

根据光纤轴向对准方式, 接续子分为V 型

槽式接续子和毛细管式接续子。

(1) V 型槽对准方式的接续子

了解常用光缆接头盒, 带状光纤的接续。

了解光纤熔接监测

其特点是光纤

这种接续子是将两根待接光纤放入V型槽内使其轴向对准,用粘接剂使两根光纤的端面

粘合,再合上接续子的上盖使光纤固定,达到接续的目的。

(2) 毛细管对准方式的接续子

这种接续子的中心部位是一根内径极细的毛细管,使用中,将制备好端面的两根光纤分别从接续子的两端插入,通过接续子的透明视窗观察两根光纤端面接触程度,旋转两边的锁紧装置固定光纤。接续子的内部一般使用少许匹配液,以改善耦合性能,减少菲涅尔反射。

2.1.3光纤的活动连接

光纤的活动连接一般采用光纤活动连接器,俗称活接头,是用于连接两根光纤或光缆形成光通路的可以重复使用的无源器件,已经广泛应用在光纤传输线路、光纤配线架和光纤测试仪器、仪表中,是目前使用数量最多的光无源器件。

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纤连接器,其种类众多,结构各异。但光纤连接器的基本结构却是一致的,即绝大多数的光纤连接器一般采用高精密组件实现光纤的对准连接。

1、光纤连接器的性能要求光纤连接器的性能,首先是光学性能,此外还要考虑光纤连接器的互换性、重复性、抗拉强度、温度和插拔次数等。

( 1 ) 光学性能:对于光纤连接器的光性能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这两个最基本的参数。

插入损耗即连接损耗,是指因连接器的导入而引起的链路有效光功率的损耗。插入损耗越小越好,一般要求应不大于0 .5dE。

回波损耗是指连接器对链路光功率反射的抑制能力,其典型值应不小于 2 5dBo

实际应用的连接器,插针表面经过专门的抛光处理,可以使回波损耗更大,一般不低于

4 5dBo

( 2 ) 互换性、重复性:光纤连接器是通用的无源器件,对于同一类型的光纤连接器,一般都可以任意组合使用、并可以重复多次使用,由此而导入的附加损耗一般都在小于0.2dB 的范围内。

(3 )抗拉强度:对于做好的光纤连接器,一般要求其抗拉强度应不低于90牛顿。

(4 )温度:一般要求,光纤连接器必须在—40 o C ~+70 O C的温度下能够正常使用。

(5 )插拔次数:目前使用的光纤连接器一般都可以插拔 1 0 0 0次以上。

2、光纤连接器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光纤连接器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单模光纤连接器和多模光纤连接器;按结构的不同可分为FC、SC、ST、D4、DIN、Biconic 、

MU、LC、MT等各种型式;按连接器的插针端面可分为FC、PC ( UPC)和APC;按光

纤芯数分还有单芯、多芯之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按照光纤连接器结构的不同来加

以区分。

以下简单的介绍一些目前比较常见的光纤连接器:

( 1 ) FC 型光纤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最早是由日本NTT公司研制。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表明其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图2.1为其结构图°最早,FC类型的

连接器,采用的陶瓷插针的对接端面是平面接触方式(FC) °此类连接器结构简单,操作方

便,制作容易,但光纤端面对微尘较为敏感,且容易产生菲涅尔反射,提高回波损耗较为困难。后经过改进,采用对接端面呈球面的插针(PC),而外部结构没有改变,使得插入损

耗和回波损耗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对接端面的接触方式如图2.2中所示°

(2) SC型光纤连接器

这是一种由日本NTT 公司开发的光纤连接器。其外壳呈矩形,所采用的插针与耦合套筒的结构尺寸与FC 型完全相同,其中插针的端面多采用PC 或APC 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此类连接器价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密度高。

(3) 双锥型连接器这类光纤连接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产品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研制,它由两个经精密模压成形的端

头呈截头圆锥形的圆筒插头和一个内部装有双锥形塑料套筒的耦合组件组成。

(4) DIN47256 型光纤连接器这是一种由德国开发的连接器。这种连接器采用的插针和耦合套筒的结构尺寸与FC 型相同,端面处理采用PC 研磨方式。与FC 型连接器相比,其结构要复杂一些,内部金属结构中有控制压力的弹簧,可以避免因插接压力过大而损伤端面。另外,这种连接器的机械精度较高,因而介入损耗值较小。

(5)LC型连接器

LC型连接器是著名Bell研究所研究开发出来的,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其所采用的插针和套筒的尺寸是普通SC、FC等所用尺寸的一半,为1.25mm。这样可以提高光配线架中光纤连接器的密度。目前,在单模SFF 方面,LC 类型的连接器

实际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多模方面的应用也增长迅速。

2.1.4光纤的临时连接

光纤的临时连接一般采用V型槽对准、弹性毛细管连接、临时熔接等方法。

1、V型槽连接器

图2.1 光纤连接器结构图

V型槽连接器是一种裸光纤连接器,是现场用于两根裸光纤的临时连接,特别适合光缆

的单盘检验或光纤的临时抢通,它是光缆施工和维护中使用比较普遍的连接器。V型槽连接

器的种类比较多,根据轴心调整精度的不同,有带显微镜调芯的高精度V型槽连接器和普通

型连接器。根据光纤外径不同,有适合0.9m m和0.25mm等不同直径光纤的连接器。另外

还有单芯和多芯V形槽连接器之分。使用V型槽连接器连接光纤,光纤接口处必须使用与光

纤折射率相同的匹配液,以减少菲涅尔反射损耗。匹配液可以采用丙三醇(甘油) 、四氯化碳或液态石蜡等。

2、其他连接器

在测试中还经常使用裸纤连接器、弹性接头连接器、毛细管连接器等,这些连接器的使用方法都比较简单,这里不再单独介绍。

2.2光缆接续安装的一般要求

2.2.1光缆接续工序所包括的内容

光缆接续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接头盒内部组件安装和光缆护套组件的安装;

2、开剥光缆,去除光缆外护套并清擦光缆内的填充油膏;

3、将光缆固定到接头盒上,并固定(接续)加强芯;

4、辨别束管色谱,给束管编号并将束管固定;

5、去除束管、辨别光纤色谱、套上热熔管;

6、光纤接续,同时监测接续质量;

7、余留光纤的收容;

8、光缆内金属构件的连接以及各种监测线的安装;

9、接头盒的封装及固定。

2.2.2光缆接续的一般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