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7课 启蒙运动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7课 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和内容;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影响2、过程与方法: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认识其性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得斯鸠、卢梭等人观点的分析,训练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于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场思想上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首先在英国兴起。

②18世纪的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出现了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他们崇尚理性,号召人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③在法国的影响下,欧洲大陆很多国家都兴起了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并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学法指导:材料分析法、对比法等【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展示先贤祠图片。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

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

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

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

高中历史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7课 启蒙运动(共20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7课  启蒙运动(共20张PPT)

自由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1689—1755) 法国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 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 复存在了;因为人们担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这个国 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加以 执行。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 政权分立,自由同样也不复存在。 因为如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 法官就同时为立法者。如果司法权 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成为压 迫者。
人就是人,不是达 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自由即自律
自由也要自律
四、光耀千古
——启蒙运动的影响
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大革命与 《人权宣言》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 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柏克:《法国革命论》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 生来就是平等的,造物主赋予其某些不可转让 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 的权利。……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 会成员分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第一、二等级, 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 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 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 尖锐。
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
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 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 一个理性的时代…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 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社会契约”而创造的,君权是人民授予的。
但并不反对君主专制,而是将“君权神授”变
成了由社会契约所授予的,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国家组织的 最好形式,坚持臣民要绝对服从君主。
反神学,又提倡宗教。
洛克(1588-1679) 英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7课 启蒙运动(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7课 启蒙运动(共24张PPT)
自由。
理性判断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三 、主题研讨
2.启蒙思想及内在逻辑
时期 国家 高潮: 法国
扩展: 德国
代表 人物
代表 作品
主要 思想主张
伏尔泰 《哲学通信》 ①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路易十四时代》 ②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开明专制→君主立宪 ③天赋人权,自由平等;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理性之光照耀世界
在十九世纪,似乎一切领域都有迹象表明:
在理性主导下的世界里,个人才能的无限发挥
能够在知识、技术、财富、福利和文明等方面
创造出空前的增长。
《独立宣言》的签
巴黎《人人民权攻宣占言巴》士底狱
——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美统国署》1787年宪法
日本明治维新
拓展:用理性反思“理性”
“崇拜理性是不可靠的,理性有它的用处,但是生 活中很多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 更经常。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同样 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
二 、时空定位
政 雅典民主政 治 治黄金时代 经 雅典工商业发达 济
黑暗的中世 纪神权统治
资本主义萌芽
神权统治
英国确立君 主立宪制 1689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 新航路开辟 展
BC600 BC500 BC400



思 智者运动 文
1300年
文艺复兴
1400年 1500年
宗教改革
1600年
1700年
第7课 启蒙运动
一 、本课目标
考纲要求:
理性时代的到来;
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启蒙运动在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公开殖民抢掠、欺诈贸 易、种族灭绝、三角贸 易、垄断商路
①推动欧洲资本原始积
结果
累及资本主义发展 ②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

19世纪的殖民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英、俄、法、美等
炮舰政策,强签不平 等条约;商品倾销、 掠夺原料
①推动工业资本主义 发展 ②客观上促进亚非拉 国家走上近代化道路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殖民扩张
(1)开始殖民: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此后西班牙 、葡萄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争 相开始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 掠夺。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2)贩卖黑奴: 大约从16世纪开始,殖民者开始从非 洲掳掠、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 (3)远涉重洋: 很多欧洲人因为各种原因来到美洲
新航路 的开 辟
罪恶的“三 角贸易”由 此开始
欧洲殖民者在美 洲屠杀、奴役印 第安人
开始买进非洲的 黑人,作为奴隶 在美洲种植园劳 动
人数锐 减
种植园 劳动力 不足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1.殖民扩张
早期殖民扩张
①新航路开辟 背景 ②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
发展
主要 国家
西、葡、荷、英、法等
扩张 方式
年文以化前不的仅阿被兹采特纳克,文也化被、改西变班。破牙坏殖外。民交文部化和墨西 西文班化牙比殖自民己者的修低建劣的…教…堂印第安
哥如现今代,文加化拿。大、澳大利亚和 ②逐渐形成了以欧洲文 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 人牙的今的部美同亚然本同-史-是人土天产大国,半而上样》-斯我虽地的物厦这与拉岛,是的塔们然,墨,设是…大 丁 的 事 相夫的破但西并立当不美一实同…里祖坏是哥且在代列洲个依的阿先了他文还三墨颠也精旧…诺,阿们化在文西并不确是…斯是兹带,继化哥不 是 的 ,宗《我特来是续广人完伊复语教全们克了外进场对全比制言也球文文欧来行上历相利品基是通化化洲文着是史。化因③个使传、文化这有的主素一族美统征化与样象态导的定群洲的服,本的征度、新程各文根了其土融意:融的度具化源我结文合义阿合美上特更;们果化;的兹多洲保色加西祖就融外:特种文留的多班先是合交面克文化了文元而就“化。各化化是是阿这,。一今兹不牙维奴和非和代—个天特是人持隶适洲语拉—混的克任和着们应的言丁斯血墨文何葡相在新宗。美基民西化人萄对学环教洲德族哥遗的牙的习境传》—莫痛。址胜人自应的统—尔苦”利互治付同、广、的或动性他时信场史诞失的。们,仰碑密生败同同的保、文斯。,时样主持习《这,,人了惯现 向世界,包容各种文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第7课启蒙运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第7课启蒙运动
2.教学内容:
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启蒙运动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五、作业布置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巩固学生对启蒙运动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启蒙运动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并分析这些主张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3)理解启蒙运动的核心观念,如理性、自由、平等、民主等。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通过阅读、分析史料,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思想的概括和归纳能力。
(2)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分析:分析启蒙运动中的典型事件、人物,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能力。
(3)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2.方法方面:教授以下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比较法: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启蒙思想,了重人类文明成果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具备以下基础知识和能力:
1.知识层面:学生已学习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历史事件,对欧洲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为学习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2.教学内容:
(1)伏尔泰:强调理性、批判教会、主张言论自由、宗教宽容等。
(2)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主张人民主权、强调教育的作用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7课《启蒙运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7课《启蒙运动》

本 课 小 结
新兴阶级壮大 教会统治黑暗 自然科学进步
人 文 主 义 复 兴 和 发 展
当堂达标
1.“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 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 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 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D )
A.孟德斯鸠
科学:十七八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启蒙思想 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
法国社会现状: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进新课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性质:这是一场是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 宣扬的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又向前深入发展的一次思想 自 主 文化运动,是又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学 内容: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 习 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号召人们用理性的力量努力构 建一个更符合理性与人性的社会。其核心是“理性”。
孟德斯鸠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三权分立”《论法的精神》 学说;提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思想;认为人类不平 《社会契约论》 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主张主权属于人民,相信自由和平等是天赋人权;认 《纯粹理性批
卢梭
扩展
德意 志
康德
为言论自由是人类一切进步的必要条件;法律应该保 护个人权利;对自由和平等又作了许多限制。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文学革命
判》
推进新课
启蒙运动的影响: 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的
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人人心。
自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 Nhomakorabea思想准备。 主 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 学 之本; 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课启蒙运动教学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课启蒙运动教学课件共27张PPT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 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 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 了。
自己动手
绘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示意图
司法权
议会
立法权
平衡 与 制约
孟德斯鸠的“三权 分立”学说在哪国最 先得到实践的?请具 体说明。
行政权
法院
君主
再见
20 、你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读懂你,理解你,那样会显得你是一件廉价品。 10 、创富靠坚韧不拔的精神,坚持为群众增收致富贡献一份力量。 8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16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 12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首先应该怎样来对待别人。 9 、永远看着太阳,你会觉得心情很爽。 18 、人生如烟花,不可能永远悬挂天际;只要曾经绚烂过,便不枉此生。 12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7 、如果我们投一辈子石块,即使闭着眼睛,也肯定有一次击中成功。 14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 9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10 、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15 、莫向不幸屈服,应该更大胆、更积极地向不幸挑战! 9 、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学习与成长;不行动则是停滞与萎缩。 1 、生活总是这样,你以为失去的,可能在来的路上;你以为拥有的,可能在去的途中。 6 、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你的风景终会出现。 2 、恐惧使我们活下去,一定不要害怕。 4 、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切莫贪图了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 7 、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8 、为我们的未来而奋斗;为我们的目标而斗争。 8 、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5 、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1 、受挫一次,对工作和生活的理解加深一层。

人教版高中历史 必修三 必修三第七课 启蒙运动(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 必修三 必修三第七课 启蒙运动(精品课件)
──只卢是梭要《求论较人平类均不的平分等配的起)源和基 础》
知识拓展
卢梭的崇拜者
拿破仑年轻时就开始接 触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成 为启蒙运动的信徒,可他 对先驱们的追随又十分另 类。1800年8月,他在卢梭 墓前说:“未来的事态将 会表明,假如卢梭和我压 根儿都没有在世间活过, 也许会对世界的安宁更有 好处。”
平等,包括(立人法民、有司权法推、翻守法统、治受法律保护 和受法律者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
思考: 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卢梭 的哪些主张? 材料二:“据我的阐述,我们可以断言, 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 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 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
起来,4、由财于产私私有制有和制法是律人的类建不立平,等不平 等最终的变根得源根。深(蒂但固他而不成反为对合私法有的制了,。”
人权!主权在民!^o^
2楼 伏尔泰:顶楼主!理性万岁! 3楼 孟德斯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
立,君主只能保留行政权。
爱好:音乐,写作,旅行
生活经历:
10岁开始浪迹天涯 做过仆人,学徒, 做过伙计,抄写员
4楼 路易十六:卢梭!你太狠了!
新书上架
小伏、小孟好歹支持君主立宪,你却要把 《社会契约论》
我逼上绝境!
影响。 “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知识拓展
伏尔泰与中国的渊源
伏尔泰对儒家伦理道德创立者孔子极为 仰慕。他特别赞赏孔子思想中的“仁爱” 与“宽容”,视之为区别善恶的尺度。
伏尔泰高度评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他赞扬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 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孟德斯鸠,是 法国启蒙运动时 期的杰出思想家, 资产阶级国家和 法制理论的奠基 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 启蒙运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 启蒙运动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康德
第7课 启蒙运动
前提检测
• 1.文艺复兴的实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 2.宗教改革的内容。
(1)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因信称义) (2)《圣经》至上,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 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简化宗教仪式 (4)坚持国家的权力高于教会
1.能理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康德等 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重点) 2.能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其对人文主 义的发展。 3.能认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 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思想解放对人类社会进 步所发挥的重大作用。(难点)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比大地 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 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那么人的心灵从什么时候才真正比天空更广阔?
大家不要忘记,正是继文艺复兴之后,17世 纪的欧洲再次发生了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解放了人的心灵,宣扬了人的理性,人类才步入 了今天这个思想解放、行动自由的现代社会。
2.核心:“理性” (指人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
2.启蒙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在 法国发展到高潮。
启蒙运动为什么会首先在英国出现? 原因: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英国爆发 资产阶级革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 的启蒙思想由此产生了。
7
霍 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
直接原因:法国启蒙思想家人才辈出,影响巨大。
扩展:欧洲其他国家(德国等)
二、感受理性之光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材料 “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 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 ‘罪恶的根源’。”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 保卫你说话的权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优质说课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优质说课ppt课件
Βιβλιοθήκη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7课 启蒙运动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7课 启蒙运动 人教版

什么是启蒙运动?
启蒙(Enlightenment) “点亮、 照亮”
指通过启发、开导而使人摆脱无知、 偏见和迷信。
使人们17脱、离未18成世熟状纪态欧,把洲人资们 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 展开的从反迷信对或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 缚偏的见思中-想解康放解德出放来。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
探寻启蒙之源
镜头一:
那人民就可以发挥革命权推翻你!
6楼 伏尔泰:小卢,“主权在民”??!!推翻君
主??!!你可要慎重考虑哦……!!!!
感受理性之光
法国代表人物思想介绍
思想主张:①天赋人权;②社会契约 ;③人民主权(主权在民);④人类 不平等的根源在于财产的私有。
感受理性之光
启蒙运动的扩展









康德及其思想主张:①独立思考,理性判
(4)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自信
2.启蒙运动实质:
17C-18C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思想: 理性(指人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
出现:英国(霍布斯、洛克)(起源)
4.过程:
高潮:法国(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扩展:整个欧洲(康德)
5.启蒙运动内容(呼 建 批 倡)
探寻 启蒙之源
孟德友斯情鸠链:接
www.文艺复兴.com
www.宗教改革.com
w路ww.易美国十独立六战:争.com
www.法国大革命.com
立,君主只能保留行政权。
做过伙计,抄写员
4楼 路易十六:卢梭!你太狠了!
新书上架
小伏、小孟好歹支持君主立宪,你却要把 《社会契约论》
我逼上绝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7课 启蒙运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7课  启蒙运动
5、简述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合作)
一、启蒙运动的背景
思想文化:文艺复兴的影响,自然 科学的发展;(客观)
政治: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保障自 身的政治,经济利益;(主观)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根本)
核心: 理性
主要内容:抨击 反对 提倡
二、启蒙运动的概况
1、兴起:
①时间和发生地:17世纪,英国。 ②代表人物和主张:
的统治者。这就是人民主权思想。主要著作有《论人类 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 《爱弥儿》《忏悔录》等。
阐述“天赋人权”说 思想主张: 发展“社会契约”论
提出“人民主权”说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3、扩展
欧洲大陆。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国哲学家、 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
思想主张:抨击天主教会;
希望开明君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
“天赋人权”。
主张平等
局限:但没有摆脱神权思想的影响, 主张信仰上帝,保留宗教,“如果没 有宗教,那么也要捏造一个出来。”
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②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 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 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 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 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
⑴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 ⑵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霍 布 斯
洛 克
代表
主要观点或主张ຫໍສະໝຸດ 代表作霍布斯首倡社会契约论、 但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7课 启蒙运动(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7课 启蒙运动(共21张ppt)
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
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
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
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 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 在启蒙运动中,一批先进的、新兴的思 想家前赴后继,口诛笔伐: (1)对专 制制度及其精神堡垒——天主教会展开 猛烈抨击; (2)对未来的社会蓝图进 行展望和描绘; (3)这场持续近一个
(2)对法国: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 想准备。
(3)对世界: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 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与文艺复兴的比较 启蒙时代的学者不同于之前的文艺复兴时代 的学者: (1)他们不再以宗教辅助文学与艺术复兴,而是力 图以经验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识系统能独立于宗教的影响,作为 建立道德、美学以及思想体系的方式。 (2)从字面上讲,启 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运 动,其精神实质上看,它是宣扬新的政治思想体系的运动,并 非单纯是文学运动。它是文艺复兴时期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 继续和发展,直接为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3)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专 制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 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用政 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真正信仰 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 “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 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新的政权。
1、伏尔泰
“欧洲的良心” “法兰西思想之王” “启蒙运动的旗手” (Voltaire,1694~1778年)
伏尔泰的思想
(1)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 (2)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7课启蒙运动 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7课启蒙运动 共34张PPT)

材料二: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 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立议;法会因权)为人们担心,这个国王或议 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加以执行。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
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同样分也权不复存在。因为如司法权同立
法权权合合 而而为为 一行政一 ,权, 法法 官官 便就成同为制时压与衡为迫—立者—法孟者德。斯如鸠司法果《权司论法法权的同精行神政》
自不由受。限这制是,至 不高 准人无 分民上割主的。人…权民…与主统社权治会,者不的契可权约侵力论犯来,自不于得他转同让人,民
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民意,侵犯民权,人民有权推翻 他的统治。
——卢梭 “据我的阐述,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
差步不,多不是平不等人存 才类在 获的 得不。了平由它等于的的人力类量根能并源力成是的长起发财来展产,和的由人于类私私智有有慧制的和进
单元小结: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时期
主要内容
意义
希腊的人文 普:“人是万物的尺 从研究“神”到关注
主义
度”

5BC(起源)苏类、社柏会、亚:研究人
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萌发人文思想)
文艺复兴宗 提倡“人文主义” 人的地位从封建神学
教改革
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 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14—16C 神学
(发展了人文思想)
矛头有何不同?
“文艺复兴”针对天主教会,反对神权; “启蒙运动”不仅反教会神权,更反君 权(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
三.概况
(一)斗争矛头
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
(二)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 放运动
(三)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7课 启蒙运动(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7课 启蒙运动(共30张PPT)

内容篇 ——沐浴理性之光
哲·趣
一个边远省份的读者给法国哲学家、作家 伏尔泰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长信,表达仰慕之 情。伏尔泰回了信,感谢他的深情厚谊。从那 以后,每隔十来天,此人就给伏尔泰写封信。 伏尔泰的回信越来越短,终于有一天,这位哲 学家再也忍耐不住,回了一封仅一行字的信: “读者阁下,我已经死了。”不料几天后,回 信又到,信封上写着:“谨呈在九泉之下的, 伟大的伏尔泰先生。”伏尔泰赶忙回信:“望 眼欲穿,请您快来。”
材料二 “据我的阐述,我们可以断 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 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 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起 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 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 们的思考越是深沉持久, 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敬 畏就越是神奇强烈,那就 是我头上灿烂的星空和心 中的道德规范。”这是人 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 名言之一,它就刻在康德 的墓碑上。
阅读材料,概括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材料一 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是 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 ,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材料三 以下便是英国法制所达到的地步 :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差不多在(其他 )所有的君主政府里,他们这些权利是被剥夺 的。 史料研析一
课题 启蒙运动
分享一个案例
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 克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的魔掌,他本 人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到残酷对待。经历无数波折 与思考后,他明白了一件事:“人所拥有的任何 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 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下选择自己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于是,在最艰难的 岁月里,他选择了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尽管 身处集中营,却可以让自己的心灵越过牢笼的禁 锢,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翱翔。

第7课 启蒙运动 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7课 启蒙运动 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
法国启蒙运动主要思想家:【 梳 理 教 材 】
伏尔泰(领袖) 孟德斯鸠
卢梭
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 君主立宪制。 提倡“天赋人权”, 认为人生而自由平等。
反对君主专制。 提出“三权分立”学 说,彼此制衡。 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 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阐述了“天赋人权” 和“人民主权”思想。 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 源是财产的私有。
第7课 启蒙运动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康德
教学目标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 思想家的观点。 ●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梳理教材】
启蒙运动的背景: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 (2)自然科学的发展------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3)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打出了鲜明的资产阶级 旗号
范围
源于意大利,然后扩展 到西欧,中心在意大利
源于英国,随后发展到 欧洲,中心在法国
斗争 针对天主教的神学世 矛头 界观
指向天主教会,更指向 封建专制制度
核心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联系
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是继文艺 复兴之后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 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 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 案,而只能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 补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 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 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 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 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 启蒙运动(共4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 启蒙运动(共49张PPT)
2、指导思想:理性
(1)“理性”的概念:人的思考和判断。强调凡事都依 靠人的思考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 (2)理性主义的目的: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3)实质:资产阶级要求科学、自由、平等,反对封建 主义。 (4)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理性。
二、启蒙运动的概况
3、主要内容
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批判教权主义、王权主义、特权主义; 提倡政治民主、权力平等、个人自由、科学。
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 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
思想主张:
是‘卑鄙的流氓’。”
抨击天主教会;
“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
反对君主专制,倡
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 导君主立宪制;
障碍,‘罪恶的根源’。”
“天赋人权”;
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 但是我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
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
A.独立的思考和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2、康德继承和弘扬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表现在 ①主权属于人民②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 具 ③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④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君主立宪制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神授 ;主张君主专制;提 倡无神论,反对宗教专制。
《利维坦》
首倡分权学说、 赞成君主
洛克
立宪制、主张宗教宽容
探究二: 感受理性之光
三、启蒙运动的发展过程
1、兴起(17世纪、英国): 2、高潮(18世纪、法国):
法国成为启蒙运动高潮的原因:
伏尔泰 (1694-1778)
孟德斯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科学的进步
使得人开始用科学方法取代宗教信仰 作为理解世界的途径
天文:伽利略证明了哥白尼 “日心说”的正确性 物理:1687年,牛顿提出 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化学:17世纪时,波义耳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 生物:17世纪早期,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 科…学…仪器,特别是望远镜和显微镜,在17世纪的研 究中已经应用得十分广泛
政治: 2、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
——
太 阳 王 路 易 十 四
3、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化: 4、自然科学的发展
材料3: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 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 的个性.
材料4:哥白尼经过长期的天文观测和研究, 创立了更为科学的宇宙结构 体系——日心说, 从此否定了在西方统治达一千多年的地心说。
这些新因素在欧洲出现必然导致新思想的出现。
经济:(1)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政治(:2)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
文化:(3)自然科学的发展
(4)文艺复兴的影响
提 供 了 物 质 和
促 使
思提 想供 武了 器锐
利 的
必推 须翻 制封 造建 舆制 论度



基 础
理性主义的到来
理性主义
二、启蒙运动的高潮
——法国三大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誓• 死伏我捍尔卫不你同泰说意,话你法的说国权的启力每蒙。一思个字想,家但、我文 学教家皇、是哲“学魔家鬼,一1样8的世骗纪子法”国,资是
“两产足阶禽级兽启”蒙,运教动士的和主旗教手是,“被卑誉鄙 的流为氓“”思。想天之主王教”的、历史“就法是兰反西人最类 的犯优罪秀史的,诗是人人”类、理“性的欧敌洲人的,良历史 前进心的”障。碍,“罪恶的根源”。
“当立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行政权集中 在同一个人之手,自由就 不复存在”。
伏尔泰所作的不倦斗争, 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名 字响彻整个欧洲的上空,不 少社会名流慕名而来求见。 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 尔泰回到阔别28年的巴黎。 消息一传开,全城都轰动起 来。一些只闻其名、未见其 人的年轻人更是欣喜若狂, 纷纷涌到他的下榻处,使周 围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妇 女们趁他经过时,偷偷地从 他的皮衣上拔下一两根毛, 当做圣物保存。
先贤祠
先贤祠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 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 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内安葬着伏 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大仲马、居 里夫人、巴尔扎克等。至2002年11月, 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 有这一殊荣。
• 什么是 “ 启蒙 ” (enlighten)?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
提倡天赋人权;
伏尔泰
反对天主教会统治;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
1.伏尔泰 作品: 《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① 抨击天主教会 ②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主张 ③ “天赋人权”
④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伏尔泰在启蒙运动中的影 响之大,甚至连欧洲很多王公 贵族都以能够与他结识为荣。 然而在法国,由于反对封建专 制和天主教会,他遭到统治者 迫害,被当局流放英国,甚至 他死后,也不准把他葬在巴黎。 1791年法国大革命时期,他的 遗骨迁葬于巴黎先贤祠。迁葬 之日,10万人为他送葬,伫立 街头迎送灵柩的人更是多达60 万。灵车上这样写着:“他是 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 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 导我们走向自由。”
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强调凡事要运用自 己的智力,以自己的思维去认识、判断和解 决问题,而不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其目的 是为保障人的自然权利,说到底是资产阶级 要求民主、自由和平等。
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反对一切外 在权威,不管它是来自教会或国王。凡是违 背理性的,都应当打倒。
(资产阶级视理性为反封建的一面旗帜)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
• 起源——公元前5世纪,智者运动 • 复兴——14、16世纪文艺复兴,宗教
改革 • 发展与成熟——17、18世纪启蒙运动
第7课
启蒙运动 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成熟---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康德




性 破
启蒙运动
权 反

The enlightment













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 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 思想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 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 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 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 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对
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启蒙运动的发生
——原因、概况
二、启蒙运动的高潮
——法国三大启蒙思想家
三、启蒙思想的扩展 ——德国启蒙思想家康德
孟德斯鸠(1689—1755),他出 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 园的贵族世家。法国伟大的启蒙思 想家、法学家。他不仅是18世纪法 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更是具 有世界性影响的伟大思想家。
1726年,他出卖了世袭波尔多法院院长职务,迁居巴黎, 专心写作和研究。漫游了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国 呆了两年多,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认真学习了早期 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还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31年,回到法国后,潜心著述。 1748年,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著作《论法的精神》发表 1755年,他在旅途中染病,去世。
阅读有关图文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归纳启蒙运 动兴起的背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思考)
1、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经济:
材料1:14、15世纪意大利已出现了资本主义 萌 芽, 17、18世纪西欧的 资本主义 萌芽 有了很大的发展。
材料2:下图是路易十四建造的凡尔赛宫镜厅和 在他统治下的人民
启蒙运动的概况

蒙 运
• 17世纪兴起——英国
霍布斯、洛克

的 • 18世纪高潮——法国 伏尔泰、孟德斯鸠、 概 卢梭 况
• 扩展——德意志 康德
启蒙运动内容:
1、用理性主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 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2、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 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性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的第二次 思想解放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